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集经讲记 34

六度集经34.mp3

佛以三事笑经

昔者菩萨,为清信士,归命三尊。慈弘仁普,恕济群生。守清不盗,布施等至。贞净不泆,观捐内婬。信同四时,重如须弥。绝酒不饮,尊孝喻亲。以正月奉六斋,精进无倦。所生遇佛,德行日隆,遂成如来无所著正真觉道法御天人师,教化周旋。

从前菩萨做清信士,归命三宝,行持仁义礼智信之道。慈心广大,仁慈普济,以恕道救济群生。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之,当施于人”。这就叫恕道,是一种推己及人之心,自己要离苦得乐,群生也要离苦得乐,因此应当为众生拔苦与乐。

前面是守持仁道,接着是义道。义,就是但凡不是自己份内的东西就不拿,也就是不偷盗。守清,就是心非常地清白。不仅不盗,而且平等地布施。“等”字就是不择贵贱,只要别人有所需,都一概平等地布施。

接着是守贞,所谓贞道,就是不二色、不淫泆,不但是外绝淫泆之事,内也绝弃淫欲之心。

接着是守信道,“信同四时,重如须弥”,就是言而有信,如同四季的守时那样,到了春天,就发生春天的事,到了夏天,就发生夏天的事,到了那个时候就会出那个相,一点不会违越。诺言就如同四时之信,说过的话,到那一天就会有这件事,不会说是一个样,做是一个样,到时候让人失望。

“重如须弥”,就是语言很威重,如同须弥山不会动摇的。守智道,就是绝酒不饮。酒是昏醉之因,让人失掉智慧,

因此不饮。再后是守孝道和师道,也就是尊敬师长,孝顺父母。就像这样,菩萨往昔行持这样的十善业道,并且在正月

里奉行六斋,精进不倦,因此所生之处常常遇到佛,德行日益隆盛,遂成就如来无上正觉果位,周遍教化众生。

时行历市,睹一老翁,斗量卖鱼,哀恸号曰:怨乎皇天,吾子何咎,而早丧身?子存卖鱼,吾岂劳乎?佛睹其然,笑之,口光五色。

一天佛在市场上走,看到一位老公公正拿着斗量着鱼贩卖,他一边卖鱼,一边哀伤地号哭:“天呐!天呐!我儿子有什么罪咎这么早就去世了?如果孩子还在的话,他卖鱼,我哪里需要辛苦?”佛看到他这样子,就忍不住笑了,口中发出五色光。

度市斯须,又睹大猪,浴屎行路,佛复笑焉。阿难整服稽首而曰:属笑人多,莫由敬质。而今重笑,必有教诏。愿释众疑,为后景模。

才走过市场一会儿,又看到一头大猪,身上沾着屎在走路,佛又一次笑了。这时阿难整理衣服礼拜问道:“刚才佛笑的人很多,我也没办法恭敬地请问,现在佛又一次笑,一定有教诲。愿佛宣说,解开我等的疑惑,以作为后世的法则。”

世尊告曰:阿难,吾笑有三因缘。一曰,观彼老翁之愚,其为弘普矣。日以罾网,残群生命,盖无丝发之恻隐。顽子自丧,而怨诸天,呼号惊市。斯下愚之行,非二仪之仁、贤圣之恕也,是以笑耳。

世尊说:“阿难,我笑有三个因缘。第一,我看到那老公公实在愚痴,他每天用网罾残杀众生的性命,没有一丝一毫的恻隐之心,他那顽劣的儿子自己死掉了,还怨尤皇天,在街市里号叫,惊动大家。这真是下愚之行,不是善体天地养育万物的仁慈心,也不是圣贤推己及人的恕道心,所以我笑他。他是那么愚痴,自己造业自己感果,还在那里怨这怨那的。”

昔者飞行皇帝,食福巍巍,志憍行逸,今为斗量鱼,斯二矣。

“第二,我看到从前的转轮王,饮食受用非常盛大,当时也是志得意满,骄奢淫逸,现在却堕落成斗量鱼,真是可笑。”所以轮回里的事都是欺诳的,一时的风光保不住,最终还会堕落成这么悲惨的下贱之辈,所以不要贪著轮回的尊荣富贵。

不想天人寿八十亿四千万劫,意专著空,不能空空,逮于本无。福尽受罪,今在斗中,斯三矣。

“无想天的天人,寿命达到八十亿四千万劫,心专门著在空中,不能空掉这空,到达本无的清净之地。由于著空的缘故,并没有得到解脱,福德一旦耗尽,就会随罪业下堕,如今落在斗中,这是第三。”这斗中既有转轮圣王,又有无色界天人,这些人从前都是高级货色,威风显赫,不可一世,现在却都变成了斗量里的鱼,在老翁的手里量着,反差太大,所以就好笑。

阿难质曰:飞行皇帝,逮彼尊天,其德巍巍,何故不免于罪乎?

阿难提问:“飞行皇帝以及上界尊天,他们具有巍巍福德,怎么也不免于罪咎呢?”

世尊曰:祸福非真,当有何常?夫处尊荣,施四等恩,觉四非常,可免彼祸难矣。若因贵自遂,快心从邪,福尽受罪,自古来然。殃祸追己,犹影寻形,响之应声,岂有贵贱哉?

世尊说:“祸福不是真实的,哪里有什么恒常性?处在尊荣中,如果能够行持慈悲喜舍四恩惠,觉悟苦空无常无我,心不恋著而广行法道,那么就可以免离这种灾祸。反过来,如果因为富贵,就志得意满,快心从邪,惩一时的富贵之势,滥用权利、福报的话,那么福报享尽之后,还是要受罪的。所以人的愚痴是不明天理,不知道自我意志的可怕,一旦人富贵了以后,就认为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这样是免不了衰祸的。像这样惩欲望,从邪道,福报一尽,就要受罪殃,自古以来都如此。造了罪后,殃祸就紧紧追随着自己,就像影子追着身体,谷响应着声音那样,哪里有什么贵贱之别呢?转轮王和上界尊天都是如此。”

惟吾前世为清信士,时有邻人,好奉鬼蛊,奸悖为群,不信作恶重祸响应。

“我再思惟到前世曾经做居士,当时邻居喜好奉事鬼蛊,以妖孽为群,不相信做恶会有如响应声般的报应。”

每至斋日,吾要入佛正真之庙,听沙门众,散说净法,以为德本,防绝凶祸。而子婬荒,讹云有务。

“每每到了斋期,我都要进入如来正真的庙宇,听沙门众宣说清净正法,作为立德之本,防范断绝凶祸之行。而邻居淫荒,假装推拖说有事不去。”

吾诣佛庙,子往乱道。自斯之后,吾之所生,逢佛闻法,与沙门齐志,德行日隆,遂成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道法御天人师,为三界尊,号曰法王。

“当时我前往佛庙,他却去往鬼怪等的邪道。从此以后,我生生世世遇佛闻法,和沙门志向相齐,我的德行一天比一天隆盛,终于成就了如来无上正等觉果位,成为三界之尊,号曰法王。”

邻人好事鬼术,残贼群生,泆荡女色,酒乱不孝,自谓得志。轮转三道,苦毒无量。吾已为佛,子续为臭虫,是以笑之。

“而那位邻居喜好奉事鬼术,残杀群生,放逸于女色,饮酒作乱,不孝父母,自以为得志,结果轮转在三道里,感受无数的苦毒。如今我已成佛,而他却还要继续做臭虫,所以我就笑了。”臭虫,就是刚才街市上那头身上沾满了屎粪的大猪,不是指现在的小虫,而是畜生的意思。

佛告阿难:吾累劫禀经采义,亲乐沙门,获斯巍巍矣。

佛告阿难:“我累劫禀持经典,采集妙义,也就是真实义理或者法道,我这样来修行,好乐清净沙门,获得如此巍巍功德。”

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

菩萨过去世以勇锐之志精进于法道,就是像上面这样。

 

小儿闻法即解经

昔有比丘,精进守法,少持禁戒,初不毁犯。常修梵行,在精舍止。所可讽诵是般若波罗蜜,说经声妙,无能及者。其有闻此比丘音声,莫不欢喜。

从前有一位比丘,精进守法,从小就守持禁戒,最初就不毁犯。常常修持梵行,住在精舍当中。他所讽诵的是般若波罗蜜经,说经的音声非常美妙,无人能比。凡是闻到此比丘音声的人,都无不欢喜。

有一小儿,厥年七岁。城外牧牛,遥闻比丘,诵说经声,即寻音往诣精舍中。礼比丘已,却坐一面。听其经言,时说色本。闻之即解,儿大欢喜。

当时有一个七岁的小孩在城外放牛,远远听到比丘的诵经声,就寻着声音来到精舍中。礼拜比丘后,就退坐一面,听他诵经。当时诵到色本,可能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听了之后就解了其中的意义,孩子由此发起了大欢喜心。

经句绝已,便问比丘。比丘应答,不可儿意。是时小儿,反为解说,其义甚妙,昔所希闻。比丘闻之,欢喜甚悦。怪此小儿,乃有智慧,非是凡人。

等到诵经完毕,就向比丘请问义理,但比丘的回答孩子并不满意。这时这个小孩反过来给比丘解释,他解说的义理很妙,是从前很少听到的。比丘听后,非常欢喜悦乐,心里很奇怪:“这小孩怎么有这个智慧?不是凡人呐!”

时儿即去,还至牛所。所牧牛犊,散走入山。儿寻其迹,追逐求索。时值遇虎,害此小儿。小儿命终,魂神即转生长者家,第一夫人作子。

当时小孩离开后,回到放牛的地方。没想到所放的牛都已走散,入到山里去了。孩子就寻着牛的足迹去找,结果遇到老虎把他吃掉了。小孩死后,业识转生到长者家第一夫人胎中做子。

夫人怀妊,口便能说般若波罗蜜,从朝至暮,初不懈息。其长者家,素不知法,怪此夫人口为妄语,谓呼鬼病。卜问谴祟,无所不至,无能知者。长者甚愁,不知夫人那得此病。家中内外,皆悉忧惶。

当时夫人怀孕后,口里就能演说般若波罗蜜,可能天天都是“揭谛揭谛”,或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像这样说好多的话,没有休息。家里人素来不知佛法,很奇怪夫人怎么口里说这些狂话,认为是中了鬼病。于是就给她打卦问卜,谴送鬼祟,什么事情都做了,但还是没有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当时长者很发愁,不知道夫人生病的原由,家中里里外外的人也都非常忧虑、惶恐。

是时比丘,入城分卫。诣长者门,遥闻经声,心甚喜悦,住门有顷。长者适出,见此比丘,亦不作礼。比丘怪之:此贤者家,内中说经,妙乃尔乎,今此长者,不与我语。

那时比丘进城乞讨,走到长者家门口时,远远听到诵经声,心里很是喜悦,就停在门边有一会儿。长者正好出来,见到比丘也不作礼。比丘很奇怪:“这位贤者家里说经的音声如此美妙,但现在长者却不跟我说话。”这两件事情他觉得有点奇怪,既然有诵经声,那应该是信仰佛法的,见到比丘应当会作礼,但是他见到我,却什么招呼也没有。

即问长者:内中谁有说深经者,音声微妙,乃如是耶?长者报言:我内中妇,闻得鬼病,昼夜妄语,口初不息。比丘尔乃知长者家为不解法。

比丘当即就问长者:“里面是谁在说甚深经典,音声如此微妙?”长者回答说:“我里面的媳妇得了鬼病,口里早晚不停地说一些妄语,真是灾难啊!灾难!”这时比丘才知道长者家不了解法,不是信佛之人。

比丘报言:此非鬼病,但说尊经,佛之大道。愿得入内,与共相见。长者言:善。即将比丘,入至妇所。

比丘回答:“这不是鬼病,夫人说的是尊经,佛的大道。愿让我进去见一见。”长者就说:“好啊!好啊!”就带着比丘进到妻子所在处。

妇见比丘,即为作礼。比丘咒愿,言得佛疾。便与比丘,欢说经法,反覆披解,比丘甚喜。

妻子见到比丘,随即作礼。比丘为其祝愿,说:“愿你快速成佛!”这样就和比丘欢快地宣说经法,反复地解释经义,比丘特别欢喜。

长者问言:此何等病?比丘报言:无有病也。但说深经,甚有义理。疑此夫人所怀妊儿,是佛弟子。

长者在旁边莫名其妙:“这是什么病呐?”比丘回答:“这不是病,这是在说甚深经典,特别有意思的。我猜想你夫人所怀的小孩是一名佛弟子。”

长者意解,即留比丘,与作饮食。饮食毕讫,比丘便退,自还精舍。

当时长者的心结就解开了,于是让比丘留下来,给他作饮食。饭食完毕,比丘就告别,返回了精舍。

展转相谓:有一长者,夫人怀妊,甚可奇怪,口诵尊经,所说如流。其音妙好,解释经理甚深。

这样就辗转地传闻,说:“有一个长者的夫人怀孕后很是奇怪,口里诵着佛经,特别地流利,音声妙好,解释佛经的义理也非常甚深。”

后日长者复请比丘,普及众僧,悉令诣舍,办饮食具。时至皆到。坐定行水,饭食已,咒愿达嚫。

后来一天长者又请比丘以及众僧都来自家舍宅应供,他来办理饮食的用具等。时间到了,比丘和他的同伴僧全部到来。众僧坐好了以后,长者来行水。饭食完毕,比丘为施主咒愿,施主献上供养。

时夫人出,礼众比丘,却坐一面。复为比丘快说经法,诸有疑难不能及者,尽为比丘具足解说。众僧踊跃,欢喜而退。

当时夫人出来礼拜众僧,退坐一面,然后给比丘宣说经法,有疑难无法解决的,都给比丘详细地解释,众僧欢喜踊跃,由此告退。

日月满足,夫人在产,娩身得男,又无恶露。其儿适生,叉手长跪,诵般若波罗蜜。夫人产已,还如本时,无所复知。如梦寤已,了无所识。

再说,夫人怀孕满足,就生了一个男儿,也没有恶露。孩子才生下,就双手合十,长跪在地,宣说般若波罗蜜。夫人生产完后,还像从前一样,再也不知道什么般若波罗蜜了,就像从梦中醒来一样,不记得那些事了。所以从前是孩子在胎中加持母亲说这些话,不是母亲自己能说。

长者即复呼众僧,比丘都集,往睹小儿,说经故事,初无踬碍。是时众僧,各各一心,观此小儿本,皆不能知。

长者又呼来众僧,比丘们都来到家中,去看小孩宣说佛经故事,没有一点障碍。当时众僧各各一心观察小孩的宿世因缘,都不能了知。

长者问言:此为何等?比丘答曰:真佛弟子,慎莫惊疑。好养护之,此儿后大,当为一切众人作师,吾等悉当从其启受。

长者问:“这是怎么回事?”比丘们回答:“这真是佛弟子,不要惊怪怀疑。好好地养育他,这孩子长大以后,会给一切众人做老师,我们都要从他那里接受教法。”

时儿长大,至年七岁,悉知微妙,道俗皆备,与众超绝,智度无极。

再说孩子长到七岁,就已经了知很多微妙之义,世间出世间的学问都掌握了,超人一等,智慧达到了没有边际之地。

诸比丘等,皆从受学。经中误脱,有所短少,皆为删定,足其所乏。

诸比丘等都随他受学。经中有脱误缺少的,都给予删定,补好义理。

儿每入出,有所至止,辄开化人,使发大乘。长者家室内外大小五百人众,皆从儿学,发摩诃衍意,悉行佛事。

孩子每每入出,每到一个地方就开化人们的内心,使得他们发起大乘心。长者家里里里外外、大大小小共有五百人,都跟随这个孩子受学,发起了大乘之心,共同行持佛法之事。

儿所教授城郭市里,所开发者八万四千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弟子乘者五百人。诸比丘闻儿所说,本漏意解。志求大乘者,皆得法眼净。

再说,他的教化事业普及到城市的范围,受他开化的人达到八万四千,都发起了无上真正的菩提心。弟子乘有五百人,诸比丘听到孩子所说,都心开意解;志求大乘者,都获得法眼净。

佛告阿难:是时小儿者,吾身是也。时比丘者,迦叶佛是也。如是阿难,我往昔时,一从比丘闻摩诃衍品赞善,开解心意,欢喜不转,精进不忘,深识宿命,自致无上平等正觉。一闻之德乃尚如是,何况终日遵修道者?

佛告阿难:“当时的小孩,就是我的前世;当时的比丘,是迦叶佛。就像这样,阿难,我过去世一次从比丘处得闻摩诃衍品,心中赞叹随喜,当即开解,从此欢喜心就没变过,精进不忘,深深了达宿命,以致于成就无上平等正觉。一次听闻妙法的功德尚且如此,何况终日遵修圣道呢?当然是更加不可思议。因此我们应当怀着欢喜心,一心精进于佛的法道,那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功德。”

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

这是世尊过去行菩萨道,做小孩时行持精进度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