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轨 | 轮回过患15

复次思维人道之苦,有三大根本苦。

思维人道苦分三苦、八苦两部分,思维的要求是对于生的自性生起厌患。也就是通过思维,明确了知生的体性有大过患,由此必然生厌心,这样就遮止了生死爱或三有爱(“三有爱”,特指对安乐趣的爱,因为但凡有理智者都不会爱三恶趣),遮止以后就有了纯粹的求解脱心。以此出离心摄持,一切心行全部往出世解脱道走,所修的任何善法都成为解脱的资粮。世出世间的差别从这里区分。缘起的枢要在于欲,如果没发展出厌患欲,那无论做什么都锁定在世间缘起里,做得好也只是得善趣果报,不能脱离轮回。这就知道,目前急需发展出离心,这又要遮掉后有爱,出现对生的厌患欲。有了厌患欲,就一心求证无生,因此佛法重在证无生。

现在要从人道之苦观察到生的大过患。观察时以三苦为根本,以八苦作为广展开来的门径,由此看到从受生至死亡之间全数是苦,从中发现人生无一乐可得。由观察最近的人道苦,对生发生厌患,这就非常切近、非常有感受、是具量的心。之后扩充到人类见识不及、只能凭教量认定的上界及修罗界等,就容易引发定解,从而彻底厌患三有。因此,要以人作为观察重点。

什么是“根本”呢?首先,从能摄、所摄而言,一切有漏苦都摄归在三苦中,故称为“根本”。再者,能一举认识有漏皆苦的缘故,称为“根本”。也就是,一旦明了三苦的体性,再去观察整个人类世界,会发现一切无非是三苦所摄,因此能遍观人道是苦。再推及到善趣的一切刹那,也能彻了善趣一切有漏法皆是苦。之后推及到整个轮回范畴,会认定一切无非是苦。由于以这种根本性苦的纲领,能遍观有漏皆苦的缘故,称为“根本”。

这里思维三苦的次第是,先坏苦、次苦苦、后行苦。为何与讲解次第不同呢?这里是从心容易趣入的方式来作引导。也就是,已经明了恶趣纯一是大苦,当然希求得到安乐趣,心中的目标转而想求得善趣乐的受用。按照世间教法,逼恼身心则为苦,适悦身心则为乐,前者由不善业所感,后者为善业所得。然而这里是出世间道的范畴,因此首先要窥破乐受是苦,由此推进会发现,善趣的每个刹那纯一是苦,这才知道善趣也不可求。因此,首先观察乐受,了达它是坏苦,暴露出它苦的体性。进一步深究,会逐渐显出人生纯一是苦的大真相,之后乐执就会变得七零八碎,不复存在了。

了解了三苦以后,再透到八苦,就会发现人生纯一是苦流、苦的历程。这样断定以后就不再抱幻想,不想要这种受生。所谓的苦受、乐受、舍受,都是生以后的感受境界,而生老病死等都是生以后的历程,既然从三境界看无乐可得,从人生的历程、境缘、生命体性等来看也无乐可得,就会发现生唯一迎来种种苦,由此对生的自性起厌患。

其中坏苦者,现在获得乐趣身依后,似有诸乐,然而无能常住,而在其日前后或明年等时,身心上出生一个新苦后,现见忧苦大增长。

现在从最切近点思维。“获得乐趣身依”,表示做一世人,脱离了苦趣三恶道,得到了乐趣身,它是诸乐之本,称为“所依”。

人世间的现相很欺诳,似乎有这样那样的乐,比如衣食之乐、男女之乐、名位之乐、各种生活快乐等等。那么这是真乐还是假乐呢?这是要追问的地方。如果认为是真乐,驰求的心就无法停歇,更不会起厌患;如果发现全如含毒美食一样,享用时美妙,最终毒性发作会毁掉性命,就会觉得全是苦。

怎么知道这种似乐实是苦呢?不能只看一时假相,不能只凭一时感觉作判断,而是要看最后的结果或者后边际。一个法最后会烂,当然不好;一个法最后是苦,当然不好;一种发展趋势最终掉落陷阱、堕入恶趣,当然不好。诸如此类就了解到,如果此乐的结局是苦,那它就是苦性。

接着看现世人生的因缘走向。可以现量见到,每一种乐似乎很真实,然而不能常保。缘起都是无常的,在一个阶段的安乐过后,总是在今日、明日或者明年等的时期中,一下子没有了,身心上又出生新的苦,可见并不是坚固的乐,陡然间就变成新的苦。而且,在新苦出生以后,忧苦会大幅度地增长。

这里已经暴露出似乐的面目。脱出那一层惑人的外相,可以看到里面有毒,它是致死的因、致苦的因。再细心观察,发现正是由于前面的乐,导致后面现行非常大的忧苦。所以,前乐与后忧相连,如同功德天与黑暗女相连。若要功德天,必有黑暗女陪伴,如果贪求前面的乐,后面一定有忧苦现行。如果能断定这一点,那就可以决定,一切有漏乐都是坏苦性。

苦苦者,其上又忽然加上一苦,彼坏苦是如腹疮一样的话,此者则如其上再出生国王的惩罚。

苦苦即苦上加苦。坏苦如腹疮,苦苦如受国王惩罚,即疮上加鞭。“腹疮”,表达得了有漏蕴如毒痈。“疮上加鞭”,指受因果律惩罚,国王好比因果律,惩罚指现前各种各样的大苦。

坏苦指有漏蕴的状况,以生际必死故,由生所摄的一切最终都坏灭而落入忧苦,可以一概决定蕴是坏苦器。也就是,做人得到的此蕴,本身就是坏苦性,如浮泡,在这上面又有生老病死等种种大苦逼恼,这就是疮上加鞭。虽然一开始不见疮溃烂,但它的发展趋势最终一定破灭溃烂。同样,得了如疮般的人的蕴注定会灭。由于总体要死的缘故,对于具贪凡夫来说,人身上出现的所有支分乐,最终都要破灭而落入忧苦,因此,人生的所有乐全是坏苦。在这样的坏苦性上,还时时由过去的恶业力现前逼恼身心的大苦,这就叫做“苦苦”。

遍行苦者,现在似乎显现有很多安乐,这样仅仅为了由杀生等的不善业道成办世间的圆满,例如在一个花园当中,以各种玩乐的欢喜、赌博及投赌注等时,以肉酒现前享乐的此时位,彼如是行的因一切唯是罪故,唯一造作后来的苦果,如是于他已作损害故,后来于自将回作损害,此是法性故,因而,此性质在世间的一切目前诸行上是周遍的,然而不是像即刻是苦那样明显,因此称为“遍行之苦”。

遍行苦是看未来趋势,一直延续到来世,此生所作、所现出的一切运行,到底走向何方?现在看起来显现很多安乐,人们误以为是真乐。为了求得世间圆满,以杀生等不善业道来成办,以这个缘故,造下的都是未来苦因。这是从一种情形来说,实际处处都是为私我而求乐、求圆满,出现的都是有漏业道。时时以我执为根源而起惑造业,这种运行遍满了一切刹那,因此处处都在制造未来的苦果。如果行不善业,将来会出现苦苦,如果行善业,将来会出现坏苦,总之,一切刹那都在制造苦。

这里举了两个例子。比如在一个园林中,人们为了得到世间享乐做各种戏乐,赌博、投赌注、歌舞、博击等等,这时又喝酒、吃肉等享受快乐,在现前的这个时位,所出现的一切业行的因唯一是罪的缘故,唯一在造作未来的苦果。这是第一个例子,为了求乐沉浸在贪为主的烦恼业行中,是制造未来的苦因。比如,杀生、赌博等都是堕恶趣的因,以此散乱、起贪欲等也都是下堕的因。第二个嗔方面的例子,为了求得自身圆满,对他者作损害的缘故,实际上作了将来惩罚自己的因。

像这样,由于自私性,时时处处都想为自我找乐、保护自我等等,所发出的各种业行都成了未来的苦因,因此,苦因遍在一切有漏相续的所作上或者各个刹那上。由于它在一切世间所作或运行中是周遍性的缘故,而且并不像当下现前苦那么明显的缘故,称之为“遍行之苦”。

即显示两种意义:一、显示苦的性质。由于一切处都是苦因,都趣向苦,正如趣向刑场的脚步、等待发作的前因、即将引爆的炸弹那样,从未来落入苦中而言是苦的性质。二、揭示隐微。并非像世人常识所认为的,明显逼恼身心的受才叫做“苦”,它没有那么明显,是潜伏的苦状况。虽然不是明显现出,实际是潜伏的大患,并将在未来明显现出。以这个原因,警诫世人不可麻痹大意,以为苦非常遥远,实际上刹那刹那都是遍行之苦。

这就像刹车失灵的车正飞速奔向悬崖,能看到趋势就知道,每一刹那都在迎接粉身碎骨之苦,因而每刹那都是行苦。这又说明,它在现行之前是不明显的。因为在这期间的各个刹那里,也会有享乐、欢愉、沉睡、不知不觉,然而由于总体趋势是奔向苦,因此是隐微的苦状况,是大患潜伏的状况。从这一点安立为周遍的行苦。

思考题

1、思维人道苦时:

(1)引心的总原理什么?

(2)“三大根本苦”指什么?为什么是“根本”?

(3)三苦的思维次第如何?如是次第有何必要?

2、人间三苦:

(1)什么是“坏苦”?为什么人间诸乐实际是苦?

(2)什么是“苦苦”?以譬喻说明苦苦和坏苦的区别。

(3)什么是“遍行苦”?为什么叫做“遍行苦”?举例说明其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