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殊胜修要讲记 09

丁三、结说菩提心之重要性及其利益

能成一切种智的其他法犹如庄稼,此珍宝菩提心犹如种子,是显密二道共同的无则不可的唯一命根,以此缘故,一切时处唯当数数修习此心。若能依此修心,定能净除罪业,普遍寂灭违缘障碍,令所愿成就,使众善普皆增长,此心所摄持的善行皆成一切种智的真因,由此究竟当得圆满菩提。此理永时不欺于人。

菩提心的极端重要性,透过比喻的对比来了解。成佛有无数因行,其他法如同庄稼,菩提心如同种子。二者的关系:没有种子不成庄稼,有种子必成庄稼。也就是,像布施等善行,要由菩提心摄持,才成为一切种智的生因;若没有菩提心摄持,只是一般善法。像这样,一切善都要由菩提心摄持,才往一切种智的方向走,所以它成为大乘道的唯一命根,缺则不可。也就是,一旦远离它,无论你修哪一种大乘的远道、近道、速道,都不具大乘的生命,或者说就不是大乘法了。因此,一切时处都要数数修习菩提心。

所以,不必想这里可以不修,这时可以不修,没有这种减价的事,唯一要将菩提心渗透在一切时处、一切修行当中。现在供一盏灯、施一碗饭,做一种利他之事都不可缺菩提心。如果是想以这个善行来办佛果,绝对没有缺少菩提心的方便。天理公平,就是按意乐来定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无上心,那修什么都不是成佛的因。实际按照这样来修,将得到最大的利益,因为如果按照这个修轨发展无上志愿的话,它的作用就是,能够普遍消灭一切的障碍违缘,发生一切的善妙,成满一切所愿。以它摄持,所有的善都转成了一切种智的正因,最终都成了必定得无上菩提的善根。

缘起律上要透彻,因位出现了这样的无上大心,是为了法界中的所有的众生,发起的是除遣所有母亲身上的一切苦因苦果,成办一切乐因乐果,最终要将所有的母亲都安置于无上佛地,这就是无上心。从缘起的相状去衡量,这个大心的种子的势力就达到极致了,它一定会有消灭一切障碍、成办一切妙善的力量。这是由于因上是这样的心,果上就一定会发生这样的相。再者,所谓的“有志者,事竟成”,是这个无上志愿摄持善根然后作回向的,所以,他一定要达成开发一切种智才罢休的。这里要生起深刻的定解,了知之后,那就尽未来际秉持这个无上志愿。

不论修办哪种大小善根,都要最初生起修证的欲乐,随之以发生此种等起作为前驱,此称为“初位等起”。如是每座修时,此等起都须修到量,称为“座时等起”。此二极为重要。

定解了菩提心是缺则不可的大乘命根后,修任何善,当发起了想修的心,接着就要发生无上志愿的等起,这叫做“初时等起”。修每一座,这个等起都要做到到量,这叫“一座的等起”。这两者非常重要,没有这种志愿的发起,就没有无上的佛道。就像车子最初就要入到最高的轨道,不然一开始进的是中级或低级的轨道,无论修多少大乘法,都只在中级或低级的轨道里运行,基就在这里,它是缘起的命脉处。

正如诸佛因地发无上心,智慧缘菩提,抉择到要将一切众生安置于佛果,为了办成这个最大的事,一定要积功累德,以此就发誓:我要在完成菩提之间,一切时都不间断地安住在信心、恭敬、专心致志的状态里面,修满二资粮所有的善根或者资粮,这样才能达成目标。因为连得一个世间小果都要积德才能成办,积德就是积资,总的就是修福修慧,现在发了无上心,立了无上志,有一个最大的目标,那可不是小善小德能成办的。发心是跟诸佛菩萨一模一样的,目标就是从现在开始到成佛之间,所有的福慧二资粮海全数要完成,这就是普贤行愿王的精神。

依本派,菩提心的两分德相都落在这里,即无上的报恩意乐,最终就落实在这里的利他上面。为达成这个目标,要尽一切的力量、一切的资本,尽未来际时时不断地以最大的信心、恭敬和一心行道的道念,来作任何一分善。既然修满一切善的志愿已经立定了,在这个大愿王的范畴当中,现在我当下修这个善行,以这样的无上愿摄持,就叫做以方便摄持善根;这里就有广大意乐菩提心的等起,也可以说,是以最大的道心来摄持,以无上报恩意乐来摄持,以普度一切母亲成佛的大愿王来摄持;这样把住了当下的善心,就有第一个殊胜。

举世间的例子来会通。比如在世间立了大志:“我要为全人类谋幸福”,有了这样的志愿,时时出现的都是这个志愿,它抓住身心,时时刻刻去办的任何一分因素,比如每一次的求学、每一分的思惟考虑、每一次的实践、每一次的为人类谋幸福,每一件事,都被这个大愿摄持住了,它就叫做“加行发心殊胜”。

当无上志愿已经起来了,而且发生了坚固的增上意乐,时时秉持的话,那么时时就是它,在修任何善的时候它会出来。首先这个心就出来了:“为了度一切的母亲成佛,我要真正地以信心、恭敬,一心行这个善”,那么这个无上志愿就抓住了每一个行动,这就叫做“方便摄持”。如果没有这样的大愿,同样修一个善,它没有被这个无上志愿摄持的话,无论修什么样的大乘的远道、近道、速道,也仅是小善而已,只得小果而已,因为它不具这样的无上志的内涵。

比如,现在同样修一个施舍饮食的善行,要看有没有无上志。有无上志的话,他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就是要把我所有的母亲彻底地度出苦海,安置在无上佛位,但是这需要资本,因此为着这个目的,我现在修这份善回向给母亲。这个志愿一旦立定,为了完成这个最大的目标,发了积功累德、修满万善的大心,那么在这个大愿海当中,目前碰到一个善,我要修它的时候,我一定要好好地去修。正如弥陀因地发了要建立佛国,普摄一切众生到净土,一乘法悉皆成佛的大愿以后,因地积功累德,那时修每一分善的时候,他都是信心、恭敬、系心一缘,眼睛不会散乱,口不会散乱、不会缘到别的地方,也不会发一个小小的心,比如求人天的福报,求小乘阿罗汉果,一个念头也没有的。这样子以无上志愿的驱使,累劫当中,刹那刹那任何一善一行全数被这个无上志愿摄持了,这就是所谓的加行发心殊胜。

有这样一种意乐,开始去布施这一碗饭,那它就成了让所有母亲成佛的资本。的确一切都是随着意乐而转的,意乐的主控力使得它必然就成为一切众生得一切种智的真因。特别妙的是,自己不需要求,而自己也受益最大,成了乃至成佛之间源源不断地出现安乐果报的状况。这就是无上心,是最好的心,果也就会是最好的,也就是什么障碍都会消掉,什么福善都会成办。

本文列绕朗巴大师强调“三好成一好”,就是师好、法好、心好,合成一个成就好。单有师好、法好,心不好,根本不行。心好就要好到极点,就是有三殊胜的大道心,第一个就要有无上的志愿,这是把孝道推到极致的最贤善的心。一旦它在自己心中结成了,就成了一个大愿轮,时时以它为发起状态,来行持任何一点一滴的善,这样子就是以方便摄持了善根。

所以,最初就是要通过一个修心的妙轨真正地修证。当心里出现了坚固的增上意乐誓愿以后,就专门秉持这个誓愿,任何处不忘的,时时都是它现前,由它占据心中最高的地位,其他的小善小愿小求根本不会去想。所以,首先一直要修习这个誓愿,一刻不能忘记。当整个心已经最重视这个,唯一地秉持这个誓愿,这时就具有了菩提心的德相。

 

丙二、正行无缘殊胜分修证分三:一、正行善根之德相;二、共同正行无缘之修法;三、不共正行无缘之修法

能令善根不被他缘所坏的正行无缘的修法,当分三方面开演:一、正行之善根;二、共同正行无缘;三、不共正行无缘。

已经发了大心要给一切母亲办佛果大事,接下来重要的是积功累德,如同释迦、弥陀等诸佛的因地那样,身口意处在信心、恭敬、心住一缘的状态中万善圆修。

也就是说,已经担起了为一切母亲办佛果的重担,需要最大量地积善根,有最大的资本才办得到这事。资本就从现在开始,二资粮海全数都要修满。前面发大心是第一个好——发心好,的确发到了无上之心,发了心要修善;正行要有第二个好,就是无缘或者离相,它的目的就是要使得所修的善不失坏,先要有这个心。

好比世间的孝子为了给母亲办世间安乐,比如要让母亲生活得很幸福,有舒适的住房、资具、好衣妙食、心情愉快的花园等等,这些一定要有一笔资金,他就想:“我要多赚些钱,有了钱才能给母亲办安乐。”每次他赚钱的时候,想到要存好,不要无意义耗费,资本大了就可以给母亲办安乐,他有一个“每次赚钱不浪费”的善心。

修大乘道,这个心扩充到了最大量,不是给今世一位母亲,而要给无量生来所有的母亲即法界的一切有情;办的不只是现世生活舒适的乐,而是要离一切苦成一切乐,最终达成无上佛果的乐,所以要有最大的资金,这个资金就是善根或者善本。

不让善根失坏的方便就是般若,如同《金刚经》所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及“菩萨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等等。现在关键需要有一个无我空慧,因为失坏善根的根本是我执或者著相;再者,在整个的行善过程中,若出现了种种恶业的心和行为,都障碍了善行的发生和增长,也就障碍了为法界母亲积最大资本、给最大安乐的进程。

一个大的道心起来以后,他将随学诸佛。看《无量寿经》《悲华经》等就会知道,诸佛发大愿,因地积功累德的时候,的确具足信心、恭敬、系心一缘,这样去积就出了一个真正的善根,然后一定有一个空慧,使善根不失坏。所以,为了实现普度一切母亲成佛这个目标,要修行如海的菩萨万行;贯穿在所有行善当中的第二个无上道心,就是无缘或离相的大道心。

丁一、正行善根之德相

正行之善根,说的就是心不散逸于修法之外的他处,张弛合度,出现一种清明状态,此后对某所知的法的文义,由欢喜与信心之力专一投注,不紧不松地精进。

发了无上心普度一切母亲成无上佛道,这件大事需要最大的资本,善就是资本,称为善根、善本、德本、资粮。如同诸佛发无上愿后,因地进入长劫的积功累德,行者发心后开始积集万善资粮,善的资本当然要有德相,就像纯金有品质那样,不能只是破铜烂铁。

那么,这善行的德相如何呢?要求当时心专注一缘,不散在修法之外,心里的调节调到张驰合度的状态。就像弹琴,太紧不成音,太松也不成调,松紧合度就能奏出美妙的旋律,心调好了,出现了清明安闲的状态,就像沉溺在音乐境界里弹奏那样,用信心和欢喜的力量专心志致地沉浸其中,不紧不松地精进。就像一次音乐弹奏,出现很好的境界,有关音乐的意境全部弹出来了,一次这样的熏陶其心,等于真正积了一次善行资粮。举例来说,念一次《普贤行愿品》的发愿偈,心处在清明状态,缘着殊胜的法义有一个欢喜信心的力量,专心致志地沉浸其中,大愿王的意境在心中不断地广大展开,启发出极大的善愿。这样十分钟法行完毕,就像大音乐家弹奏了一曲高妙的音乐那样,各个细节、总体都演奏出来了,这样就积了大的善本。

其他方面依此类推,总之,要扣在具足行善精进的内涵上。比如,要做服务大众的善行,当时心不散乱,身心既不仓促慌张,也没有松懈懒散,特别有信心、欢喜的力量起来,在安闲的状态里精进地行持这样的服务大众的善行,过程中处处合到了善的节拍、善的状态,就植办了善本,积了一笔大资粮。

像我这样的初业者,若野马般的心相续能不落入无义口散乱、眼散乱,及昏沉、掉举的因缘控制的状况,对所知善品方面心数数而转的话,像是有心少许堪能的阶段出现,因此除高不可及者之外,依此似乎有益于心相续。

大师以身垂范这样教导后学,我们这野马般心的禀性,先要注意不要被无意义地散乱、昏沉、掉举等控制,然后对自己会的某个善法,用自己的心和口数数地运行,这样一定会有开始有些做得到的阶段。

下至学一个技艺,上至学佛教的大法,都是按照法则练习;只要不断地训练,就开始有些能相应上去了。修善也是一样,不落在散乱、昏沉、掉举这三者中是关键,因为要从定中发慧,从止中出观,所以,宁静、安详、专心致志是根本条件。以读书为例,心都野了,很散乱的,那看着书本是相应不上去的;如果疲劳、紧张,心昏沉下去,这也没法相应;起了贪欲,过多地发生妄想,或者上网心陷落,这样就处在掉动状态,也没法相应。宁静、安详,就是要有一个止或者定的内涵,在这个状态当中,才能够出现一个明明清清的智慧相应到法上。这样,如果心很安定,按照法则数数地运转,那一定会有个心堪能的效果。

举例而言,修《普贤行愿品》,如果落在散乱中、昏沉中、心掉动,那念的时候是无法相应法义的,只是有口无心,放空档下去而已,这就没有积到善本。或者听法时,也要求不松不紧,处在一个清明状态,一句一句听到心里,否则落入昏沉、散乱、紧张等等,都没有合到度数,这样的话,一段下来没积到什么资粮,或者收效甚微。

总而言之,就是心要和所缘的法相应,听要听得入神,念要念得入神,这样子心中真正地熏起了善,才是积到了善本。这是所谓的正行资粮的一个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