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集经讲记 42

六度集经42.mp3

昔有两菩萨,志清行净,内寂无欲,表如天金。去秽浊之群,处山泽,凿石为室,闲居静志。菅衣草席,食果饮泉。清净无为,志若虚空。四禅备悉,得五通智。

从前有两位菩萨志愿清高,行持清净,内在寂然,无有贪欲,如同天金一般。他们离开世间人们秽浊的群体,独处在山泽中,凿了一个石洞作为静居处。从此少欲无为,静心修道,以菅为衣,以草为席,吃野果,饮涧泉,清净无为,志若虚空。当时二人都修成了四禅,证得了五通智慧。

一能彻视无遐不睹,二能洞听无微不闻,三能腾飞出入无间,四能通知十方众生心中所念,五能自知无数劫来宿命所更。梵释仙圣,诸天龙鬼,靡不稽首。

证得了五神通的情形是:一、具足天眼,能够彻视很广大的范围,无远不见;二、具足天耳,能洞听各种声音,乃至微细处都无不闻知;三、具足神足,能够腾飞,出入没有间隔;四、具足他心通,能够无碍地了知十方众生心中所想;五、具足宿命通,自己知道无数劫来的宿命,一生一生的经历。当时梵王、帝释、仙人、诸天龙鬼神等,无不对这两位修道者稽首敬礼。

处山泽六十余年,悲念众生,展转愚冥,不睹为恶,后有重殃,约情弃欲,敬奉三尊,福至响应,必获其荣。

他们在山中修道六十多年,悲愍众生辗转地处在愚蒙盲目当中,不见因果律,不知道造恶以后会有重殃,也不知道如果能够约情弃欲,敬奉三宝,福德到了就必然如响应声,得到尊荣富贵等等。

二梵志者,一名题耆罗,二名那赖。题耆夜兴诵经,疲极卧出。那赖时亦诵经,误蹈题耆罗首。

两位梵志名叫题耆罗和那赖,题耆罗夜里起来诵经,疲劳极了,就躺了下去。那赖当时也起来诵经,不小心踩了题耆罗的头。

题耆即兴,而曰:谁蹈吾首者,明旦日出一竿,破尔之首,为七分善乎?

题耆罗马上爬起来,愤怒地说:“谁踩了我的头?明天太阳到一竿头的时候,把你的脑袋破为七分,好吗?”

那赖曰:误蹈尔首,祝誓何重?凡器不行之类,尚有相触,岂况于人,共处终年,而不误失乎?尔言常诚,明旦日出,吾首必为七分矣。吾当制日,不令其出。

那赖说:“只是误踩了你的头,为什么要发这样重的恶誓?但凡是器皿等这些不能行动的东西,尚且有碰撞,何况是人,哪里能相处终年而没有一点失误呢?你的话常常是诚实的,明天早上太阳一出来,我的头必定会裂成七分,所以我要制住太阳不让它出来。”

遂尔不出。五日之间,举国幽冥,炬烛相寻。众官不修,君民惶惑。会群寮,请道士。王曰:日之不出,其咎安在?

他果然以法力让太阳不升起。五天当中,全国都处在黑暗里,人民拿着火炬灯烛,你找我,我找你,“王妈你在哪里啊?李爸你在哪里啊?”就像这样,整个世界黑漆漆的。官员们也不上衙门,君民都处在惶恐不安中。当时国王认为不得了,便召集群臣,请来道士。国王说:“太阳不出来,这是什么罪过造成的啊?”

道士之中有五通者,曰:山中道士,两有微诤,故制日令不出耳。

道士当中有具足五通的,用天眼观察了一下,就说:“原来,是那座山里的两个道士,因为发生了一点诤论,所以制止太阳,不让它出现。”

王曰:其诤有缘乎?道士具以本末为王说之。王曰:奈之何?答曰:王率群寮,民无巨细,驰诣于彼,稽首和解,彼必慈和。

国王问:“这种诤论有什么来由吗?”道士具体把前后经过向国王汇报一通。国王说:“这可怎么办啊?”回答:“国王,您可以率领群寮以及大大小小的人民,奔驰到那山上,稽首顶礼,让他们和解,他们一定会很慈和的。”

王即有诏,如道士令,诣于山泽,叩头曰:国丰民宁,二尊之润,而今不和,率土失所。其咎在我,黎民无过,愿赦之。

于是国王就下诏,召集群臣人民,按照道士的指令,前呼后拥地来到了山泽当中。国王叩头说:“国丰民安,都是因为两位尊者慈悲润济,而现在二位尊者显现不和,全国都处在暗瞑当中。这都是我的罪过啊!黎民没有过失,愿赦免之。”

那赖曰:王勤晓彼意,彼意解者,吾放日矣。

那赖说:“国王你还是殷勤地去开晓题耆罗道人吧,他的心意开解的话,我就放太阳出来。”

王之题耆罗所,宣那赖旨。王即曰:令彼以泥涂其首。放日,泥首即破为七分,那赖无为。王臣黎民,靡不欣怿。

国王就到题耆罗那里,转述了那赖的心意。国王就命他用泥巴涂在头上。当放日轮出来之时,泥巴头就破成了七分,那赖安然无恙。这时国王大臣黎民百姓无不欢欣释然:“事情都过去了,一场风波终于平定,我们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

两道士为王,广陈治国:当以四等无盖之慈,劝奉五戒,载十善而行。王及臣民,佥然受戒。

两位道士就给国王详细地陈述治国的方针,并且说:“应当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平等无偏的大慈心,劝奉人民修五戒、行十善,这样以正法来治国。”于是国王和臣民都受持净戒。

王还国有诏曰:人无尊卑,带五戒十善经,以为国政。自斯之后,王润逮草木,忠臣诚且清让,父法母仪,室家各尚,守道贞信,家有孝子。

国王返回国都后,颁下一道诏令:“全国上下,不论尊卑,都必须带着五戒十善的经法作为政法。”从此以后,国王的仁慈润及到草木,举国上下出现一片正法气象,忠臣都很诚实、清廉、推让,家中都是父法母仪,家家户户都崇尚正理之道,守道贞信,家家都有孝子。

众祐曰:两菩萨睹其国主,不知三尊,臣民愦愦,邪见自蔽。犹冥中闭目行,愍其徒生徒死,不睹佛经,故为斯变,欲其睹明也。

众生怙主说:“两位菩萨见到国主不知道佛法僧三宝,臣民都处在昏愦迷惑中,被邪见蔽住了自心,就像在黑暗中闭着眼睛行走一样,愍怜他们虚生浪死,不见佛法,因此才显现这样的变异,让他们见到正法光明。”

佛告诸比丘:那赖者,吾身是。题耆罗者,弥勒是。

佛告诸比丘:“那赖,是我的前世;题耆罗,是弥勒菩萨的前生。”

菩萨禅度无极一心如是。

世尊过去行菩萨道,禅波罗蜜多一心修行如上所说。

六度集经卷第七终

 

六度集经卷第八

明度无极章第六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万人共坐。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在一起,菩萨万人共坐一堂。

第一弟子鹙鹭子,前稽首长跪白言:车匿宿命,有何功德?菩萨处家,当为飞行皇帝,而劝弃国,入山学道。自致为佛,拯济众生,功勋巍巍,乃至灭度。惟愿世尊,为现其源。

第一弟子舍利子向前稽首长跪,启白佛说:“车匿宿世有什么功德?原本菩萨居家可以做转轮圣王,却劝导太子放弃家国,入山学道,自致成佛,拯济群生,功勋巍巍,乃至灭度。唯愿世尊为我等显示车匿的本事因缘。”

佛叹曰:善哉善哉,鹙鹭子所问甚善。车匿累世,功勋无量。尔等谛听,吾将说之。对曰:唯然。

佛赞叹说:“你问得好!问得好!舍利子所问很好!车匿累世功勋无量,你们善自谛听,我将述说这段往事前缘。”众人回答说:“好的,世尊!”

佛言:吾昔为菩萨,在尼呵遍国。其王闻人,或为道升天,或为神祠升天者。王自童孺来,常愿升天,未知所由。

世尊说:回想过去有一世我做菩萨,在尼呵遍国。当时的国王听说有的人或者修道能升天,或者祭祀神祠能升天。

国王自从童年以来就常常祈愿升天,却不知升天的道法。

国有梵志,四万余人。王视之曰:吾欲升天,将以何方?耆艾对曰:善哉问也,王将欲以斯身升天耶?以魂灵乎?

当时国中有四万多个婆罗门,国王就召集他们说道:“我想升天,你们可有什么方法吗?”那些老道们就这样回答:“国王问得很好!那么您是想以这个肉身来升天?还是以魂灵来升天呢?”

王曰:如斯坐欲升天也。曰:当兴大祀,可获之矣。王喜无量,以金银二千斤赐之。梵志获宝归,快相娱乐。

国王说:“我想以这个身体坐着升天。”众婆罗门说:“如果能够兴办盛大的祭祀,就能够得偿所愿。”国王听后欢喜无量,赏赐给众婆罗门金银两千斤。诸婆罗门得到这么多金银宝贝,都非常喜悦,就拿着宝贝回来,竞相娱乐。

宝尽,议曰:令王取童男童女,光华踰众者各百人,象马杂畜事各百头,先饭吾等,却杀人畜,以其骨肉,为陛升天。以事上闻。

结果把宝贝全部都花光了,他们又商议说:“就让国王取童男童女青春光华不同凡响者各一百人,再加上象马等各类牲畜各一百头,首先供应我们饮食,然后再杀掉这些人畜,用他们的骨骼、血肉做成台阶,这样就能升到天上。”商定以后就把此事向上汇报给国王。

王曰:甚善。王即命外臣,疾具如之。悉闭著狱,哭者塞路。国人佥曰:夫为王者,背佛真化,而兴妖蛊,丧国之基者也。

国王听后说:“很好!”当即就命令外部大臣赶紧备办。当时把符合条件的童男童女以及象马等牲畜全部都按数抓拿,关押在监狱中,等待宰杀,结果弄得整个国家哭声载道。国人都这样说:“做国王的,背离佛陀的真实法道,而兴起这样的妖蛊之事,这实在是丧坏国家的基础,是暴王之行呐!”

梵志又曰:傥杀斯生,王不获升天,吾等戮尸于市朝,其必也。

梵志们又这样说:“虽然我们想了这一条计策,但假使杀掉这些众生后,国王没有升天,那必定是要将我们拉到市场上砍头宰杀的,所以我们要另寻一条良策。”

重谋曰:香山之中,有天王妓女,名似人形神,神圣难获,令王求之。若其不致,众事都息,吾等可无尤矣。

于是他们又想了一条脱免之术,重新商量说:“在香山当中,有一位天王的歌妓,叫做似人形神。她是神妙不可测的,并且很难得到,我们应当让国王去求。如果他不能得到,那么这些事情就都摆平了,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又之王所,曰:香山之中,有天乐女,当得其血,合于人畜,以为阶陛,尔乃升天。

于是他们又到国王这里,说到:“香山之中,有天王的歌女,如果能得到她的血,合着人畜的骨血等来做阶梯,您就能够升天。”

王重喜曰:不早陈之?今已四月,始有云乎?对曰:吾术本末。

国王说:“你们为什么不早说?现在已经过了四个月,其他的东西都早已备办好了,你们又来说这些。”这些婆罗门很狡诈地说:“我们的法术是首先要这样,后来要那样,有一定的次第,前后不能错乱。”

王令国内黎庶并会,快大赏赐,酒乐备悉,令曰:孰能获神女乎?民有知者曰:第七山中,有两道士。一名阇犂,一曰优奔,知斯神女之所处也。王曰:呼来。使者奉命,数日即将道士还。

于是国王就下令国中的黎民百姓同时在王宫外聚会,做大赏赐,各种的美酒、音乐应有尽有,然后就问道:“你们当中谁有办法能得到香山中的神女啊?”国民当中有知情者说:“在第七山中有两位道士,一个叫阇犂,一个叫做优奔,他们两人知道神女的所在。”国王说:“叫过来。”使者奉命,数日间就把两位道士带回来了。

王喜设酒,为乐七日。曰:尔等为吾获神女来,吾其升天,以国惠尔。对曰:必自勉励。

国王很欢喜,设酒席款待,让他们尽情娱乐了七天。之后说:“你们为我求得神女来,如果我能够升天的话,就把国家赏赐给你们。”两位道人说:“我们一定勉励而为。”

退坐寻求,二月有余。经七重山,乃之香山。睹大池水,纵广三十里。池边平地,有大宝城。纵广起高,各八十里。宝树周城,耀耀光国。池中莲华,华有千叶。其有五色,光光相照。异类之鸟,唱和而鸣。城门七重,楼阁宫殿,更相因仍。幢幡暐晔,钟铃五音。天帝处中,倡人相娱。七日之后,释出游戏,于池沐浴。快乐已毕,当还升天。

退坐后他们就开始寻找,经过了两个多月,爬过七重高山才到达香山。此时出现了奇异的景象,他们看到香山中有一口大池水,长宽各三十里,在大池旁边的平地上有一座宝城,长宽高各八十里。宝城的周围有众多宝树环绕,并且闪着光明,照耀着国土。池中众多莲花开放,花有一千叶,叶叶具足五色,光光相照。各种各样的鸟儿唱和鸣叫。再说,这座城池有七重门,里面一排一排的宫殿楼阁鳞次栉比,顶上悬挂着各类光辉闪耀的幢幡,微风一吹,各种的钟铃五音就在天空中演奏美妙的交响曲。天帝释就处在此城中,有好多的歌妓载歌载舞来娱乐天王。七日之后,帝释天王出城游戏,来到这天池中沐浴,享受完沐浴的快乐后,就会返回天庭。

池边树下,有圣梵志。内外无垢,获五通之明。两道士进,稽首曰:斯音绝世,将为谁乐?答曰:头摩王女等千余人,于斯游戏,方来修处,尔等早退。

当时在天池旁边的树下有一位圣梵志,他的道行很高,内外没有尘垢,得到了五种神通,能够照了很广远的事情。两位道士近前顶礼说:“这真是绝世之音啊!不知是谁在这里娱乐呢?”回答说:“头摩王女等一千多人在这里游戏,才来这里,你们最好早点退避。”

受命退隐,议曰:斯梵志道德之灵,吾等当以何方致天女乎?惟当以蛊道,结草咒厌,投之于水。令梵志体重,天女灵歇耳。

这两人听后就退下来商议说:“这个梵志道德很灵,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够得到天女呢?”“只有用蛊道之术,先用草扎一个小人,再念咒加持,以此投入水中,让梵志的身体沉重、天女的灵性退失,这样我们就能抓到天女了。”

即结草投水,以蛊道咒。帝释旋迈,诸天都然。惟斯天女,不获翻飞。两道士入水,解其上衣以缚之。女曰:尔等将以吾为?答如上说。

于是这两个道士就结草投入水中,并且修蛊道,念咒加持这个草人。结果天帝很快就返回天宫,诸天也都如此,只剩下天女一人,因为她被蛊道所中,身体沉重,飞不起来,因此堕在池中。这时两个道士就入水,解了天女的上衣,把她绑了起来。天女说:“你们想把我怎么样?”他们就把上面的情况给她讲了。

以竹为筚,行道七日,乃之王国。诣宫自陈。王喜见女,为之设食。慰劳道士曰:吾获升天,斯国惠尔。

他们用竹子做成竹排,沿着水路漂了七天,才回到王国。两个道士就前往王宫向国王陈述一路的经过。国王见到神女很欢喜,为了款待她,特意设下宴席,之后慰劳道士说:“我终于能升天了!这个国家就送给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