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殊胜血脉贯通谈 ——离苦得乐之眼

三殊胜是修习无上道心的要门,成就诸佛菩萨的根本大法,如何贯通其中无量的空悲心要呢?请从开启离苦得乐的法眼进入。

一切生命基于佛性本来的力量,都会将苦乐视为最切身、最重大的问题。其实,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圣贤之道,都是基于对苦乐的看法,需要从中发生的大小志愿而作区分的;任何生命境界的升华,都要从关注苦乐作为最初因。由于深入地洞察到苦乐的真相,而发生自身上的离苦的悲和求乐的智,以及推己及人,怀抱一切众生,由此才逐渐地趣入到广大的法道,而有越来越深的智悲力的开发。所以,无上佛道缘起的要害处就是从关注离苦得乐开始。

 

离苦得乐的大观念

一切众生都有离苦得乐的愿望,这是生命的本能。手一触到火的时候马上避开,这叫离苦,饿的时候想吃东西,是得乐。所有世上的事情都是为着离苦得乐,只不过眼光的狭小和深远,方法的正确与错误,只有这个差别。比如说,我们在这篇东西里,就发现这个“离苦得乐”贯穿一切,以前道次第在“离苦得乐”上得一个理解,再配在这一篇《三殊胜》里面,就有一个大的见解的开发。

所谓三士道的动机,就是离苦得乐的愿望的升华;所谓不善动机、无记动机、小善动机、大善动机,也是在离苦得乐上分判。所谓人的思想的差异、高尚度,就是在这上分。如果只为此生寻求离苦得乐,没有更高远的目标、志愿,这就是庸人,行同旁生。如同《亲友书》所说,如果只知道现前寻找一点快乐,那畜生都会,它也知道要去吃草。那么,现在要从这个地方逐步地升华,比如说一个人,从小孩的时候是玩泥巴,他也是想离苦得乐,但是眼光很小,就是等会儿可以玩泥巴,有快乐;那么再推广开来,心量更大的时候,就想我追求一个大的学问、一个大的事业,他的眼光摆长在整个的人生,这就扩大了。像这样,他关心的那个苦乐,洞察的程度越来越大的时候,他的志愿也就大了,所以是从关注苦乐开始的。

假使已经认识到此身的珍贵和生命的无常,并且知道有三世相续,眼光放长到为了一个长远的来世来着想,已经不以现世的利益为重,这种人就开始成了修道人。比如,吕洞宾能窥破黄粱一梦,其他的求功名人不能窥破;丹霞禅师要去求功名的时候,经过别人指点,他顿时就知道要去证悟空性。就像这些,他是属于不是俗人,是道人。如果寻求一个更大的来世的高大的目标,就比寻求现前的这个名利来得高尚,就入了士的行列,称为下士。这个时候的所谓的离苦得乐,因为目光看到了整个轮回的下界和上界,下界非常地苦,上界是享受一个快乐,他的心就摆在“我来生不能够堕恶趣,一定要得一个好的增上生,来实现这个世间各种的身心的快乐,诸如长寿、健康、受用富足等等”,这样一种离苦得乐的愿望当然不是俗人所想,它是属于下士所想,就从这里出现了一个趣入下士道的动机。所有世间的宗教有它的高尚的成份,都落在这个上。

假使能够洞见整个的轮回都是苦的自性,不断地循环就是不断地苦的相续,任何一个点都没有脱出苦因状态,就只是不断地在苦;因此,他就看到了生死链,看到了苦的循环,看到了苦的长河,从而他想从缘起上一举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断掉苦因、超出苦轮,能够得到一个决定胜的解脱。以这种洞见发展出来的修道的动机,他的离苦得乐,就是“整个世间原来全部都是苦、有漏皆苦,要彻底地脱出苦轮,得到一个再也不会变坏的永远的乐”。这种情形如果还只是为自己的,那就是一个出世间道人的心。这种情况就是把升天看成堕落,它就比世间其他诸如道家、婆罗门教要高尚得多,它属于佛教解脱道的发心,这就是在离苦得乐上更加地深远。所以刚才说了,从一个小孩玩泥巴想得乐,或者现在的想上网从玩一个游戏得乐,从吃一个冰淇淋、三明治得乐,从这个小小的离苦得乐,发展到这么深远的眼光;也因此这个士的程度升到了中士。不是以一己离苦得乐为重点,而是以全法界母有情的离苦得乐为重点;这个经过大乘的修心,在世俗的层面看到了所有的有情都是我大恩的母亲,而关注点就投注在她们的离苦得乐上;发现纯粹是苦,毫无安乐,激起了悲心,以救拔母亲给予她最大的离苦得乐作为最高尚的动机,这个就出现了大乘心,这个叫做发起了大心。这个心超过了前面所有的,它是最高尚的动机,也就称为上士。

从众生的离苦得乐到发无上心

离苦得乐,我们要从佛边传教上想,从众生边处在一个非常可怜的无明状态上想;然后自身要怎么样子学佛,怎么度众生,都是在离苦得乐的考虑上发展出来的。

佛边怎么想呢?释迦佛来这个世间,就是为了帮众生离苦得乐的。怎么离苦得乐?有因果律来支配的,无论得哪一种乐要修积乐因,离哪种苦要远离苦因。就前面这个众生从现世到来世、从世间到出世间、从小乘到大乘的所有离苦得乐的道,全部在因果法则上才见得到。佛彻见了因果就知道怎么样契,这就是天理;所谓契理说法,就是要契合这个天理。比如,如何实现世间离恶趣苦、得善趣乐呢?乐因在善,苦因在恶,所谓的下至地狱之苦,上至阿罗汉身上感受的一个苦,小至得一个凉风的乐,大至得成佛的乐,所有的都是由因果法则来决定的,毫无紊乱;而且从差别相上看,如是如是的苦由如是如是的罪所生,如是如是的乐由如是如是的善所生,因果律丝毫不紊乱。所有的苦乐之事,全部都是由因缘缘起和合而现的。这上面就有所谓的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虽有深浅不同,但都是因果法则,都是缘起律。佛彻见了这个缘起的真理,所以能契理传法,无论问需要成办哪一种层次的乐,佛都能说出该怎么修它的因。而众生的心有大有小、有浅有深,宿世的串习因缘各有不同,意乐各有不同,佛能够相应众生的根机、意乐,满足他离苦得乐的愿望,传授相应的法道,这些就是一代圣教:所谓的世间善道,就是关注世间的离苦得乐,来向众生指点如何修善因,成办现生来世的福乐;如何断恶因,来避免此生来生的苦楚,这些就是所谓的人天之道。然后,在这个之上如何得到解脱和一切种智?佛就要宣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这些就是所谓的出世间的法教。然后,最深的地方要指示众生即是佛,传授金刚乘能够速疾开发的妙道。所有这些,就是所谓的成办解脱和一切种智的妙道。

比如什么是解脱的因?佛来传授,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所有的苦的根源告诉你是我执;所有的离苦得乐的正道的根本,就在通达无我。要成佛,揭示因上发菩提心,道上修空性,修三个大——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然后果上直接成就二身。诸如此类,洞见了苦乐的因果律而能够无误地开示,且针对众生的根性相应地开示,这就是契理契机传法。合起来就是一代时教,归纳起来可以说三乘、五乘、九乘等等;再摄在一个人一生能成就的完整的法道上,就叫三士道。

无上心的开发,还是就众生边离苦得乐作为出发点。它的巧妙之处呢,就是从知母、念恩开始的;知道一切众生是母亲,后面一系列就要开始考虑了。而念恩的关键点呢,就是“母亲对我与乐拔苦上是发什么样的心?”她是尽全力、无保留,是一个全分的发心。这个关键点,还是就我离苦上母亲怎么对我,众生怎么对我;从我得乐上母亲怎么对我,众生怎么对我。这些方面考虑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大恩母亲。这也是由于我有离苦得乐的愿望,在那种弱小无助、遭受各种违害、恐怖等的时候,母亲怎么来帮我的?我缺乏安乐的时候,母亲们是怎么来帮我的?我要去完成一个最大的、深远的离苦得乐的时候,就是我修出世道解脱成佛的时候,母亲们是怎么帮我的?要从这些方面去考虑;因为我的本能,当然是想要离苦,她竟然是这样子来帮我拔苦的,凡是我身上有什么样的苦、有什么忧、有什么危险、有什么怖畏,她都是尽一切能力来做的。我想要得乐的时候,她总是体会我最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把自己的就割舍下来给我,数数不断,没有条件。这样子要看到母爱的光辉,要知道母亲的恩德。然后,我作为一个生命,在这个世间总是想要得乐、要离苦,那么成办离苦得乐的恩德都在众生份上,因为我自身没法达成。如果凭我自己,就只有这样地饿死,或者根本就得不到乐。但这是全体众生界的共同的一种资助,使得我能离苦得乐,所以能离一分苦得一分乐,都要念众生恩。

那么,所有我修学佛道都是要众生去资助,顺缘上提供身体、提供资具,就是一切生活、办道的资具、外在的护持,全是要靠众生。然后我成佛的时候,都是依靠众生才能发心,依靠众生才能完成。所有的六度万行,只有靠着众生、在众生界里去历练,才发展出五道十地的功德,然后成就无上佛果。所以,所有的都是众生施恩。这样就看到,所谓的知恩、念恩,都是要就离苦得乐上去体会。

施恩与报恩,在离苦得乐上做一个转换就可以。母亲是那样对我施恩,我就要相应地回报;她是那样地在离苦得乐上为我着想、为我出力,那我相应地回报,当然是要关注母亲们的苦乐。这上面也是首先要忏悔,然后要发心。忏悔,母有情这样对我施恩,我从来没有关怀过她们的苦乐,没有作报答的,反而给她施加苦、让她远离乐,这是大逆不道的;现在独自地要由儿子我来报恩的时候,就要照看她的苦乐。所谓的报恩,就是要帮她除苦、帮她得乐,从这个地方就出现报恩心。那么,报恩心推到极致的时候,就是一个极度地拔苦的大悲、极度地与乐的大慈。从这上面要发展出一个将所有的众生安置于佛果的无上志愿,这样子就出现了无上道心。这就是所谓的最好的一个道心,它就是所谓加行殊胜和回向殊胜的根本。

现在要看,如何来开发一个具内涵的大慈心和大悲心,是发展菩提心的核心。这个地方又在充分地去关怀所有母亲们的苦乐。这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就她们离苦得乐的状况上去观察。

关注离苦得乐

母亲们虽然希求离苦得乐,但是几乎种不到乐因;由于她非常地颠倒,根本不知如何来成办安乐之道,再说因缘特别难积聚;这样的话,哪怕出现人天善趣的乐都非常罕见。即使能出现一点乐,也纯是坏苦性,一场美梦过后就落入到苦的深渊。通过逐层地细致观察,要看她安乐的程度;最后会发现,如同大盐海中滴入几滴糖水那样,而这几滴糖水很快又变成了咸味。这样就看到,纯粹无乐,需要我来帮助。

这个时候发起大慈心,要给予母亲一切乐的心要起来,它的关键处就在“诸母想得乐却远离乐因,根本不得成办”,从这一点激发出自己一定要给予母亲安乐的大慈心。

悲心的激发是就离苦方面去看。母亲一心想离苦,但是却不断地制造苦因,无量无数,从内因、外缘两个方面去看,这个比例太大,程度太重,量太多。这个时候,就会发现他们所处的境地非常地悲惨,由这样的心田中满载的无量无数、各种各类、程度极重的苦因来看,往后是在不见边际的时间里相续不断地发生诸苦;然后在受苦的时候,还以无明力以造罪为荣,这样非常地颠倒,导致无药可救。那么,一定要思惟到她是极度地唯苦的状态、大苦的状态、无法挽救的状态,这是尽法界无量无数母亲们的现状,这样子来激发出大悲的心。

接着,从大悲拔苦的誓愿来看,还是就离苦得乐上作思惟。先是发生一个要由我独自来拔济一切诸母,从恶趣苦到生死苦,到苦因的业和烦恼,到更细的烦恼障、所知障、习气垢染,一切都要清除,而且由我独立来做。那么从离苦得乐的缘起来看,必须要我自身能够修积无量的善行,才能够促使母亲们离苦得乐。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要救度她,无非要让她们真正地能够认识离苦得乐的正道,然后修积乐因感得乐果,远离苦因避免苦果;这一切离苦得乐的道必须在我自身上完成。这个时候就是要修积一切善——福慧二种资粮;不光是现在这个善,三世诸佛菩萨所积的一切善我都要完成。这样发起大誓愿心,这就是第一个大心。

那么,一切的缘起就是以自身的意乐为重点来实现的,因此,后面还要由三相连——所谓的祈愿、希求、祈请这三个方面,要圆具一切令母亲离苦得乐的因缘。修习这个圆满的意乐,首先在自身上发愿,愿这件事一定要成就;希求,让这个心愿迫切到但愿现在就能完成;祈请是引召他力,总体的三世诸佛菩萨、特别的根本上师,祈请当下作加被来促成这个因缘的完成。像这样子,就是自身从报母恩的情况下,让它推到一个极致的程度。

这样,施恩和报恩两个对应起来发展,都是从离苦得乐门来着眼的。母亲们当时施恩的时候,为了拔济我的苦,她是独自地、尽力地、全面地。那现在我报恩的时候,也应当是独自由我来担荷,尽我所有的力量,诸佛菩萨、根本上师的力量,然后全面地自己想得到的母亲们身上的苦果、苦因,从粗至细,所有的我都要拔除。那么像这样的话,从离苦门由大悲的心力出现广大意乐,这就是所谓的发大心的第一个方面。

母亲离苦后该放在什么安乐地位?就得乐上要作细致考虑,无非就是一个报恩心、让母亲离苦得乐的心。从这个重点然后推到极致就发出最大的心,叫无上心,又叫发大心,称为广大意乐菩提心。

考虑要细致:如果只把母亲安置在人天乐中,没有解决轮回问题,过后一场空,还是相续不断地轮转,这样一种暂时的安慰也没有多大的意思,因为举到一个高处还是堕落下去,不是实义,因此,要安置在出世决定胜解脱的地位。如果只是得一个小乘果,这也不尽量,因为在小乘阿罗汉身上并没有开发出诸佛菩萨无量功德海,而且住在寂灭边。从这个方面去想的话,母亲当时给我乐的时候,她不是有所保留,不是不完全,她想得到的都想给,只是她的智力不够。那现在我已经了解了,有一个永久大乐的无住大涅槃的佛果,一定要把一切母亲都安置在这个无上的地位。到这里,让母亲离苦得乐的心就发到极致了,这就是无上的利他心、无上的报恩心,它是孝道的极度地发挥;所以《梵网经》说,菩萨戒以孝为本。

当发生了这个心的时候,再要想:果要由因才能成办,为了实现这个果,我要完成所有的资粮、所有的善行。这个誓愿就是,不仅是现在这些善,而且三世诸佛所有的善都要完成,这就是普贤行愿。像这样,立誓、祈愿、希求、祈请都和上面相同。

这个动机就最高尚了,所以称它为广大、为大心。它超过了只求现世名利的不善动机、无记动机;以及只求自己来世乐的下士动机、只求自己解脱乐的中士动机,这两者只是小善的动机。真正的大善的动机就是刚才说的利他慈悲菩提心,因为这是一个最大的志气,是一个无上的发心、无上的志愿,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个最了不起的追求。也就是说,他不是为了自己得现世利、来世利、解脱利,而是为了全法界一切诸母有情离尽一切的粗细诸苦,得到无上之乐的无住大涅槃佛位。以这个作为存心,作为追求目标、所愿境,然后从现在开始,尽未来际刹那不断地努力;为着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积集所有的资粮,完成一切的三世诸佛菩萨的善行,当下是其中一分。那么,以这样的大心来摄持或者把握现前的这个善,就叫作加行发心殊胜。

这个大心就是大方便,任何一个善都以这个志愿去摄持、去握住,这样的话,任何的善都成了一切种智之因,成了一切众生同成佛果之因,这个就是无上的道心。所以,跟所修的法相比,修的道心更重要。如果没有这样的道心,毕竟只是一个很小的求现世利益的心,或者求自身得来世人天福报、得小乘解脱果的心。如果只是这么一种心,修大乘的什么样的法都只成了这么一种量,毕竟只有这么一个志愿,也只会按照这个志愿来实现。

到这里才明白,所谓的要修积三士道所摄的所有的道分,每一个细节的修法都要用这个大心来摄持,这样才行。如果只有外缘善知识和所传的法,在内因上缺乏这样的无上道心,那就都转成一个不太殊胜的结果,甚至非常不好的结果。以这个原因,从外前行暇满一分开始,所有的修法必须以这样的发心来摄持,日常的一切的善行,供一支香、施一杯茶,都必须用这样的大心来摄持。那么,既然所有的都要用它来摄持、来印定,那修菩提心就非常地重要,所以,在没有修出无造作的心量之前,一直需要努力。

之后正行无缘殊胜,心里的想法就是,要让一切母亲成佛必须修真实的善行,所以,已经以这个发心摄持了善之后,就要做到正行的善根不被尽缘穷尽。好比自己要达成一个目标,现在需要积集资本,而且要保护这个资本不让它穷尽,最后才能够达成目的。大乘道行者的重点,是放在母亲的离苦得乐上。怎么让母亲离苦得乐?像世间,我赚到一笔钱,然后让母亲过得幸福;大乘佛道上的想法是,我要积聚足够的资粮,然后给母亲们用,真正地把她们安置在佛果上。为了实现这个大目标需要有资本,在积资本的时候不能让它穷尽。

尽善根缘通常有四种,总的就是一切罪行的意乐和加行,根源就是我执。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造罪就会损坏到善,使得摧坏了它的成分,所以心地的清净非常重要。或者所谓的炫耀显示、对善后悔、嗔恚等等,这些也都是由于我执的力量起来的时候,就会产生这些因素。根本上由于是我,就出现了这些善心的障品。所以,初步要达到正行无缘,就是在修空性,这部分属于胜义菩提心的修法,即空慧的修法。这个事情一定要明白,一切万法本来是空的,如果不知道这是空的,一定著相;著相的话,这些事情肯定会出来的。现在需要无相行善,离相行善、行善离相,这就是所谓的有一个胜义菩提心或空慧或般若来摄持。但是,这不可能一下子就懂得一切法空,而是需要逐步地抉择、作观察修、得到定解,之后就在定解的状况里不离开,这是一个入门的方法。

正行无缘就是修般若或者第二种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目的就是要用它来摄持万善,成了清净的善、无穷尽的善,成为一切种智的不共真因,这也是为着实现一切皆成佛的目的。对此先要认识到以往的错谬之处,也就是把本无人我、法我执为人我、法我。自从流落生死以后,无量世的熏习形成了坚固的二种我执。如果不能明见空性,那就像无眼的盲人一样的,虽然是行善,也不属于出世清净的波罗蜜多。所以,就如同《金刚经》所说,要离相行善,也就是不著人我相、法我相,或二取相或四种相,行一切善法,这个就是所谓的正行无缘殊胜。

为了出现这个内涵,在初学的份上首先要修空性,就是分成二谛来抉择。胜义谛上,要抉择这一切人我、法我本不成立,由善巧的正理的途径来抉择认定,直到心中完全断疑,彻底地了达本来没有人我、法我,这时就得到了无我的见地。有了这样一种彻底断疑的定解,才有所谓的以这样的定解来摄持行善,这是共同的正行无缘的修法。所谓二谛分开来抉择,在初学的份上适合他的心,也应当先这样进行。也就是,胜义中人我、法我没有,是空性的,世俗中有人法的假相,称为假有、幻有,或者只有现相这么一点。如果在二谛上发生了这种见解,就要配在定位和后得位来修行,定位修空,而后得位修如幻。也就是生活中的一切现相,要知道它只是一个假有,如同幻事的譬喻。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都是幻,在这个幻当中去行善,善也是幻。要这样子来启发初步的般若,摄持一切善行,这就是正行无缘在初学者份上共同品的修法。善是一切时都要修的,只不过在这时是需要有个般若摄持,不是说修了空之后就拨弃行善,这是万万使不得的。

结行回向殊胜,是积完善之后的回向、发愿。和加行的发心殊胜是同一个要点,只不过前面是未积善之前有一个发大心,后面是有一个发大愿回向。因为善行完成了之后需要做一个大的回向,使得它辗转增长,按照自己愿的势力来实现。二者的发心或动机都是一样的,方便手法也是一样的,心量也是一样的,都是自力、他力和合;所以在回向的时候:有回向见证的殊胜相,请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根本上师作见证、作协助。所缘对象上的殊胜相,就是从知母而来,一切法界众生都是大恩母亲,所以,回向今生母亲和魔怨为主的尽法界虚空界的一切的有情。回向的资本,就是用尽三时所积的色身、受用和善根,这个跟报恩的心理是一样的。回向要义的殊胜相,仍旧是这唯一的无上心,目的就是要让一切的诸母有情,离尽一切苦和苦因,得到暂时和究竟的所有的安乐,最终完成菩萨五道十地后,全数得成佛果,心里就是这一个愿。然后为了实现它,发最大的心、尽最大的能力,反正是用尽了所有的法界中三时所摄的善根,以及色身、受用,就是要促成这个因缘的实现。回向法则的殊胜相,就是在三轮体空中回向,这里有暂时随顺品的做法,就是以空性定解摄持;从缘起的随顺上,就是要作愿:诸佛菩萨怎么真实回向,我也那么回向;这样子来达成回向的清净。最终也是无上心摄持来回向任何善根,所以他是以无上志愿的四无量的特点,使得任何一点善乃至菩提果之间都不会穷尽。尽管在这个期间,辗转不断地发生各种各样的暂时的人天安乐,以及趣入到菩萨地道的各种功德,不管怎么样子受用其果也不会耗尽,因为那个善是一个最大量的善,心一发的动机上成了一种无上的性质。所以,以这么一种因的力量,一直会到成熟一切种智的佛果为止。

以这种缘起,从离苦得乐的一个基本心愿逐渐地开发成无上的世俗菩提心,即是大悲的方便分;而且知道一切万法皆空,以胜义菩提心摄持,即是空慧。按照这个道,从现在开始,随自己有多少的信心、精进、毅力,就要开始趣入了,一直到成就佛果之间,都是常行之法,不可或缺之法。实际也正如自己的心愿、自己的真实誓愿那样,他一定会从现在起逐步逐步地上进,会在自他离苦得乐上实现目的,也就是逐步地地道升进的时候,会出来越来越殊胜的功德差别,而实现越来越大的诸母有情的利益,一直都是从乐趣往乐,最终达成无上之乐,也就是会得成毕竟永乐的无住涅槃的佛果,常遍任运的方式广作一切母亲们的利乐,这时是真正地令诸母有情离苦得乐了。

这是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成佛之间的一个永恒的法行,必须因地上要由这个空悲心要来趣入修持的。也就是,一切处不能离开方便分的发大心,也就是前后要有无上菩提志愿,时时不能离开,直到成佛;同时不能离开空慧,任何的法行上都要以般若来摄持。修空和无上愿是时时不能离开的,一直到成佛为止。而且,由这两个来实现色身和法身,般若实现法身,无上愿实现色身。大乘佛道的根本就是三殊胜,就是空悲心要,就是二种菩提心,就是方便与般若双运,就是积集福慧资粮,以此会实现一切地道乃至成佛。所以,正如《备忘录》所说,大乘道可以全摄在三殊胜当中,多了不必要,少了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