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乘戒律为何皆须以出离心为基础?
2、请说出生起出离心的具体方法以及量。
3、请依教证说明三乘佛法为何要以戒律为基础,并思惟此义对学法有什么启示。
4、请以教理总说持戒的胜利及破戒的过患,并谈谈了知持犯功过后的体会。
5、别说守持别解脱戒的胜利及破戒过患,并谈谈了知持犯功过后的体会。
6、请说明斋戒的含义,对比斋戒与其他戒律的异同点,并讲明理由。
7、列出八关斋戒的戒相,简述守持八关斋戒的作用、功德。
8、请说出小乘《律本事》中所说十种破根本戒的过患。请从出家的功德上分析:为什么在家人破根本戒的过患不似出家人那样严重?再从戒的所依身与戒条上论述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
9、为何大小乘以及密宗都主张远离破戒者?三乘对待破戒者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10、三乘戒律对治的重点分别是什么?为何如此安立?
11、有人认为“密宗行者可以不舍妙欲而成佛,故不必守持淫戒”,你认为合理吗?请以教理论述。
12、释词:
别解脱戒 自性罪
佛制罪 根本罪
13、何谓“能诠句戒律”及“所诠义戒律”?
14、请详细说明获得居士戒所需具足的内、外因缘。
15、戒律由于发心的异同可分为哪三种?很多人受戒时还生不起如量的出离心,是否因此就无法得到别解脱戒体?为什么?
16、洛青丹玛西日在《三戒论释》中对别解脱戒体相是如何定义的?这个定义直间、间接说明了什么?
17、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持戒是否清净?请以教证说明。
18、居士戒的学处有哪些?并解释别解脱戒的五个共通犯缘以及犯根本罪的条件。
19、面对饱受病苦折磨的病人,现代医学界有人提倡“安乐死”,若以善心帮助病人结束生命是否有罪?身为佛教徒应当如何看待此事?
20、杀非人或旁生以及自杀犯根本罪吗?为什么?
21、杀生有哪些过患?
22、请详细说明杀戒的不共犯缘:
(1)基 (2)发心 (3)加行 (4)究竟
23、请详细说明盗戒的不共犯缘:
(1)基 (2)发心 (3)加行 (4)究竟
24、四他胜法中,最容易违犯的是哪一法?请结合自身的经验,举五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极易犯下的偷盗行为,并说出日后的防范措施。
25、举例说明在对境“无权有执”、“有权无执”的情况下不与取,是否构成犯戒。
26、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偷盗之外,《律上分》中佛还将偷盗分为哪六种?请详加说明。
27、请依据法友律师《戒律根本论大疏》,举例说明哪些人对财物有权力。
28、请说明盗用僧物的过患,并结合教理说出犯此过重的原因,以及平时应如何避免的方法。
29、请详细说明邪淫戒的不共犯缘:
(1)基 (2)发心 (3)加行 (4)究竟
30、请从获得与断除两方面解释“上人法”。
31、请详细解释妄说上人法学处的不共犯缘:
(1)基 (2)发心 (3)加行 (4)究竟
32、谈谈你如何看待“堪布”、“活佛”等名号对弘扬正法的利弊?应如何善巧处理?
33、以教理结合切身体会谈谈饮酒的过患。
34、请说明饮酒如何与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以及密乘戒相违。
35、当今时代,酒已成为人们交际应酬以及宴请客人的必备品,身为受戒居士平时应如何善巧守护酒戒?
36、请说明显宗大乘以及密乘中酒戒开缘的情况。
37、酒戒既然不属于根本戒,为什么又等同于根本戒来讲呢?
38、五戒各自的所破法是什么?
39、舍戒既是一种学处,又为什么与其他学处有别?为什么说不能随意舍戒?
40、分别以基、发心、加行、究竟四个条件,说明如理舍戒的方法。
41、请说出失去戒体的四个共因和不共因。
42、居士犯别解脱戒之后,应如何如法忏悔?结合比喻说明四种对治力的含义。
43、你认为学习戒律的意义何在?对你有怎样的影响?请谈谈你学戒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