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摄颂回向大义 2

般若摄颂回向大义(2).mp3

增福的因是随喜。首先必须了解菩萨随喜的殊胜利益,如果不了解、不比较,会感觉不怎么殊胜;一了解、一比较,就觉得太殊胜了。怎么来了解呢?透过譬喻转到意义,之后以理来证成。

实际上,整个喻义的篇章就是一个三支比量,前一部分说的是喻;之后说的是义,立了宗;“因为”后面说的是因,也就是以宗、因、喻三支建立比量。如果能非常精确地把握到这些,那决定会引发定解。之后,从相、理等各方面,透出菩萨随喜有极大量的殊胜利益,这才透出“胜”的涵义,的确超出无数声闻所修的三福业的福德。

为了达成这一点,必须跟随文殊菩萨的指点,明见到每一个环节。当了了分明地见到每一分时就会断疑,会非常确认,定解自然会出来。这是全知麦彭仁波切从文殊大智慧中流露出来的,不可思议,他没有经过很多分别、构思、酝酿,但我们会发现竟然如此完美,妙笔天成。一环扣一环,精微无比,意义和譬喻一一对应,毫无差错,完全信得过。

这是佛的圣言和文殊菩萨的解释,是极其殊胜的法宝。只要用心去体会,跟着它一路抉择下去,很快会出现强大的定解,会对此产生欲求,以此趣入随喜法行。有了随喜,再加上菩提心摄持,往成办众生义利、成佛的方向发射,回向就达成了,有了具相的内涵,这一点特别重要。因此,我们还要再次认识第一个内涵——菩萨随喜,到底有怎样的殊胜利益。

要想真正了解缘起的差别相,需要一点点历历分明地认识,不能含糊不清。譬喻里分了两种发光者:一、日轮;二、日轮以外的发光者。后者有两大类:有情和无情,每一类都尽其所有。无情光体包括星星、灯等无量无数;有情里包括萤火虫、持灯者等无量无数。与之对比的只是一个日轮。

接着是因和果两重辨别。前者,因上是有情、无情的发光者,全部聚集在一个地方,这表示要加强发光的能量。两大类尽其所有种类汇聚在一起,同时全数发光。由于因和果的距离短,所以一发光就能见到果相,也就是照明的范围和亮度,这是果。后者,因相是一刹那发一次光。果相是遍满整个天下的范围,而且非常明亮。

所谓“比较”,就是从果相上看,有情无情两大类的所有发光者在一处汇聚,同时全数发光,这无数个因行导致的果相,跟太阳一刹那发一次光的果相相比,微尘数分都不及其一。这才看到相差极远,透出了果上太阳光的呈现度极其超胜。实际这已经瞄准了“胜利”两字,在用譬喻来暗示了。

之后是意义,要跟譬喻对应好。有情无情两类能发光者,对应声闻施戒修三大类能出现福德果报者。施戒修三大类里又有无数个体,就像有情、无情光体中有无数种类一样。譬如布施里有财施、法施等,里面又有无量无数,持戒里有身口意各支分戒等等,也非常多。像这样,施戒修是三种种类,出现的是无数的福业事,这是因。这三类福业事的积聚,每一个都会出现果报,把出现的果都汇集在一起,就叫做“福德蕴”,这是果。菩萨的因,是起了一念随喜心。从他起心一直到尽未来际之间,有非常大的果报量,这是果。

然后作比较:声闻众三福业资粮作为因行,所出现的福德蕴,跟菩萨一念随喜心出现的福德蕴相比,微尘数分不及其一。譬喻里,无数两类发光体在同一个点上发光,这是因,一发就很快呈现果相,能看到它的范围不大、亮度不够。而太阳一刹那发光是因,之后呈现出遍满天地间的光明和亮度。那么多个体集中在一起发出力量所出现的果,却比不上这个果的百千万亿分之一,可见果上相差极其悬殊。

在心的缘起上不容易表现这个道理,所以必须通过譬喻。譬喻里因和果非常近,能马上显示出来。而意义上,种下的善根会出现怎样的果德呢?这个量不容易显示出来,因和果的距离也不是那么近。但是,通过譬喻马上就能看出,声闻的施戒修所摄的极其具足无量无数的三福业事的修行,跟菩萨一刹那作大随喜的修行相比,从果上呈现的量来看,前者比不上后者的百千万亿分之一,菩萨一念随喜就超过他们难以计数倍了。这才透出菩萨随喜有极殊胜的利益,“胜利”两字就突显出来了。这是从相状上以同喻来显示的。

要知道,如果没把细节分析清楚,只是模糊地了解,尤其在因和果的相状上没看清的话,就会导致一团混乱。这样拣择清楚后,有顺应佛圣语和文殊解释的一分相应智慧,他的抉择慧就出来了,之后很容易开发定解。这里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两分细节,心粗了就把握不住,一旦很细密地对准,密码安好了,一下子就会打开理解。再次强调,在因和果的辨别上容易搞混。如果对两个大的分类,以及分类里尽其所有的小种类,因上是什么相,果上有什么差别,这些都能辨析清楚,体认明白,对应好因果的相,那对于菩萨随喜的胜利,心中顿时就会非常清楚,由此会开发定解。

这才知道,第一部分的譬喻是同喻,第二部分意义里,“因为”前是宗,“因为”后是因,摆好了宗、因、喻,就形成了比量,会出定解。“因为”以后又有两层理由:首先,在因行的相上要看到,缘起上的确相差很远,不然那么多加在一起,怎么会不如他的百千万亿分之一呢?说明缘起点上的确不同,“因为”后面说的全是缘起之理。第一个“故”前是揭示在修作的缘起上完全不同。之后就推出,每一个声闻善行的量,相对菩萨来说都非常小,无数个加在一起,都不如菩萨一念随喜所引出的福德聚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微尘数分之一,相差如此悬殊、遥远。

这才透出,大乘随喜的确特别殊胜,认识这一点后,会有猛利的欲求心。也就是通过胜解发生了信念、欲,之后就有精进了。这就是我们的心趣入正道的缘起,就大乘来说,一定要显示它的殊胜来引出胜解、信心和欲乐,之后会自然转入精进。

在解释里,“微小”两字是相对大乘菩萨来说的,声闻的善根相对人天善根来说是巨大的。在善根的层面上,上了一层见地,开发了一层心量和法道,顿时就跃上了非常深广的层面。因此,我们应该力求上乘,首先开发见解,之后趣入法行,无论如何从资粮道开始都要随顺它来运作,这是大乘行者应有的信念。

2、共说随喜与回向之事

过去先佛俱胝那由他,住无边际千俱胝刹土,

永离忧苦世间诸怙主,为尽苦故演说诸法宝,

始从初发殊胜菩提心,终至导师圣法灭尽时,

期间彼等胜者福如何,具波罗蜜佛陀法如何,

任何佛子及诸声闻众,学及无学善根漏无漏,

菩提萨埵总摄修随喜,为群生义菩提普回向。

过去时先前的诸佛俱胝那由他者,住无边千俱胝刹土者,以此为例,即过去的无量无边佛,以及永离轮回忧苦的世间诸怙主,现今住世,为灭尽苦而宣说法宝,彼等一切,从最初自相续发起殊胜菩提心开始,直至彼等导师的圣法隐没或灭尽时,于彼期间,彼等胜者意乐上发起菩提心的福德如何,加行上具足六度的情形,果位获得十力等佛陀法如何,此外,任何佛子菩萨的善根,声闻缘觉有学无学的善根,尽有漏与无漏,彼等一切由自心合集为一,彼菩萨随于彼等由衷地修欢喜,并且发起无上菩提心,即为了作成办无边众生义利之因,为了获得无上菩提之故,当合集自他一切善根为一而作回向。

这一段要抓住脉络,包括三环节:一、随喜;二、发心;三、回向,前后组成了完整的回向法行。

首先随喜,又要了解所随喜的善根和如何作随喜。所随喜的善根作为境,必须清楚有有漏、无漏两分,即《行愿品》所说五类人的善根。经中列举四种——佛、菩萨、声闻、缘觉,其中主要描述了佛的善根。因为在法界中,诸佛的善根最为深广不可思议,其他一笔带过。佛的善根又列举了过去佛、现在佛,从发心乃至法灭尽之间的三类善根:一、意乐发心的善根;二、加行具足六度的善根;三、得果具足佛功德法的善根。

修的时候一定要有很细致的了解,之后会发生具体的观境。当一类一类的善根很明晰地在心中现出总相时,就要对它发欢喜心。“随”指随着这个境,“喜”是修的重点,以喜能滋润心续的缘故,会得到等量或同分等的善根量。由于观境函括了十方三世法界心中一切五类善根的量,成为随喜之王,因此随喜的功德无量无边。

接着要细致地把握佛的善根,包括过去佛和现在佛。首先过去佛,要具体地想到:以往出现了俱胝那由他数的古佛,他们分别在无边际的千俱胝刹土里安住过。具体的量出来后,表现出从东西南北等方向延展出去,有无边际那么多的千俱胝刹土,那里曾经安住过古佛,之后一下子拓展到过去无量无边的佛。接着要想到:所谓的现在佛,就是当前位住在十方世界里宣说妙法、普度众生的怙主。“超出轮回忧苦”是灭度的意思,也就是出离了一切苦和苦因,达到究竟安乐之地,这样实现了无上果位的诸佛。

对于所有的过去佛、现在佛,要想到他们所有善根的量。从最初发菩提心开始,直到成道示现十二相稀有事业,入涅槃后,善根的量在教法期未灭尽期间都在发生作用。然后具体到这些如来三大部分的善根,因有意乐和加行,果有佛果功德。

无数的过去佛、现在佛,最初发无上道心,出现极广大的心量,要把一切众生全部安置在无上正等觉的果位,就像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那样。这样一想就知道,善根的量极其庞大,无量无边。他发起无上意乐后,修持布施、持戒等六度万行。就像《行愿品》所说,毗卢遮那佛自从发心以后,为了利益众生,以不可说不可说的头目脑髓、国城妻子等等来作布施,行持一切布施度。然后推展到,所有波罗蜜多门全部圆满,这个善根的量多么庞大!得果的时候,出现了能了知因缘、界、根、意乐、道法等深广不可测,等同于所知法种类的极大智慧海,无碍而转的十力,包括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或者三身五智等无边的功德海。这样就知道佛的整个善根量。具体了解以后,一下子拓展到十方三世一切佛就可以。

接着是十方三世一切菩萨的善根,十方三世一切声闻、缘觉,有学、无学的善根,以及十方三世六道各类有情的所有善根。总之,随喜的境是尽法界心量中,所有圣凡五类人的一切有漏无漏的善根量,没有丝毫欠少,这就是最圆满随喜的境。

如何随喜呢?展开广大观境,尽十方三世法界心海中呈现一切圣凡有漏无漏的善根后,自己跟在后面由衷地起一个欢喜,叫“至心的欢喜”。随喜落在后面的“喜”字上,如获至宝般,“随”就是跟在后面。好比母亲见到孩子能认真读书、尊敬老师、孝顺父母等,她会说:“我的孩子真好,有这样的善根!”她会津津乐道,看到孩子做得好起欢喜心,这是真心的随喜。或者老人看到年轻人很好,看着他的一举一动时,心里想:“他这么做很好,他的心很好”,这就叫“随喜”。人的良心只要不被蒙蔽,看到别人好时,自然会从内心发出欢喜来。如果嫉妒就不随喜,傲慢也不随喜;有随喜状态就没有傲慢和嫉妒。

像这样,把本心具有的善推到普贤的层面,就会发起随喜愿王。我们要修的随喜,它的相状是愿王方式,对法界里的一切善有至心的欢喜。看到人家行了善,就像自己得了宝贝那样,一看到别人的善就津津乐道、啧啧称赞,心里非常欢喜。这样就没有“我”的染污,是很纯的善。随着欢喜心的深度来定善根的强度,随着随喜的广度来定善根的广度。

再要看到随喜是圆遍的,它是圆教的行法。最好能懂普贤行愿,一旦懂了普贤行愿王,这样修根本没问题。所以,目前作的普贤行愿初机引导非常重要,不会超出它的范围。也就是,当法界心中一切善根出现时,一时间把它合集为一,看成一个东西,然后一次性随喜。如果不懂甚深理趣,按这么想就可以。如果能发生定解,那会十分有力量。因为知道真正的自己不是四大幻躯,也不是生灭幻心,而是法界真心,一切圣凡的善根都在法界心海中现前,达到无上果位时必定是这种相。所以一切都是普贤行,它叫“海印三昧”。

什么是“海印”?就像满天星辰全部在大海中印现,没有一个在它外面一样。就圆教而言,众生是我心中的众生,佛是我心中的佛,菩萨是我心中的菩萨,声闻是我心中的声闻等等,所以不要见外,他们全是你心中显现的。而法界真心不落在生灭上,也就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当证到一切种智的地位时,十方三世一切圣凡的相全部在心中呈现。这里取它善的一分相,也就是它全是真心里的圣凡善根,然后一时间对十方三世一切善根的量随喜,一次性随喜,这叫“合集为一”。

我们要懂两点,第一抓住境,第二抓住喜。境是要随的,喜是自然的善心状态。它是从内心中发出的,叫“由衷”,不是口里说“随喜你、随喜你”,心里却特别嫉妒,那是做表面文章,一点用也没有,关键是看心。这样就懂了第一步骤——随喜。

这样作了随喜,再发展到后面的发心和回向。要知道法行之间的连接、关系,这一点特别重要。要回向的就是自己这个善根,连同十方三世一切善根的量,全部打包起来,一起回向给众生和菩提。先前要随喜一次,随喜以后,特别有一种意乐、欢喜,这样马上就能进入发心和回向,所以特别善巧。

之后想:这么庞大的十方三世的善根量,我把这次的善根,连同我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有善根,全部放在里面,不要把它分开来,这就是完整的尽法界的善根量,好大的善根!像这样,欢喜心起来后往哪里回向呢?这时就要发心,以菩提心摄持来回向。也就是想:我的目的是为了成办无量无边众生暂时和究竟的义利,这个善根回向过去就成为它的因。不要单为我一个人求现世福、来世福或者小乘福,一定要给尽法界一切众生谋求现前到究竟一切义利的因。要放在这里用,让尽法界量的善根完全投资在这个大义上面。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投资到让一切有情得到无上正等觉佛果。这就是大义的回向。这两大目的,一个是让善根成为无边众生得到义利的因,第二个目的是朝向果,让一切众生都同成无上正觉,归心在这两个地方。起了这样的心,就叫发了菩提心。这样摄持后,再把前面说到的自他所摄的尽法界十方三世善根的量当成一个,法界心海有多少就那么多,一次性这样回向,这就完成普贤大回向了。

世俗中,以缘真实回向处的思带着希欲,如射箭般能将善根转于彼上,即是回向的体性。

这里要透过譬喻和意义结合来了解回向的体性。有四要点:一、善根;二、欲;三、思;四、转在目标上。对应譬喻的四要点:一、箭;二、愿望;三、射手;四、目标。或者用司机的譬喻来说:一、物品;二、主人的愿望;三、司机;四、转向目的处。

了解这四个要点,就能精确地把握好回向的体性,之后反在自身上,就能有条不紊、毫不错乱地达成回向的法行。这样了解叫做“开见解”“开眼目”,由此正确地操作,就正式成了缘起的正道,必定能达成结果;如果不了解就如同盲目或者视力模糊,糊涂、有错乱,在行持上必然效果不佳或者不出效果,所以,认识法相特别重要。

首先用譬喻表达四要点。同样一支箭,射手想射向东边的靶子,就直接驾驭着箭往目标射,结果这支箭就驶向东边的目标,射中东边的靶心,实现了射手的愿望。假使射手的愿望转一下,要射向西边的靶心,这支箭就按照他的愿望,直接射向西边的目标,同一支箭,就转换成了射向西边的目标。

这里表达了世俗缘起的相。心想射到哪里,一驱使就往那边射,同一支箭会达成不同的目的,是由缘起上的操作差别所导致的。最关键的差别是有一个欲,它想达成什么目标,欲作为指令,射手就把箭射向了所欲的目标,这就表达了回向的涵义。

接着用司机运载商品到达目的处的譬喻来作启发。譬如主人有一个愿望,雇佣司机说:“你把我这批货物送到那个地方,用来做那件事。”于是司机带着主人的愿望,直接开向目的处。把这批商品送给灾区的人们,这些商品就成了让灾民解决生活困苦、得到安乐的因。或者把这批东西送给希望小学,就成为孩子们完成学业的因。或者把这批东西送到国家元首那里,就成了一份献礼。或者把这批东西运到另一个买卖的渠道里,让它增长价值等等。总之,司机驾驶装载物品的车子,带着主人的愿望,直接奔向目的处来完成这个希欲。这样,缘起配合起来后,这批商品果然按照主人的愿望,在司机的驾驶下到达了目的地,这叫做“转变”。像这样,主人的愿望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司机去完成它。这两个达成后,就直接把它转到所愿处了,这在缘起上是决定的。

同样,世俗中“诸法依缘性,枢要在欲心”,一切都是缘起,它的关键是欲,欲是指令者,代表方向。操作者是思,它是驾驭者、策使者。也就是,我要把这个善根全部放在成办无量众生义利的因上用,或者放在让无量众生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果上用,这叫做“希欲”。有这个猛利的欲,回向主体的思心所就开始了,策使心朝着真实的回向之处,向射箭一样往目标发射。这样一发射,善根就转到那上面去用,投资在那上面,缘起就这么定了。欲心所一起,思心所一策发,善根就往那边发射了。

“真实回向处”,意思是不能说回向给石女儿,因为没这个人,那是不会达成的,也不能回向成为无法实现的果,那也不行。但我们说,回向众生得佛果,这是法界中存在的,缘起上是真实之处,所以这样投资不会打水漂。

接着,以猛利的欲作为缘起的枢要,以缘真实回向处的思作为策使者,像射箭一样朝向那个目标发射,心这么一起就发射了。“能将善根转于彼上”,就本法而言,“彼”就是使它成为成办无边众生义利的因,以及为了获得无上大菩提这两点。由于心中是这样怀着愿望,思心所是这样策发的,已经往那边回向了,结果就转到实现那个上面了。

有真实的愿望,以菩提心作为缘起的枢要后,善根就直接往那边转了;如果没这份心,那就不可能达成这个果。如果心小一点,果就小一点;如果心是片面的,果就是片面的。缘起由心定,一切都是心作心是,心怎么想就怎么现,这叫做“深悟缘起”。懂了这一点就知道,所谓的“普皆随喜、普皆回向”,的确在缘起上达到了最大的量。

这样懂了以后就知道,对于回向要摸准它的法相、关键,然后在心里按这样操作。这样随喜一次,就像太阳发一次光就遍满整个天下,超过无数根小蜡烛等无情发光体以及萤火虫等有情发光体聚在一起的亮度。为什么呢?他在缘起上达到了最大量,他打的是周遍法界的拳,善妙地把握了缘起,他是善巧者,所谓“善巧的回向”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