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对应成就物的力量,要认识到极乐世界的万物都是成就物。道理很明白,极乐世界的万物都是佛法身妙智所现,都有奇特的功用。《往生论》说:一切国土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是由佛累劫愿行所成、一切种智所现,哪一样不是成就物呢?哪一样不具加持力呢?因此极乐世界的万物庄严以一个“佛”字完全摄尽,比如鸟佛、花佛、光佛、水佛等。因此,只要五根触到微妙五尘,就当即获得加持!因此都是成就物。
拿菩提树王来说,只要众生到了菩提树王下,见到树的种种妙色、闻其音声、尝其果味、嗅其妙香,就都六根清澈、无诸恼患。
经上讲,眼见佛光时,能灭除心垢、生起善心、身心柔软,所有疾苦无余止息,所有忧恼无余解脱;香风吹来,内心调柔,获得如比丘入灭尽定的大乐;耳闻法音,念念增益道心,不退菩提,得无生忍,受用种种大乘法乐……由此看出净土万物圆明具德,都是大加持物!总之,国中充满了加持物,见色闻声,皆获加持。
再对照“见佛菩萨身像、得蒙加持或闻说法,而速疾证道等”。一往生极乐世界,就恒时生在佛前依止佛,恒时得佛加持。《往生论注》上说:见佛相好、光明,种种身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室,毕竟得平等身业;闻佛德号及说法音声,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室,毕竟得平等口业;忆念佛意业功德,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室,毕竟得平等意业。所以,一往生净土,以见佛身相光明、闻佛音声、得佛摸顶加持等,就能迅速证得广大功德。
总之论中所举的例子和极乐净土的情形属于同一类型。
自认为是佛弟子的人,如果对往生极乐世界成就广大功德这样的特异之事心生怀疑,那是相当不应该的!因为作为佛弟子已经归依了三宝,立了誓言以佛为导师、以法为正道,而净土教法正是佛大智慧如实照见而如实宣说的妙法,所以应当全分信受佛的圣言。而且,以顿教法门寻求无上菩提,本来就超出人天、小乘和权大乘的境界。如果对阿弥陀佛大愿大行所成、一切种智所现的神妙净土、对佛力方便至极的大用产生怀疑,那是特别不应当的。
可见,往生极乐世界者所获得的广大功德是由听闻阿弥陀佛名号后生起信心而引生的,这也完全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殊胜稀有之愿力。
这是下结论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人,获得智慧、神通、三摩地、陀罗尼等的广大功德,确实是由极其简易的方便——以闻佛名号生起信心为因而引发的。由此体现了阿弥陀佛的悲愿极为奇特!
对于“闻佛名号之后生起信心,便能获得极广大功德”这一句,要领会到因上有两个要点:
第一、不闻佛的名号,就无从了知西方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因此闻名是第一个关键。闻到了佛名号,才知道“西方有佛,号阿弥陀”。
第二、对佛生起信心是关键。也就是说,极乐世界无量无数的国土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全体入一法句,即清净句,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全部摄在一个“佛” 字中。彻底地说,极乐世界无量无数的功德庄严全是如来法身妙智所现。因此对佛生信极为关键。
如果我们能对佛法身妙智的不可思议的神力生起信心,那就会以至诚的心投入弥陀果海,来求取佛力加持。由此就能和佛心相应,也就能被佛力摄持而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如来智慧神力就按本愿设计的那样加持往生者的心,使其显发极广大的功德。这就是对佛生信就直接得到利益。
因此说,这一净土法门具有超胜稀有的特色。如经中说:“出有坏,您之诸根,极为清净。”以此为主进行了广说。
由于上述原因,就会认识到净土法门是大特异法门,和通途法门截然不同。正因为此法具有极其超胜稀有的特点,《无量寿经》中显示了“大教缘起”的这一幕:
这一天,要讲《无量寿经》之前,世尊显现身色诸根悉皆清净,威光赫奕,如真金融化般极其光亮。又如明镜,内外光辉。这是显示前所未见的瑞相。
汉译中记载得更详:当时佛端坐着思念正道,面轮有五色光明,数千百变。光非常大非常明朗。阿难就从座位站起,整理衣服,顶礼佛足。近前对佛说:“世尊今日面目光色何以不断地转换变化,如此光明?现在佛面目妙光,数百千色,上下明澈,这般妙好。自我侍佛以来,从未见过佛身光耀,如此光颜巍巍,一重又一重的光明。我从没见过佛光明威神,有如今天这样。”
又在魏译中记载,当时阿难请问:“今日世尊住奇特法,今日世眼住导师行,今日世雄住佛所住,今日世英住最胜道,今日天尊行如来德。(大意:当阿难见到佛示现前所未有的瑞相时,就推测佛今天一定安住在奇特法中,一定安住在导师普度众生的大行中,一定安住在诸佛所住的极秘密境界中,一定安住在最殊胜的道中,一定是行如来无上功德。)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佛佛彼此相念,是否现在佛在念诸佛呢?何故今天如此威神、光明?”
佛说:“你这一问已经胜过累劫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以及布施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的功德百千万亿倍。因你这一问,未来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都将获得度脱。”
这个原因就是要说大特异的净土法门。释尊在因缘已经成熟时,要宣说弥陀因地愿行、果地净土庄严,这一法门能使当时和未来的无量众生得到度脱,因此显现前所未有的欢喜。以此因缘,就说出了极为奇特、方便、广大、圆满的净土法门。(以上要知道:世尊将要演说无上殊胜的净土法门时,显现前所未有的瑞相。这是为了使一切见闻者都生起极稀有难遇之想。这表示弥陀愿海法门极为稀有、奇特、超胜。)
如果没有这样的净土法门,十方诸佛下不能普利群生,九界众生上不能圆成佛道。这既是普度凡圣的法门,又是极方便、甚深、了义的法门。蕅益大师赞叹:“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因为阿弥陀佛要给予众生极方便之法,不论凡圣哪种有情,乃至蜎飞蠕动之类,都能由听闻佛名生起信心而得度。以这么简易的法而能即生高登净土、顿脱生死、入不退地,这是方便至极了!无量的佛功德全摄在一句名号中,只要信愿持念,就能受用到佛地的果实。就像高科技产品,只要一按电钮就可以启动、使用,这是科技给予人类生活提供的便利。而佛给予众生提供的是解脱、成佛的便利。
就像人不必自己去播种、耕耘、灌溉、施肥,之后收获小麦,磨成面粉,又和面蒸馒头,不必做这些,只需要买馒头就能直接受用。同样道理,佛无量劫来以无数大愿、大行庄严这句名号,能使众生由持名而受用到佛地的果实。这就成为方便中的第一方便!没有这样的方便,无数众生以自身的条件不够,无法实证到甚深广大的佛道。要圆满积聚足以证得圣道的一切因缘,也实在太难。但如果能够信受佛力,以信佛因缘,就能快速趣入。
《弥陀疏钞》中说:“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就在这一念中超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在六字片言里证得与诸圣同等的功德。这不是极方便、极圆顿嘛!往生后以佛力加被,能彻底显发无量无边的功德。因此这是圆满具足一切。由此赞为“华严奥藏”、“法华秘髓”。
“华严奥藏”,一是指四法界、十玄门的奥义都含摄在净土中。二是指所谓的“以万行因花庄严一乘果德”,虽然横说、竖说,说到究竟,仍是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意思是说:如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要由普贤广大行愿才能趣入,而如何成满普贤行愿呢?最终走的是往生极乐世界这条速成之路。因此《普贤行愿品》说:“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法华经》显示诸法实相,经云:“只闻法华一句一偈,皆得授记作佛。”而净土法门“凡是念佛者,无一不成佛”,因此是“法华秘髓”。
而且这是了义中无上了义。极乐世界国土、佛、菩萨一切庄严,唯是一法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当然是无上了义!
七、信受净土经教当获无等义利
所以,对此经极为恭敬并具有殊胜缘分的人,如同听话的儿子可从仙人父亲的教诲中获得利益一样,对善逝教言生起信心,随之如理而行,无疑能往生极乐世界。
“此经”指《无量寿经》。“具殊胜缘分”指遇到了释尊所传的净土经法,而且能恭敬地信受奉行。比喻:父亲仙人对于儿子的嘱咐具有重大意义,儿子如果遵从父亲的教诲去做,就一定能从中获得大义。意义:具信心者随顺世尊教诲,按佛所交代的法规真实奉行,就一定能往生到殊胜净土。
不止一次地说过,不可思议的事只有以信心来趣入。虽然我们如盲人般没有亲自见到净土因果的奥义,但只要我们依止无上的导师佛,按照佛所指示的正道去走,就一定会走到安乐国土。意思是说:释尊在经上教导我们修哪些往生的正因,告诉我们往生西方净土能获得哪些广大利益。我们只要对佛的圣言坚信不疑,一心一意遵循佛的教导去做,就一定能获得往生的极大利益。这就是以信心趣入的意思。
那些随法行者凭依理证的力量对佛语生起诚信并对佛陀不可思议的智慧生起清净定解,此等善缘者犹如明目者依靠阳光可现见色法一般,对所宣说的此极为隐蔽的所量教义首先随信而行,再进一步依理悟入,如此可获得所抉择的无等意义。
又有一类随法行者以正理的力量对佛的圣言生起了胜解信,进而对佛不可思议的智慧生起胜解,由此会成为与净土法门有殊胜善缘的人。
由此所获的利益是因位能坚定地趣入,果位能获得经教所印定的无等义利。好比具眼者依靠日光照明,明见种种色法般,具缘者依靠佛语指示,能胜解极秘密的法义。由于内心具有胜解,就会坚定不疑地趣入。由于坚定不疑地趣入,就能获得圣教所印定的无等义利。
以上所说总的分两步来做:
第一步、以正理观察,确认佛说的四谛法是真实解脱道,由此引发对三宝至诚的归依。
首先要认识到:轮回就是指有漏蕴念念相续。这蕴上发生的受只有苦、乐、舍三种。苦受逼迫人心,固然是苦。乐受也唯是坏苦的自性,即只是暂时的显现,缘散即无,当乐境坏灭时,内心不胜忧苦,故称为坏苦。舍受不苦不乐,似乎适宜,但自己八识田中一直有无数烦恼种子和苦种子随逐不舍,乃至未生起对治期间,就一直处在苦因的状况中。所以在遇到相应的因缘时又会发起苦苦和坏苦,因此是行苦性。按这样抉择,就能认定一切有漏法都是苦的自性。
接着观察:这些苦是如何产生的?观察后会发现:都是由于执著“我”才起惑、造业的,又由于造业才感召苦蕴的。这要看到由于内心执著“我”,才不断地发起种种烦恼,不断地造非福业、福业和不动业;如果心里不执著“我”,就不会起这一切烦恼和业。所以起惑造业的根源就是把多体、无常的蕴错认为常、一、自在的“我”。
接着观察轮回中的“自己”到底是什么内容?观察后会明确:只有色、受、想、行、识这五类体性不同、刹那生灭的法,丝毫没有常住、一体的“我”。以往是把多体、无常的五蕴误认为“我”并且执著,就像昏暗中把花绳错认为蛇并生起执蛇的心那样。
从还灭的方面观察也会信解:只要见到唯蕴无我,就会放下对“我”的耽著,由此一切源于执著“我”而生的烦恼和为“我”而发起的行动就会停止。就像见到唯绳无蛇之后,由执著有蛇引起的恐惧等心态、逃走等行为就全部会停止下来。
所以,一旦放下了耽著“我”的心,就不再为“我” 做种种分别计较,无论说“我高”、“我低”、“我美”、“我丑”,合“我”的意、不合“我”的心……都不会为此而动心、而执著,不会再为了“我”去追求五欲乐、定乐等而造集有漏业。这样苦因已经寂灭,苦就不再产生,也就证得寂灭一切苦的涅槃了。所以灭谛涅槃是真实有的,灭苦之道也是真实有的(即无我空慧)。
能这样以理得到断定,再对照世间学者的学说,发现他们对四谛真理下至丝毫也说不到,由此就诚信佛是开示解脱道的导师,佛所说的法完全是真理。
第二步、对佛和佛的圣言生起胜解信之后,接下来再着重对“佛具有不可思议智慧”这一点生起胜解,之后会成为一心信仰佛、入佛愿海的善缘者,会以坚固的信心直接趣入修持。这意思是说,由于坚信阿弥陀佛有加持众生速疾解脱、入不退地、毕竟成佛的神力,因此就发愿求生佛的国土,以恒时依止佛来圆成佛道。自己会断定地选择走这一条路,会一心一意地与佛相应。
比喻:具眼者依靠日光照明,能见到万物的相状。这里有两个因:一、日光开显;二、自身具眼。仅具眼,没有日光照明,不会见到色法;有日光照明,而不具眼,也只是漆黑一片;既具眼,又借助日光照明,就能见到万物的色、形。比喻学人既有慧眼,又借助佛语开示,这样就能对圣教所说的秘密义坚定地信入。一旦信入就会得到极大利益!
“日光”是指佛的圣教,包括第三转法轮宣说如来藏的经教,特指净土三经等。很显然我们要借助圣教的开示,因为我们是凡夫,丝毫没见过不可思议之事,而且这不是以思维和语言能了知的,因此要听从遍知佛陀的开示。由此信受极秘密义并且趣入,就成为人上之人了。
这是任何世间大科学家、大哲学家所丝毫想不到的事,不依靠佛语开示,他们对于超出人类情见,乃至超出上界天人、阿罗汉、一至十地菩萨行境的极秘密义如何能测度呢?连梦也梦不到的!身为凡夫,处在念念不断的妄想中,怎么能测度虚妄分别消尽的境界呢?就像处在三维空间里的人,怎么能了知四维空间乃至无数维空间里的事呢?怎么能以欲界人间的规律和现象测度超越世间的佛境界呢?所以这极其秘密的衡量之义,比现今科学家所研究的深奥问题还要深奥无数倍!
如果有人能对这些法义真正信入,能遵循圣教的正轨如理奉行,那一定会获得圣教所断定的无与伦比的义利!
八、成满普贤行愿的殊胜方便
一切所知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者就是佛陀出有坏,而获得佛果的因即是行持无量菩萨行。想要修学菩萨行并救度一切众生摆脱危难心怀慈悲的人,善加观察时,了知一切众生因被粗猛业惑所迫、不具备卓越智慧等而难以通达一切深广圣道,令他们轻而易举便可圆满一切普贤行愿的殊胜方便,就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这是说:一切所知法中具有无与伦比功德者就是佛,能获得佛果的因就是无量菩萨行;而欲学菩萨行把一切众生救出轮回衰损,就应当善加观察“以哪种方法来拔济众生”;这又要认识众生目前的现状。众生普遍的状况是内心被强大的惑业力控制,没有殊胜的智慧等善根,因此很难实证到甚深广大的圣道。在这种情况下,能使他们很容易就成满普贤行海的殊胜方便,就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原因是:阿弥陀佛自从因地发下大愿后,无量劫来修持无数菩萨大行所庄严的净土法门,已经圆满实现了!弥陀本愿和智慧神力已经成为事实,极奇特的方便已经实现。这是十方芸芸众生的庆幸!它给众生带来了即生解脱、不退成佛的希望,赐给了众生成满普贤行愿的极便利方法。这种情形就像只以自己弱小的能力无法翱翔虚空的人,借助今天科技所提供的极大便利,只要买一张机票就能飞行高空。
上面讲到,立志救度无量无边众生的菩萨,应当仔细观察:以哪种方便来把芸芸众生从三有衰损中救拔出来。众生无量劫来念念不断地串习烦恼和业,由于长劫串习而成的强大惯性牵制着自心,导致不由自主地陷在非理作意中,不断地起惑造业。众生只凭自己的力量,要生起信心、精进、正念、禅定等善根,或者对四谛、无我、如来藏等生起认识,确实极为困难!毕竟要有极多的因缘集聚,要一个一个上都没有违品,才能一个一个过关。
像这样观察下来,要把众生拔出生死苦海,如果不借助特异的方便,确实希望很渺茫。要使一个庸人—— 只会追求现世蝇头小利、就这么见识低劣的人,直接地去证到深广的圣道,就如同蚂蚁上高山一样困难!
这时再观察:对芸芸众生来说,什么是最紧要的解脱办法?阿弥陀佛已经成就了愿海、成就了救度众生的第一方便,能使任何众生下至五逆十恶,都依靠此法得到度脱。因此,人人易修、修后又能迅速成满普贤行愿的无上方便,就是立愿往生极乐世界。确立了往生的目标后,一心趣向极乐世界,就会成功。就像种种铁屑一旦放入磁场就都被磁化那样,这不是只依自己的力量而得以磁化的。
其原因是:依靠佛陀的愿力和智慧力,仅以信心希求心便能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后无勤而获得信力等胜妙功德,不会退转,将圆满一切普贤行。
由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容易圆满普贤行海的原因是:仗佛本愿和智慧神力加持,能顺利达到以下三点:一、仅以信愿就能往生净土,免除长劫轮回;二、一得往生就无勤获得信心等胜妙功德;三、永不退转无上菩提。由此就能圆满普贤行海。
《往生论注》里有一段类似的内容,证明依仗佛的本愿力作增上缘,能使众生速疾成就无上菩提。注中列出三点:一、阿弥陀佛因地发愿:“若我成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仗佛愿力故,十念念佛就能往生,一往生就免除了长劫轮转;以无轮转之故,成就迅速。二:“若我成佛,国中人天不住于正定聚,必定至于灭度,不取正觉。”以仗佛愿力故,一往生就住于正定聚中,永无退转;以无退转障难之故,成就迅速。三:“若我成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如此,不取正觉。”以仗佛愿力故,能超出通常从本地升至上一地的修行,现前修习普贤行愿;以超出常伦诸地修行之故,迅速成佛。
总之,由于佛本愿和智慧神力的优厚加持,具信愿者能即生往生净土,而且往生后能迅速成满普贤行海。因此,能使具缚凡夫不历艰辛就圆满普贤行海的殊胜方便,就是求生极乐世界。
佛彻见此理后在《普贤行愿品》中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因为见到往生具有极大的义利,《普贤行愿品》最后导归极乐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导归极乐的原因是为“现前成就此大愿”。
所以,往生西方是极奇特的方便。无量众生依于它能速得解脱、入不退地,成满普贤行愿。
所以,修持此法极为容易,并且具有重大意义。
总而言之,净土法门有两大特点:一、修法简易;二、一切所修都具极大义利。
“简易”指仗佛本愿和智慧神力加持,仅以信愿力就能往生净土。多次说过,阿弥陀佛的神力是法界真实不虚的力量,只要众生以至诚心信受、仰仗,佛力就加持他的心起很大作用。
就像普通人虽然不懂制造电脑的原理,甚至连加减乘除都不会做,但他相信电脑有优越功能并且愿意使用,就能很快享用到电脑的便利。同样道理,由于弥陀愿海中的一切设计都已经圆满成就,只要对佛本愿不可思议的神力深信不疑而愿受用,就能获得极大利益。这样就给一切众生带来了希望。单凭自力修行逐步地上进和现证有相当难度,而现在只需要信愿持名、持咒等,修极其简易的方便就能成办往生,乃至达到不退、成佛。这样就使下至蜎飞蠕动在内的众生都能做到!
像这样,往生后,信心等的胜妙功德就能顺利地获得,就永远不退转菩提道,也就会圆满一切普贤行。这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事。往生极乐世界是凡夫容易做到的,只要对佛有信心,对往生净土有愿力,以称佛名号等就能往生。而一得往生,以佛和国土无量功德庄严的加持,就能顺利生起信心、智慧、神通、三摩地、陀罗尼等殊胜功德。这不是仅依自力艰难地缓步而行,而是兼仗佛力,使修道变得极为简易并具大义。
九、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和征相
(一)昼夜两种修法
想要精勤修持往生极乐世界修法的人应当了知有昼夜两种修法。白日修法:在白天,按照经中所说的来观想忆念极乐世界的一切能依所依功德,对此生起清净信及渴求往生的欲乐信,对佛陀的甚深幻变之理生起猛烈的胜解信,并且连续不断观想极乐世界的形象,尽心尽力积累善业资粮,以往生极乐世界的强烈希求心作回向。
生起修持西方净土的猛利欲乐之后,应当了解净土昼夜二种修持。要通过如法地修行,来达到往生极乐净土的目的。
白天要把经中所说极乐世界器情的功德,作为自心缘念的境;之后生起清净信、欲乐信和胜解信。
信心要由忆念极乐世界的依正功德庄严来引生。依报方面比如水鸟树风、莲花楼阁等的无量功德庄严,正报方面佛菩萨的功德庄严,都依据净土经教,在心里非常熟悉,不必看书就能想出。如果不熟悉经教,只是笼统地说一句“极乐世界特别殊胜”,这起不到很大作用。所以熏习净土经教是极重要的前提。要通过对净土三经等读诵、思维、演说等,由努力地熏习,来让自己心里特别熟悉;之后就随时随地作为自心忆念的所缘。要按这样以忆念功德来引起清净信、欲乐信和胜解信。(“欲乐信”指了知净土功德的殊胜和往生正因的简易后,有特别想去极乐世界的信心。“胜解信”指对阿弥陀佛甚深不可思议的神变有决定的信解,完全相信佛有不可思议的智慧神力!)
这样把净土的境相作为所缘境后,就从早到晚不断地去想极乐世界。坐着也想极乐世界,吃饭也想极乐世界,走路也想极乐世界,做事也想极乐世界……无论行住坐卧、说话做事,心里一直缘念极乐世界,这叫“系念相续”。
就像世间男女相思,茶里是她、饭里是她、梦里是她,时时都是她。或者如子忆母,时时都想着母亲。对求生净土的人来说,要时时想佛、时时想净土!
平时所修的善根都要摄集起来,以猛利求生西方的愿心来作回向。所修的善根往哪方面成熟,唯一取决自己的心往哪方面回向。既然决志求生西方,那就要让善根丝毫不回向在来世得人天福报、得小乘阿罗汉果上,也不回向在命终往生其他刹土上,唯一回向在命终往生西方净土上!这样确立了往生目标之后,要有意识地把一切善根都转成往生的资粮。因此要一心一意地回向。
就窍诀而言,能迅速积累无边资粮、净除罪障、增上善法的摄要即是七支供,所以应当勤修七支供,通过念诵阿弥陀佛名号,诵持陀罗尼咒,虔诚祈祷圣者勿舍誓愿等瑜伽。
按照窍诀来说,要精勤修习七支以及力求和阿弥陀佛相应等等。
七支的修法来自普贤十大愿王,其优点是能快速摄尽无量善根,统摄了积资、净障、增长善根的三大关要。
普贤愿王的特点是广大、圆满、无尽。不论所修之境、能修之心、发愿行持的时间等,都达到了极大量。因此巧妙地把零散修习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到的资粮,在几分钟内就摄修完成。
比如礼敬一支,所礼境是尽虚空、遍法界佛刹极微尘数的无量诸佛,而且一身化现无数身、一一遍礼刹尘佛等!这使所礼境、能礼身等都达到极大化。随喜支是对下自恶趣众生内心生起的丝毫善念、上至诸佛如来无量的因行果德,都以至诚心普遍地随喜。像这样,礼敬、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回向这七支都在所修境、能修心等上达到了极广大,因此修习七支能快速摄尽无量善根。
其次,七支中统摄了积、净、增三要。礼敬、供养、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五支,是顺缘方面的广积资粮。忏悔一支是违品方面的净治罪障。随喜自善根能令善根增长;回向能令善根增长广大,无有穷尽。因此积、净、增三要都统摄在七支中。明白这一点后,修法之前首先要修持七支。
第二、由持念弥陀名号和密咒等来感召圣心,之后在佛前祈祷等来求得和阿弥陀佛相应(“祈祷”指求佛加持自己成就所愿)。诸如此类都要很精勤地去做。
夜间修法:临睡之时,观想自己住于极乐世界并亲见阿弥陀佛,在不离这种强烈希求心的正念中入眠。
夜间的修法指临睡时要有想去西方见佛的强烈心愿,在不失正念中入睡。
就像藏人一生有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去拉萨大昭寺见觉沃佛。在他动身前往拉萨的途中,每天临睡时都怀着想在大昭寺见觉沃佛的心愿而睡下。净土行者要像这样每天临睡时都有想去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心。
求生净土的要点就集中在“见佛”上,因为能见佛就什么都会成办。所谓的入不退地、速满普贤行愿等,实现这一切的强增上缘,就是阿弥陀佛的愿海神力!只要得到佛愿力加持,就能迅速成办。所以一切所愿归结在要点上,就是愿生到佛国面见阿弥陀佛。要像这样以猛利的愿心在不失正念中睡眠。
有关白日修炼净土法与夜间修往生法的殊胜方便要点,新派、旧派及经教伏藏品的窍诀次第中有广述,应当从中了知。
这是交代:与昼夜净土修法相关的一些关要,在新、旧续部和伏藏很多类的口诀中都有详细记载,应当从中求得了解。
总而言之,首先了知往生的功德和能够往生的道理后,日夜不断生起信心、发起精进并将一切善根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总之,首先要对往生净土的功德和正因得到明确认识。在各方面都认识清楚后,心里没有疑惑,接下来就要使自己的信心和精进昼夜相续。初修的人力量不足,暂时还做不到昼夜相续,那就首先保证每天有一段时间让信心和精进相续,再逐渐地使相续的时间变长,以至于最终达到昼夜相续。
这里能达到“信心和精进相续”的前提,是对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功德及其正因获得确认。也就是说,首先通过认识往生净土的功德,来引发求生净土的切愿;再由认识往生净土的正因,来把自己的心安置在如法的净业修行中;之后就努力以正念把握自心,尽可能使信心和精进相续。而且,不论修什么善根,都把善根摄集起来,往“往生极乐世界”这个目标上回向。
(二)往生的征相
若能如是行持,上等者今生便能亲见导师阿弥陀佛并得授记,获得往生极乐世界的把握;中等者出现获得加持的验相;下等者也可梦见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形象,这些都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征兆,因为依靠意乐力,在梦中显现,至少也必定种下了习气的种子,以细微的意乐习气,也能往生,这是佛陀的誓愿力所致。
如果能按这样修持,上等者今生就能见佛、得佛授记,由此获得往生的把握;中等者能以觉受的方式得到加持;下等者能梦见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境相。这些都是往生的征兆。如果以希求往生的心力在梦中这样显现,那再差也不可能不熏上习气。以愿生净土的微薄习气也能往生净土,这是由弥陀本愿的力量所决定的。
我们从现在起要对娑婆世界的事逐渐地看淡、放下,对求生净土的事逐渐地重视、提起,要熏陶出愿生净土的道心,养成求生净土的习气。心里要常常这样想,口里要常常这样说,这就是关键!
做好了任何功德,都很认真地回向在往生西方上;要念念把心送往西方,一说话就赞叹西方,常常想我能生到西方有多好啊!不断地从内心发起“我今生一定要去西方净土”的切愿,这就是培养求生净土的习气。这信愿一旦滋长到坚固的地步,就一定能顺利往生。
即便是没有获得如此明显的验相,然而不用说今生再三生起信心与意乐会往生,甚至让临终者耳边听到阿弥陀佛名号,并对极乐世界生起向往之心也能往生,因为临死时的神识具有极强之力,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殊胜愿力。
如果没有这上、中、下三种明显相兆,是不是就没有希望往生呢?不是没有希望,即使没出现明显的相兆,只要自己今生能数数地生起信心和求生西方的切愿,那毋庸置疑是会往生的!
如果临终闻到佛的名号,心里有求生西方的切愿,也会往生的。临终一念至关重要!自己到底往哪一道去,就看当时心里是什么趣向。如果当时闻到了佛号,系念在佛上,一心求生西方,就会被佛力摄持而往生净土。这有两个原因:一、临终时现起什么心,有很大的趣向势力;二、阿弥陀佛以特别的愿力加持临终者的心,摄持其心识生入净土。
但我们不能认为“既然临终有佛接引,十念就能往生,那现在我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五欲,起起烦恼、造造恶业也不要紧”。如果这样认为,恐怕到临终只见颠倒业力现前、种种障缘缠绕,提不起念佛求生净土的心,这样就会被业力牵制而沉沦生死。所以平时要尽量加深净土的信愿,要精进地勤修净业,这是非常要紧的。
所谓“以信愿力就能往生”和“信愿行缺一不可” 这两种说法并没有什么出入。因为如果有真信切愿就一定会发生行动,没有行动就谈不上有什么真信切愿。《弥陀要解》说:“无信不足以启愿,无愿不足以导行,无行不足以满所愿而证所信。”也证明实修净业不可缺少。
我们平时每天都要有往生的训炼。每天都要做“临终想”,要想到:“我今天有可能会死”,然后提起正念:我要开始做往生的准备了。要这样作死想,来把心放在“念佛求往生”上。每天一到天黑,就提醒自己“死快要来临,我该做往生的准备了”。要提醒自己:现在是一心求生西方的时候了!或者在临睡时也怀着强烈的心愿:我今生一定要去极乐净土见阿弥陀佛!平时能够像这样养成习惯,临终就自然安住在这样的心态中,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也就会往生。
在中阴界忆念佛号也能作为立即往生彼刹的因,这是由于在中阴界时神识容易转变,并且阿弥陀佛的誓愿力量极其强大。
假如今生临终没有往生,中阴还有一次机会。如果能在中阴阶段想起念阿弥陀佛,马上就转成往生极乐的净因。原因是:中阴阶段的心识特别容易转变,而且佛的愿力特别强大。
但这也不能心存侥幸,还是以平时精进用功为好!要能在中阴提起佛号,也还在于平时好好地串习。如果平时串习得熟,遇到什么危难都能提起念佛,那就可能在中阴时提起。比如今天发地震,马上提起“阿弥陀佛”;检查出身体得了绝症,就一心一意地归投阿弥陀佛;在做很恐怖的梦时,心里害怕,急切地念“阿弥陀佛”。平时要像这样串习熟练,临时才提得起。
由此可见,今生、临终、中阴的这些修法要诀极为关键。
总之,遵照今生、临终、中阴三阶段的修法关要而实行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一切具有智慧的善缘者依靠这样的如来圣教,自相续不费艰辛、轻轻松松便能获得菩萨的殊胜奇妙功德,理应修学如此殊胜的方便法。
“具慧”指能了知往生净土的殊胜利益和不往生的过患;能了知易行道兼仗佛力的优点;能信受阿弥陀佛本愿、智慧神力的作用。“善缘者”指今生值遇净土法门,了知净土深义,有信心又有求生净土切愿的人。这样就应当切实地奉行佛的经教。
之后,关键不是停留在空谈上,而是要实修。因此要求对这“以少功力就能在自己心中引起菩萨稀有功德的往生方便”力求相应。说到底,就是要一心和佛的愿海相应,就是这个!因为往生正因的简易也好、往生功德的殊胜也好,都是弥陀愿力所致,自心力求相应之处唯是弥陀愿海了。
这样,一心与佛相应是非常合理的做法,因为这能使自己直接受用到佛愿海所赐的殊胜果实,能以少功力就产生极其稀有、广大的菩萨功德。
戒律清净闻思已究竟,以强信心勤积广资粮,
恒时精进修持极乐刹,善妙应行圆满瑜伽要,
无等大恩上师如意宝,金言劝请造此论文时,
吾发殊胜无垢清净心,离诸贪嗔破立分别念。
为遣余众于此实修要,所执微乎其微疑惑障,
以及著论无边功德故,我思此理精勤造此论。
这是讲造论的缘起和发心。全知麦彭仁波切由一位上师劝请时,自己没有贪嗔破立的分别念,认为能使别人的心对于净土修要遣除微细疑障,具有无边功德,因此就精勤地撰造此论。
彼之善聚犹如妙日光,遣除一切能障怀疑暗,
显明深广殊胜妙智慧,及与彼因无垢经教典。
愿诸众生具足胜信德,如理成就无量光寿佛,
善逝如来广大诸宏愿,以及无边如海之智慧。
这是祈愿以造论的善根使众生对深广的圣智和无垢经教遣除疑惑,然后具足殊胜信心,成就与阿弥陀佛同等的大愿和智慧。
此论是因我等最初之大善知识、圆满三学功德者,行持菩萨行自在畅游极乐世界、无等恩惠名称幢吉祥贤足比丘赐予吉祥哈达、稿纸等,并再三劝请,其弟子麦彭嘉扬南嘉于达仓静处,为回报上师恩德而造此论作供养,依此善根愿诸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善哉!吉祥!
净土教言浅释竟
道绰禅师在《安乐集》中按照《大智度论》这样设立问答:
问:一切众生旷劫以来,种种有漏业无所不造,这样没有断除三界系业,只凭短时间一日或七日等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超出三界,如果这样讲,所谓的系业怎么解释?
以下从两方面解释:一、从法上解释;二、借比喻显明。
一、从法上解释
本来造了有漏业就必定为业所系,受生三界。现在仅凭短时间称佛名就超出三界,宿世所造的有漏业都系不了他,从法上解释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依仗了佛的神力。
所以,所谓“从法上解释”,就是以佛具足不可思议的神力来答复。佛有凡夫、声闻、缘觉、菩萨都无法测知的智慧。在佛地,一切二障消尽,法身智慧无余显发,究竟达到如何神奇的程度,我们无从了知。因此经上说如来是不思议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所谓智慧不可思议的力量,是指佛智具有不可思议的妙力,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远为近、以近为远、以轻为重、以重为轻等等。像这样,佛智慧的妙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既然佛的智慧具有极其不可思议的作用,也就能做到使业系凡夫以短时念佛就顿超三界,这就是不可思议佛功德法的神用。
二、借比喻显明
借助七个比喻来显明这一点。
第一个比喻,一百个人在一百年里堆积木柴堆到了千仞高,但这千仞薪柴只要用碗豆大的火苗烧上半天,就会全部烧尽。怎么能说一百个人经过一百年日夜勤力所堆出的千仞柴堆,不可能半天就烧完呢?虽然堆积的时间很长,但要烧毁却很快,只要有合适的对治法,半天就烧完了。
确实,众生是在无量劫中昼夜不断地造集有漏业,如果业有实质形体的话,应该积起来比须弥山还高。但借助半日念佛的功德烈焰,就能胜伏业力而超出。
第二个比喻,一个癖者[1]行动很不方便。照理说一天走不到几里,但把他放在航船上,因为风帆的势力而能一日千里,怎么能说癖者一日行不到千里呢?虽然癖者单凭自力一天走不了几里,但他坐上航船,就可以一日千里。虽然凡夫自己行道的力量很弱,但依仗弥陀本愿神力的加持,就能一日千里!
第三个比喻,一个下贱穷人得到一种吉祥物,奉献给国王。国王一看,好吉祥!非常欢喜,大大地重赏了他。这一下穷人富贵得不得了!不能说“几十年做官吃尽了辛苦,既要承事上级,又要为老百姓服务,最终也没达到这么富贵就告老还乡了,一个穷人怎么能一天就这么富贵呢?”这是不决定的,只要让国王高兴,就能顿时大大地赏赐他,使他变得大富大贵。
一个下劣凡夫仅依自力连天界也生不上,但他得到了弥陀名号如意宝珠,而且以称佛名号和佛心相应,因此弥陀法王就赐予他许多功德财富,顿时获得无数倍超胜三界的受用!无论智慧、福德、辩才、神通等,统统极为广大!
第四个比喻,一个弱小的人以自力连驴都骑不上,但他随从转轮王坐在轮宝上飞腾虚空,短短时间就周游了四天下。不能否认弱小的人借助轮宝能在虚空中自在地飞行。同样也不能否认业系凡夫能够顿时往生到极乐世界,然后周游十方,因为这是依仗阿弥陀佛神力所致。
第五个比喻,里里外外围了十层的绳索,一千位力士使尽力气也扯不断。一个三尺高的童子,手挥宝剑,倏忽之间,绳索两断。怎么能说三尺童子不能断掉很粗的绳索呢?因为他利用了宝剑。
与此类似,修行不久的人也能突破业力的重围而超出三界,因为他借助了弥陀名号,至心一念能够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所以依仗弥陀名号宝剑,就能破除历劫生死重罪。
第六个比喻,鸩鸟进入水中,以其毒力使水中的鱼蚌都当即死去,但是犀牛以角触到水中的泥土时,已死的鱼蚌都能复活过来。怎么能说性命已断就不能复活呢?还是能复活的!
第七个比喻,古时有个叫子安的人,在市场上买了黄鹄救了它的命。后来子安死了,黄鹄为了报恩,在他坟上不停地啼叫,子安因此复活过来。怎么能说埋在坟下千年的人就不能复活呢?还是能复活的!
以上七个例子说明万法有自力和他力两种因素。比如听课是以听者为自,讲者为他,既有听者自方的力量,也有讲者加持的力量,自他二力合起来,就出现了增长信心、智慧等的效果。像这样,成办任何事都要因缘和合。既要有自方的努力,也要仗他方助缘的力量,如果自力能和具强大功能的他力配合起来,就会在效果上提高很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以前寄信的工具是马、船,现在的助缘是网络,由于助缘的功能得到了极大提升,就使得以前要经一年才送到美国的邮递过程,现在一分钟内就能完成。这证明依靠功能强大的助缘,以往长时间才能做到的事,现在一分钟内就能完成。
一切万法都有属于自方的力量,属于他方的力量,千开万闭,无量无边。什么叫千开万闭呢?就是指完成一件事有多方面的因素,如果侧重在自力上说,就多针对自力的方面作开显,他力方面则闭起来不多谈它;如果要着重说明他力的作用,也会多在他力上作开显,这时自力方面就闭起来不多谈它。像这样,为讲明某一点就会侧重在这一点上阐述。总之,万法的因缘千差万别,说起来也就千开万闭了。
佛的功德法是无障碍法,可以解释为佛的智慧、愿力或名号的作用无有障碍。九法界的有情都还有虚妄分别,以虚妄的分别不契合实相,就产生种种所知障和烦恼障。但佛的妙心没有虚妄分别,佛的心毫无障碍,是周遍任运起用的。所以只要众生的心和佛心相应,佛力就注入在他心上作加持。这样的无障碍法,哪是有障碍心能测度到的呢?就像梦中的人哪里知道觉者的境界呢?
比如凡夫是依分别心一次出一个音声,这样连起来说话,你能想象不经过分别心而说话吗?凡夫一个音声说“我”,就只能说“我”,说不到别的。能想象一个音声里具足无量音声海、无量言辞海、无量语义吗?这不是你想象得到的,这是无障碍的解脱境界。五种不可思议中,以佛的神力最不可思议!这是毫无障碍、法身妙力的自在显发,所以作用达到最不可思议的程度。
你认为三界系业很重、短时间念佛很轻,所以怀疑:怎么凭短时间的念佛,就能胜过旷劫所积的生死系业,而直接往生净土、入正定聚呢!这是你在业的轻重判断上出了错,你认为旷劫中造有漏业的时间极长、种类极多,有形体的话,堆起来比须弥山还高,现在短时间念阿弥陀佛恐怕比小土堆还矮,这两者是无法比较的,怎么只凭它就顿脱旷劫业力系缚呢?
事实上,临终至心念佛,得佛不可思议神力摄持,就能摆脱旷劫积业的系缚,而直下往生净土。一生净土,就住在不退转中,这是真实成立的事!
[1] 癖者:在两胁处长了块状东西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