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集经讲记 45

六度集经45.mp3

儒童受决经

昔者菩萨,生钵摩国。时为梵志,名曰儒童。自师学问,仰观天文,图谶众书,闻见即贯。守真崇孝,国儒嘉焉。

从前菩萨生在钵摩国,当时做婆罗门,名叫儒童。他跟着师父做学问,仰观天文,像占卜等的各类书籍,一见到、听到就能贯通。他具足德行,守持正道,崇尚孝义,国中的儒士都很赞叹他。

师曰:尔道备艺足,何不游志教化始萌乎?

师父说:“你现在道行具备,也具足才艺,为什么不到各处去教化那些学生呢?”

对曰:宿贫乏货,无以报润,故不敢退也。母病尤困,无以医疗。乞行佣赁,以供药直。师曰:大善。稽首而退。

回答说:“我宿生贫穷,没有资财,无以报答师父的教育之恩,所以我不敢离开。再者,母亲生病很困苦,无钱医疗,我乞求去给人打工,得到薪资之后来供养母亲的医药。”师父说:“很好!很好!”这样儒童就顶礼告退。

周游(旋)近国,睹梵志五百人会讲,堂施高座。华女一人,银钱五百。升坐高座,众儒共难。睹博道渊者,女钱贡之。

当时周游附近的国家,见到有梵志五百人在举行大辩论法会,殿堂里施设了高座,奖品是一名花女和五百银钱。辩者升入高座,众儒互相质难,如果有见识很广、道德渊深的,就把花女和银钱奖赏给他。

菩萨临观,睹其智薄,难即辞穷,谓众儒曰:吾亦梵志之子,可豫议乎?佥然曰:可。

当时菩萨临到现场,见到这些婆罗门其实智慧很浅薄,只要自己问难,他们肯定理屈词穷,就对众儒说:“我也是梵志之子,可以参与辩论吗?”都说:“可以的。”

即升高座,众儒难浅而答道弘,问狭而释义广。诸儒曰:道高明遐者,可师焉。佥降稽首。

当时儒童就上了高座,和众儒辩论。他们的问难很浅显、很狭小,而菩萨的回答却非常甚深和宽广。众儒都钦佩地说:“你如此道高明远,可以做我们的老师。”所以都下来顶礼。

菩萨辞退,诸儒俱曰:斯虽高智,然异国之士,不应纳吾国之女也,益以银钱赠焉。

菩萨告退,诸儒都这样说:“您虽然是有很高的智慧,但是按照规矩,他国的人士不能纳娶我国的女子,所以只能更多地赠送金钱。”

菩萨答曰:道高者厥德渊,吾欲无欲之道,厥欲珍矣。以道传神,以德授圣,神圣相传,影化不朽,可谓良嗣者乎?女欲填道之源,伐德之根,可谓无后者乎?说毕即退。众儒恧然,而有耻焉。

菩萨回答:“道高的人一定有很深的德行,我想成办无欲之道,哪里想要这些物质的珍宝呢?以道传神,以德授圣,能神圣相传,相续不朽,这就是所谓很好的后代了!贪欲堵塞道的根源,丧失德的根本,不就是无后者吗?”说完就告退了。众儒都很惭愧,心有羞耻。

女曰:彼高士者,即吾始(一个版本没有这个字)之君子矣。褰衣徒步,寻厥迹,涉诸国。力疲足疮,顿息道侧。

当时这位女子对于儒童生起了爱慕之心,就说:“这位高士,就是我要找的君子啊!”于是她提起衣角,徒步上路,追寻儒童菩萨的足迹,经历了各国。她走得相当疲劳,脚上都生了疮,顿时就倒在了路边上。

到钵摩国,王号制胜。行国严界,睹女疲息,问:尔何人?为道侧乎?

当时到了钵摩国,国王叫制胜王,一日正在巡视国界,见到女子疲困在路旁歇息,就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躺在道路旁边?”

女具陈其所由。王嘉其志,甚悼之焉。王命女曰:寻吾还宫,以尔为女。

女子就具体地讲述了前后的经过。国王嘉勉她的志愿,也很愍怜她,就对女子说:“你跟着我回宫吧!我就收你做女儿了!”

女曰:异姓之食,可徒食乎?愿有守职,即从大王。

女子说:“异姓的食物可以白白吃吗?我不能受无功之禄,愿国王赐我一份职业。如果答应,我就跟随大王。”

王曰:尔採名华,供吾饰也。女即敬诺。从王归宫,日採名华,以供王用。

大王说:“那你就采一些好花来供我做庄严。”女子就恭敬地遵命。随从国王回到王宫后,每天都采一些名花来供国王使用。

儒童还国,睹路人扰扰,平填墟,扫地秽。问行人曰:黎庶欣欣,将有庆乎?答曰:定光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道法御天人师,将来教化,故众为欣欣也。

当时,儒童回到国中,见到路上好多的人纷纷扰扰,有的在填一些空洞,有些在扫除地面的污秽,就问行人说:“人民这样欣喜快乐,是有什么吉庆之事吗?”回答说:“定光如来将来此地教化,所以大家都很欢喜。”

儒童心喜,寂而入定。心净无垢,睹佛将来。道逢前女,採华挟瓶。从请华焉,获华五枝。

儒童心生欢喜,寂而入定,内心清净无垢,见到佛要来。道上遇到前面那位女子正带着瓶子采花,于是就从她那里请花,得到了五枝。

王后庶人,皆身治道。菩萨请地少分,躬自治之。民曰:有余小溪,而水湍疾,土石不立。菩萨惟曰:吾以禅力,下彼小星,填之可乎?又念曰:供养之仪,以四大力,苦躬为善。即置星辇石,以身力填之,禅力住焉。余微淹堑,而佛至矣。

王后庶人都亲自来平治道路,菩萨请求说:“我能不能亲自平治一点道路呢?”人民说:“还剩下一条小溪,水流很快,土石没办法立住。”菩萨心想:“我用禅定力下一些小星石填上,可以吗?”转念又想:“供养的行仪,必须要以地水火风四大的力量,亲自劳苦才是最好的,用神通力不是很恭敬。”于是就放置星辇石,自己亲手用力量来填小溪,并用定力来住持。这样子很快就填好了沟壑,而佛也已经过来了。

解身鹿皮衣,著其湿地,以五华散佛上。华罗空中,若手布种,根著地生矣。

见佛到来,儒童马上解下身上的鹿皮衣,放在湿地上,

然后以五朵花散在佛顶上。花在空中罗列,就像以手布种,

根著在地上生出来那样。

佛告之曰:后九十一劫,尔当为佛,号曰能仁,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道法御天人师。其世颠倒,父子为仇。王政伤民,犹雨众刃。民虽避之,难免其患矣。尔当于彼,拯济众生。时获度者,难为筹算。

当时定光佛就为儒童菩萨授记:“过后九十一劫,你将成佛,做天人师。那时候世间颠倒,父子皆仇,国家以暴政伤害人民,就像下刀雨一样。人民虽然想避开,却难免那种大过患。你将在那个时候拯济群生,那时候被你度脱的人,难以计数。”

儒童心喜,踊在虚空,去地七仞。自空来下,以发布地,令佛蹈之。世尊跨毕,告诸比丘:无蹈斯土。所以然者,受决之处,厥尊无上。有智之士,峙刹于兹,与受决同。

儒童欢喜,踊在虚空中,离开地面七仞,又从虚空下来,把头发铺在地上,让佛踩过。世尊走过去后,告诉比丘们:“不要踩这片土地,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授成佛记莂之处,尊贵无上,有智慧的人,应当在这里建立妙刹,也同样能得到授记。”

诸天佥然,齐声而云:吾当住刹。时有长者子,名曰贤乾,以微柴插其地,曰:吾刹已立矣。

于是诸天都齐声说:“我们要住持妙刹。”当时有位长者子,叫做贤乾,他用小木柴插在地上说:“我的刹已经立了!”就这样被他捷足先登了。

诸天顾相谓曰:凡庶竖子,而有上圣之智乎?即辇众宝,于上立刹。稽首白言:愿我得佛,教化若今。今所立刹,其福云何?世尊曰:儒童作佛之时,尔当受决矣。

当时诸天彼此看着说:“这个平民小子是有上圣之智吗?”然后就都辇着众宝,在上面立刹。长者子顶礼启白说:“愿我成佛,就像现在佛一样教化众生。我现在所立的刹,能得到何种福德?”世尊说:“儒童做佛的时候,你将受到记莂。”

佛告鹙鹭子:儒童者,我身是。卖华女者,今裘夷是。长者子者,今座中非罗耶是。非罗耶即稽首佛足,佛授其决:后当为佛,号曰快见。

佛告舍利子:“当时的儒童,是我的前世;那位卖花女,就是现在的耶输陀罗;长者子,是现在的非罗耶。”非罗耶当即稽首佛足,佛给他授记:“你将来做佛,叫做快见佛。”他的确是快见佛,眼疾手快。

佛说经竟,诸四辈弟子,天人龙鬼,靡不欢喜,稽首而去。

佛讲经完毕,四众弟子,天龙鬼神,无不欢喜顶礼而去。

菩萨普智度无极行明施如是。

菩萨过去世是这样行持般若波罗蜜多的。

 

摩调王经

闻如是。一时众祐在无夷国,坐于树下。颜华煒煒,有踰紫金。欣然而笑,口光五色。当时见者,靡不躍豫,咸共叹曰:真所谓天中天者也。

话说,一时众生怙主佛陀在无夷国,坐在树下。光颜巍巍,超过了紫金,欣然微笑,口中放出五色的光芒。当时见到的人,无不欢喜悦豫,都共同赞叹说:“真是所谓的天中天啊!”

阿难正服,稽首而曰:众祐之笑,必欲济度众生之冥矣。

当时阿难尊者整理衣服,顶礼启问说:“无上的导师佛陀!您之所以微笑,一定是想济度众生的愚痴黑暗吧!”

众祐曰:善哉,实如尔云。吾不虚笑,即兴法也。尔欲知笑意不乎?阿难对曰:饥渴圣典,诚无饱足也。

世尊说:“善哉!善哉!正如你所说,我从不轻易微笑,此笑是要兴起一段妙法因缘。你想知道我微笑的密意吗?”阿难说:“我如饥渴者渴仰甘露般,非常希求听闻佛陀的圣法,无有饱足。”

众祐曰:昔有圣王,名曰摩调。时为飞行皇帝,典四天下。心正行平,民无窃怨。慈悲喜护,意如帝释。时民之寿八万岁也。

于是佛陀说到:过去有一位圣王,叫做摩调。那时他成为了转轮圣帝,统领四天下。他的心地正直,行为平和,因此人民都没有怨尤。此转轮圣王以慈悲喜舍之心平等地爱护一切人民,如同帝释般恩泽天下。当时的人寿达到八万岁。

帝有七宝,紫金转轮,飞行白象,绀色神马,明月神珠,玉女圣妻,主宝圣臣,典兵圣臣。帝有千子,端正仁静。明于往古,预知未然。有识之类,靡不敬慕。

国王拥有轮王七宝,也就是紫金色的轮宝、飞行的白象宝、绀色的神马宝、如明月般的摩尼宝,以及玉女宝、主藏臣宝和将军宝。轮王有一千位王子,个个都非常端正、仁慈和宁静。而且他的智慧能够明了往古之事,也可以预知未来之事。有识之士,无不敬佩仰慕他。

帝欲游观东西南北,意适存念,金轮处前,随意所之。七宝皆然,飞导圣王。天龙善神,靡不防卫。散众宝华,称寿无量。

轮王非常自在,如果他想到东南西北四大洲去游观,只要念头一动,转眼之间,金轮宝就会现在面前,随着他的心意而去往任何地方。不仅金轮宝如此,七宝也都是这样称心如意,飞行在前,导引圣王。在圣王出行之时,天龙善神无不护卫,并且有天女在空中抛散各种宝花作为供养,共同称念:“轮王万岁!万寿无疆!”

帝敕近臣,主巾栉者:尔其见吾头发生白,即当以闻。夫发白色毁,死之明证。吾欲捐秽世流俗之役,就清净淡泊之行。近臣如命。

有一天,轮王敕令旁边梳头的大臣说:“什么时候你见到我生出了白发,一定要立刻向我汇报。头发发白,容色不在,是临近死亡的最好证明。到那个时候,我就要捐弃这个污浊世间各种流俗的琐事,而去修持清净淡泊的行为。”近臣按照命令,一直观察着轮王的头发。

后见发白,即以上闻。帝心欣然,召太子曰:吾头生白。白者,无常之证信矣,不宜散念于无益之世。今立尔为帝,典四天下。臣民系命于尔,尔其愍之。法若吾行,可免恶道。发白弃国,必作沙门。立子之教,四等五戒十善为先。

后来,他发现圣王有白头发以后,就马上向圣王作了汇报。轮王心里很欢喜,召来太子说:“我的头上生出了白发,这是无常的证信,我不应当再散乱于无意义的世间琐事。现在我传位于你,立你为帝,统领四天下。从此以后,大臣和人民的性命,就都系在你的手里了,你一定要怜愍他们。如果你能够按照我的法道来行持,那就可以免于恶道。等到你也有白头发的时候,也应当像我一样弃舍王位,做一名沙门。传位于你的太子,给他建立教法的时候,应当以四无量心、五戒十善为先导。如此这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明教适毕,即捐国土。于此庐地树下,除须发,著法服,作沙门。群臣黎庶,哀慕躃踊,悲哭感结。

轮王这样给太子作了明确的教诲以后,就捐弃国土,在这庐地的树下,剃除须发,穿上法衣,成为了一名沙门。群臣百姓都哀伤不已,扑倒在地,悲号哭泣,恋恋不舍。

摩调法王子孙,相继千八十四世。圣皇正法,末后欲亏。摩调圣王,复舍天上,以魂神下,从末世王生。亦为飞行皇帝,号名曰喃,正法更兴。

后来摩调法王的子孙,辗转继承了一千零八十四代。到了圣皇正法将要亏损的末后,摩调圣王的魂神又从天上投生到人间,做了末世王的太子。他也是一位飞行皇帝,名字叫做喃,从此,正法又得以再次兴盛起来。

明敕宫中,皇后贵人,令奉八戒月六斋。一当慈恻,爱活众生。二慎无盗,富者济贫。三当执贞,清净守真。四当守信,言以佛教。五当尽孝,酒无历口。六者,无卧高床绣帐。七者,晡冥,食无历口。八者,香华脂泽,慎无近身。淫歌邪乐,毋以秽行。心无念之,口无言矣,身无行焉。

当时他敕令宫中的皇后贵人,全部都要奉行八戒,每个月还要持六斋。所谓的八戒就是:一、应当仁慈恻隐,慈爱众生,护生爱命;二、不能偷盗,如果家中富裕,应当救济贫困;三、对待婚姻,应当执持贞操,清净守真,而不邪淫;四、应当守信,不打诳语,语言上要说佛陀的真实教法;五、应当对父母尽孝,口中不沾酒;六、不卧高广大床以及绵绣的帐子;七、不在下午和晚上吃东西;八、身上不佩戴香花等各种装饰品,胭脂水粉等不得近身。远离淫歌邪乐,不做染污之行。对于各种染污恶行,心里不想,口里不说,身体不做。

敕诸圣臣,导行英士,下逮黎民,人无尊卑,令奉六斋。玩读八戒,带之著身,日三讽诵。孝顺父母,敬奉耆年。尊戴息心,令诣受经。

他又下令诸大臣、导行的英杰之士和黎民百姓,无论尊卑,都要奉持六斋。并且玩读八戒,随身不离,每天都要讽诵三次。再者,下令人人都要孝顺父母,敬重长辈,恭敬顶戴,令他们止息内在的邪念,受持佛陀的经法。

鳏寡幼弱,乞儿给救。疾病药医,衣食相济。苦乏无者,令诣宫门,求所不足。有不顺化者,重徭役之。以其一家,处于贤者五家之间。令五化一,先顺者赏。辅臣以贤,不以贵族。

对于鳏寡孤独、弱小之人,下至乞丐,都给与平等的救护。若是病人,就提供医药;若是穷苦,就给与衣食。凡是生活贫苦、物资匮乏的人,都可以前往王宫门口乞求,无不满足。如果有不顺教化的人,就加重他们的徭役。并且让这一家处在五家贤者当中,让五家贤者去教化这一家,对于首先顺应正法的,就给与奖赏。另外,在提拔辅臣的时候,也是以忠孝等的贤德为标准,而不论出身富贵或者贫贱。

自王明法,施行之后,四天下民,慈和相向,杀心灭矣。应得常让,夜不闭门。贞洁清净,非妻不欲。一不言二,出教仁恻。睹不常诚,辞不华绮。见彼吉利,心喜言助。大道化行,凶毒消灭。信佛信法,信沙门言,无复疑结。

自从国王颁布的明法施行以后,四天下的人民都慈心相向,彼此和睦,原有的杀心全部都息灭了。本应得到的东西也常常互相推让,人们都没有盗心,所以夜晚都不必关门。而且贞洁清净,不是自己的妻子就不行淫欲。言行一致,心口合一,所说的话都是教导人们行持正法、仁慈恻隐的语言。见到他人常常不讲诚信,自己也能坚持操守,不随从而说各种华巧的绮语;见到别人吉祥顺利,就心生随喜,出口赞助。结果这样人天善行的大道化行于天下,人们心中凶残的贪毒等得以消灭,都信佛信法,信沙门言,不再有疑惑。

喃王慈润,泽无不至。八方上下,靡不叹德。第二天帝,及四天王、日月星辰、海龙地祇、日共讲议:世间人王,四等慈惠,恩之所至,过于诸天。

当时喃王仁慈的恩泽,无处不到,他的德光普遍照耀四天下,八方上下的人们都无不赞叹。第二天帝和四天王、日月星辰、海龙地祇都共同谈论说:“世间的人王,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惠众生,他的恩泽所到的地方,竟然超过了诸天。”

天帝释告诸天曰:宁欲见喃王不乎?诸天曰:积年之愿,实如明教。帝释即如伸臂之顷,至喃王慈惠殿上。见喃王曰:圣王盛德,诸天饥渴,思欲相见,无日不愿。圣王岂欲见忉利天?其上自然,无愿不有。

这时,天帝释对诸天说:“你们想见喃王吗?”诸天回答说:“这是我们常年以来的愿望。”于是帝释在伸臂顷的功夫,就来到了喃王的慈惠殿上,见到喃王后,说道:“圣王如此盛德,诸天都特别渴仰,想见您一面,没有一天不这样祈愿。圣王,您想见见忉利天上自然的福报,以及无愿不有的妙境界吗?”

喃王曰:善,思欲游戏。帝释还彼,呼御者,名曰摩娄:以吾所乘千马宝车,迎喃王来。

喃王说:“很好!我也想到天上看看。”帝释回来后,就对一个名叫摩娄的车夫(天上的司机)说:“你用我所乘坐的千马宝车,去接喃王上天宫来。”

御者承命,以天车迎喃王。车至,止于阙下。群臣黎庶,靡不愕然。斯圣王瑞,叹未曾有。更相宣称,率土咸欢:我王普慈,润逮众生。月六斋八戒自修,又以教民,斯德重矣,故令天帝敬爱来迎也。

司机接受命令后,就驾着天车下来迎接喃王。车到了以后,就停在王宫楼下。群臣百姓无不惊愕,天庭竟然派出天车前来迎接,这样的圣王祥瑞,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结果这个消息辗转地传遍了全土,人民都啧啧称叹:“我们的仁王以大慈心普遍润泽群生,不但自己每月都持六斋、守八戒,而且还教导人民也这样行持。他的仁德如此之大,竟然使得天帝也敬重爱戴,前来迎接。”

喃王升车,车马俱飞。徐徐徘徊,欲民具见。

当时喃王就登上了天宫的宝马车,之后车马就一起腾飞在空中,然后又像飞机那样在城市的上空徐徐盘旋,他想让所有的人民都能够看到。结果满城的人民都抬头仰望:“那是我们的仁王,他坐上了天上的飞机,马上就要去天宫了,比月球还高。”最后车马慢慢地在人们的目光中,消失于天际。

王告御者:且将吾观恶人二道,地狱饿鬼,烧煮拷掠,受其宿罪之处。御者如命,毕乃上天。

这时,喃王对司机说:“你先带我到恶趣的两道看看,

也就是地狱道和饿鬼道,被烧煮拷掠、受宿殃罪报的地方。”车夫就按照他的命令,把飞机停在恶趣处,让他观看恶趣受苦的情形,完毕后才飞回天上。

帝释欢喜,下床出迎,曰:劳心经纬,忧济众生。四等六度,菩萨弘业。诸天思欲相见。

帝释听说喃王已到,就欢喜地下床出来迎接,说道:“仁王,您劳心竭虑地救济天下苍生,所做的都是慈悲喜舍以及布施等六度的菩萨伟大事业,功德巍巍,诸天都很想见见您。”可以看出,天帝对他很是恭敬。

帝释自前,把臂共坐。喃王容体,更变香洁。颜光端正,与释无异。即作名乐,其音无量。散宝华香,非世所睹。

帝释又上前很亲切地把着喃王的手,与他一起坐到天王的宝座上,亲密地就像两兄弟。这时喃王的身体变得更加香洁,容貌光颜端正,和帝释没有差别。这时天上的乐团奏起天乐,无数的微妙天音缭绕在空中,令人神醉。天女所抛散的宝花香,也不是世间能见能闻的。

帝释重曰:慎无恋慕,世间故居。天上众欢,圣王之有也。

帝释再次请求说:“您千万不要恋慕过去世间的住处,天上的各种欢乐,是圣王才能拥有的,您应当留在这里。”

喃王志在教化愚冥,灭众邪心,令知三尊。答帝释曰:如借人物,会当还主。今斯天座,非吾常居。暂还世间,教吾子孙。以佛明法,正心治国。令孝顺相承,戒具行高。放舍人身,上生天上,与释相乐。

但是喃王的志愿在于教化愚冥众生,灭除他们的颠倒邪心,让他们能够知道佛法僧三宝,从而得到度脱,因此他无心在此处长久停留,就对帝释说:“就像借了别人的东西,一定是要归还给主人的,我现在虽然坐在天宫的宝座上,但是这毕竟不是我常居之地。我想暂时返回人间,教导我的子孙以佛陀的明法正心治国,让人们都行持孝顺之道,具足净戒,行为高尚。到那个时候我再舍却人身,生到天上,与天王共相娱乐。”

佛告阿难:喃王者,吾身是也。子孙相传,千八十四世。立子为王,父行作沙门。

佛告阿难:“那时的喃王,就是我的前世。我在那一世立太子为王以后,就出家做了沙门,结果子孙延续了一千零八十四代。这就是往事前缘。”

阿难欢喜,稽首而曰:众祐慈愍众生,恩润乃尔,功德不朽。今果得佛,为三界中尊。诸天仙圣,靡不宗敬。诸比丘欢喜,作礼而去。

阿难欢喜地顶礼说:“无上的导师佛陀啊!您如此地慈愍众生,施大恩惠,真是功德不朽。今天真正得成佛果,成为三界中尊,诸天仙圣,都无不宗仰您、崇敬您。”诸比丘听佛说法后,都踊跃欢喜,作礼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