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集经讲记 47

六度集经47.mp3

义足经

佛是时坐,具检此卷,令弟子解,为后作明,令我经道久住,说是义足经:

当时佛端坐着,检阅这个经卷,为了让弟子们解了,也为后世作明灯,使我经道久住于世,于是宣说了这部简要的义足经。

自冥言是彼不及,著痴日漏何时明?自无道谓学悉尔,倒乱无行何时解?

世人非常相信这个第六意识,自身本来如盲人般处在黑暗当中,却还说我的是对的,他的是不对的,充满了是非之见,这无非就是遵从了自我的私见与妄见。就像这样,过分地相信这个第六意识的妄见,其实是一种大病,每天都著在痴暗当中,漏落在无明的妄见里,到哪一天才能真正地开明慧眼,见到真相呢?

自己本来没有道,或者没有见到真实的法,却说反正学的都是这个样子,我说的就是真理,别人就应当服从。这样过于主观,在根本上没有自知之明,颠倒错乱,像这样没有顺法之行,何时才能解脱呢?

“无行”,就是没有顺法的修行。眼上尚且未开,如何有行呢?眼目开了才有行,既未见业果真谛,也未见无我真谛,就在这样的愚蒙之中自以为是,哪是符合正道的妙行呢?因此《四十二章经》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这个意就是自身的认识、看法,这些多数都是妄见,从根本上不要相信,应当一概打破。

常自觉,行尊行,自闻见,行无比。已堕系,世五宅,自可绮,行胜彼。

这是教导我们要好自珍爱,常常自生觉悟,以佛法来觉醒自心,来看破世法,来觉悟真谛。“行尊行”,就是行持尊贵的法行或者道行。它之所以尊,就是在明的摄持之下,处处都相应于真理。

“自闻见,行无比”,应当要晓得,我所听到、看到的佛法,是最好的法、无等的寂静的法、正直的法、慈悲的法,只要我顺着这个法来行,那么我的道就是无比的道,远远胜过世间人的那些庸俗之道。

因为世人都堕落在名利财食睡的五欲之宅中,或者系缚在五取蕴的暗宅中,根本不知道缘起无我的真谛,所做所行完全背离法道,这样只能让他们在五欲宅中越陷越深,脱不出来,也就是从蕴到蕴,一直在生死里流转,没有丝毫脱离生死的机会,因为他们的法没有宣说无我。再低一层说,他们的法没有宣说业果,因而连上升之道也没有。相比而言,我的这个法是真正的庄严,我的道行远远超胜于他们,因此深感庆幸,也自作尊重想,这样就会非常珍重这个法,也会好好地行持这样的妙道。

抱痴住,望致善,以邪学,蒙得度。所见闻,谛受思,虽持戒,莫谓可。

这一颂是讲,从前我的状态是抱着愚痴而住,还希望能到达妙善之地,这是很愚痴的,因为因和果不相顺。因位是造感苦之因,果位绝不可能离苦;因位是造乏乐之因,果位也绝不可能得乐。由于愚蒙不知业果、不知无我,所以在愚痴见地所导向的路上虽然希望致善,却永无致善之时。

如今我在这样的邪学里蒙三宝的恩德而得度,又被安置在这样殊胜的妙道上面,因此我要倍加珍惜。也就是,凡是所见闻的法,我都要真正地受持在心,由善思惟而得到定解,以此来做为自己行道的根本。智慧就像眼目一样的重要,因为一旦开了智慧,那就会明白真相,去掉无明,从根本上止息苦轮;如果没有智慧,虽然谨守戒规,但不要以为这样就足够了,因为仅有持戒没有智慧,还是如同在黑暗中行走一样。

见世行,莫悉随,虽黠念,亦彼行。

见到世间的颠倒行为,或者各种推陈出新的做法、潮流,都不要悉数跟随。因为即使是所谓的黠念或者世人认为的聪慧,比如有很多的方法计策、善于钻营、能说会道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世智辩聪,都是生死中的事,因此不必效仿。

与行等,亦敬持,莫生想,不及过。

和同行者之间也是禀着恭敬之心,不要生比较的心,也就是不生“我还赶不上他”、“我已经超过他”等等的比较心理。

是以断,后亦尽,亦弃想,独行得。

以此缘故,这些所谓的追随世间法以及同修间的攀比等等,所有这类的心想都要断掉,而且后面也要完全消尽它,同时也弃掉这方面的计较考虑,唯一地作实地修行,也就是只管自己来行道,不作别的世间想法,不入到世间的圈套里。

莫自知,以致黠,虽见闻,但行观。

不要自以为是,不断地制造、吸收各种所谓的妄知或者世间知见,搞成一个黠慧系统,如同今人多年熏习世间的学说、潮流思想等等,尤其受过高等教育的,会成为一个黠者。这个坚固成性了以后,就是一张世间见网,多少人都成了复杂性的残废,困在这个见网当中,难以脱出。

因此,不要在虚妄的事情上发展各种妄知,否则它就会导致狡黠系统,这个系统日益地滋长蔓延,就会成为像蜘蛛网一样的恶见稠林,极其复杂,此种情形可以说是深度残废,在根本上失去了淳朴,非常难以救拔。

因此,为了保持一颗纯洁之心,维持一个单纯的状况,虽然不是瞎子聋子,有见也有闻,然而只是行观而已,也就是如镜子般,有照见之处,但不妄生意见。

悉无愿,于两面,胎亦胎,合远离。亦两处,无所住,悉观法,得正止。

“悉无愿”,就是没有所愿,或者无有求取处、作为处。对于所谓的是非、好坏、高下、人我等的两面,悉无所住。要知道这些除了是胎还是胎,除了是集仍是集,都是生死之因。

胎是表明受生之因,不论怎么想怎么做,都只是虚妄分别,全数都是总的生死和别的恶趣的受生因缘,因此一概都需要舍离。也就是对于这种生死圈套里的事彻底地舍开,所谓的完全拉倒,根本不管的。

这样的话,对于所谓的两处或者凡是相对假立的法都一概无所住,一切处仅仅是观法,或观真如而得到真正的止。这就是教导我们不要在相上妄动分别,而要背尘合觉,也就是仅仅是一种明见,如镜子一样没有爱憎取舍,这样休歇狂心,是真正的止;相反,动了虚妄的分别,就是在妄动,得不到休歇。

意受行,所见闻,所邪念,小不想。

凡是看过的、听到的正法,心都要受持,按照那样去实行;相反,凡是与法相违的非理作意的方面,或者虚妄的思想观念的方面,一点点都不要去想。

慧观法,意见意,从是得,舍世空。

以智慧观照法义,或者诸法的真实自性,以心见到心,从这个途径会得到正见,或者说完全脱离世间法的范畴。

自无有,何所待?本行法,求义谛。但守戒,未为慧,度无极,终不还。

连自身都没有,哪有什么观待自而立的法呢?也就是由人我所立的各种各样的法都是不可得的,因而所谓的基于我而立的诸法,以及对这些法的分别,完全都是虚妄的。本来行法和学道就是为了求得第一义谛或者真实谛,见了真谛就破了无明,虚妄的分别和执著也由此歇下,从而脱离苦圈。仅仅守戒未见真谛,不算是智慧,只有学习智慧到究竟的程度,才能永不退还,而得到彻底的解脱。

 

察微王经

昔者菩萨,为大国王,名曰察微。志清行净,唯归三尊。禀玩佛经,靖心存义。

从前世尊做菩萨时,有一世做大国王,名字叫做察微。他的愿和行都很清净,唯一归依三宝,也就是以佛为师,以法为道,以僧为伴。他常常阅读佛经,静心思维而受持法义。

深睹人原始,自本无生元气,强者为地,软者为水,暖者为火,动者为风。四者和焉,识神生焉。

他深深地见到人的起因,最开始只是无生元气,并不成一个有情的状况,仅仅是四大种性,坚的是地,软的是水,暖热为火,动转是风,由这地水火风四大种和合,然后识神托在里面,才出现了有情的现象。

上明能觉,止欲空心,逮神本无。

具大智慧者能觉察到这一点,知道人本无,以欲而有,识加入其中才有生死的现象,因而就往回还灭,止掉欲,空掉心,从而到达妄识本无之地。

因誓曰:觉不寤之畴。神依四立,大仁为天,小仁为人,众秽杂行,为蜎飞蚑行蠕动之类。由行受身,厥形万端。

当时他就立誓要觉悟那些无明的愚蒙之辈。这个神并不是独立而来,而是依着四大和合而立,神识寄托在里面才会有新的生命体,然后随着往昔业行的染净善恶等来决定生命的形态。假使积善广博,就成为高尚的天;善行次等,就成为地上的人类;假使有很多的秽杂染行,就沉堕下去,成为飞虫爬虫等的残灵之辈。就像这样,由业行而受蕴身,由于业行不同,所以身相也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千差万别的状况。

识与元气,微妙难睹,形无丝发,孰能把捉?然其释故禀新,终始无穷矣。

识和元气的状况非常微妙,不是肉眼浅识所能看见的,连丝发许的形状也无,谁又能把捉得到呢?然而以识和元气作为根子,又会结成新的蕴身,而出现新生,就像这样,由于元气所出现的生死相续的状况一直都在去旧受新,因此就导致了无穷无尽的流转。

“释故禀新”,就是指舍身和受身。释故,就是舍身,舍掉了过去的蕴身;禀新,就是受新的蕴体。“终始无穷”,就是推之于初,不见有始;观之于后,不见有终,就是这样连绵不断。

王以灵元,化无常体,轮转五涂,绵绵不绝,释群臣意。

这个察微王由于学习佛经的心得,而开了智慧,因此他就想要教化臣属,觉悟生死迷情,就为群臣开示说:由这个灵元作为变现的根子,然后又随着各种的因缘不断地演化,这其中没有一个常的体性,从始至终都是无常迁变,随缘而现的。由于业行无量,所以化现无量,这样不断地在五道当中轮转,无有止息。他想以此法理让群臣心开意解。

众闇难寤,犹有疑焉,曰:身死神生,更受异体,臣等众矣,渺识往世耶?

然而反响并不是那么好,因为这些大臣心识痴暗,难以觉悟,心里还有很多的狐疑,就说道:您说身体死了,心神又生,更受一个别的身体,但是我们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往世在哪里呀?

王曰:论未志端,焉能识历世之事乎?视不睹耗,孰能见魂灵之变化乎?

国王说:的确情有可原,在世间的记载里从来没有说过往昔的事端,你们又怎么能够认识历世的事情呢?我们以肉眼去看,也看不到什么消息,谁又能够见到魂灵的变化呢?此事的确超出了世人的浅识,难怪呀难怪!

王以闲日,由私门出,粗衣自行,就补履翁,戏曰:率土之人,孰者乐乎?

国王就把这件事情暂时放下来,心想等找个机会再设方便。在一个空闲之日,他从私门而出,穿着粗布衣服,潇洒地走出去溜达。到了宫城外面的一个地方,看见有一个补鞋的老头,国王就戏耍他说:全国人民当中,谁最快乐啊?

翁曰:唯王者乐耳。

老头说:那当然是国王最快乐。

曰:厥乐云何?

那么他是怎样的快乐呢?

翁曰:百官虔奉,兆民贡献,愿即从心,斯非乐乎?

老头说:百官都虔诚地敬奉他,三呼万岁,天下的兆民都贡献各种奇珍给他,他有什么愿望当即就可以实现,这难道不是快乐吗?

王曰:审如尔云矣。

国王说:确实如你所说。

即饮之以葡萄酒,厥醉无知。

接着这个便衣国王就拿出一瓶高级葡萄酒请老翁喝,结果他一喝就喝得烂醉,没了知觉。

抗著宫中,谓元妃曰:斯蹠翁云,王者乐矣。吾今戏之,衣以王服,令听国政,众无骇焉。妃曰:敬诺。

于是国王就把这老头抬到了宫里,对王后说:这个补脚掌的老头说国王很快乐,我现在给他开个玩笑,让他穿上国王的御服上朝听政,你们不要大惊小怪。王妃说:遵命!

其醒之日,侍妾佯曰:大王酒醉,众事猥积,宜在平省。

当老头醒来的时候,旁边的侍妾就假装说道:大王醉酒已经好几天了,现在有好多事情堆积一处,您应当出去听政处理。

将出临御,百揆催其平事,蒙蒙瞢瞢,东西不照,国史记过,公臣切磋。处座终日,身都痏痛。食不为甘,日有瘦疵。宫女讹曰:大王光华,有损何为?答曰:吾梦为补蹠翁,劳躬求食,甚为难云,故为痟耳。众靡不窃笑之也。

这样就把老头皇帝领出去,登上了御宝殿,百官都催着皇上处理大事,这皇上懵懵懂懂的,哪边是东哪边是西都不晓得,国史马上就很负责任地记下了他的过失,下面的公臣们也互相切磋各种的事情。结果他从早上上朝一直坐到天黑,腰酸背痛,全身都不舒服,吃饭也吃不香,这一天下来就瘦得很厉害了,掉了几斤肉,宫女就假装问:大王的光华有损,这是何缘故呀?老头皇帝说: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变成了一个补鞋的老翁,辛劳谋生,只为求两口饭吃,好是艰难,所以我的腰好痛。众人听后无不私下讽笑。

夜寝不寐,展转反侧。曰:吾是补蹠翁耶?真天子乎?若是天子,肌肤何粗?本补蹠翁,缘处王宫?余心荒矣,目睛乱乎。二处之身,不照孰真。

这一天夜里,老头皇帝在龙床上辗转反侧,心想:我到底是补鞋翁呢?还是真正的天子?如果是天子的话,为什么我的皮肤这么粗糙?假使我是补鞋的老头,那又怎么会处在皇宫当中呢?我的心好乱,我的眼睛都晕花了,这个补鞋翁和天子身,我真是不明了哪个才是我的真身。

元妃佯曰:大王不悦,具奉伎乐。饮以葡萄酒,重醉无知。

这时王后就假装说道:大王心情不好,应当献上舞蹈和伎乐,来娱乐大王。然后又给老头喝了葡萄酒,结果他又重新喝得烂醉,失去了知觉。

复其旧服,送著粗床。酒醒即寤,睹其陋室,贱衣如旧。百节皆痛,犹被杖楚。

这时就赶紧让人给他换上旧的布衣,送回到过去贫民窟的粗板床上面。老头酒醒了以后,睁开眼睛,看见这一间陋室和下贱的衣服,都和从前一样,只是全身各个关节都酸痛难忍,就像被人用木杖打过一样。

数日之后,王又就之。翁曰:前饮尔酒,湎眩无知,今始寤耳。梦处王位,平省众官,国史记过,群僚切磋,内怀惶灼,百节之痛,被笞不踰也。梦尚若斯,况真为王乎?往日之论,定为不然。

几天之后,国王又去看这个补鞋老翁。老人说:前次饮了你的酒,一下子眼冒金花,失去知觉好久好久,直到今天才醒过来。在这当中我做了个梦,梦到我当了皇帝,在金銮殿上处理百官的事务,国史记下我的过失,群臣在下面切磋,我当时好害怕,好焦虑,全身各个关节都非常地疼痛,那种痛就是被笞打也超不过呀!做个皇帝梦尚且这么苦,何况真正做国王呢?因此,我那日的谈论决定是不对的。意思就是他翻案了,过去说天下谁最乐?皇帝最乐,百官敬奉,随心所欲,今天才晓得做皇帝那么痛苦,还真不如当个补鞋老头快活。

王还宫内,与群臣讲论斯事,笑者聒耳。王谓群臣曰:斯一身所更视听,始今尚不自知,岂况异世?舍故受新,更于众艰,魃魅之拂,痱忤之困,而云欲知灵化所往受身之土,岂不难哉?

国王就返回宫里,和群臣们谈论这个笑话,当时笑声一片,国王就借机对群臣说:你们看,这是同一个身体的所见所闻,起始和现今尚且都不知道原委,何况隔了异世?舍了故身,受了新身,已经是从驴变人、从女转男等等,这样舍身受身已经成了隔世了,再加上多少轮回中的艰辛操劳,又受着各种魑魅厉鬼的干扰、偏瘫风病的折磨等等,在这样的内苦外扰的情况下,心神迷乱,就如同浑水一般,哪里会知道微细神识迁变的历程,以及神识变化所往受生之处呢?那不是困难吗?

经曰:愚怀众邪,欲睹魂灵,犹蒙晦行,仰视星月,劳躬没齿,何时能睹?

国王进一步说:尊贵的佛经里说道,愚蒙之辈怀着众多

的邪心邪虑,思想这么复杂混乱,想要看到微细魂灵的迁变,就像在暗夜当中行走,仰天想观睹日月,纵使他如何地劳动身体,一直到牙齿掉落为止,哪里能看到呢?并非能见的状况啊!

于是群臣,率土黎庶,始照魂灵,与元气相合。终而复始,轮转无际。信有生死,殃福所趣。

由于国王智慧的开导,使得百官大臣乃至全国的黎民,才明了这个三世轮回的真相,知道魂灵与元气和合成为名色之位,然后逐渐地发展成为新的蕴身。在一期因缘完毕后,旧身谢落,新身又取,这样子终而复始,不断地循环轮转,没有边际,这才信得有这么一个生死轮回的大殃祸之处。意思是,在国王的开导之下,全国人民开始懂得了苦谛和集谛,知道流转生死的现象,这是一个开智慧的大举动。

佛告诸比丘:时王者,是我身也。菩萨普智度无极行明施如是。

当时佛告诉诸比丘:当时的国王就是我的前身。世尊因地行菩萨道,就是如此普遍地修习般若波罗蜜多,广行智慧上的惠施。

 

梵皇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汝等修德,奉行众善,必获大福。譬如农夫,宿有沃田。耕犁调熟,雨润水适。下种以时,应节而生。芸除草秽,又无灾害。何惧不获?

话说,从前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佛告诸比丘:“如果你们能够修德,奉行众善,一定会得到大福报。譬如,农夫过去有一片肥沃的良田,如果能够耕犁调熟,再加上雨水滋润,而且应时下种,那么庄稼就必定会应着时节而出生。假使芸除了草中的各种杂草秽物,又没有自然灾害的话,那么哪里需要担心庄稼不丰收呢?”

昔我前世,未为佛时,心弘普爱,愍济众生。犹若慈母,育其赤子。如斯七年,仁功勋著。寿终魂灵上为梵皇,号曰梵摩。处彼天位,更历天地七成七败。当欲败时,吾辄上升第十五约净天。其后更始,复还梵天。清净无欲,在所自然。后下为忉利天帝,三十六返。七宝宫阙,饮食被服,音乐自然。

以我的前世为例,过去我还没有做佛的时候,以普遍的仁爱之心,怜愍一切众生,就像慈母养育独子那样。这样经过了七年,我的功行很显著。命终之后,我的魂神就上升到梵天,做了梵王,叫做梵摩王。因此,只要肯修德,一定会感得大果报。从那以后,我的果报如何呢?也就是当时处在梵天,经历了天地七成七败之后,当梵天就要败坏的时候,我就上升到了第十五约净天。后来又再次返回梵天,清净无欲,一切受用都能自然获得。之后又下到忉利天做天王,经过了三十六返。在那样漫长的时劫里,七宝、宫殿、饭食、

衣服、音乐,都是自然而然地获得。

这就是修习善业所产生的福德。这样的业种子一旦播下,它所变现的果报极其巨大,常常说的业增长广大律就是如此。如同春种一粒种,夏收万斤粮,业种子的变现能力远远超过了外物的种子。所以即使只有一世在好好地行善,那将来的福报也是享之不尽,何况是多生多世地行善呢?它的报偿无法计算,因此一定要精勤地行持善法。

后复还世间,作飞行皇帝,七宝导从。一者紫金转轮,二者明月神珠,三者飞行白象,四者绀马朱鬣,五者玉女妻,六者典宝臣,七者圣辅臣。事事八万四千。王有千子,皆端正皎洁,仁慈勇武,一人当千。

再说,后来我从天上下来,到人间后还以福德力做了转轮圣王,轮王七宝随时都候在身边,想去哪里都可以。所谓的轮王七宝,就是紫金轮宝、明月摩尼宝、飞行白象宝、绀马宝、玉女宝、典藏臣宝、将军宝。每样的事情都有八万四千之多。生有千子,个个都端正皎洁,仁慈勇武,一人能敌一千人。

王尔时以五教治政,不枉人民。

那时轮王以五戒的教法来治理国家,不冤枉人民。

一者慈仁不杀,恩及群生。二者清让不盗,损己济众。三者贞洁不婬,不犯诸欲。四者诚信不欺,言无华饰。五者奉孝不醉,行无玷污。

所谓的五戒法就是:

一、行持仁道,就是仁慈不杀生,施恩泽于群生,下至于飞鸟、苍蝇等小动物都平等地爱护,像这样来行持仁慈之道,不做损害众生的行为。

二、行持义道,也就是非常清廉,不仅不偷盗,反过来还要损己利人,割减自己的受用施舍给众生,一切的东西都愿意布施众生。

三、行持礼道,就是守持贞洁,不犯淫欲,也不犯各种贪染爱欲之事。

四、守信道,就是诚信不欺,说什么话都非常真实,没有任何虚伪的掩饰,非常质直。

五、守智道,也就是奉持孝道,不饮酒,行为没有玷污。

当此之时,牢狱不设,鞭杖不加。风雨调适,五谷丰熟。灾害不起,其世太平。四天下民,相率以道。信善得福,恶有重殃。死皆升天,无入三恶道者。

结果在当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国境内没有施设牢狱,因为没有人犯罪,所以也不必加以杖罚。由于人心调顺,从而导致风调雨顺,时节和宜,五谷丰登,灾害不起,世界太平。四天下的人民都共同行持五戒之道,人人都相信做善能得福,造恶必有殃。结果人民死后都得以升天,没有堕入三恶趣的。这就是当时教化的巨大成果。

佛告诸比丘:昔我前世,行四等心,七年之功。上为梵皇,下为帝释。复还世间,作飞行皇帝,典四天下。数百千世,功积德满,诸恶寂灭,众善普会。处世为佛,独言只步,三界特尊。

佛对比丘们说:“就像前面所说,如果好好地修德,奉行众善,一定能得到大福德。就像好好地播了种,遣除了违缘,积聚了顺缘,必定会获得大丰收那样。我自身的情形也已经给你们汇报过了,我前世就是由于行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七年的功德,就上升做了梵王,后来又下来做帝释,然后又到人间做转轮圣王,统领四天下。我在那数千百世的时间里积功累德,当功德达到圆满的时候,我心中的各种恶都寂灭了,各种善都积聚了,就现在这个世间做佛,独一无二,三界特尊。这就是行善的终极果报,因此你们一定要努力地行持,不要怀疑。”

诸比丘闻经欢喜,为佛作礼而去。菩萨普智度无极行明施如是。

诸比丘听到佛所说的经法,都欢喜地作礼而去。世尊过去为菩萨时,行持大智慧到彼岸以及明智布施大道的情形,就像前面所说。

六度集经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