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大乘愿文02

愿我如理以入胜乘行,心无贪欲无畏得自在,

一切时处唯行利他事,普能入于佛子诸行海。

念这一颂时要发愿:愿我能完全如同大乘的理趣那样,入于大乘的行为中后,心中没有贪欲,得到一切处都无所畏惧的自在。由此唯一行持利他事业,而入于如海的佛子行中。

为什么要祈愿“心无贪欲”呢?因为障碍我们完全趣入菩萨行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的心。一是认为这世上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我,二是认为这世上有特别多的非常好的名利享受,那当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把好东西给我,这样就会因贪而有怖畏。这个心时时跟着贪欲,随着境缘迁转,也就完全没有了自在。这样念念贪著自我,做什么都只是在注重供养自身心,时时装饰这个自我、显耀这个自我、张扬这个自我、打造这个自我、护惜这个自我,这就直接成了入佛子无边行海的最大障碍。所以要祈愿,愿我能真正按照大乘法理规定那样,依照自心大乘的缘起律那样,来入到殊胜的大乘行门中。

所谓的理则、法则,无非是自心上有一个缘起律。这个缘起律是什么呢?就是智慧和悲心的双运。智慧不住轮回边,所以“心无贪欲无畏得自在”;悲心不住寂灭边,所以“一切时处唯行利他事”。这样就成为使大乘道相续不断的大善巧,因此就“普能入于佛子诸行海”。

这是非常殊胜的发愿,它既是我们不间断大乘种性相续的方便,而且是成办无住大涅槃的正道,统摄了一切趣入大乘行的方便,可以说是普入大乘门的大总持愿偈。因此,在发愿生生世世都得到修行大乘的殊胜所依后,紧接着就要进行这个如理入大乘行的发愿。

我们在学“心无贪欲无畏得自在”这一句时,重要的是自己先再三地考虑怎么来远离入大乘的障碍,然后有个决定的认识,之后就会至心地发愿远离这个自私的贪欲。思维到量时,就会产生真心发誓断除自私自利的心,这样就起了极大的作用,开始否决掉以往的做法。从今往后,不再为了一己之私而贪求,不想动一点心考虑以后怎么来获得名利、享受,什么时候都把这个自我扔掉,把私欲彻底忘掉。这样完全放下私我来普利众生,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在为众生做事,唯一实行利他。这就像《礼记》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们这样来做的话,就会得到无畏自在,就有了大乘法的义理之身,这叫菩萨身,大义参天,忠义贯日月,在任何处都无有畏惧,大乘的光辉处处发扬。有这样的大愿力、大心量,人就容易成道。

大小乘的根本差别,就在心量上。小乘是心量较小,只做自了汉。跟大乘相比,这种只求个人解脱的心被呵为“下劣意乐”。修大乘的道,首先就要远离这个障碍。要有非常大的胸襟、器量,才能行大乘法。这是极广大的意乐,一发出来,就是为全法界众生谋求最真实、最圆满利益的心,是这么不可思议的大志愿。志大,行就大、果就大、方便就大,一切都是从这个大志愿出来的。

这样破除了“一己之私”这个大魔头之后,就能无畏自在地“一切时处唯行利他事”,就“普能入于佛子诸行海”。这后两句要由大乘的欲乐来发起,一定要刻在自己心版上。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唯一行持利他的事业,不再为私欲做任何事。就是要这样想:以后我做什么都只做利人的事,凡是为个人做什么打算,一发现了当时就放弃。如果我整天都是个人的小打算,那就根本没办法实行大乘。既然我已经发愿入大乘的行列,那我的心就应当改变,就要开始心怀法界,心怀大地苍生,时时不忘利益全法界众生,一定要有这样的心。

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宋儒张横渠先生的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大儒的胸襟和志愿,非常让人敬佩。而我们呢,现在要学习的是立大乘的无上志,就是誓愿竭尽自己的力量,为法界苍生谋求究竟成佛的利益,就是誓愿实现一切普贤行海。这种襟怀全包法界,对于行大乘道要有无量的踊跃,以这种欲乐来恒时行持利他。一心想的、做的就是为众生服务,一点为自己的私心都没有。如果能深化这种愿力,久而久之就凝成精诚的利他之心,这样你就根本不想自己了,结果反而成就了自己。这就是老子所说“后其身而身先”的大道。

普能入于佛子诸行海”,这样的话,一切身口意的所作都能入于无边的菩萨修行海当中。这是我们至心希愿之处,是非常好的大乘欲乐。自己一心向往的就是能像普贤、文殊诸大菩萨那样,真正入在佛子行海当中。对于一切佛子行海我都要时时效仿,时时都能用自己的心来趣入。但愿我的一切行为,下至供一枝香、施一碗饭,都全部无余地入于佛子行海。

今天我们有了这个志向,就已经成了佛子行海班的预科生,我们所作就是为了完成佛子行海而作准备,我们希慕之处就是追随诸大佛子,效仿他们的所为。他们往昔世也都这样行持,我们也同行这条大路,在身口意上开展出无边佛子行海。如果大家真正动了心要效仿诸大菩萨,就会整天都在菩萨行当中修福修慧,时时都在闻思修正法,学菩萨的智慧,又不断地利益众生,学菩萨的福德。不断地这样发心、这样修习、这样回向,直到做成跟诸大菩萨完全一样为止。

这篇愿文有很大加持,大家一定要依金刚句好好地想、再三地考虑,来决定自己未来的一切方向,这是极重大的事。能这样思维产生愿力,再好好祈愿,那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开始真正用自己的心来入大乘了。

以下祈愿入于大乘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行:

何处有苦有为烦恼逼,随见即由悲愍发起心,

于一切众苦惑相续流,誓断无余祈入此愿力。

这是趣入悲无量的发愿,也是真实在自心上这样作愿:无论哪里众生有苦、有被烦恼逼迫,我一见到就以悲的力量发起无量的善心,就是誓愿断尽一切众生烦恼和苦的相续,没有任何剩余,祈愿我能入在这样的大悲相续流里。

在修好了无我以后,就没有其他特别的关系,一视同仁。既然一切都是无我,所谓的自他、亲疏、远近、同异、派别等等,都是自己的心假立出来的,没有必要特别执著,所以就一概视为一家的亲人那样,这样就会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五湖四海、九洲万国,乃至一切众生都属于同一法身的本体,就像牵一发而痛及全身,一定会随着事生同情心。见到人苦,就苦在自身上,就有所谓的“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悲愍情怀。就像自身上有苦,自己想的就要让这苦和苦因彻底断掉那样,再发挥推己的大精神,想到跟自己同体的众生都是如此,也就不分什么自他,当时就由悲愍而发起大心——对于法界一切众生的苦和烦恼的所有相续,誓愿一丝不剩地全部断除,让法界一切众生彻底出苦海。祈愿时时都能见苦兴悲,入在这个拔济一切苦的大悲愿力中。

学了这一颂以后,我们就要在自己心上开始改。要通过不断立愿,把自己麻木不仁的心改成悲无量心。以后看到众生受苦时,或被烦恼逼迫、身心没有自在时,造作各种恶业时,心里不是麻木不仁,而是感觉众生特别可怜,自己当时就由悲愍心发一个誓愿:我一定要拔除一切众生所有苦和苦因的相续,直到没有丝毫剩余为止。心当时就要入到这样的愿力中。全知的金刚句加持极大,只要你切实地按照全知的教导来作愿,你的心就会直接被引入到大乘的行愿中来。

我们还要把法义会归生活,让它渗透。比如时时都能看到这个世界众生正在受的生、老、病、死等身苦,以及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种种心上的苦恼,看到浮华、光鲜表面下所掩饰的各种焦虑、郁闷、纠结、压抑、空虚和浮躁。当你看到众生被非常粗猛的烦恼力逼迫时,作何感想呢?我们是大乘行者,要有深切的同情,要感同身受。要想到不只这个众生此时此处有苦、有被烦恼逼,要想到法界中无边的众生,都处在恒时相续不断的苦和烦恼当中。当时就要有一种难忍的悲愍,猛利地在自己心里发愿:对于法界一切众生所有苦和烦恼的相续,誓愿无余地断尽!有这样至诚发愿的话,就会在虚空界尽之间,无时无处不利益众生。哪里有苦、哪里有烦恼,以悲愿力就必然化现在那里,以悲的力量犹如日月不住空,不断地运行,而不会住在小乘涅槃里。

这里要深刻地检讨到,求小乘涅槃还是一种私心,不过比世人求小利益更究竟、更高明。世上的人,眼光短的只求现世的利益;眼光长的,要求来世的利益;眼界高的,希求升天的利益。然而这些都不究竟,在这之上就是要彻底解脱三界的苦苦、坏苦和行苦,得到灭尽苦和苦因的涅槃乐。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得到涅槃乐,而舍弃全法界众生,那就不对。因为无量无边的众生都还处在相续不断的惑、业、苦的流转中,无法解脱。如果坐视不顾,那就是最大地违背了大乘的行愿。如《普贤行愿品》所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无量诸佛菩萨都是这样发悲愍心、立菩提愿,并实际行持而成无上道的,无一例外。而我们作为随学者,也就应当如是立愿、如是起行。所谓“彼既丈夫我亦尔”,他们能做的,我也能做到,不能自甘退屈,说什么“我不行,我不是这块料;实在太难了,我做不到......”这样的心根本行持不了大乘法。修大乘法就要器量大、愿力大,勇于担荷救度法界苍生的重担,愿意尽未来际不惜任何劳苦地利益众生。

若见有情现前乐具德,愿无嫉妒而以欢喜心,

由作利乐种种方便门,无有亲疏等护一切众。

这是作愿趣入大乘慈、喜、舍三种无量心的修法。前面是见众生有苦和苦因,悲愍发大愿心断尽一切众生苦和烦恼的相续。这里是反方面的祈愿:愿我现在见到众生现前了安乐,有财富、相好、智慧、辩才、威势等各种具功德、有福德的相出现时,没有一点嫉妒心,而是由衷地生欢喜心,由作利乐的各种方便门,平等地、没有任何亲疏地护持一切众生。一定要按照这样不断地发愿。

如果把法界众生看成一家人,看成法界同胞,那别人有什么好,就像好在自己身上一样,就会由衷地欢喜,而且通过各种作利乐的方便门去护持他。就像《庄严经论》所说:菩萨对一切有情,总是没有亲疏分别的用慈悲心来对待,所以恒时不会舍弃有情,会在尽轮回边际之间摄持有情,就像慈悲的母亲摄持她的胎儿那样;而且一直孕育他,直到他证得圣者地、成为圣者为止,就像慈母生产自己的孩子那样;又用种种方便来让有情增长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根,就像慈母用喂奶、喂食物、洗浴、抚摸等的行为长养自己的孩子那样;而且护念有情,不让他落在恶趣等的苦果里,又遮止他积累恶业等的苦因,就像慈母护好自己的孩子,远离各种危险之处那样;而且给有情一句一句地教正法,让他明白法义,就像慈母教孩子学字、学语言那样。这样就是做有情的慈母,就有这个“等护一切众”的内涵。

学这首偈还是要反在自身上,尽量往大乘的心态上靠拢,才有切实的效果。也就是遵照这里的指导,一遍一遍地考虑,再一遍又一遍地发愿:以后不管我见到有情身上现前什么样的福德、安乐,什么样的圆满,愿我心里没有任何嫉妒,对于任何有情的圆满都由衷地为他欢喜,而且由各种方便来扶持他、成就他、保护他,要再三地这样猛利发愿。对待任何众生,我都以各种方便门来做利益安乐,绝对没有亲疏的分别,唯一平等地护持一切众生。就像阿底峡尊者修“念母”的时候,看见狗都会想“这是我母亲!”要像这样对待众生。

其实,一切众生就是我们心中的众生,本来没什么亲疏。就像太阳光没有任何分别地普照万物,赐予温暖,就是这样的心。

所以,一定要破掉私我意识。这是根本障碍,是它使得我们只会想到自己,只会想到一个小家庭,其他的众生全部置之不管,这就是小心、小行、小愿。所以首先要把“小家庭”的观念破除,扩充为四海一家、天下一家、法界一家,然后就是给这个法界大家庭做事,尽心尽力地给这一家人谋求最大、最好的利益,这样就转成了大心、大愿、大行,就入了大乘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学好了这两颂,大家要记住:以后不管做什么事,哪怕供一盏灯,当下要想到法界一切众生,我要给我法界这一家人作利益。总之,不管你做什么好事,学什么、念什么、修什么,前面都是这样想:为了给法界我的这一家人作利益,我来这样做。做完了功德,又这样回向:我得到的善根功德,要平等地分给法界这一家的每个人身上。这样“三殊胜”里的前行发心殊胜和结行回向殊胜,你就完全会了。经常这样发愿、串习,心量自然就会扩展到一切处。关键就在于你的心量能否打开,能打开,就好修大乘了。何时何处都要持住这样的心,做什么都一定是在这样的心境当中,关键还是在心。做任何功德,都要平等布施给法界众生,不要在这里面分别,不要说这部分人我想给,那部分我不想给。平常就要深化这个“法界一家”的观念。

过去我们的想法是,只有我父亲、我母亲或者子女、兄弟姊妹、叔伯姑姨、朋友等这个小圈子里,才是跟我最亲的人,我的心还是蛮好的,常常都能想到他们,有什么好处都想到他们。现在检讨下来,好像其他众生跟我们没什么关系,统统视为陌路。如此一来,我们连一丁点大乘的气味都没有,更不必说内涵了。

我们不太懂大乘时,很容易把人天善道跟大乘混为一谈。人天善道要求有一颗善心,有一种广大利众的心,而大乘的内涵则一定是以菩提心作为根本,而且,心心念念都是平等地、周遍地爱护一切众生。

以上这些都思维了以后,再发下面的愿,就会更大地触动内心的大乘善根。

私欲私利愿我一切离,他利他义愿其皆胜己,

佛子行海一切成满已,作有情利念念恒精进。

一、“私欲私利愿我一切离”,这是发愿一切私欲私利,都完全远离。也就是要在再三考虑之后,下一个决定:以后凡是涉及到满足“我”、利益“我”、尊重“我”、供养“我”、装饰“我”等等的一切私心、私欲,我都全部舍掉,让我心里没有一点私欲私利的染污。

二、“他利他义愿其皆胜己”,这是与爱执“我”恰恰相反的发愿。也是在反复想了以后,就开始在佛菩萨前发愿:以后我对于别人的功德、利益,无论是哪方面,都愿他比我好。要这样发起善心,然后住在这个善心当中,不断地祈愿“他利他义愿其皆胜己”。日常当中碰到人和事,也发自内心地希望别人好,希望别人先成就,愿别人更圆满。

这两句愿文对起来看,就很清楚,这是菩提心教授中“自轻他重”的修法。把这个“自轻他重”的修法贯彻在每天的发愿当中,就是常常这样心里发愿:愿我心里远离一切私心私欲,下至一刹那都不贪求自我的利益,心中唯一想的就是众生的利益。把众生放在首位,看得重于自己。现在就开始训练这样用心、这样发愿,而且平时随分随力地按这样做,这才是自己在用心趣入大乘。

如果我们还是念念把自己看得最重要,把众生摆在最低,那就根本不是利他心,和菩萨道完全背道而驰。

我们要走大乘道,就要知道“菩提属于众生”,只有以大悲水饶益众生,才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大乘就是普载一切众生同成佛道的殊胜大道。要入大乘,就要立愿做一切苦难众生的大商主,时时对众生作饶益,引导众生成佛。在任何处都是爱有情胜过爱自己,一心都是在给有情办事,而不是给自己办事。样样都是好的让给有情,而不是留给自己。有这个先决条件,才能完成菩萨道的修行。

有了以上两种愿,就有第三句的发愿:

三、“佛子行海一切成满已”,这是自己心上发这样一个愿:诸大菩萨的行愿,我都立誓一个不缺地在自身上全部圆满。这是普贤大愿王,就是我们念的“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对于成就无上菩提所要行持的一切行为,不是只行持其中的局部,而是无论有多少佛子行,我都要全部完成。无论本性里有多少种功德妙用,都让它全分地显发,成为无量无边周遍圆满的普贤行。

这样诸大菩萨的行为全部圆满后,就在尽未来际当中“作有情利念念恒精进”。也就是《普贤行愿品》所说:“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念念恒精进”,就是在成办利益众生的大义上,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平时这样发愿非常重要,如果现在每天都能这么发,那你就在不断地培养愿力。愿力是一个操纵者,等它一旦坚固了,以愿力自然就驱使你往菩提道上行,十分微妙。《普贤行愿品1》里说:“在一个人临命终最后的刹那,眼睛、耳朵等的诸根都要败坏,一切亲属都要舍离,一切威势都将退失,一切财富没有一样相随,只有这个大愿王不舍离,在一切时引导自己向前,一刹那就往生到极乐世界。”可见临命终时摄持、引导我们前行的不是其他,而唯一是大愿。这就是“愿能导行”的意思。现在我们就要开始注重修好这个发愿,每天都要在心里真诚地发愿,等到它串习坚固了,自然就驱使你完全那么做。无量的菩萨行都是由愿力而来,现在立愿发愿确实是当务之急,是万行的首要。希望大家加以重视。

前几个月,我多次想,一定要讲全知写的《入大乘愿文》和《持大乘法愿文》这两篇愿文。学好了这两篇,再加上《普贤行愿品》,就会完全清楚自己该如何发大愿了。《普贤行愿品》本身就已经是最究竟的大愿,被誉为一切行愿之王,那为什么还要强调全知的这两篇愿文呢?这是因为我们可以得到在传承上最近的非常直接的加持,能够迅速地进入,大家只要读一读、多讲一讲、多作思维,就会很有体会。有了这个基础,再学《普贤行愿品》,就会非常重视。对普贤菩萨摩诃萨亲自演说的大愿王,会字字句句都珍重执持。这样就开始有了全面展开大乘修行的最好的前奏。

遇何烦恼炽猛暴恶者,愿我毫无嗔恚弃舍心,

于彼可怜众生尤悲愍,唯行殊胜利乐吾祈愿。

菩提心是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誓愿,这是一切大乘菩萨行的所依,是大乘修行“有这个就全有,没这个就全无”的总根本。这个誓愿所承诺的是对法界一切有情作利益,直到度尽他们成佛为止。由这个誓愿就出现了菩萨无量万行。这里如果有一念生了彻底舍弃其中一个众生的心,那就破掉了菩萨誓戒。所以不退大乘道的关键、护持菩萨戒的关键,就是不舍任何有情。而对有情生嗔恚心,又是致使自心舍弃有情的直接因素。

因此,为了入大乘修行而不遭嗔恚违品的破坏,我们要时时特别起愿:无论我以后遇到哪个因为烦恼炽猛而作各种暴行的众生,甚至不是一般的恶劣,简直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我也不起丝毫嗔恚和舍弃他的心,甚至连一点儿的嫌弃、不喜欢的心也没有。

就像一位大医王,当他见到一些精神病患非常严重地发狂,遭到他们的毁骂、侮辱、殴打等的时候,医王只会生悲愍的心。因为他非常了解这些病人心识狂乱,是控制不了自己而这样发疯的,这些是可怜人,所以不会生嗔心恨他们,更没有想彻底舍弃他们的心。不但这样,而且“于彼可怜众生尤悲悯”,而“唯行殊胜利乐”。就是对于这样非常可怜的众生,比对一般的人还要悲愍,还要更多地照顾、更多地作利乐。因为他们的苦更重,更缺乏安乐。

又好像母亲最怜愍的肯定是她身体最弱,最不健康,甚至残疾的孩子,而不是其他健健康康的孩子。无论情况有多么糟糕,母亲也不会舍弃自己的病儿,当他犯病或者发疯的时候,母亲心里会格外地可怜他、疼惜他。就像慈母对病儿那样,菩萨面对狂暴的众生,绝不会以牙还牙,以暴抗暴,而是祈愿尽己之力对他唯一只做利益的事,来让他获得安乐,因此说“唯行殊胜利乐吾祈愿”。

1:《普贤行愿品》云:“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