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雷音讲记 22

第二十二课

(二)道之自体为发心分二:1、前行;2、正行。

1、前行者

缘具苦之有情,离彼苦之欲为悲心。缘具乐之有情,具彼乐之欲为慈心。缘具乐之有情,无嫉妒而不离彼乐之欲为喜心。

悲心、慈心、喜心是三种欲。欲很重要,譬如修暇满要发生取心要欲,它是很善的。每一念起来都想:人身很难得,我要修法,一定要取到好的、有意义的。这种心一起来,人就开始有道上的志气、要求,它是一种善。我们说要有上进心、好乐心、希求心,特别想做好、改好、修好,这份心就是道上的动力。欲在修行上站着缘起的枢要地位。经云“诸法为缘性,枢要在欲心”。有这种欲,才入这种缘起,有这种道;没有欲,像野兽前放青草一样了无兴趣,或者像木头人一样就不行。修大乘法要有很大的利他欲,只管一个人是没有大乘气味的。

当代人类普遍出现偏枯的现象,善心像枯竭了一样,这是没办法修大乘的。先要发起欲,这里关键是三个欲:看到众生苦,心中不忍,想帮他脱离苦,这叫悲;看到有各种乐,想让众生得到这个乐,这是慈;看到众生已经圆满了,没有嫉妒,一心想让他不离这种乐,这是喜。如果心里没出现悲、慈、喜三种善,那的确是麻木状态,欲都没启动,当然一动不动,相当麻木,所以首先起欲非常重要。

欲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想法、安立不同的名词,总归是善根的发生。它出来就一定要那么做,不做不行,这就是善的驱使。没有这个,人就跟死人一样,或者非常恶劣,像野兽一样。大乘的善心要扩充到无量才有成佛的可能,没这么大的善是无法即生成就的。

思惟怨亲无决定及一切有情为父母之相,无嗔无贪为舍心。

一般来讲舍有三种:行舍、受舍和无量舍。这里指无量舍,也就是平等心,舍掉贪嗔的意思。

一般人对有情有亲怨分党,立了自方他方后,对亲起贪,对怨起嗔,或者对待有情有一厚一薄、一亲一疏等差别,这就修不到菩提心。因为菩提心要对一切有情都生起平等的利他心,想都安置在佛果上,如果有偏心,那就像地面不平一样,没办法立起菩提心来。它的基础是舍无量心,完全平等的心,之后在平坦的心地上,对任何有情都生起像母亲对待独子那样的心,因此要修舍无量。

如何修舍无量心呢?要破掉贪嗔的违品。贪嗔是有理由的,认为这是我的亲人,当然应多对他好一分;认为那是怨敌,自然不该对他好。或者我的父母是第一,兄妹是第二,朋友是第三,同事是第四,陌生人是第五,怨家是第六。这样当然没有舍心,自心就按照这个逻辑,分判是给利益还是给损害,或者给多少,这就是人的不平等。他还是蛮有理由的,认为肯定要有亲疏远近的不同对待。

修菩提心的前行,需要铲平一切偏心、不平等状态。如何来修呢?要把理由铲掉。理由一旦破掉,就信受不应该不平等,然后就肯随顺进入平等的修法了,数数串习后把原来的观念改掉,观念一改心态就会变化,道理是这样的。

如何去掉理由呢?把视线拉长,发现怨亲没有决定性。分别心是很呆的,它执著现前一点上,认为永远如此。当把视线拉长,发现面前的怨敌曾五百世做过自己的母亲等,那当前的人到底是怨还是亲呢?说他是亲人,但他成天骂我;说他是怨敌,他的确做过我五百世的母亲,慈爱过自己。当看到这一点时,就感觉好像没办法定义,怨怨亲亲都做过百次千次。认为目前的儿女是亲人,应该百倍爱惜,但发现前世是大仇敌,曾用刀杀过自己,非常可恶,或者对自己相当不好,整天凌辱自己。一想到前世百次千次做怨家,那面前这个人到底是亲人还是怨家呢?这也无法定义。

像这样,有情曾多次跟自己结亲结怨。说是做亲,很快就变成怨,说是做怨,很快又变成亲,不断在变换。这时候就想:不能固定他是什么。这样固执开始会松动,认为不应当对一者好、一者不好,因为他们都扮演过同样的角色。而且这种角色是不固定的,随着业缘,心态顿时就会变化,所以不能固执这决定是亲或者怨。

在《六度集经》里讲,世尊有一世做帝释天王,下到人间来利益众生。当时有一个年轻妇女抱着一个小孩,在街上走来走去,小孩突然之间用手抓她的脸,打脸颊,血直流到脖子,帝释天王看到就在那里笑。

什么原因呢?帝释天看到,两人前世是大户人家的妻和妾。当时这个母亲是大老婆,对小妾百般凌辱,小妾势力小,怀着怨气不敢吭声,这一世就转生成她的儿子来报复她。看起来是突然发作,实际并非偶然,那小孩有一股怨气,到一定时候就要打他母亲。以这种身份去打她时,她还非常乐意,一点不起恶心,按这种方式来接受惩罚。

这就看到怨亲不定。这一世是宝贝孩子,前一世是怨家对头。如果按这一世,他是自己的骨肉,当然百般爱惜,无论他怎么做都没有恨。但一想到前世,两人一见面就不舒服,小妾表面压着不敢做什么,心里对自己恨得不得了,她怎么是亲呢?所以,亲和怨没有定性。像这样,何必对一个起爱、对一个起恨呢?

轮回中都是随着迷乱的力量,在认定、在表演。目前适合我的心意,我就认他是亲;一言不和,违背我的心,我就立他为怨,这种分别心有什么可靠?只是自私的想法,不是大义的行为,不是真实的善心,所以一定要除去贪嗔想。

远离贪嗔修平等舍的第二个方法,是思维一切有情都是父母。这要想到,从无始来经过无数次转生,每一次都有父母,尽大地有情没有一个没做过父母。专门缘父母这一点想,就都是平等的,不会有排列亲疏关系的想法。认为第一是我的父母,然后是兄妹等等,这样排的话,心上就有高高低低好多种对待,一点不平等。我们心里就执著现世一点,所以这样分判,在心中分出各种党类以后,发出的心态就各不相同,有厚有薄,这都是修菩提心的障碍。

要把它全部铲平,就要观想:一切有情都当过父母,一模一样。在自己的观感里,这是这一世的父母,那是前两世的父母,那是前八世的父母等等,只是时间的差别,而在这上没必要分别什么。总之,做过父母都一样,不能说前两世的父母好,前八世的父母不好。好比一年级到十年级的老师都当过自己的老师,哪里能对老师一个仇恨、一个敬爱呢?

像这样,只要对任何一个有情都能安住在“他是父母”的想法里,那高低不平等对待自然会打消,由此会出现像广阔平坦大地般的舍无量心,对待任何众生都一视同仁,都是一样的善心。就像帝释天王给全天下人发放东西,他是完全平等的,谁来了都一样。或者像仁慈的医生,对任何病人都一样,认为都是病人,都要悉心照料。同样,作为一个准菩萨,发菩提心之前应做好这些准备。当心平治成了舍无量,对任何众生都有一样好的心,才发得起菩提心,为一切众生办事,而不只为某一部分人,这才能受菩萨戒,才有大乘内涵。大乘的因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在大平等的舍无量上建立的。而菩提心对待众生没区别,否则不具德相,不是真正的菩提心,成了有偏执的心。

于如是之四无量心,并非修一次而于一切有情自心中未熟练如独子之母之想之前,当不断修习。

我们的心很有问题,不起悲,不起慈,不起喜,相当麻木。光是表面上观修几次不会有效果,那只是玩一下而已,一直要到心猛利触动,的确能生得起这个善心、这个欲才算数。

我们对具苦有情很麻木,根本不起悲,也发不出让有情离开苦的欲。在乐方面,也不会想到让一切有情具足这种乐,只想到我要具足乐,表现得特别恶劣,没有一种愿有情不离乐的善欲。对自身是贪,对众生是麻木、无善心状态。对具足圆满的有情没有喜心,反而嫉妒。对人也不平等,心态上的差距很大。这些都是障碍,不是净修一次就能遣除的,因此说到要不断修习。

这种心要达到何种修量呢?对于一切有情,自己心中已经熟练成像独子之母的心态那样。看待任何众生都非常亲,没有一点疏远。无论是佛教徒、非佛教徒、朋友、敌人,甚至魔王、魔眷属,看起来都跟自己最亲的孩子一样,对他只有善。无论孩子对自己怎么样,都对他非常亲,哪怕打自己也仍然很亲,不会生不好的心。独子之母的心就很标准。独子有苦,一定想让他离掉苦;他有乐,就想让他具足乐;他有一些圆满,就非常欢喜不会嫉妒;既然一切都是独子,那就平等是那种心。

“独子之母之想”,特别点出了四无量心修持的状态,不但要起,而且要熟练,熟练以后才管用,对任何有情都有这种心。在这种心态上,才起得来菩提心。菩提心是平等的、周遍的、广大的,否则不具菩提心的相。因此,要熟练这种普遍独子之母的心态,这是修量,没达到前要不间断地修习。

对一切众生都有独子母亲那样的心态,就到了很广大的善的层面。出现了最好的善心,看众生很亲,跟孩子一样,要给他们谋利益。这时,做大义考虑这一点就可以启动了。最好的善心加上最大义的考虑就会有菩提心。就像一个母亲对独生子,她不会计较报酬,自然以母爱会考虑:我孩子有苦要去掉;这里有乐,想方设法让孩子得到;他能得乐,自己心里很欢喜,希望他不离开乐;再者,对自己孩子们是很平等的。总之,只要她能想到的都会尽力去做。做一顿好饭,精心挑选一件衣服,在生活中照料,孩子有病马上送医院,孩子学业、事业成功时非常欢喜、津津乐道等等,这些自然会出来。由于母亲的见识较狭小,只想到现世,缺乏大义的考虑,所以没升华成更大的菩提心。假使把这份心拓广到无边广大的层面,看到无量世的情形,知道没什么亲怨差别,对一切有情都平等有了独子想。之后更大义地看到轮回苦,一定要彻底远离,不然有无穷过患;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最殊胜,要把一切独子都安置在这上面,这样就出了菩提心。

我们要做“大母亲”的考虑,充当天下人的慈母,这样就会出最大的善心,它叫“菩提心”,有了这个心就拼命要干。就像母亲想:我要让孩子读到最高学位,为此我要拼命赚钱培养他。由于她有这个愿心,她就能使得出劲,从生至死不反悔,心甘情愿,这样就产生了行。但由于智慧短浅、见识不宽广,这种行停留在现世道的狭小层面。我们要把这份善心拓广到,把尽法界一切有情全部视为父母,把他们都安置在无上正等觉果位。立了誓愿以后就心甘情愿去做,尽未来际不疲厌,修学一切能做到这件事的因,所谓八十无尽法等等,这就是行菩提心。所以,要从刚才的缘起上看到,怎样把心变大、变无量,之后结合大义的考虑出现菩提誓愿,在利他这一分上转。这样就懂得修菩提心的轨理。

实际上,正行也全是它,只不过每一次正行是修其中一分。为了真正完成菩提心,需要有各种修心的内涵,由此才会出现广大的菩提心,才能完成大乘佛道。

2、正行者

《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是如是所说般故,须知一切有情皆为母亲。须念成为母时,以大恩护养。忆念恩时,于彼等苦痛者生起报恩之心。此是以悲缘利他之分;以及于报恩,则想安置彼等于解脱究竟之乐——正等觉之果位。此是以智慧缘圆满菩提之分。如是于佛果承诺是愿菩提心。

正行就是,生起了对有情非常亲的心之后,就开始有主动力,要为有情谋利益,这时关键要发展智悲两分,做大义的考虑。按照《现观》一颂来说,要做两种考虑:一、悲的考虑;二、智的考虑。

悲的考虑要通过三分来发展:(一)知母;(二)念恩;(三)报恩。想到一切有情都曾做过母亲;忆念做母亲时怎样大恩哺养,十月怀胎,三年乳哺,推干就湿,教育知识,提供衣食,怎么生自己、养自己等等;有了念恩心,同时会想:对这些沦落在苦难中的母有情,我怎么来报恩?这样就出现了报恩心,有一种悲缘利他这一分的心,最不忍的是母亲受苦,想利益他们,这份善心触发起来就有了第一分德相。

其次,既然想报恩,就要有智慧的考虑:我怎么才能报到恩呢?放在世间圆满上,还是放在出世小乘果位上?应该有一种精心的考虑。如果放在天上、人间、轮王、帝释等果位上,没有出生死的缘故,过后还要堕恶趣,这叫三有边,没有避免苦,这样不行。如果放在小乘果位,那只是息掉轮回苦,没开发出诸佛菩萨的功德海,还是不圆满,堕在寂灭边。对母有情做一种最好的考虑,就是把他们放在不住有寂两边的正等觉果位上,得到具究竟之乐的大解脱。这种考虑要达到最高位置才尽了心,叫做尽心的考虑。如果没达到,就要知道报恩的考虑还不到位,一直要让它发展到最高最好,否则不尽性,应当这样想。

这样做了大义的考虑后,在佛果方面承诺,立誓把一切有情都安置在正等菩提上,有了这个立愿,就叫做愿菩提心。

想:如是之力现在于我未有故,从现在于六度等八十无尽当学,如是带有于因承诺而于道真实学,此是行菩提心。

接着的一番考虑是:虽然立了愿,要把一切有情都安立在正等觉佛果上,但我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学六度等八十种无尽法。也就是四种殊胜心——方便、愿、力、智,以及六度、四无量心、五神通、四摄、四无碍解、四依、二资粮、三十七道品、寂止和胜观、总持和辩才、四法印、唯一道、方便等,总共八十种无尽的法。

如此就有一种因上的承诺,立誓要修能把众生都安立于无上正等正觉的因。也就是,这些功德都具足,才能安置无量有情于无上佛果,不修习这些能力怎么实现?就好比立誓要救拔天下的病苦,这叫愿心,但现在还没有能力,所以一定要学医术,为了成办救济一切病苦的大业,而学习能救济病苦的一切医术。这就叫对于因立誓学,带着这种誓愿开始真实学道,就叫做行菩提心。

此是如来如海般法门之精华、一切显密道之命根、一切三世佛所行之唯一大道故,懈怠及迟延上不要释放,也不应仅以笼统或沾一点边就知足,而当以百般精勤于相续中依止。

“如来如海般法门之精华”,就像邬金丹增诺布所说:看任何显密典籍,都能归在两个根本上——菩提心和上师相应法,这是大恩华智的大悲。

如来如海法门或者菩萨无尽的大行是从哪里来的?从菩提心而来。《六度集经》等中讲了世尊往昔无数的行传,他是怎么做到的?因为他有菩提心,所以有无量无数的表现。没有菩提心就没有这一切,即使仿学一点,也只是外面的东西,缺乏内在的心要。好比孝子,各种孝顺的想法、行为都做得出来,就是因为他里面有孝的内涵。

同样,学如来如海的法门要抓关键、抓根本、学心法。有了心法,其他万变不离其中,自然就会出来。如海法门的心要就是菩提心,当有了菩提心后,他对于任何有情,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都做得到,什么打骂都受得了,什么佛道都特别有心力去学,一心安住在道上不移动,有智慧等等,全部都能开发。佛道上从此至终的一切,都是在这上面立起来的,所以它叫“心要”。有了心要,无量无边的支分、细节都会出来,只要有了根本的菩提心,其他都会出现。所以,菩提心是总,推展开来就是波澜壮阔的菩萨行;无量百千法门海,收起来就是一个菩提心,这叫做“心要”。

这里“显密”指大乘,分波罗蜜多乘和密咒乘,然而道体都是菩提心。“如命根”是指,有它,其他可以生长;没有它,一切都无法生长,它如同人的命根一样。有命根,生命就有源动力,会开始运行;没有命根就是死尸,什么也不能运行。与此相同,菩提心是大乘道的命根,有了菩提心,大乘道的一切都能运行;没有菩提心就成了僵尸状态。波罗蜜多乘以菩提心为命根,有了它才能建立六度、四摄、万行。密咒乘也是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加以特殊方便。大乘区分于人天乘、小乘的正是菩提心。它如同种子,有菩提心才有佛果,没菩提心就不会成佛。它又是道上的源动力,没有菩提心不可能行大乘道,一分也无法发展。

“三世佛所行之唯一大道”,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行这一条大道,没有第二条。菩提心是大乘的主体,一切大乘道都摄在菩提心中。金刚乘是菩提心的特殊表现,它结合了方便等的缘故,并不是在菩提心之外有金刚乘,这一点不要搞错。总之,三世佛所行的唯一大道就是它,为了让一切众生都得到无上正等正觉而发心行道,这上是一模一样的,是在这个道体上走而达成无上佛果,没发起这样的心,就根本无法成道。在很多经教里能看到,诸佛因地都发无上道心,也就是菩提心,发了无上道心之后历劫行道,成就佛果,无一例外,所以叫“唯一大道。”

“故”字是表理由,由于是心要、是命根、是唯一大道的缘故,它是重中之重,是最根本的地方。所以,不要在懈怠和推延中放松。也不应当笼统地修一下或沾一点边就满足,应该用百倍的精勤在相续中依止它。

“依止”,是说我们无始以来都是相反的心态在转,特别自私,只考虑自己,有非常多的违品、障碍,不是百般精勤是没办法修成的。毕竟那是无数次颠倒的串习,那么狭小、冷漠、僵化,不肯考虑,怎么能一下子拓展到这么宽广、至善的心量呢?一定要数数不断地串习它。一次不够,沾一点边也不行,笼笼统统就以为能成道是不行的,缺乏源动力、心要、命根的缘故,无法在道上运行。要想迅速成道,一定要修好菩提心,菩提心一旦修好,现证就快了,的确能立得起来。

由于这对于无始以来串习自私、颠倒心态的凡夫来说很不容易,一定要跟自己的习气逆,所以不能放在懈怠和拖延上,要百倍精勤地修,而且要修而再修,直至坚固。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大修法,是贯彻一生乃至尽未来际的修法。因此,发心被摆在每一个修法前面,它是次次修法都不能离、都要串习的地方。就像人天天都要吃饭,否则命根保不住,没有运行能力,菩萨始终不能离开菩提心,这也叫做“加行发心殊胜”,日日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