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道心筑基工程——通往一切种智 (二)

2、实修智缘菩提一分德相分三:(1)思惟人天乐、小乘乐不算大利益;(2)发大誓愿;(3)三相连法

(1)思惟人天乐、小乘乐不算大利益

前者就三苦思惟人天乐的后患,普通人先认识坏苦,具慧者可结合行苦、有漏皆苦而思惟。

小乘乐从其缺陷上思惟,认识如何堕寂灭边并非究竟圆满;具慧者就各教典,如不具身、智、功德等多作思惟。

反省

先是智慧上要往上看,什么是真正的至善之地。那么,在这里智慧抉择,看清了人天乐只是苦、小乘乐有局限吗?心里想,“这些并不是最大的利益,它分别落于有边、落于寂边”,它的问题看清楚了吗?

首先,要有一个往高远处看的广大的心怀,就像所有的圣贤都是为众生谋福利;从这个出发点会观察,什么才是真正的安乐。那么,自身的智慧眼是不是开始看到了,人天乐、小乘乐不算至善之地,而唯一向上关注无上菩提呢?从看到菩提的这个方面,就出现一个最大的考虑,然后结成一个最大的誓愿,有这个过程吗?

当智慧已经抉择到了,所谓的至善之地,就是不住二边正等正觉一切种智的佛地,它就成为最大的关注点,叫做智缘菩提。这个智慧眼往上体认清楚了,以悲心为根本,它就发生了一个最大的无上志愿——要把一切母亲都安置在无上的佛地,这样就会完全地取代所有的小心思、小愿望,视功名如糠粃,视富贵如唾尘,视小乘解脱为化城,视私愿为下劣,开始开展出无比广大的胸襟怀抱一切众生,无上的志愿就是要把一切母亲都安置在无上佛地,这个才算是无上安乐、永久安乐。

(2)发大誓愿 分二:1)果分发大誓愿;2)因分发大誓愿

1)果分发大誓愿

由思惟“我该给一切母亲怎样的安乐”出发,发生“给予一切母亲无上菩提果”的大誓愿心。

反省

要检查:是否已经出现了大誓愿心?也就是,发誓要给一切母亲成办无上菩提的因果。它成为心中的最大目标吗?已经占据最重要位置吗?

2)因分发大誓愿

修法如前,为了实现“度一切母亲成佛”的最伟大目标,发誓直至成佛之间,以怎样的心无有间断地积功累德、福慧双修?

反省

为了办成这件最大的事,是否已经发誓我要随学诸佛菩萨,修满一切福慧资粮?然后具体方面,是否已经考虑了,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我成佛之间,我日日夜夜相续不断地就是要信心、恭敬、专一地积功累德、修满万善,好把母亲安置在至善之地?由这个最重大的思惟是否已经结成了誓愿,所谓的“一切母亲誓愿度成佛,一切福慧誓愿恒时修”?

这个誓愿已经起来了,就算已经开始有了根;时时秉持在心得以坚固,那就算是已经出现了菩提心的德相;事事以它为出发点,那就是以菩提心来摄持来行善。这样,无论讲法、闻法、思法、修法,做任何的福德都是以这个无上誓愿为出发点,那就具有了加行发心殊胜的内涵了。

以上两部分修成功了,那就算三殊胜达到了三分之二;因为回向和发心是同一个内涵,只不过用在不同场合。

(3)三相连法

由祈愿、希求、祈请,强化“普度一切母亲成佛”的报恩意乐。

反省

远离苦因苦果换成了具足菩提因果,做同样的反省检查。要观察,所谓的要让一切母亲速疾具足无上菩提的因果这方面,是否心里有一个唯愿,有一个迫切的希求,有一种向上迎请佛力加被的祈求之心?这些有了,就有三相连强化无上誓愿的修行。

菩提心的重要性和利益方面,要反省:我是否懂得“菩提心如种子,是成佛种性”的意义?是否知道只要修大乘法,它就成了不可或缺?而且,它的利益的全面性是否清晰?是否引起了极大的修行、极大的欲乐?以至于强大到修持任何善,在一发生想修此善此法的无间,连带地就起无上菩提的誓愿?就是要这样看,在自己的慧命里是否已经出现了它,以至于时时不离?是的话,那就成了命根了。

第三、正行无缘殊胜实修 分二:一、认识正行善根的相貌;二、空性修法

这是开发胜义菩提心空慧的基础修法。

一、认识正行善根的相貌

要了解,行善、念诵、修法处在怎样的心行状况中,才能积到殊胜善根?怎样的情况是浮泛不精、敷衍了事,甚至虚假不实,并不算真实善根?透过认真反省见到自己的过错,要求自己在任何行事上有个真诚的善心。

与报恩誓愿相连,要知道,为什么我在一切处要由信心、欢喜心,或者信心、恭敬心、专一心来修积一切善根?它的根本点就是要度一切母亲成佛。为度母成佛精心行善的志愿,将它贯彻在一切修行、一切做人做事上。

二、空性修法 分二:(一)认识所断;(二)空性修法

(一)认识所断分二:1、简要认识;2、广大认识

1、简要认识

有哪些尽善根缘?在我身上具体是怎样发生的?其根源何在?这样在具体、总体、根源三个方面,由反省、思惟出现明确的认识为止。

2、广大认识 分二:(1)认识人我执;(2)认识法我执

尽善根缘,实际就是人我执和法我执。

这段修学最终要明白,我自身上怎样的心理是人我执,怎样的心理是法我执,起心处、动念处、观念处真正认得二我执的相貌。

(1)认识人我执

俱生品和遍计品分开,看看能否认识它的发生缘起的底细、出现的相状。做到能明确辨认,像贼一出现就能认得他。

比如,读了多年书,熏满了现代思想、现代知见,哪些是遍计品人我执?看认得出吗?起贪求、嗔怒、嫉妒、骄慢等时,它的根源人我执认得到吗?思想上、观念里、语言上、行为冲动上,随口就出、随缘就起,处处是这个人我执作为魔头,认得出它吗?能发现所出现的这一切都是往邪恶上走,是穷尽善根的缘吗?

(2)认识法我执

俱生品和遍计品分开,具体知道它的发生缘起的底细、它的相貌,做到明确辨认。

这一生处在现代媒体当中,熏满了现代知见,哪些是遍计品法我执,认得出来吗?这个法我执时时处处著境界相,认为如何如何,执著有这样的、有那样的,这无时无处不在的法我执,能看清它的表现吗?

(二)空性修法 分二:1、人无我修法;2、法无我修法

1、人无我修法 分三:(1)抉择无我发展定解;(2)认识假立我;(3)日常运用

(1)抉择无我发展定解

在即蕴我、离蕴我两方面,透过观察心里真正断定无有此“我”为止。关键在多体观、无常观。这两观一旦深入,随之就对无我发生定解。也就是,三门一旦看到确实只是多体的、无常的,从粗至细整个看下去,一次次辨认到只是多体的、无常的,这里没有常恒独一的我,久而久之当生定解。

这里要观察:我由闻思了解了修法吗?我由修习发生了定解吗?定解数数引出来了吗?透过数十次、上百次,最终成了稳固的定解吗?这个期间通过观察和安住轮番的方式,不断地引定解、住定解,使之坚固,从这条路达到人无我见地。

(2)认识假立我

明白这个“我”只是方便称谓,没有实法吗?通达了这个人我似乎有、其实无的如幻之义吗?直到透彻假我义为止。

(3)日常运用

这个人无我见应让它成为主导思想,贯穿在生活、修行的任何点上。

初步来说,看看自己常常能记得唯法无我吗?行走时、吃饭时、穿衣时、做事时、受苦时、享乐时,是否总有此正念?知道这里没有我,只是一些显现吗?顺境来时、逆境来时,见解翻身了吗?想法、看法、做法是不是翻转过来了,遮住了贪嗔痴慢的现行?是否已经开始消减,以至止息凡夫“我我我”的一套俗气?

这里开始,先看是否有转机;再看是否由生转熟了;最后是否整个一套全部换过来了,都在人无我的见地上行。

2、法无我修法 分四:(1)抉择无我;(2)抉择法的假有性;(3)日常运用;(4)思惟由于空性而相信缘起

(1)抉择无我分二:1)粗法断定为空;2)细法断定为空

身语意三方面,首先,有分的层面断定一切诸法都是空性,在无分的层面抉择极微和刹那不成立,断定为空性。抉择法无我时,再再引发了一切法空的定解吗?通过数十次上百次,已经凝结稳固了吗?要通过这条路达到法无我见地。

1)粗法断定为空

对于“一法有分则不是实法”发生断定,生起定解。之后以身体来说,从粗到细,一次次运用这条正理看清任何粗法都是假相,无此实法,最终对于色法所有的有分粗法都断定全是假相,无有实法。声音、心念的相续粗法,从粗至细一次次地观察,凡是可拆解的都不是实法。

看看自己能否已经断定一切粗法空无所有,这样就只剩微尘和刹那两个法了。如果认为真实中只有微尘、只有刹那,那还落在小乘见地上。

2)细法断定为空

运用六尘围绕中尘等正理,抉择极微和刹那不成立。

反省:自己是否真正断定了,真实中并没有极微和刹那?是否普遍认定,一切粗细范畴的万法都是现而无其实法的,也就是正现这种相时,空无所有、本来空寂?此处可根据自己的相应度,运用种种中观正理来抉择。

在自身上已抉择断定了,身语意都只是幻相、没有实法;然后,推到一切器情万法上,此见地是否普遍化了?是否非常明白,一切世间色、心二法,凡是见到的全是空性的?

(2)抉择法的假有性

要认识到,说“此法彼法”都只是一种假称,并没有此实法,看看自己是否了解一切法的假有性。正显现的这一切,能定解它真实中无有吗?能明确在错觉未消失前都是自己心识所现,这一点确实不虚吗?

这两方面衡量后,认识一切法的二谛体性吗?推到一切日常生活中,显现此、显现彼,明确这个法的世俗和胜义两分涵义吗?

(3)日常运用

此法无我的见地日益坚固,就会成为主导思想。

那么要反省:法我见和法无我见已经换过来了吗?在任何见色闻声处、起心动念处、行住坐卧处、待人接物处,有这个法无我见摄持吗?时时记得一切相全是假的,本来空无所有吗?一切时处,处处在缘法我起心动念,还是不缘法我住在空的观念中呢?任何境界当前,是否停了分别有此有彼的妄想呢?说话时是否说而不著?做事时是否做而不著?美色丑色当前时是否见而不著?好声坏声现前时是否闻而不著?好味差味现前时是否尝而不著?好香臭香现前时是否嗅而不著?任何事情当前时,是否行而不著、做过即了?行善时是否记得三轮相本来没有,身行善不著身相、语行善不著语相、心行善不著心相?能明白一切显现本无实法吗?心不攀缘耽著吗?

(4)思惟由于空性而相信缘起

由此,在断恶修善两方面出现兢兢业业的状态,对于任何罪恶都有警惕防范意识吗?都有犯过立即悔除的行履吗?任何行善都做到以三殊胜摄持吗?

第四、结行回向殊胜实修 分三:一、回向前的反省;二、回向的修法;三、回向的利益

一、回向前的反省

八字:悔前戒后,喜往修来。

四心:悔心,戒心,喜心,愿心。反省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了吗?生起了恒时实行的意乐吗?这里要先从道理上发生定解,才有可能长期贯彻。可阅读袁了凡和俞净意公的传记;在认识改过自新、转变命运的要害后,将此精神全面拓展、提升,能否这样将反省运用于一切处?

此处应和无上志愿联合起来,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任重道远;这每一步应当如何认真完成,如何日新又新,不断改正升华。在每次修法、每次行善、每次做事,看看是否有这个“八字四心”的反省。它的运用上,可以有所谓的功过格、反省格、修道日记等等。

二、回向的修法

结合报恩意乐,观察:每次是否有为一切母亲回向的善心?回向五种殊胜相是否一一了解了?心生定解了?能否一次回向时具有这五个方面的内涵?这里如果先得到通达,就容易修习,发生具相的回向。

三、回向的利益

这里对回向的利益,是否由正理和比喻生起了定解?是否发生了恒时作此大回向的意乐,由此主动地想将它用在一切修善的结行上面?如果没有对这个大回向生起大欲乐,很难长期坚持回向,空口念文并不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