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寿命无常之厌患道歌 讲记07

丙三、告诫贪著讲辩名望之少年僧

机灵聪慧求法青年僧,心中贪著讲辩之名望,

苍螺白发或得博学位,然汝人间得乐亦短暂。

颂文直解:

一些去往大道场求法的年轻僧人,心思机灵、聪慧,心中贪著擅长宣讲、辩论的好名声,在这些方面费尽一生的精力,到了犹如白色海螺一样白发苍苍的年老之时,或许能够获得博学之位——格西或堪布等的学位,然而此生当中在人间安享快乐的时间却非常短暂。

释义:

此处“机灵聪慧”,是指心思灵巧、聪明伶俐,对于显密经续以及共同的明处,能够闻思、擅于讲辨。“求法”是指去一些大的道场,比如,过去格鲁派的三大寺庙——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宁玛派的噶陀寺、白玉寺、佐钦寺等求学佛法。所谓“青年僧”,一般来说,青年的阶段大概是十五六岁到三十岁之间,此处就是指这个年龄左右的年轻僧侣。比如,现在我们喇荣道场也有很多年轻人来求法,也算是一个求法的大道场,观待之下学习的水平还算可以。

其次,所谓“讲辩之名望”,就是指擅长宣讲佛法和辩经的好名声。比如,全知龙钦巴尊者曾到各地与知名的大智者们辩经,以锐利超群的智慧,擅于辩经的名声享誉整个藏地;还有藏地的无著菩萨,其行传中记载了他在讲、辩方面非常卓越,当时被大众公认为印度无著菩萨乘愿再来,由此而得名“无著”。像他们这样的大智者、大成就者,最初传讲佛法、辩论教义,是为了圣教的弘扬与众生义利,并非心中贪著能有一个擅于讲辩的好名声,但最终自然而然获得了讲辩的名望。此处“心中贪著”,是指心中贪爱、执著上述所说讲辩的名望,比如心想:如果能像龙钦巴尊者、无著菩萨那样,拥有擅长讲法和辩论的好名声那该多好啊,然后有很多弟子信奉和追随我,就成了一个声名显赫的上师。在如此不善动机的驱使之下,去到各个大道场求法,虽然在这期间精勤努力,但纯粹是为了自己能够获得一个擅长讲辩的名望,由此不断地竞争、攀比,最终毁坏的只会是自己的心相续。这里法王上师不是说所有去大道场求法的年轻僧人都是如此,也不是说去大道场求法不好,能够去大道场求法,精进闻思修行当然非常好,但这里是从遮止的角度,教诫年轻的僧人们,不要为了获得讲辩的名望而去大道场求法,一定要有善的动机,这非常重要。

我们宁玛派当中,一些人刚出生就被认定为转世活佛,年龄稍大一些便会举行坐床仪式,被授予某某寺庙活佛的称号。另外还有一些年轻人的僧人,持戒清净,有些智慧的功德,经过十多年的闻思学习大经大论,在三四十岁左右的时候,就有可能获得堪布的学位。一般来说,格鲁派中需要学习许多大经大论,在不同经论的班级,一年一年逐级晋升,还需要通过各种讲、辩等的考评,有些人大约在五六十岁的时候,才能获得格西的学位。因此,这里的“苍螺白发”,即指年岁已老,满头都是苍苍白发,犹如白色的海螺一般。“博学位”即指广闻博学、精通佛法的堪布、格西等的学位。“或得”是指可能得到,意思是说这样的学位,也不是随意就能够取得,比如有些人即便努力学习了几十年,但因为自己的智慧和福德欠缺,或者又因一些其他的原因,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博学的学位。总之,无论是堪布也好,格西也好,如果一开始求法时就能够秉持清净的等起,在多年当中不断精进闻思,最后获得堪布或格西的博学位,如此则非常值得随喜和赞叹。相反,如果纯粹只是为了获得讲辩的名望,那么即便用尽一生的时间精勤努力、刻苦学习,最终在年老的时候,也如愿得到了堪布或格西的学位,以及随之而来的赞叹、承事和供养等等,但这些乐非常短暂。之所以说“短暂乐”,因为毕竟已经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存活在这个世上的时间还能有多久?可能没几年就会去到后世。然而去往后世的路上,堪布、格西等博学的学位,根本无法带走,对于后世也没有任何利益,这时回想起自己的一生,虽然在大道场精进求学,不顾寒暑、挑灯苦读,然而因为一开始的等起只为得到擅长讲辩的名望,于是一步错步步错,临命终时才发现一生所作,除了不断追求虚名之外,没有做过一个清净的善,最后只能两手空空去到后世,还不知道会漂泊在轮回的哪一处,此时后悔也于事无补,所以非常可怜。与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在发心清净的前提下,修一个真实的了脱生死之法,才是更好的。法王上师此处就是这个意思。

大家要知道,这里不是说精进闻思,考取堪布或格西的学位不好,而是教诫大家,去大的寺院或道场求法,一定要有清净的等起。但是我们凡夫人的心,就是和贪、嗔、痴的状态非常契合,对于名闻利养非常喜好。相反对于信心、悲心、菩提心,根本没有丝毫喜好之心,内心无法契合。我们的心就是这样一种颠倒的状况,虽然外相上剃除了须发,身披法衣,在远离尘世的山沟里求法,所学的也是诸佛菩萨、各个大德的经教、论典,但心中所思所想,全都是怎样在佛教团体里求取名闻利养,怎样才能够在道友群中凸显自我,甚至在发心部门也要相互攀比、相互挤压,就是为了自己能够获得别人的赞誉,能在这个圈子里有个好名声,让身边的道友高看自己、羡慕自己等等。这样的话,即便是在外人看来,这个人广闻博学、擅长讲辩、威名赫赫,还有众多弟子,但实际上他的相续中,对世间八法根本没有看破放下,只不过是换了个圈子,做着不变的事情而已。如此所有表面的闻思修行,都是在助长自己的傲慢,成了贪执现世的一种滋养,一切所作所为都是轮回生死的业。所以无论是出家的身份,还是俗家的身份,无论是高高在上的法师,还是世间侃侃而谈的大居士,只要是还在追求名闻利养,那么所谓的闻思修行,实际上已经与解脱完全背道而驰。因此,一开始就要调整好求法的等起,断除以上所说的这种心态和行为,否则后面所有的努力,都就成了转生轮回的因。

小结:

憨山大师十岁读书时,母亲督课非常严格,他觉得很苦,便问母亲:“读书作什么?”母亲回答:“作官。”他又问:“作何种官?”母亲说:“从小官作起,若有能力则可官至宰相。”大师接着问:“当了宰相又如何?”母亲说:“罢(到此为止)!”大师不禁叹道:“可惜一生辛苦,到头来只是罢了,那作他又有何用,我想只该作一个不罢的。”母亲说:“像你这样的不才之子,只可作个挂搭僧。”大师便问:“何为挂搭僧?”母亲回答:“僧是佛弟子,行遍天下自由自在,随处有供养。”大师欢喜地说:“作这个正好!”母亲又说:“只怕你没这个福分。”大师问道:“出家为何还要福分?”母亲回答:“世间作状元的常常有,出家作佛祖的哪里常常有?”大师说:“我有这个福分,只是怕母亲舍不得。”母亲说:“你若真有这福分,我就能舍!”以上是憨山大师在《年谱》中的自述。

大师十岁时便有如此非凡的悟性能看破世间,的确稀有难得。就如同大师所说,无论在家或出家,只要是追求名利,最终必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即便如愿以偿,试问又能有多少时日享受呢?所享受的又有何实义可言呢?因此,一定要在开始的时候就调整好求法的等起,这非常重要。下面讲第四个告诫:

 

丙四、告诫轻视三学积财之伪僧徒

轻视三学不修道功德,谋取今生积财伪僧徒,

临死之时欲心仍无际,然阎罗王铁律无延缓。

颂文直解:

轻视三学而不修道之功德,反而谋取今生积累财物等,这样狡诈的人实际就是拥有僧人形象的伪僧徒。即便是到了临死的时候,自己贪求积聚资财的欲望心仍然无有边际,根本不知满足,然而怨敌阎罗死主的铁律从来不会延缓推迟一刹那。

释义:

所谓的“三学”,即戒学、定学、慧学。戒学是指在身、语、心三方面断除对有情种种损害的戒;定学是指具足从根本上断除烦恼之力的定;慧学是指心相续中生起证悟无我空性的智慧。虽然外道也有“三学”之说,但因内道之三学较其更为超胜,故又称“增上三学”。所谓的“道”,虽然有大乘五道、小乘五道等种种分类,但全部都可以摄在三学之道当中,因此这里的“道”也就是指戒、定、慧三学之道。“轻视”意思是说,对于戒定慧三学之道根本不重视,而不做修持。“谋取今生积财”是指内心对于现世的钱财等利益极为贪求,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和计谋积累财物。比如,心里想: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了钱才能够恣意地享受生活,所以必须多赚一些钱,多积累一些财物。这样对今生资财的贪欲与日俱增,一发不可收拾,一生当中都在忙于积累各种财物。“伪僧徒”意思是说,这样的人虽然外表看起来是身披袈裟的僧人形象,实际上内心却狡诈欺诳,贪财逐利,做任何事情都是建立在满足自己私利的基础上。他们不会想到作为一个出家人,最基本的就是要有放下今生和来世的出离心,要有对众生的慈悲心、菩提心等,而是只想着自己能得到多丰厚的资产和财物。佛经中对于这样的人,就称为“伪僧徒”,因为不具备真正僧人应有的信心、出离心等三学功德,纯粹是道貌岸然、徒有其表的狡诈欺诳之徒。

“临死之时欲心仍无际”是指这样的人,所作所为唯独是贪图现世的利益,即便是到了临死的时候,心中依然欲壑难填,求利之心还是无边无际,根本不知餍足。他们不会认为:“我今生积累的财产已经足够多了,所以已经心满意足了,我应该过知足少欲的生活才对。”而是想要积累更多的财物,比如今年赚了一百万,明年还想赚一千万,今年获得一套房子,明年还想要一套更大、更豪华、地段更好的。又或者虽然已经是一方的法师,拥有几百名随从的弟子,以及不错的财物积累,有车有房,衣食无忧,但这些仍然难以满足他的贪心,于是还想继续增长自己的名望,成为全国有名的大法师,至少有三五十万的弟子,从而获得更多的钱财、房子等资具和受用。实际上如果不希求从轮回苦海中解脱,而是贪求现世的安乐,那么世间降伏怨敌、护持亲友等的琐事,永远都没有结束的时候,即便到了临终的那天,对财物的欲望仍然无边无际,贪婪的心永远不知满足。然而没有人能遮止阎罗王铁律的制裁,所谓“阎罗王”,即是阎罗死主,又常常将其比喻为死主怨敌。“铁律”是指有生必死的自然法尔规律,如同钢铁一般,不可撼动。“无延缓”意思是说,无论对自己积累的财物等是否满足,是否认为自己还有很多没做完的事、没挣完的钱、没到手的利,是否还想着伏怨护亲等,阎罗王都会铁面无私,不给一点情面,不会因为你还有事情没完成,还有心愿未了,积累的财物还没达到心满意足的程度,就可以不用死,或者把死亡的时间往后延迟,别说延长几分钟,甚至延缓一刹那都绝对不可能。

小结:

总之,要知道出家就是为了成就道业,有缘的施主因此才供养一些资财,如果能成就三学功德,那么便足以回报信施。但如果轻视三学,一生中未能修集三学的功德,只知道积累世间的资财而虚耗信施,甚至于心中埋怨信施寡少,则来日必定披毛戴角,以牛马之身偿还宿债。因此,大家一定不可以轻视戒定慧三学,要精进修持,如果内心还有贪求现世财物等之心,就应当认真学好前行当中的四部退心法,退去耽著今生和来世的心,才能够真正一心在法道上,这非常重要。下面第五个告诫主要是针对老年人而言:

 

丙五、告诫身体衰败筹划生计之老人

身体衰败白发之老人,心中筹划多年之生计,

然汝已如即灭之油灯,岂非应备中有之路粮?

颂文直解:

身体已经衰退、破败,白发苍苍的老人,心中还在筹划未来多年的生活计划。然而你已经如同立即就会熄灭的油灯一样,很快会死去,所以这个时候,难道不是应该开始准备自己中有路上的干粮吗?

释义:

所谓“衰败”,一般来说,年老的人多数都是头发花白、牙齿松动,皮肤松弛干瘪、满是皱纹、腰背弯曲,身体也失去了年轻的光泽,会出现这样的衰败之相。“多年之生计”意思是说,身体已成如此衰败的老人,还认为自己至少今年、明年不会死,并且筹划一些多年长期的生活计划。比如,有些衣服夏天的时候不穿,想着放到秋天再穿,今年舍不得穿,想着放到明年再穿。饮食方面也一样,孩子给他们的食物,夏天时舍不得吃,非要存放到冬天的时候才吃。假如心中耽著子女,便会想:儿子何时成家,成家后自己要如何帮忙照顾孙子,待孙子长大后要上大学,等等。钱财方面,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然后把钱节省下来,计划着明年能给孩子买辆车,或者凑一些房子的首付,又或者再做个长线的投资理财,心想几年里面少说能赚几十万吧,然后再出国旅游一圈。像是幻想症发作了一样,虽然人已经老了,但是心一点都不老,还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做很多长久的生活计划。

所谓“即灭之油灯”,意思是这样的老人根本想不到,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边际,就像是油灯里的油已经烧尽,即刻就会熄灭一样,生命的燃料已尽,死亡很快就降临。所谓“中有”,《俱舍论》中云:“死生二有中,五蕴名中有。”也就是说,在死生之间所受的阴形,就是中有。“路粮”是把对来世有利的善法比喻成中有路上的干粮。比如,我们要出门去一个地方,即便路途不是很远,也要带一些路上吃的干粮,才能保证路途的顺利。后世非常远,去了再也无法返回,当然需要准备一些行路的干粮。有些人心想:在中阴的道路上,准备一些糌粑、酥油、烧茶的用具等,路上还可以烧茶吃饭,到了阎罗王那里,献上一条哈达和钱,看看他是否能给个薄面呢?认为这些就是中有路途的干粮。实际上这些根本行不通,也完全不需要。需要准备什么呢?教典中说,中有之时,唯有善法的福德才有利益。所以,应当在还有自由的时候,尽早准备,比如若心缘西方极乐世界,就应该坚固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以及欲求往生极乐净土的心愿,其次在信愿的基础上念修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等等。如是精进修持善法,为中有之路积累有利的资粮。

我们自己也可以观察一下,在坐的很多道友,都已经年过五十,在世间都是可以当爷爷奶奶的年纪了,但还是总有很多幻想。学了这个偈颂以后,老年人们应当要有所触动,已经是即将面临死亡的风烛残年,能不能见到明天太阳都不好说,这个时候不应该再去筹划发展现世法、缘现法作五年、十年的计划等,而是应该尽快彻底放舍此生之事,比如,现世的眷属、财产、地位、琐事等都要放下,然后唯一缘念死亡无常,准备中有的行路资粮。否则等到有一天死亡突然来临,自己真的会措手不及,糊里糊涂地就去往了后世,再想遇到今生这样修法的殊胜因缘,恐怕就非常困难了。

小结:

此颂中“多年之生计”与“即灭之油灯”相互矛盾,因为前者是缘现法希求久住的颠倒妄想,而后者却是生命无常的不变事实。如果落入常执的颠倒中,便会障碍对生命无常的认识,也就不可能将身心转入准备中有资粮的修行中。以贪执现法的力量驱动,即使死期将至,老人仍不死心,依旧在心中反复盘算五年、十年乃至更多年后的计划。佛陀曾告诉我们:人命只在呼吸之间,一气不来便是隔世。青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老年人,所以世间老人们应该有自知之明,要仔细返观自身:早已经是鸡皮鹤发、耳聋眼花、神智模糊,在人间存活的时日已经不多,像是夕阳顷刻便会落山,又如同寒冷秋末的衰草很快便会凋零,因此应早日了结世间一切琐事,一心为后世做准备。

下面再以一个公案来说明,老人们应当随学公案中的人物,舍弃现世一心修法,最终才能死得安乐。清朝年间兴化有一个蒋氏妇女,四十岁时丈夫便身亡,由此,在安葬丈夫之后,他哭着对儿子说:“一旦无常到来,谁也无法代替谁。假如今日我也如你父亲一般死去,你也无可奈何。从今以后,我要一心持斋念佛,不想再被闲事牵缠。”儿子顺从母亲的心意,在家旁边建了一间房屋,母亲住在里面足不出户,一心一意持念佛号,无论寒暑都从未间断。五年后的五月二十日,她忽然对儿子说:“你买木头作龛,我将于二十三日中午往生西方。”说完之后,她又到邻居家告别。到了二十三日中午,蒋氏果然在念佛声中安然而逝,并且自放三昧真火焚烧木龛。蒋氏以五年时间精进准备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因为她已经下定决心了结现世之法,所以能五年如一日,足不出户一心一意念佛、修集净土资粮。如是用功精纯,临终时才能洒脱自在,没有一丝一毫的牵挂,安详往生极乐净土。

如果能像蒋氏一样事先了结世间琐事,一心修法,那么无论死亡何日到来,都可以了无牵挂地撒手而去,如此行持才是具有智慧的老人。

 

 

思考题:

1、

(1)“求法青年僧”指哪一类人?

(2)心中贪著讲辩名望的相是如何?

(3)此处的“博学位”指什么?为什么说“或得”?

(4)得到这样的博学位后,为什么今生的乐很短暂?

(5)复述憨山大师的公案,这个公案讲述怎样的道理?

2、

(1)分别解释“轻视”、“三学”、“道”的意思。

(2)分别解释“谋取今生积财”、“ 伪僧徒”的意思。

(3)结合自身,思惟死时之时欲望仍然没有边际的情形。

(4)阎罗王的铁律指什么?为什么不可能有延缓?

3、

(1)解释“心中筹划多年之生计”,观察自身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思惟调整自心。

(2)为什么将老人比喻成“即灭之油灯”?什么才是真正有利益的“中有之路粮”?

(3)复述蒋氏妇女念佛往生的公案,思惟如今的老人们应当如何随学,做个有智慧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