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备忘录 | 闻法行为5

3、五不取者,就是与佛的教证的法宝脱离而持。

五不取,就是对佛的教法和证法的法宝没有吻合、背离而持的状况,属于自心第三类有毒的行为,它导致我们取不到佛法的妙宝。具体是取文不取义、取义不取文、不会义而取、颠倒而取、错上下而取这五种。都是指我们取的方式没有合到法宝的本义,以这个方式就取不到法宝。五种取不到的方式叫做“五不取”。

闻法就是要受取到佛的教法和证法的法宝。能不能恰如其分地放在自己的相续里,让自己成为富有法藏的人,有无比的价值、意义、智慧、利益,就要看我们能不能排除掉像毒一样的五不取。它是背离佛的教法和证法的行为,或者说错谬的取之态度、做法。我们如果不在这里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那始终会堕在一种颠倒取法、错谬取法的状况。

法像一座宝山,里面有金、银、琉璃、翡翠、玛瑙等无边的珍宝,但是如果探求者取的方式不对,他就拿不到法宝,这多可惜。

有人问:真是这样吗?

所谓“身在宝山而空返”,或者“盲而为宝所伤”,意思就是,如果你心中有观念、见解、行为的毒素,遇到了宝反而被宝所伤。前次讲到杂烦恼如毒器过,是讲等起和态度问题,“若不如法而行法,正法反成恶趣因”,就是这个道理,那是从业的角度来看。这里是从取法的做法来看。做法错了,前行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都会产生非常多的错乱。

有的人轻视前行,其实大圆满正行以前的全部叫“前行”,有外有内,囊括了要达成开悟的所有最关键的因素,包括了小大密各乘的要点、九乘妙法的心髓。前面讲《法海奇珍》时,引用华智仁波切最后的偈言,说到这个法的深要处、总集、窍妙处,它是无比富饶的法藏,尽是珍宝,叫做“法海奇珍”。

现在每一个人都有缘来到这个法海里,要取海里的妙宝,或者说来到了宝山。但是,如果你取的方法不对,在几年的进程里就会一直空取、错取、谬取、邪取,这样的做法叫做“盲而为宝所伤”。相反,如果你知道了五不取的错误在哪里,自身上哪里出了问题,怎么来纠正,把自己取法的做法调正了,那时时处处都能取到珍宝。叫做“身在宝山时时取宝”,极其幸运。所以我们在入法以前,必须要断的像毒一样的行为的第三类就是五不取。

首先,不思维意义而仅仅像听故事那样取佳妙动听的文句,或者说需要推敲字句后,取无意义的文句之鬘。

五不取就是五种没有取到法的做法。首先,取文不取义是指不去思维法义,只是注重文句的美妙、好听。就像故事、诗朗诵一样,听起来很好,有很多优美、华丽的文句,特别喜欢取这些。或者有些人特别注重逻辑、推敲、咬文嚼字,但是不取它的意义。他注重的是说话方式、表达方式,特别注重逻辑、各种修饰语的界定。这样取一个没有实义文句的鬘。就是一连串这样的文句,他也持得习惯,蛮舒服的,喜欢一连串说得华美动听的词句。或者喜欢表达一种逻辑性等等,在语言表面上做,没有取到它的涵义。

只取文不取义就没有取到法。就像小孩采花,只会取一点花的颜色,取不到花的精味,或者像取甘蔗皮,取不到里面的精妙味。

其次是有一些说起来像宁玛大修行者的人,说道:“讲的只是文句的表皮,要了悟心的本面。”说后,用手指指指胸口后,不看文句只取义,是指这种承许。

其次,取义不取文,那些所谓修大法的人,标榜自己是宁玛派大修行人,说:“讲的只是一些句子的表皮,我们要了悟心的本来面目。”这样讲后,用手指指胸口。他有一个观点,认为我们不必要看文字,需要唯一取到心的要义,是这个状况。

这是第二类偏差,导致舍弃教法,无法受取里面的涵义。也就是脱掉了无边法义载托的文句,堕在一种简单的顽空里。比如有些学宁玛派、噶举派、禅宗等的人说:大圆满、大手印、禅宗,不立文字,语言文字都是表皮。他藐视教典,自负是终乘,是大圆满、大手印的修行人。这种人最容易犯取义不取文的过。

我们的相续要有一段成长过程,从外前行的暇满开始,要一路一路地进行修心的引导。这里面就要用佛菩萨、祖师的圣言来启迪你、教化你,你得时时持着语句,然后才知道义在哪里。以文句就能记持这个义,时时记得这个义,很深刻以后就能在自身上实行,不是一蹴而就的。处处都要很多的教导、教诫来引领我们的心往前走,不是一下子什么文字也没有。释迦佛辛苦劳累说四十九年的法,也是用文句为巧方便,一路地引导众生进入。这里每一个文句都在引导我们修心离开颠倒,逐渐发展自心,与大圆满正行的道越来越接近地合上去。

由于我们心里有很多颠倒的知见、错谬的意乐行为,各方面发生业障、发生迷乱,所以不容易见本性,因为你的障太重,资粮太薄。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一路一路地引进,这又要通过教法文字来引。也就是必须持住教文,之后心里去忆持它,然后如教修行,这就叫做“听闻随转修心要,少力即脱生死城”,是闻思修的一贯规则。闻思都是缘着文句,要缘着文句听懂意思,要缘着文句来思维、得到定解,然后按照定解修持,之后转化自己的心,那么这一切怎么能离开文句呢?像你们所说的大修行人,一味剥弃教法,最后心里空空的,暇满也不念,无常也不修,业果也不谨慎,苦谛也不修,也不出离,也不防护自心等等,就会落在豁达空、顽空里面。这就很可怕,他也没取到法。什么原因?因为他藐视教典,舍文单取义,但是舍掉文怎么能取到义呢?

有人问:最上乘不是不立文字吗?

那是已经到了那个高度,要从那里超脱,不是说你现在就可以像丹霞一样去烧佛,那一不小心要堕地狱的。

我们从一个很愚昧的人要走向佛地,期间有很多要了解的,而这些了解是通过文句来记载,来持住心意。我们从文句会了解到意义,之后按照法义去做。但是,如果学了一点大圆满、大手印、禅宗,又没学好,一知半解,就会产生这个问题,只取义不取文,最后就落到一种简简单单庸俗的空里。这就是第二个出问题的地方,也导致没有取到佛法的珍宝,无论教法还是证法。

这两者的对治是:文义要联系起来持。

这两种过错的对治,就是需要句和义联系起来取。在记持住法句的前提下,要取到法句所表达的内义,这就叫文义结合而持。这样我们就懂了该采取的正确的取法方式。

第三、不会义而取:指不了义取为了义,秘密意趣颠倒而取,相违四依而取。

刚才说的文和义要联系起来,就是为了从文能取到义,那么在取义的时候,又有没有领会义而取。也就是取错了,不了义取为了义,秘密意趣颠倒取,四依相反而取。

这是第三个过,就是听不懂话,搞不清楚佛法浩大系统里的了不了义,各种密意意趣,以及应当如何来行四依法。譬如到了一个大药店,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珍贵名药,治疗世上八万四千种病,你就要辨别哪个需要,哪个不需要,或者说我们该怎么来取。又譬如进入佛教教育系统,有一级一级往上走的阶梯,你在这里又应当如何看待呢?我们现在要进入庞大的大圆满前行的修心系统,它囊括了小大密三乘达至开悟的所有修行要点以及直捷的方便,所以,入到这个大系统之前,首先要交待对于整体教法取的态度。这里面由于佛说法、祖师说法针对无数的机,所以有了不了义、秘密意趣等各种说法。对于圣言,如果没有会到它的义,也会产生错乱。

不了义取为了义”,对于不了义的认为是了义,已经到了究竟处,但实际上还没了解。

在宣说法义上面有了和不了的差别。“不了”就是我们在探究时,没有探到它真实的本源,还是在外层走。这里有从外到内,从粗到细,从现相到实相的差别,实相里又有最深密的。已经到了最终、说完了才是了义,在这之前说的都没有了义。也就是还没说完,探究真理的过程还没完成,还没宣说到它究竟的实相,是一种不了义的说法。而你以为说完了,以为毕业了,你把这事当成真实的,但实际不是,有些只是世俗层面的说法,或者针对分别心的现相来说的,并不是实相本身。如果你执为实相本身,就会障碍你受取实相义。所以学法首先一定要了解这些,否则会发生很多错乱。

执著暂时的方便法而没有取到实相未免遗憾。大圆满是要直证实相,所以必须明白了不了义,不然绕道而行就成了很大的迂曲。或者执不了义为了义,那永世不见了义,是不是?它不彻底,不是实相本身,而你却以为彻底了,认取为真实,这样的见导致不能达成开悟。

有很多语言是暂时必要性的,佛或祖师等安住在一种密意、意趣里。譬如要对治这个人以少为足等,就要呵斥他,去掉他的满足感,让他增进。如果懈怠就要鼓励他,因为他的心比较乱,一下子怕砸碎了他,这就要多说功德利益、前景多么美好等等,这样他就有信心、欢喜心,能够被引进去。如果他觉得非常了不起,就要贬一贬、压一压等等。

如果对佛法起了邪想,认为这个佛不如那个佛等等,就要说佛佛平等。比如释迦佛说我就是拘留孙佛。一般人感觉释迦佛八十岁,身高一丈六,拘留孙佛多伟大,那么长的寿量,身形那么高广,有无量的庄严,就贬释迦佛,尊拘留孙佛。这时为了消掉众生庸俗的高下之见,释迦佛就说拘留孙佛就是我,这叫平等意趣。

或者针对一类根器未熟的众生,一开始不能传究竟的空法,因为一传他会崩掉的,他接受不了会诽谤空性。针对这一类人,佛就说蕴界处的法都是有的,这里面没有补特伽罗我,说了无我唯蕴的法。众生的虚妄心识前的确有错乱相,但实相里没有。佛的心意就安住在这个意趣上,像哄孩子一样,针对他接受不了大空性,就说:你心前的蕴界处一个一个都有,各是什么体性作用,然而在这上面找不到人我。但我们要知道,这只是说一分法,不究竟的。佛有住在现相上的密意,当时说法是就众生心识的现相,是就这一点说的。

这样就知道,佛说法有很多密意,你要会得佛说法的权智慧,他处处都能应机设教。或者为了引你往上走,佛会设立像阶梯一样的次第性教法,这里有从下到上一层层引进的内容。这样的话,你就不能执中途的教法为了义,那样不能到达宝所,只会停留在化城。

譬如,佛引导众生从现相的很末端开始往里面引。就像一个六岁的小孩,先让他入幼儿园,再入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要这样来进行。

由于众生的器不够,智慧有限,所以一开始先说业果。先讲粗分的善恶因果法则,这时众生只知道一切果是从因来的,快乐从行善来,痛苦从造恶来。之后再给他细分,分成十善、十恶,每一类意乐和加行如何,导致什么样的果,果里面又分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等等。这样他就看到缘起粗分的法则,叫做“善恶因果法则”。但要知道这还没了义,不是说佛法到这就彻底了。如果你以为全学完了,没什么可深造了,就会得少为足、停滞不前,结果误了见实相的进程,就像幼儿园毕业就不学了一样。

所以之后要给他讲小乘法,讲四谛,这就好比继续读小学。四谛是对生命缘起更细分的揭示。轮回是按照业力来运作的,所出现的器情万相都是有情的心造业,随着不同的业力感召而来的。我们探究本源,就要知道业从哪里来。这时更细分地推究到集谛的根源是我执。也就是本来没有我却执著我,在面对情境时就会发生我执的妄动,这个叫烦恼。既然有我,我是最宝爱的,那么其他境缘对我有利,会表示一种态度,对我不利,也会表示一种态度,这些以我执所起的态度就是烦恼。由于执著我,才会起贪嗔痴慢嫉等无数的烦恼,这就看到了万祸之根是我执。这样推究就看到,以我执起惑造业就出现了轮回,反过来,我执一灭掉,惑一止息,轮回就会消失,所以一定有灭谛,而且有能证灭谛的真实的道,它就叫解脱道。小乘说的是以人无我空慧为主,配合戒定慧各种支分合成的一个完整二乘的道。

但是,这样说还是不了义,还要进一步升到中学,开始学大乘。这里进一步会跟你说成就佛果的道。而且,在“怎么变现出根身器界”这个问题上,前面说到以我执发生有漏业,但还不完备,这里会跟你说,这是一个错乱以后的系统,叫做阿赖耶系统。一念无明不认取本性,之后就立了心前有境,落在二取里,由二取的习气发展出阿赖耶的系统,全是错乱性。这时会告诉你,名言系统里的一切法,除了你的心在妄现以外没有别的东西。

为什么会有三世相续呢?光是一个业力还不够,必须建立赖耶缘起。第八识是相似相续的,前五识一脱开境就没了,第六识在昏厥、鼾睡等位,或者在无想定里也不起现行,这些都会灭掉,所以不能安立为诸法根源。而阿赖耶识是从无始辗转,刹那刹那相续的,一直都持着种子,以这个种子来现行。这时就完备地解释了流转缘起的规律。

但是,这也没揭示到本源,很多法相宗学者就停留在此了,以此为了义,这样就影响他佛道的进程,他停滞不前,不求上进。在这个见地里只能承许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它立众生在无始的本识里有无漏种子辗转相续,而这个种子是生灭法。而且立了“五性说”,如果是大乘的决定种性,就有成佛的种子,但它属于能生的种子,要通过不断地修行辗转增长,最终达成佛果。那么想:从一个种子变成佛有多困难?要三大阿僧祇劫。这个见地是不了义的。

这也是佛说的,也有各种经。如果你不能分辨,把这个执为了义,那你就接受不了“众生本来是佛”的观点。修道的修、行、果全部随着见而转,见在什么层次上,随着来的修、行、果就是什么样子,就看你的见踏在什么层面上。对于修大圆满来说,这种见地根本不够,修不来,必须首先追究到了义是什么。所以红教特别注重如来藏,非常重视《如来藏经》《宝性论》等等。这里说众生本来是佛,只要有开取的方便就能直接取证,没那么困难,因缘合到了就行。因此,在见地上不能把不了义混成了义,否则会受观念的拖累,一拖可能几十劫、无量劫。这样的话你对于佛的经义要了解。

在赖耶缘起之上是真如缘起,这就入了佛教大学。大学里前一部分说空,后一部分说明,空就是佛二转法轮的教义,佛讲了几十年的《般若经》,一味地讲空。为什么呢?就是要接引众生淘汰掉一切执情,执著此法有彼法有的虚妄分别心一概要洗清,全部淘汰掉。淘汰以后才认取到客尘法全部虚假不实,根本没有,只是一场幻梦,你本来就是佛。破妄以后显真是非常方便的,所以在教法的次第上先破妄再显真。

破妄用遮诠,这是部分了义,空是到位了,但是妙有没有重点说。《般若经》里一味地说空,就是在破法我执,让你的心从这个执著中出来。等到一概破尽了,定解了一切都是虚假的,再不会执著二取的境,这时就直接跟你说你本来是佛。到这里才是真实了义,佛法的真理就在这里,这就到了大学的研究所,就到此为止了。

整个佛法到这里说彻底了,前面没说彻底。你读大学本科的空,空的课程只是部分了义。校长说:你不要急,课程还没完。这一分完了就叫“一分了义”,还有一部分没完,就叫“未了义”。等读了研究所再揭示众生本具如来藏,本来是佛,那么这一分也说完了,我们的课程到此完满了,这个就叫“了义”。

那么好了,刚刚给你介绍了佛教的一大系统,是这么多,你搞不清的话,佛法里面这么多的宝你到底怎么取?佛说法的密意没那么简单,我们凡庸只知道一点小事情,佛是彻见真谛的,他巴不得直接告诉你实相,但是迫不得已,一定要架设一定的阶梯按次第进行。因此,我们要会取到佛法的究竟了义在哪里,取法的时候不要犯把不了义取为了义的过错。

其次,“秘密意趣颠倒而取”。佛引接众生有很多的对治等的密意,有很多说法的意趣,都是针对众生不同的情况说不同的话。就跟父母教孩子一样,他犯什么错误就要说什么话,他在什么年龄段要说什么话,当然是有秘密、有意趣的,不要听错了。

佛针对一些小乘实执强,暂时无法接受法无我教理的人,就跟他说这些法是有的,上面没有补特伽罗我。佛说这些法有,是符合他的心来说的,如果说诸法没有,他不但不接受还会诽谤空性。这是应他当时的情况而采取的权巧,暂时这么说。我们要考虑到教法的灵活性,不能一听佛说诸法有、蕴界处有,就认为它真实有。这不是了义的,有他的意趣,这是就世俗现相来说,众生心前无欺有这些虚假的相,而并非实相中有,你不能错解。

比如佛说要杀父杀母,你不能拿着刀子去杀父杀母,那是有表意的,父是无明,母是贪爱,所以不能颠倒取。又比如有的人一味地布施,做世间福报。这里建庙、那里供养,那里做什么好事,天天到处奔,奔完了不会想其他。他总是处在这个境界是不行的,一定要进步。佛就说:“你做财布施,整天执著在那里,除了那一点你还会干什么?这个很低级。你一点持戒的气氛也没有,持戒才真正好。”他只会布施不会持戒,要引他进来,佛会有意识地显出一种呵斥的态度。你不能说:“佛谤法了,连财布施都要谤舍。”或者为了接引懈怠者,佛就说只要这么念一念,就有非常多的功德。这也是为了安慰他,使他能提起心来,如果一开始说得过艰难,他就不愿意干,这也有一个用意。有时要打击你的狂慢,也会有很多说法。

这都是教育学,不要听错话。就像老师骂孩子:“你怎么老坐着?你要出去玩玩。”为什么?因为孩子老坐在教室里会出问题。对另一个孩子就说:“你怎么老在外面玩?应该安静下来。”你看,这不就是教育学吗?是吧?譬如有人说:现在我们这样打坐行不行?他就说:一堆臭骨头,坐在那儿干什么?这是因为他整天死坐,为了引他而说的,不是说打坐不行,否则金刚跏趺坐就没必要了,也不是这样讲。

话都是应机的,不能搞错,就像应病投药一样。你不能看他吃了那个药很好,就说我也来吃。他是寒病,吃了好,你是热病,吃了就完了。一定要会解到秘密和意趣。碰到法的时候你会感觉有矛盾,或者你感觉怎么会这样说呢?这就一定要会取到它的义才行。

相违四依而取”,就是颠倒过来——依人不依法,依语不依义,依不了义不依了义,依识不依智。这一类都是没有领会义而取导致颠倒。

四依是我们依法的一个大原则、大方向。那么你要抓什么?不是抓人。我常常提醒,你不要看人怎么样,要看他口里说了什么,依他所说的法,要抓法,否则抓我这个人干什么?你又不是看我长得好,要跟我谈恋爱,你又不是追星族天天捧我,是不是?我们也不是搞世俗感情,整天待在一起比较好玩,这些都没意义。所谓“如教奉行”,依教、依法、依佛祖的教诲都是一个意思。否则整天围在佛身边也没有用。

在法上又要依意义,要听懂意思。说的话有个意思的,我通过语言是要传一个心意,那么你了解我的心意吗?比如说“他会得先师意”,其他人光是得一句语言的皮子,只有他得了老师的心意、心传,是吧?第二个原则,注意啊!说的语言有个意义,你要依止那个义,这叫做“依义不依语”。

说法有各种各样的风格,关键是话里的意思、语言里面的法义,我们得了以后依止这个就可以了。譬如《论语》讲了什么?孝悌是道德本,仁的根本是孝悌。你就知道要行孝、要行悌,你要抓这个意思。不要管我口头怎么说,要抓住我话里的义。抓住这个就好修,没抓住有什么用?有的人听课就是听故事,听言语,听完以后什么义也没抓住,这就不行。

义里面要抓什么?要抓了义。这是彻底的义,宇宙人生的大真谛、大实相,诸佛见证到的大胜义谛。我们要穷究法界的本源,穷究自心的本源。譬如禅人一直穷究真理,他要求这个,当然不会去依假的。色身也是假的,分别心也是假的,都是缘生缘灭的假相,他不认取有为法的假相,而是要依究竟面目,要探究到本源。武则天的开经偈说:“无上甚深微妙法……愿解如来真实义。”她有解真实义的欲,很明白要依无上了义。黄檗门下开悟的裴休宰相,他著的《发菩提心文》里面,其中一个愿就是:我生生世世要入圆教门。这就是他依了义的一种心声,生生世世都要入圆教门,要学了义。他的欲不一样,这样就很快,不会跑到别的地方去。

了义里面要依智不依识。刚才说要依了义,但这个了义不是嘴巴上的了义,也不是心缘的了义。学很多了义经,同样口里会说,心里会起,但是,我们心里最终要求证的、要依到的地方,是二取双亡以后的本性智慧,这是关键。地前的资粮、加行二道是通过闻思慧而起的,没有离开过句、教、理等的所缘,所以还是二取心识的状态,只能作为趣进的方便。你不要以为现在懂了一点,你的解悟虽然算一点小成就,但真正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一定要达到大彻大悟之地。

如果没有四依法就会中途停顿,你会把暂时的执为究竟,把虚假的执为真实,把语句执为实相等等,发生很多错乱。懂了四依法,就有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誓愿,决定不会以少为足,一定要达到大彻大悟大休大歇之地。那不单单是闻思慧,而是一定要证到一切妄相消亡,自心真正的本面出来,这就是我们的依止精神。

懂了四依法就知道怎么干了,要依法、抓住法;法里面抓住义;义里面抓住了义;了义里面抓住智。懂了吗?方向知道吗?但也不要着急,前行有一路的进程,它也是一路一路地引你往上走,不是说听了以后什么前行都不用修了,而是首先要大致了解整条路的走法,最终要到哪里?志立在什么地方?这一点很关键。

思考题

1、为什么取法方式不对就得不到法益?

2、什么是“文义联系起来持”?准确掌握后如是取法。

3、为什么佛法里有了义有不了义?把不了义取为了义有什么过患?佛教的一大系统里哪些了义?哪些不了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