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备忘录 | 暇满难得2

于彼退心的情形:下士于三恶趣退心后励力求善趣,中士于轮回六道退心后励力求解脱,其他引导轨则中唯有此二者,然于遍知父子之规,需要退除作意自欲之心。

退心的情形有三种:下士退三恶趣心,之后励力求善趣;中士退六道轮回心,之后励力求解脱,其他引导轨则里只有这两者,但是遍知父子龙钦巴和晋美朗巴的法轨还要退第三种——作意自欲的心,之后发起让一切有情都得到正等觉果位,从轮涅或者有寂二边大出离的心。

“退心”,是指缘起上的逆转。过去贪恋现世法,不明因果正道,一味地往恶趣里奔。看到这种毁灭自己的趋势以后要挽回来,知道它没有实义,是最颠倒的状况,一味地求名利,连人天善道都得不到,这就是往恶趣奔,这股邪劲一定要退掉。透过前面暇满和无常两个修法把它退掉以后,励力地寻求善趣果位,这就是自救的第一步。

其次,要退掉往轮回六道里奔的邪劲。这是以我执为主,以三有爱为直接进取的一种缘起趋势,只会感召苦,所以要把这股邪劲退掉。之后反转方向,励力求从生死中解脱。

其他引导就是这两种轨则,这就是外前行的修法。但是龙钦巴父子的法轨还要进一步退掉作意自欲的邪劲,之后才进入大乘大出离的轨道。

“作意自欲之心”,指小乘种性者以一己为重的下劣作意。在等起上一出来,就是自己希欲的那一点,百分之百、非常浓地在那上作意,根本想不到尽虚空界的诸母有情。这种作意要剔除掉,否则不入大乘轨道。按龙钦巴父子的法轨,在外前行就要把它剔除,从下面就开始锻炼,因为这是大乘的引导,外前行是共同部分。这样锻炼以后,缘起的走向就不会偏差。由于本法的目标大、时间快,所以必须突出这一点。

这就要退掉所有不如理的心,包括非修士的耽著现世的心、往恶趣里跑的心,修士里最低的下士往轮回里跑的心,以及小乘种性者往声缘果上跑的心。首先要在缘起上把这些全部截断、退掉,才是纯粹在大乘轨道上走的心。大乘轨道有主体和支分,外前行修出世心属于它的支分,往出世间的方向走,但在修这个的同时,要退掉作意自欲的心,这就使得他唯一往大乘轨道上走,不会走岔路。

“作意自欲”用一个形象化的例子来表达。譬如自己和很多母有情处在一个很大的屋子里,屋外烈火熊熊燃烧。当时心里的第一动机、最重的心就是“我要出去”,只想到自己一个人,心里起的指令是我马上要出去,不管其他母亲。这种心要退掉,不然不成为大乘道,在缘起的所愿上是不如理的。不但自己要出去,这一屋子的母亲全部要出去,应该发“我要把这些母亲全部安置在脱离火宅的解脱和一切种智的清凉果位”的心,这才成为大乘。一起来就是我要出去,只作意自己想要的那一点,不管其他,这叫“自欲作意”,叫做“小乘下劣作意”。

此复思维轮回的过患时,心顿时明现悲戚而厌患,以及从彼生起欲从中解脱的出离的意乐时,思维:唯独我一人解脱有何利益?将无始时来恩养自己的诸大恩母弃置后,为自己一人办解脱的话,没有比这更可耻的人了。因此需要使一切有情都得到正等觉佛之果位,此后发起从二边出离的大出离心。

如何退掉作意自欲的心呢?这要通过如理思维。觉得单是做自己想要的事,不顾父母有情,是很可耻的,当无法忍受自己这样做时,就会去掉求一己解脱、堕在寂灭边的心。

具体是这样的:譬如看到医院的检查书,知道自己癌症晚期,心里顿时会现出很忧戚、很厌患的感觉。然后会想:我怎么能从癌症中解脱呢?特别盼望从中出离。像这样,当看到轮回特别可怕时,就会心灰意冷,有一种很悲戚的感觉,特别怕、不愿意,一心想从中脱离,再也不想染上轮回病了。这时往往会想:我一个人解脱就好了。这就落入小乘下劣作意了。

生死苦太厉害了,一点乐都没有。五取蕴是苦的器皿,从中不断地造苦,叫做“苦的机器”,而且不断地生苦,这叫“苦的容器”。就像三天两头就得一场恶病,三天两头就要受严刑酷打等一样。当意识到这一点,对五取蕴发生很大厌患时,一心想摆脱这个身、这个苦,有一种求解脱的心,这叫“出离意乐”。如果这时没想到母有情,人往往会想:我一个人赶紧求解脱吧!这样就不会想到别人,一心只想自己。

就像病得很重的人,如果没有大乘心,不是菩萨病人,那他内心深处的动机就是自己离苦得乐,一心为自己寻求医生,寻找治病的方法。此外,对于跟自己患同样疾病,身为自己母亲的有情,根本不作考虑,因为他没发展到一个大心的地步。这时,应当生起知母、念恩、报恩等想法,并想到:只求自己解脱,扔下母亲,是非常可耻的。这个心一旦起了,善心加强以后,就无法容忍只求自己一人解脱,也就遮止了求一己解脱、堕寂灭边的歧途。

小乘下劣作意是一种邪的心的势力,长期以来只会想自己。当知道恶趣苦不能要,轮回苦特别悲惨时,真正想让自己得到利益,脱离最大的苦患,这样就对自己起了真实的考虑。但是,对自己考虑的心特别浓重,没往大乘道发展的话,很容易堕入小乘。这时应该像菩萨病人一样,不单想到自己,而且想到无数身患同样疾病的人。凡是能治病的方法,都不会独自享用,不会只想我一个人病好就可以,而是想:他们都是我的母亲,我怎么能遗弃他们不管呢?他的心发得很大,一定要让一切病人母亲都得到最好的康复、安乐。他是这种心,绝对不肯独求解脱。

像这样,通过知母、念恩、报恩等,策发自己的良心,想:众生都是母亲,对我有过深恩,如今他们身患生死重病,这么多母亲都在受苦,只是我一个人解脱有什么意义呢?再进一步想:如果把这些大恩母舍弃不管,只是我一个人办解脱的话,那天下还有比这更可耻的事吗?还有比这更可耻的人吗?起了这个想法,就不允许自己这样做。接着提起心来:一定要让所有有情都得到正等觉佛的果位。这样就出现了从二边出离的大出离心。

如果只是从来世的三恶趣出离,那是最小的出离,没有从三有边超出。进而发展到,我一个人要从轮回出离,虽然出离了三有边,但堕在了寂灭边,堕在小乘涅槃境地,还不算大出离。如果想到轮回非常可怕,不仅我一人出离,还要让一切众生都出离,不堕寂灭边,要帮一切有情出离,这就既脱出了三有边,又脱出了寂灭边,它叫做“大出离”,也就是大乘修法的出离心。

这也是龙钦巴父子的不共之轨,应当遵循这条道轨,把出离心发展到极致。不仅出离三恶趣,还要出离轮回;不仅自己出离,还要让一切有情出离。最后要出离三有边和寂灭边,不落在三有里,从中超出了,叫脱出了凡夫的三有边;发起大悲,要救一切有情到正等觉果位,这就超出了寂灭边。像这样,三有边和寂灭边都出去了,就叫做“大出离”。发展到这一步才算究竟。

就安立四出离而言,下士的等起一般的出离和声闻缘觉的两种出离以及大出离,共四种。从三出离而言,声缘两种,加菩萨一种,共三种出离。

从安立四出离来说:下士的等起,考虑到来世堕在三恶趣特别可怕,一心想从轮回最黑暗、最苦的地方——三恶趣超出,他想生到人天,这种等起或动机是一般的出离、共世间的出离。

世人都会把恶趣苦或现世生老病死等定义为苦,他不想要,想从中出离,如果有解决的办法,他一定依循,所以下士局限在世间层面,是一般的、平常的出离。也就是人人都有,只不过他深信三世因果,把眼光拉长到来世,而且深信有三恶趣,不想感受苦苦。世人都有类似的出离,谁都知道苦苦是苦,不想要,有方法能对治的话一定去找,所以它叫“一般的出离”,等同于世间心态,没有更高的见解。

接着是声闻缘觉的两种出离,叫做“出世的出离”。也就是,他想到轮回全是苦的自性,一无是处,因此寻求从轮回中彻底解脱的出离。这两种算是出世的出离,但是相对大乘来说还是小的,因为只考虑自己,而且以这种下劣作意会堕在寂灭边。声闻的出离是修苦集二谛,由此见到了苦的自性,想从中出离。缘觉在此之上修十二缘起,更细地了解到轮回流转的状况,想从轮回缘起链中出离,在因上截断。这样发起的出离意乐和修行,属于声闻小乘的出离、缘觉中乘的出离。

引起大悲之后,不愿一己得解脱,不住在三有和寂灭边,这样自身既超出三有,又超出寂灭,想把自他一切众生都置于正等觉佛的果位,这叫做“大出离”。出离了下士耽著三有边的情形,也出离了声缘耽著寂灭边的情形,以出离有寂二边的缘故,称为“大出离”。

如果按三出离而言,就定义在出世的出离上,声闻缘觉的两种出离,加上菩萨的一种出离,总共三种。

现在从整个轮回中出离后需要找一个避难之处,所以需要励力求解脱和一切种智果位。此解脱道也是自己随便不会知道的,父母和亲戚等谁都不教导,也不懂得教导,因此要找一个善知识。再者,“任意碰碰谁就轻率依止”是不行的,所以需要对具上师善知识德相者以三喜承事之门依止,而随学彼之心行。

接着这一段是转入到思维解脱利益和依止善知识两分修法中。已经发了出离心,看到轮回不是能待的地方,一定要从中出离;那当然要找一个避难之处,这里没有任何惑业苦的侵袭,到达永恒安宁之地。因此要思维:这是什么呢?它是解脱和一切种智的果位。见到它具有真实义利、安乐、寂静等后,要努力寻求解脱和一切种智的果位。也就是在了解解脱利益后,发起求解脱心。

为了求得解脱,必须知道解脱道。这不是自己随便就会知道的,在其他人群里,父母、亲戚等谁都不会教导,他们自己没经历过,没得过传授,也不懂得教导,所以必须寻找善知识。如何寻找善知识呢?不能凭感觉,碰到谁就随便依止,而是需要依止具德的上师善知识。认定以后,就应以三喜承事门来依止。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如教修行,以这三种让善知识心欢喜之事来亲近善知识。亲近的目的不是为财而是为法;在法中不是外在而是内在,应当学到善知识的心行。

“心行”指上师内在的心意,他心里的修行或功德。佛法不是看外相,在外面一味地模仿、装样子,没学到心是不行的。如何来学呢?要从下乘的基础开始。譬如善知识的出离心,他出离耽著今生,出离耽著来世轮回,这些要学到,他对众生的利益之心,对佛法的护持之心,内心住在本性中等等,一切戒定慧的功德都要学到,这是依止的目的。如果没学到这些,只是外在希求沾一点荣誉、利养,将来得到更高位置等,那就不是如理地依师。“行”,是指他的心怎么在道上走,怎么符合道,这是我们学习之处。特别结合本法来说,龙钦宁体前行等所说的法,在善知识心中是怎样实修实证的,他有怎样的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等等,这是我们学习之处。

怎么学到善知识的心行?要求心心相应。怎么能达到心心相应?要心和心亲近,中间没有违缘,要以三喜承事。让上师善知识欢喜后,他的法就能传到自己心中。而且,由于自心具有信心和恭敬的缘故,立即会把上师善知识传的东西纳受在心中,把它当成非常重要的事,由此去进修就能学成。总之,学成前行等的关键,就在于依止上是否如理如法。令善知识欢喜很重要,自身有信心、恭敬,善知识有欢喜,那法流就直接能进去;如果自心不做令师欢喜之事,那在缘起上就不可能相应,学再多也没办法修成,这一点极其重要。

熟导和解导

这里,暇满难得等的引导有成熟引导和胜解引导,现在就只有胜解引导了。而从大持明者晋美朗巴出世以来,还有仅存的成熟引导之堪当品,所以需依此轨进行。

成熟引导和胜解引导简称“熟导和解导”。譬如龙钦巴当年依止根本上师革玛燃匝,上师按成熟引导的轨范来引导他。这种引导要定期定量完成,到了成熟为止再转下一步。暇满修了多少天,出现了量再修无常;无常修好了,心成熟了或者出现相应的感受,再修轮回苦等等。像这样逐步引导,心就逐渐成熟,由外至内,由浅至深,心逐渐在转换,这就是真正在培养悟道的根器。最终,上师看到弟子在前行上都具足修量了再传正行,这时就能真正契入。

相反,如果前面的修量不具足却妄求高深,那也修不上去,反而耽误上上的修行。一般人以为不必修前行,或者修前行时敷衍了事,根本没有量,像戏耍一样,这样到上面就上不去了。自以为快反而慢了,自以为可以不要下面的,结果一步也无法攀登。

所以,要记住米拉日巴尊者的话——“下下修时上上到,慢慢修时快快到”。关键要注重次第,注重心上实际的发展、成熟。当它成熟时,必然会趣入到更内层的修法;如果没成熟,硬往里拉也拉不进。心的成熟毕竟不是知识的积累,心没成熟就越不上去。以这个原因,须要依次第进修。

但是,在后来很长的时间里,成熟引导就没有了,只有胜解引导。直到晋美朗巴尊者应运出世以后,他自身示现完成了大圆满从前行至正行之间的一切修量,完全是实修实证的大祖师。而且,由于莲师法门——龙钦宁体开取的时辰已到,以各种内外因缘的重新积聚出现了吉祥的缘起,从他以后又开始有了成熟引导的堪当品。

所谓的胜解引导,就是上师讲授后,听了有闻慧,思维了出现思慧,也就是把内心的未知、邪知、疑惑都断掉了,真实生起了胜解,差不多到这里就可以往上讲。当然,这里并没有真正在心上实修,所以就一般情况来看,达不到修习的觉受量,不会出现证量、经验等等。当然也有很特殊的人,有一些特殊的修量或觉受等等,但一般情形只到胜解为止,然后就继续往下讲。

胜解引导就是引导学人首先建立道的根本——胜解。有了胜解,就具足了修行的基础,或者在道上的基础,将来自己修持就有了基本,能够独立。在内心中央有法的胜解,就不会出危险,或者落到非道里。为什么只有胜解引导?因为因缘欠缺。但不要以为,既然没有成熟引导,胜解引导也不要了,不是这样讲的。为了法的护持,以及在学人心中建立根本,仍然需要从下到上一级一级地在心中建立胜解。

成熟引导是经验的传授,以及让学人实修出现证量。这是难度很大的事,要求师徒之间各方面因缘都达到一定的高度。师父要具足证量,有引导的能力;徒弟要具足德相,有很深厚的善根福德,相续要达到一定的量。这样师父在引导时,徒弟才能按时按量地完成修行任务,要有方方面面好多因缘才会出现。有句话说,“学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就是因为因缘难聚。不光这一世,要有累世的修集,当他火候快成熟时,这么一引导很快就能上。如果因缘欠缺——资粮不足、罪障很重,方方面面被其他力量牵引等等,那不必说从前行到正行一步步完成修量,就连完整地听个传承也困难,连一分法义真正入在心中都困难,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就胜解引导来看,现在很多人根本没出现胜解,这上面毕竟要有好多的因缘积聚。就像讲暇满时嘉维尼固祖师所说,这都是缘起法,譬如因缘欠缺一分就没办法点火,没有火就不能烧茶,没有茶就无法受用。这都是一步一步因缘聚合的结果,并非凭个人的想象。

自晋美朗巴尊者出世以来,是宁玛派重现大光明的阶段。晋美朗巴作为教主,他是宁玛顶庄严,具足真实的修量。他所发掘的是莲师极具加持力的大法,在名言缘起上有很大的传承加持力、不共的缘起力。就时代因缘来看,它的热量最大,也最容易入心。传承的力量下来,是容易出现一个量的,由于传承顺利的缘故,也是容易趣入的。从各方因缘来看,要想在末法时代的某个时期出现一种有加持热量、容易引入人心、发生修量的,只有莲师应世而出的伏藏大法,晋美朗巴尊者也是应这个因缘而化现在人间。就他自身祖师的量来说,完全实现了小大密的一切修证。

他在闭关期间立下七条誓约,连息增怀诛四种事业都暂时放下不做。而且一心出离,不与在家人来往,不与人说话,不做琐事等等,他是真正闭关成就的楷模。我们从传记里能够看到,从暇满到无常,到因果、出离、悲心、菩提心、上师瑜伽等等,这一切都达到极致的修量。譬如暇满,连一弹指放逸的时候也没有;在无常方面也出现了真实的修量;因果上十分畏惧信财,一点不敢浪费,对任何事都谨小慎细;在苦谛上,觉得轮回没有任何乐趣;悲心是自然而发的,为了救一个人献身都可以;有真实的自他相换之心,就像大悲世尊因地舍身饲虎的心一样;上师瑜伽方面,在忆念格日仁波切时,泪水不断地流,不知道流了多少,达到极致时,在忆念的当刻就昏厥过去,加持马上入心而现见本面。诸如此类,他示现的是真实的修量。

按照这样的轨范,就有了龙钦宁体成熟引导的堪当品。由于莲师法门的应运而出、传承的加持、祖师的证量、弟子的具缘等方面和合起来,这以后,就开始有了世上仅存的成熟引导的堪当品——龙钦宁体法门。由于采纳的是成熟引导的作法,所以宗风迥然不同,关键是唯一要修心而不着重口头言说。而修心时,在胜解之上,应该使心变成修法要求中的状态,所说的一切都不停留在口头、字面,而是修成这样的心。

基于要求高、目标大、时间少、人寿短,因此要尽量地投入修持。以晋美朗巴传承的成熟引导,恐怕会达不到,所以要求每天至少四座修持,要长年地修心,从早到晚心不断地缘在这上面。而且不能乱了程序,一定是一级一级地往上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成熟,否则只是种个善根,有些只是结个缘,种下远因而已,必须了解这个尺寸。

这里是纽西龙多祖师做引导,他是从晋美朗巴到嘉维尼固到华智仁波切一脉传来的。师徒们都着重实修,他们依止静处长年修持,有很特别的风格。在这个传承里,还有仅存的成熟引导,这就十分难得了,一定要抓住机会,尽量往这上靠拢。但是,末法时期因缘的确非常困难,如果自己能很用心地去做,还有可能接近一点,不敢说得太大。

再者,如果肯在这上面按时间、按次第、按量,紧跟着讲说的步伐,我们有可能在胜解引导上有一些收获,但这也要大量地下功夫,否则不要幻想。譬如暇满、无常、业果、苦,都要大量地闻思,非常主动地去了解。按照祖师指示的轨道,不断地在心上串习,去认识、观察,才会引起强大的不可夺的胜解,这样会得到一个基本,算是不负此生。否则,尽做一些漂在表面上的谈说,高谈阔论,甚至有时候连自己的身份都不知道了,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这会造成很多的自欺、虚假等等。所以,应该在自己的身份、水平上看清量度,定好位置,这才不会骗自己,不会随便夸大,拿很多东西来伪装自己。

暇满自身引导

起初,暇满难得的引导是对自己的身的引导。

暇满难得的引导不是说别的,而是对于自己身的引导。为什么要引导呢?对于自己的身,我们处在特别无知的状况里,不知道它如何难得,也不知道它有什么功用、什么前途。以这些迷茫,就堕在对现世法的贪恋中,做的只是毁坏自己,让自己葬身恶趣,堕入漫长痛苦和灾祸的缘起。所以必须在这里调正。

所谓“引导”,是说我们的心处在很无知、很顽固、很下劣的状态,不做引导清醒不过来。很多人到现在还没认识到,自己的身不同于恶趣、天人、非天等,是极宝贵的身;这个身上的能力,就意识而言,比原子弹还大,就因缘来讲,有造成极大业力的状况。学暇满难得,就是对这个身引导,认识到它的意义,看清它往哪个方向走是什么前途。这些都要通过对自身缘起上的体认、抉择,才能转过来,去掉对现世法的耽著,一心励力求后世,发展的契机唯一是引导自己。外的善知识只是做一个教授,内的自心要引导自己,不这样引导的话,它始终处在非常盲目、乱动的状况中。

“对自己的身”,表明引导的关键落在破掉自身的愚痴、颠倒上。“自己”两字没抓住,就跑到外面去了,再怎么传都成了学知识,而不成为调心。

所以要认识,从此暇满上只有两种去处,“善则此身解脱舟”故,从此身上修真实的圣法,则有了安乐的起点,将获得解脱及一切种智果位。尤其是修持光明大圆满,将在此生、中阴或者后世中解脱。“恶则此身轮回锚”故,从此身上修现世,则已是开了一切怖畏及苦的头了。

以这个道理,要返在自己的暇满上,看到它只有两种去处。基于人身心力特别强,造业因缘特别大,所以,在自己这个暇满上只有两种去处。哪两种去处?要么求现世法,要么不求现世法。

如果不求现世法,一心求佛法,这样做得好的话,它就成了解脱船。“船”表示工具,它特别有能力,如果开对了,就能非常快速、有效地去往解脱彼岸。以这个缘故,在具有强大修法能力的身上修真实圣法的话,就有了安乐的起点。“安乐”,指过去陷在纯一苦性的状况里,无数生来都是轮回法,全是苦的,轮回就是苦的自性;如果超出轮回,灭掉我执所起的苦,那就是真实安乐。所以,以这个人身修真实圣法,着重在出世法上,就有了安乐的起点。譬如修外四前行,发展出离心,以这个意乐会趣向解脱;进一步修内前行,修归依、发心等,一定趣向佛果;再修曼茶罗、忏悔、与上师相应,会趣向现见本性。诸如此类,就出现了得出世安乐的起点,因此会获得解脱和一切种智果位。特别是修光明大圆满法,会在即生、中阴、后世成佛。这样就明确,这个身是非常厉害的工具,用它来修解脱就是这个结果。

相反,如果用它来修世间法,搞得不好的话,这个身就成了轮回锚。“锚”是使得自身坠到下底的坠石,一下子就落到轮回深渊里了。由于它是这种工具,所以在这上面修现世法,争名夺利的话,造业的力量会特别大,一下子成了无量怖畏和苦的开端,成了开启往后一切怖畏和苦的头了。什么缘故呢?人身搞坏了的话,它在一天中造的业都足以让你在数不清的年劫里堕入生死。一天有多少刹那,每一刹那是什么缘起,这么去想的话,一个世间心就是一个生死,这样百年三万六千天不断造业,将迎来源源不断的轮回苦和怖畏。到了后世,堕落再堕落,愚痴再愚痴,在恶性势力上等流发展。像这样,这一生没搞好的话,它就已经往非常险恶的路上快速奔驰了,在人身上会发展出无数生死。

在人身上只有两种结果:如果修得好,即生或来世得解脱等,那很快就从轮回中超越;如果搞得不好,按照佛语授记,恐怕千万亿劫还在轮回里爬不出来。到此差不多可以对自己引导成功,让瞎子般的愚痴心认识到,这上面有两条高速路径,我到底往哪里开?这时心里就想:我的方向盘一定要往正法、解脱道上开,不能往邪法、生死里开,一开下去不得了。这边是万丈悬崖,那边是康庄大道;这边驶向罗刹洲、恶魔岛、无尽的受刑之地;那边驶向快乐的宝洲,看到这里,心才冷静下来,不会愚痴地乱开。这就叫“对自己的身的引导”。

如是就自己这个身来说,无有修法违缘而闲暇,故所谓的彼闲暇即是指自己这个身,因此其违品的八种无暇,都称为自相续所依上的八种无暇,有非人的四无暇及人的四无暇。首先,对于非人的无暇,修地狱后,需数数思维:此于修法有暇还是无暇?

了解了暇满是对自身的引导后,就开始观察自己这个身:它现在有闲暇吗?如果我落在地狱里有闲暇吗?落在饿鬼里有闲暇吗?等等。针对这个身说,它上面是不是圆满呢?具自圆满、他圆满吗?这样去认识三十四暇满哪些具足哪些不具足。具足时能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具足时怎么来补?全是对自身的一种考虑。考虑后要发展取心要欲,劝自己:你不要太愚痴、太顽固了,现世法都是毒,为什么要吃它?世间法都是苦,为什么还往苦里钻?你一定要修正法!像这样时时都在自身上修。

在形成坚固的定解前要不断地思维,形成了定解后就运用这个定解去想:我的人身一定要用来取心要、取实义。发展取心要欲是命根,它一旦起来就摄持住心,不让心在别的地方动,一直以欲的力量来掌控它,昼夜不断地行法道。如果取心要欲没出来,那就不成功,因为没有什么能管得住心。光凭表面理解、口头言说,不在自身上抉择,没有动过心的话,就不起作用。最多以当时讲的、听的、看的加持,稍微动一点点,很快就没有了。这就是心没成熟、自身上没出现猛利取心要欲的缘故。如果这个不成熟,那后面一切都不会成功。像这样,要在自身上做抉择。

一切暇满的内涵都要在自身上抉择,要把自己放在所说的法义里,这样才不是学口头知识,而是真正为自己的前程着想。如何着想呢?必然要发生认知的智慧。所以,要一项一项地在自身上观察:什么叫闲暇和圆满?此身能办什么事?应该怎么做?要开始观察这一切了。

经这一番指示后,当然唯一在自己这个身上看。如果它没有修法的违缘,具有闲暇,那教法上所说的闲暇就是指自己这个身,所以,有关它违品的八种无暇,就是自相续所依身上的八种无暇,有非人的四种无暇——地狱、饿鬼、旁生、长寿天,以及人的四种无暇——生在边地、无佛世、呆哑和邪见,这八种状况都要在自身上看。

对于自身如何修呢?要按次第来,首先修地狱。要想:我处在地狱被烈火焚烧,或者特别难忍的寒苦当中,那时我有暇修法还是无暇修法?要不断地思维,把自己摆进去,就好像自己被烈火烧,被沸汤煎煮,或者身上被切割等一样。这时是什么状况,有闲暇吗?要不断地想,才了解身陷地狱是多么可怜的状况,连一秒钟修法的闲暇也没有。如今脱离了地狱,我具有了第一个闲暇。像这样反复思维后,发起欢喜以及倍加珍惜的心。这是简要的指示。

修法时间安排

此又有座上与座间两者,座上又有两座、三座、四座、六座等多种规矩。这里则按照昼两座、夜两座共四座来说,初业者容易趣入,故这样安排。

修持分座上和座间两部分,座上有两座、三座、四座、六座等很多规矩,这也是应行人的不同程度而立的,修持都要相合自己的因缘、条件、心力的程度。这里是按照昼两座、夜两座总共四座来说,原因是初修者容易趣入,所以这样安排。

也就是两座过少。目标大、人生短、需要积累的量很多,如果仅是两座,之后很多时间都散乱在世间法里,即使在修行,然而不能相续,就很难成熟。就像烧水,持续不断地烧才会开,热气不能散失;又像母鸡孵蛋,要让热气相接,相续不断才孵得出鸡来,热气一冷掉就无法成熟。如果修六座、八座,初修者不堪能,也导致没效果。这样衡量起来,的确四座很合适。

定多少座是按照自己的状况、条件来说的,这样定最好就这样定,如果定其他的比这效果更好,那当然要定其他。但是,初修业者心力不够,在其他时间不容易安心,如果过分打疲劳战,也没有更多的效果,反而不入。修法要很理智,要按实际缘起状况来进行。

清晨黎明时,从公鸡初鸣起上座直到天亮之间,是黎明座。天亮了就下座,随后到太阳很热为止,期间应做座间事宜,比如做已经发过愿的常时行持之水施及烧素烟等还有各类念诵。之后上座,到中午太阳还没到头顶之间,是中午座。之后下座吃中饭及顶礼、阅经等,然后直到下午太阳西斜、地面出现了大阴影之间,放松宽闲而住。接着再上座,到太阳还没有落山之间的这一座,是下午座。接着下座后,念护法和自己会的回向发愿及烧荤烟等。接下来就到了见一个人时,只知是人而不识其面的黄昏的时候再上座,此是初夜座。之后到了迟睡的那个时候就下座。

四座的安排是,清早黎明之际起身,也就是公鸡第一次鸣叫的时候上座,一直到天亮之间是黎明座。天亮了就下座,一直到太阳很热这阶段都属于座间,应该做日常的法事。比如已经发了愿的常时修持的水施、烧素烟等,以及日常功课的各种念诵,需要在这时候做。

到了太阳很热的时候再上座,一直到中午太阳没到头顶之间是中午座。然后下座吃午饭、顶礼、看经等等,一直到下午太阳西斜、地面上出了大阴影之间,这段时间都属于座间,应当放松、不紧张、很宽闲地安住,这样就符合规律。

太阳西斜,天阴了,地面上出现很大的阴影(在城市里建筑物的倒影很大了),就可以上座,一直到太阳没落山之间是下午座。然后下座修念护法、自己会的回向发愿以及烧荤烟等。因为晚上适合修护法,也是一天当中要做回向发愿以及烧荤烟等的时候。

之后就到了黄昏,它的标志是,当见到一个人时,知道是人但认不清他是谁,看不清具体面貌,这时候就上座,属于初夜座。一直到很晚睡的那个点就下座。

按照藏地秋末冬初的情形来说,第一座约早晨六到八点,第二座十到十二点,第三座下午四到六点,第四座晚上八到十点。然而各地时辰的相不太一样,因此,应按照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制定时间,这一点还要观察。

如此,在这四座的时间中修的话心堪能,而在座间的诸时,初业者修没有切实效益,特别是会生起很多昏沉掉举过失,所以座间除了精勤读诵和作善加行之外,需放下修持。

总的来说,在这四个时辰里修的话心堪能,而在座间的时间,初发业者修持没有切实的效果,特别容易落入昏沉、掉举等过失中,因此,在这些时间不做这里的修法,而是精勤地去读诵,做一些善行,除此之外,心很宽闲放松,按照这样的状态来过。

人的身心跟时辰有很大关系,在这四个时辰里容易相合止观状态,心很安静,没有很多杂念,心又明清,能够起观修。因此,应按这样的时间规律来安排修法,知道怎么根据自己身心、因缘的状况做好安排,这会使得修法效率高、有实效。如果卡得过紧,身心越来越紧,那时要么昏沉,要么掉举,勉强上座效果也不大。所以要劳逸结合,中间放松、休息、很宽放,再上来就有一把劲,能够入进去。过分打疲劳战不是好方法,过分松懈也无法使修行得力,应当恰到好处。

 

 

思考题

1、外前行修法中:

(1)一般轨则与遍知父子的轨则分别如何安立退心的情形?

(2)如何退掉作意自欲的心?

(3)四种出离与三种出离分别如何安立?

2、如何发求解脱心?为什么要寻找善知识?如何学到善知识的心行?

3、什么是“胜解引导”?如何来引导?它达成的标准是什么?

4、结合晋美朗巴尊者的传记,解释“成熟引导”的涵义。为什么龙钦宁体法是成熟引导的堪当品?成熟引导需具足哪些因缘?引导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5、暇满自身的引导中:

(1)什么是“对自己身的引导”?

(2)以自身求现世法和修真实圣法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3)如何对自身作闲暇的引导?

6、每天四座修法具体如何安排?这样安排有何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