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教导说:“遇佛在世,当勤精进。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现在佛已经出世,宣说了净土大法,我们已经遇到,就应当精勤努力。在这一世要断恶行善,要发出离心,尤其要至心地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一往生到安乐国,就能智慧明达,功德殊胜,也就是福慧资粮都能圆满。
“智慧明达”,指往生后就能现前证悟无生的智慧。而且能开发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出现极其殊胜的功德,最终会功行圆满而成佛。这样,一往生就得了解脱,再不会出现有漏法,这就得到了毕竟的利益。而且往生后就只落在开发心性的缘起上,只会念念不断地增进,最终无余显发本性而成佛。世尊的这几句话,已经给我们揭示了从现前的人身达到成佛的光明坦途。这样的话,确实把众生从无边的苦海里救出来了,这是凡夫即生就能完成的成佛的速道。
“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我们已经明了了生命的大义,知道这条往生成佛的路,往后就要珍重地唯一按法道来走。得了这么宝贵的人身,不能再走错路了,不能再随心所欲,亏负佛所教导的戒行,在这上不能落后。
“戒”,是指我们了解缘起律后,就要在自己心上严格地断恶行善,由此来实现离苦得乐。其实,一条一条的戒行,都是要在自身上遮掉恶行,发起善行,守戒就是自己的心在往安乐的路上走,也是我们的心能上升到净土的根本。守戒不造罪,无罪一身轻,就能往上生到净土,所以持戒是生净土的基础。
“勿得随心所欲”,这话有很深的意思。我们过去只听任分别心的想法,但它的想法、它的指令不能算数,因为绝大多数是颠倒的、不合正道的。我们怎么能信这个疯子般的心呢?它说好就是好吗?说对就是对吗?它想做的就必须做吗?当然不能听它的。它是最危险的颠倒的心,不可信赖,所以不能随它的所欲来做,而是要随法道行持。
修法的人唯一遵循法的道路,不听从自己内心的欲望,不随长劫的恶习而转。在人欲和法道的取舍上,唯一随法道走。在私欲很强时,就要咬紧牙关克服过去。内心常常有“义利之争”,在义利冲突的时候就要取义。义代表真理,是必须要这么做的,所以要用理智来战胜私欲。私欲只是无数次串习颠倒心的结果,不能随它走。
按这样反省会发现,自己过去全错了。过去只信自己的心,但这是颠倒的心,所以发出来的行动几乎全是错的,所以佛教我们“勿得随心所欲”。也就是《涅槃经》所说:“愿作心师,不师于心”,意思是常常要做自心的老师,不能听从妄心的指挥。因为它是颠狂的心。就像母亲带恶劣习性的孩子那样,要时时教导他、调化他,而不能顺从他,要像这样时时教自己的心。它像一个顽劣的孩子,性情是非常恶劣的。对于它,时时要教育、引导,不能认它为老师,听它的就上当了,就会把我们拉进恶趣深渊。师心自用是行人最大的失误处,妄心是生死的根本,听从它,对它百依百顺,那就是认贼做子,成了最危险的事。
总之,颠倒的心是不顺法道的,所以要做它的老师,指挥它唯一按法道来走。佛说这上面不要“落在人后”,就是其他一切都甘让人先,只有修法不愿落后。在不是法道的事上要减了又减,最后减到没有;在修法上要增了再增,一天比一天进步。知道大义的人,看得清法和非法的差别,一个是要取的,一个是要舍的。然后,非法上越落后越好,名利、权势、享受等世间法都可以不如人,唯独在修法上不能甘于人后,不然就成没志气的人了。
总结
总之,我们要从这里体会佛的教导,之后遵从佛的教导去做,这样才是在学佛的法。
怎么听佛的话呢?就是以后唯一以法为道路,不再听从颠倒的心。而这法的道路又有三层:首先要走人天的法道,以断恶行善来保住人身,作为往上走的基础。
然后就要走解脱的法道,就是要看到世间善趣的乐也全是苦的性质,之后完全放下,唯一寻求解脱,让这个求解脱的心最强,占最主要的位置,用它抓住自己的心,念念在解脱的法道上走。
再往上要走大乘成佛的法道。见到无量无边的众生都陷在生死大苦海里,得不到一点乐,全部都是苦,就发大慈悲心,要给他成佛的乐,拔除他身上的一切苦,因此就立愿成佛来得到这个大本事,这样就有了成佛的志愿,它叫大菩提心。然后要让它占据最主要位置,摄住自己的心,念念行在求菩提利他的法道上,这样就走到了出世间解脱的法道上。
在得到解脱和快速成佛的道路上,又要看到特别的途径,就是弥陀愿海的他力大道。一生到佛的净土,就得到毕竟解脱和速疾成佛的利益,这样来选择以佛力为增上缘,速疾完成菩提道的捷径。在这上也是要引导自己的心,让它发起真信切愿,用信愿来抓住心,念念走往生成佛的大道。
世尊这几句教导,是给我们指出净土成佛的路。结合在净土法门上,整个菩提道的走法全摄在这四个要点上:一是在现在这一生努力地断恶行善,不亏负经戒;二是厌离这个娑婆世界、欣求出世间的净土;三是要随力发菩提心,确立成佛度众生的大志愿;四是发起往生圆成佛果的心,就是全心依靠阿弥陀佛的力量迅速解脱和成佛,之后就直接导归净土。这就是净土菩提道的完备的法道。
“倘有疑意,不解经者,可具问佛,当为说之”,最后世尊很慈悲地说,如果你们还有什么怀疑,不了解这个经义,就可以具体地来问佛,我都会为你们解说。
以下是弥勒菩萨讲述自他领解佛语的状况。
弥勒菩萨长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说快善。听佛经语,贯心思之,世人实尔,如佛所言。
弥勒菩萨长跪在地禀白佛说:世尊有大威神力,为我等众生所尊重爱戴。佛说的妙法大快人心,极其妙善。我等听受佛的经语后,贯通起来思维,发现世人的情况的确如此,跟佛所说的一样。
“威神尊重”,指佛弟子了解了佛有不可思议的智慧、慈悲和力量,对于佛极其尊重。“所说快善”,表示已经领会了佛的教导。“贯心思之”,“贯”是通的意思,指心贯通起来思维。这样思维后,发现世人确实像佛所说那样,以贪嗔痴发起无数邪行,不能安住正道。也就是世人邪见坚固,肆意妄为,背离了世出世间的正道,这是世人的真实状况。因此说“世人实尔,如佛所言”。
今佛慈愍,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闻佛所说,莫不欢喜。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
现在佛慈愍我们,显示了即生离苦得乐的大道,我们听后耳目都变得明朗,从此能永得解脱。我们听佛这一番话,就像获得了新生命一样,无不踊跃欢喜。现在未来的人天,乃至飞虫、爬虫之类,都蒙受佛说法的慈恩而解脱忧苦。
这里说到,当时的大众和千万年中的人天乃至小生命,都因为世尊说了这个弥陀愿海法门,而能往生净土,解脱长劫以来的生死忧苦。
世尊以大慈悲心开示了这条凡夫即生解脱、高登净土、不退成佛的大道,这是极其不可思议的方便,有缘的人在听到时,会感觉耳目开明。我们无始时来,长劫沉溺生死苦海,无法超出。一旦发现弥陀愿海神力能摄持我们即生超脱苦轮,就好像漂流在一望无际的黑海中,忽然出现救度的光明一样,出现了即生解脱的希望,心里就会顿时开明起来。也就是终于出现了万劫难遇的良机,凭这一生努力,一定能即生生到净土,从此永离生死,常享无漏大乐。
再详细解释这句经文:“今佛慈愍,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今佛慈愍”,是说世尊哀愍众生长劫沉沦,难以解脱,所以化现在人间,以说法来拔济众生。“显示大道”,指宣说出这仗佛慈力、横超三界的弥陀本愿大法,这是极其方便的成佛捷径,因此是“大道”。
“耳目开明,长得度脱”,汉、吴两译更详细地说到:“教语生路,耳目聪明,长得度脱,若得更生。”这是指世人不明善恶因果,为满足一己私欲,深陷在追求现世法的狂乱中,不断地造作各种恶业,断绝了出离的气息,就像困在死地里一样。意思是说,像这样做只是在自取灭亡,是在死路上走,最终一定会受业报的惩罚,长劫受苦。现在世尊重重教诫,说明因果真相和恶趣苦毒,为我们开示人天正道和弥陀愿海法门,这就给我们指明了一条生路。得到佛的开示,我们都耳根开通,慧眼明了,之后就主动趣入这条解脱大道。从此止恶修善,发起出离心,一心求生净土,到临终一得到佛接引,生到净土,就得到永久的解脱,就好像一个濒死的人获得了新生那样。
“闻佛所说,莫不欢喜”,指大家听了佛宣讲妙法之后,都开了新眼界,见到了光明之路,都无不欢喜开明。汉、吴两译说:“听佛经语,莫不慈心欢喜,踊跃开解”,这就说出在听到这些佛语后,有生起慈心、踊跃欢喜、心意开解的情况。
今天我们听到这部经,也会有类似的状况。以释尊威神力的加被,弥陀愿海的加被,触动了我们往昔的善根,一触到这些佛语,就会出现欢喜踊跃、心得开明等的状况。终于遇到了这么殊胜的大道,知道从这里能摄取到极大的利益,都会非常欢喜,会非常好乐希求。这也是因为过去生跟阿弥陀佛结过很深的因缘,种过很深的善根,所以一听到弥陀神力救度的法门,就像劫后逢生那样喜出望外,会有特别深的心一心希求,像这些都是听到净土大法后的反应。
“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指世间无量人天、小旁生等,都因为佛极慈悲地开示了这个极方便的了生脱死的法门,长劫以来迷茫、困顿的心灵,就都得以开解,都入到极光明的道路中,解脱了忧苦。
这是讲弥陀大法是能让无量凡夫顿超苦海的神妙法门。如果没有这个法,单凭自力要想即生超出生死,多数凡夫绝对没有希望。所以,能让无量众生都即生脱离苦海、高登净土的法门,只有这个弥陀愿海的大法。弥勒菩萨领会到这个普度顿超法门的奇特,有不可思议的威力,因此说人天、动物等,都蒙佛慈恩加被,迅速解脱一切忧苦。
佛语教诫,甚深甚善。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
佛说的教诫都是非常深、非常妙的,它的深处、妙处,是分别心测不到的。这是指佛所说的弥陀愿海法门深到极点、妙到极点,难思难议。佛的智慧明见十方三世一切法,如观掌中酸果一样清晰。“莫不究畅”,没有障碍叫做“畅”,没有余留叫做“究”,就是对于一切法彻底照见无余的意思。
再分开来解释。“甚深”指佛的教诫非常深,在阐明通途法门之外,特别开示了弥陀本愿法门的大道。按照通途法门,只有断尽三界烦恼,才能了生脱死,但依仗弥陀愿海的力量,具足信愿,持名念佛等,就能直生净土、横超生死,所以是极特别的法门。弥陀愿海有极大的力量,具缚凡夫凭这么简易的法,修几十年就能生到功德极殊胜的净土。这全是阿弥陀佛威神加被的结果,所以这是极其不可思议的法门,甚深难测。
再者,生到了净土,国土中都是清净相、庄严相,超情离见,不可思议。《往生论》在显示国土总相时说:“彼佛国土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意思是说,整个国土成就了不可思议的力用,完全成就了如意宝性,因此叫做“甚深”。
总之,这“甚深”两个字道出了净土法门深到极点,它是“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唯佛与佛才能明了,其他九法界众生以自力无法了知。因为,这是无碍的佛果地智慧,随悲愿而任运流现的妙用,只有消尽了障碍的佛,才知道弥陀妙心、悲愿的境界,因此说它极其甚深。
“甚善”,指善到极点,这是从弥陀大法能惠予众生真实之利来说的。佛愿海的作用极其微妙。它如虚空般普及一切;又如光明,普照一切;它像妙手,摄持众生同出苦海;它像如意宝,如愿满足众生的希求;它像大风,无碍地入在众生心中;它像热量,化解业惑的坚冰;它像慈母,恒时关照众生;它像明灯,使众生明见安乐大道;它像君王,调御一切;它像妙轮,辗转不断地起用;它像妙水,滋润一切善根;它像清水珠,使众生的心水清净;它像同化剂,摄凡心成佛心;它像迅捷的电波,周遍法界一切处;它像最大的喜讯,让人得到起死回生的欢喜;它是大恩典,使人脱出生死牢狱;它像家园,成为身心休息之地;它像阿伽陀药,包治生死百病;它像安神剂,使人心神安宁,从此没有生死恐惧……诸如此类就叫做善妙。
或者说,弥陀愿海能周遍在无量时处,极广大地利益众生,惠予极妙好的真实之利,因此称为“甚善”。
“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这是从智慧上赞叹世尊说法极为妙善。佛的智慧彻见十方三世,所以佛说的教法完全是真实的。在这部大经中,释尊说到了阿弥陀佛在因地如何发愿、修行,又如何在福慧资粮圆满时显现成佛,成佛时的国土和圣众具足哪些功德庄严,秽土众生如何修持净业来成办往生等,这一切都是佛亲知亲见后告诉我们的,句句都是大圆镜智的灵妙文字,没有半句诳语。所以,这是真理的大教,是诚谛不虚的语言,是出生无量利益安乐的根源,以此来赞叹佛语善妙。
弥勒菩萨说,我是这样极其尊重地领受世尊的圣教。这是普救万世的良方,是未来无量众生能否得究竟利益的关键,是极其不可思议的法宝,因此我至心恭敬地受持。
今我众等所以蒙得度脱,皆佛前世求道之时谦苦所致。
这时弥勒菩萨再次代表大众表明心意说:今天我等能闻到佛说的净土大法,而得到度脱,这都是佛累世以来,在求道时不惜劳苦,无私地利益一切众生所致。
“谦”,是指没有我相,一心一意利益众生。或者说没有人、我等的分别,视众生如同自己,一心为众生作利益。“苦”,指勤苦,指佛因地发愿要度众生后,凡是对众生有益的事,无论是哪种难行苦行,都不畏劳苦地去做。正是由佛无量劫来的大愿大行,我们今天才能听到佛说净土大法而得到解脱。
恩德普覆,福禄巍巍。光明彻照,达空无极,开入泥洹。教授典揽,威制消化,感动十方,无穷无极。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随心所愿,皆令得道。
“恩德普覆”,佛的恩德普遍加被一切众生,就像大云,普遍覆盖大地,从中降下的甘露滋润大地一切众生。“福禄巍巍”,是指佛的福德超过一切,极其深广。
“光明彻照,达空无极,开入泥洹”,指佛的光明彻照洞达,无有极限。“达空”,指彻证空性,远离二边的理体完全合到了,也因此开明或证入了本有的涅槃理体,所以说“开入涅槃”。
“教授典揽”,指佛证了大光明法身,智慧和法界不二,所以能普见十方三世一切法,知道法界中所有众生的根性、意乐,以及如何设立教法来普济群生。所以佛的一切种智能无误开示一切取舍要义,毫无谬误,都是成办欲求解脱者现前和究竟一切利乐的方便,因此都是殊胜的教授。“典揽”,就是总领教法纲要的意思(“典”是主的意思,“揽”指秉持)。意思是释迦佛作为这一期佛法的教主,化身来这个世间后,要建立完整的成佛之道的教法,以对整个时期和地域中一切具缘者,作普遍的救度,而且为后世确立整个法藏的纲要。
“威制消化”,指以威力制服邪魔外道,消除邪见、邪行,使他们都归顺调伏。“感动十方,无穷无极”,指佛的智悲力,能感动十方有缘众生,悲心的力用无有穷极。总之指世尊从体起用、悲智并运,所以起无尽的妙用。
配合佛说法的三轮来解释,“光明彻照,达空无极,开入泥洹”,指佛的意业轮或记心轮。在洞达无极的大智慧中,一切众生的心念全部彻照无余。以彻见众生根性、意乐的缘故,就出现了“教授典揽”的口业轮或教诫轮,指佛能应机宣说离苦得乐的妙道,佛主持的教法中,包含从人天乘到佛乘之间的圆满内涵。“威制消化,感动十方,无穷无极”,指佛的身业轮或神变轮,就是以佛的威神力,能制伏一切邪魔外道。
由于这个缘故,“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佛为法王,于一切法获得自在的缘故,超出了声闻、缘觉、菩萨等圣人,成为一切人天的大导师。“随心所愿,皆令得道”,佛能随众生的意愿,教导相应的法道,而使众生都得到利乐。
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
弥勒菩萨说:今天能遇到佛,实在是大庆幸,又听到了阿弥陀佛的名字,这是一乘愿海极其圆顿不可思议的大法,所以我们会众都欢喜庆幸,智慧都得以开明。下面有佛极重要的开示,留到下堂课再讲。
思考题:
1、“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
(1)解释“经戒”。
(2)“勿得随心所欲”指什么?请具体解释。
(3)为什么不能“在人后”?
2、往生净土的法道该怎么走?结合佛的教诫归纳要点。
3、解释“佛语教诫,甚深甚善。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
4、弥勒菩萨等是怎样领解佛语的?对我们有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