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一、略说差别基导师功德

乙一、随念佛陀功德分三:一、略说差别基导师功德二、广说差别因与果 三、摄义

丙一、略说差别基导师功德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谓: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此处差别基导师的功德,是用佛号来宣说的,因为佛有无量功德,所以能施设无量名号,本经只是以十号略说而已。对于十号,全知麦彭仁波切归纳为自利圆满和他利圆满,也就是从自利圆满的角度宣说了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五个名号,从他利圆满的角度宣说了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四个名号,佛薄伽梵是总结。

所谓“如是佛陀薄伽梵”,即是共称的名号,成立彼为无上导师。此又包括自利圆满与他利圆满,前者如下:

经文当中“如是佛陀薄伽梵”,是人们共同称呼的名号,成立佛陀是一切有情的无上导师,包括自利圆满与他利圆满。以自利断证圆满为因,就能成就圆满的他利,也就是从法身当中流现出报化二身,任运不断地利益有情,即是他利圆满。“前者如下”是指自利圆满如下。

诸法实相如实彻悟,即是如来,亦有自己无误彻悟真如后令他趣入彻悟之义。

所谓的如来,即对诸法的实相如实了达,就是如来,“如”是真如之义,“来”是现前之义。诸法实相真如从本就有,不由造作,一旦远离客尘而现前,就叫如来。而且如是了达诸法实相,自己开解后,也能让他人开解,即乘真如之道来三界垂化有情,这是“如来”的另一个含义。《大智度论》中说:“如实道来故,名为如来。”

“应供”,藏译为“灭敌者”,所谓敌,譬如世间共称掠夺吉祥并给予不悦意,此处则以一切过患根源的烦恼为敌,并称断尽烦恼及其习气者,为“灭敌者”。

“应供”藏译为灭敌者,在汉译佛经当中,凡是说到佛的十号时,都翻译为“应供”,实际“应供”与“灭敌者”只是同一本体的两个不同侧面,意义并不相违。在此处要了知两个方面:“敌”与“灭”。世间共称的“敌”,是指如果有谁掠夺我的吉祥,比如掠夺我的财产、健康、名位、家庭等,并且给予我不悦意,给予我身心痛苦,那他就是我的怨敌。此处是以一切过患的来源——烦恼为敌。这句话很深刻,说明真正的敌人不在心外,而是自心的烦恼。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唯一是以自己心里的烦恼而造成一切过患,也就是从烦恼而生起业杂染,从业而生起生杂染,所以一切过患的源头就是自心的烦恼,这是最根本的敌人。什么是灭敌者呢?彻底消尽烦恼和习气的人,就叫灭敌者。这样的“灭敌者”与世间所谓的“英雄”,在意义上正好相反。世间崇拜的英雄,是向外征服,是通过权势、暴力等胜伏他人,但是以内道的观念来看,这并不是英雄,而能降伏自己的心,能够一肩挑起众生的苦难,才是真正的大雄。佛不同于众生的地方,就是已经断尽我执,所以佛是真正的灭敌者,是真正的大雄。

在《佛说十号经》当中讲:“云何应供?(为什么佛称为应供呢?)佛言,昔在因位所行善法威仪戒品,十善根力修令增长,如是修习圆满至究竟位,证涅槃时断尽一切烦恼,令身口意清净无染,永害烦恼,如断多罗树头永不生芽。(就是往昔在因位修善,修到究竟证得涅槃时,断尽一切烦恼,像斩断多罗树的头部永远不会生芽一样。)复次贪嗔痴等烦恼尽故,一切诸趣永不结生,超过四难生老病死苦果之法。(过患根源的烦恼断尽的缘故,所以远离一切生老病死的过患。)惑苦二种而永不生,立应供号。(烦恼和苦断尽的缘故,所以安立应供之号。就是由于内在已经灭尽烦恼敌,所以应当受一切人天的恭敬供养。这样看来“灭敌者”与“应供”只是解释的侧面不同,实际意义并不相违。)”

下面讲正等觉,这是从证德方面来说的。

“正等觉”,梵语“布达”,主要是证德之义,可以理解为觉醒,或如莲花盛开,故此处也以从无明睡眠之中觉醒,并于所知智慧广大,犹如解脱沉溺的莲花盛开一般,是表示证悟之相之义。

要表达佛陀的证悟之相,只能用比喻描述,以语言无法真正讲出来。比喻怎么说呢?梵语是“布达”,就是觉醒,或者说像莲花盛开一样,在佛证悟的那一刹那,好像是从迷梦中彻底醒悟过来一样,这是一个侧面的描述。另外心完全打开时,就像莲花的花苞一下子开敷,十方三世所摄的无量无边的所知法于一时之间,都现在智慧之前。这样的大智慧显发,是另一个侧面的描述,就像莲花从淤泥中脱尘而出,顿然绽放。这是表示证悟之相的意思,意义的重点要放在“证悟之相”上。

以下一些声明学方面的问题,和梵语、藏语的造字有关,此处不作解释。

因此,藏语为了突出声力,将不同诸义集于一处,译为“桑杰”,其前加“三”等,成为真正圆满。

为了表达佛陀证德究竟的意义,所以在造词上通过简别,排除其它方面来安立名言,简别有两个,第一是简别非圆满而称为圆满,第二是简别非清净而称为真正。

即是:仅“布达”之义也可以用于缘觉、第十地菩萨,故为有别于此,称为圆满;此音也可具有如魔王幻化佛形或十地智慧各自究竟之义,故为简别,又称真正。

因为“布达”的含义也可以用于缘觉,或者用于第十地菩萨,所以为显示佛的证德,不同于缘觉、第十地菩萨证德的不圆满,所以叫做圆满。这样从名词上就可以让人了知,佛的觉悟是圆满的正觉,从如来藏显露的方面看,一地乃至十地虽然有一分或者多分证悟,但是能够圆满证悟的,唯一是佛陀。所以说“圆满”。

其次是简别非清净。因为“圆满”也可以用在魔王幻化的佛形,或者十地智慧各自究竟的方面,所以为了作简别,又叫“真正”,是真正的圆满。

总之,证德智慧并非不清净与不圆满,而是获得无上究竟之义,故称正等觉。

总之,从证的角度讲,证德智慧不是不清净,也不是不圆满,而是获得了无上究竟之义,所以称为正等觉。这就是客尘不现、如来藏光明全分显露的证德。

下面对如来、灭敌者、正等觉作一个归纳,说明这三个名号只是对同一个本体的不同反体而安立的,实际并不是他体的关系。

如是“如来”是成为诸法真如中密意一味的自性,对此从所断无余断除的角度,称为“灭敌者”,从所证无余证悟的角度,称为“正等觉”,这也是从不同反体分析,以一本体故,需要能表示其余。

所谓“如来”,即是“诸法真如中密意一味的自性”,也就是一切诸法都唯一是真如,在佛的境界当中没有别的法,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在《辨法法性论》当中也说:“一切唯真如显现。”在客尘不现时,唯一是真如显现,所以叫做如来。对此,从断与证的两个侧面,安立“灭敌者”和“正等觉”。所以不是不同自性的他体法,因为断证同时,断证不二,所断无余断除的同时,就是所证无余证悟。注释当中用“无余”这个词,是在显示佛陀是自利圆满,其他菩萨和阿罗汉虽然也有断证功德,但是还有未断、未证的部分,所以不是自利圆满。而佛陀一切所断无余断除,一切所证无余证得,所以从断证上,就可以安立“灭敌者”和“正等觉”的名称。

“以一本体故,需要能表示其余”,意思是因为一个本体的缘故,所以需要或者应当能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示,假如不是一个本体,那就不能这样表示。比如名言之中,因为水和火是不同的体,所以就不能说水是热性,水是红色,或者说水能燃烧。但是在同一个水的本体上,我们既可以说水是流动,又可以说水是湿性等,没有任何相违之处。所以对佛的本体,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安立名号,比如从断证的反体,现空的反体,因果的反体等都可以安立名号。

下面就是从因果的反体安立“明行圆满”和“善逝”的名号。“明行圆满”是从因的角度讲,“善逝”是从果的角度讲,以这两个名号显示出佛陀因圆果满的意义。在因的方面,我们要抓住“明”和“行”,因为成佛的因无余含摄在“明”和“行”当中,在“明”、“行”达到圆满时,就叫佛。所以,并不是在“佛”之外,还有一种“明行圆满”的法。“明”就是见到诸法的真实义,“行”就是按自己的所见如理地趣入,“明”好像眼睛,“行”好像双脚,这两者需要并运,也就是“解”和“行”需要并运。

对如是佛陀,若就因果而分类,前者因即是经中所说的“明行圆满”,从因而言,虽有无量道相,但可以正摄于戒定慧三学中。在圣者地安立的八圣道中,正见即是明,其余七支称为行。

道是果的因,展开来分析佛果之因时有无量的道相,归纳起来,可以归摄在戒、定、慧三学当中,再归纳就是“明”和“行”这两个方面。从圣者修道来讲,所修是八圣道支,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等等,其中“正见”是属于“明”,其余“正业”等七支属于“行”。

佛的因有无量道相,归纳起来,最根本的就是明和行这两者,一般在安立名称时,既要简要,还要将要义归摄在里面,此处从因圆满的侧面对佛安立名号,就称为“明行圆满”,以这四个字就把要点突出来了。

此处“明”与“见”同义,即是如人行路时,目视之处以足履行,故一般对明行圆满,学道位对应为胜观与寂止,无学道位则对应为宿住智证明等三明与四神足、四圆满,如是有诸多对应的解释,然其实际则是同一关要,因为见义与入义二者何时也须要双运的缘故。

四神足是指欲、勤、心、观神足。四圆满是指法、义、欲、解脱圆满。其中法圆满,是指成就了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法;义圆满,是指成就伴侣、财产等义;它们的果,从暂时来讲,享受妙欲,是欲圆满;从究竟来讲,获得解脱,是解脱圆满。

这一段是讲“明”和“行”需要并运,也就是从最初入道一直到究竟,这两者都要平衡发展。“明”、“行”在学道位对应“胜观”与“寂止”,在无学道位,对应“三明”与“四神足、四圆满”,其实都是同一关要,因为无论在哪个修行阶段,见义和入义都需要双运,不能够脱节。不然,“行”而不“明”,是盲目地行,像瞎子走路一样,不可能趣入;“明”而不“行”,就像没有脚的人寸步难移。所以我们学道,从资粮道开始,一直到成佛之间,明和行都需要并运,有一分明,才有一分行;有一分行,才有一分明;有一分见义,才有一分入义;有一分入义,又会有一分见义。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作用。或者从闻思修的次第来讲,首先要通过闻思遣除疑惑,在心里获得定解,这就是“明”或者说“见义”,然后以心数数安住串习,这就是“行”或者说“入义”,这样明行并运的方式需要一直持续。比如学修暇满、无常、业果、四谛等,都要按明行并运的方式来修行,先用智慧抉择见到法义,然后再串习。假如没有明,就去行,或者仅有“明”没有“行”,都很难证得法义。如果一开始就注意“明”和“行”并运,“见义”和“入义”相应,这样不断修上去,最后明行圆满,就是佛果,也就是在因上圆满了。

因此,分析别别位而领取其义,在解释一切教典尤其经典时,不可或缺。

这一句是教导我们,在解释一切教典尤其是在解释经典时,对于能诠的文句,应当按照当时所针对的情况,相应的来领取它的意义。比方说“明行”这个词,实际上可以用在资粮道乃至无学道的一切阶位,而我们在解释时,就要看经中是针对哪个阶段来讲的。比如在讲暇满时,就应当这样领取它的意义:所谓“明”,是运用自己的思惟,见到暇满的体性,以及暇满难得和义大的含义;所谓“行”,是要按这些意义,在相续当中数数忆念串习,最后趣入暇满的法义。再比如讲皈依时,所谓“明”,是要明确皈依的因、境、作法以及皈依后的学处等等;所谓“行”,是要按自己所见,让自己的心趣入到皈依的意义当中去。这就是相应领取名词的含义,我们也要这样做。

是故,正见智慧犹如眼目,即是“明”或“见”,属于慧学范畴,其余正业等七支归摄在前二学中。

成佛的因是修道,修道的内容是八圣道支,而对于八圣道支来讲,正见智慧是“明”,属于慧学;正业等其余七支是“行”,属于戒学和定学,其中正思惟、正语、正命、正业,属于戒学;正念、正精进、正定,属于定学。这样配合圣者修道来讲,“明”、“行”就是以八圣道所摄的无量道相,这些统统圆满,就叫明行圆满。所以佛陀就是因地修道分分见义、入义,最后到达圆满的人。《法门名义集》中说:“明行无缺,故言明行足。”《大智度论》中说:“戒定慧智成就故,名明行。”

以遣除对过去、未来、中间分的无明的方式,由必要而安立的无学道三明,亦不出于智慧。

什么是无学道三明呢?《俱舍论》说:“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证明,二死生智证明,三漏尽智证明。”三明是以什么方式安立呢?《俱舍论》说:“名明者,如次对三际愚故,谓宿住智通治前际愚,死生智通治后际愚,漏尽智通治中际愚。”依次从遣除三际愚的角度而安立“三明”。三际愚分别是对过去分的无明,对未来分的无明,对现在分的无明。也就是由遣除对过去分的无明,安立宿住智证明;由遣除对未来分的无明,安立死生智证明;由遣除对中间分的无明,安立漏尽智证明。实际上,三明就是对于过去、现在、未来诸法无余照见的智慧。

下面是从果的角度对导师安立善逝的名号。

依于如是安乐之道后,获得无上安乐之果,称之为善逝。

明和行并运的道,就是安乐之道。善逝是获得无上安乐的果位。安乐之道是因,善逝是果。如果在因地明行并运,最终就会获得安乐之果,所以因地如何行持非常重要。《菩萨地持经》说:“第一上升,永不复还,故名善逝。”

其道如何安立,如经云:“乘如虚空无量殿,能得喜乐之胜乘,乘彼有情皆灭度。”

成就无上果位的道如何安立呢?如《般若摄颂》当中所说:

“乘如虚空无量殿”:大乘的体性具有如虚空般法界空性的甚深的方面,以及三摩地、陀罗尼、十波罗蜜多等如无量殿般无量广大的方面。

“能得喜乐之胜乘”:能得喜乐,是指殊胜大乘的作用,也就是能让无量众生,以无漏的安乐暂时获得身心的欢喜,究竟获得不住轮涅的安乐。

“乘彼有情皆灭度”:某者乘彼大乘,让很多有情到达寂灭涅槃的彼岸。

如是依靠由空性慧与方便——悲、愿、定、通等无量游戏成办二利的不夺之力后,于殊胜之果妙逝、不退逝、无余逝三者。

首先标出善逝的三种相——妙逝、不退逝、无余逝,然后逐一作解释。

要获获得妙逝、不退逝、无余逝,就要依靠以空性慧和方便成办二利的不夺之力。此处的空性智慧,是指了达一切法无自性的智慧,方便是指大悲、大愿、三摩地、神通等无量的游戏,这两者双运就能成办自利和他利。当这种成办二利的力不再被违品所夺时,也就是在不再堕入有寂二边时,便是于无住大涅槃妙逝、不退逝、无余逝了。《大智度论》说:“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

下面依次解释三种逝的含义。安立三逝的必要性,就是要以三种逝简别于凡夫、外道、小乘,分别来讲,以妙逝简别于凡夫,以不退逝简别于外道,以无余逝简别于声缘。凡夫有苦集,不是妙逝;外道会退堕,不是不退逝;声缘不圆满,不是无余逝。通过这样简别,就能显示出佛果是无上安乐之果,名为善逝。

其中前者——杂染轮回方面的苦集过失障垢,纵然微细分亦永尽而逝者——善逝或妙逝,犹如冠如美玉之士夫。

这一句讲了妙逝的意义和比喻:

妙逝的意义:杂染轮回方面的苦和集的障垢无余断尽而去叫妙逝。成为杂染轮回方面的法,只有苦和集两种,其中集是烦恼,苦是苦苦、坏苦、行苦。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摄的一切苦集,无有丝毫剩余,全部彻底断尽,叫做永尽而逝。这是妙逝的含义。

善逝的比喻:如同冠如美玉的士夫,脸上没有一点污垢。

下面是简别:

以此简别于轮回,以三有众生皆未超出苦因与苦果的缘故。

轮回当中无论是地狱,还是天界的众生,以及在人类当中,无论是地位崇高,还是地位卑下的人,相续当中都存在苦和集,所以都不是妙逝。在当今浊恶的时代,人们为了掩饰轮回的苦和集,用尽心思美化自己,化妆品、美容等行业也因此赚尽了女人的钱,但是再怎么化妆、再怎么美容,也不可能抹去心中苦集的杂染,不可能抹去内心的烦恼和生存的痛苦。所以,凡夫没有妙逝,只是在苦和集当中轮转。

下面讲不退逝:

不退逝者,以永断我见种子之故,似薪成灰不可复原,不复退堕轮回之处,犹如传染病痊愈,此处主要指解脱麻疹之人,终生不会复发,以此而作比喻。

不退逝的意义和比喻:

意义:所谓不退,是指不再退堕轮回之处。为什么能不退呢?原因就是永断我见种子。轮回的因是我见,以我见引起我执和我所执,由此起惑造业,不自在地轮转,就像《入中论》所说:“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如水车转无自在。”现在以无我智慧永断我见种子,没有了轮回的因也就不可能再显现轮回,所以就像木柴烧成灰,不可能再重新变成柴一样。此处“火”比喻无我智慧,“柴”比喻苦集,“灰”比喻永尽,“不可复原”比喻不会再退堕轮回。圣天菩萨也在《四百论》当中说:“见境无我时,诸有种皆灭。”

比喻:就像麻疹病痊愈之后,终生都不会复发一样。

下面是简别:

以此逝相,简别于未断我见种子的外道之道,彼等纵然修至非想非非想天也不能超出三有藩篱。

以不退逝的相简别于外道。外道不可能不退堕,因为他们的道不是无我的道,都是建立在我见上面的道,所以不可能和轮回之因的我见种子相违,缘着这样的道修到底,最多也只能修到非想非非想天,在天报受尽时,仍然要堕落。佛于《涅槃经》中说:“虽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之时,还堕三恶趣中。”永嘉大师也说:“犹如仰天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这个世界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升天、成仙的道,但都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虽然以不动业可以转生天界,暂时远离欲界的苦苦,暂时压住烦恼,但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断除我见的缘故,所以在天福享尽时,烦恼种子仍然会现行,由此而堕落下界,并不是不退逝。

下面是讲无余逝的意义、比喻和简别:

无余逝或圆满逝者,断证究竟功德之法,未获得者丝毫亦无,犹如宝瓶以物充满一般。以此简别于声缘,以彼等虽有不退转,然为断证不圆满的少分之故。

意义:一切断证功德无余圆满,没有获得的功德丝毫没有。

比喻:如同宝瓶以物质充满,没有任何不充足的地方。

简别:以无余逝简别于声缘果位。声缘阿罗汉虽然是妙逝、不退逝,但不是无余逝,因为他们只断了烦恼障,只证了人无我空性,断证还不彻底。从断上讲,还有所知障、无明习气地、无漏业、变易生死等没有断除。从证上讲,还没有证悟圆满的法无我空性,没有现前三身、四智、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无量相好、无量三摩地、无量陀罗尼、无量神通、无量方便、无量净土庄严等,所以不是无余逝。

在《大智度论》当中说:舍利弗虽然聪明,但不是一切智,在佛的智慧当中,就像婴儿一样。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小乘圣者断证不圆满,还不是无余逝,与佛的成就相差很远。

下而是以理成立自利圆满:

此等之理即是:以心自性光明,障垢为忽尔,并有根断障垢的对治——殊胜证悟无我的智慧,而彼道亦以方便串习究竟之力,堪能圆满断证功德。

如何成立上面所讲的“如来”、“灭敌者”、“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呢?道理是这样的:

第一、心的自性光明,有情的心性本来就是大光明,《宝性论》说:“心之自性为光明,犹如虚空无转变。”

第二、无论烦恼障,还是所知障,一切障垢都是以迷乱力无而现的忽尔客尘,并没有自性,《宝性论》说:“三轮虚妄分别心,承许彼为所知障,悭等虚妄分别心,承许彼为烦恼障。”

第三、具有根断障垢的对治——证悟无我的智慧。以证悟无我的智慧,必定能消尽由执著人我和法我所引起的一切障垢,因为二障都是从妄执戏论产生的,一旦现见实相就可以消除,就像光明现前必定破除黑暗一样,如《中论》说:“业惑分别起,彼亦戏论生,戏论空能灭。”

所以安住于无我的道以方便串习究竟之力,必定能消尽一切客尘障垢,从而圆满显露本具的断证功德。因此,可以成立在究竟菩提果位,决定是“如来”、“灭敌者”、“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

对以事势理成立之相引生定解极为重要,广于法称论典等中了知。以上自利圆满竟。

对于这种以事势理成立的佛陀功德之相,引生胜解极为重要。因为只有以理破除疑惑,才能在相续中引生不可夺的胜解,从而以信心证入。广大的方面应当在法称菩萨的《释量论·第三品》、萨迦班智达的《量理宝藏论·第九品》等论典当中寻求了知。这个道理,在弥勒菩萨的《宝性论》当中也这样说:“所谓自性之光明,犹如日轮与虚空,以诸烦恼所知障,厚重云聚而障蔽,遍具无垢佛功德,常坚不变之佛体,此依于法无分别,及以拣择智获得。”

以下他利圆满者,为“世间解”等。

“等”字当中,包括调御丈夫、无上士、天人师。这四个名号是赞叹佛陀他利圆满的功德。

首先讲世间解:

所谓世间,具有器、情、苦等诸义,而此处于尽虚空界一切有情以智慧彻见之故,具有如所化因缘而幻化游戏的悲智自性,对此称为“世间解”。

世间解,就是知世间的意思。所谓世间,有器、有情、痛苦等很多种意义,即是说器世间、有情世间、痛苦世间等等。此处主要是从所化的角度讲。也就是说因为佛陀的智慧能够无碍照见尽虚空界的一切有情,所以佛陀能顺应所化的因缘恰如其分地幻化游戏,这种悲智的自性,就叫做“世间解”。实际上,智和悲也不是别别的两个法,仅仅是从无碍照见的侧面叫做智,从周遍转入的侧面叫做悲。这种悲智是佛的自性,就像湿性是水的自性一样,既然是自性,当然哪里有成熟的所化因缘,佛自然就会在哪里显现,自然随顺所化示现身口意的游戏。《佛说十号经》当中说:“世间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地狱饿鬼旁生等类,各具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及彼六识所缘境等一切诸法,名曰世间。(三界六道当中的一切有情,各各所具的五蕴、六根、六识、六境,就是世间。)正觉正知,名世间解。(对这一切世间都能无碍了知,就是世间解。)”《宝性论》说:“依大悲心知世间,观照一切世间界,法性身中不移动,幻化种种之事业。”这一段的重点,应当放在“悲智自性”上。注意!这种悲智自性不是有为法,不是造作而生,而是当人本具的本体空、自性光明、大悲周遍,在成佛时彻底显露出来,从利他的反体上,就叫做“世间解”。

即佛遍知何者衰败、何者痛苦、谁可调化,昼夜恒时观照整个世间,对所化丝毫亦不越时。此为他利圆满之因。

也就是说佛的智慧遍知,任何一个众生的情况,谁在衰败当中,谁在感受痛苦,谁的因缘已经成熟可以调化,应当用什么法门,如何示现来调化,这些佛陀都一一了知。佛陀以普光明智昼夜恒时观照整个世间,对于应度化的有情,以大悲丝毫也不会错过,连一刹那也不可能延误。这种周遍的悲智自性,就是他利圆满之因。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智无不见,悲无不入,所以是他利圆满之因。这是佛陀才具有的他利无上成就,其余大小乘的圣者,资粮道、加行道的行人,虽然也具有他利的因,但是都不圆满,因为没有现前普光明智,不能遍照有情世间,不能随有情的因缘周遍转入,所以不具足他利圆满之因。

懂得这个道理,就会认识到:在十法界当中,只有佛陀才是最圆满的导师。无论我们在何时何处,有何种怖畏,只要我们祈祷佛陀,他一定会加被我们,因为佛心以全法界为体。当我们念佛、祈祷佛时,实际就是在佛的心中念佛,我们的心和佛的心连一个微尘的距离、一个刹那的间隔都没有。我们的所有状况,佛陀的智慧无不知见,并且以大悲遍入我们的心,所以决定是“我念佛时佛念我”。对这个道理我们应当生起信解。

依靠如是大悲为调御丈夫、无上士者。

依靠上面说的这种大悲,佛陀堪称是全法界有情的调御丈夫、无上士。调御丈夫的意义有几种,下面讲的其中一种,与《大智度论》所说的“可化丈夫调御师”意义相同。

“丈夫”,即具有入道能力的所化;

丈夫是从所化上讲的。佛陀不度无缘之人,只有在有情自身具有趣入圣道能力时,佛陀才应时对他调御,假如所化自身的善根还没有生起,还不具有入道的能力,佛陀也不会做不应机的事情,佛陀的一切事业都是任运无分别的。所以《宝性论》中说:“如日普照诸莲花,有花闭合有花绽,日于功过无分别,佛陀日轮亦复然。”就像太阳光一时之间,普照大地上的莲花,这时水莲花一触阳光,就会开放,而白邬波罗花仍然闭合,日轮对这些功德、过失无有任何分别而行。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也是同样。

下面讲“调御”,这是从比喻上说的:

“调御”,如世间共称对马车、马匹等随所欲趋而能自在调御之人,如是薄伽梵乃是从三有险崖之处将诸丈夫自在引往解脱之处的调御者,故说此号。

就像世间共同所说的那样,对于马车或者马匹等随着自己的想法,能够自在调御的车夫或骑士,这就是调御。作为调御要具有这样的驾驭能力,想让马车向东,就能让它向东,想让它向南,就能向南。如果想往东,马车偏偏往西,那就不是自在地调御。

从意义上说,佛陀就是这样的调御者,他能自在地将众生从三有险处引向解脱境界,所以安立“调御丈夫”的名号。

下面讲佛陀以什么方式调御众生:

如何调御之相,并非如国王以刑法施加痛苦而调御,而是在趣入离二边正道时,依于无尽安乐之源导引至解脱。

调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施加痛苦的方式调御,比如国王以残酷刑法使犯人的肉体感受痛苦,内心产生畏惧,不敢违法。这是很下劣的调御方式,不是在调御众生的心。佛陀并不是这样调御,而是以方便引导,让众生趣入远离有无、常断等二边的中道,极善巧地依靠无尽安乐之源,将众生接引到解脱的境界。《佛说十号经》当中说:“佛以第一义善涅槃之法显示调御,令离垢染,获得最上寂灭涅槃,是故得名调御丈夫。”

什么是无尽安乐之源呢?从无尽大安乐的本源来讲,可以说是每个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大乐金刚身。从现前无尽安乐的因来讲,就是离开二边的中观道。为什么说“离二边的中观道”是无尽安乐的因呢?因为没有任何人让你痛苦,是因为自己执著,所以才会感受痛苦。执在两边上,不肯放下,就被卷入痛苦当中。如果心能觉悟,放下二边的执著,痛苦就会消失,无尽的安乐就会现前。

《宝性论》中说:“此无任何所遮遣,亦无纤毫所安立,真实正观真实性,真实见已即解脱。”又说:“法身自性清净故,及断习气故为净。我与无我诸戏论,寂灭之故为圣我。彼意生身及其因,舍离故为大安乐。三有轮回及涅槃,证悟平等故为常。”

下面解释无上士:

即便极难调伏之人,如贪心炽盛的难陀、嗔心猛烈的指鬘、傲慢的迦叶、痴心暗钝的周利槃特,亦以无量方便必皆调伏,在无限时方的整个法界中,不曾舍弃一位所化,调伏事业乃至虚空未尽之间转入,由此称为“无上士”。

这一段是从“决定调伏”、“周遍调伏”、“恒时调伏”这三个方面,对佛安立“无上士”的名号,显示出佛陀调御的无上相。

1、决定调伏:不是只能调伏此类,不能调伏彼类,而是堪能调伏一切种类的所化。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佛就有八万四千种方便,连贪嗔痴慢极深、极重、极难调伏的众生,佛都可以用无量的方便决定调伏,何况其他烦恼轻微的众生。为什么佛陀能决定调伏一切种类的所化呢?因为佛具有十力,能无碍了知众生的根机、意乐,佛的方便波罗蜜多究竟圆满,能随顺众生的根机决定作调伏。

下面以难陀等的公案来证明。

《杂宝藏经》当中说:

佛陀在迦毗罗卫国入城乞食,来到弟弟难陀家中时,难陀正在给妻子孙陀利用香涂眉毛。听到佛陀到来,正想出去看时,妻子对他说:“你出去拜见如来是可以,但在我额头上的妆没有干之前,必须回来。”

难陀见到佛,就顶礼,然后取佛陀的钵转身进屋,把饭食装好,献给佛陀,佛陀不拿。他又献给阿难,阿难也不拿,并且说:“你从哪里得的钵,就放到哪里。”

这样难陀手里拿着钵,跟随佛陀到了精舍,佛陀叫剃发师给难陀剃头,难陀说什么也不肯,并对剃发师发脾气说:“迦毗罗卫国的所有人,难道你现在都能剃光吗?”

佛问剃发师:“为什么你不剃呢?”

剃发师说:“我害怕他,不敢剃。”

佛陀亲自走到难陀身边,难陀畏惧佛,不敢不剃。虽然是剃除了须发,可是难陀时时刻刻想念妻子,只想回家,佛就常常把他带在身边,他也无法逃走。

有一次,轮到他看守房屋,他暗自欢喜:“这一次机会来了,等到佛和僧众都走了,我就可以悄悄回家。”

佛陀入城以后,难陀又想:“我先把水打好,充满澡瓶,再回家。”不久他去打水,一瓶刚装满,另一瓶就翻了。这样始终装不满。他自言自语地说:“今天装不满了,还是比丘们回来自己打水吧,我现在拿瓶子回屋去。”

他回来关门时,关这一扇门,那一扇门又开了,关这扇窗,那一扇窗又开了。他又想:“不能都关上,也就不关了,如果比丘们的衣物丢失,反正我家有钱,足够赔偿。”想完之后,走出僧房,自己思维:“佛一定是从这条路回来,我应当从其他路回家。”

佛陀知道他的想法,就从他去的路回来。难陀看见佛过来了,赶快躲在大树的后面,可是树神把树举到空中,这一下难陀只好很难为情地露地站着。佛陀把他带回精舍,然后问他:“你想妻子吗?”他回答:“很想。”佛就把他带到阿那波山上,问他:“难陀,你妻子漂亮吗?”他回答:“漂亮!”这时山中来了一只瞎眼的老母猴,佛又问他:“你妻子面貌端正,为什么跟这只母猴一样呢?”

难陀很懊恼地说:“我妻子端正,人中少有第二个,佛你今天为什么把我妻子比作瞎眼的母猴呢?”

佛又把他带到忉利天,见到天子和很多天女一起娱乐,其中有一座天宫当中只有五百天女,没有天子。难陀问佛这是什么原因,佛说:“你自己去问她们。”

难陀就去问天女:“其他天宫当中都有天子,为什么这里没有天子呢?”天女们回答:“阎浮提中,佛的弟弟难陀,被逼出家,以出家的因缘,命终之后会生到这座天宫来,做我们的天子。”

难陀大喜说:“他就是我!”说完就想在这里住下不走。

天女说:“我们这里是天界,你现在还是人中有情,人与天有很多不同,所以你得先回去,等到人寿穷尽时,才可以转生在这里住下来。”

难陀回来,把情况具体向世尊汇报。

佛问难陀:“你妻子是不是像天女那样端正?”

难陀说:“我妻子和天女比起来,就像瞎眼的母猴和我妻子相比一样,难看透顶。”

佛把难陀带回阎浮提,难陀一心想升天做天子,所以持戒很精勤。

有一天,佛又把难陀带到地狱,见到地狱的油锅里面都在煮人,唯独一口锅里面没有人,他问佛是什么原因,佛叫他自己去问狱卒。

难陀就去问狱卒:“其他锅里面,都在煮罪人,这口锅为什么是空的呢?”

狱卒回答:“阎浮提当中有一个名叫难陀的人,以出家的功德将会转生到天上。但是以贪欲不修道的因缘,他在天上的寿命尽了之后,就会堕入这个地狱。所以我们现在烧好锅,等着他下来。”

难陀听了很恐怖,害怕狱卒把他抓住,口里连忙说:“南无佛陀!南无佛陀!唯愿你保佑我,回到阎浮提。”佛问难陀:“你还想去享你的天福吗?”

难陀说:“不用生天,现在只想不堕地狱。”

佛为难陀说法,他七天就证了阿罗汉果。这是佛以善巧方便调伏贪心重的难陀。

下面是调伏指鬘的公案,《贤愚因缘经》当中说:

指鬘曾经跟随一个婆罗门学法,婆罗门告诉他:在七天当中,斩掉一千个人头,在每个人手上取下一个手指,把千指串成指鬘,装饰在脖子或者手腕上,命终之后就可以升到梵天。说完婆罗门把刀竖在地上,念了一遍咒语,咒语念完,指鬘就起了恶心,婆罗门知道他的心已经变了,就把刀交给他。指鬘拿着刀,发了狂一样见人就杀,见指就砍。到了第七天早上,指鬘检点手指,已经有九百九十九只,差一只就满千数。可是这时路上见不到一个行人,人们早就逃窜躲藏起来。

七天当中,指鬘只顾着杀人,没有吃东西,母亲怜悯他,想派人给他送饭,但是仆人们都害怕,没有人敢去,母亲就亲自给儿子送去。指鬘见到母亲从远处走来,准备举刀杀害母亲。母亲骂他:“你这个不孝的东西,连母亲都想杀害。”

指鬘说:“这是我师父的教诲,七天当中得到一千个手指,就可以满愿生到梵天,现在天数已满,只好杀母来凑数。”

母亲说:“既然是这样,你就斩断我的手指,不要杀死我。”

这时,世尊观照到指鬘可以度化,就化成比丘走到他的对面。指鬘一见,就舍弃母亲快速向佛奔来。佛缓缓的走,指鬘用尽气力也赶不上,他就对佛喊道:“比丘,你稍微停一下。”

佛说:“我一直安住,没有动过,只有你自己停不住。”

指鬘觉得奇怪,就问佛:“怎么说你安住、我停不住呢?”

佛说:“我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很寂静,所以很自在,而你听从恶师的邪说,内心迷乱,不得安定,所以才日夜杀害众生,造下无边的罪业。”

指鬘听了之后幡然醒悟,把刀扔在一边,远远地伏地礼佛。如来恢复自己本来的身相,金光像太阳朗照一样,三十二相无与伦比,光明之相奇妙至极。指鬘见到佛的威仪,不由得五体投地,向佛忏悔自责。

佛对指鬘稍略说法,他就得到法眼净,马上心地纯净,信心增上,要求随佛出家。佛赞叹说:“很好,你会成为一名比丘。”这样以佛的神通力,指鬘的须发自然脱落,身上的衣服也变成法衣。佛又为他说法,他闻法之后心垢除尽,得阿罗汉果。

下面是释迦佛调伏老迦叶的公案:

佛陀度化耶舍等五十人后,观察到迦叶兄弟三人的善根已经成熟,就去教化他们。三兄弟中的老大名叫“优娄频螺迦叶”,在当时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中,威望很高,并且是拜火婆罗门的教主,已经有一百二十岁高龄,这个老外道目空一切,内心非常傲慢。

佛到老迦叶苦修的地方“木瓜林”去访问他们。当佛到达恒河岸边时,河水自然分开,在河中出现一条大路,佛陀安然走过。由于佛的神力,在老迦叶和他的弟子们看来,有一个年轻的比丘跳到恒河里,他们认为这位比丘一定会很危险。所以老迦叶发了善心,叫弟子们放一条小船,赶快去抢救这位比丘。等小船靠近一看,居然在河中出现了一条大道,大家心里都很奇怪。

老迦叶对佛说:“年轻的比丘,你上得了我的船吗?”佛说:“可以。”当时佛显现神通,顷刻之间,从船的底心现身,坐在船上,而这只船却不破不坏,依然完整如故。

这时,大家更加惊奇,对佛虽然口中不说,心里都非常尊敬。可是老迦叶却傲慢地对弟子们说:“彼道虽高,不如我道真。”

佛对老迦叶说:“我借你的地方住几天行吗?”老迦叶说:“我这里没有空房子。”佛就特意指着老迦叶降伏毒龙的房子说:“这间房可以让我住住吗?”老迦叶别有用心地答应说:“好,如果你一定要住,我可以让你住。”这时,老迦叶的许多弟子都很痛心,因为他们认为一位相貌端严的比丘,今天晚上就会被青龙当点心吃掉。

到了夜晚,毒龙出来,嗔心大发,放出毒气,赤目暴牙地张开大嘴,向佛扑来,妄想把佛吃掉。佛陀手捧钵盂,安然不动地入了火光三昧。这个三昧定火的热量很大,烧得毒龙无处藏身,只好求佛救度,将身体躲到钵里,龙头紧靠着佛陀的手,表示愿意皈依三宝。结果青龙改恶从善,成为护法天龙之一。

这天的深夜时刻,老迦叶和他的许多弟子都看到火光冲天,从来没见过这样大的烈火,他们认为年轻的比丘一定是被毒龙烧死吃掉了,心里都在悲哀痛惜。到了天亮,老迦叶带了很多弟子,打开门一看,都吃了一惊:这条毒龙怎么会乖乖地躲在钵里?

老迦叶怕弟子们对自己变心,去相信这个比丘的道力,所以还是对他们说:“彼道虽高,不如我道真。”在这之后,佛陀接连显示了十七次神通力。但老迦叶就是不甘心失败,不愿意折服,每次都说:“彼道虽高,不如我道真。”

到了第十八次,佛以他心通,当下把老迦叶的起心动念统统讲述出来。这下把老迦叶逼得无路可走,有口难开,不得不五体投地。他以十分惭愧的心情,对弟子们说:“今天我才觉悟过来,我道虽高,但实在比不上释迦牟尼佛。”

老迦叶皈依佛后,认识到以前所修的拜火苦行,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将来纵然升天,乃至升到无色界天的顶层,福报享尽,还是要堕落。所以他决定拜佛为师,随佛出家学道修行,就对弟子们说:“现在我要跟佛出家,你们如何打算?”

大家都说:“我们老早就想跟佛去修行,因为碍于你的面子,不好意思开口,现在你要出家,我们赞成,我们统统随师父跟佛出家。”老迦叶就把拜火的法器统统丢到恒河里,带领五百弟子跟佛出家了,后来依教修行,个个都证到阿罗汉果。

下面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讲一下世尊调化周利槃特的公案:

周利槃特,意思是小路,他生性愚笨,读书时,学后一个字时就会忘记前一个字,他的哥哥大路却很聪明,年纪青青就证了圣果,后来哥哥度他出家,而且做了他的亲教师。

有一次,大路观察他,只有呵责才能受教,就用手掐住他的脖子,把他推出房门,而且骂他:“你这个最愚最钝的人,在僧团里想干什么?”周利槃特被赶出来后,就在屋子外面一个人伤心流泪。

刚好世尊有因缘去大路家,到了之后,见到周利槃特正在哭,就问他:“出了什么事,你这样伤心。”

他就说:“世尊,我生性愚钝,没有聪明智慧,被亲教师赶出门,现在既不是在家人,又不像出家人,自己受苦,又没有地方说。”

世尊安慰他说:“圣教不是你的亲教师得来的,而是由我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备受无量苦行,圆满修持六度万行得来的。你能不能在我身边,受学读诵呢?”

周利槃特对佛说:“世尊!像我这样最愚钝的人,怎么能在大师身边亲受学业呢?”

这时世尊对他说偈:

愚人自说愚,此名为智者,

愚者妄称智,此谓真愚痴。

(意思是,能说自己愚钝的人是智者,如果愚者妄说自己是智者,那才是真正的愚痴。)

世尊将周利槃特交给阿难教导,但是阿难也无法教会他。

世尊就教周利槃特念两句法:“我拂尘,我除垢。”但他还是记不住。世尊见了之后,知道他业障重,就教他消业障的方法说:“你能不能给比丘们擦鞋子?”

他说:“能呀!”

世尊告诉他:“你现在去给比丘们擦鞋。”

周利槃特马上就按佛的教导去做,但是比丘们却都不让他擦。佛说:“你们不要拒绝,我是想让他消业障,那两句法,你们也应当常常教他。”

这样周利槃特常常为比丘们擦鞋,而且每次大家都教他:“你拂尘,你除垢。”这样串习久了,他也就记得很熟了。

一次,周利槃特自己在后夜深深思维:“世尊让我念诵的两句法‘我拂尘,我除垢’是什么意思呢?尘垢有两种,一种是内的尘垢,一种是外的尘垢,这两句是在讲内还是讲外呢?是直接说还是秘密说呢?”这样思惟时,忽然之间善根发起,业障消除,完全领会了世尊教言的真正意义,同时在他心里显现出从来没有学过的三首偈颂:

此尘是欲非土尘,密说此欲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欲染,非是无惭放逸人。

(这个尘是贪欲,不是土尘,以秘密的方式说贪欲是土尘,智者能够除去欲染,而不是没有惭愧的放逸人。)

此尘是嗔非土尘,密说此嗔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嗔恚,非是无惭放逸人。

此尘是痴非土尘,密说此痴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痴毒,非是无惭放逸人。

这时候,周利槃特忆念偈颂的意义,如理修行息灭了贪嗔痴,在须臾之间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通过以上四个公案,可以了知,即使是对贪嗔痴慢很深重的众生,佛陀也具有善巧的教化方便,决定能作调伏。所以,一旦被佛陀的大悲之手勾召,就决定会被度脱。

2、周遍调伏:不仅仅是一个洲、一个国土,而是在无限时空的整个法界中,没有舍弃任何一个所化。佛的大悲遍入一切众生界,假如对某个所化,佛陀舍弃不观照,那就说明佛的大悲有偏袒、有局限、有障碍,但这是永远不可能成立的。

3、恒时调伏:不仅仅是十年、百年、十劫、百劫,也不是此时调伏,彼时就不作调伏,而是乃至虚空没有穷尽之间,相续不断地转入,没有刹那顷的间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佛陀对所化的调伏绝对不会失误,从来没有局限,永远不会间断,所以佛是利益众生的无上士。《菩萨地持经》中说:“第一调伏心巧便智,一切世间唯一丈夫,名无上士调御丈夫。(调伏众生内心的善巧方便智慧最为第一,是一切世间唯一的殊胜丈夫,称为无上士调御丈夫。)”所以无论我们在何时何处,是何种根性的众生,只要我们对佛有信心,佛必定会作调伏。《宝性论》中说:“何者依于何方便,调所化业何处时,于彼不生分别念,是故能仁恒任运。何时种种所化界,彼彼诸多调方便,所化种种之事业,何处何时任运行。”相比之下,学道菩萨不能称为无上士,因为调御的能力还没有圆满,还有上进,比如一位二地菩萨虽然能够广大地利益众生,但是他还有无明习气地、无漏业、变易生死,所以还做不到安住胜义法界不动摇的同时,以大悲任运遍入众生界,还有所知障,还不能遍照所化的界、根、意乐,不能通达一切度生的方便。这样他的调伏就有局限,有间断,所以不是无上士。

以上即是真实调御之相。

以上“调御丈夫、无上士”所表达的,不是假说,不是神话,而是在导师佛陀真实不虚的境界中真实存在的调御之相,这就是大悲导师利他的无上成就。

下面讲以何种方便调御。

以何种方便调御?经云“天人师”,即佛虽为任一众生的导师,但以人天直接从佛闻法,并是生起圣道的殊胜所依,故“天人师”以主要所化的人天代表对一切有情宣说四圣谛而作解脱相续。

“天人师”这个名号说明了调御的方便。天人是从所化上讲,“师”是从能化上讲。我们先解释“天人”,再解释“师”。

佛的所化是一切有情,为什么只用“天人”作代表呢?因为人天能够直接在佛的面前听法,而且是生起圣道的殊胜所依,而其他有情比如旁生等很少有善缘能在佛前听法,并且根身下劣,很难趣入修法,所以以主要所化的人天代表一切所化,实际上佛的所化是一切有情。《佛说十号经》当中说:“云何天人师?佛言:非与阿难一比丘为师,所有苾刍、苾刍尼、乌波塞、乌波夷,及天上人间、沙门婆罗门、魔王外道、释梵龙天,悉皆皈命,依教奉行,俱做佛子,故名天人师。(如何是天人师呢?佛说:并不是只给阿难一个比丘做导师,而是所有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上、人间、沙门、婆罗门,乃至魔王、外道,帝释、梵天、龙王等,都皈命佛陀,依教奉行,都做佛子,所以叫做天人师。)”

“师”的含义,是指对有情宣说四谛来解脱他们的相续,“宣说四谛”是传道,“解脱相续”是解惑,这就是师的含义。《大智度论》中说:“云何名天人教师,佛示导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善是不善,是人随教,行不舍道法,得烦恼解脱报,是名天人师。(为什么叫做天人师呢?因为佛对众生开示取舍,也就是告诉众生哪些应当作,哪些不应当作,哪些是善,哪些是不善,学人随顺佛的教言,去实行而不舍离道法,就会获得烦恼解脱的果,这就叫做天人师。)”佛对众生开示的取舍之法就是以四谛所摄的无量法教,包括三转法轮的所有法教,也就是佛陀开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佛之所以成为众生的导师,就是因为他能通过宣说四谛而解脱众生的相续,这一句说明了调御的方式。在马戏团里,驯兽师调伏一只狮子,会用很多方便,但方法都很下劣。而佛陀对于心识不调柔、充满烦恼的众生,是以宣说妙法来转动他的心,让他的心逐渐消掉执著,得到解脱。佛陀对众生宣说苦集灭道四谛,首先宣说苦,让众生的心对三有产生厌离;然后说集,让众生知道苦的根源实际就是对于自我的执著;然后宣说灭,让众生希求苦因、苦果都寂灭的涅槃;然后宣说道,让众生趣入无我的正道,证得涅槃妙果。这样众生随顺佛的言教,决定能让心相续解脱。这就是调御的方法。

如是自己圆满现前断证之后,以慈悲宣说正法,即是无等之导师。了知自他大师的差别后,应发恭敬之心。

这样在自己圆满断尽一切过失、现前正等觉之后,以慈悲心宣说能够灭苦的正法,这就是无与伦比的导师。外道大师自身没有现前断证,也不能为众生宣说正法,所以是下劣。了知大师佛陀与外道大师的胜劣差别之后,应当对于导师佛陀发起至诚恭敬之心。《宝性论》中说:“谁无初中后三际,寂静自觉而证知,既已觉悟令他觉,宣说无畏常恒道,执胜智悲剑金刚,割截一切苦苗芽,摧毁见林疑虑墙,如是佛陀我敬礼。”《殊胜赞》中也说:“我舍诸余师,我皈依世尊,此何故为尊,无过具功德。”

对于此等,结说为“佛薄伽梵”。如是二利究竟之佛,称为“薄伽梵”。以佛能显示断证二者,薄伽梵亦能表示断证,其中佛义已述。

对于上面的种种功德,总结宣说为“佛薄伽梵”。这样自他二利究竟的佛陀,就叫薄伽梵。以佛这个名号能显示断和证的功德,以薄伽梵也能表示,其中佛的意义,在前面讲正等觉时已经讲过。

所谓“薄伽梵”,义为出有坏,即是佛陀能坏四魔,具有自在等六种妙德,出离有寂二边,如是薄伽梵能超外道自在天等。

薄伽梵的意义是出有坏,在汉译佛经当中也译为“世尊”。

所谓“坏”,是指佛陀具有摧坏四魔的功德,《菩萨地持经》中说:“坏一切魔力,名婆伽婆。”

所谓“有”,是指佛陀具有六种功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在藏传佛教当中,翻译为六种圆满,即自在圆满、智慧圆满、形色圆满、名称圆满、祥瑞圆满、精进圆满,在意义上几乎是一致的。

下面我们根据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智者入门论》和《佛地经》对应起来解释:

1、自在义:是指出生一切所欲的自在圆满,《佛地经》中说:“谓诸如来,永不系属诸烦恼故,具自在义。(就是由于如来永远不和烦恼系属的缘故,具有自在之义。这一条和藏传佛教解释的侧面有所不同。)”

2、炽盛义:是指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的智慧圆满,《佛地经》中说:“焰猛智火所烧炼故,具炽盛义。(以炽猛的智慧火烧炼的缘故,所以具有炽盛义。)”

3、端严义:是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形色圆满,《佛地经》中说:“三十二大士相等,所庄饰故,具庄严义。(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等所严饰的缘故,所以具有庄严之义。)”

4、名称义:是指一切世间无不知晓的名称圆满,《佛地经》中说:“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具名称义。(一切殊胜的功德圆满,一切世间全都知道,所以具有名称之义。)”

5、吉祥义:是指眷属等无量祥瑞圆满。《佛地经》中说:“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具吉祥义。(一切世间都亲近、供养,都作称赞的缘故,所以具有吉祥之义。)”

6、尊贵义:就是能利乐有情的精进圆满。《佛地经》说:“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具尊贵义。(具足一切功德,恒时发起方便,利乐一切有情,没有半点懈怠、放弃等的缘故,所以具有尊贵之义。)”

这六种圆满,依次是静虑、智慧、安忍、持戒、布施、精进的果。也就是以静虑成就自在,以智慧成就炽盛,以安忍成就端严,以持戒成就名称,以布施成就吉祥,以精进成就尊贵。

所谓“出”,是出离有寂二边。《现观庄严论》中云:“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如是薄伽梵能够超越外道大自在天等,因为外道大自在天等、小乘声缘都没有破坏四魔,都不具足六德,而且外道自在天等堕于有边,声缘堕于寂边,所以都不如佛陀尊贵。《大智度论》中说:“最上处住故,名为世尊。(安住最上之处的缘故,名为世尊。)”《佛说十号经》中说:“天人凡圣,世出世间咸皆尊重,故曰世尊。(天人、凡圣、世间和出世间普皆尊重的缘故,名为世尊。)”

因此,以佛薄伽梵之号实已含摄上述断证功德。

前面说的各种佛陀名号所表示的功德归纳起来,可以完全摄在佛薄伽梵这个名号当中。

有释“佛薄伽梵”为差别基,其上诸号为差别,实际悉无差别。但“如是佛陀薄伽梵者”,以其语气是成为差别基,故如是为合理。

在某些注释当中,把最后一句“佛薄伽梵”解释为差别基,把前面的“如来”乃至“天人师”解释为差别,这只是解释的顺序稍有不同,实际意义并没有差别。但是经文一开始说“如是佛陀薄伽梵者”,在语气上有一个停顿,应当是先标出差别基,然后再讲差别,最后总结,这样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