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广传前言讲记

丹增嘉措活佛 ◎ 撰写丨益西彭措堪布 ◎ 译讲 

前言

在进入大传正文之前,雪域自在、尊贵的殊胜化身——丹增嘉措仁波切,首先讲述这部大传相关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传记完成的始末经过,自己在其中把持的原则、心态,对此所作的祈愿等等。那么,下面我们就恭敬地来学习活佛仁波切的引言讲述。

 

南无格日阿贝拉江嘎热耶

(敬礼上师晋美彭措迥尼!)

在此,对于浊世佛教明灯、智者与成就者王、恩德无等的圣者法王如意宝的本部广传——《真实光显圣教者圣者法王如意宝广传·善法堂天鼓妙音》如何撰著之情形及相关历程先行作个少分的汇报。

 

作者先行说明撰写法王广传的历程和轨则,对此分八: 

一、作传的因缘;二、传记的文句、义涵和量度;三、确保传记的真实;四、尊重读者;五、省略文间偈的简要写法;六、大事已毕;七、感谢与怀念;八、共入法王心海,同坛成佛。

 

一、作传的因缘 分三:

(一)略传撰述的情形;(二)撰造广传的必要;(三)启动大传撰写的心路历程。

 

(一)略传撰述的情形 分二:

1、祈请和开许;2、撰写的情形。

 

1、祈请和开许

原本,以前法王本人在世的时候,有人祈请过能否将怙主自身的诸事业撰述成文,以及赐与传记种子的至言等,然而诸圣者无重大必要,则不会轻易显露自己的功德是其法性之故,很长一段中未给开许的机会。后来,在全体学徒的祈请面前,赐与了开许,可以将其自身少而略的事迹以文字之道集成。同时,也恩赐了一个摄集关要的撰写依处的种子。

 

这要分前后两阶段讲。

前一阶段,虽然祈请而未开许。当时法王在世,有弟子祈请:“请您开许将您自身的诸多事业立传成文,并且请您赐与传记种子的至言等。”“传记种子的至言等”,是指内传、密传等他人不知的深密的境界,以及科判大纲等。法王未作开许,有原因和情况两分内容。原因是,圣者没有大的必要,不会轻易显示自身功德,这是圣者法的自性。也就是,如同登地后得法性戒自然不造恶那样,圣者身份不会没必要而显露功德。凡夫法则恰恰相反,为自我故,不但炫耀自己,而且没有功德也显成有功德,这是由为自我求名的凡夫心之体性决定的。而圣人法是已经彻证无我的缘故,没有为了自我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状况,因此,在没有利他必要的时候,不会有一念心要把自己显得光耀。因此,法王在很长时间里没作开许。那么,高深内证的情况常人哪里知道?

后一阶段,由于全体弟子作祈请,在这种大因缘下,法王赐与开许,并且恩赐纲要。这里要了解两点:一、开许赐教的原因;二、开许立传的情形。首先,由于弟子们全体作祈请,这时就到了能对圣教和众生作大义利的时候,因此,有必要表明身份、成就的历程、证相等,给众生作依怙,因此开许立传。如释迦如来在有必要时也会说:“我是法王,于法自在”,这是要给众生信心。其次,开许立传的情形有两点:一、开许把自己一生证道的简略少分之情形,由文字之道作一摄集,成一个略的传记(“少”指不多,“略”指不广);二、所赐的是撰著的根本种子、从大体上摄集关要的教示。

 

2、撰写的情形

以此为根源后,我们仅仅由粗显纲要之式所写的名为《信心妙药》的一部略传,多年前已呈献于大家眼前,如多数人心里明知的那样。

 

之后,以法王摄集关要的开示作为立传的根本,就像枝叶花果都是由根发生的,从根当中出现各种细分的内容,以这个开示作为传记的所依,而作各方面的展开。作传的情况,只是粗分以大纲的方式来撰写。“粗”,指并非精细;“纲”,是把握大的纲宗、纲要,而没有作过多细目上的描写。这部传记的名称是《信心妙药》,指以法王行道事迹的显示,能够入在弟子信心之田中,使得干枯的心得到滋润从而增长。这在几十年前已经公开,大家都清楚其中的情况。

 

(二)撰造广传的必要 分二:

1、略传的不足;2、作广传的必要。

 

1、略传的不足

然而此略传太过简略,以及其中除五十七岁以前的诸事迹外,总体上还有很多余留没写,以如是等的缘故,并未达到能满足诸深心寻求者所需之量。

 

先要明白不足之处,再以此认识到,略传不能满足深心寻求者的所需。

不足之处有两点:一、传文太过简略;二、法王行道的历程不完整。由于略,就缺乏细分的认识;行道的历程不全,就缺乏总体、完整的认识,因此,在起信敬的因缘上,量和质都不充足。

这里未能满足诸深心寻求者的所需,要了解是哪种人的所需,以及要达到什么样的量。寻求者是指真正寻求法王行传的人,就是特别想求得法王传记。不是那种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了不上心,或者认为这个传记与我的修行无关,寻求欲不大,而是真心想求得法王传记,欲乐非常大,就像大根者希求大雨的滋润那样。这是由于道的成就来自信心,而信心来自对于师尊功德和恩德的认识,由此就会敬重师父的法教,能够一心与上师的心相应。因此,知道了信心是道的根本后,就特别想在信心上有所提升,而这依赖广传。因此,对于这类深心的寻求者,上述的略传没能达到满足他们需求的量。

 

2、作广传的必要 

以此缘故,为了能滋养法王亲身所摄受的诸学子的信心,以及为了能成为后代诸追随者信心、恭敬的所依,需要撰写一部细而广、且支分圆满的怙主一生完整的行传,不必说是时代赋予的无可推卸的责任。

 

这里有三个内容:一、有何种必要;二、需作何种广传;三、成何种迫切状况。

首先有两大必要。对于法王亲自摄受的弟子们来说,在已有的信心之上,需要有传记法水的滋润。信心的增长需要因缘,如果有非常大的传记,能更多地去了解上师一生的历程,知道他是怎么示现的,这样的话,信心、恭敬就会油然而生。而且,大的方面愿随上师而学、愿达到上师果位,整个从发心到成道之间,都会得到充足的信心的支持。再者,要给后代诸追随者一个大的能生长信心和恭敬的所依。后代法王法脉下的弟子们,要得到法流的加持、与之相应等等,同样需要信心和恭敬,那么,对于前代祖师的行传就需要有所了解,正如同我们对于龙钦巴的信心那样。

那么,需作何种广传呢?此传的轨则,应当有怙主一生完整的、能引导弟子们趣向解脱的自证得成大道、完成二利的叙述,这个轨则应当是细致而广演的、支分圆满的,这样才能如同降澍充沛的雨流般,丝丝入扣地滋润弟子们的信心之田。因此,需要具广大性、圆满性、细致性,由此才成为后代学者们发生信心和恭敬的根本。

成何种迫切状况呢?时节因缘已到,无数群生需要在法王的法流下得加持、得往生、得成就,而这个根源在于信心;信心的根本在于胜解法王从本垂迹的大功德相、大恩德相。由此将发生无数的善心、善行,它能成为养育无量众生法身慧命的甘露妙药。因此,撰写法王大传是时代所赋予的不可不完成的天之大任。

 

(三)启动大传撰写的心路历程 分七:

1、对作传有大欲乐;2、现起趣入之心;3、期间的等待;4、决定担荷;5、尽心尽力;6、真实搜集素材;7、自我评价。

 

1、对作传有大欲乐 分三:

(1)思惟大事因缘;(2)思惟无常迅速,应当摄取心要;(3)于作广传起大欲乐。

 

(1)思惟大事因缘

于如此情形做了思惟时,

这是指,对如此的因缘、大的趋势思惟后能断定,知道这是无可推卸的责任,所谓“时势所趋,天命所赋”。

 

(2)思惟无常迅速,应当摄取心要 分二:

1)引证;2)解释。

 

1)引证 

《百五十颂赞》中说:

无常性相连    又忧业损害

以我之此舌    何不取实义

这是引过去印度大德作释迦赞颂的那种心态。其中讲到三个内容:一、命数无常性;二、兼具众多业缘损命;三、故应珍惜良缘,以舌摄取心要,这是指要以自己的舌来赞颂世尊,作《百五十颂赞》。

 

2)解释

接着广释这三分要义,来显明自己作传的欲乐。

如是所说般,无保信的寿命相应时轮的运行,而以每日迅速之式,正走向死亡之方,不仅如此,于存在多项宿业、骤然缘之障碍炽盛的情况下,现今,为了存活之刹那的自己这个身所依的心、口、手取少许一分实义,

 

一、命数无常性

这要知道什么属于无常性?受缚于无常性的状况如何?

这是指,如石火电光般刹那即逝的无可保信的寿命,它是跟无常性相连的。也就是,这样本是由因缘所生的同类刹那相续的此期寿命,就有为法的法性而言,本来就已经连锁在无常性上,无法挣脱。

其次,认识寿命是怎样受缚于无常性的。这又要知道,寿命一直相应时轮的运行,一天一天地迅速往死的方向走,过多少时就少多少命,越来越接近死亡,就像这样,刹那不断地迅速走向死亡。正是由于落在生灭的世间里,就决定受缚于这种无常的自性。就像心脏念念不停地跳动,没有一刹那能够止息,身心刹那不断地迁流衰变,在证得无生之前,决定无法脱出这种无常的自性。

二、兼具众多业缘损命

前面已经了解决定死亡,这里说刹那会死。重点要知道,已经生在娑婆世界南瞻部洲的业增上地,又处在五浊浓厚的时期,致死的因缘非常多。也就是,由非常多的宿世之业以及现前的骤然缘,所出现的断命状况是非常多的。就像四方随时会起风的广场中央的油灯,或者周围埋伏着无数致命怨敌的脆弱者,这样的命根随时会受到死缘的侵袭而当即毙命,因此朝不保夕,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在这种状况下,刹那就可能死。

三、应当惜此命缘而取坚实

想到暇满人身很难得,而这样宝贵的人身在死缘众多、活缘极少的状况下,很快就会息灭,因此有一种迫切感,想到没有多少时间,应当以这个人身来摄取坚实义。也就是,现在暂时苟活的刹那性的人身,一个刹那当中只要死缘袭击,就可能息灭。然而,这刹那现的脆弱之身,可以用它来摄取实义。以这个刹那性的所依人身的心、口、手三者,来取一个少分的心要,有这样一种取心要欲。

 

(3)于作广传起大欲乐 

对撰写法王上师传记的欲乐大。 

正是为了以这泡沫般的身体摄取心要义,自己对于写法王上师的大传欲乐非常大。

这里身所依是总体,缘在的时候有一个刹那存活的显现,这世上还有个人的相。“心、口、手”,就是内的意和依止它的身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这个活活的身体得了这个工具,可以摄取坚实义。因此就要赶紧做,让这个活的机器整个地动起来,让它来作法王的大传,就是用这个心去想、用口去说、用手去写。心中对于以这个脆沫人身摄取这样大的大义有非常大的欲乐。而且,作为真正对法王具信的弟子,活佛认为,在我的一生中没有比这更重大的事,因此具极大的欲乐。

 

2、现起趣入之心 

不但如此,许多法友先后不断做了劝请,从而心中惦记,以此为缘,忽然认为现在是该进入写作之首——撰著准备之加行的时候了,这样一个分别的心念,于意的镜上现出种种,成了如此。

 一切法由因缘生。由作传者内在具有大欲乐作为因,又由于道友们相续不断地劝请,促使心里一直惦记这件大事作为缘,在因缘合会的时候,忽然现起了应该开始着手写传的心。也就是自己想到:现在是时候应当开始进入写传记前期工作的加行准备了。出现了这样一个分别的心念,从而心中现出了作传方方面面的各种事情,成了这样一种状况。

 

 

思考题 

1、 关于法王略传:

(1) 先前有人祈请立传等,法王为什么没有开许?

(2) 后来法王为什么开许了?开许的情形如何?

(3) 略传撰写的情形如何?

(4) 略传有哪些不足?以此出现了何种缺憾?

2、 撰写广传有什么必要?需要由哪种轨则作传?此事成了何种迫切状况?

3、 活佛当时是怎么思惟,而对作广传起了大欲乐?

4、 活佛现起趣入作传之心的情形如何?

 

 

3、期间的等待 

尽管如此,以我自己俱生与后天修学的功德微小之故,于撰著一种文义双圆令智者满足的传记上能力贫乏,因而不会超出“心虽逐高远,身不越低处”的状况,故而不敢草率动笔头。因此而认为,包括法王传承弟子在内的活佛堪布们当中,存在很多智者故,以他们那样一位由高明慧用心精勤善为撰述的话,决定会出来一个无论文义都具有令智者满足的善妙品性。这样认为后,于七八年期间当中恭敬以待。而且从我的角度,也私下呈献了劝请一些法友撰著的祈请,

 

虽然现起了作传之心,但不免踌躇犹豫。这是想到自身的功德微小,在写文义圆满,能真实地表现出法王行道的状况,而引导后世学子趣向解脱的令智者满意的大传方面,匮乏撰著的能力。所以活佛说:我这不会超过‘心虽然追往高处,身体还处于低处’的状况,所以,我不敢轻率地写。

这个比喻是说,心可以想到要飞到非常高远的地方,然而身体毕竟受万有引力的约束,它只能在地面上追,没办法跃到几米以上,这是说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大。理想是想作一个无论文还是义都圆满的法王大传,但是,由于俱生和后天修学的功德很小,在如实地撰写如此高深行证事业的大传记的能力上很匮乏,也就是实际达不到那样的高度,因此不敢草率动笔。

因而又想:在法王众多传承弟子为主的堪布、活佛等智者当中,假使其中的一位,能够以高明的大智慧,加上有一个好好写的心的勤奋,这样用心来写的话,决定会出一种,无论文字或者意义,都能让有智者心生满足的上乘之作。以这个想法,我在约七八年之中恭恭敬敬地等待着,而且,私下劝请过一些道友来写这部大传。

 

4、决定担荷 

即便如此,如同所欲求不得的譬喻般,他们谁也没有以大的承当精勤致力于上师传的写作。

该怎么样做呢?作了许多诸如此类的思惟,最终,我心里认为现在还继续这样坐着等待的话,从现在开始,耽误了长短相应的一段时间后,也许过去的很多往事被健忘所控制后,终成无影无踪。那时候连熟悉的人、问话的对象也都得不到,决定会如此。以此原因,我自己从根本上荷担起了责任,开始精勤于收集素材等。

 

实际上,等待了这么多年,却没有按照所愿出现,没有人以大担当的心来发起写上师广传的精勤。因此,我就再作考虑,我想过很多,这到底该怎么好?经过很多的抉择、思考,最终我心里认为,不能继续像现在这样坐着等待。因为或短或长的一段时间就会耽误过去,而从前的许多经历被健忘症控制后,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就会彻底地没有了。那时连询问的对象、一个知情者也找不到了,决定会成这样,毕竟都是无常的。以这种紧迫感,我从根本上作了承当,而启动了作传的前期工作,也就是对于种子因素的部分或者素材精勤地作收集,以及各种的构思、编排等的辛勤工作已经起头了。

 

5、尽心尽力 

然而,法王自身的功德太过伟大,而著者辨析的智慧力太过弱小,故难得出现上师的如量的传记。就自身的努力来说,自认为是尽了所有的力量,而且像是有极大认真做的样子。

 

这里要认识,现实的状况是作传难以到量,然而已经尽心尽力了。这是由于事业主法王的功德太过巨大,而撰著者辨析的智慧力太过弱小,因此,活佛作了这样谦虚的表达:这就好比以管窥天、以蠡测海,或者想用照相机拍到太空的全景那样,绝对难以出现如同上师本来量的道行事迹的记载,也就是无法显出法王无比深广的功德事业的原貌。而在态度和努力上,活佛说,我自己不是有所保留,而是所有的力量全数地拿出来了。而且,我在作传的过程中不是敷衍了事,而是有极大地认真,因此在这上自己算是尽了心。

 

 

 

思考题

1、 活佛起了作传之心后,为何在几年中等待而未动笔?

2、 活佛以什么原因决定担荷起作传的责任?

3、 为什么说“难得出现上师的如量的传记”?活佛在作传的态度上如何?

 

 

 

 

 

6、真实收集素材 

再者,心中缘念要收集撰著的素材了,随后法王亲自讲法的录音带也听过了上百盘。并且,健在的曾亲与法王相处而熟悉的那些人,不问僧俗、男女、老少等,都当面拜访,或者运用电话等的途径,对诸多往事作了详细问询。

 

活佛说,我心里想,为了取得作传的基本素材,我要开始投入大量的时间了,由此就亲身去作拜访或者以其他方式询问。因为只有这样亲身去做,才能保证传记的真实,才有它的可信度,于是开始启动。听了超过百盘法王说法的录音带。对于现存的曾经和法王接触过、熟悉情形的人,无论是出家在家、男性女性、老的少的,都亲自以很近的方式当面来访问,倾注大量的精力。或者以打电话、写信等的途径,详细询问有关上师各方面的事迹、历程。以上是收集第一手材料的艰巨历程。

 

7、自我评价 

思惟此等情形时,我想就写传记的水平方面而言,决定有很多人超过鄙人,然而由非常大的认真的途径对如此众多的有关系之人作拜访、联络而详细探究后,将他们亲述的内容合集为一,如此精勤认真勤作这一点,我想是一般人稍微难做的工作。

 

活佛说,思惟了这个情形的时候,我想虽然在作传水平方面,决定有很多超过我的人,但是按照采访、纪实的认真状况而言,一般人也是较难做到的,我是以非常认真的途径来做这件事的。要知道,这里采访的人数相当之多,而且,对每一个人说的每一件事都作了详细的探究,将他们所说原原本本的话、非常忠实的叙述合集为一体。这样的勤励在因缘上是非常不容易的。

 

二、传记的文句、义涵和量度 分三:

(一)义涵;(二)文句;(三)量度。

 

(一)义涵 分二: 1、主体内容;2、布局。

此传所诠的整个内容,由先分后总摄入在共四十章的框架里。法王自身从诞生到涅槃之间的诸事业,纳入在三十六章里;结束又收在汇集圣者十二相而总摄的一章中,其细分分为四章。如是而做了撰写。

 

1、主体内容

这部传记的所诠,以法王自己这一生从诞生到涅槃之间的各种事业为主体。

2、布局

首先以三十六章作各分的叙述,最后结归在圣者十二相当中,这部分细分为四章。以这样的四十章收尽一生事业的行迹。

“圣者十二相”就是四组:第一组,智尊贤;第二组,闻思修;第三组,讲辩著;第四组,智悲力。汇集这十二相,总的摄尽了法王应运出世的一切事业的德相,作为解脱圣传的结束。

 

(二)文句 分二:

1、以传统为根本;2、契合时代的权变。

 

1、以传统为根本 

能诠文的组合者,以传统的撰著方式作为根本,

这是指特别尊重前辈文学家的写法。譬如,对藏族文学家而言,必须按照《藏语语法三十颂》等中所讲那样来写。而且,在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方面,需要符合语法、词学等中所讲那样来运用。这样的话,在藏语语法组合文句上,也是没有任何不重视传统的态度。

 

2、契合时代的权变 分二:(1)排除;(2)采纳.

 

(1)排除 

在此前提下,为了将来方便译成其他文字等,心缘念此后并没有使用辞藻学的名称,诸文句的组合尽量相合普通的平常走法,是这样做后撰写的。再者,如果用种种修辞学的庄严来作修饰,而做到了文句组合优美、含蕴甚深的话,可能会出现成为智者心生欢喜之因,然而阅读上由一般人难以如实了达涵义的缘故,知道如此无有大的必要。

 

即排除两种:一、为了方便将来翻译成各国文字,排除过多辞藻学的名称;二、为了达到普及,不采用过多修辞学的修饰手法。

“辞藻学”,是小五明处之一,指对于事物名字方面的论证,就是讲如何命名、运用、同义异名等道理的学科。这里是说,藏文上使用过多的辞藻,而翻成其他文字不便利的话,就不用它。譬如,藏文中月亮可以说成“施甘露王”“太阳的兄弟”或“云中的天女”等,这一类是属于文人使用的,常人难以了解。或者,将此翻成其他文字后,别的民族和国家的人难以了解,因而就不作使用。

修辞学上有各种各样的修饰手法。对于程度深的人而言,当然使用很好的文学能蕴含很深妙的法义,比如有很多譬喻、很多隐秘等等,而不是大白话。但是一般人程度差,就难以读懂它的意思,而写这部传记是为了让各阶层的人都能读懂,而且要翻成其他的文字,因此,不采用其他的修饰方法。

 

(2)采纳 

而较此若以所诠义易知、能诠文方便知的走法来讲述的话,大多数励力求法者容易了达所诠的涵义,故唯一着重使用直接叙述法而作了撰写。 

这里是采用直接叙述法。也就是,事物的体性如何,就按照那样直接地说,是一种直截了当或者直白的叙述法。这样的话,就不必有一个很深的程度、很高明的智慧,才能破解其中的密意、内涵,或者在一句话里蕴含很多层面的涵义,不是这种高深的事情。那么这样就能够使上下各阶层的人,都容易知道要说的意思。因此,采用的方法是在所诠的义上容易认识,在能诠的文字上采取大家共同使用的那些名词,是很方便能知道在说什么的,着重使用这样大众化的语言、直接叙述的方式来撰写。

 

(三)量度 分二:1、排除过广;2、选取适中。

1、排除过广 分二:(1)排除过多细节;(2)排除极广展开。

 

(1)排除过多细节 

再者,如果按照特别广述的方式来写,从一个个地方、一个个山沟来讲,细说到此地、住彼地等等的差别,下至一块布、一条材质平平的哈达,诸如此类,作物品进出相关的详细记录,以及以听闻种种法类等一一领到传承的记载那样书写的话,书本的份量也会出现现今的两倍以上。然而,当今的人大多数太过繁忙而散乱因素多故,静下心来对很厚的书籍细心阅读后,受取义味者很稀少,因此难保不会成为多数读者心生疲厌的因素。

 

过去西藏传统写传记的作风,也都有广述的方式。譬如嘉维尼固尊者写自传的时候,他是写得很广的。自己收了多少的供养,一项一项都列得清清楚楚,然后,怎么用这些来作上供下施等等,连一分钱也不乱用;或者曾经是怎么学法,听了多少法、受了多少灌顶;或者一年当中半年闭关,半年四处去传前行法等等,都作了非常忠实的记录。由此也能让学人非常受益,可以看到一代大德是怎样一心专注在法上,事事依法而行,可以看到他一生修行的真实历程。诸如此类,过去西藏的传记,好多都是写得很详细的。

那么,如果按这个方式来写,法王传的份量会是现今的两倍以上。再者就读者来看,已不是过去的人了。今天的人大多数忙得非常厉害。比如大城市里的人,清早就要坐车出门,夜幕降临了才回家,这样在白天的时候,心一直奔波在尘境当中。看到的、听到的、心里想的、接触的人和事等等,发生散乱的因缘非常多,的确是心猿意马,散得非常厉害。像古代那种细节多、页数多的广传,只有静下心来,细心地阅读,才能领受到它的味道。而现在的人连收住散乱都困难,真正能够静下心来细心地阅读、品味,来领受其中法义的人就非常地少了。因此,假使采取这种方式,难保或者说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出这个结果。会有好多的现代读者,因为心懈怠、提不起很大的心力,导致没办法很专注、很细心地去完成这个过程,因而他会畏难,由此会发生疲厌。害怕出现这个状况的缘故,就不采用广传中的广写法。

 

(2)排除极广展开 

要出现如同智自在王根登群佩所造的《周游列国传•天金原野》那样的一个,展开,然无繁冗的过失;广,然无松散的过失;多,然无增添的过失,是极难做到之处。

当然,广中广也有高手。像智自在王根登群佩,一方面有无与伦比的智慧,另一方面也有非常特殊的因缘。他曾经周游过亚洲、欧洲的很多国家,写下了《周游列国传》,名字叫《天金原野》。他的游记是非常广的,但的确是一部精妙的作品。本来细节铺展开来,就会有繁琐的染污;讲得非常广的话,就会松散掉;说得过多,也会增添很多无关的话题等等。但是,在他的游记里这些都没有,所以是广中广的杰作。然而要出现这样的作品,因缘上是很难达到的。

 

2、选取适中 

是故,恐怕太过展开,将会沾染上繁冗、松散、增添的过失及自身积下过失,暂时有如此一个即足矣。

如果过于展开,就怕难免会染上繁冗、松散、增添的过失,怕自身得这样的过失的缘故,暂时以这样一种量就足够了。

 

 

思考题 

1、 活佛收集撰著素材的情形如何?对此活佛是怎么评价自己的?

2、 此传的所诠是什么?全书的框架如何?

3、 此传在文句上:

(1) 以什么为根本?

(2) 排除了哪种写法?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3) 采用哪种写法?这么做有什么利益?

4、 此传在量度上:

(1) 排除了哪种写法?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2) 选取哪种写法?

 

 

 

三、确保传记的真实 分五:

(一)排除难以取信之处;

(二)着重按人类识前的现相如实作传;

(三)撰写的心态质直无偏;

(四)慎重之心;

(五)选材真实。

 

(一)排除难以取信之处 

在收集撰写传记素材的过程中,相关各类人的亲述里,见到有些像是无来由的稀奇故事;有些虽也有些依据,但以浪漫附会的修饰法作了修饰;有些以自己的所见作依据后传出具神话相的故事;还有些把法王前身传记里的一项当作了法王自己的事迹后,说“太稀有了”等等。然而这一类除了成为被观察的对象外,难以取信于人,故一概舍置。

 

这里首先举出四类情况:

第一类,无稽之谈。所谓“无来由”,就是没有根据,凭着自己的妄想,随意地编一些稀奇的故事。

第二类,浪漫修饰。虽然有一些依据,但是这个说话的人喜欢浪漫。浪漫修饰法,就是对于本来平常的事情,却凭空照着某种非常的状态来修饰它的言词。这在传记上是忌讳的,因为需要真实。而讲说者凭自己的第六意识妄加很多内容,有一些非常状态的描写,这不是事实,只属于一种文学的表现形式。比如,说起一个无情的月亮,说来说去好像天下最美丽的就属它。这是属于一种遍计的心,这么夸来赞去的时候,他会有一种非常浪漫的感觉,其实跟事实也没有关系。譬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是有浪漫气息,但是,写传记不能说头发有三千丈,因此这一类不可取。

第三类,具神话相。指凭借自己的所见,然后说来说去说得太神奇了。所谓的“神话相”,就像讲古代的传说,比如《封神榜》一样。这是基于艺人的编造、民间的传说,讲来讲去会讲成很多神异的事情。这也是把本来人间的显现,说成超越人间的事情了。

第四类,搬前移后。这是指把前生传记里的事情说成了今生,然后说“太稀奇了”。

“等等”,包括其他各种情况。像这些就不真实,或者让人怀疑,那它就成了一个被观察的对象。人们会对此质疑:“是这样吗?我们要观察观察。”它就顶多成了被观察的对象,难以取信于人,因此一概放在一边不管。

 

(二)着重按人类识前的现相如实作传 分二:1、排除着重按清净显现分作传的方式;2、主要按人类妄识的共同显现分真实立传。

 

1、排除着重按清净显现分作传的方式

如果按照唯一着重于清净现分而作,那么自己的上师与圆满正等觉二者,法尔就会成为在功德的层面没有差别,而如是作时,整个就成了没有善知识、瑜伽士、成就者与一切种智者诸多差别的辨别法了。

 

为上师立传的轨则有两种:一、清净现相轨;二、应化现相轨,这里是说明要遵循哪个轨则来写。

“清净现分”是指清净相,这个“相”应该理解为“性”。也就是不属于虚妄分别的范畴,而是虚妄分别彻底消尽以后的本然的相、清净的相、实相的相。如果依照这个轨则来写,当然上师跟佛没有差别,所谓“法尔就会成为在功德的层面没有差别”。要知道,所有道理归根结底就是法尔道理,而法尔无非两个,名言上的法尔和胜义上的法尔。按照真实的状况来讲,这个法指平等法,不是就差别法来说的。因为真如本身是不二的,一切法都是真如,一切法都是如来,就平等理或者它的真实状况来说,所现的一切全数都是佛,分不出任何差别,在这个性上,任何边、任何相都得不到。在这上面连凡夫和圣者的名字都得不到,何况说有一个谛实的相呢?那么这样做的时候,当然就无可分辨了,在这上面并没有这个那个的差别。

所谓的“事相”,指差别相,这在人的判定上有各种的阶位。“善知识”,指从凡夫一直到佛之间,凡是能把人引到世间和出世间善的方面,都可以称为“善知识”;“瑜伽士”,指已经见了性的人,能相应本性叫“瑜伽”,在此之上的人全叫“瑜伽士”;“成就者”有不同判法,一种说法是在见性以后得了圣果,比如登地以上;“一切种智者”,是指客尘消尽,出现了与法界不二的周遍的智慧,这些就叫“阶位的差别”。就平等法来说,那是没有差别的,在那个层面上也没法安立阶位的差别;然而就现相而言,有各种的差别。这里说明,如果唯一着重在清净的现分上来说,那当然是一个平等法,所以法尔就会成没有差别,也就是在这上面无法区分各个阶位的差别。

那么这样的话,针对有情妄识前的现相而言,就成了没有给他讲什么。这样对于少数上根者固然可以,但对多数一般人而言,就没有发生认识的时候,导致难以登上信心的阶梯。因为一般人都还处在唯常识见当中,当讲到眼耳等所及的现相时会产生认同,由此会发生信心。如果是超越妄识的清净显现分的境界,那属于大多数人的盲区,由此讲与不讲相同。对常人来说,不必说修持,就连闻思上对于清净显现分起胜解,都因缘难聚,即使能生,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在这种状况下,若采用这种方式,那大多数人就没有发生信心的因缘。

 

2、主要按人类妄识的共同显现分真实立传 分二:

(1)主要为多数现代人着想,而决定随此轨则立传;

(2)断除增损二边,尽量真实撰写。

 

(1)主要为多数现代人着想,而决定随此轨则立传 分二:

1)见合理性;2)决定此种撰写轨则。

如果上师的诸功德主要着重按实际事相而作,没有增益损减的话,那会成为多数人易于了达且深信不疑之处,故见唯一注重于此而作方为合理,从而依此轨则撰写。

 

如果对上师的功德,不是着重按清净现分,而是主要着重按人类妄识的实际事相,不增不减如实地叙述,那么由于本是人类根识境界的缘故,当然就成了多数人容易了达的事,而且成为生起甚深信心的根源,对大众起了大的作用。从缘起上观察,见到唯一着重在这一点上做是合理的,因此,决定按照这种轨则而立传。

这里的“事相”或“现相”是指众生识前的现相。这里是“主要”,而不是所有,是说侧重点在这上面,当然也会有一分说到清净的现分上。但是,为了俯下身来去接引一般的众生,按照大家都能见得到的那些相,出现什么就说什么,这叫“按照实际事相”;在这上不加一分、不减一分,叫做“没有增益损减”。

以释迦佛为例来说明。就清净现分而言,此世间见到的一切佛的现相,实际都是毗卢遮那如来智慧的妙用,在这上没有任何差别,高低、前后、一级一级的增进等这些差别都是没有的。那这样去说的时候,它就只是一个平等法、大寂灭的法,所以真实悟了性的人就会知道一切皆如来,但是,在众生程度不够的时候,就不会这样说。

比如,在共同乘中会说,他最初是如何出世,少小的时候如何,后来一段一段的生活经历如何,以后又是怎么厌离、出家、苦行、降魔等等,在这上面会有一层一层的显现,这也是在人类的同分识前显现的。那样的释迦传就是在如实地讲述,并没有增益损减,不会对没发生的事杜撰一通,也不会把已发生的事情抹杀掉,就像这样,叫“如实客观”。在当时的印度人为主的人们面前,感觉这是真实的,而且很生信心,的确佛的示现就是如此。这样的话,大家都会相信,觉得导师是这样示现的,具有非常超胜的德相。但是,如果从毗卢遮那佛的层面,他本身就没有苦,也没有什么要学的,也不会出现各种增进的相等等,那这样就没有什么可辨别的了。

 

(2)断除增损二边,尽量真实撰写 分二:

1)断的原因;2)断的状况。

 

1)断的原因

无等觉沃(阿底峡尊者)云:“我等于功德增损,增损二者过失同”,这一说法在《噶当子法》等当中明显可见,故不欲随便无意义而积累过失。

 

因为阿底峡尊者在《噶当子法》等中明显说到,对于功德作增益和作损减,过失是相同的,所以,我不想随意于无意义中积累这个过失,在作传时决定尽量断除增损二边。

 

2)断的状况

因此,断除增损二边,从而有时不仅唯说功德,于一般人现似过失的那些方面,也有一类未作顾忌而写了。

 

因此,我在传记内容的选择上,决定要远离增益和损减两种不如实的边的相。有时不是唯一对于功德,就连常人似乎见为过失的那些,也没有作顾忌而写了。这里“现似”是指实际并非过失,但常人看起来像是过失。

 

(三)撰写的心态质直无偏 分二:

1、心上正直的路;2、自我检讨。

 

1、心上正直的路 

从自己方面,认为是提起了正念,以质直之心由客观公正的门径而写。

 

而且,从自身方面来说,自认为每次撰写都是提起正念,用质直的心,由客观、公正的门径开启写作。因此,无论内容或者心态都在尽量保证真实。

反面也告诉我们,如果在意义上夸大或贬低,那当然不如实;而心上不质直,有偏执、失念等的过失也将失去真实性。如果杜绝了这些,那就是纯正的立作。

 

2、自我检讨 

然而,原本法王其自性就是与凡人不同,具有诸多超人的作行,再者,作为大恩法王的一名恭敬弟子,丝毫不沾染个人信心、胜解、情感之心的色彩,需要如此百分之百一向断定其义而说,这是说不上的。

 

这里说明谈不上绝对真实,这是指在理智上不能达到完全照见。一方面法王太高,自己的理智不够;另一方面自己有情,当情感有一点加入的时候,就障蔽理智,而无法如实地照见。就好像没有带有色眼镜,就能非常客观地见知事物的真相,这叫“不沾染情感色彩的理智”;假使沾染了情感,那就像戴上了有色眼镜,看什么都带有色彩,这就不客观。由于在境上法王本身极高,自身能见的理智不够,其次自身有情,不敢说完全没有沾染感情色彩,由这两个原因,说做不到绝对真实。

 

(四)慎重之心 分三:

1、过于虚诳的做法;

2、导致的严重后果;

3、由此我明白需要谨慎。

 

1、过于虚诳的做法 

但是,对于自己的上师,以欲赞叹的心,唯一着重好的、善的方面后,作无依据的增益和虚诳不实的编辑,而以欲说成事实的语言,由陷溺于估计、臆想、揣测的痴心而安立传记,作过多夸张的话,

 

这要从心上欲的发动到最终整个过程,来看到它的虚诳性。也就是,首先起于对上师作赞叹的欲,而决定心的方向唯一着重宣讲好的方面、善的方面,随后却作了毫无依据的增益和虚诳不实的编辑。再有就是以诳语和痴心配合起来,立了虚假的传。也就是,自心有一个想把这些说成事实的虚诳的语言,处在著于一种估摸、臆想、揣测等的第六意识痴心的状态中,这样立出这个、编写那个而传播出来。

 

2、导致的严重后果 

将不出嘉瓦扬顿所说:“大多弟子所著之传记,过夸大故令师落欺诳。”

这样的话,就像嘉瓦扬顿尊者所说:因为弟子们作的传记,大多数过于夸大的缘故,而将上师推到了骗子的行列中。

这是由于不如实赞得过分即是骂得过分。当读者等知道它不真实后,就会说:“那个上师原来不是那样的。”等等。这样就将上师整个推到欺骗的深坑里去了。决定不会超出这种情况。

 

3、由此我明白需要谨慎 

是故,我深知对此类事需要谨慎。 

基于对此种心上虚诳的做法,以及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的认识,我很清楚,对于这一类心上、语上不正的做法需要谨慎防护。

 

(五)选材真实 分三:

1、根本上抛弃夸张;2、唯一取真实的材料;3、自以为做到了远离增损。

1、根本上抛弃夸张 分二:

(1)说明无需夸张的理由;(2)决定做法。

 

(1)说明无需夸张的理由 分二:1)从反面说明;2)从正面说明。

原本法王自身不是需要观待累世本生及定性为化身等,也不是要最终转到由众生的因缘力、时代劫运之力及示现等理由上来作认许的善知识,从法王自身的方面,是眼见、手触等共同现分上就能看出诸多殊胜功德的圣者上士,

 

 

三类善知识

这里说到了三类善知识:第一类,高而不高善知识;第二类,低而不低善知识;第三类,能见到有殊胜功德的善知识。

第一类,显现功德不高,就需要观待说:此人前世一生生的事迹是非常伟大的,第一世如何、第二世如何……所以他是很殊胜的。或者观待这已经定性是化身了,虽然看起来不高,但他是诸佛菩萨的变化,当然是善知识。这叫“高而不高善知识”。

第二类,显现功德较低,或者大家看起来似乎还有很多烦恼等,这时就会说:这虽是低但不低,原因是,善知识的显现都是以众生为缘而出现的。众生的缘上有三点:第一点,众生能感的心不清净,就像水污浊的时候,现不出明显的月影那样,这是由于作为能感方的众生低了,以此所感得的上师方的状况就是不高的。第二点,由这个时运或者时代,整体的众生心识状况非常差,在这种时代感现不了具殊胜功德的善知识。第三点,就特别所化的状况来看,对于贪者现贪相、对于嗔者现嗔相等等,或者要示现愚痴颠倒等作为反面教材,因此就显现得很低或者还有烦恼相等。但这是低而不低的,以这样的道理来认定这个是善知识。

以上这两类状况都有真实的,而且有非常多的情况。就像在人寿十岁时,弥勒菩萨现为只有一肘高的人,也只传一个断杀的法。像这样,有非常多的现低劣相的状况,比如在狗中现狗,在牛中现牛,或者也现妓女、猎人等的相,这些全数都是真实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说这些都是不对的。但另一方面,虚假的也非常多。比如有天魔化现的假善知识,也有由于一些世间众生的虚妄状况,有非常多的虚假认定。比如本来没有什么功德,但是,由于人们传说得太离谱,或者以一种因缘力,会有很多假的善知识盛行于世,这一类也要特别警惕。

第三类,大家共同能看到具有殊胜功德的善知识。这是在共同显现分上,也就是众生的识有同类的善习气,以这种福德的吉祥,会感得具有高位功德的善知识,这个就不必借助前面两种来作认定。譬如,汉地的很多成就者,没有所谓活佛的认定,大家也不知道他由什么化身而来,不必去看前世,也不必去说因缘的力量、时节的力量或者示现等上,大家都会知道这是一位开悟的大德。为什么呢?就是在共同显现分上,大家都能够见得到他的殊胜功德。比如我的耳朵听到他是那样讲法,当时就会知道他的智慧、慈悲等,或者我的手可以触摸到他,知道他具有功德,等等。那么法王就像这样,不必观待前面的情况,而且显现出非常巨大的功德相,就像群星中的明月、众山中的须弥山王那样。以这个原因,那当然根本不必借助其他,无数的人自然会认为这是一个大圣者、大士夫。

 

(2)决定做法

因此从根本上没有增益夸大的必要。

以这个缘故,从根本上没有虚夸的必要,将法王此生真实在人类识前的显现如实立传就可以了。

 

2、唯一取真实的材料 

因此,这里凡是所写的一切,要么是亲聆法王亲口所述,要么是我自己的行境,要么是与长期在法王身边的侍者们相熟的诸道友亲述当中可信任的部分,要么是在访问记录中心可信任的那些种类,此外未写之故,

 

由于对以上情形的判断,所以,我选择的方式是完全纪实。这里只有四类,没有第五类:一、是亲自听法王说的;二、是我自己亲自见到的;三、从跟法王侍者相熟的道友亲口转述当中,采用可信的部分;四、在诸多采访中,采取可信的方面。

 

3、自以为做到了远离增损

    自以为远离了增损。 

由以上的原因,自认为是没有增益损减的如实的传记。

 

思考题 

1、 活佛在收集素材时,排除了相关人士亲述的哪些内容?为什么不采用这些?

2、 

(1) 如果着重按清净现相作传,会出现什么结果?

(2) 此传记是按哪种轨则作的?这样立传有什么利益?(以释迦佛传为例来说明。)

(3) 为上师立传为什么要断除增损二边?活佛写此传时断的状况如何?

3、 活佛撰写时的心态如何?为什么说自己做不到绝对真实?

4、 以夸张增益、妄语赞叹来为上师立传的情形如何?这么做会导致何种严重后果?

5、 

(1) 此处讲到哪三类善知识?法王属于哪类?为什么为法王立传毫无增益的必要?

(2) 活佛作传时选取了哪些素材?

 

 

 

四、尊重读者 分二:

(一)不杂私人话题;(二)对旁述、备注的说明。

 

(一)不杂私人话题 

由于长期中,我时常拜谒法王师尊,听到相关二规之事的内部谈话等稍微多些。然而,传记中除了不得不说的一两处外,与个人相关的多类谈话,根本未写在里面。

 

为了保证传记的真实性和读者的信任度,活佛表明写传的做法。其实,在一段时期里,活佛是法王最主要的私人秘书,那时候常常七天、十天或者一个月去拜见一次。因此活佛说,我在长期中,时常去法王本人足下拜谒的缘故,当时去的时候,与世间和出世间二规之事相关的内部谈话等,听的次数稍微多一些。也就是,当时法王有一些事情要活佛撰文,比如要给某些大德去信,或者写一些文章等,谈到很多有关世出世间法规上的事等等。这些谈话虽然很多,但是考虑到传记的纯正度,因此活佛说,除了必要的几处之外,其他跟私人相关的话题类,根本没有写。

 

(二)对旁述、备注的说明

再者,文间旁述以及为令了解当时的所说义,而作个别备注,这类传记的支分也并非一贯须要,但相合自己的喜好,也多少写出了一些。因此,其中若杂有不必要的绮语类,这里也向读者道歉,请予宽恕。

 

“旁述”,指在章节的分节之处作一些评述;“备注”,是为了使读者能了解当时的所说义而作出一些备注。这些传记的支分不一定是一向决定须要的,但是相合自己的喜好,也就多少写了一些。

我们会在传记里看到,在一些章节结束之前会有一些评述。比如活佛自己有什么感想,在此理解了什么,对现在和未来的学人们将成怎样的教诫。或者在此点出法王的德相;或者各种法教上的要点;或者提出自身的建议;或者说明当时自己的感觉如何,后来果然应验等等。所谓的“备注”,比如在说到某个圣地、某位大德、某段历史等时,为了使读者有具体、清晰的认识,作了一些小注。

活佛说,如果其中掺杂有不必要的绮语,在这里向读者道歉,这样来请求宽恕。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活佛的心一直是很低的,对读者特别尊重。他心里想的是法王,写这个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让读者对传记生起特别大的信任,由此与法王相应。他非常重视的是把法王的真实传记告诉我们,其他一概都不采纳,给人的感觉是前前后后干干净净地在介绍法王的德相,凡是私人方面的话题一概杜绝。他说,假使在写旁述、备注的时候,有不相关的话就是绮语,如果有的话还要给我们道歉,而请求宽恕。他是心态上最低的、最尊重人的态度,他的人品是如此高洁!

这是为后世标明纯正的立传态度,也是标明弟子为上师做事的态度。而现在的问题出现得非常多,人为了突显自我、谋私利,会利用法王来求得自我的实现。比如,曾经做过法王的侍者或者门卫,就利用法王和法王的道场,到处说:法王曾经跟我讲过什么,如何重视我,还拍了照,吃过饭等等。就是想利用这一点,好像自身就在法王身边,让别人认为他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样去求得恭敬利养,使自我突显得更加伟大,这是非常邪恶的。总之,活佛以身说法,教导学人应当一心为上师、一心为众生,而不能掺杂个人的私心。

 

五、省略文间偈的简要写法 分四:

(一)有人提出的建议;

(二)传统写法的利益;

(三)此处不采取的理由;

(四)因而以简要的直接叙述法来写传记。

 

(一)有人提出的建议 

有人建议说,若能在每个章节完结前写些文间偈,会比较好, 

在作传的时候,有人建议,在每个章节结束之前,写一些文间诗或章末诗会比较好。

 

(二)传统写法的利益 

我也知传统的写法中多有这种类型,非无根据。而且,在各个章节之间广略适宜地写些文义圆满、归摄涵义的偈颂,若很好地交替而写,会有诸多益利。比如,何须说,定能将前后章的界线分开,令读者们心生欢喜等等。

 

在传统的规矩里有很多这样的写法。比如,西琼·慈诚桑波尊者所写《列绕朗巴大师传》,每个内容写完就会来一篇偈文,佛经中也多有使用先长行后偈颂的手法,毋庸置疑,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举例来说:一、能够分界,也就是在章节之间写些偈颂交叉进行,可以很明显地分出界线来;二、令读者欢喜,在长行结束以后有非常灵活的偈颂,看的人会很喜欢。“等”字,包括以偈颂可以作归纳、可以作补充、可以画龙点睛,可以以它特别的文体阐显出特别的妙义,或者以诗歌可以抒情等等。

 

(三)此处不采取的理由 分二:

1、内容过多,可能致使妨碍领取传文的真实义;

2、致使书面不整洁,以及偏向一种写法也并非悦耳。

 

1、内容过多,可能致使妨碍领取传文的真实义

但是,采取广写文句,以较原来多出两倍的量来写很多偈颂,过多着重修辞学的抒情,有时会稍许障碍正文之义。

 

活佛在传文的体裁上作了这样的抉择:假使唯一采用广写的方式,在长行后又来大篇章的偈颂,内容会多到两倍以上。这样过分地着重修辞学的抒情等,将有可能妨碍对传文真实义的领取,也就是说人的心会跑到抒情的偈颂上,从而冲淡主题。

活佛一直关心的是法王大传如何在读者心中明确地建立起来。他想:这里抒情的、带色彩的一类一律不要,不然读者的心在念到这些的时候,可能会牵到其他地方而忘掉传记本身,所以直接采取正面叙述法。

这里对比来看。现在的人心太肤浅,有点感想就马上发表。连吃个饭、看到什么、有什么新闻等等,都要立即写个微博、发朋友圈,唯恐别人不知。个人的小议论、小感觉、小话题特别多,这都是人性浅薄的表现。由于自我的那种小欲求在得不到满足时就不安,所以一心就想突显自我,就想搞一点自我的小动作、小表现。然而,在活佛大德的身上丝毫不会有,他一概彻底地扔弃掉这些。

 

2、致使书面不整洁,以及偏向一种写法也并非悦耳

尤其,后来的一些智者太过于注重同音同形文字这类修饰法,导致整个页面布满了圆圈标记,一片斑驳,如此似乎不是特别好。

《诗镜论释•妙音嬉游池》里说到:“当今大多数诗学者特别频繁地运用叠字修饰法,仅以此就以为悦耳,这并非善妙。本论中也说‘偏一非悦耳’。”如是赐与的教诫,我认为正确,

 

这里说到,尤其是西藏后期的文风,发展成着重喜欢用叠字修饰法,就是用同音同形的字来修饰,而且在这些文字下面画圆圈。这样整整一面布满了圆圈的标记,使得页面斑驳,而非齐整干净。因此活佛说,这样做似乎不太好。

第二个看法。假使着重地偏向用叠字修饰法来写偈颂,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诗镜论释·妙音嬉游池》(《诗镜论》是古印度格律法的总述,翻译成藏文,成为最重要的写诗的典籍,全知有对此的解释)中所说,那里特别针对叠字修饰法有这样的评论:当今的大多数诗学者,特别多地在运用叠字修饰法,仅仅以这个就认为悦耳,这不算是好的,因为《诗镜论》本身就说到‘偏一非悦耳’。活佛说,对于全知赐予的这个教诫,我心里非常认同。

 

(四)因而以简要的直接叙述法来写传记 

因此不断地起放下如此广写为妙的念头,以此因缘,本书当中除了在讲述法王涅槃的情形时,有特殊的必要需写个别偈颂之外,仅在开篇和结束处写有偈颂,其余全都不需要,是以这种轨则而写的。

 

活佛这样表明自身的心迹:我很赞同这些想法,因而,我的心里一直起这样的念头,“放弃这种广的写法为好”。以这个作为因缘,我是采用这样的写法来行文的。除了在描写法王涅槃情形时有特殊的必要须写偈颂,以及在开篇和结尾时须写之外,其余全部的部分都不必要写。我是定了这样的轨则来写传的。

总之要知道,活佛的重点,是将大恩上师的德相叙述圆满就算很好了,根本不是想显示自我、表达某些抒情或者浪漫气息等等,这点与凡人不同。

 

 

 

  

 

 

思考题

1、

(1) 活佛在写传时,是怎么处理私人话题的?

(2) 本书中的“旁述、备注”指什么?活佛对此作了怎样的说明?

2、 在各章节之间写文间偈有何利益?此处为何不采用这种写法?本书是以哪种轨则写的?

 

 

 

六、大事已毕 分三:

(一)耽延的原因;(二)即此已满足;(三)我的心里话。

 

(一)耽延的原因

由于自己散乱大、传文积聚繁重,再者,长期以来四大紊乱之力所致长久失眠的缘,而念不分明,依如是等种种因素致使时间稍微拖延。

 

活佛说:由于我自己散乱大,以及文字积聚成篇的任务重,还有长期四大不调的作用力导致很久以来都失眠,以此缘故念心所不分明,由以上三个为代表等的因素,致使传记完成的时间稍微拖延了一些。

“等”字还包括,比如活佛回到学院时,要在大圆满班级中传讲《七宝藏》等的法,而且要提前备课;每天中午都要接见很多信众,为他们做念经加持;以及每天做早晚课、入座修行等等,有很多因素。

这里也可见因缘的不易。比如,撰著成文要对于从法王诞生直至涅槃之间一生的行业事迹,这上面作非常多的材料收集、遴选、用心抉择。单从收集上,要有多少的采访、打电话、捎口信,每一个地方都要自己去看、去抉择、去把关。这些上面有可用的,有不可用的,在可用的里面又要怎么把握它的内涵、怎么表达等。按照那么多个时间段编排的时候,要确保材料的真实、具有要义,以及自身的抉择、编写成文、加以评述,让它成一个很好的篇章等等。那么这一切都要付出心力,这种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

再者,身体很不好。睡眠要依靠地水火风四大种界调和,然后在那个时辰才能安然入睡。如果水火不济等等,四大种分之间没有达到平衡状态的话,就导致无法入眠。长久失眠的缘故,致使念的心所不明了,在那种状况里,显现上用心抉择、写作等也都有困难。

像这样,凭着自身的愿力和报恩之心,在决定撰写以后,经过六七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大作,但相对来说延迟了一些。我们也从中可见这部大作完成的辛劳。

 

(二)即此已满足

我想,如果时间能稍微延长,会出现比此稍许优质的一部,然而寿命不定之故,暂时仅仅以此就已满足。

 

假使比这个时间能更宽裕一些,那会有更好的效果。譬如,在若干章节上还可以精益求精,达到更深妙的文字般若的境界。然而,寿命是不决定的,也就是在这生灭的世间,又是地球上的人类,随时会有死缘到来。因此想到,这件事暂时这样完工也就可以了,因为拖延下去,假使人命不保,那这件事就完不成了。

 

(三)我的心里话

我认为,对我来说,为了报答至尊上师的恩德,作业的能力也暂时仅此而已。此传记善为圆满后,从自己方面,人生当中该做的一件重大之事即已做完,是故从此以后,无可信赖的此生命何时运到终点站而出现死亡之戏时,也心中没有任何缺憾和追悔。现在有这种想法等,顺便汇报。

 

活佛说,法王上师亲身摄受、赐与了法身慧命的大恩德,就自身的情况来看,我也只能做到这些了。自己不可能出去管很多事,或者教学等,而法王的事业很大,在讲、辩、著当中,自身的能力就是在“著”上,而“著”的方面,能写圆满法王的传记,我认为一生中该做的一件大事就做完了。因此从今往后,假使什么时候自己的寿命运转到了终点站,出现了死的那一幕的话,自己心里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也没有什么后悔的。这是写到这里的时候心里真实的想法,顺便给大家汇报。

 

突出广传的重大

大法脉的源头在法王,无数弟子成就的根本在对法王的信心,产生信心的充分燃料在法王的广传,这个成功了,根本上就成功了,因此说,随时死都没有缺憾和追悔。原因是活佛心里认为这是极重大的事,做完了就是大事已毕,它概括了其他各种大大小小的善事,因此,随时死也不会感觉还余下了什么。再者,已经成办了大义,这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不会感觉后悔,比如心想“我还有好大的事没完成,我空耗了人生”等等。因此要知道,如果不是一件大事、不是一个大的成功,活佛是不会这么说的。这也是给我们学人一个启发,应该感觉到这件事非常重大。

 

七、感谢与怀念 分二:

(一)感谢;(二)怀念。

 

(一)感谢 

此外,还要说明一点,在撰著这部传记时,赐与诸多有价值建议的道友们在校勘方面作出了无量帮助,对此深为感恩。

 

活佛在传记完毕之际,对于赐与恩德者都作感谢。

首先要汇报的是,撰著这部大传的时候,有许多法友赐与了有价值的建议,也就是,他们在校勘的方面作了不计其数的帮助。比如,活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到学院,之前许多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因而为了保证传记的真实性,曾经多次请很多法王的老弟子等集聚一堂作集体的校勘会议,活佛在一旁聆听,针对某时某事的方方面面大家要去讲述。譬如,八十年代初期,在什么时候,法王传过什么法,当时是什么情形等等,那么在场有法王的老弟子,包括诸多的大德,他们就再集体勘对,以确保传记的清净。这本是一个需要很多人心力合作的大的工程,因而,对于校勘方面做过帮助的所有道友们作大的谢恩。

 

又对此传记的撰写主要作顺缘者,是信心及增上意乐的功德充足不低的道友——新龙噶荣翁定,以他对初、中、后三时的一切事宜担当责任,初时劝著、中间劝念、最后劝成等等。总之,成办了此传记写作的一切助缘,而且支付全部费用,因此在这里对他说一句随喜的贺词。

 

其次,是对于主要祈请者的感谢。在祈请作传记的顺缘方面,主要者是在信心和增上意乐的功德上都充足不低的法友——新龙的噶荣翁定。他是新龙人中的代表,对法王有特别大的信心,而且是特别发心的。无论是跑东跑西,还是作各种的传话、办事等等,都非常有意乐,因此他发心上还是很不错的。那么,由他在初中后一切阶段中担当了这个责任,最初的时候是他来劝我撰写,中间的时候他也多次来提醒,最后也是他劝请要完成大传等等。他在成办传记的顺缘上费了很大的心,而且他支付了其中全部的费用,因此,在这里对这位协助者要说一声随喜。

 

另外,先后有诸多劝请者,同样,亦有许多人从文字或口头上给与了写作的素材,若要将他们的名字一一列出,有些我已无法记起,从而难能写出一份平等完整的名单,若是选择写出其中个别人的名字,亦大可不必。如是思惟后,此处就不列出完整的名单,对此,请诸位予以谅解。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各位表示由衷的感谢。

为搜集写作的基本素材而请问的众人当中,大成就者龙多嘉参(阿秋喇嘛)、蒋扬洛珠堪布仁波切(德巴堪布)、喇嘛安蒋、老堪布邬金丹増、杰酿的允日堪布、喇嘛仁增涅玛、耶洛父亲、阿克卓洛、囊绪医生、老奶奶耶澈等,先后中色身寿量报满,而去了其他世界。诸集聚而分离的过去诸事于心中转的同时,在内心伤感的一种状况中,我正随念着他们。

 

第三、对于诸多的劝请者、提供素材者总的作大的谢恩。由于中间做过这些方面帮助的人数非常多,没法真正给出完整、无误的名单,因此,就总的在请求谅解的同时,作一个特别特别大的感恩。

在这当中,亚青怙主大成就者阿秋喇嘛仁波切、多芒寺德高望重的德巴堪布仁波切、传出列绕朗巴尊者灌顶和传承的新龙安蒋喇嘛、学院觉姆上座老堪布色达的邬金丹増、石渠杰酿地的允日堪布。还有新龙的成就者喇嘛仁增涅玛,耶洛父亲(门措上师的父亲),以及色达却充村人、对大幻变网坛城的设置精通者阿克卓洛,又有色达的囊绪医生,在法王降生时,邻居的老奶奶耶澈等等。他们在此世报体的寿量完毕时,先后已经离开这世界了。

 

(二)怀念 

特别对二位尊者作甚深的求愿,有两个内容:

1、二位尊者在世时的愿望;

2、为补缺憾作甚深的求愿。

 

1、二位尊者在世时的愿望 

彼等众人当中,喇嘛安蒋和仁增涅玛二尊曾多次说过,对此法王上师的圣传,他们二尊有生之年极欲读一遍,从而很希望能早些撰著完成。然而,时不等人,他们二尊已经色身寿量报满,

 

在众人当中,特别要提及尊贵的安蒋上师和仁增涅玛上师。他们二位多次谈到,自己的色身住世的时候,对于读一遍这部法王上师的圣行大传有很大的欲乐,为此想“你稍早一些写完”,有很大的希望。然而时间不等人,大传还没写作完成,二位尊者色身的寿量已经报满。

 

2、为补缺憾作甚深的求愿 

对此,我以悲痛之心随念,与此相连作甚深的祈愿,愿二尊好去普贤法王上师的足前,于深广之法的喜宴恒常受用而心心相印,从而于法转轮王怙主的身语意大解脱行传海,以幻变的威神随后而行。

 

活佛说,对此,我的心情颇为悲痛而随念二位尊者,与此相连,心里这样作甚深的求愿:愿二位尊者能很好地去普贤法王上师的足下;恒时受用深广大法的喜宴,而与法王上师达成同一心意,也就是在彻证本性上完全无别,从此能跟随法转轮王大怙主身语意大解脱的佛行事业之海,以神妙的幻变而跟随不离,永远常行佛道!

 

对后学的教导

圆成普贤行愿海的道的关键,在于依止不离上师佛,由此达成心心相应,随后与上师无别,展开无尽的利他事业之海。

“普贤法王上师”,指究竟无学道的普贤果位。所谓的“常不离佛”,最切要的就是不离上师佛,因此,第一个求愿是二位尊者能很好地去普贤法王上师足下。

依师不离,关键是受用大乘妙法,因此,第二个求愿是能到受用身妙土,于受用身法王如来座前,常常受用甚深广大的大乘妙法,其中的关键是要得到上师加被,从而心心相应,完全无二。在这样得了文殊智以后,要周遍地流现普贤行,从此就与上师完全不离,而一切时随行,出现不可思议大解脱的普贤行海。这昭示的是成佛之道的最大关键。

 

深意 

由于二位尊者没能在人间看到文字所写的这部法王大传,因而以甚深的心这样求愿:他们能真正到普贤法王上师足下,亲领甚深层面的法王大传!

所谓的“大解脱行传海”,是指圣者身语意不住二边的不可思议的解脱行境。那么,到了法王座前闻法,彻证本心,证得与上师同一心意,那时是真实地能亲见法身如来大依怙主法王转身语意无尽的大解脱事业海的大法轮,而同位、同相、同行。这是最深彻地神领法王大传、最庄严地随学法王大传,因而以甚深之心作此求愿,来弥补人间的缺憾。

 

法王大传

真实的法王大传,是出世间消除了分别、执著障碍的大解脱的行境,它就是普贤行海的实现。这当中他的行境就是身如“一身复现刹尘身”等,语如“一音圆演无量法”等,意如“一念遍知三世”等。所谓“相脱”,指事事无碍的大解脱,完全没有一多、广狭、延促、自他、器情等的事与事之间的障碍,这叫“相大解脱”。这就是彻显了文殊本智之后,应法界群机而现无数的教化事业,这是真正层面的法王大传。而祈愿二位尊者能速疾前往普贤法王上师足下,这样恒时闻法,彻证本心,随后的随行叫做“幻变的威神”,这是指作用解脱。就如同在宣说《无量寿经》的法会中,有无数的大士一同相助法会,他们都同行普贤大士之德一样。也就是,普贤法王上师遍法界无数刹海,于无数群生前,示现报化所摄的无数色身事业的时候,都同行相助,这是真正地与法王的事业海合为无别。

这也是引导我们后学,学习法王大传的最究竟的大义之处。也是普贤愿王依师、闻法、证文殊智、出普贤行,以至达到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真实大道。

 

 

 

 

 

 

 

 

 

 

思考题

1、 

(1) 此传完成的时间稍有拖延的原因是什么?

(2) 对于这部传记的完成,活佛心里是怎么想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2、 

(1) 在传记完毕之际,活佛对哪些人表达了感谢?

(2) 活佛特别对喇嘛安蒋和仁增涅玛二尊作了什么祈愿?其中有怎样的甚深内涵?

 

 

 

 

八、共入法王心海,同坛成佛 

末后,作连接祈愿,愿一切见闻忆触此传的有情相续中,落成解脱的种子,凡一切结缘者都为善知识圣怙主所摄受,而于深广法的甘露无足受用,以及究竟于威猛父亲上师的密意心界中,在一个曼陀罗中同成正觉,从而虚空界尽之间,恒常、周遍、任运成办有情的义利。

 

最后,作者为一切有缘者作大祈愿。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何人;二、作何愿。

一、为何人

指四类有情所摄的一切有情。也就是对于这部法王的大解脱行传,眼睛看到了文字、耳朵听到了声音、心里忆念法的影像、身体等有所触及,以这四类所摄的一切有情。

二、作何愿

这是指以法王为根本增上缘,而得以实现普贤行海的全程的发愿。包括五分:(一)种下道种;(二)得师摄受;(三)受用妙法;(四)同坛成佛;(五)普贤利生。

所谓“佛种从缘起”,这里缘是关键。佛性是人人平等的,众生都有一样的如来藏,这上没有贤劣等的差别,就看遇到什么缘来决定是否苏醒,或者决定入哪种道,成为五种种性里的哪一种,决定入的道是大是小、是快是慢、是正是邪等,这就可以看出缘的重要。也就是,碰到的老师是怎样的,以他教授的教法而熏染的力量就会成为那种种性,而入那种道,这就叫“藏性随缘”。

当前很多人与法王有甚深的因缘,如果能以法王为增上缘,那就极好了,那么这里传记就是一个媒介。假使对于传记有所结缘,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那么当这个轮回中昏睡的有情,听到有这样的大解脱行传,这样因缘一和合,他就会落下解脱的种子,就有不同程度的起信心、增上信心等等。

如果发生了这个根本,再向法王祈求,那就会得到摄受。由于法王是最高的佛果位的量,因此会摄受这个有情,终将其引入到解脱道中,或者在因缘逐渐成熟时,他就会在怙主身边听闻各种妙法。因此,就助缘的状况来说,法王是最高的,在因缘上又是很切近的,而一旦为他摄受又会是最合适的,因此,这里有特别大的缘起情况。

从缘起深远的进程来观察。只要在接触传记以后生了信心,而且信心发展到一定的量,那决定为法王的智悲力所摄受,因缘冥冥之中就会逐渐地往这上进展。这样为法王摄受之后,将无有厌足地受用大乘深广妙法。那么如来藏随着非常深、非常广的大乘法的助缘力量,就会逐渐地开显。因为藏性本来就有,而当这个迷梦中的人,不断地听到非常有力量的招唤他醒来的法音以后,他就会速疾地苏醒。悲心、菩提心等的大乘种性会发出来,会发出大乘行愿,会往真实成就三身果位的方向走,这就叫增上的种性越来越开发出来了。

像这样,如来藏在离客尘障蔽的情形下会越来越显发,和怙主之间的相通感应会越来越深,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深厚。当达到极致的时候,当然就心心相印,自身的本心和法王的本心刹那间就已经不二了。由此将在大威猛的上师父亲的密意心界中(指真心),一坛而成正觉。也就是,同样在这样的法界体性里现前本来的正等觉。

那么以此将真正地实现普贤行海。也就是乃至虚空界尽之间,时间是“恒常”,指念念不断;空间是“周遍”,指尽法界虚空界;行相是“任运”,指无分别、无功用;以悲愿为缘,展开的事业是成办一切有情一切现前和究竟的义利。

这是整个大传缘起上所希愿的、从始至终的极其深广之处。所谓的“作连接祈愿”,实际是作三方感通规则上的发愿。“三方”,指祈愿方、结缘方和摄持方。祈愿方是活佛,他在有缘者和法王之间起连接的作用。所观照的是所有跟法王结上了缘的众生,特别指跟这部大传结上了缘。比如耳根听到了描述法王行传的声音,眼睛看到了这一类文字,心里忆念法王不可思议的行传事迹,乃至作过思惟、作过随学的发愿,或者自己开始这么去学,或者对此事产生了好乐等等。那么这样就结上了缘,他在这个甚深层面上已经为法王的愿海所摄受了。摄持方是普贤法王上师,他彻证了法界,具有最不可思议的量,任何众生的心想都在他的心中反映,只要有一点善心倾向,就必然为他的智悲力所摄受。

然而,众生对于这条道路还处在迷昧不清的状况里,那么活佛作为明眼者,他要为这一切的结缘众生作从始至终的一种祈愿。一切缘起的枢要就在愿心上,有愿必满。就像地藏菩萨的公案里所讲的那样,那些作为连接方的人向菩萨祈愿时,那股力量必然会加到所祈愿方上面。现在活佛这样祈愿,就是要把一切有缘者的心和法王的心连通起来,这决定了未来非常广大、深远的缘起走向,因此,我们要认识这样的大事因缘。

再者,从我们自身来说,活佛作了一个指引,而我们也应该发出主动力来。我们自己也是见闻忆触到这部大传的有缘者,而在这个缘上光有种子还不够,还要不断地用水去滋润它,让它速疾地开发。也就是出现了信心和恭敬以后,要向法王祈求,这样就能得佛力的加持,从而在生生世世中得到护佑,或者入到非常好的缘起里。那么对我们来说,要随学的地方就是自身要这样祈愿。

 

当前关键的一步 

而且,我们也要祈愿,一切有缘者都能共同入到法王心海,同在一坛中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话,我们就要跟随活佛,为了让无数众生都能真实地结到殊胜的缘,而且,让这上面的种子得到滋润以后,速疾地达到相应的量,那么我们应当从根本上迈出一步,那就是要展开对这部大传具量闻思修的法行。充分地去讲解、认识、思惟、决定、随学等等,当这一系列的过程发生以后,那么深广大道的缘起就会充分地展开,无数具缘者的心识会汇入到法王心海当中,那的确将在因缘成熟之际实现这样的所愿。也就是,一切有缘者会在同一个曼陀罗里成就无上正觉,会同样地行持普贤行海,乃至虚空界尽之间,没有休息地以幻变的神力,作一切法界众生暂时和究竟的义利。要像这样认识到缘起的甚深之处。

 

藏历火猴年三月八日撰于喇荣

 

2016年藏历三月八日,撰写于圣者法王如意宝的根本道场——圣地喇荣。

 

思考题

 

1、 

(1) 作者最后为哪些有情祈愿?

(2) 祈愿的内容是什么?对此作细致思惟。

(3) 什么是“作连接祈愿”?这样祈愿有什么作用?对此我们当前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