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摄颂回向大义 8

般若摄颂回向大义(8).mp3

前面几个地方还要补充解释。

譬如无眼的盲人没有导行的导盲者,纵然俱胝那由他数集聚一起,面前的道路也不见不知,怎能成立入彼道后得入城廓呢?即纯属非处。如是,没有此眼目般的般若度的话,布施等前五度如盲,就其自分而言,没有向导般的般若摄持,无助伴故不知圣道,是故以彼不能证达圆满菩提城中。

“不见不知”,由于没见到它、不了解它,就不知道怎么干。如果光是前五度,没有般若,那就不晓得怎么干。同样做很多善事,都像瞎子一样往外走,迷到相上去了。《金刚经》以“离相修善”作为一经的宗旨,意思是先要开般若眼,见到道在哪里就知道怎么干了。以般若摄持,就能见而知道当前的路,带领一切善行往一切种智上走;没有般若目就是瞎子,对于近在眼前的道没见到,不知道怎么干。这是这一句的比喻义。

“即纯属非处”。在缘起理则上绝不可能,称为“非处”。譬如,行善堕恶趣绝不可能,无论何时何地都丝毫不可得。这里要有完全的确认,绝不可能,完全否决。盲人不具眼故,不见眼前的路,无论多少聚在一起,也不可能入到道里,去往远方的城市。盲人上街后,怎么能找到远方的目的地?不可能,因此说“即纯属非处”。

这个结论下得很断定,是永无可能的意思,它表征的涵义很大。前面说,无数盲人聚在一起,他们在其他方面都很有能力,有的擅长触摸,有的擅长算命等等,但是他们不具眼,无数个不具眼者在一起,也绝不可能上路,到达远处的城廓。这是表达,由于前五度的修行不是智慧性,单凭它们自身就不知道眼前的路——诸法体性,不知道怎么上路,趣向一切种智城。外面的表喻是表示道上非常甚深难以理解的内容。也就是,其他布施等各有擅长的一面,但都不是般若。不见近前的路,不知道做的时候三轮是空的,只有般若才知道。所以说,这些度自身无法了解道,以及如何达到一切种智。它们自身只管怎么布施,或者持戒做各种善行,或者要忍,或者要使劲干等等,由于没有智慧去指导的缘故,它们不知道怎么上这条趣入一切种智的道,只能由般若来告诉它。

“无助伴”的涵义很大。就像盲人一定要有助伴,助伴会牵着他,告诉他一步一步怎么走。他自身缺少眼目的助伴,就绝不可能知道道路,更不可能到达果地;如果有助伴帮助,那他在助伴的引导下也能入道,到达果地。这个譬喻非常重要。前五度不是智慧性,所以是瞎子。他的处境有两种情况:要么般若帮了它,有了般若的指挥,布施就知道三轮体空,不著能施、所施、施物的相,这个布施行就入到成佛之道里,能趣向一切种智之城。安忍也要般若来帮它。比如被别人骂时,知道能忍者我不存在,所忍的骂声也没有,忍这件事也没有,所以他在忍的时候不著忍相,这样就入了圣道。以这个行为,他会逐渐化掉人我执、法我执,显出一切种智来,这叫做“会到达一切种智城”。其他各种行为都是如此,下至穿衣吃饭等,都要由般若来指挥。这样穿衣时不著穿相,吃饭时不著吃相,工作时不著工作相,就会逐渐化掉习气,到达一切种智城,本性的智慧会全体显露。

相反,如果没有般若帮它,那全世界的人会做各种各样的行为,但都在颠倒中,无法入道,不知道怎么往一切种智城里走,所以,单凭自分无法到达。有了般若摄持,这一切度的行为都可以往一切种智上走。般若是眼目,它看到了道,按照道一路这样走,一切种智决定会显出来,这就是能得果的意思。

何时布施等其余善行,已经由三轮无分别智慧极为摄持,尔时彼等已成得眼,而得此波罗蜜多的名称后,能顺利到达一切种智的城中。

“已成得眼”,指善行被般若摄持,已经明确该怎么做了。在行善时有三轮无分别智慧把握它,这种状况就叫“得眼”,这种行为叫做“到彼岸行”。这样走下去决定去往一个方向,那就是一切种智会彻底显出来,这叫做“能到达一切种智的城中”。这不是说外在怎么走到城里,而是指自身的佛智会显出来。这样不断地行,当一切妄执都消掉、妄相都没有时,就只有一切种智在起用,其实布施等都是它的力用。

怎么回归呢?一定要有三轮无分别智去掌控它,否则它会乱作。它跟无明力一配合,不是落在法我执中,就是落在人我执里,那是与法界不离而离的方向,落到错乱里了。那个方向不可能显出一切种智来,是反方向的缘故,不可能入一切种智之城。只有智慧去摄持它,告诉它该怎么做,穿衣吃饭、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待人接物,乃至行一切三学六度等,都由智慧来把握,这样它就不妄动。逐渐消掉妄执、断除妄现以后,其实就是一个智慧在起用,它叫“一切种智”,是人人本具的。

也就是,有了三轮无分别智的摄持就得眼了,知道往哪里走,那个方向就是往最终能完全开发一切种智的路线上走。所以,要么起妄执,要么不起妄执,不起妄执就回归,起妄执就落边,那是错乱方向,要这样了解。作任何善行时,有三轮无分别智慧极为摄持,它就得了眼,成了到彼岸菩提行,决定往无余开发一切种智上走。只要有般若眼目去摄持,他就开始不退了,一念一念都往那边走,这叫做“去往一切种智城”。

彼等以比喻来说,画人等肖像的业中,其余彼彼事都已圆满画成,然于彼仅仅无眼即不具足的话,乃至未画眼来,画未成故,不得其报酬般。此即是说,具足余善然无般若则不得果的情形。

画像的比喻也是这个意思。其他头部、四肢、耳朵、鼻子、口等全部画好了,但是缺少眼睛就不是具相的画。这表示善行的其他部分都一一完成,五度之行样样做得特别完备,但缺般若就不是一个作品,不成为往一切种智上走的正因。也就是,画了这一幅画,他不会得到工钱,其他善行没有般若去摄持,就不会出现一切种智的果,不是开发一切种智的正因,因为落在妄执中。只有般若摄持,有了眼目,才不落在妄执里,行一切事而无住。任何菩萨行为只要用般若摄持,就成了开发种智的正因,成了有果。这就是不可缺少般若的原因,以此说般若如目。

如是依于了知诸法真实性的智慧后,现起后得世间清净智。此妙智决定唯一成熟为一切道转成遍具一切胜相空性的无上极果——遍具一切殊胜相空性之智慧,以此不为他道所夺而直流入果般若的一切种智之心,无住而回向,当知即是大乘道之心要。

这一段金刚句有无量义,要逐层地剖析、领会,这样就能理解大乘道的心要在于无住回向,下面一层层作解释。

根本智与后得智的关系

“根本智”是了知诸法真实性的智慧,二者的关系是从根本起后得,后得智是它的等流果。也就是,在根本位直接见到如虚空般的法性,什么法也没有,证了离戏空性,这就是诸法真实性。人们误以为有这样那样的法,实际是一味的大空性,这叫“万法即真如”。根本智直接以无见而见,彻底见了本性,依于它就发起后得智。这是见一切世俗法如幻的智慧,配合布施等一切行门来修行,就叫做“方便与般若双运”或“智悲并运”。以般若为主导,摄持一切布施、持戒等行为,正作时不著三轮相,作而无作,虽作一切事,心不粘著这些相,这就叫“后得智”。

总之,根本智是观照法性如虚空,后得智是明了诸相如梦幻,二者的关系是由根本出后得。“根本”指它是出现的因,是发出后得一切以般若波罗蜜多为根本的无量到彼岸之行的根本。“后得”是其后自然会现起,证了空性,再看世间万物都如梦幻、镜花、水月一般,没有东西,由于他见过一回,后面就不著这些相了。

道智和果智的关系

后得如幻智和果智的关系是,以见世俗法如梦如幻而摄持一切道,虽行而无所住,这样决定唯一成熟到果智上。也就是,由道般若会发起果般若,或者由观照般若化掉一切虚妄的执著、习气后,会融成一味的空性大智慧。这就是道智和果智的关系。

具一切胜相之空性的涵义

“具一切胜相空性”是特有名词,简别于不是单空、顽空或断空,而是具恒河沙数性功德法的空、真空妙有不二的空。在藏传中,本宗宁玛派、《时轮金刚》的密续等都强调如来藏教法。在汉传中,天台、华严、禅宗等都以此为教法中心。按自宗见地来说就用这样的词,它就是本性,是真空妙有不二,也是《楞严》中所说的“空不空如来藏”。

接着要了解“具、相、空”三字的涵义。“具”是本具,是无为法,不是新生出来的。“相”指德相,恒河沙数的性功德法、妙相。就像世尊成道时所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指的就是相。从一个智慧而言,可以分出无数种体、无数种类,这叫做“德相”。一切德相应有尽有,果位佛如何呈现,在众生因位上都圆满具足,总的具一切胜相就叫“妙有”。“空”是与妙有不二的真空,不是单空或者断空。

所谓“胜”,可以说是无等无上圆满自成,它超出了虚妄世俗法。所以说“归依摩诃大般若”“归依实相”,就是指它至尊至贵,没有超出其上的。它是法界本相、究竟真如,所以叫做“胜”。或者说以离四边为胜。四边——有边、无边、双亦边、双非边,只是分别心所计或虚妄所现,不足为贵。胜相或性德法离一切边,不属于分别情计的范畴,这叫“胜出”,超出虚妄世间的意思。它是与妙有不二的空性,因此不是单空、顽空。不然,证了实际的空、单单冥顽不灵的空,有何意义呢?总之,这一句说的是实相般若或诸法本性、万法真如、法界一相、真空妙有的大宝藏等等,都是一个意思。

果智

有人问:“遍具一切殊胜相空性之智慧”,为什么在后面加“智慧”两字呢?

这要作体、道、果三分的区别。说到体,是讲诸法真如,不加“智”字,这是凡圣共具的,所以直接说是具足一切德相的空性。说到“智”,是标明佛智,指果智,属胜位所特有。凡夫都在迷失状态里,虽有此本体或理体、理性、本性,却浑然不知,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学习佛道以后才有比量了解,见道以后有现量认知,这样逐渐上去,到佛位就成了与空性不二的智,这叫“智冥于理”,智和理不是两个,理外无智,智外无理,这是妙有真空的大智慧,它是果般若。

换句话说,诸法真如就是具一切胜相的大空性,或者真空妙有不二的本性,然而对此有迷悟各种差别。凡夫外道是全迷;入圣道者是半迷,没有彻底显了;到了佛地是全分明了。所以,从佛这一边来说,指的是明了、开明、觉照方面,一切种智就是它,果般若也是它,观照般若到极致也是它。前者指实相般若,见道后就有了真正的观照般若,也就是理体本具的智慧出来了,就像珠子发光,还照自身,珠子本身的光开始能照到本体了,这叫做“胜智”。这样一路发展到极致就是全分的光明,本具的光明无余朗照,这叫“果智”或“果般若”。

一切道转为遍具胜相空性

“一切道转成遍具一切胜相空性的无上极果”,这是果的标志相。达到了佛智之果是什么状况?大般若摄一切行到什么境地是究竟呢?如恒河摄引一切江河趣入大海是什么情况呢?一切道全成了一味,无二无三,修的时候就开始以般若摄一切行了。譬如布施的前导是般若,知道三轮是空的,不住任何相而行布施,虽行布施,一切无住,这样住在空中行布施,修的就是无住之行。像这样,以般若去摄持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等,下至穿衣吃饭、吃喝拉撒等等。

当分别执著乃至习气全部消掉,所有道都汇成一个,就叫做“具一切胜相的空性”,这是极果的标志。也就是,万法即真如,真如即万法,到此时只有一个真如,施、戒、忍、进、定、慧等,只是体上起用安立的别名,实际就是同一空性,就像万河入海汇成一味一样。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禅”是第六度般若,一切都是般若。

“具一切胜相的空性”指什么呢?就是与妙有不二的空。一切施戒忍等是什么呢?就是本体起用,用无别体。就是这一个体,这个体不是死,能应缘起一切妙用。只不过针对舍的一分叫“布施”,针对不犯恶的一分叫“持戒”,针对心不起嗔、不为所动一分叫“安忍”,无懈怠一分叫“精进”,无散动一分叫“禅定”,无无明一分叫“般若”……乃至立无量百千万亿名,无非是一体在起用,到此时还有别别的道吗?没有了。这叫一切道同归一道,一切河同归一海,一切差别都归于平等法界,全部在一味的般若性中。它就是最高果的表现,到此就叫“证了极果”。

它实际上就是一个智慧,基本来就是“万法即真如,真如即万法”,离开真如没别的东西。但由于虚妄分别,执著人我法我,结果变现出千差万别的杂乱相,这些都是假的。妄相一旦消殒就是平等一相,真如法一,然而它也不是冥顽不灵,不能照见自体,所以叫做“遍具一切殊胜相空性之智慧”,最终就是一个智慧,也就是理体本具的智慧彻底显发。由于一般人容易把“智慧”理解成世间智慧,为了防止跟世间智慧混为一谈,所以用“般若”来表尊重,它就是果般若。这样了解了一切道的最终之处,就会明白究竟一乘的道理。

决定唯一成熟果智的涵义

“决定唯一成熟为果智”说明了缘起的趋势。一旦证了大空性,发起后得智,渗透在一切道中修持,它的趋势决定唯一成熟在佛果的智慧上,也就是遍具胜相空性的大般若上,或者说理体本具的妙智彻底显发——一切种智的无上果上。也就是经中所说:“一切江河流入大恒河,为恒河所摄,决定唯一趣入大海。”千江万河表示一切道分,为恒河摄持就是被般若摄持,在后得位运用般若渗透在一切事境上修炼,它的趋势决定会化掉一切执著习气,融归为一味的大空性而现前果般若。

“决定”是断定语,“唯一”是限制语,“成熟”是趋势语。就像种子唯一成熟在它对应的果上,启发了般若妙智,唯一成熟到遍具胜相空性的果般若上,因此称般若为“佛母”。唯一这条道能成就佛果,因此是出生佛的母亲。也就是,见了诸法真实性是一味的大空性,无二无三,一切妄相都没有,空寂本然,这时发起后得智,把一切妄相都化解掉,所有人为的差别戏论会全部消尽,所以他的趋势决定是成佛。就像世尊因地,遇到燃灯佛以前还有有所得心,所以没得到授记,遇到燃灯佛开始得授记了。世尊说:我如果有有所得心,认为我会得果的话,燃灯佛就不会为我授记,正是由于我于法无所得,所以得授记。“无所得”就是无一法可得,是本然的大空性,没有戏论法。

证空性后有极大力量,之后要在一切事境中锻炼。可以配在一切道上修,修的全是无住妙行,虽作一切,心无所住,于事无心,于心无事,这样一切虚妄执著都会消解掉。像这样遇事练心,去执除习,逐渐登地,级级上进,由于妄执习气逐渐在消融,境界就不断在转变,由粗变细,由不净变成净,到了八地只有清净相,没有不清净相。八地以后达到无分别自在,最后连极细的二取相分都没有了,这时彻底显出原本一味的真如性,这叫“真如法一”或“法界一相”。

这样的话,一切都回归本体了,这个趋势是决定的、唯一的,就是往这上地地升进,不会退下来,所以他决定要入佛果。开悟以后熟练了就决定成佛,不会退下来,成道的人就是这一个归处,没别的了。所谓“般若为导,净土为归”,就是这个道理。从深层涵义来说,开了般若眼目以后,一切由二取习气变现的妄相都会逐渐消掉,这时知道在一切事境上怎么锻炼,就已经开始能扫荡习气了;等这些全部消完,由妄识现出来的错乱相就都没有了,这不是常寂光净土是什么呢?

这才知道,开悟以后,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就在一切世间上,不必离开。这时要常常觉照不昧,不要著相,这样逐渐打扫,消不了几生就圆成大道了,这表示决定得果。就像释迦佛前世修道,证了大空性以后,就去掉了过去的有所得心,这个趋势是决定要成佛的,所以燃灯佛给他授记。《金刚经》也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他已经配合一切事境在修,渗透在一切处,以大般若摄一切行。比如布施,去修作、锻炼时,虽然布施但心里不著相,持戒、安忍等都是如此。再渗透到一切贪嗔痴等的境界上,都要和空慧相合而行持,不但要入佛,还要入魔;不但要在清净境上练,还要在染污境上练;不但要在戒定慧上练,还要在淫怒痴上练。这样所有心全被般若摄了,最终就变成一味的空,没什么两样,达到大平等了。最终就到了一切道都转成具一切胜相空性无上果的程度,这是他的趋势,叫做“决定唯一成熟为果般若”。果般若就是佛智、一切种智,什么妄相、妄执都没有,纯一的智慧境界,也就是理体本具的智慧彻底显发了,要这样理解。

证得大空性后出现后得妙智,配合在一切事境上修,按这样,他能渗透在一切地方,行住坐卧、穿衣吃饭,都在这里。《法华经》说:“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照样可以工作,可以成家,可以做各种事情,主要是练习不动心、无住,在每一个地方都要过去。这样没了分别执著,习气就越来越淡,遇境越来越能化掉,化掉以后境界就会变。这样的话,是不是般若摄了一切法?下至孝悌忠信,上至六度万行,全都摄了。不是说要违背这些,作为般若菩萨,他在世间要行孝道、悌道、忠道、信道,一切都可以行,这叫般若摄了五戒十善。般若还可以摄一切世间法,仍然去做一切事,但是内心不动,不被相所牵引。外不被相转,内不被念牵,要这样来修,当一切习气都扫荡完就证成无上大道了,这就叫做“道般若决定唯一成熟为果般若”。

不为他道所夺而流入一切智海

“不为他道所夺而直流入果般若”表示般若智的走向。由于他已证空性,知道无一法可得,一切世间相都骗不了他。他不会住有边的三有道或世间道,也不会住寂边走入小乘道,不会被任何其他道所夺。这时,他有真正的不退心,知道道是这样行的,没有两种,然后念念回归,这叫“流入果般若”。安住本位,起应万机;起应万机,不动本位,这叫“不为他道所夺”。他念念回入果般若本智中、本有的智慧性自性佛当中,不会迷掉一灵真性,这叫做“流入果般若”。

流有外流、内流两种。内流是返本归源,本来是佛,还求什么佛?不著相就回入本位了。外流以为境上有法,分别心止不住地在上面攀缘、妄动,求取等,这样会流入轮回;或者像小乘不起妙用,住著空边,这也不行。般若是空有不住的中道妙行,配合一切事相,虽行一切法而无所著,既不住寂边,也不落有边。像这样,他决定要得无上佛果。这就叫“不为他道所夺而直流入果般若”。他因上的趋势就是回归本来,会开发一切种智,所以称它为“一切种智之心”。

一切种智之心无住而回向

这里“回向”指回事向理、回向实际。“一切种智之心”是我们的灵明妙心,它本自圆成, 不是因缘作成的。这个灵知的心是智慧大宝藏,它应缘起用,什么都能作,妙用恒沙。它在应缘起用的时候无住,这就回事向理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著相,被相骗走、从本位出去,流入生死里去了。回向就是做一切事不动心,不被相骗走,而且保持这样的灵知妙性,它就回来了,叫“回事向理”。众生都是自性天真佛,什么样的灵明妙用都有,一切种的智慧都具足。它在应缘起用时,要像《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穿衣吃饭、行住坐卧、持戒修善等都不住相,这叫“无住妙行”。无住就不被妄相所牵,不流入虚妄的分别执著里,就叫“回事向理”。

我们原先以为有一个个事,实际都是一切种智之心在起用。无住的时候它就不迷昧而住在本位里,这叫“回向”,把你从生死流转中挽回。你能念念契合本体,越来越保任圆熟,最终就现前了本体。自性本具的大智慧妙用恒沙,那时自然发挥出一切作用,所谓“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这就是佛。要知道,这就是大乘道的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