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诲黎明曙光讲记 1

教诲黎明曙光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顶礼大恩上师!

今天是般若班的第一堂课。首先是讲我的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的一篇重要教言。我们的学员大多数是法王如意宝的传承弟子,也有一部分正开始逐步领受这一传承的殊胜法教。

为什么要讲解法王如意宝的教言呢?因为在我们开始着手于修行时,上师的教言就像向导一样能给我们指示一条正路。我们真正懂了这篇教言的重要涵义,自己一生修行乃至生生世世修行的方向就会非常明确。这样,牢记在心坎深处之后,以后就一直按这样来走,事事都归在这上面,这就是所谓的“奉行”。

教言的特点就是简明扼要,几句话就点出一生修行的关键。这就像航行的指南针,按照它指引的方向逐步行进,最终一定能成功地到达彼岸。

大恩上师住世时曾说,他的弘法利生过程有五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以一篇重要教言作为标志。五篇教言是:《教诲黎明曙光》《忠言心之明点》《教诲甘露明点》、《胜利道歌·天鼓妙音》《从四乘发挥之教言·布谷鸟初春欢笑的妙歌》。这之后,又有晚年最后的教言——《怀业时语》。

我们今天开讲的《教诲黎明曙光》是上师的第一篇大教言。所谓黎明曙光,就是天刚刚亮时,最初显现的一线光明。以这个光明为开端,以后一点点发展,最后会显现圆满的日轮,光明照遍全天下。这里以“黎明曙光”比喻什么呢?就是比喻这篇教诲是我们修行人光明的起点、光明的开端、光明的最前位,依照这篇教诲一步步实行,逐渐逐渐地提升,最终必然升腾起佛法圆满的红日,周遍呈现利益安乐的吉祥,因此以喻义合一的方式取名为“教诲黎明曙光”。

以下开讲教言:

分四:一、祈祷文殊;二、劝速修法;三、教诲三要;四、回向善根。

一、祈祷文殊

上师如意宝的本尊是文殊菩萨。从出生到求学到成就到弘法利生,都和文殊本尊有着甚深、密切的因缘关系。

上师这一生是在1933年藏历正月初三这一天来到我们人间的。上师诞生时,和一般凡夫倒着头生下来不同,上师是头向上出母胎的。出胎之后,身体很端直地结跏趺坐,而且睁开眼睛,面带微笑看着大家,把胎盘像披法衣那样甩在左肩上面,口里念了七遍文殊心咒“嗡阿巴匝纳德”。

六岁的时候,上师祈祷文殊狮子吼之后,得到了加持相。不经学习就掌握了读诵和书写,显密经论大致的意义也自然通达,一切都能自己领悟。以这个因缘,在上师以后的闻思中,表现出不共、圆满的智慧能力,得到上师们的赞叹。

1987年藏历4月6号,上师如意宝带领眷属朝礼五台山。随行有一万多藏人。在五台山的善财洞,严格闭关21天。4月29号,在净现中现见文殊本尊。文殊菩萨的身体是金黄色,头戴五佛冠,一面二臂,左手拿着经函,右手高高举着宝剑,而且金刚跏趺坐,身上圆满报身装饰,现的是寂静相。

上师欢喜无比,当即写了一首金刚歌,里面说:我像一个无依无靠的孩子渴望见母亲那样,我以猛利信心日夜寻找您的踪影,可是在此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您身在何方。今天我和数以万计的弟子不远万里、不辞劳苦,从遥远的藏地来到此地,完全是为了寻觅您……

上师还在文殊菩萨前发愿:生生世世度化沉溺于轮回无边苦海中的一切苦难众生,让他们解脱业和烦恼的枷锁,得到无上安乐,趣入究竟法界。

在这之后,上师到了那罗岩窟,这是《华严经》所授记的文殊菩萨的住处。在那里上师闭关了十四天,日夜都在光明境界中,通过文殊菩萨加持,撰造了《文殊静修大圆满——手中持佛》等的殊胜论典。与此同时,格萨尔王等护法神纷纷在上师面前发誓,竭尽全力护持上师弘法利生。

当时随行弟子随各人缘份现见了文殊菩萨的手印、文字、宝剑等标志。有些利根者现见了自心了义的文殊。

众所周知,西藏佛教有三大文殊化身,就是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根嘎嘉赞、宁玛派的全知无垢光尊者。这三大尊者,上师都在光明境界中现见,并亲聆法要传承。

上师年轻时在石渠求学,最初学习《量理宝藏论》时,论里有些深奥的因明密语觉得有些难懂,就一心猛利祈祷萨迦班智达。

有一天夜里,在光明梦境中,见到萨迦班智达传授了一遍《真实名经》,并赐予殊胜加持。醒来后,出现殊胜的现象,一切显密法要无不了知,尤其是因明的问题全都迎刃而解。这是现见文殊化身萨迦班智达获得加持的情形。

第二是1981年冬天,上师在五明佛学院给上千弟子传授《大幻化网》密续,在这期间屡屡出现瑞相。

有一天,上师在寝室里闭目沉思,睁开眼睛看到一片五彩光明,光明之中有全知无垢光尊者和益西措嘉佛母,他们从空中飘然降临,赐予上师大幻化网的甚深灌顶。之后腾空而去。

上师欣喜之余,把这个灌顶仪轨全部记录成文,以后给海内外弟子传大幻化网灌顶时,用的就是这个仪轨。

还有1986年7月20号,上师在床上安坐,眼前略过一道耀眼白光。过后看见一位大士降临,戴着黄色班智达的长耳帽、身穿三衣、面如冠玉,上师马上认出是宗喀巴大师,就上前见礼。

宗大师传了一遍《三主要道》之后,笑着说:“我现在在至尊弥勒菩萨座下,法号为文殊藏,如今你的弟子中有人能背诵我的《三主要道》,并受持八关斋戒,以法性力加持,暂时一定能上生兜率天享受法乐,未来我成佛为狮子吼如来时,成为我的首座眷属。”说完,宗大师化为一道光明消失在虚空中。

上师把这次见宗大师的情景讲给弟子听。这以后,很多道孚、炉霍等地格鲁派的大格西和僧人都来上师座下求法。背《三主要道》和守持八关斋戒的人数不胜数。

以上按照上师传记简单讲述了上师最有缘的本尊就是文殊菩萨,这一生得到文殊无比的摄受和加持,所以上师在造论、写教言之前,总是首先祈祷文殊本尊。

下面看偈颂:

无量劫前久已成菩提,然尽空际恒持佛子相,

大悲普摄一切众生界,妙吉祥尊请您赐吉祥。

偈颂前三句整个下来分量很重,都是修饰第四句的“妙吉祥尊”,这是很尊重、很恭敬地表达自己内心对文殊圣尊的敬意。对于上师、本尊、佛法都要通过由衷地赞礼,来引发内在的崇敬之情。这是极重要的要点,这样做就能获得加持。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对很尊贵的对境直呼其名,这个心就很薄、没有敬意,在德上是很欠缺的。

这一颂用白话来讲,就是无量劫以前早已成就菩提,然而乃至虚空界尽之间,一直示现佛子的形象,以大悲心周遍摄持所有众生界,这样的妙吉祥本尊,我祈求您赐予吉祥!

《大智度论》引《首楞严三昧经》的话说:

文殊菩萨广说完首楞严三昧的境界之后,长老大迦叶就向佛说:世尊,我认为文殊法王子,过去世就已经作佛事,坐菩提道场转妙法轮,开示众生,入大涅槃。

佛说:正如你所说,文殊法王子在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早已成佛,号龙种上尊王如来。

《央掘摩罗经》中说:文殊是欢喜世界的摩尼宝积佛。

所以文殊早成佛果,但是他不舍菩萨道,直到虚空穷尽之间都示现菩萨相,利乐苦难众生,见其像、闻其名都能获得大利益。

中间两句是赞叹文殊菩萨的大悲方便。时间是“尽虚空际”,一直到虚空不存在的那一天;示现是“恒持佛子相”;目的是为了摄持众生;范围是法界所有众生,像天空涵盖一切那样,这叫大悲普摄。

最后一句是求加持,这是上师以身垂范,示现一个重要的轨则。什么轨则呢?就是做任何佛法事业,都要先祈求上师、本尊加持。缘起规律就是如此,有信心和恭敬就能开启加持之源。能够恭敬祈祷,缘起就开始形成,就开始往好的方面运转,往后就现前顺缘、远离违缘,让自己的所作善始善终地圆满。我们知道,普贤十大愿王以礼敬诸佛为第一愿,其中有很重要的涵义,就是礼敬是万善的根源,有恭敬才有成就,无恭敬一事无成。所以首先对文殊本尊献上敬意,来求得本尊加持。

祈求文殊本尊赐予吉祥之后,上师开始对众弟子讲授教言。这叫“承上启下”,“上”承受文殊本尊加持,“下”开启弟子智慧。根源上能立得起来,从这里可以源源不断地显现成就和事业。我们应深明大义,对上有尊敬,就显现一切成就和事业。这就是“本立则道生”的涵义。

二、劝速修法

暇满大义妙身今已遇,修行圣法助缘亦圆满,

然此浊世寿命不久住,故应速修圣法诸心友。

这一颂是暇满和无常方面的教言,前两句说暇满,第三句说寿命无常,教诲我们应当尽快修法、摄取人生的大义。

“暇满大义妙身”,“暇满”指妙身的体相,包括八暇、十满,八暇指没有受三恶趣身,不是痛苦不堪、心识愚蒙而无法取舍;没有生在天界,不像欲界天散乱放逸、无色界心识不活动;在人间,不是无佛出世、不是生于边地、不是六根不具、不是执著邪见。这样就有闲暇、有因缘修法。“十满”包括五种自圆满——获得人的身体、生在佛法兴盛的中国、六根健全有能力、业际不颠倒、对佛法有信心;再加五种他圆满——佛在世间出现、宣说了正法、正法在世间安住、有人随教修行、有悲愍护持自己修行的助缘。

具足八暇、十满之身,就是很妙的所依身。它的妙,可以从“大义”上体现。大义就是大意义、大实义,是说妙身的作用,人身的作用就是有能力摄取大义,比如拥有如意宝,依靠它能拿到妙衣、拿到美食、拿到各种的好东西。暇满人身也是如此,无论哪种增上生、决定胜的义利,都能以人身摄取到。

比如从决定胜的角度看,人身的宝贵在哪里?就是从人的相续中能发展出大心力。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要点。比如有些矿里能提炼出黄金,有些则暂时提炼不出,这个纯金提炼出来,就有巨大的价值。同样,一个有情到了获得暇满人身的阶段,这是经过无数时间、修集了无数资粮的一个妙果,这是最有希望摄取到菩提心的时候。

其他天、龙等等,虽然很多方面能力比人强,但在最核心的方面却比不上人身,就是因为他们身上难以发展出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引导一切众生趣入佛地的一个大心力,是菩萨如海万行的最重要支点,人就能发展出这个善心中王。我们要好好体会“做人的大义”,从人的相续中可以开发智慧和慈悲,这本是生命最宝贵的品质,是出现如海功德、成就菩提果位的源泉。

从受持律仪和见道来说,也以人身的条件为最好。我们人堪受别解脱律仪,其他天人、恶趣众生都不堪受。人就有很好的素质,身口意能守持律仪,这是相当不容易的。比如,在那么广大的天界里去寻找,没有几个天人能守住一分律仪,天人无法集中起心力,有很多很多干扰的因素,使得他无法守住律仪。所以,天人快死的时候,其他天人都祝愿他能生在安乐趣人道。这说明拥有暇满人身比天身更有价值。而且,天界中除了极少数由前世修道习气深厚,以等流力,以天身能现见真谛之外,大多数天人都没有心力突破迷乱。但人只要如法修持,即生就可以现见真谛。

“修行圣法的助缘”,就是有传授修法教授的善知识、有一起修行的道友,而且有时间、有好的环境作闻思修。这里每一部分都要有相应的善业因缘才能出现。所以这是非常难以积聚圆满的。

我们看看自己,暇满大义的妙身遇到了,修法方方面面的助缘都很圆满,这是人上人。要珍惜每一寸时光,好好地来修法。

所谓浊世寿命,“浊世”是指我们南赡部洲到人寿下降到两万岁时,开始进入浊恶的时代,人们心中的见解、烦恼、各种身心果报、寿命都开始不清净。起先五浊的程度很轻,越往后越严重,到现在的末法时代,五浊染污非常严重,整个世界都非常不清净,这就是五浊极浓厚的一个时代。

人的寿命是由福德决定的。按照佛法无常的观点,世界和时代有增有减,现在处于减劫中,大的趋势是越来越退化,从八万四千岁开始往下减,每过一百年,人类平均寿命就减一岁,这样逐渐下降,到佛出世的时候,人寿为一百岁。今天还要差。

寿命由业的力量来维持。这一生的生命力有很强,完全取决于福报。但是今天的人们普遍造恶有能力,行善没有能力。善业的功能很微弱,所以人的寿命不会很长。而且按现在的状况观察,人类的老年期已经提前,普遍在四、五十岁就明显现前衰相,体力、心力都在加速退步。我们都是浊世降生的人,作人并没有很长时间,就像草尖的露水一样,很快就会从这个世界消失。趁着现在还有精力时,要尽快地修法。不然,极难遇的暇满人身、极难聚合的修法因缘,得到了却没有摄取到任何利益,这是最可惜的事。我们拥有了人身如意宝,在它还存在时,应当日日夜夜摄取生命的意义。所以应当尽快修持圣法。

三、教诲三要

分三:(一)引言;(二)正说;(三)结劝。

(一)引言

所有无垢佛陀之法门,虽然胜中更胜有无量,

重大关键摄于三句要,实修教言精义即如此。

“所有无垢佛陀之法门,虽然胜中更胜有无量”:所有无垢的佛陀法门中,一个比一个好,好的法门无量无边。

“重大关键摄于三句要,实修教言精义即如此”:如果把无量法门中的大关键归纳为三句要点来讲,那实修教言的精华要义就是以下所说。

“关键”就是事物最紧要的部分。我们真实修行,最紧要的部分一是基础,一是命根,一是结果。有基础,才能建立上上功德;有命根,一切修行才能展开,才有活力;有结果,才证明佛法利益众生的真实作用。比如要建造万丈高楼,打牢地基才能建起。再一个重要的是支柱,有支柱才能支撑起整个大厦。大厦竣工后,就要用它来利益人类。

或者讲,要在佛法上有成就,从始至终有三个要点,守持净戒是最初的要点,闻思修行是中间的要点,弘法利生是最后的要点。把握这三个要点就能真实修到佛法。

这一颂是引子,以下上师就教诲实修的三个关要——守持净戒、闻思修行和弘法利生。

(二)正说分三:1、佛法的基础——守持净戒;2、佛法的命根——闻思修行;3、佛法的结果——弘法利生。

1、佛法的基础——守持净戒

无等佛陀无误自行道,万千善妙功德大源泉,

离过清净三戒妙庄严,此为佛法基础故当知。

前三句都是说“戒”。第四句归结其为佛法基础。

“无等佛陀无误自行道”:这个别解脱戒、菩萨戒、三昧耶戒是无等佛陀自己所行的无误之道。“无误”简别不是外道戒禁,后者是“非因计因”,就是把非解脱因看成解脱因,认为做那些禁行能净罪业、能脱烦恼、能出生死。其实只是增加一层束缚,就像蒸沙不能成饭,从牛角中挤不出牛奶一样,持这些非解脱因的戒禁都是徒劳无义的举动。不仅如此,而且南辕北辙,越走离解脱越远,这就叫做错误之道。但佛已经到达菩提果地,这一点充分证明了佛所行的持戒之道没有任何错误,因为由它真实成就了无上菩提果故。

所谓“自行道”,以菩萨戒为例来说,《菩萨地》云:“过去菩萨求大菩提已于中学,未来当学,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现在今学。”过去的菩萨寻求大菩提时,已经修学菩萨律仪,未来的菩萨将修学菩萨律仪,而现在于十方无边无际的世界中,有无量菩萨正在修学。所以菩萨律仪是一切菩萨所共行的唯一大道,诸佛是修菩萨道而成就的,所以这是无等佛陀的自行之道。佛所说的三戒都是佛自己实际行持过的道。每一尊佛因地都是很认真地守持三乘戒律,每一尊佛持戒波罗蜜多都到达了究竟。

“万千善妙功德大源泉”:“万千”是泛指,就是千千万万。种类上包括三乘从增上生到决定胜的林林总总的功德,比如三摩地、智慧、三十七菩提分、陀罗尼、神通等等。数量有无量无边那么多。“善妙”是指能得安乐、能得解脱、能得成佛,没有罪染。“大源泉”,是指像大涌泉的源头那样,涌现无量功德妙宝。三种戒律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善妙功德的正因,故赞为“大源泉”。

《瑜伽师地论》说:“由此尸罗建立任持一切世间及出世间,能引无罪最胜第一快乐功德,令生令证,是故尸罗说名根本。”由这个戒建立和住持一切世间和出世间,能生无罪过、最殊胜、第一快乐的功德,让它生起让它证得,因此说戒是根本。可见世出世间的善妙功德都是从持戒出生、从持戒证得,戒是万千功德的大源泉。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说:“持戒则能发起一切佛法,乃至起于无上菩提。何以故?若有持戒便有三昧,若有持戒便有智慧,若有持戒便有解脱,若有持戒便有解脱知见。”持戒能生一切佛法,乃至生起无上菩提。原因是有持戒就有三昧,就有智慧,就有解脱,就有解脱知见。一切佛法归摄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部分,因此由持戒能发起一切佛法,是一切佛法的源头。

《达摩多罗禅经》说:“如天德瓶,守护不坏,常出珍宝,随意无尽。修行如是,不毁净戒,则常出生圣功德宝。”比如天德宝瓶,守护它不失坏,就能随顺心意辗转无尽地化现珍宝。修行也是如此,不毁坏清净戒律,就可以常常出生功德珍宝。从时间方面观察,持戒能源源不断出生功德,所以是功德大源泉。

以上从两方面讲了“戒是功德大源泉”,一是能生一切佛法功德,二是能辗转无尽地出生功德,所以是功德源泉。

“离过清净三戒妙庄严”:“离过”,就是身口意远离过失。戒能调伏身心,除去罪恶、烦恼,所以是离过。这样的清净三戒是最美妙的庄严。《华严经》说戒是出世间的庄严具。《成就真实戒经》也说,具戒之人具有最胜妙的美饰。《辩答宝鬘论》说:什么是最胜美妙的庄严?就是清净圆满的戒律。

以下作一点观察:

为什么把戒叫做庄严具?《瑜伽师地论》中说,这种戒庄严具,一切种类的人在一切时佩戴,都极妙好庄严,故名庄严具。这一庄严美妙至极,超过了任何世间庄严,因此是妙。其它庄严具,太老、太小的人穿戴反而成了可笑之处,而净戒庄严,无论男女老少谁具足,都让人见而欢喜,因此是第一庄严具。这是对一切人、于一切处、于一切时普遍美化的庄严,是时间和四大无法损坏的永恒庄严,是无人可夺走、永远不遗失、不必要更换、时时不远离的庄严,因此叫做“妙庄严”。勇施论师说:“所谓离过胜庄严,净戒乃为胜庄严,如此庄严无遗失,无畏无夺之庄严,故当护持此净戒。”

“此为佛法基础故当知”:“此”就是前三句所赞叹的清净三戒。它和一切佛法有何种关系呢?一切佛法依它而生、依它而长、依它而建立,它是一切佛法的基础。

《大涅槃经》说:戒是一切善法的阶梯;戒是根本,犹如大地是树等的根本;戒是一切善法的前导,犹如大商主是一切商人的前导。(这三句是说,由持戒才能进入五道十地。依止戒律,一切善法才能存在。戒是一切闻思修善法的前导,由戒才能让一切闻思修顺利进展。)龙树菩萨说:戒是一切功德依处,如同动的有情和不动的无情无不依靠大地。大恩上师说:“一切增上定胜等,悉皆依此而生故,倘若破戒堕恶趣,切莫迷惑当取舍。”增上生善趣和决定胜三乘菩提,都是依净戒才能出生,破戒只有堕入恶趣。《成就真实戒经》说:“犹如无眼不见色,无戒之人不见法,犹如无足不入道,无戒之人不解脱。”(无戒就如盲人见不到佛法,就如跛子入不了正道,无法得解脱。)《达摩多罗禅经》说:“若破戒瓶,则永失法宝。”经中还说:“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瑜伽师地论》说:破戒者,地道功德全然不生。

由以上正反面的教证就知道,一切佛法的基础就是戒律。没有戒,任何佛法都无从建立。所以大恩上师说“故当知”,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守持净戒是实修佛法的第一个大关键。

受持清净戒律胜幢时,违品魔军极多寻隙故,

勿失稳固念知对治法,恒时应不放逸诸心友。

大恩上师这样教诲我们:诸位心友!在受持净戒胜利幢时,持戒违品的魔军会寻找很多机会来作破坏,因此,切莫失去稳固的正念正知对治法,恒时都应当不放逸。

“胜幢”即胜利幢。如同帝释天宫的胜利幢能让天人获得胜利,受持净戒能让一切善法胜伏违品而胜利,故把戒比喻为“胜幢”。

“违品魔军极多寻隙故”:违品魔军即持戒的内外违缘,内有自己的八万四千烦恼,外有天魔、五欲声色魔、邪师恶友魔,这些违品种类众多,数量无量无边,时刻都潜伏在我们身心内外,让我们的戒律穿、漏、破、损。比如在城市复杂、迷乱的环境里,五欲魔王时时都诱惑我们,挑动内心的贪欲,让持戒不清净。在五光十色的欲尘中,心很快就放逸散乱,失去正知正念,身口意造很多违背学处的罪业。或者遇到各种增上身心苦受的因缘,被人打骂、嘲讽、欺负,容易生嗔心,破坏菩萨戒。或者,外在天魔、人魔的干扰破坏,障碍我们持戒。所以,一旦我们受持净戒发心要摧毁烦恼、断除生死,各种内外魔军都会出来干扰我们,趁机破坏我们的戒体。这就是“违品魔军极多寻隙”的意思。

在这种状况下最要紧是“勿失稳固念知对治法,恒时不放逸”。这个“正念正知”叫对治法,它是放逸的对治。所谓“正念”,就是对于什么该取、什么该舍、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这些心里不忘记、时时能念得。所谓“正知”,就是时时反观自己身体在做些什么、口里在说些什么、心在想些什么,觉知自己是往善的方面转、还是往恶的方面转。这样清醒地觉察三门造作状态的心,就是正知。有正念正知的严密监控,就能把身心管住让它规矩,所以这是放逸最直接的对治法。

“稳固”是修饰“念知”。这是从程度上说,心中一直不离正念正知,什么都破坏不了动摇不了,这叫稳固。比如总统的护身保镖,从早到晚出入各种场合,总统上车下车、赴宴讲演、接见各界人士,他一刻不离时时都保持警觉。这叫“稳固念知”。凡是做保镖的一定有这项素质,就是念和正知的心所力量特别强。哪样是不稳固呢?比如别人提醒时有,不提醒时就没有;在佛堂里修行时有,一出门就没有;逆境中有,顺境中没有;独处时有,在大众场合没有;前五分钟有,过后就没有。这些都是不稳固的表现。这个念和正知一失去,各种魔军就会趁虚而入。往往在这时候生起贪嗔痴而破坏戒律。所以上师教诲我们“恒时应不放逸”,“恒时”就是时时刻刻,不论白天、夜晚,不论行住坐卧、待人接物,都要依止正知正念而不放逸。这是持戒方面最重要的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