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录 | 三殊胜4

(三)上士之等起者:彼下四种等起,都毕竟(归根到底)是欲求成办我自利的意乐、加行故,从即日起,彼欲求成办我自利的意乐、加行,观为敌、视为过、破除它,非为我自利而为一切有情脱离苦因苦果二者,求不住二边之圆满的正等觉佛果位的意乐,彼者是广大意乐菩提心之等起。

上士之等起:比它低的四种等起,也就是求现世的不善的等起、无记的等起、求来世的等起、求解脱的等起,说到底都是欲求成办我自利的意乐和加行。这种以自利为重的心,恰恰是进入大乘道的根本障碍。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要把欲求成办我自利的意乐和行为看成最大的敌人,看成非常大的过失。它一出现就不给它余地,一定要消灭它,不允许它出来挡住我入大乘的道。

我们在大乘道上进步不了的原因,就是自利心过重。现在着重要起这样的分别:我不再以自己为重,而是做什么,都要为一切有情脱离苦因苦果二者来寻求佛果。这种以众生的利益为重,要把一切众生都安立在佛果的意乐,就是广大意乐菩提心的等起。这时完全超过了前面四种等起,到这里才有了真正的发心殊胜。

我们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按这个标准来修等起。由于以往的习气很强,我们常常还会不自觉地陷在以自身利益为主的心态里,所以要一直不松懈的检查,一旦发现就要根除它。做任何事都要把众生放在首位,是发最大的心,想把一切众生都安立在佛果上。这样的意乐才是广大,以这个等起就真正入了成佛之道了。

实修的重要

在相续中生起它需要修知母、念恩等,此外,上师貌似而说“为了利益遍及虚空界的一切有情……”,弟子也貌似地想想后,双方都目光热切地说“很可怜啊”,之后二者发出空洞之言,没有任何实义。当今时代,有些自以为是上师、弟子的人,无论谁的相续中不用说其他功德,就连一念善心都没有,特别容易出生如此的事故。首先对于自己的老母修知母、念恩、欲报恩、欲求安置于遍知佛位,彼等需要一一地思维。

如果没有实际地修心,只是学着说两句动听的话,那只是空洞的语言,没有实际内涵。只有通过修心,发展出了菩提的誓愿,才能每一次都发起心来,才能发起心来往佛道上走,往利益一切众生的道上走。因为这是真实的誓愿,所以永远不会忘记。每一次修法都会为此付出行动,每一次做功德都是以这个广大意乐来摄持。这才真正转入了上士道。

而没有经过知母、念恩等发起这样的意乐,虽然口里说得来,但是不成为真实的缘起。

所以龙多上师强调,如果没有经过修心,上师也是貌似地说“为了利益尽虚空界的有情……”,弟子也是貌似地想一想,双方都目光热切地说“很可怜啊”,看起来挺像的,其实没有内涵,假的毕竟不能充当真的。打个比方,老师和学生都说要孝顺父母,但从来没有修过孝顺,那只是说空的,心里没有孝的内涵,这样内心不会有丝毫进展。世间做知识的都会说大话,说得比天还高,行为比地还低。又比如说,求解脱的心没有真正发起,口里天天说“要求解脱、要求解脱”,心里根本就不求,只见他求的唯一是轮回里的享受。再进一步,说是说利益众生,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心,就像骗人说“我爱你”,实际根本不爱一样,当然是更大的空话了。

这是非常大的问题。如果还不去重视修心,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笃实的行者,也就只会做些表面功夫,到了某种场合、某个地方,仪式性地说些大话。

现在自称是上师、弟子的有些人,不必说其它的功德,连一念善心都没有。特别容易出现这种事,所以我们更要着重修心。

很多人轻视下士、中士的修法,从未生起过下士、中士的心,但是又听了各种大法,心上却什么也发展不出来,最后就成了非常难治的油子。高不成低还不就,他已经不愿意从下下的开始修,导致他连一念善心都没有真正发过。遇到境的时候连一念善心都发不出来,口头上却说得越来越好听。这样学得越多、慢心越大,伪装也越多,还不如一点没学过的的人,心还有一分诚实。

知识分子的大问题是,学得越多心越复杂,越慢心大架子高,伪装的心越浓。就是一直只在口头上做、脸面上做,真实的修心从没经历过。

所以要避免这个过失,就要依次第真正把上士的等起修出来。做法是:首先对这一世的母亲修知母、念恩、欲报恩心以及扩大到想把母亲安置在遍知佛位的心。而且发展到为一切生的母亲,也就是一切的有情,这样着想。想到最后自己心里已经决定了要按这样做,认为这是最有大义的事,它成了心里最突出的主导性的心,这才真的有了第一个“发心殊胜”的内涵。因为你已经成了立志行这个道的人了,这个愿是不动摇的,每件事都会以他为等起。成了坚决行此道的人了。

所以一定要按修心的轨道逐渐的思维来发展出真实的大乘心。

修菩提心之前,先要认识什么是菩提心,也就是要知道修心的目标,之后要懂得怎么发展出这样的心来。如果连菩提心是什么样的心都不知道,那就像生产时,不知道产品的规格、要求,那怎么去生产呢?所以,知道菩提心的体性就明白了要修的目标,知道要修出哪几分德相,在致力于开发他的修行。就会在自身上实际发生出现它,也就是有了具体的修量。

现在广大意乐菩提心之体者,具足二分或二义者即是菩提心之体。弥勒说:“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故,需要以第一分或第一义——悲心缘有情,是为一切有情脱离苦因及苦果二者而以第二分或第二义——智慧缘圆满之正等觉菩提,是欲求获得圆满之佛果。

先要知道,具足两分德相的心是菩提心。第一分德相:以悲心缘有情,立誓让一切有情脱离苦因和苦果。如果没有出现这个德相,就不叫做广大的菩提心。这就知道,先要在心上修出这样的德相,要有不忍众生苦,发誓救拔一切众生苦难的心。

第二分德相:以智慧缘圆满的菩提,是有求佛果的心。也就是智慧很深远,知道圆满正等觉佛地是无上的果位,就有愿要成就这个佛果。为了得到利益一切有情的力量,必须求这个佛果。而圆满地利他也是要把一切安立在这样的佛果上。在以智慧做了抉择后,就会出现求佛果的誓愿,这就在心上出现了第二分德相。

所以菩提心含有悲和智的两分德相。悲上是念念希求利他,智上是心心希求佛果,两分的和合是为利他欲正等菩提。修出了这样的心,一切时引导行为,就唯一在成佛的道上走。无论修什么法,都成了成佛的道。这样一来,修成佛的远道、近道、速道。每一天修善根都以这个等起来趣入,就是真的在走成佛的道了,不会再有别的结果。就像有上下两条道,走到上面的道上了,就不会落到下面的道了。

现在应当明白了,为什么以广大意乐的菩提心摄持,做任何一点善根全都转成了成佛的因。以这个最殊胜的等起,让心真正在往成佛的道路上走,也就不会走到别的地方。这才知道三殊胜中的第一个——发心殊胜的涵义。

与悲心不相混和与慈心不相混者:想到“为利他”,然未生想安置于佛地,则仅仅是普通悲心;尽管想到求获得佛果,然没有想到“为利他”,则除了仅是普通慈心之外不会超胜故,是为一切有情脱离苦因及苦果二者而当得圆满之正等觉佛的果位。这是广大意乐菩提心。

接着要区分菩提心和一般的慈悲心,不然就会发生错认。常见到说“他很喜欢帮助人,他发菩提心很好”,这都是在随便说。现在要把菩提心跟一般的慈悲心区分开来。

如果只生了利益众生的心,但没有生起把一切有情安置在佛地的心,那就只是普通的悲心。世间善人也有悲心,不忍别人饥寒困苦,会布施别人衣服食物,有这样的利他心。但在做这个善行时,没有生起把一切有情安置在佛地的想法,这当然不是菩提心。甚至你能生给全世界人解除病苦的心也不算是菩提心,因为你没有生起把一切众生安置在佛果的心。

另一方面,虽然你想到了求佛果,但没有想到要利他,也就是要把一切众生安立在佛果上;那最多只是一般的慈心,不会有更殊胜。也就是说只是求自己得佛果,没有想到把众生都安置在佛果;这样即使有心给众生安乐,但没有发到最大程度,只是一般的慈心,算不上广大意乐菩提心。

所以发了心要做到:让一切有情脱离苦因苦果,都得到圆满的正觉佛的果位,这才是心发到最大了,这叫作广大意乐菩提心。特别要体会“广大”两个字的涵义,不能混为一般的慈心和悲心。这在世俗分别心的量上,是达到了极点的量,在缘起上开展到了最大量,这就是殊胜的涵义。它的确是广大——境上达到了最广大,为法界一切众生;愿上达到了最广大,发心要把一切众生都安立在圆满的正等觉果位。如果起了这样的特殊的分别,成了主导性的心,那就成为广大意乐菩提心的等起,也就唯一走在成佛的路上。

应当需要这样先辨别清楚,然后就知道按这个标准的德相,来修等起。

具体的修法

现在修知母。首先要认识到一切有情跟我的关系是最最亲密的,他曾无数次做过我的母亲,因此儿子念母恩是自然的事,也非常容易想到对自己无比的深恩。在念恩以后,报恩也是自然的事。而起了报恩心以后,做最大的报恩也是人子所应尽的职责。之后想:要把母亲安置在何处呢?这就要通过智慧抉择,一定要把他安置于最圆满的佛果;通过悲心发起誓愿力,一定要由我来安置。这样智悲两分的德相出来以后,为了把有情安置于佛果,我誓愿成佛,来取得最大的救护一切母有情的能力。

这样立愿以后就有了上士的意乐。从此做任何事都要发起这样的心,使得自己的一切善行都成为完成这件大事的一个进程。

若问:如此的心,在修时要怎么来做呢?

先对自己现世的母亲修,其次要次第发展到对遍虚空际中的有情而修。

知母:虚空遍及处,有情遍;有情遍及处,业苦遍;业苦遍之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没有不曾作过自己的父母、亲友。其中,没作过母亲的一个也没有,而作母亲时,没有以纯一大恩作抚育的一个也没有。

修知母时我们的心要扩展,想到虚空遍及之处充满了有情,有情遍及之处遍满了业苦,尽虚空界无量无边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心相续里充满了业苦。他们这么可怜,处在极险恶的境地,心中充满了业苦。这些苦现在不断地逼恼他,将来还会逼恼他。被业苦逼恼的一切有情,没有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而且不是一般的关系,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跟今世的母亲一样。他们在做我母亲时,都是以纯粹无私的大恩德养育过我。

就像现世的母亲这样,作过母亲的次数难以思议。而我从无始轮回以来至今流浪之故,仅仅巴掌大的地上,未曾许多次生过、许多次死过的地方一个也没有故,除了地狱众生和多数天人外,没有母亲就不能出生。以一个有情作母亲的次数算不出它的定量,因此,一切有情不仅作过我一次母亲,而且作母亲的次数难以思议,如《亲友书》云:“虽将地丸如柏子,数母边际未能尽。”

像今世的母亲一样,他们都一样给我做过难以计算那么多的母亲次数。这怎么讲?因为我不是只轮回一世,今世的心续是由宿世的心识而来,宿世的心识又是由更前世而来,这样推到无始,就知道我的流转是没有边际的。尽虚空法界里的任何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绝对都是多次生过和死过的。这么累积起来看,的确是无数次的投生。每一次投生,除了堕地狱和生到上界不经过父母外,在这中间,生饿鬼、畜生、人、修罗以及欲界天等,都要经过父母才能出生。在这无穷无数的转生里,每一次都有一位母亲。这其中就任何一个有情来说,曾经做过我母亲的数量是没办法给出一个确定的量的,不是有限的数字。

有情不但做过我的母亲,而且是无数次地做过。我们从宿世极长远的历程来看,比如今世的母亲,如果有宿命通就会看到,她不是只有这一世做我的母亲,能做母亲都是很深的业缘,不可能忽然间做母亲。比如前世我转生为一只猴子,她当时做我的母亲;再回溯若干世,我是某个部落的人,她当时也做我的母亲;再往前回溯,我生在欲界天,她当时也做我的母亲。这样推下来就知道,她曾经无数次做过我的母亲。就像今世的母亲这样,在世上随便找一个众生,以佛眼来看的话,他跟你前世就是母子关系。不是一世做母子,而是数不清那么多次数做过母子。

这才知道,原来一切有情都是我的母亲,所以我们称他为“母有情”。这样认识以后,自己的心就不再那么僵硬,翻脸不认人。不会感觉世上的人有的是仇敌,有的是亲戚,有的是中庸,大多数跟我毫无关系,我不需要去关注他。你的心会慢慢转变。这就是我们在现相界里对于有情与自己关系的一个最大的认识。基于知母,后面才会发生念恩、报恩,以大慈大悲的心想把母有情安置在离苦得乐之地等等。

修知母就出现了一个极大的认识。就像阿底峡尊者,他看到一只狗都说:这是我母亲。像这样,看到任何人时,在我们心目中他就是自己的母亲。既然是母亲,那当然要为他着想,做一切事都要为母亲着想。这是孝心最大的升华,所以说大乘佛道是最大的孝道。这时候我们的心就不是那么僵硬的了。就像一个孝子,做任何事都会想:我要报效母亲,不能忘记母亲。我能只为自己修功德吗?那还叫孝吗?我的这个功德一定要送给我母亲。我做任何事的出发点都要利益到母亲。这不是单指今世的母亲,而是普天下一切众生这些同等的母亲。

这样,我们就开始发心把一切母亲安置在最好的离苦得乐之地。这样发心:我一定要把所有的母亲,也就是尽大地的一切母有情,全部安置在最好的、最圆满的果位。为了这个目的,我一定要努力。就好比一个孝子说:母亲生病了,我要解决她的病苦,所以我的一切心思就放在怎样解除母亲的病苦上。或者说我要让母亲高兴,让她得安慰,所以一定要好好读书,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母亲。

就像这样,大乘菩提心是基于已经认了一切有情是母亲。原先我们翻脸不认人,对于自己的母亲完全是漠然不顾的状态,现在感觉不能再这样丢弃母亲了。这时感觉,原来小乘或中士的内涵根本不够,他们只看到轮回苦,那是漫无边际的苦海,自己再也不能往轮回的循环里走,要断定地往出离的方向走。那时是有了一个大的觉醒,看到这样无尽的流转没有任何出路,除了苦还是苦,他想:我一定要从这里出来。但他还没有升华到菩提心,这是以一己为重。

但如果修好了菩提心,从知母上发生了一个大的孝心以后,就不是以自我为主了。就像孝子不以自己为主,以母亲为主那样。不是说好东西给我,好东西要先给母亲,不是说我怕累,应该替母亲分担等等。一切处都想着母亲,不是想自己,不能以一己为重。这时因为想到母亲的缘故,自己就有一个大的心力:我不管自己。就像《德育古鉴》里讲的杨孝子,他去乞讨的时候,不是说讨到好的东西我先吃,再给母亲吃,而是无论如何我要先给母亲吃,我吃最差的都可以。要像这样,不以一己为重,以一切母有情为重。时时想到:我的任何行为都要为母亲做。母亲放在前面,我放在后面。我不能只为自己,为自己得个什么而不顾母亲,那样是不合理的,我一定要让母亲得到利益。按这样逐渐地修心,最终一定会发展到自轻他重的心,这会自然从我们的善根里发展出来。

我们要再再地强化报孝母恩的心、一切处唯一利益母亲的心,还要经过念恩、报恩,发展悲心、智慧,这样具两分德相的圆满的菩提心就会逐渐引发出来。这以后,做任何事决定会用它来摄持。就像一个人的孝心发展出来以后,出于天性,遇到什么首先自然想到母亲。哪怕得了一点好吃的,都想着:我要先给母亲吃。常常想:我一定要利益到母亲,让母亲欢喜。比如发了工资,他不会自己去吃一顿、玩一顿,而是拿薪水好好地供养母亲。同样,我们有这样报恩心后,当然做任何事都要为母亲做。修了善根后,当然要把这个“工资”送给母亲,这都是自然而然的。

这样懂了以后,三殊胜才会深入到我们心中,不然只是一个枯燥的、没有善心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