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备忘录 | 暇满难得3

如是每一座都有前行、正行、结行三者。初者、前行,又有前行的前行及前行正体二者。前行的前行:擦鼻涕、洗脸,屋内屋外需做的一切都做好,总之需做到在座上不必下座而跑动。接着,在床上身心放松而住后休息,然后发这样的誓愿:现在我在这一座期间,大恩的父亲来到的话,也决不起座随迷乱而转,即使被指甲掐死也不舍弃此誓。发一个勇猛的誓愿。

每一座都有前行、正行、结行三个环节,都要很好地完成。而前行又有前行的前行和前行本身。修法是缘起事件,要求心从外到内逐渐和法相应,完成修法。在前行里,也有从外到内的各层做法,做好了能帮助正行安心修法,没做好就妨碍正行。

在前行的前行中,要完成一些外在的准备工作,擦鼻涕、洗脸以及大小便等,里里外外该做的都做好,要做到在座上不用下座跑动。“屋里屋外”,按照现代人来说,“屋外”包括邻居、家人等,要事先交待好,自己什么时候打坐、修法,在这段时间不要来打扰,不要敲门等等。“屋里”包括座机、手机、电视、电脑等等,这些全部要关掉。再者,闹钟要调好,其他事情全部要处理完,以免座上受干扰。

第二步是放松,不要急,这是要注意身心状态。在坐垫上什么也不做,身心放松,安住一下,这样休息。随后缓缓地开始发誓,想:我在这一座期间,即使大恩的父亲来了,也决不起座随迷乱而转,即使被人用指甲掐死,我也不舍此誓言。这样发起猛利的誓愿,保证这一座贯彻下去,雷打不动。

“发一个勇猛的誓愿”,这是效仿世尊在菩提树下修道,不证大道,宁死不起此座。我们作为求道者,应当以此为榜样。效仿的就是这种精神,认为法超过生命,这一座一定要修,哪怕死也不放弃。这样誓言坚固,就能长期住在法上不会舍弃。如果碰到一点事情马上舍掉,那永远修不成。这种勇气特别重要,有这种志气终究会成就的。因此,它是前行中前行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有誓愿的力量摄持,下面都会很殷重地进行。因为到了死也不舍的地步,就说明这件事已经摆在他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了。

接下来静坐的前行等,就要进入严格的修持了。成熟引导在这些方面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行者最初修持时,就要向圣者根本位和后得位的修持靠拢。座中不离法,座间不离法,日日夜夜不离法,长期一贯地修下去,这样才能成熟起来,成为大道的法器,因此要求非常殷重地做好缘起。

静坐之前行,一、身要:毗卢七支坐,(一)金刚跏趺坐,(二)手结定印,(三)脊椎自然直竖,如叠铜钱,(四)两臂平张,(五)颈曲微俯,(六)舌抵上颚,(七)眼睛下对鼻尖。

修法前行的正体,指做好身语意三要。身要是作毗卢七支坐法。“毗卢”指毗卢遮那佛,“七支”就是静坐方法的七个支分,包括跏趺坐等七个重要的调整,由此就能脉入于身,气入于脉。由于持住气的缘故,心就持住了,由此能安稳地进入修行。

 

《大幻变续道次第》片段

毗卢七支的内容,按照印度桑吉桑哇《大幻变续道次第》的一段来作解释。

身具乐而心于解脱喜故作毗卢七支。

这里提到原因,这样作身体很舒服,调整得很好,心会对解脱生欢喜的缘故,应当作毗卢七支。下面会一条一条列出,说明做的姿势及所为——这样作有什么必要或用处。这样一一明确后就知道,调身上有很多重要的要点。

何者呢?一、双足金刚跏趺坐,所为:左右二踝骨压股沟间的四个动脉后,身体自然生起暖相。

双跏趺坐就是把左脚放在右腿上,再把右脚牵上来放在左腿上,这样两脚交叉呈三角形。优点是两个膝盖能紧贴坐垫,坐式自然端正,不会向前后左右歪斜,所以叫“金刚跏趺坐”。

这样坐的目的是,用左右两踝骨压股沟间的四个动脉,压了以后,身体自然生起暖热。再者,双跏趺的坐式底盘广大而坚实,可以四平八稳安然而坐。由于身体不动,就不会因身体的活动激起思绪,心容易平静安宁。

二、手结定印,置于脐下,所为:压一切脉之总汇处故,气将自然入于中脉。

手结定印,就是两手放松、垂下,左右手相叠,掌心向上,左手放在右手上、右手放在左手上都可以。两个拇指尖接触,要很自然。之后放在肚脐下。

用处是,压住一切脉的总汇处,使得气自然入于中脉。两拇指轻轻相抵,能在心理上产生平衡和宁静。再者,两指尖接触,使得两手臂成环状,能让左右的动力交流,左右的气、点丢能得到循环。但要自然,如果用力顶触,容易使身体紧张,出现不好的效果。

三、脊椎自然直竖如叠铜钱,所为:身体各部分重量平衡之故,不起病相。也就是身体前俯会压到肝;颈部或上身后仰,会引起心脏的风;左右歪斜,会导致肾痛;而由身体自然正直,不会生这些病相。

脊椎自然直竖,是要把脊椎骨调整笔直,不能前俯后仰,左斜右歪,但又要放松,不能强行撑直,这样效果才好。“叠铜钱”表示它的状况,每一节脊椎骨都自然重叠笔直,就像一枚枚铜钱叠上去一样。叠铜钱时如果倾斜就会倒掉,叠铜钱的相,一是从下到上笔直,二表示脊椎骨一节一节叠起来。这样作的用处,可使身体各部分的重量平衡,而不会生病。

人体里有五脏六腑,姿势不对,会对各器官造成压迫而导致病相。比如身体前俯就压到了肝脏,时间久了造成病。颈或上身往后仰的话,心脏不舒服,会引起心脏的风,时间久了也会生病。往左边右边歪的话,肾脏在两边,加重它的份量,会对肾脏造成疼痛等等。如果身体自然调整、正直,就不会有这些病。所以,脊椎调得笔直很重要。

而且,如果脊椎弯曲,就会使得心情迟缓,头脑丧失活力和清明,妄念纷飞;脊骨直了能够集中心力,减少妄念,加速得定。妄念去除后,脊骨会不挺而自挺,所以不必故意著力。以这个缘故,脊椎自然直能让遍行风摄入中脉。

再者,脊椎上达头部,下到尾闾,支持着全身的骨骼和神经系统,是五脏器官的主干,所以联系全身最密切。脊骨能自然直,精神一定旺盛,它是精神灵力所经处,是一条通道。脊椎自然直了,就使得精力容易进行而畅通。所以,在坐垫上跏趺坐,使得脊骨笔直,就能使血气运行灵活。但是,脊骨特意挺直容易挺胸,呈现紧张状态,姿势就不好,所以不必太把胸部挺起。

四、颈部如铁钩般微曲,所为:自然压上行气后,持得住心。也就是压喉结而压了两个睡眠脉后,无分别易生,有此关要。

这一姿势,颈部像钩子一样弯曲,头部微微向前俯下,下巴向下微微压住喉结,目的是压住上行风而能持得住心。

具体操作起来,下巴压喉结的缘故,也就压住颈部两边的脉,脉压住就走得慢,心念容易停住。心一停住,妄念止息,无分别容易出现,这是它的关要。总之,作好了这个姿势能伏住妄念,使上行气摄入中脉等。心从这个脉走时,由于控制好了它,妄念就动不起来,能停得住,这样就把握好了心;由于心歇了妄念,无分别就容易出来。

五、眼睛像兽王舍罗婆一样,很放松地放下来,对准鼻尖,所为:识不散于余境。

这是指眼睛下对鼻尖。“兽王舍罗婆”是八脚狮子,力大无比,没有胜过它的,它在何处都没有恐怖,这里取它的神态。由于它非常放心,所以坐在那里很静穆,眼睛特别放松、安静。眼睛向下对准鼻尖,是为了不让识跑到别的地方。眼睛很敏感,容易受外物吸引,影响到心,所以要控制得宜。眼睛往下对准鼻尖是表示方式,这样眼睛不会受其他东西吸引,心就安静下来了。

六、舌抵上颚故,咽喉不干。

舌抵上颚是闭着口,牙齿扣着,舌尖自然微微地抵着上颚,这样自然会生出津液。舌抵上颚主要是调摄细脉,而且能使前后气、点得到循环。适当加以运用,坐得时间长也不会唇干舌燥。

七、嘴唇和牙齿跟平常一样放(不加改造)故,身心会松下来。

嘴唇和牙齿都跟平常一样放,自然地,不必改变样子,这样身心容易松下来。

如是作七支,脉入于身处,气入于脉处,随后气入于自处。气入之故,心的跛子骑在气的马上后,由持得住气,就自然持得住心。如是宣说。

 

《金刚乘共同前行引导之补文——遍知言教解脱车》片段

这里引用大成就者西钦嘉曹著作里的一些片段,让我们认识前行修持中的要点。“补文”,就是对大圆满共同前行引导的补充说明。这并非自己有什么创新,轨道都是大祖师定的,只是针对时代、弟子等的情形,自己加一些说明而已。“解脱车”表明本法的作用,能以此行至解脱之地。

先介绍作者西钦嘉曹·久美贝玛南嘉的传记。“西钦”是宁玛派六大寺院之一,“嘉曹”是补处的意思,他的名字是“久美贝玛南嘉”。

他五岁时被请到西钦寺举行坐床。他曾在蒋贡洛珠塔义、文殊麦彭仁波切等大德前,非常透彻地闻思了显密无数典籍。尤其在不共的怙主蒋扬钦则旺波那里,得到许多深广的成熟灌顶和引导解脱,特别是得到上师满瓶倾泻般的大圆满窍诀教授,得到了心传证悟。此后他就决定在静处扎西曲林寺居住,发誓永不离开,直到圆寂为止。他一直在那里实修,亲见了很多特殊本尊,尤其是吉祥普巴金刚。在岩石上留下脚印,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成就。

他的表现常常是以隐遁瑜伽士的身份,穿着破衣服,很卑微、很平常,总是说“我不知道,我不懂”,谁都不了解他内证之高深。有些罪业累累的人见到这位上师,心里也会对世间产生厌患、出离心。他使无数见闻忆触的众生都置于轮回有边之地。他向大遍知龙钦巴法王做过虔诚的祈请后,亲见了智慧身,得到了加持。

他致力于心髓法的修持,培养的弟子主要有第六世西钦冉江珠古、法王顶果钦则仁波切等等。最后他完成了佛教和众生的事业,寿命将尽之时,给心子第六世西钦冉江留下遗嘱说:“要向莲花生大师祈请!”说完在无数奇异的征兆中,将色身收至原始法界中。

第二,中善以共同四部退心法净治自相续分二:一、入座前之前行;二、分说别别修习。

共同四部退心法是与小乘共、与大乘显教共。修此法的目的是退掉一切世间耽著,不仅是现世耽著,还包括来世耽著。退掉之后,一心趣入解脱道,就进入了内前行。

“净治自相续”,由于自相续中有很多意乐、行为的染污,必须透过四部退心法,观察了解到人身的大义、生命无常、轮回苦患、业果不虚,才知道一切追求世间法的行为都导致衰祸,会出现无穷无尽的生死过患。所以,必须净除掉内心对世间的贪求,由此厌患出离,一心求解脱。

由于自相续有很多颠倒的意乐、求取的行为,就像田地凹凸不平、坚硬、干枯等等,所以必须透过法的铁犁去耕植它。净治之后,心地平直了、柔软了、趣向解脱了,才能在这上种植内层的功德庄稼,会由此发生出世的归依、利乐无边有情的菩提心、六度的实行,为证道故积大资粮、净除罪障、与上师相应等等。此前一定要平整心地,这叫“净治”。

正式修持前,有入座前的前行或身口意等的准备工作。前行作好了,就能非常顺利地趣入正行。一切都是缘起,缘起没作好,直接影响或障碍正行,使它难以相应。因此,正行之前关键要作好前行。这里所说的前行,是指修每一座法之前应作的法行。比如这一座要修暇满难得,修的内涵是这一座上的正行,在修之前要作的就叫“前行”。任何东西都有正有前,正式要作的内容叫“正”,之前准备的叫“前”,应该配在不同地方去了解。

“分说别别修习”,就是分别来说,四部退心法所包含的各部分修习内涵。

初者,在不生昼时人之行走往来、夜间读诵之声等静虑之刺的静处。

先要选择一个静处,静处的要求是不要生静虑的刺。“刺”表示障碍,就像走路时,地面有很多荆棘就无法通行,处处有阻碍。这比喻我们要修静虑的话,心要止息各种念虑,一心系在法上,这叫“静虑”,以心一境性为体相,既然要安心,就不能受外境等的干扰,这里尤其标出声音。

如果修行者在关房中能很好地遵守纪律,避免与人来往,也不会看到什么,这时干扰多的就是声音。所以,要选择静处,住在白天没有很多人来往的嘈杂声,夜晚连小喇嘛念藏文或读诵等的声音都没有,非常宁谧寂静之处。没有声音的干扰,心就能住在所缘上。我们的心非常敏感,出现一些声音,就被牵引到外面去了,这时没办法静下心来住在所缘上观修。诸如此类声音的干扰都叫做“静虑之刺”。

“等”还包括其他,各种人事的打扰,或者饮食不当、睡眠不当等等,都会干扰静虑。总之,在静处要避免人事、声音等的干扰,这样才能保证长期观修而有所成就。因此,选择静处非常重要。

就今天城市的状况而言,很多人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自己的房间,这时应当因地制宜。拔掉电话线、关手机、关好门窗、交待好事务,之后一心安住,只能这样来作。我们应当感到惭愧,业障重,没有好的静处,的确在修行的生长上缺乏助缘。尤其初学者,需要一个很安静的环境,不受干扰,才能在微细的法义上安住。否则心一动,一受干扰,就没办法修持。所以要知道,长年实修需要很多福德资粮,而且内心要有很坚固的道心,具足种种才能成办,并非凭想象就能做到。即使目前得不到理想的修持环境,仍然要在心中发愿,多积资粮,忏除业障,希望能有道上更好的进展。在任何情况下绝不退失修法的心,这一点尤其重要。

于舒适的坐垫上修身要毗卢七支:

在一个很舒适的垫上,不要感觉太硬、太软、不舒服等等,以免在修持时发生干扰。我们的心很娇贵,稍有不安稳就受影响,没办法安住。尤其像这样的观修,需要心非常寂静、明了,不能动一点点、影响一点点,才能有很好的法上的观照、运行。因此,坐垫很重要,要坐得很舒适,这就是标准,坐上去以后,不至于分心受干扰。

“身要毗卢七支”是持身的要点,按照毗卢遮那佛的七支坐法来处理好缘起。坐姿好了气脉顺,心就不会乱动,之后才能一缘住于观修。否则,身体没调好,会有非常大的干扰,身不安心就不安,也就没办法观修。所以,第一个身要极其重要。

“七支”就是身体的七个关键部分,一旦调好了,脉、气、心都会因此而调整好。一个事情有关键的几个部分,一旦处理好,全体就被调整到轨范中了。七支就是七大部分,就像一个国家有七大部门,全部理顺了,国家就能非常通畅地运行。

一、两足左下右上,结金刚跏趺坐;二、手结定印;三、两肩平张;四、脊椎自然直竖如叠金钱;五、舌抵上颚;六、颈曲微俯;七、眼球不动、睫毛不眨、垂视鼻尖前方虚空,头不歪斜而直起,需要身体一切部分都集中精力而住。

前六支作法如《备忘录》里的解释,这里只说作第七支的方式。这是调整眼睛和头部的位置,眼球不动、睫毛不眨,眼睛垂视鼻尖前的虚空。看虚空是由于没有所缘相,心自然会放松。不是盯着鼻尖看,那样很紧张,而是看鼻尖前的虚空。然后,头不歪左不歪右,很正直。这是头和眼的姿势。

总的要求,身体的一切部分都处在能集中力量的状态。修法需要身心有力量,涣散了就不行。这样安住,心就不动摇、有规律,而且精神凝聚,能专一地在一个点上运行,从头到尾两小时完成修法。因此,要注意处理好身体,让它很好地用在修法上。

其原因:身如都市、脉如道路、气如马、识如跛人之故,好好运行的话,密门被遮止故,如同人马入内而被管制不会乱走一样。

作毗卢七支身要有很深的身心缘起。原因以譬喻来说:身体如城市,里面的脉道就像道路,气像马一样在脉道里走,上行气、下行气等等,识像跛人,必须骑在气的马上运行。以这个缘故,如果能好好运行的话,密门一遮止掉,人马就入到正轨里,不会出轨范,不会跑到其他道上去,这样就控制好了。

就像一个城市,有很多主干道、次干道,交警把人、车都安置在正确的轨道里,不乱跑,就能有调不紊地运行。以这个缘故,密门一旦给拦住了,气就不散在别的门径里。人的密处两边都有脉,气一旦跑到别的脉里,杂念、烦恼顿时就会起来。如果气运行在正确的轨道里,各种烦恼都会止息,心没有杂念,这时就控制好心了。只要控制好气,把它安置在正确的脉道里,识就跟着气走,不会随便跑,这样就把心调整好了,心调好了,就可以自在地往要修的方面转入。这就是身调故脉调,脉调故气调,气调故心调,心调故能持得住,安置在修行上。反过来要知道,身没调好,脉就是乱的,气像野马一样乱跑,识就跟着它走,这样就无法控制了,非常混乱。心如果控制不住,修法是绝对没希望的。要这样了解。

道友们恐怕还没听清楚。“密门遮止”就是不能跑到别的路线上去,要在安稳的正道上走。交警把他控制好后,他就在正确的道上走了。心是人,气是马,跛子一样的心自己无法运行,身和心是能依所依的关系,一定要依止气,心才能运行。所以,心骑在气的马上,走在脉的道路里,而且要让它全部进入正轨,很好地在脉里走,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这时,由于气不乱,心就不乱,不会产生杂念,会很安静地住在修法里。相反,脉没调好,气乱走,心就无法控制,这时人就处在妄想纷飞,动各种杂念、贪嗔等中,而无法修法。所以身要是前面第一个关键。

又如蛇有身支,然不掐的话不显出故,做了身要及将会大驯服的方便故,诸智慧之现将会增长。

本有的金刚身是很稀奇的,尤其金刚乘特别重视方便,修好了气脉明点,智慧顿时会出来。毗卢七支是一个大方便,这里用譬喻来说,譬如蛇有脚等支分,但一般看不到,不掐的时候处在隐藏状态,使劲掐一下就会出来。一般人认为蛇没脚,实际蛇是有脚的。这说明什么呢?我们的相续中有大智慧,做好了身要,有些顿时会出现智慧增长的相,甚至出现开悟、无分别智等等,有很大必要。金刚身的坛城处理好,做好了身要,做一个大的驯服它的方便(实际上驯服的就是气、心),以这个缘起力,智慧就会呈现。这就是修身要的要点。

“智慧之现将会增长”,譬如打坐时身体调得好,会发现心很清明、很敏锐、觉受增长等等,这是由于调好了身,智慧的量就在增长。如果气很乱、心很乱,那就表现为智慧的程度降低、不灵光。调好了身,心马上会变,之后看什么、想什么,都很容易出现所缘、行相,这样会增长智慧。

古圣贤说:“安而后能虑”“身安则道隆”“由定发慧”等等,都有身、脉、气、心的道理。身安了,脉顺了,气通了,心就稳了。心安有虑就是有修法,能清明地观照,这样道业会很兴盛。由定发慧,就是身调好了气就很顺,在正确的脉道里走,乃至入中脉等等;气收到正确的脉里,心就跟着气在这个道上走,它就定了、安了;就像油灯不乱动时光会出来,心安了慧就出来了,慧有闻思修各方面的慧。总之从整体上说,只要有定,慧就会出来,如果做好了,甚至无分别智都会现前。

诸前辈智者成就者曾说:由组织好身的缘起故,心中现起证德,有如是所为之义。

这是特别大的要点指示。组织好身体气脉等的缘起,心里顿时会现起证德,身心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组织缘起”,就好比把杂乱无章的事有次第地组织好,一个个因缘积聚起来,就会发生很大的结果,把身体从脚到头重要的七个部分调控好,各方面因缘积聚好,心中就会现起证德,各种修量乃至证悟都会出现。心在气上面,气在脉里,脉在身体里,这些一旦杂乱,严重了甚至会发疯,或者贪瞋痴非常炽猛,这样会堕恶趣的。如果调控好了,烦恼就不乱动,杂念不现行,心始终很安定、宁静,住在法上。身调好的缘故,心就在正面运行,与法相应,证德就会出现。这是前辈智者成就者所说。首先调身有这样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