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殊胜修要讲记 13

庚二、开示大中观见 分三:一、二谛体相;二、二谛异分;三、二谛同体

辛一、二谛体相

复次,依着诸法无实如幻事的状况,有安立业因果等一切名言,此是有法世俗谛。彼等法的自性任何不成立的空性,即是法性胜义谛。

一切诸法无实如幻的理趣上,所有的一切业因果等的名言的安立,这就是有法世俗谛。

“如幻无实”,就像那幻觉的境相,看起来有实际上得不到实法,比如幻术加持下,观众看到空中显现大象,真正寻找没有一点实法。

由于万法无实如幻,就可安立一切名言,如果有一个法是实法,就安立不上所有的名言。比如,只要有一个微尘是实法,就没法安立无边时空中的一切万法;相反,如果诸法无实如幻,人假有、法假有,由这样的假有如幻,众多幻法和合就会生幻法,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可以安立一切名言,这些名言就叫做“有法世俗谛”。世俗谛其实就是假的人相、法相,一切的染净的显现只有那么一点现相,称为“假有”或“幻有”。如梦中事物,只有那么一点显现,这种假有、幻有叫做“世俗谛”。

诸法的胜义谛如何呢?不观察时以为有此有彼,一观察发现所有的名言得不到实法,说“一”得不到一,说“多”得不到多,说“来”得不到来,说“去”得不到去等等。总之,一切青黄赤白、长短方圆、过现未来、内外中间、色法心法、微尘刹那,所有这些名言观察时都是无有实法的空性,这是诸法的法性胜义谛。

辛二、二谛异分

复次,二谛异分者,譬如色有所触所见境,色之空性非手等所触、眼所见,因此,就我等凡夫错乱份上,二谛如相违二事般显现,此是由于法界中未消失现二之戏论所致。

二谛在凡夫状况上有呈现不同分的情况。以一张桌子为例,一方面,它是眼识所见的有形状、颜色的对象,另一方面,桌子的空性不是眼所见、手所触的境。不然,如果它的空性成了眼所见境等的话,那不需要修道开悟见胜义谛,大家都眼见胜义谛了,但凡夫肉眼见不到胜义谛。像这样,世俗谛是可见可触的,胜义谛是不可见不可触的,像是呈现出相违那样的不同分。

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法界中还没有消失现二的戏论的缘故。“现二之戏论”,实相中本来不二,却虚妄地现出了二,称为“戏论”。比如,本来没有能所相对的状况,却处处出现能所相对的状况,就像这样,乃至现二的戏论还没有消除,在任何法上就会觉得有虚妄面和真实面两个,虚妄和真实也呈现出相反一样,虚妄面称为世俗谛,真实面称为胜义谛。

用比喻来说明,眼睛得了眩翳病,这个翳眼竟然见到了虚空中的莲花。实际上,见的眼识和所见的空花实相中丝毫无有,但是由错觉病,却现出了这样的能所相对的二。在这种现二的戏论还没有消除期间,错觉者始终会觉得,现在有呈现出能见的眼识和所见的空花这样的现相,这是世俗谛或假谛。还有一个层面,就在真实当中,当下这个显现是没有的,实际实相中没有这样的二,这是胜义谛。在现二的错觉没有消失之前,也就难免有诸法两个不同层面的想法,既有世俗谛或假谛,又有胜义谛或真谛,真与假似乎相违。当现二的戏论消除时,好比眩翳病症消除,就发现当处既没有所见的空花,也没有能见的眼识,这好比当现二之戏论消失之后,法界中处处本是实相,并没有世俗与胜义似乎相反的两分。

以上抉择了凡夫份上二谛异分的道理。

辛三、二谛同体 分三:一、境——法界清净;二、有境——佛菩萨本智;三、心境无别大中道体性

二谛同体者,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心经》中说,“色即是空”,正现的时候它是空的;“空即是色”,正空时它显现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并非色外另有空,也并非空外另有色。

壬一、境——法界清净

境,色法现空无别、本一味性、离诸戏论,法界清净。

从境方面来说,色法的显现和空性是无别的或一味的,由此也就远离一切戏论,法界本来清净。譬如,河水里正现出明晃晃的月影时,无论从内、外、中何处寻找,得不到微尘许的实法,是空性的;正处在无丝毫实法的空性中时,当处现出明晃晃的水月,水月的现相外没有另外的空性,水月的空性外没有另外的显现,所以,水月的现相和水月的空性是无别的、一味性的。

问:为什么由现空无别就远离了一切戏论呢?

回答:戏论指心向外攀缘境界。分别心的活动就落在四边上,所谓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一切戏论就只有这四边。如果真正有某个事物,要么说它是单单有的实法,要么说它是单单无的实法,要么说它既是有又是无的一种实法,或者说它既非有也非无的一种实法。现在万法是现空无别的或空有无别的,当然不是单单有的边、单单有的实法,正现时当体空寂之故。同时也不是单单无的实法,正空时宛然显现之故。也不是如黑线和白线相搓那样的,有边和无边同时并存的实法,现与空无别之故;再者,所谓既是有边又是无边的法自相矛盾,不能成立,如明和暗不能并存般,说有就不是无,说无也不是有,不可能既是有又是无。再者,它也不是一种并非有并非无的实法,若说是实法,不是有性就落在无性了,不是无性就落在有性了,所以,非有非无的实法实际成了既有又无的实法,如上破斥,不能成立。

既然诸法的法性承许四边都不成立的话,那就没有分别心攀缘之处,没有语言阐述之处,因此远离一切戏论。换言之,若论诸法的实相,也离绝言思、不可思议了。法界就是法性,法本来的状况,就是这样远离四边的戏论而本自清净的,不是由修道心造成了此清净,所以说法界本自清净。所有有边、无边、双亦边、双非边所摄的一切杂染相,法性中没有这些,它只是如迷梦般的假相。

壬二、有境——佛菩萨本智

有境,有学圣者根本定、无学诸佛大无分别智无根本后得之分。

境和有境,指心境一对。谁的心证到了法界清净呢?有学位圣者根本定位的本智,无学位诸佛无有根本、后得之分的大无分别智,这两者见到了法界清净。

壬三、心境无别大中道体性

不管哪种,已成法界与本智一味无别,现二下至微细分也无有,故住于双运远离生灭迁变的自性中;然而显现分不杂不乱,各各明了,这二者无有相违。也就是,从一切皆不是的法性中一切皆可现。

所谓本智见了法界,这个“见”或“证”都是勉强立言,实际没有心境相对,在能所双亡、根尘脱落时,证见法界清净。如《楞严经》所说,这时连最细的现二或者能所都没有了,法界与智慧是无别的,这时是双运远离一切生灭、迁变的本来状况。无论迷或者悟,实相本来如此,只是迷乱者出现“二”的妄觉,之后,处在妄识迁流的错觉中回不过来;悟道者净除妄识迁流回来了,如梦停息,这时丝毫无有生灭迁流。生灭是错觉,以此所安立的三世、十方的一切时空也都是错觉,都如空花。这个本无十方三世假相、远离生灭的本来状况,即是第四时清净时,正如此无有生灭迁流时,十方三世一切现相无有丝毫杂乱,各各分明地呈现,即法界心中显现一切现相。所谓三世劫海不离当念,十方刹海不隔毛端,这就是当处圆现法界中的一切差别事相。

所谓的“迷乱”,就是本无二而现二,从此落在二中,根尘相对、能所妄现,如翳眼见空花。这个错乱不断地循环,从错乱因出错乱果,果位现二之时再度熏习,下一轮还要现出,这就是错乱的生灭之流。生死的轮转如同一条虚假的长河,不断地运转下去,其根源只是这个妄念。修到能所消亡,时空界的假相当下消陨,回到本来,这时一切皆不是,没有任何戏论可得,凡是“二”范畴里的可缘可说的这里都没有。

法性超出言说、离一切边的缘故,因此,任何说法都说不到它。从绝离戏论的方面来说,一切皆非,如非一非多、非男非女、非去非来、非常非断、非青黄赤白、非长短方圆、非内外中间、非过现未来,没有开口处。然而,就从这样的一切皆不是的法性,随缘可现一切,也就是可现一现多、现来现去、现男现女、现青黄赤白、现长短方圆、现内外中间、现过现未来。所以说到“空”,就是一切皆空,地狱空、天堂空、秽土空、净土空、凡夫空、人天空、声闻缘觉罗汉空、诸佛菩萨空,一树一花、一色一香无不是空。说到“有”,就从空中能现此现彼,地狱有、天堂有、秽土有、净土有、凡夫有、人天有、声缘罗汉有、佛菩萨有,普现林林总总,万象森罗,所以一切皆可成。比如一个演员,他没有固定的角色,不是帝王、不是乞丐、不是作家、不是工人、不是农民;正由于他一切皆不是,所以一切都可成,可以演皇帝、可以演平民、可以演百官、可以演工人、演农民,所以一切皆不是才一切皆可成。这个本性是赤裸裸的,一点戏论没有,从随缘来看什么都可以现。

总之,从无有生灭迁变的大空性中,随缘可以显现十法界一切事相,所谓性空和缘起本来不二,这是大中道体性,或者称为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复次,生住灭、心境、有为无为法等种种差别,现似为二,然而正现时,即住于无二而双运、远离戏论的本性,似乎这就是甚深的大中道体性。依此而观,现与空性、见与见境,完全不必执为水火不容般相违。

这样看来,生住灭、心境、有为无为等,像是有种种的差别二法,实际都是不二的、离戏的,一切万法本是大中道体性。心和境看成两边,落于边见;心境一如、不二,这是中道之见。生、住、灭看成别别三法,这是边见;无有生、住、灭,生即是如,住即是如,灭即是如,这是中道正见。总而言之,一切皆如,一切不二,就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