心经直说1

心经直说讲记

那罗延山海印沙门释德清 述

智圆法师 讲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直说

在中国的传统当中,《心经》与《金刚经》同样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历史上对于《心经》的解释非常多。这里憨山大师对于这部《心经》作直接演说,也就是,应于末世众生厌繁的状况,直接道出它的涵义。

首先大师以四分来解释经题:一、般若;二、波罗蜜多;三、心;四、经。

一、般若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云智慧。

译经大师们为了尊重般若,以及般若本含多义,没法直接翻出,因此就保留梵文的原音。这里憨山大师结合汉语来作一个浅说。

经题称为“般若”是什么意思呢?“般若”是梵语,翻成我们这里的文字,叫做“智慧”,实际又不同于世智辩聪。为了简别不同于世间的智慧,译经大师们特意保留“般若”二字。

二、波罗蜜多

称波罗蜜多者何?亦梵语也,此云到彼岸。

称为“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呢?也是梵语,翻成汉文是“到彼岸”。印度人喜欢说“到彼岸”,按汉语来说就是“到家了”。

这里为了认识“到彼岸”的涵义,我们不是在外面,而是在自己心上,要认识到怎样的状况是此岸,众生是怎么逗留在此岸的,什么情形是彼岸,在如何修道的状况下是到了彼岸。这样了解以后,我们会知道目标。

谓生死苦趣,犹如大海,而众生情想无涯,无明不觉,识浪奔腾,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苦果无穷,不能得度,故云此岸。

“此岸”,就是指生死苦趣,像大海一样茫茫无边。这是由于众生虚妄的情想或分别没有边际。当初一念无明的力量出了能所二相,从此众生的心识一直缘着境起分别,这样被境风鼓荡而奔腾不息,也就是一直落在起惑造业的状况里,以业而不断地在生死里流转,源源不断地出现苦果的境相,这种错觉没办法止息,这叫“不能度脱”。用譬喻的手法来说,就是一直待在生死的岸边,也就是待在这一头。

这以上就明白,由于一念无明,就落入能所二相的错觉当中。然后,我们误以为那边真的有境,对它不断地计较分别,这样起惑造业。又以错乱的力量,陷在如幻般的后有当中。这样牵连不断,没办法脱出来,和本有的涅槃不隔而隔,这叫做“逗留于生死此岸”。接着应当顺着大师的指点,来思维怎样才是度出了此岸而到达彼岸。我们要以高登涅槃彼岸的诸佛来作对照。这里要认识到,诸佛达到断证圆满的状况,用譬喻的手法来说,就是到了彼岸、到家了。

惟吾佛以大智慧光明,照破情尘,烦恼永断,诸苦皆尽,二死永亡,直超苦海,高证涅槃,故云彼岸。

“惟吾佛”三字,是指在十法界里,凡夫不必说,一直陷在分段生死的苦流里;圣者达到无学佛果之前,比如声闻缘觉或有学位菩萨,他们都还没有彻底地消除错乱的现相;在这个当中,只有佛以大智慧光明照破了二取情尘,即根尘或能所。由于已经见到没有“二”可得,并没有所欲、所取的境界,因此,一切妄动的客尘烦恼永远歇息了。既然没有烦恼的动力根源,那么以此造业而变现出来的生死中的幻梦,自然就没有了。一切苦都是由妄动而起来的,妄动没有了,苦也就没有了。这样不但灭尽粗分的分段生的死,连细分变易蕴的死都彻底永灭了。由此直下超出幻梦般的苦海而回到涅槃本地,回家了,这叫“到彼岸”。

在这里要明白,生死的状况好像一念间就入了迷梦,而迷梦的识一念接一念地迁流不断,没办法醒过来、脱出来,叫做“落在此岸”。实际上,当下就没有什么生灭,也没有什么幻梦,这叫做“涅槃本地”,也就是彼岸。由于不修道,就觉醒不过来,一直在错觉当中度不了;只有觉悟者唤醒他,一念顿醒的时候,发现梦原本是空的,涅槃就在当下,这样从梦里醒来,就叫“回到了彼岸”或者“回到了家”。

三、心

分三:(一)认识心的真妄;(二)指示迷悟两重缘起;(三)说明内证真心、外起悲用而宣说本经。

憨山大师指示我们,首先要认识,《心经》所说的“心”字是指那种心;其次要知道,怎么以这个心而出现了此岸和彼岸;再者,佛到了彼岸,在佛身上就有内证和悲用两分,内证了本心,叫做“彻证实相般若”,以悲宣说本经,叫做“流出文字般若”。这是本段的大义。

(一)认识心的真妄

所言心者,正是大智慧到彼岸之心,殆非世人肉团妄想之心也。

《心经》经题里所说的“心”字,正是指大智慧到了彼岸的光明之心,而不是世人所认为的肉团心和妄想心。前半句显真,后半句破妄。

在《楞严经》中,世尊七处征心等正是显示真妄。一旦了认了本性、真心或者如来藏,才明白真实的心是什么。而这个大智慧彻底消除了错乱,实证了本地,叫做“到彼岸”。

现在首先要在自身上认识什么是妄。破两种妄心:一种是生理上的肉团心,一种是心理上的妄想心。虽然“心”字还有很多定义,比如物理的心,像江心、轴心等,伦理上的良心,以及哲理上的真心等等,有各种说法,但这里归摄成肉团心和妄想心两大类。

我们都会以为,心脏是自身的心。其实,心脏是四大假合,一一分析之后,心肌、心血管等归于地大,血液、组织液等归于水大,三四十度的温度归于火大,搏动归于风大。一一归属之后,只有这样的坚固性、湿润性、暖热性、动转性,只是由这四种成份假合出来的,并没有一个实体的心脏。再者,当初入胎,和父母的精血一和合,最初位的时候出现了心脏,这是缘生的法;接着,心脏在几十年当中不断地搏动;最后人死以后,心脏弃之于荒野,烧之于火炉,或者成为猛兽的食物,之后化为乌有了,这样的心哪里是真心呢?或者依照现代医学来看,有所谓的心脏移植。比如,把张三的心移植到李四身上,那是不是张三就成了李四?不是,还是张三。证明这个心不是真心。诸如此类,透过多体观,知道四大假合,没有独一。透过因缘观,知道缘生缘灭,在相续上,也是当同类因缘消散的时候,彻底没有了;在刹那上,也是一刹那也不住。从体性上去观,当体就没有实质。这就可以看到,它是虚妄的假相,并非真心。

接着,所谓的妄想心,就是缘着六尘落谢的影子而起的分别。譬如缘着色声香味触各种尘境,发生了各种心,这些心缘生缘灭,刚刚有,现在没有了,等会儿遇到因缘又出现了。这样一个缘生的心,没有独立的自体,唯一是观待缘而起的。因缘聚的时候忽而现假相,因缘散的时候当下破灭,正现的时候也没有实体。再者,不断地随缘而现。这哪里是真心呢?这样就可以看到,它就像银幕上的幻影一样,不断地在起起灭灭,那当然不是真实的心。正现的时候,在银幕上连一个微尘也找不到,而且缘散的时候,在银幕的里里外外去找,也丝毫没有它,可见这样的幻影不是真心。

这样破妄以后,就知道肉团心和妄想心,都是生死此岸的假法,犹如幻影,犹如空花。真正证空的时候,觅心了不可得,这种妄心当下连影子都没有。这才知道:原来肉团心、妄想心都不是我的心。那我的本心是什么呢?就是大智慧的光明。由于它有明了的一分,称为“心”,由于它是一切法的根源,也称为“法界”等等。总而言之,一体万名,万名一体,都是指它,只不过从它有觉、有明等的一分上称为“心”。这样就要知道,这里所说的“心”,指的就是彻底脱出客尘障蔽以后,完全显发出来的大般若的心、大智慧到彼岸的心、诸佛的心,也是我们埋没的本心。这就是“心”的涵义。

总之要看到,凡是因缘所生、有生灭增减等的相,全是虚假的,不能认假为真;而真心是没有变易的,无论在怎样的情形下,它都是金刚之体,它都是万法的根源,它就是本心。像这样,要认识到非因缘所生、本自元成的大智慧光明,正是我们的本心,也就是《心经》所要说的心。

(二)指示迷悟两重缘起

接着,我们要顺着大师的指点,认识这个“心”和所谓的“到彼岸”是什么关系。或者说,以这个真心,什么缘起出现了此岸?什么缘起到达了彼岸?用两句来说,“迷则此岸,悟则彼岸”,或者“不知则落此岸,知则还归彼岸”。因此要注意,知和不知,这是缘起的根源处。如果不知,那就整个落到迷妄缘起里,叫做“系缚在此岸”;而一旦了知,那就消妄显真,逐渐就回到了本来。

良由世人不知本有智慧光明之心,但认妄想攀缘影子,而以依附血肉之团者为真心,所以执此血肉之躯以为我有,故依之造作种种恶业,念念流浪,曾无一念回光返照而自觉者。日积月累,从生至死,从死至生,无非是业,无非是苦,何由得度?

正是由于世人不能证知这个本有的智慧光明之心,唯一认妄想即攀缘影子的心,或者依附着肉团的心,作为真心,把它当成自己,以这个缘故,就执著心所附的血肉之躯,认为是我所有的。这样一来,由我执和我所执,顺我的心起贪,违我的意起嗔等等,造作各种恶业。念念流浪,没有一念回光返照而自觉到本心。

这个认妄为真的缘起,就是发生一切集谛的根源。因为没有比“我”更重要的了,而这个“我”是谁呢?根本上就是指这个妄心,这叫“认贼作子”。所以,《楞严经》一开始,就要破掉这个妄,否则就转不过来,等于把贼子当成自家的国王,这是个大问题。所谓“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就是把识神认成自己了。

当初投胎的时候,的确识一过来,就著在名色上,执这个蕴体为“我”。最开始出现的是心脏,之后出现了整个色身,而识就附在这上面。那么,众生就认为这是“我”,这个是我的身体,是最值得保爱的。从此之后,私心、私欲连带而起,念念不停,因此,烦恼随之而发生,无量无数。缘任何境界时,都在自他的对立感当中,对顺我的贪著,要拉拢、巴结、附著;对不顺我的嗔恚,要排斥、打击、压倒。诸如此类,出现贪嗔两大种类为主的无数种烦恼心。由烦恼驱使而造下的各种身口意业,都是私我性的狂妄造作。而一旦造了业,就要受罚。受罚到哪里呢?就锁在轮回里面了。像这样,造作各种各样的恶业,念念不停地流浪。这个时候,还是一直认为这是“我”,这是我的尊严、我的名位、我的财富等等,没有一念回光返照。但这只是个假的,真是愚痴到极点,不认识自己的本心。

就像这样,日积月累,从生至死,从死至生,一切所说的、所想的、所造的,无不是业,一切所感的、所受的,无不是苦,落在迷妄的缘起里。如果不能认识本心的话,哪里能超得出去呢?由此指示出,由于不知真心的缘故,就落入虚妄的轮回了。

那么,谁才能超出苦海呢?他又是怎么超出苦海的呢?下面进一步指示。

惟吾佛圣人,能自觉本真智慧,照破五蕴身心,本来不有,当体全空,故顿超彼岸,直渡苦海。

在十法界里,只有我佛圣人,能够自觉到本有的真如智慧,这叫“知真”。他照破了五蕴身心的一切假法本来没有,就像翳眼所见的空花一样,只是一种错觉,因此当体全空。也就是,这一切根身器界的法正现的时候,就在它的自体上,根本了不可得(并不是说它本身有,上面其他的法没有),这叫“当体全空”。因为本来没有,空花殒落,一切妄执当下消掉的缘故,顿然超登彼岸,直接渡出了苦海。所谓的幻苦,无非是由妄执所发生的各种妄动。诸佛已经彻照的缘故,妄动的力量止息掉了,回归到本来,这样就真实地回到了大涅槃本地。

佛自身证得本心以后,看到芸芸众生都陷在苦海当中,又知道出苦的要道在般若上,自然以大悲心宣说本经。以下要说明佛宣说本经的目的。

(三)说明内证真心、外起悲用而宣说本经

因愍迷者,而复以此自证法门而开导之,欲使人人皆自觉悟,智慧本有,妄想元虚,身心皆空,世界如化,不造众恶,远离生死,咸出苦海,至涅槃乐,故说此经。

佛自己走过了这条路,发现智慧是本有的,五蕴身心本来没有,本来当体皆空,这样已经超登彼岸,得到了涅槃大乐。之后以悲的力量,在观照到芸芸众生陷在苦海里没办法度出的时候,自然以怜愍心,如同要帮自己离苦那样,再以这个自证的法门来开导晓悟众生。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自己觉悟过来,智慧是本有的,不必外求,妄想或虚妄分别是本来无有的,不必听任这种幻影。再者,身心世界所摄的一切法本来空无所有,都如同翳眼所见的空花一样。所以,众生都是妄自起各种计较分别,以这种妄执驱使着发生各种烦恼心态,造作各种虚妄的业,这样被业力所牵而落在生死里,它的根源就是妄执。一旦开示了般若法,了解到本有本无,那自然会歇下。从此之后不再起惑造各种恶业,而远离生死。这样人人都能出离苦海,到达涅槃常乐之地。因此,佛特别要宣说出苦要道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总之,佛自身以大智慧到了彼岸,又知道出苦的要道就在般若上,以大悲怜愍同体中的一切众生,要度一切众生出苦海的缘故,而宣说这部《心经》。

以上指明了“心”字和“经”字的关系。“心”,要扣到佛以般若而出现了到彼岸;“经”,是说自己内证之后,以悲的力量要救度诸有情,因此要宣说般若。

四、经

经即圣人之言教,所谓终古之常法也。

“经”,就是圣人的言教。他把自身成道的经验、历程等记载为文字,使得后学们都能依从这样的言教而步入成佛的正道。“经”,就是终古不变的常法。也就是三世诸佛皆从此道出,皆行此道而证果,一切众生也本具这样的实相般若,因此,它是亘古不变、恒常的法则。

以下进入这部大智慧到彼岸之心的殊胜法门。经文分显说分和密说分。在显说分中,依次由观音作为修证榜样,以色蕴的四句为例,分破三种妄见,以及得证的利益。接着又说到,诸法空性的相状,以及说到般若实相真空中无凡夫法、无圣人法等。进而说到,菩萨以无所得故修证般若的途径,而得成无上菩提。最后,经文宣说了般若是大神咒、大明咒等的不可思议的利益。以上是显说分的内容。

接着,我们逐次地依照大师的指点,来认识般若甚深的涵义。

般若修证的大榜样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是行这样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照见了五蕴所摄的一切法悉皆空寂,而度出了苦厄,或到达了常乐我净的彼岸。

对于此段经文,憨山大师按照人、法、方、效四分来解析它的涵义:

菩萨,即能修之人。甚深般若,即所修之法。照见五蕴皆空,则修之之方。度一切苦厄,则修之实效也。

所谓修证的大榜样,要看到,“观自在菩萨”就是能修般若的人。而“甚深的般若”就是他所修的法,也就是《楞严经》中说到的,以耳根圆通而悟道。“照见五蕴皆空”,就是修般若的方法。“度脱一切苦厄”,就是他修习的实效。

总的来说,生死中的一切苦厄都是由妄执的力量而发生的,当观照深入,见到执著的依处——五蕴一无所有,之后就会去执断惑,消掉宿业而度出苦厄。这是般若为出苦慈航的大显示。

以此菩萨,从佛闻此甚深般若,即思而修之,以智慧观,返照五蕴内外一空,身心世界洞然无物,忽然超越世出世间,永离诸苦,得大自在。由是观之,菩萨既能以此得度,足知人人皆可依之而修矣,是故世尊特告尊者,以示观音之妙行,欲晓诸人人也。

由于观自在菩萨,从前在古佛那里听到这甚深般若的法门,即耳根证入圆通的法门。当时他思维而修习,以智慧观照,不随着声音的妄尘之流,而反闻闻自性,随着法性之流。这样逐层脱掉了粗细六种结,连最细的能所都永亡,返照到五蕴内外的一切法本自空寂,身心世界洞然无物。这时候忽然超越了世出世间,永离一切苦厄,得到了大自在。“观自在”的名号,就是由于他的修证而得到的。所谓“观”,是观法性,所谓“自在”,是观成的结果,再也不受任何客尘妄执的系缚。

由这样来看,菩萨既然能以此般若法门度出苦厄,足知人人具此本性,人人都能以智慧观照,而返照一切内外法悉皆空寂,因此,人人都可以依此修证,人人都可以达成远离苦厄,得大自在的结果。世尊知道人人本有一个本性的观自在,人人可以出现一个观自在,所以特告尊者舍利子,来指示观音的妙行,想晓之每一个具佛性者,让他们透过般若法门圆证本性,得到大自在。

所以,观自在菩萨就是我们修证的榜样。我们如果能够随他而学,深入观照,观见五蕴皆空,那就会顿脱一切苦厄而获得大自在,我们将同样是观自在菩萨。就像这样,学习本经就是要效仿观自在菩萨,得到离执脱苦的效果。

吾人苟能作如是观,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有智慧光明如此广大灵通,彻照五蕴元空,四大非有,有何苦而不度,又何业累之牵缠,人我是非之强辩,穷通得失之较计,富贵贫贱之可婴心者哉。此上乃菩萨学般若之实效也。

我们如果也能这样作观,假使一念顿悟了自心本有的智慧光明,是如此的广大灵通(所谓“灵”,就是本具灵明,所谓“通”,就是通彻无碍,所谓“广大”,就是本来遍在一切当中),这样彻照五蕴原本空寂,四大本来没有,也就没有任何可起执著处,没有任何障碍处,那又有什么苦厄不能度出呢?又有什么业累还牵缠在自心上解不了呢?又有什么是非、人我可强辩呢?又有什么穷通得失好计较呢?又有什么富贵贫贱可缠绕在心上呢?这以上是菩萨学般若的实效。

我们陷在苦中,人生有很多的问题,究竟怎么从根本上解决呢?那就要学般若。一旦见了空性,就没有什么好计较、执著,也没有什么穷通得失等等。就像石女儿本来没有,哪里会计较这个石女儿是高是低、是得是失,或者有对有不对呢?就像这样,世间一切法本是空花,没有什么好计较的。

我们过去由于私我意识,总是在这里面去分人我,去争是非,然后在幻化般的人生境遇里面,认为我得了什么、失了什么,总是缠绕在得失当中,或者以为,我事业畅通或者穷困潦倒等等。实际这些都是幻化空花,没什么好计较的。就像这样,一旦在般若上得利了以后,自然就消除了执著,然后处处逍遥自在,那是大安心了。因此,般若对我们离苦去执来说是最根本的法轮。

言五蕴者,即色受想行识耳。然照乃能观之智,五蕴即所观之境,皆空则实效也。

“五蕴”指五类积聚法,也就是把万法摄在五大类里面,所谓的色、受、想、行、识。总分色、心两类。心又分成四类:人当中智识浅的为受而争,智识高一点的为想而争,这是在行蕴的若干心所里面,特别提出两个来;各种造作心所是行蕴;对于各种境相的了别是识蕴。总之,万法摄在色、心两类中,这两类又开为五大类,叫做“五蕴”,这就是需要观照的境。而“照”是能观的智慧。通常要知道,有想有观有照,其中粗分的是想,细分的是观,没有分别的是照。像这样,观自在菩萨以能照的智慧,照见五蕴所摄的一切的境相悉皆空寂,本无所有,这是观照的实效。因此,我们效仿观自在菩萨,就应当以这样深观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从而得到大自在。这是我们学般若的大榜样。

在指示了观自在菩萨为修证般若的大榜样后,世尊呼舍利子,让他来代表大众听受这部法。

当机者

【舍利子。】

此佛弟子之名也,然舍利亦梵语,此云鹙也,此鸟目最明利,其母目如之,故以为名。此尊者乃鹙之子也,故云舍利子,在佛弟子中,居智慧第一。而此般若法门,最为甚深,非大智慧者不能领悟,故特告之,所谓可与智者道也。

“舍利子”是佛弟子的名字。“舍利”也是梵语,此方汉语翻为“鹙”,是一种鸟的名字。这种鸟的眼睛最明利,可能它飞在高空中时,对于非常远的地方,也能清晰地看到细节。舍利子的母亲有像鹙一样的眼力,所以称她为“鹙”。尊者既然是“鹙”这位女子的儿子,按照印度的习俗,就给他取名为“舍利子”。他在佛弟子中,的确是非常厉害的,幼小的时候就能登高座,辩论击败对手,所以是智慧第一。

般若法门最极甚深,如果告诉智慧低浅者,那他会摸不着头绪,不是大智慧者不能够领悟。因此,世尊在这次般若法会上特别点出:舍利子!你作为当机者。这就是“可与智者道”的意思。所谓“曲高和寡”,这样甚深的般若法可以跟智者道,难以跟愚者道。

思考题

1、(1)解释“般若波罗蜜多”的涵义。

(2)什么是生死此岸?

(3)怎样才是到达了涅槃彼岸?

2、(1)经题中的“心”字指什么心?由破妄显真解释其涵义。

(2)不知此心和知此心,分别会导致什么结果?

(3)佛宣说本经的目的是什么?

3、“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按照人、法、方、效四分,解析此句经文的涵义。

4、本经的当机者是谁?这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