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缘起
今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是本师阿弥陀佛的化身(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降诞于人间的日子,我们作为弥陀弟子,要同心同德,共同发起推动弥陀使者的工程。
关于弥陀使者自身要求的开示分总说和别说。总的是要确立原则,分别指对于每一个大项目里的三个要点都清楚地了解:一、要做什么;二、为什么要这样做;三、怎么做。包括这一大项目里的内容、要做的必要性以及操作方法。这样心中有了认识后,就能在多年中贯彻下去,所以首先取得定解非常重要。
首先,做弥陀使者总的宗旨有远背景和近背景。远背景要追溯到本师阿弥陀佛无量劫前发四十八大愿海。愿海的中心就是摄持一切有缘众生,让他们都完成普贤行愿而迅速成佛。这是弥陀愿海的心髓,愿愿不离救度众生,愿愿都是让众生速疾成佛,因此叫做“一乘大悲誓愿海”。
无论远程还是近程的背景,都同样是弥陀愿海心髓的表现。这种大悲愿力是看到浊世众生苦难深重,难以出离无穷尽的轮回,因而施设最简易方便的法门,使得众生凭着信愿念佛,顿时就超登极其殊胜的极乐国土,从而解决无量劫难以解决的生死大事,给予有情无上的利益。
任何事业都有主有伴,不但主尊最伟大的阿弥陀佛和不可思议的法王如意宝要摄持无量众生还归极乐世界,我们作为后学,也应当追随本师阿弥陀如来的足迹,效仿圣者法王如意宝,发心真实地将结缘众生摄持到极乐世界。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也是此生共同的大义。
由于我们对本师阿弥陀佛有至诚的信心,已经选择往生极乐世界,因此,我们生命的根本就在随顺阿弥陀佛的心愿上。自己无始劫来生死苦难的事全靠阿弥陀佛的救度;登不退地的事也全靠阿弥陀佛的摄持;此后迅速圆成普贤行愿,开发智悲力的无限大用,化身在尘尘刹刹中普度无量众生,摄持他们导归极乐世界,也全靠阿弥陀佛的加持。因此,我们应该对阿弥陀佛有感恩之心,投入到弥陀大愿海救度众生事业的缘起中来。为此,我们心甘情愿地发心做阿弥陀佛的使者,愿意为弥陀大愿海法门在此世间的大力推动做一切应做的事。
我们效仿本师阿弥陀佛,要达到跟弥陀同样的果位,与无上的弥陀世尊是一样的愿、一样的行、一样的果,由此我们将变得跟阿弥陀佛一样。以这个原因,我们愿意做阿弥陀佛事业的一分子,愿意做他的任何工具、任何仆人、任何推广者。由于有这种心,我们愿意做弥陀使者。
总的看清道路
我们不但要有做弥陀使者的真实情怀,还要有看清缘起道路的理智。情和智结合起来会使我们走得稳当,而且能够长期不懈地走下去,因此,认清缘起道路非常重要。
既然已经发心要走这条自行化他的道路,那关键点就全部结合在净土上,它作为根本。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要有这个根本,时时不能丢开。对于充实自身来说,必须有解和行两方面功德的培养;在外需要围绕净土法门的推行而发挥光和热,这样在缘起上就跟阿弥陀佛相应了。
如果自身开发了很大的胜解,有一种不可夺的认识,那对阿弥陀佛无上的功德力、悲愿力会生起信仰,对这个法门的殊胜、简易、直捷、圆顿等,会生起不可夺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如果有行,日日以深信切愿来念佛,而且由普贤行愿摄持,一直在这条自行化他完成佛道的路线上走,这样每日都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内涵,那我们内在往生的缘起就奠定了。有了这份充实的功德,我们在外就可以随分随力地发心给阿弥陀佛做使者了。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可以给有缘者传讲净土法门,人群有高高低低不同的层次,相应他们的程度来推行净土法门;或者做摄持众生生极乐世界的各种相关事业,这样就有了利他这一部分。
无论自行还是利他,都是跟本师阿弥陀佛的心愿完全相应。从自行来说,阿弥陀佛要摄持我们生极乐世界解脱、迅速成佛,而我们也响应弥陀愿海,修至诚的信心、真切的愿力,并至心地念佛,这样就跟阿弥陀佛摄我们往生成佛的愿合在一起了。同时,我们去推行弥陀愿海的事业,做弥陀使者,当然跟阿弥陀佛的心相合,也成为他愿海中的一分子。像这样,在总缘起的路线上,在根本深明大义的道路上,应当这么来做。而且,全方位地统合缘起,适合现代生活,又在最重要的方面设定了缘起,这样做决定有无限的前程。
四大项目的认识
接着做分项启发。也就是在听课、解行、利他、互动四个方面清楚地看清道路,这样理智地认定后,能够坚定地走下去。我们应当是理智的,而不是一时冲动,应当是有智慧的,知道大义所在。这样的话,我们的心是真实的,愿是真实的,行动是真实的,而不会停留在虚假的活动上。
一、听法
1、要听什么
每个人都要随分随力地听受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导,龙树、天亲等诸大菩萨的教导,以及善导、永明、莲池、蕅益等诸大祖师的教导,这样我们可以真正领会弥陀法门的心意。内容是西天东土重要的净土典籍,包括佛说的“净土五经”,天亲菩萨造的《往生论》,以及东土净宗十三祖各位大德的大著作。
2、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又分个人和整个法运两方面。从个人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听受各个净土大典籍,就会得到净土修持的根本。
信心或胜解的开发是需要因缘的,而最强力的因缘就是释迦佛以及代佛弘化的诸菩萨、诸祖师直接说出净土法门深义的经论典籍。佛现量见到净土法门的利益、缘起,都是真实语,丝毫不虚,所以,我们听受佛的传达会得到信心。诸菩萨是佛的法臣,极力匡扶佛的圣教,为开通净土法门的密意做桥梁工作,他们所说的净土教授也会让我们生信,我们去学诸菩萨的论典,会很快得到净土法门的密意。诸祖师来世上就是要弘扬净土法门,重点就是把净土教在人们心中建立起来,把净土缘起在人们心中开通起来,所以,他们针对时代因缘写了最宝贵的净土著作,我们接受这些最深、最直接、最彻底、最有加持力的净土典籍,就会得到真正的信心。
与其去学一些无关痛痒,或者混杂凡夫知见的净土方面的书,不如直接去接通这个大缘起,直接去了解诸佛菩萨、诸祖师是怎么说的。这样的话,心里是踏实的,信心是真切的,不会被人盅惑,而且在最深处能够出现信愿。佛、佛的化现以及成就高深的祖师们都有真实的眼,能给我们指路,给我们排除障碍,非常广阔、深入地拓开我们对净土的理解。
胜解一旦形成,愿力就会涌现。这样的话,走这条路就能深入进去,能跟弥陀愿海接通,成就往生果位,从这个大缘起门里实现成佛,完成普贤行愿等等,因此,首先听受净土大典籍如同打开眼目一样重要。接下来的事不必说,有智慧的人也会了解,那就是会有心力一直走下去,走得非常稳当、切实。由于有这样的信愿行,那一定会得到净土的成果。
从护持净土教法来说,我们作为弥陀弟子,在护持净土教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知道,在汉地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弥陀愿海事业最根本的标志就是诸祖师著作的建立。因为一切行动都来自思想,而思想来自圣贤的教化,如果没有在人心中确立信念,那将不会展开广大的利益众生的事业。
要知道,助阿弥陀佛到这个世界来弘扬弥陀法门的,必然是佛菩萨的化现或者具备祖师的资格,他们的著作就是净土宗千年以来在此土推行的根本。如果这些净土大典籍在我们这个时代逐渐退落,没有人学,没有人了解,那么弥陀法门的热量、在人心中植根等等,都会衰退下来。原本极其伟大、不可思议的大法门,如果不能建立,人心逐渐不重视,不生信心,没有心力去护持它,那弥陀愿海的事业就会逐渐在世间消失。因此,这有极重大的意义。
3、怎么做
这是谈到做的方式。就像在世间读书,譬如要对物理产生了解,从初二开始读,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在近十年当中一点一点发展,不是说一开始读就全部懂。由于他坚持学,对于大大小小的原理、各种理论的推导实践等,都会逐渐掌握。学净土经教就像这样。当然由于个人的秉赋、因缘等不同,会产生高高低低的不同效果,但总的可以说,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得到很大的意义。
听学净土大典籍是长远的工程,一开始就要有长远心,不要盼望几次就出现惊天动地的效果,这是一种妄想。应该有“聚沙成塔”的精神,我们就按照教典,一段一段、一步一步地去学,每一次会得到一些认识、触动、利益。长年坚持下去,认识会逐渐开启,对净土法门的信心的根会很深地栽植下去。所以,不要怀着速成的思想,也不要短浅浮躁,稍微听不懂马上反感,或者某些地方通不过就泄气等等,这些都是不良反应。应该有深远心,有大毅力,知道这是大义之事,又要有特别踏实的精神,一点一点逐渐去积累,这样就能完成自心上净土信愿的建立。
这些圣言里,有的是佛现量直接讲述,我们要怀着孝子之心去接受佛的教诲。有些是诸菩萨给我们搭桥,我们要领到菩萨们的心意,从中能够打开通往净土之门。有的是诸祖师在解经,他们非常慈悲地一句一句教授经文的深意,我们要做一个好学生,像领纳如意宝一样去领会这些妙语箴言。再者,有些能为我们破除疑惑、邪见,避免修道中的歧途,我们应当视之为苦口良药。有些是大德采集诸多经论中的精华,把它们摄集成一部论,我们要像入了宝山一样,去赏玩净土教中的珍宝。有些是切要地给我们指示修法,我们要放在自己身心上实际去做等等。诸如此类,我们应当有善学的心。
二、解行
1、要做什么
解和行是走净土之路日日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解是眼睛,行是脚。起了解以后让它变强就叫“胜解”,再一推起来,信愿就出来了,所以它是前面的部分。行的关键是跟阿弥陀佛相应,也就是念佛。有了信心,有了愿,又有念佛,那当天净土修行方面就有资粮了。
那么要做些什么呢?专修净土类需要每天念弥陀圣号五千声以上,念的多当然更好。如果条件允许,每天还可以安排打坐念佛等。然后是《净土朝暮功课》或《普贤行愿品》,每天至少念一遍。在教理方面,平均每天要学净土教材45分钟以上。而且每年有一定时间的闭关,根据自己的情况,三个月、一个月,或者最少十天,杜绝外缘一心修净土。
2、为什么要这样做
首先从自身利益出发,要看到人生不是无限的,缘起很现实,怎么分配很重要。既然一心想生到净土,走这样一条大缘起路,那当然要把重点放在阿弥陀佛上。不然突然间无常到来,连自己都没能往生极乐世界,那是很遗憾的。为了往生,当然要符合缘起,由于无常,当然要每天准备,而且,应当实际开发自己的见解和修行,这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了,那就像没吃饭身体没力量那样,心里不会有往净土走的大力量,所以每天不可缺少。
弥陀法门就是跟弥陀相应,相应的方便就是弥陀名号,所以它作为每天的功课,不可缺少。如果连根本的阿弥陀佛都抛在脑后,那就没办法相应了。所以,每天要有念佛的功课。另外,为了跟阿弥陀佛相应,需要心非常专注、非常虔诚,所以尽量安排座上念佛。在一段时间里,安稳地在坐垫上不散乱、一句一句地念阿弥陀佛,这是保证质量。连成办世间事都要专心,何况是念阿弥陀佛这样大的事情呢?当然,根据个人生活的状况,也要尽量利用零散时间,譬如走路、买菜、坐车、上班、带孩子、照顾老人等等,做不必特别用心的事时都可以念佛。总之,每天要念一定数量的佛号,规定数量表示不可缺少,要有一个量,这样坚持到底,就符合净土修行的缘起。如果具足信愿来念,那临终就得佛的摄受而往生了,所以要这么做。
其次,《净土朝暮功课》或者《普贤行愿品》里任选一种,每天读一遍。做这个的原因是,《朝暮功课》里有发愿、发心、缘想净土庄严、念佛、拜佛等一整套缘起,所以,每天读一遍、修一次,心就系在净土上了。《普贤行愿品》是成佛的根本大愿,也是要到西方净土去完成。这个愿不可缺少,每天都要提起,作为愿轮带着我们的心往普贤大道上走,往往生极乐世界来成满大愿王的道上走,这也是不可或缺的。应当在这两种里选择一种作为每日的功课。
再者,往生重要的是开发信愿。难处也在这里,得力处也在这里,而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所以,每天要学净土法门,钻研教理,开启净土胜解,它是道的根源,不能缺少。每天在这上面用功,逐渐积累起来,就开始奠定了净土道的基础。这样的话,每一次念佛都在信愿的摄持下,有跟阿弥陀佛、极乐刹土真正接通的缘起,所以特别重要。之所以平均每天学45分钟以上,是因为现在是特别繁忙的时代,很多人常被各种琐事缠身,或者因特殊原因无法保证。但总的来说,在一周里需要达到这个量。今天不行的话,可以明天多补一点,否则一缺少净土的学习,不在心里去熏、去思维、去理解等,心力就发不起来。这样的话,虽然在念佛,但自身的力量没起来的缘故,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必须两轮并进,既要学净土教理,不断地熏,把信愿提起来,又要一心念弥陀名号,跟佛心接通。平常一直两轮并进或者信愿行同时抓,或者在胜解、欲、精进三缘起链上不断地开通,那就非常稳定地往净土走了,内在的净土内涵会逐渐出现,这也成为化导别人的根本条件。
再者,为什么一年要有恰当时期的闭关呢?因为要想杜绝轮回因缘,一心跟净土接通,需要一段时间高密度、高强度、高浓度地作净土上的修持,从而得到较大的进展。就像很多东西的培养、孕育都需要封闭,不能受干扰,而且要连续,不能间断,这样才能促进它的养成。同样,有合适量度的闭关很重要。我们作为初学,平常环境干扰太大了,尤其在家居士,一出现很多因缘的干扰,好不容易蓄积的一点净土上的心力、修学的热情等就会散掉。如果一年当中在一段时间里闭关,持续地加深它的热量,加深修行的强度,那就会得到一定的质上的进展,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某一次闭关效果很好,那对增长信愿行会有莫大的帮助。
兼修净土的情况不必多讲,因为项目跟专修的情况一样,只不过在量、时间上降低一点要求。但必须认识到,所谓“兼修”,就好比在人生当中有两件重大的事,净土占其中一件,必须有这种重视度。为什么呢?因为临终就是靠阿弥陀佛,到了极乐世界就是以阿弥陀佛为本师,解脱成佛最重要的缘起就在阿弥陀佛上,这样哪里能掉以轻心呢?
我们不要以为兼修就占便宜了,信愿行就自动来了,要知道,不努力是得不到的。再者,如果没有持续、稳定、重点地在净土上发展缘起,那临终也是没保障的。所以,兼修者同样每一天都要解行并进,把部分时间分配在发展净土的信愿行上。每天都不可缺少与阿弥陀佛的联系,要心心念念地去念佛,而且,不可缺少净土上的愿、净土上的忆念以及普贤行愿的发起。再者,如果没有发起净土信愿,那同样要在开发净土胜解这个大重点上努力。如果不去研习净土经教,不在心里去了解,那怎么能破除无知呢?不去再再地确认,怎么遣除疑惑呢?不去认识,怎么发起胜解呢?等等,这是同样要面临的问题。所以,兼修者平均每天都要研习净土教法30分钟以上,这就是为了开发胜解,发出强大的、无可夺走的往生净土的信心和愿力。只有把握这个根本,往生才有保障,不在这上努力,缘起一空缺,那到了临终就乱成一团了。自己身上没有扎根,没有连续地进行,恐怕会非常困难。
而且,如果没有抓住重点,只是口里说一下,好像自己已经超越了这个缘起,那就成了极大的自欺。或者只是简单地做一做,根本不用心,这样没有诚敬,就缺少净土往生最重要的至诚心,缺少猛利的回向发愿心,缺少真切的愿力,那凭着表面化地做一点临终能过去吗?那是不行的。所以,在信愿行的重点上不能缺少,只不过按个人情形,在时间的量度上有适当的分配。这是对兼修者说的话。
3、怎么做
做的方法就是符合净土缘起上的要求,有质有量。“质”就是缘起要到位。譬如念佛,心要缘在佛上,有信心、愿心,对阿弥陀佛一心忆念,如子忆母那样。之后一天一天坚持下去,这就是“量”,质和量合在一起就能跟佛相应。
从解上来说也要有质有量。净土典籍里一段一段内容都有它的法理,要能够认识法理,一点一点地认识、积累。这样的话,我们在解行两方面都会有真正的进步。然而又要看到,这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下子成功,但只要日积月累,不断坚持下去,就会有长足的进步。像这样,看清路线以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会贯彻解行两方面的修持。
再说,要一轮一轮稳定地进行,每一轮是一个单元。比如,这段时间学《弥陀疏钞》,这里有它的章节、段落、发展的程序,缘起上要求圆满。这就要从第一堂课或者法本第一个段落开始不断地进行,若干天后会完成这一个项目,这样会得到一个收获。这又要绵密不断地进行,心要放在上面反复地去想、去体会,这样得到的功效大。我们学的都是诸佛菩萨、祖师们的大典籍,学一段就会有一个收获。如果去强化它,讲解、研讨等,又会加深认识。要像这样,一次一次不断地出现效果。
开展净土典籍的学习,就像品尝中华美食那样,一道又一道的美食佳肴都非常有营养、有滋味,正如印光大师所说的“如服仙丹”,它能养育我们的信愿。所以,每一天都要学最有价值、最有加持、最能引发信愿的大著作,这些都是佛的心意、诸菩萨的心意、祖师们的心意。
像这样,特别稳重地看清这是一生的道路,心能够放宽,之后一天一天去坚持,这样的话,胜解一定会开发出来;对于净土广大、深远的认识一定能开发出来;强大到无可夺转的信愿力量有希望开发出来。之后心就断定了,成了坚定的净土分子,那就是真正的弥陀使者了。这就是首先要在自力上有一定功德的原因所在。自己有这个内涵后,就能影响周边的人,让他们也入到这条大道当中。
总之,要像这样一轮又一轮不断地进行,每一轮有一个目标、题目,又有一段一段缘起上的工程,都要一点一点地学,去认识、去开发信解、去发起心力等等。像这样一轮又一轮地学下去,就会辗转地发生作用,能够多年坚持下去,就会有一个实质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