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死幻梦的问题,我还要竭尽自己的力量来说破。大家也一定要深入地思维、观察,这极为重要。所以我今天还要不厌其烦地彻底揭露轮回的真相。
生死苦海的真相
生死苦的境界就像大海一样没有边际。这并非指外在有一个无边的轮回苦海,而是说众生内心的虚妄分别无边无际,停不下来。妄心停歇不了,就会不断地从妄起妄,辗转不已,一直沉溺在迷梦中出不来。
就像大海的源头没有干涸,就会从中源源不断地涌出水流,形成波浪,只要生死的根源——无明没有破除,由此就会接连不断地起惑、造业、变现果报,感果的同时又起惑、造业,以致于识浪奔腾,无有尽头。
又好比人一念不觉入了梦。由于不知道这一切都只是虚妄,就会不断地在梦里起惑、造业,变出一场又一场的梦。乃至入梦的因没有止息期间,始终无法脱离。像这样,只要还没出生智慧照破情想,就没办法截断心识的迁流。众生就这样不断地随着识浪飘流,始终陷在错乱的境地中,这就叫“此岸”;一旦觉悟,回到本来的真如中,就是到了彼岸。
其实,正处在错乱中时,本来也没有生灭、来去、增减、染净等等。但只要梦心不断,就还会变现出各种各样的生死境相。所以,此岸、彼岸不在外面,只在一念间。
一念不觉落入无明,从此随着它的力量不断地变现妄相,或者说这种惑业苦的错乱运动一直无法停歇。生死是一场梦,烦恼的妄动没有寂灭,生灭流转的妄相就停不下来。众生就这样处在错乱的状态里辗转不已,无法止息。此岸和彼岸是相对安立的,有此岸必定有彼岸,由此,也会有与之相反的止息一切妄现的状况。
诸佛以智慧光明见到幻尘本来没有,灭尽了虚妄分别,彻底寂灭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证入大涅槃,无边的生死苦海当下就止息了。众生由于愚痴无明,把一切本无的法执为实有,所以分别执著无法息灭,不断地以虚妄分别出现二种障碍、感召二种生死,出现微细的迁流苦以及粗大的苦集,在这里发生各种苦乐、得失、趋避等等。反过来,一旦寂灭了情想,生死苦海就顿然截断了,也就证得了无生无死的涅槃,这就叫“彼岸”。
那么,怎样才能脱离妄想,回归本来呢?这就需要心中出现智慧光明,悟到一切都是空性,才能止息追逐幻尘、起惑造业等的妄动,这样才能回归。
计执妄心为本性是轮回的根源
本具的性光显露叫做“智慧光明”,即已经还归法界的真心。它不是客尘,也不是四大假合的肉团心,也不是忽生忽灭的妄想心。它处处周遍,且本来常住,不生不灭,从未失去过。
世人不了知本具的智慧光明,一直错认攀缘影子的妄心是自己。譬如,我们通常认为,自心就是第六意识,能分别、妄想、思虑、筹划等的心就是自己。或者认为各种感受、想法、心理活动,以及对于事物的认识等,这些就是我的精神世界。其实,这只不过是受想行识四种心,它们都是妄心。
这么认为从根本上就搞错了。而且,如果错认生灭心是自己,就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像别人执著肉体是自己。你会想:“我已经找到真正的自己了,心灵才是真实的我。”然而你所说的“心灵”也只是生灭的妄心而已,哪里是真实的自己呢?它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如果这就是你,那它灭的时候你到哪里去了?随因缘生灭的法是真实的吗?
要知道,听信妄心是轮回的根本。《楞严经》[1]说:“众生计执攀缘心为本性,这就是无始轮转的根本。”佛在此经中七处征心,就是为了破除妄心。我们无始以来一直认贼做子。原本只是一念妄心,你却把它当真了,结果它就成为你内心的领袖,指挥你的一切,而你的真人就由此埋没了。之后一直顺着妄心的惯性不断地去发展,看不清楚它只是缘生缘灭的虚妄法,反而认为这就是自己。就像一个人入梦后,虽然本来什么也没有,但他会觉得那里真的有一个国王,然后听从国王的命令,不断地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
实际这是非常颠倒的。我们最初由于一念无明,发生了错乱,之后在无量劫里经过无数次的串习,形成了极为坚固的力量,导致现在根本分不清真假。换句话说,我们太习惯这种错乱的造作方式,以致于不必刻意、不假思索,自然会起这样的心。由此出现了各种习惯、爱好,形成了各种价值观、思想见解、判断标准等等,而且把这些都执为真实。总之,这里的每一念妄心,都是由过去不觉的因缘偶然发生的,但由于重复的次数太多,你就误以为这是自己真实的秉性。
凡是因缘所生法都像空中云雾一样,并不真实。但由于它每一刹那都在现起,刹那不停,你就完全忘记了本来的虚空,一直计执心中的情想分别为真实,认为自己生命的内涵就是这些,由此陷入更深的错乱当中。也就是你已经习惯,心里想什么都认为是真的,然后乖乖地听命于它。这是离你最近、最难发现的东西,因为你已经跟它合在一起,分不出主客真假了。你就一直随着生灭心的执实,不断地重复这种妄动,并且由妄动产生各种身口意的造作,导致积业不已、感苦不已。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根本性的错乱,那就是妄想本来无性,你却执为真实。《大涅槃经》说:“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意思是,生死根本的无明,在真实中寻找也是丝毫不可得的,因此,以无明为根源发展出的各种行业、一切妄识、身体形态、内心感受等等全是假的。
总之,由于不认识大智慧光明的本心,一念无明,执著妄识的幻影为自己,把它所对的境界执为真实,从此就走上了漫漫无期的轮回征程。这里面充满了惑业苦,一切都毫无实义,而你就一直这样活在错乱的二取分别当中。
我执是万惑之源
生死苦海只是一场梦,这里的各种境界都是空花泡影。基于自我的种种妄想追求,对这样那样的事不甘心、耿耿于怀、执著不已,各种焦虑狂躁、爱恨情仇等等,都只是虚妄的情想,本来没有。
众生由于不认识这一点,一直在错乱中沉沦,以为依附肉团的心是真心、血肉之身是自己。这个虚假的“我”,成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做出来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支持它。或者,无论采取什么行动、做出哪种判断,都是源于我见而发生的。譬如,某法对“我”有利益,能让“我”变得更美丽、更光耀、更崇高、更安乐,让“我”拥有更多的光彩、享受、荣誉、权利等等,那就是“我”要追求的事。“我”会竭尽全力地去争取,绝对不会放过。相反,某法对“我”有损害,会贬低“我”、威胁“我”、伤害“我”、丑化“我”等等,那就是“我”要坚决反对的事。也因此,每当遇到顺逆境缘时,心自然按照我见给定的逻辑法则,做出极其精准的错乱反应,但这一切都只是妄动而已。
这个看起来聪明伶俐的妄心贼子实际就是恶慧,它是我们内在非常会搞世间法的知识分子。它会根据各种情境,来判断对“我”有利无利、是好是坏等等,然后反应出相应的心态、表情、行动。整个一系列妄动就叫做以我执起惑造业。
烦恼是一种妄动。以我执生烦恼,就是本心上套了一个无明,之后它就会产生一系列极其精密的虚妄运作。一看到合我意的事物,“我”马上表现出贪婪的姿态,发生紧追不舍的运作。看到不利于我、对我有威胁、有损害的境,“我”马上表现出排斥的样子,会发出嗔恚。
每当“我”拥有了功德、荣耀,就会自然作出一种“我”很崇高的样子,马上表现成昂起头、藐视四方的姿态。如果看到一个比“我”更圆满、更优秀的人,这时“我”就表现出无法容忍的状态,两眼通红,一直瞪着他。如果我和别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正在争夺某一个目标,这时的“我”马上紧张起来,立即发动全身的细胞、动用全身的能量去跟别人竞争。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我觉得不用太遵守纪律,就会表现出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随着这种指令,全身的细胞都处在毫无约束的状态,出现各种散乱放逸的行为。每当要透出真相时,“我”就会变得很疑惑。如果出现跟我见相反的论调,甚至要把它彻底毁灭,那“我”就没办法认同、忍受,进一步还会发出反抗等等。
像这样,由于误认为有“我”,之后所有反应都会以“我”为中心而发生。这就是我执的运转规律,叫做“无明系统”。我们无始以来依着我执不断地发出行动,不断地起心,在识田里熏种子,然后再现行......全是错乱的循环。
一切妄动都会出现相应的后果。每一次陷入虚妄的造作,后面都会跟随一段生死。就像每吸一次毒都会出现飘飘欲仙的幻觉,然后就陷在里面了。我们都是轮回里的“瘾君子”,不断地吸食烦恼的毒品,迷乱自己。心甘情愿地陷在错乱当中,没有一念回光返照,幡然自觉。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积累,一生又一生地重复,这就是无穷无尽的生死苦海。
如果你懂得它的根源、机制、运转真相,就知道这一切都是苦的自性。这里本来无我,但众生却错认有我;本来无乐,却认为有真实的乐。在这当中,没有一个行为不是有漏业,没有一种感受不是苦性的。其实,这只是无而现的苦海。真实中连一个微尘也得不到,但只要没有觉悟,长夜大梦还会不断地发展、繁衍。这就是每个凡夫在生死里的状况。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除大觉佛陀外,九法界里的一切众生,都处在轻重不等的幻梦当中。佛彻证了本性,本有的智光完全显发,以纯真无妄的智慧,照破一切万法本来无有,如同迷梦。
梦的譬喻很好。梦里会现出各种各样的身体、心态、行为,有各种苦乐悲欢等的遭遇。这些妄相看起来是那么真实,但真实中丝毫无有。《永嘉证道歌》也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就迷梦者本身来说,似乎真的有各种境界、现相,有这样那样的感受、遭遇等等。但在觉悟者的智慧看来,正现的时候就什么都没有。
所以,只要照破身心虚妄,了不可得,一念间就度出了苦海,顿时登上彼岸。正如《楞严经》所说:“狂性自歇,歇见菩提。”就像一个人喝醉了酒,天旋地转,一直在颠倒的境界里妄动。如果知道一切都是假的,本来没有,那妄动自然就停歇了,这就叫做“涅槃寂静”。《圆觉经》也说:“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不知道的时候,缘着空花不断地分别计较,发起各种妄想、行动,让自己陷在错乱的流转当中。反过来,一旦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空花,也就没有轮转了。
众生都处在迷梦当中,在这里面还会不断地妄动。有个人的妄动、集体的妄动;有小事的流转、大事的迁变;器界有生住异灭,有情有生老病死,各种事物都有成住坏空,正所谓“业海涛涛、识浪奔腾、生灭流转、千变万化”。但是在觉悟者的境界里,没有生死,海清河晏,因此是本来涅槃,不必去寻找什么涅槃,本无妄动,一觉就停止了,这就叫做“顿超彼岸,直渡苦海”。
有法的体性就是虚妄分别。这些都只是识的变现,不是外在有什么东西,如果外在真有各种生死的设施,那我们就无法解脱了。所以要知道,十方三世里无量无边、层出不穷的现相,生死幻梦中各种数不清的苦,都基于当下一念无明。一念顿断,反转过来,一切妄相自然止息。
佛法唯一是向内寻求的。不像世间人,在外面寻找意义,制定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总以为外在有很多意义,应该去成办无数种事业,获得无尽的辉煌等等。也不像外道,在有漏的色身上大做文章,试图把身体修成长生不老。
诸佛已经彻证真如,同时见到自性中的无量众生,都沉溺在幻梦中无法回归。像疯狂者一样,有各种各样虚诳的快乐、痛苦、成功、失败、贪淫、残杀等的妄动,又要感受各种火烧、水淹、饥饿、焦虑、迷茫等的痛苦,还有那么多的轮转堕落、升沉起伏等等。
诸佛以同体大悲,愍念十方世界里一切沉溺在幻梦中的众生。以无缘大悲,应众生的心,自然化现在他们面前,在他们的生死幻梦里示现各种形象,比如十二种稀有事业等等,这无非是要引导众生回归本来。为此施设的各种方便,一切言词、譬喻、说法、表示等等,无非是引导众生,让他们知道智慧本有,妄想本无,身心都空无自性,世界只是一场幻化。通过这种方便,让他认识到身心世界本来无有,这时才会停止一切妄想、执著,才会止息过去错乱的分别、造作,开始寂静下来,还归心性本源。不会再像过去那样说疯话,做疯狂的行为了。就像一个疯狂者,服食了妙药之后就会逐渐清醒过来,慢慢变得平静,恢复正常。同样,妄动逐渐歇下,本有的智光就会逐渐显发,越来越恢复本性。
诸佛就是这样引导众生发起最初的觉悟,使得过去由无明起惑造业的妄动开始歇下来,从这里就逐渐回归,最后彻底出离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安乐之地。
总之,光明的本心就是生命的真义,现前它是每个人应该精勤努力的目标。诸佛就是因为证得了本心,才寂灭了一切虚妄分别,回归到本来清净的涅槃境地,止息了过去的一切妄动,一切梦中生涯都不复存在了。
下面给大家出这一周须要思维的六个问题。首先要按照自身的经历、状况来思维,而且唯一要做自心上的反省,不要像现在的学生那样,为了完成任务来做作业,也不要重复照抄,那只是蒙骗自己。要想真正明白生命的大义,那就不得不靠你自己在自身上做个抉择。能明白一点,就会清醒一点,能非常认真地一次又一次来做,最后一定会在见解上得到进步,这是我可以预先断定的。但你必须按我的要求来做,而且是自觉、主动地反省,愿意审察自心的道路以及这样走下去的结果。
在进入思维之前要反复看讲记,就像学走路,先要靠住一个东西逐渐走出来。哪些方面触动你的心,那里就可能有你开解的机缘,可以在那里深挖下去,之后就会有好消息。
下面我念一下题目,大家可以记下来:
1、我们常说“苦海无边”,到底什么是“苦海”?为什么说它是“无边”的?
2、什么是“此岸”“彼岸”?怎样才能从此岸到达彼岸?
3、轮回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轮回的根本?
4、我们是怎么把妄心执为真实的?
5、为什么说我见是一切烦恼的根源?结合自己生烦恼的情况谈一谈。
6、怎样才能止息生死幻梦?为什么?
[1] 《大佛顶首楞严经》:“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