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备忘录 .轮回过患 3

备忘录-轮回过患 (3).mp3

要吃苦修的原因

因为世间人乃是先以乐开始、后以苦告终,而修法人则是先以苦开始、后以乐告终故。

轮回苦的修量不容易生起,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性,乐执是非常深重的,因此,这里龙多上师劝勉一定要吃苦修。那么,为什么要吃苦修呢?这一句就说明了原因。要知道,在修作上有两种——世间人的修和学道者的修,世间人每天都要忙好多的事情,那就是他们的修,他们也要修个乐;学道人每天学法、闻思修,也是要修个乐,但两者的状况完全不同。要看到截然相反的苦乐二途:一种毫无前途,唯一以苦告终;一种极有希望,决定以乐结束。一定要看清楚,一个往苦海里钻,一个往大乐洲上走的缘起的差别。

首先看世间人的情形。藏文里是“轮回者”,意思是他们干的都是轮回的事情,无论怎么做都是轮回的因,出现的都是轮回的果,没有其他的事。他们的情况是怎样的呢?首先受取一个乐,但这个乐是假的,过后会发现已经走到苦里去了,之后越来越苦,最后深深地陷入苦的泥潭、落入苦的深渊,会发现就是以苦来结束的。再看修法人的状况。修法人是以法为业、一心为道的,他一开始会取一个苦。比如世人会说:“那个人怎么出家了?世上的快乐都享受不到,好苦啊!”他舍离了世间的种种享乐,然后到山林中过清苦的生活等等,给人感觉好像是取了苦的开头,但实际上后面越来越乐。尤其在生死之际,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没有比修道人更潇洒自在的了,他是以大乐结束。这就知道俗和道是两条路,走法完全不同。

打比方说,比如一对世间男女,他们在成家的时候举行盛大的婚礼,给人感觉是世上非常喜乐的事情,即所谓的“大喜之事”。这对新人穿著华丽,用各种饰品作装扮,在亲友们的见证下举行非常隆重的典礼。结婚之初,住在新房里,过着很享乐的生活,当他们走出去的时候,在人群中也显得非常幸福,大家都认为他们很美满,一段时间看起来,男的就像白马王子一样,女的就像白雪公主一样。可是过了几年以后再来看,发现他们好像变成了鬼一样,负欠很多的债务,生活非常困苦,之后出现问题打官司等等,出很多的事情;或者夫妻之间发生严重矛盾,感情破裂,之后离婚等等。像这种情况就看得出,最开始取一种乐,过了一段时间就陷入苦境,往后越来越苦,这一生结束后,来世就更苦了。

以修道为业的人走的是另一条路,也是想离苦得乐,但是他们知道只有修圣法才能得到真实的乐,因此最开始要取苦。就像一般说的“三年苦,六年苦,苦了以后就有乐了”,往后会越来越乐。也就是最初学法的时候,对今天的人来说,十年、二十年以上的苦是一定要吃的,比如每天从早到晚背很多经书,还要思惟很多,各种各样的难关都要度过,在多年里面一点空也没有,有好多闻思修的艰难和困苦要度过。这样吃了十年、二十年等的苦以后,往后就很好了。

就像萨迦班智达所说:智者求学的时候是很苦的,如果一切时都快乐无事,这样放空而过的话是不可能成智者的;如果耽著微小的乐,那会成为获得大乐的障碍。像这样,一开始学法的时候是很苦的,因为要亲近善知识,始终没有放逸的时间,不可能到哪里去玩个什么,或者观光旅游、看影视、聊天等等,从早到晚都在学习,像这样日夜不断地修学。生活方面也很清苦,吃的、穿的、住的都很简单,还会遇到冬天的寒冷、夏天的炎热,有时候还会饥饿、口渴,身上还常常出现劳累、疲倦等等,各种各样的艰苦都是有的。像这样是以苦来起头,他看重的不是世间小乐,不会为了世间小乐耽误解脱大事。

那么经过了这些苦以后,将来是越来越安乐,越来越踏实,这就是透过吃苦闻思修而得到的。也就是闻思上得了定解,没有什么疑惑,修行上已经转掉了心,而且越来越能把握修心的要道,越练越纯熟、越有力量。一旦上了路,经过若干年以后,修行上就开始有把握了。这的确就像佛所说的,多闻的人到寂静的山林里去实修是很安乐的。他此前已经学得很好,很多法义都通达了、掌握了,心里什么法都有,这样到寂静处以后,一年比一年更安乐,一年比一年更踏实。到了寿命穷尽的时候,就像病好了一样,那是非常地快乐,一点也不害怕,而且心里有把握,往后会走到更安乐的地方。

这样就看到,他先是有意地要取一个苦,他知道一定要刻苦地求学。为了这个,他想多吃点苦,生活上简单一点,不去追求各种娱乐,之后从早到晚一心专注地修学。那肯定是十年寒窗,长年累月地这样苦修。这样做的话,只是前面吃若干年的苦,到了后面是越老越安乐。到了老的时候,智慧力很成熟,修养很好,无论遇到什么,心境都是越来越好。对这个老者来说,由于他是有智慧的,对这个世上的事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是有修行的,在他的境界里是越来越安乐。不仅如此,到了来世比今世还要安乐,再来世会更加安乐,像这样越来越安乐,一直走到大乐之处,这的确是最好的路。

这样了解以后就要知道,我们目前在修持上虽然有一点困难,但是只要坚持下去,这个难关不久就会过去。一旦度过了难关,往后会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安乐、越来越踏实。

2、利根者可达修量

仅仅思惟如此的轮回总苦即可,无需其他,

“思惟轮回总苦”,指不是对于六道各处的苦一分一分别别作思惟,而是对于轮回总体的苦由六相透彻它的状况,利根者由此就能退心。譬如,知道轮回唯是苦性,再者,就差别而言,轮回周遍是苦,就时间相续而言,如果不修解脱道,从无始到无终之间将相续不断地落入苦的轮转中。就像这样,一旦透彻了以后,就觉得这里只是苦的轮转、苦的循环而已,丝毫真实安乐都不可得,在这里面再怎么追求、再怎么勤作,连一点意义也没有,利根人在这里很快就会退掉世间心,而转趣修出世的解脱道。

针对今天的人普遍根性钝劣的状况,要在这上面得到一分认识,乃至发展出具相的厌患心、出离心的话,还需要有具体的补充。也就是,在具体认识轮回的性质方面要懂得三苦。本人在讲授有关轮回过患的课题时作过详细的解释,比如,《四法印·有漏皆苦》的讲记,《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的讲记等,这些地方都可以参考。当具体地认识到三苦以后,就能认识到轮回唯一是苦性。接着,对于轮回周遍是苦、相续是苦,需要认识苦集二谛,以及十二缘起的整个机制,这样在缘起律上就能得到确认,的确从头到尾全是苦。再者,我们最痴迷的是人天富乐,也就是现在人所说的世间快乐。为此要认识到,在轮回里哪怕生到最高处,最终也决定要堕下来,这就是高下循环的道理。这些要依靠《亲友书》作六苦的思惟等等,由此会在量度上知道,以无厌足的贪欲所驱使,会发展出无穷无尽的苦;再者,受生、舍身都是无数的;又是在不断地高下变易,一点实义也没有等等,诸如此类要展开广大的认识。

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对于轮回总苦的透视,总的就落在缘起上。一旦明了了缘起,在那上面得了胜解以后,心里一定会确认:这世间一点意义也没有。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要发展出具体的胜解以及此后的出离意乐,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按照今天的状况,也就是人们受的邪熏重、邪见大、乐执深,外界各种蛊惑的状况很严重,而且在世间学习、串习得过多,如果不这样具体、广大地开展的话,像单纯的古人那样,一触及到这些,心上就出现非常明显的感受,这种情况虽然不能说没有,但是寥若晨星,这样就知道,需要具体地来开展。

(二)别别思惟 分二:1、以八热地狱为例详释修法轨相;2、其余同此轨则。

1、以八热地狱为例详释修法轨相 分三:(1)厌患出离;(2)忏悔立誓;(3)大悲行愿。

(1)厌患出离 分六:1)修的方式;2)依《念处经》详细认识诸差别相;3)总劝修苦集时数数观阅佛经4)需要设身处地思惟;5)依四分思惟趣入;6)生起厌患、出离的状况。

1)修的方式

但若由此尚不得退心者,当进入别别思惟的阶段。其中思惟六道各别诸苦时,诸大地狱如八层铁房层叠之方式思惟者,是修的方式。

如果以思惟轮回总苦还退不了世间心,也就是还以为世间有乐,还有那种欲求,这样的话就要作别别的思惟。也就是根不利,由于善根福德不够、障碍重等的原因,没法发起那个心,那么针对这种根稍钝的情况,就需要一层一层地对于六道从下到上整个看个透。利根之人善根深,在原理上说一下或者指示一下,就能敏感到轮回的状况,从而彻底退心。如果乐执实在太深重,障得厉害,单单思惟总苦还不行的话,那就需要从地狱到天界,别别一分一分地来思惟苦相。直到认定六道从下到上完全是苦,真实地发生了胜解,的确唯是苦的自性、苦的繁衍、苦的机关,就像这样,心已经认识以后,绝对是毫无意义的,之后就会起大厌患,那么这样也能达到和利根者一样的退心状况。为此,以下要作六道各别苦相的思惟。这里先以修八热地狱苦为例说明修的轨则,之后其他道的苦相都依此类推。

首先思惟八热地狱的苦。修的方式,就是把它们想成八层铁房子从上到下层叠的状况。所谓“修的方式”,指实际状况不是这样,但是为了修得方便可以想成这样。就像绘画大师绘制地狱变相图的时候,他抓住那种地狱受苦的要点,然后画出能表示那个地狱的图,虽然不是地狱的原貌,但也就可以了。像这样,为了方便观修的缘故,就想成八层铁房子层叠,表示有这样的八层地狱,位置是从上到下一层一层地出现。

2)依《念处经》详细认识诸差别相

于总地狱有不可思议那么多处所、苦相、名称的差别者,需按《念处经》所说那样了知。

总的地狱的状况,有不可思议那么多的处所、苦相和名称。“差别”指各式各样,由于因地所造的业不同,导致所感生的地狱有五花八门的处所、苦相;由于这些现相的差别,给它们立的标志性的名称也就千差万别。对于这些需要按照《念处经》所说的那样来了解。意思是,地狱不仅仅只有引导文里提到的八寒、八热、孤独、近边这样十八种,其实差别是很多的。在引导文中只是约略标举一下,指示出一些代表性的苦相,让我们大致知道苦的状况、苦具、寿量等等,要想广大地了解地狱的情形,就需要按《念处经》来认识。这里与宗喀巴大师在《道次第》里指示思惟恶趣苦等时所说的是一样的。

在我们地球上能看到的在这方面讲得最广的佛经,就是《念处经》,那里的确说到了极多的地狱种类,所以,我们通过学习《念处经》来发生认识是极其重要的。前代有些还魂者,常常在境界里见到罪业深重者堕入地狱的情形,在他们的游记等中,会讲到很多地狱的名称,其中多数都是不为人知的。又像白玛灯登尊者,在他的传记里,光是谈到做枪支弹药而受生到的地狱,就有非常多的不同的名称和处所。又如华智仁波切讲述饮酒的过患时,也讲到很多地狱的名称,这些都是一般人没听过的。其实就像《念处经》里所说的那样,由于众生造业的状况无数,因此感现的地狱处所无数,受苦的状况无数,因而安立的名称无数。

3)总劝修苦集时数数观阅佛经

于修轮回过患及业因果的此诸阶段,对《百业经》《贤愚经》《念处经》《富楼那因缘》等的这些圣教,需要数数观阅。

这里总的提及,在外前行后两大部类修心的过程中,对于这些重要的佛经要反复、多次地去阅读、思惟。如果没有这个量,对于业果和轮回苦的真实胜解是难以发起的。

这里提及的经教,也是怙主法王如意宝在生时着重强调的。比如,法王在《四乘指归》中制定的四年教学计划里,第一年大半年讲授《百业经》。当时也是强调,在缘僧众造口业等很重的罪业上,都要对照自己反省,然后知道恶业的可怕,当时也是引导大众一起发誓来断除这些恶。再者,怙主法王讲过三次《贤愚经》,当年法众少的时候讲过两次,后来学徒多的时候讲过一次。按照前代大德所说,《贤愚经》要以讲闻的方式学三遍。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我们很熟悉的噶当派朴穷瓦大德说:“我至老时,依附贤愚。”可见要特别重视《贤愚经》的修学。再者,《念处经》的内容是最多的。宗喀巴大师在《道次第》里尤为强调,再三地劝导需要数数观阅、数数思惟。这是部头最大的经,长达七十卷之多,在汉地很早就翻译过来了,属于小乘经中极重要的一部。

需要数数观阅的原因是:假使对于《念处经》,数数地阅读了、思惟了,那将对于轮回过患和业果发生非造作的真实信心。所谓“造作”,就是当看到轮回现相时,第一感觉还是认为有乐,认为这个很好很有意义,只不过后来心经过一种造作或者做作,改成认为这个是不好的。所谓“发生非造作的真实信心”,就是无论见到什么世间现相,直接的观感就是不好的、过患无穷。看这个世界就像大苦海、大黑洲、大火坑,哪怕再多的乐也都感觉跟毒药一样,或者各种各样迷人的事情就是要吃你的,在轮回里再怎么搞都是往苦里走,像这样,心是真实地会起。再者业果方面,真实地确认决定如此,由善业决定发生乐果,由恶业决定发生苦果等。这不是心里还蒙昧,没有这种感觉,通过造作把心调到这上来,而是会直接起信心。怙主上师在晚年的时候,本来也有讲《念处经》的计划,但遗憾的是众生福薄,过早地圆寂了。

不仅如此,在这里还需要补充其他经教。在思惟人间八苦时,按照晋美朗巴祖师的法轨,要重点地学《处胎经》和《入胎经》,这在《宝积经》等的经集中载有。实际两部经大同小异,一部由唐代的菩提流支所译,一部是义净三藏所译。此前我们对于《处胎经》,已经作了具体的讲授。此外还有《杂宝藏经》《百喻经》《阿含经》等,如果时间充裕的话,都要数数地观阅,乃至历代的感应故事、因果故事等,常常阅读这些会发生深刻的观念,当观念非常深的时候就会起作用。如果量少,尤其现在处在无因论、享乐论、世间有意义论等的各种邪论调的感染冲击之下,修行人对于苦和因果尤其难生胜解,要知道这上面真实的难度。

在修六道苦的时候,除了人道的苦要密切地结合《入胎经》《处胎经》外,其余五道的苦都要细致地阅读和思惟《念处经》。比如,阿修罗的苦和欲界天人的苦,只有在《念处经》里能看到那么详细的描述,只有详细阅读了以后,才知道引导文里纲领性的指点落在哪里。其实看过一遍就已经明白了,但是没看过的话,只有引导文里那一点是不够的,始终是抽象的或者一星点的认识,也就没办法结成胜解。譬如天界的苦,从四王天一直学到三十三天,这上有几百页的内容,有上百处的描述,一个个看过了,就知道天界虽然非常享乐,但过后不过如此,全部要堕落。这些都学过了以后,心里就有胜解了。

当胜解真实地发展出来以后,对轮回就没有任何希望之心,一心想求解脱,今生就想命终之后往生净土,对于轮回的事情看得很透了,这些就是数数看、数数思惟的结果。“数数”很重要,不要以为那些描述千篇一律,虽然确实差不多,但必须学过了那么多个例子,经过那么多次反复地思惟,最终才结成一个观念。就像世人推行某种理念或者推销某种商品时,会密集地去熏入,结果人们就会结成一个观念那样,只不过这里是正思惟。这样看清楚以后,心就放下来了。没看清的时候,始终感觉轮回里还有什么东西很好;一定要直接看,看完就彻底拉倒了,所以,不能避开也不能偷巧,这是历代祖师共同的主张。

思考题

1、思惟世间人和修法人所走道路的差别,认定修法之路后,对吃苦修发起决心。

2、思惟八热地狱苦时,修的方式是什么?

3、怎样才能详细广大地认识地狱诸差别相?

4、在修轮回苦和业果时,需要数数观阅哪些佛经?这么做有何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