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法要思考题
1、请具体解释《净心法要——别别观修之轮》。
2、产生烦恼的因缘有哪些?以何为主?如何对治?
3、请以《宝性论》的教证,具体阐述“所有三有诸过患,自心烦恼力所生”的涵义。
4、如何从观察色蕴的角度,以多体观、不净观对治贪欲?
5、如何从观察支分和身体是一体或他体的角度,证成身体没有真实自性?
6、分别说明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定义。
7、分别以多体观举例层层剖析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并且说明还可从哪些不同角度进行分解。
8、如果有为法不是刹那灭,有哪些过失?并请举例说明。
9、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观察,如果有情蕴身不是刹那灭有何过失?
10、有人说:“石头等坚硬物在遇到铁锤等违缘时才会毁灭,在此之前一直安住,因此不是刹那灭。”对此如何以理证破除?
11、如何以理证成立,凡是因果所摄之法必定是刹那灭?
12、本法要分别从哪些角度、如何抉择粗无常?
13、分别从三苦及六道诸苦的角度,举例说明五取蕴为众苦所依及根源。
14、如何通过观察蕴和我的关系成立唯蕴无我的观点?
15、如何遮破“我”是常、一、自在的体相?为何遮破常、一、自在等体相就能破除对自我的执著?
16、请举例说明五取蕴是苦,完全受业惑所支配,没有自在性之我。对此,有人说:“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成立修道解脱?这和宿命论有何不同?”请以教理遣除此疑。
17、请以比喻说明观修四种观法分别应达到的量。
18、“若见如雨似瀑流,亦如无人之空屋,即应安住此定解,乃至未散此中住。”请以颂中的比喻对应意义,说明前三种观法和无我的关系。
19、举三例说明,应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观修无我?
20、具体阐述四种观法观修的方法、要求及作用。
21、解释颂词:
总之此四观察门,舍置非理作意后,
观察之轮无间转,如观察量定解生。
于此种种所缘境,心识清晰而游履,
应如烈火之燎原,相续不断逐一转。
于我往昔诸时中,非理作意诸邪念,
念念迁转之此位,其上安置观察修。
22、请说明串修四种观法在相续中总的必须达到的量。
23、解释颂词:
远离烦恼波浪故,此时意海已澄清,
似彼圣者自在境,触及寂止三摩地,
心于安住寂止中,内观心性胜观起。
此为三乘诸行者,最初共同入门道。
24、请说明观修此法的必要。
25、解释颂词:
初以分别观察力,摧破引生烦恼相,
了达诸蕴空性后,离于三界之希愿。
此后依次诸缘相,极为寂灭之空性,
所断能断悉无愿,当离一切边执贪。
无贪大悲之贪相,法界空中如鸟翔,
无畏游戏三有中,获得佛子圣果位。
26、为什么说此法是止观的前行?
27、解释颂词:
开演大乘四法印,八万四千法蕴宣,
经云此二功德等,故于此义善修习。
若尔等同如理修,十亿经藏义要故,
无劳即得深广慧,修者当成速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