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录 | 三殊胜9

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等起

二、广大方便秘密持明真言之等起者:此在密咒金刚乘之法,不论是听闻、传授、修行等任何时,也极为重要故,从最初必须要上师及弟子之缘起无错乱。

在密咒金刚乘的法道里,无论是听闻、传讲、修行等的任何时候都是极其重要,最初就需要上师和弟子双方的缘起无错乱,这样才能顺应金刚乘的法道,也因此,有必要修持广大方便秘密持明真言的等起。

前面以显教而言,需要修的是广大意乐菩提心的等起,它的着眼点是发起为利有情而愿成佛的心。由于它的意乐是遍满十方的广大,不是为着自己,而是为了利益有情,并且发愿要让有情远离一切苦因苦果,安置在正等觉佛果位的心,这就发到最大了。以这个意乐驱使,就能够使得一切的修持都转成了成佛的因。而这里是秘密真言乘,它是在“众生即佛”的见地上,要以果作为道来修,所以它要具备广大方便的等起,这样才顺合金刚乘的道。

凡是有关金刚乘的法,无论是在听闻的时候,还是传授的时候,或者修持的时候,总而言之,有关金刚乘法行的一切时候,最关键的是最初要有契合金刚乘的缘起,才叫做金刚乘的法行,没有此缘起,就不是金刚乘的法行,因此至关重要。

就如同显教要修大乘道,必须有菩提心的缘起,没有菩提心的缘起不成为佛果之因,无论你修大乘道的远道、近道、速道,都成为大乘之外的法,这在上面已经作了明确的讲述。万法重缘起,缘起发端于 最初一念心,也因此以等起为第一重要。与这个道理相同,而在密咒乘里,要有更进一步的推进。因为它是在大乘里面速疾成佛之乘,而且是以果作为所修的妙乘,因此,必须在最初有作清净观的等起,才契合金刚乘。因为金刚乘说的是因果无二,因此,在对待一切的观感上都要与此见地相应,只有如此才能够入于密乘的法行。那么就师徒之间来讲,上师与弟子都要相应金刚乘的法道,也就是,上师应观弟子为佛,弟子应观上师为佛。除这两个最关键因素以外,还需要观法、时、处都是圆满的。这上面没有一点不清净的,这就叫做清净观。以这样的无错乱的缘起,就真正地和金刚乘的法规相合了。

《三相明炬》云:“一义亦不昧,方便多不难,利根为主故,密咒乘超胜。”

“一义”说到了显密二乘的共同处。“亦不昧”以下说到了二乘的差异处。也就是金刚乘以修证的方便——见修行三方面的殊胜,以及行人一方面的殊胜,总共四个方面的殊胜,成立密乘更为殊胜。修的方便上,见上有不昧的殊胜,修上有方便多的殊胜,行上有不难的殊胜,人上有极利根的殊胜。总而言之,以此四个殊胜处成立密咒乘胜过显乘。

以下对此做详细的解释。

意思是于显密二宗的究竟所修——成就圆满正等觉佛位,是一义。然而,修持之方便——见不昧之殊胜、修方便多之殊胜、行不难之殊胜及是利根中利根人之殊胜,即由四个殊胜密咒乘超胜。

显密二宗修证的究竟目标,都是要证成圆满正等觉的佛果,这叫做在所求的果上是同一个义,最终都是要达到无上佛果。但是,在修的方便上确实有不同。譬如条条大路通罗马,所到处是一模一样的,然而进趋的方便是不同的,有的坐飞机、有的坐汽车、有的坐马车等等,这就是说,修持的方便上有所差异。那么有什么差异呢?金刚乘在见修行三方面都有殊胜处,而且在人上面也有殊胜处,这样成立它超胜。

对于这四殊胜,下面就是要一一地解释它的内涵。

也就是:以显密二者仅于见境——法界,将落于同样见彼,而于见之体有如同由明眼与非明眼视色法般,也就是以因相乘抉择了法性胜义谛大空性离八戏,然有未如实证界智双融之自性的愚昧分,而以密咒金刚乘遣除彼后,抉择了界慧双融之自性故,法性之见不愚昧;有法世俗之事,以因相乘抉择了缘起如幻之自性,然有不净如幻之外未抉择为身智之愚昧分,而以密咒金刚乘抉择了身智游戏、从本界智无二之义——二谛无别殊胜之大法身故,是不昧之殊胜。

首先说到见的差别,这又要分见的境和见的体两方面来判断。在见的境上是一模一样的,都是要见法界。在见的体性上是有差别的,一个像明了的眼见色法那样,见得清清楚楚,没有蒙昧的地方;一个是不明了的眼见色法那样,就是还有蒙昧的地方,看不太清楚,有部分成了模糊的、不见的。就好比同样要见一个太阳,这就叫见的境相同,但是在见的体性上是不同的。明了的眼,就是整个太阳完全见到了;不明了的眼,就是太阳没全看清楚,有蒙昧的地方。

那么,同样是见法界,怎么又有见蒙昧和不蒙昧的差别呢?这又要从法性见和有法见两方面来做抉择。首先,在法性见上我们可以看到一者愚昧,一者不愚昧。这怎么说呢?因相乘它是抉择法性胜义谛大空性离八戏,这是它见地所到的地方。也就是,比如说学第二转法轮的显教,学中观的论典等等,那这个只是一味地破,抉择了法性胜义谛的空分。离八戏是戏论的一个归纳,有时说离二边,有时说离四边,有时说离八戏,有时说离三十二增益边等等。只是开合不同,实际上二边、四边、八戏、三十二增益边等等,指的是一切戏论。那么在显教里,以理破除了这一切戏论边,认为它不成立的,在实相中没有,这样就抉择到了法性的胜义谛是个大空性。凡是分别心所缘,语言所说的此者彼者都是边,都是落一个定相上面,但是胜义谛里面没有这样的情形,无论你承许是有边无边等等都不成立。或者以八戏来说,无论你说有无、来去、一异、常断等任何一种戏论边或者自性,都是不成立的。

那么显教中观是用正理去破斥,这一切不成立,这样以比量能够引起见解,就是胜义中是离了一切边的大空性,最高处就到这儿为止了。不仅仅是有边不成立,空边也不成立,凡是分别心所计的全部都不成立。这时会了解到胜义谛的空性,这是他明见之处,这是显密没有差别的。

但是他有愚昧之处,就是到这里的时候,人只是了解到了离戏的大空性,但是对于法界本体还是没有完全认清楚。也就是法性到底是怎么回事?见到了离戏,但是法性是什么样的性质?光是离戏并没有揭示智慧分,并没有揭示佛功德分,到了离戏处还是不知道自己是佛,只是如虚空般。也就是,众生本具佛智慧这一点成了隐蔽处,没有显示出来。

当已经透过如来藏的第三转法轮引到了金刚乘的见地的时候,就开始指示界智双融的自性。也就是,这个界是与智慧不二的体性。法界就是出生一切法的根源,在显教里面只是说了这是个空性,第二转法轮里谈到真如的时候就是空性。那么法界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难道只是一个空性吗?这是不足够的。其实另一方面本来的明体或者智慧分,作了隐蔽没有指示的。因为教法只是在一分上说了,其他一分没有显示,因此学人对此在见地上是愚昧的。

但是已经揭示了本具如来智慧以后,之后会发现这个智慧和法界是不二的。双融的意思是,原本你以为两个是分开的,这边有智慧,那边有法界,智慧去证法界。这个就有能证所证了,那法界就成了相对观待的境,成了对面的境,这是不成立的。其实,智慧即法界,法界即智慧,它是没有什么两个的。这就透出来一切万法的本元是智慧性,由于这个明体,它现前了一切法,如果于它愚昧,起无明力,就出了众生;如果于它觉悟,明见了它,就会出现诸佛。

总而言之,一切法是智慧的体性,这就是金刚乘里遣除了这个愚昧以后,在法性的见地上,指示了法界和智慧双融的自性, 因此不愚昧。这样才知道,一切处都是佛,一切处都是智慧,没有别的体性。

一切万法的法性是什么呢?显教只是说这是一个空性,而它的工具就是,以理去抉择的时候,只说了房子空、桌子空、人空、马空、微尘空、刹那空,一切都是空,说了十六空,这就是法性,其他的没说。密乘是在如来藏教法的基础上引过去的时候,直接就说五大就是五佛母,五蕴就是五佛等等。从这个见地往上走的时候,就说他本来是佛。一切万法的法性,或者说它是具一切德相的空性,或者说它是与空不二的智慧,也因此说到柱子也是智慧,光明也是智慧,水也是智慧,所有的都是智慧,没有别的。其实,法界和智慧是不二的。这样的见地不愚昧,它是完全的,它是称合法性的。

其次,在有法世俗的事上,因相乘抉择了缘起如幻的自性。换言之,胜义中是离边的大空性,世俗上有各种有法。这些有法最多抉择它是缘生如幻的自性,也就是本来无有中,假的因和缘和合的时候,它会如幻事般显现。就好比幻师念咒加持这个石块,以因缘力的缘故,无而显现各种的幻相,这就是在指示世俗有法的体性,全部都是如幻如梦。这是就一个显现分上做指示的,虽然胜义中本来没有这些,但是世俗里因和缘聚合的时候,还会无而现这些假相。那么这样的世俗有法到底是什么体性呢?在有法见上它指示了这是一个缘起如幻的自性,此外就是隐藏而不说。那么他有什么愚昧分呢?这个时候还只是针对众生分别识的现相做指示,所以还是认为这些都是不清净的,但是它是如幻的。除了这个之外,他并不晓得这是身智的游戏,有这个愚昧分。

那么密咒金刚乘已经是唯一指示实相的教法,所以它不涉及不清净妄识的行境。那只是错乱,本来没有的,所以根本就不说这些,不然的话,引起你更多的非理分别。金刚乘要说的其实没有什么不净的如幻分,一切都是本来清净的。在推究本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身并不是这样一个四大假合的身,这个是本来没有的。推究到底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是空寂的法身,或者说它是三身的体性。就心来说,它也是个假的,本来没有这样的妄心。推究到底的时候,它是五智,除了五智没有别的,它是灵知。

这样就看到,只有身智的金刚性体。既然只有它,其他什么样的妄心、妄识都是没有的,什么样的现相也是没有的,没有这些不净的现分,那就是清净的现分。清净的现分是什么呢?它就是身智的游戏。游戏代表它的力用,全部都是它在起用,没有别的起用。这就是见解不愚昧,实相本来如此,法界也是如此的。但是就显乘而言,在法性见上只说到一个离戏的空,在有法上只说到一个不净的如幻缘起。

金刚乘要指示的就是从本界智无二的涵义。“从本”就是本来如此,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就是这样,只不过见地上有愚昧和不愚昧的差别。金刚乘不再扯其他方面的戏论,直接说到了金刚的妙义。“界智无二”,就是本来就是法界智慧,没有什么其他两种东西,这就叫做“二谛无别殊胜的大法身”。

学习显教的时候往往执著二谛,有世俗谛和胜义谛的差别。人们熏习了以后,再怎么样都有这样一种戏分的耽著,好像这边是个世俗谛,那边是个胜义谛,二谛要区分开来看待。那么到了金刚乘,就是本来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什么差别义,所以这叫二谛无别。都是一个不二的界智,没有别的东西,这就叫殊胜的大法身。以这个缘故,金刚乘有见地不愚昧的殊胜。

修者:是以方便——生起次第、智慧——圆满次第二者殊胜。

行不难者:以因相乘没有说不断五欲而修持菩提之道,而此处迅速救护意识、不断五欲以彼为道用后,即生即身就能成就双运金刚持果位,故殊胜。

修者是以三种等持摄持的生起次第,以智慧摄持的有相、无相圆满次第等。

“行不难”这是由于见地不同。因相乘没有说不断五欲而修菩提的道,就是五欲或者五毒作为所断,这样有能断、所断就非常难契合。而金刚乘的见地是不必要断,五欲五毒都是智慧的力用。不认识的时候,你就以为是一个毒,认识的时候它就是菩提。所以,不仅不断它,而且运用它来修道。譬如在显教里把贪视为所断,但是在密乘里贪是要加以运用的,用贪来修道。它是清净的,为什么要断?不但是贪作为道,嗔也作为道、慢也作为道、疑也作为道、嫉也作为道、恐惧也作为道等等,全部可以作为道。

它能够迅速地救护意识。这就是很快地意识就能契合真如,就能恢复过来。这就好像是一个手掌翻掌覆掌,总是一只手,无论心是怎么样的,总是智慧的本体。运用金刚乘的道马上就能使意识苏醒,而住于本来当中。

所以,它是非常速疾地即生即身就能成就双运金刚持的果位。这个双运就是指法身和色身双运。即生是指这一生;即身是指就是在这个身份上修圆满次第、大圆满的道,能够现前佛果。譬如修大圆满的托嘎法,身直接就能化成虹光,就是即身上就能成就金刚持的果位。

四、利根中利根之殊胜者:总的来说,由能生净法(解脱)之五根殊胜;特别来说,根器为能悟密咒金刚乘甚深见之极利慧根及不惧雄猛行为之极利信根,是特殊人之境故殊胜。

这是从行人的角度来说,他是属于利根中的利根。从总体上说,就是能够生清净法的信、进、念、定、慧的五根是很殊胜的,非常地猛利、明利。从起力量来说,他是非常猛的,不是缓弱的;从智慧的方面来讲,是非常的明的,不迟钝,做什么时候能够迅速趣入。信上面不怀疑,能胜解;念上面铭记不忘;精进上面能够勇悍而行;定上面毫不移动;慧上面能无误地抉择。这些方面的力量很大,所以它能够很快地修证成就。

特别而言,专指的是慧根和信根极利,慧根上就是他能够了悟密咒金刚乘的甚深见。这都是在本来成佛的上面建立正见。所以这是极利的慧根,否则就不能够接受金刚乘的见地,他只能转到适合凡夫妄识行境的方面来树立见解,这样就来得很缓慢。就是由于他的慧根迟钝了,不能够一下子契合,直接指示实相的时候无法接受。因此,见地上的确有大小乘的差别。小乘接受不了一切法空,所以只能宣说一分空性。那么在显密二教的行者而言,那也是有见地的差别的。譬如唯识宗的学者,他不能够接受众生本来是佛,只能接受在众生位法尔有成佛的种子。这还是属于一类大乘菩萨种性而言。这就说明他的根性是不够猛利的。

那么,密咒乘的行者在慧根上属极利根。密咒金刚乘的甚深见解,譬如说《大幻变网》的大等净的见解,或者大圆满本来清净的见解等等,这些方面他是能够了悟的。这个悟里也包括解悟和证悟两种。总而言之,最低他是能够解悟的,这种就是极利慧根。那么极利信根,就是对于密乘的行为不畏惧。不只是一种小乘别解脱的行为,或者大乘波罗蜜多乘菩萨的行为,而且他是有各种的超越的行为,对于这些不畏惧,这说明他对于密乘的信心大。像这一类人是属于人中特殊的人,成为他的行境的缘故,金刚乘殊胜。

如此之密咒金刚乘法,在听闻、传授、修行等任何时,五种圆满是有则充足、无则不可。

像这样的密咒金刚乘的法门,在无论是听闻、传授、修行等的任何时候,都必须要有五圆满的观行。有了它就一切充足,没有它就决不可以,否则就不叫做金刚乘的法行。因为在见地等起上不符合教规,那叫什么金刚乘呢?然而,如果有了五圆满的净观,那的确是非常完备充足的。

金刚乘的缘起也是从等起开始的,因此他必须要符合金刚乘的见地。当自身的观念与见地相符的时候,才叫做金刚乘;你的观念与金刚乘的见解不符合,就不叫做金刚乘,也就违越了它的教规,这是绝不可以的。

晋美朗巴尊者亲口说:“若上师见为人,成就不从狗生”,如是所说般,上师视弟子需见为佛,弟子视上师更需见为佛。

晋美朗巴尊者说:如果你把上师看成是人,那从狗一样的相续是不会发生成就的。就像一个故事里讲到 ,佛印禅师和苏东坡两人对谈。一个说:我看你像一堆粪。一个说:我看你像佛。因为你看对方是一堆粪,你自己的心就是一堆粪;你看对方是佛,你的心就是佛。这还是有很深涵义。

但是这不是我们简单地想想的,一个人见地的问题,表现在他的态度、行为上面。如果有了金刚乘的见地,那么一切都是本来成佛的,不应当观成别的东西,否则就与实相不吻合,落在愚昧当中。见解上一旦不符,戒律上也就违背了。

所以晋美朗巴尊者说:如果你把上师看成一个凡人,那你就成了狗的相续了,那么从狗的相续里怎么会成就呢?如果你把上师视为佛,那你是一个一切观为佛的相续,那当然从这里会出现佛的境界。这都是等起,等起是处在缘起的最关要处,它已经决定了方向和结果。所以,在传授金刚乘的法门时,上师需要视弟子见为佛,弟子视上师更要见为佛,也就是不能起不清净的观想。

此外密咒金刚乘具誓与坏誓之差别点是:一切现相视为圣尊时,是具誓;而地见为地、水见为水时,是坏誓,除此之外别无它故。

密咒金刚乘具誓和坏誓的差别点就是:一切现相视为佛,或者说视为圣尊,譬如五蕴视为五佛,五大视为五佛母,或者一切都视为法身、视为佛,这个时候是具誓的;如果你起庸俗的见,把地看成地,把水看成水,就是坏誓。“誓”就是你入金刚乘已经承诺要受持的地方,这个叫“誓戒”。这个誓戒来自于金刚乘的见地,以如是见的缘故,必须守持这样的法规,它就叫做具誓戒。现在从根本而言,如果你能视一切现相为圣尊,这就是具誓。如果你作庸俗观,那就是坏誓。除此以外也没什么别的东西。

这样就可见五圆满是极其重要的。五圆满就是作清净观,一切观为佛的意思,只不过就不同分而立不同的圆满。其实就是观为佛的意思。譬如观上师为普贤王如来,眷属就观为男女本尊,说法处就观成法界宫,法就观成光明大圆满,时就观成法性时等等,都可以。总而言之就是佛,一切本来是佛,没什么不清净的。这样就符合金刚乘的教规,也就是法性的要求,从这里才有所谓金刚乘道的缘起,这叫“等起”。这么起了以后,你的心就入了金刚乘的轨道了。就像菩萨乘,你起了一个广大意乐的菩提心,以它的驱使一直都是往佛位上走,任何作意都成了成佛的津梁。同样,金刚乘具足观五圆满的等起,就入了金刚乘的道了。所以,以等起来决定你是否入金刚乘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