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备忘录 | 暇满难得9

断种性者:自相续与解脱、一切种智之道别别分离故,绝断种性,或者此八随一产生的话,解脱三菩提之绿芽成为干枯后,绝离解脱种性故,称为断种性。

断种性的八无暇,先解释“断种性”的涵义。相对而言,缘品是从内外缘而发生修法的障难,处在无暇中,心品指内在自相续跟解脱和一切种智的道背离,以此断掉了出世道的种性。具体而言就是“厌患小”等八种,随便产生哪一种,解脱——声闻、缘觉、佛陀三种菩提的绿芽就成了干枯,没了发展的种性力量。这就是断绝了种性,处在无机缘修出世道的状况中。

厌患小之对治者,了知三有三界之过患后,发起出离之心。

如果厌患三有过患的心很薄弱,那就没有求解脱的心力,在每一次修法时都不是一心求解脱和成佛,这样不具等起的缘故,所修之法最多落于成办轮回安乐上,从出世道的层面看,修再多的法也根本落不到上面,所以成为无暇状态。

知道后,要对治掉断绝解脱种性的贪染世间之心。如何对治呢?必须了解欲、色、无色三有或三界充满过患,唯一是苦的自性,就像三苦炽然的火宅一样,一心从中出离。由此起了出离心,包括小出离心、大出离心等,既有从三界中出离,也有帮一切众生从轮涅两边中出离的心,以此心摄持,每一种法行就都落在解脱和成佛之道中,都成了这上面的意义,这才拥有了修法的闲暇或充足的缘起。因此,需要励力观修轮回过患,发出离心。

无信之对治者,于法及上师思维功德而持不退转之信心。

信心是出世道的源头,没有信心就无法趣入修持。特别是对法和上师,假使不具信心,那必然不会依师教授修持所传授的法,这样在修法上就成了没有机缘,是由于自相续跟道的根源背离了,导致三菩提的绿芽变成干枯。

对治方法是思维法和上师的功德,持着不退转的信心,一直以信心为根子。由于起了深忍信的缘故,每传一法都能依师教而修,这才会有修法的机缘。否则任由你听多少,只要不具信心都是虚假的,不会在内心中真正出生菩提的根芽。所以,要对治掉无信,它是由于不见功德而见过失,阻绝了修法的道。反面来说必须作清净观,对法和上师唯一只能观德不能观过,必须反复思维功德和恩德生起信心和敬重,才有修法成就的机会,这是非常大的关键。

贪爱之对治者,须忆念无常四边所摄的过患。

对世间有很重的贪爱,也阻断了修出世解脱道的机缘,更不必说修迅速成佛之道。贪爱是由于一种“近视”,以为世间有非常多的快乐,因此贪染、爱著、不肯舍离。这样,心就全部黏附在世间法里,没有机会修出世的大义之道,它是严重的障碍。这种贪爱也断掉解脱的种性,所以首先要对治它。否则世间有无数蛊惑人的欲爱、情爱,对名誉、地位、团圆、财富等的爱,这些使我们的心根本没有修法的空间。

对治方法是,原先基于盲目、受引诱的状态,看不清事实真相,现在要转过来,特别看到世间所谓的美好境、快乐境的本相。怎么看到呢?不是像近视眼紧盯着一端,而是要看到它后面巨大的祸害,所以要思维“快乐”无常四边所摄的过患。所谓的“快乐”,我们认为有崇高、具地位的乐,有会合团聚、与所喜爱的人和事相会的快乐,有聚集到财富、名誉等的快乐,有生时的青春、健壮可以任意纵欲、驰骋的快乐等等,要知道,这些快乐走到尽头是非常深的苦。“无常四边”是高际必堕、合际必离、聚际必散、生际必死。“际”就是走到边上,后边际都是坏灭的苦,如果前面耽著了生,后面遭受的坏灭之苦就非常大。所以,前面在不断享乐,实际就是为后面提供苦的燃料,前面耽著越深,后面坏灭之苦就越大。

诸如此类,要思维世间全是无常,任何好的事情只是欺诳性的假相,它是因缘幻生的虚影,一旦破灭,内心苦不堪言。像这样,何必自讨苦吃?天天吃着苦还自以为乐呢?像这样,要对整个轮回的无常苦性有大的觉察力,由此断掉对世间假法的贪染。

行为劣者,无有对治。

最可怕的是心死了,秉性坚强,那就没有教导的可能性。资质上的事可以日积月累而改变,但是秉性很难移,这就成了最可怕的,什么对治也没有。因为心中不会去对治,任何人的教导也不起作用,这种就是真正的自暴自弃者。“劣”表现为刚强难化,邪性特别大无法扭转,由于心中不接受,那任何对治法也不起作用,所以说“无有对治”。

行为或秉性恶劣,那绝对没有任何成就的机缘,连改善自己心和行为的可能性也没有。譬如,秉性非常邪恶刚强或傲慢,那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劝导无用,也因此法教失去了作用力,成了无机缘。这样秉性恶劣的情况没有任何对治,因为心硬得像石头一样,邪性太强化,接受不了法,心无法认错,这时就不会有对治的机会,所以这是最可怕的情况。

失坏律仪之对治者,真实了知引起堕罪的四因后,别解脱四根本中失坏一者,须守护其余三者,四者失坏则须如理忏悔。如云:“较于具戒骄慢大,坏者多追悔为胜。”是故,最初受律仪后不失坏,则是建立佛教胜幢者,也是摧伏魔幢者。倘若失坏而如法忏悔,亦是建立圣教胜幢者、摧伏魔幢者,因此不要无所谓而放置,须行忏悔。由衷忏前护后,及对其他具律仪者供养随喜,则自己将成具律仪。

失坏戒足无法到人天,必堕恶趣,由此断绝修法机缘,因此要加以对治。真实了解了引起堕罪的四因——无知、放逸、不恭敬和烦恼炽盛以后,别解脱的四根本里坏了一个要守护其余三个,如果四个都坏了需要如法忏悔。就像教言里所说:比较起具戒骄慢大的情况,坏戒者能多起追悔心为殊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现坏戒的情形要及时忏悔。有两种人是树立胜幢者:一、受戒后不失坏是最好的,这就树立了佛的教法胜幢,摧灭了魔的法幢;二、假使失坏了能如法忏悔,也是树立佛的教法胜幢,摧灭魔的法幢。所以,不要无所谓而放肆,需要作忏悔。

再者,有两个因素可以使自己成为具戒者:一、从内心忏悔以前的罪过,护持将来不再造作,有这样的防护心、忏罪心;二、对于别的具律仪者供养随喜,这样会成具律仪。所谓“供养随喜”,就是对具戒者供养一个随喜,对具戒者口里要说出来,作赞叹、作随喜,这叫“供养随喜”,所供养的是随喜。

菩萨的愿行二者随有失坏,于座之六分未过一分之前忏悔,不成根本堕罪,故须不过座之六分(中的一分)而忏悔。

菩萨戒的愿行两者有失坏的话,要在一天分成六座的时间中,不超过一分之前忏悔,忏悔就不成根本堕罪。也就是说,一天分成六座,白天三座、晚上三座,总共六分。如果在某一分当中造了堕罪,到了第二个六分当中就成了堕罪,所以,要在没有过一分之前忏悔。

若失坏誓戒,需要如菩萨戒那样及时对治。密咒一切律仪摄于身语意誓戒中故,身之誓戒,摄于不侵辱上师及金刚兄弟的身体。语之誓戒,摄于不违背上师及金刚兄弟的语言。修念本尊咒者,上品如瀑布流,中品六斋日念,下品每月中念,更下品每季度中念,极下品于新年神变月念,应不间断而精勤。意之誓戒,摄于守护十秘密及不打扰上师、金刚兄弟之心。

如果密乘戒有失坏,要像菩萨戒一样,在不超过四小时内及时对治。归纳而言,密咒一切律仪摄在身语意三种誓戒中,而每一类又关键摄在有关上师和金刚兄弟方面。身的誓戒,不能侵辱上师和金刚兄弟的身体。语的誓戒,不违背上师和金刚兄弟的语言,再加上应当修念本尊咒而不间断。意的誓戒摄在护十秘密中,比如,对密宗的十个甚深见和大的行为不向智慧不够的人宣说,再者,对上师及道友交待保密的事不能泄露,以及不打扰上师和金刚兄弟的心。对这些应当严格守护。

思维难得之喻者,依窍诀之规,首先需要由因门思维难得。扎巴嘉村曾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强力得,乃积福德果。”此语即是宣说彼义。

思维难得的譬喻,按照窍诀之规,要由因的门径来思维难得。扎巴嘉村说:“得到暇满人身,不是由力量强行得到的,而是积集福德才现前。”一切无不随缘起,并非偶尔、强制性,或者依靠某种力量给予而现前。暇满作为一法也不例外,它是由相应的因缘而生,并不是靠贿赂、有靠山,或者通过邪道、碰运气等得到的,没有任何无因生、邪因生的情况。由此,我们要从缘起门来思维暇满难得,扎巴嘉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叫“由因门思维难得”。

此又分总别二种。总者,思维自己以往积集了什么善业,现前在积集什么。若思维的话,善虽有少许积累,然罪有不可思议的积累之故,仅仅闲暇尚且难得,何须说获得圆满?

在因门的思维上又有总别两种。“总”指总体上思维:我过去积了什么善业?现在在做什么?仔细想想就知道善少恶多,整日整夜都在积集不可思议的罪业。类推到前世也会知道,基本是恶业多、善业少。这样连闲暇都难以得到,何况得圆满呢?

八暇是脱离四种非人的无暇处和四种人中的无暇处,得到有修法机缘的所依身。得到这个尚且很难,何况在这个所依身上具足自分、他分的十种圆满,那要求更高,更是难上加难。譬如自身有信心,业不倒,能入教,有无伪的出离心,根本不求现世名利、来世人天享受等,一心为求解脱而修法,或者有真实的归依、无伪的菩提心等等,这都极其难得。再者,得善知识悲心摄受也很难,必须自身具信敬,常忆念功德、恩德,有华严九心、三喜承事等内涵,否则善根不够也没办法得到摄受。诸如此类就知道得暇满相当难。

思维时,缘别人不太亲切,关键要按自己的情况来观察。要想:我这一生做过几件好事,发过几个善心?发现非常少,起的大多是自私心、贪嗔痴,做的基本是维护自己、损害他人的事。凡事都以我执当头,适合自己的才愿意做,稍有违逆马上嗔怒。处处是我执、烦恼在起作用,真正发善心,克己奉公、舍己利他,放低自己恭敬别人非常少。但实际上,必须削减我执、贪嗔痴,有一分奉献、利他才叫做善。这样看来,自己的确太可恶,心里只有一个我,特别自私、狠毒、刚强等等,可见善是很难的。

从小到大去观察,幼年、小学、中学、大学、工作、成家、在社会上做事、入佛门学法等等,仔细检查发现几乎天天在造恶,罪业多得不可思议,至于善就少得可怜,即使做一点善,大多数是为了满足自我,而沦为伪善了。比如为了满足虚荣心,在别人面前显示,很努力地行善,心想:你们看到了吗?我在行善,我在利益你们!实际只是顺合自己的心意,有一种成就感、庄严感。或者这么做能实现自我价值,所以我来做一点善;一旦我的利益受损,那我绝对不干。

总的来说,得人身要有仁义礼智信,但一检查,自己有多少善的内涵呢?今生学佛前造的几乎都是恶业,自私、凶残、逃避、虚伪、谄曲等等,没几点能得人身,都是一些见不得人的豺狼心、猪心、狐狸心、蛇心等,全是得不到人身的。学佛后又如何呢?心没变的缘故,那是换汤不换药,佛法甚至成了滋生烦恼的因素。因为有佛法,所以我更伟大;因为有佛法,我比别人更超越;因为有佛法,我可以自由自在,胡作非为;因为有佛法,我不必负责任;因为有佛法,我可以做更高级的宗教表演等等,不断地增长功利心、虚荣感、自我庄严感。或者把自己包装成成就者,或者做出师父的假相,或者显出佛教学者的假相等等,无非是拿佛法加强名利心,利用佛法来搞世间八法而已,造下更深重的罪,可见善是很难得的。前世也可以类推,必然有各种恶的习性和作法。这就看到,就连闲暇都很难得到。

今生得闲暇,一定要有过去持清净戒的因;得圆满要有恭敬、布施、慈悲、忍辱等很多善法资粮,否则会出现各种障道的内外因素。身体生病,心里烦躁不安、起邪见,法也学不进去,想依止也没有条件,再怎么盼望心上的德相也出不来等等。这就是因为前世善行少,福德资粮不够,可见得圆满也是不容易的。

这么看来,得闲暇和圆满是非常难的。每一种修法闲暇——没有环境、邪见、根缺等障缘,不处在染污境界里,内心不受干扰等都很难得。这些都需要因,这个人必须深信因果,能守戒,才有清净因缘在法上走;如果不守戒,胡乱而为,只会染上非法因缘。所谓守戒,就是唯一按正道走,从最低一分开始,都必须受持律仪,按因果正道去做。但是,今天的自由主义太严重,完全随自己的狂乱心,想怎样就怎样,这样不守戒还能得闲暇吗?不可能。那些非法因素会牵制住你的心,让你不自在地往非法境界、恶友、邪言论、恶的生活方式上走。很多人以为坐在这里就叫闲暇,但实际上,只有心里有空间,能安住佛法才叫闲暇,否则是没有闲暇的。整天处在染污境里,接触影视、网络等错乱信息,不断地胡思乱想、散乱放逸等等哪里有闲暇?这都是自己不守戒的恶果。

再者,所谓“圆满”,指修法时内外条件都很圆满,方方面面的因缘都有。说环境有环境,说导师有导师,说法有法,内在有清净心的状态,外在得到善知识护持等等。每一方面都需要过去好好地修过因。譬如,对善知识没修过恭敬,那绝对得不到摄受,不是善知识不慈悲摄受,而是自己没有得摄受的条件。或者没有念德、思恩那也没办法,即使见面也相差十万八千里,心和心不能贴近。什么原因呢?缺少善心福德。自己没有好好地修恭敬、修礼拜、修称赞、修忏悔、修承事等等,根本不作善,只是一个自私心,哪里能接近呢?只是表面化,为了自我的虚荣,说我怎么样,那纯粹是虚假的,他的心根本没办法跟善知识相应。

再说,有没有法缘,法能否入心,还是要有善根。整天不行善,连安稳的心理环境都没有,那法怎么入心呢?没有很大的善根,闻到法时怎么能一步一步地执持,好好地思维、修习、发愿,再再地按照法道转呢?只是浮在表面上,沾一点边就吹嘘得不得了,这样怎么入教门呢?很多人都是颠倒的,认为现世法无比有意义,最有信心的是现世法,最热衷追求的是时髦法,最愿意表现的是自我,拿现世法的垃圾包装自己,这怎么能入教门呢?缺少善心善行,心不软化、不正直就没办法受持法义,怎么都受不住、持不了。要有很多善行、福德、因缘,要能吃苦、能屈辱、能奉献、能恭敬、一心往法上走等等,有这些内涵才可能感得圆满。

现在人不必说其他,连稍微批评一点,就认为你在损辱我,心马上不行了,那怎么可能接近?不可能有很好的法上的因缘,法就是要折伏烦恼、打破自我。由于善行不够,忠孝仁义等人天善德没发出来,连基本的善都没出、恶都没破掉,那更大的善怎么出来?善没出来,怎么召感各种法上的因缘?都是不可能的。当前的问题不在于法要有多高,法极其殊胜,但是人不行,所以关键在基础。如果善心打不开,那一切都只在虚假上走。人的第六意识善于伪装,很会做各种包装,但这些都是虚假的事,心不能开发就很成问题了。一定要从基本的善心——忠孝仁义等开始开发,善心开发以后,心才是真的,才可能慢慢发展。现在连基层上都是假的,结果只是用一个假的“大”来包装自己,这就很危险了。

这样就发现,真正积聚很多法的因缘是不容易的,要有大福德、大善心才会感到内外圆满的因缘。我们今天不必虚夸,应该知道自己目前处在一种杂的状态,说没暇满,还沾上了一点点,说有暇满,仔细检查就觉得非常可怜。我们一方面应该思过、反省,知道自身有很多杂乱、危险的因素,另一方面要在正法上尽量争取。从现在开始改过自新,往好的方面发展,在往后的人生里才会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应当这样来看待。

这个时代不能虚假地赞美很多,因为人都看不清自己,实际很多问题非常棘手、困难、难以解决。毕竟是末法时代,人的根性陋劣,内心有很多坚固的颠倒习性不易化解,没有几十年的功夫是很困难的。唱高调、说大话容易,一句话就可以说,让大家听得很舒服、很欢喜,但实际不解决问题。要知道,一切都是缘起,要防止两个弊端,一方面不要虚吹,每个人都有自知自明,知道自己吃几碗饭、走在什么田地上;另一方面也不要自馁,如果因为难就放弃,那就更悲惨了。我们既要知道自己处在哪里,又要知道基础的重要,现在还来得及,应该尽全力地补基础,这才会有一个希望。

别者,欲得闲暇,须护持清净律仪,欲得圆满,亦须积集极多施等善行资粮。此复为得暇满,须以无垢净愿而为结合。

“别”就是细分地思维,要把握得暇满的三类因素。首先,要得闲暇必须护持清净戒,具足戒足才能得人天善趣,失坏戒足必然堕恶趣。所以戒是基本,要想得到脱离非人四无暇、人中四无暇的闲暇之身,就要以持戒作为根本。护持清净律仪,具足能得暇满身的德相,自然感得暇满身。

如果现世都是衣冠禽兽,做的是畜生级别的事,或者像饿鬼一样贪婪,像地狱烈火一样狠毒等等,那自然得不到人身。得人身起码要持五戒,也就是儒家说的“仁义礼智信”。没有人伦的规范,持守清净律仪,那就得不到修法的闲暇身。由于不遵循因果正道,不持守律仪,胡行滥为,就会遭到各种恶报。在那个身上不得安心,没有善因缘,没有闲暇,整日整夜受着很大的割截、焚烧、饥渴、奴役等苦,这都是过去不守戒的结果。所以,一定要护清净戒,持守律仪才能得闲暇。

其次,要得圆满必须积集特别多的布施等善行资粮。“等”字包括恭敬、赞叹、慈悲喜舍、作利他事业、敬上爱下、尽责尽义务等等,这才有自在安然修法的圆满条件。如果没有结缘,那这个人就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很多福缘。如果没做利他的事,就没有很多修法的资本,让自己有安稳的环境、外在护持的力量或者衣食不缺等等。如果没有做很多利益佛法的事,那也不会有佛法上的因缘。诸如此类,要想得到修法内外的圆满,必须积聚相应的善行资粮。

再者,为了得暇满,要有无垢的净愿作结合。也就是法上的清净愿,无论做什么善行,心里都有要修法的愿、生生世世行持正法的愿,以这个愿力的牵引,才会感现各种暇满的境界。

是故,首先从得闲暇之因——律仪而言,于外之别解脱律仪应遮学处二百五十三条、应行学处十七事,对彼取舍。若首先从四根本审细思维的话,仅仅以害怕丢脸面的秉性,心想:我不能得到公然有妻的恶名之外,于别解脱之律仪上,有可坚信的得闲暇之律仪也是很难的。

按照护持净戒、积集资粮、无垢净愿三项来说,首先从得闲暇的因——律仪来说,外的别解脱戒要遮的学处二百五十三条,要行的学处十七事,一定要精严地取舍。但实际状况却是非常困难的,不必说这样细的戒,就连细细地思维、考察一下四根本戒,从等起的发心上是不是求解脱都很成问题。如果没有出离心摄持,那也不成为真实的别解脱戒。仅仅是一种害怕丢脸面,“我出家了,不能公然有妻”,怕舆论的谴责,此外在别解脱的律仪上,有自己都能很坚信得闲暇的律仪是非常困难的。

这样就知道,修因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今生得到暇满,也是累世修过很多善因才得一个人身,所以千万要好自为知。由过去善缘显现的一点修法的机会、解脱的机会,这一生再怎么也要出轮回、生净土,这是非常关键的。

佛子菩萨之律仪,对于甚深见派的根本堕罪十八条、愿行学处共二十条以及支分恶作八十条做审谛思量的话,就更难了。广大行派方面,根本堕罪、四等起、八加行、支分四十六条恶作,若说由取舍后得闲暇之因可坚信者,也极难得。

佛子菩萨的律仪,有甚深见派的十八根本堕罪,加上愿和行的学处一共有二十条,再加上八十条支分恶作,细细思量的话就更加难了,广大行派也是如此。这在别解脱戒的基础上,要有菩提心摄持,要有更大的心力、更精严地取舍。由取舍后能得到闲暇的因,自己能坚信的更是极其难得的。

密咒金刚乘者,首先,二十五条进止、共同外内的五部律仪、十四条根本堕罪、支分八粗罪。大圆满有护的渐门诸誓戒,于根本上师身语意分二十七条,支分誓戒二十五条,无护的顿门诸誓戒,无实、平等、唯一、任运四类。支分誓戒十万三昧耶。思量诸戒的话,得闲暇之因可坚信者,比白日星辰还难得。

密乘戒就更不用说了,更细、要求更高、更深。细致思维一下,一层层过来这么深细的戒,真正得闲暇之因可坚信的比白天的星星还难得。

 

 

思考题

1、什么是“断种性无暇”?八种无暇分别如何对治?

2、由因门思维难得:

(1)总的思维得修法闲暇和圆满的因缘,反省自己此生断恶修善的状况,对暇满难得发起定解。

(2)得闲暇的因是什么?结合自身情况思维,认定难得闲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