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集经讲记 33

六度集经33.mp3

昔者菩萨,身为鱼王,有左右臣,皆怀高行。常存佛教,食息不替。食水生菜,苟以全命,慈育群小,犹护自身。

从前菩萨做鱼王,有左右两个大臣,都怀着高尚之行。它常常心存佛的教诲,乃至吃饭睡觉都不忘记。鱼王以吃水生菜来存活,以慈心护育那些小鱼,就像保护自己一样,所以它是有那样的仁慈之德。

寻潮游戏,诲以佛戒。不觉渔人,以网挟之。群鱼巨细,靡不惶灼。

有一次遇到涨潮,鱼王就带着小鱼们沿着潮水不断地游戏,然后告诉下面的鱼:“你们一定要遵守佛戒。”没想到渔夫用渔网已经网住了它们,大大小小的鱼都非常地恐怖、焦急。

鱼王愍曰:慎无恐矣,一心念佛,愿众生安。普慈弘誓,天祐犹响,疾来相寻,吾济尔等。

鱼王哀愍地说:“你们千万不要害怕,一心念佛,然后发愿让众生得安宁。以大慈心发广大誓愿,一定会得天的护佑,就像响应于声一样,很快速地就会来的,现在我来救济你们。”

鱼王以首,倒植泥中,拄尾举网,众皆驰出。群鱼得活,靡不附亲。

于是鱼王把头倒插在泥里面,然后伸直尾巴抬起网来,鱼众就从下面奔驰而出。当时这些群鱼被救了以后,都无不亲附鱼王。

佛告诸比丘:时鱼王者,吾身是也。左右臣者,鹙鹭子大目犍连是也。

佛告诸比丘:“当时的鱼王,是我的前世;左右大臣,是舍利子和目犍连。”

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

菩萨以勇锐志愿这样行持精进波罗蜜多。

 

昔者菩萨,身为龟王。昼夜精进,思善方便。令众生神,得逮本无。

从前菩萨做龟王,早晚精进不息,总是想:有什么好的方便,能让众生的心证得本无或空性呢?本无,就是指一切妄相本无。

又有龟王,共处深山。俱睹蝘蜓登树自投,如斯无宁。菩萨占曰:斯危身之相矣,吾等宜早避之为善。

又有龟王跟它同处在深山里。两王都见到壁虎登上树又自己投下来,就像这样没有个安宁的。菩萨就占相说:“这是有危险的相兆,我们应当早一点避开才好。”

其一龟王,专愚自由,不从真言,菩萨尽心济其从者,令得免难。

另一只龟王特别固执,听任自心,它不顺从真实的话语。菩萨龟王就尽心尽力救济那些跟随者,使得它们都得以免难。

十日之后,象王从众,就树燕息,蝘蜓自投,堕象耳中,则惊啼呼,群象奔赴。其来纵横,践杀诸龟。

十天之后,象王带着象群在树下休息,这时壁虎又自己投下去,刚好掉到象的耳朵里,象一下子惊恐啼呼起来,结果群象奔驰,一下子造成象群骚动。象群这样不断来回奔走的时候,踩死了很多乌龟。

龟王恚曰:知事若兹,而不指云。吾死尔生,于心善乎?累劫寻尔,逢必残戮。

这时,那一只刚愎自用的龟王嗔怒地说:“既然知道事情是这样,为什么不说明?我死了你活了,你的心好吗?我在累劫当中都要找你算账,只要遇到,我必定要杀了你。”它当时就发了这样的恶誓。

佛告诸比丘:善占龟者,吾身是也。自专不去者,调达是也。

佛告诉诸比丘:“那位善于占相的龟王,是我的前世;而刚愎自用不肯离去的龟王,就是提婆达多。”

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

菩萨是这样子以勇猛的志愿行持精进波罗蜜多的。

 

昔者菩萨,为鹦鹉王,从众三千,有两鹦鹉,力势踰众,口御竹衡,以为车乘。王乘其上,飞止游戏,常乘衡车,上下前后左右,鹦鹉各五百众,六面辅翼,合有三千,贡献所珍,娱乐随时。

从前菩萨做鹦鹉王,有三千鹦鹉众跟随,其中有两只鹦鹉力量超过大众,它们是大力士鹦鹉,口里衔着竹衡,充当宝车。国王就站在车上,有的时候飞上去,有的时候跳下来,有的时候待在上面游戏。这个鹦鹉王很威风,常常乘着这个车衡的时候,上面下面左边右边前面后面,每一处都有五百鹦鹉,这样六面拥护,总共三千鹦鹉。它的部队不小。那些鹦鹉遇到好的东西,都会贡献给鹦鹉王,并且随时欢歌跳舞来娱乐鹦鹉王。

王深自惟:众欢乱德,无由获定,吾将权焉。托病不食,佯死弃众。

鹦鹉王有一天深深地思惟:大众这样给我恭敬享乐,会乱掉我的德行,没办法得到安定,我应该想个方法。于是它就装病不吃东西,假装死掉,舍弃了鹦鹉众。

其诸众者,以草覆之,各捐而去。王兴求食。

鹦鹉众见王已经死了,就衔来很多草覆盖在鹦鹉王身上,然后各自捐弃它而走。鹦鹉王装死也装得差不多了,它就起来到处去寻找饮食。

诸鹦鹉众,诣他山鹦鹉王所,曰:吾王丧矣,愿为臣仆,曰:尔王死者,以尸相示,若其真丧,吾将纳尔。众还取尸,霍然不见,四布行索,获其王矣,佥然为礼,复故供养。

再说那些鹦鹉众跑到另一个山上的鹦鹉王那里,说:“我们的王已经死了,我们愿做您的臣仆。”那只鹦鹉王说:“你们的王死了,要拿尸体来看,如果是真的死了,那我可以接纳你们。”于是鹦鹉众就一个个地跑回来取鹦鹉王的尸体,结果地上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它们就到处去找,结果找到了过去的老王,然后都纷纷地给鹦鹉王作礼,还像从前一样供养。

王曰:吾尚未丧,尔等委捐。诸佛明训,睹世无亲,惟道可宗。沙门以须发为乱志之秽,故捐弃之,崇无欲行。尔等讙哓(吵闹、议论纷纷的意思),邪声乱志。独而无偶,上圣齐德。言毕翻飞,闲处窈寂,弃欲无为,思惟定行,诸秽都灭,心如天金。

鹦鹉王说:“我还没死,你们就抛弃我。诸佛明训,世间是没有什么真实的亲友的,人情是虚假的,只有道法可以崇尚,它是不会改变的。沙门以须发作为乱志的污秽,所以都捐弃,崇尚无欲之行。你们这样各种讨好的声音,只会乱掉我的志愿。独居没有偶伴,就能够修到跟圣贤一样的德行。”说完以后,鹦鹉王就两翼翻飞,飞到了无人的深远处,弃欲无为,思惟定行,结果它心中的污秽都得以除灭,内心就像天金一样纯洁。

佛告诸比丘:时鹦鹉王者,吾身是也。

佛告诸比丘:“当时的鹦鹉王,是我的前身。”

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

菩萨是这样以勇猛志愿行持精进波罗蜜多之行的。

 

昔者菩萨,身为鸽王,从众五百。于国王苑翱翔索食。国王睹之,敕令牧夫率网张捕,其众巨细,无有孑遗。笼而闭之,食以粳米肥肉,太官以供肴膳。

从前菩萨投生为鸽王,有五百鸽子众跟随。有一次,鸽王带领鸽群在国王偌大的御花园里翱翔,寻觅着饮食。国王见到自己的御花园竟然飞进来这么多鸽子,就马上敕令猎人张网,抓捕鸽子,结果鸽子不论大小,都没有剩余地被捕获。它们被关在笼子里,以粳米肥肉喂养,伙食相当好。实际太官是想把鸽子养肥后,做成美味供养国王。

鸽王见拘,一心念佛,悔过兴慈:愿令众生,拘者得解,疾离八难,无如我也。

鸽王被拘禁后,一心念佛,忏悔自己的过失,对众生兴起慈悲之心:“愿令众生,凡受拘禁者,都能得到解脱,速疾远离八无暇等苦难,不要像我如今一样。”

谓诸鸽曰:佛经众戒,贪为元首。贪以致荣者,犹饿夫获毒饮矣。得志之乐,其久若电。众苦困已,其有亿载。尔等捐食,身命可全矣。

鸽王悲悯地对鸽子们说:“在佛的经教制定的众戒当中,以断除贪欲为元首。因为以贪欲所导致的荣华享乐,就像饥饿的人得到含毒的美饮一样,那种得志的快乐,就像闪电般短暂,而此后被困禁的苦厄,却长达千万亿年之久。如果你们能够捐弃食物,那就可以保全性命。”

众对之曰:见拘处笼,将欲何异乎?

鸽子众回答说:“我们现在被拘禁在笼子里,捐不捐弃食物又有什么差别呢?”

王曰:违替佛教,纵情贪欲,靡不丧身者也。

鸽王说:“违背佛教,纵情贪欲,没有不导致丧身的。你们太幼稚了!”

己自捐食,肥体日耗,间关得出。顾谓余曰:除贪捐食,可如我也。言毕飞去。

于是鸽王自己绝食不吃,结果肥胖的躯体日渐消瘦,等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从鸽笼的间缝逃出去了。它回过头对余下的鸽子囚犯们说:“除去贪欲,捐弃食物,就可以像我一样逃出牢笼。”说完后便起身飞去。

佛告诸比丘:鸽王者,吾身是也。

佛告诉诸比丘:“当时的鸽王,就是我的前身。”

那时菩萨虽然是鸽王之身,却仍然一心住在法中,勇悍行善,这就叫做精进。其它鸽子都认为,反正都是要死的,粳米如此好吃,肥肉那么香甜,应当赶紧享受。这样陷没于暂时的荣华中,最终必定落入极苦的深渊。而鸽王不是这样,它并不因为被拘禁而懈怠放松,反而仍然能忆及佛戒,深知贪欲的可怕,弃舍暂时的欲乐,并且以身作则,劝导大众,如是恒时披着精进的铠甲,不忘失正道。

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

菩萨志愿勇锐行持精进到彼岸,是如此的情形。

 

蜜蜂王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弟子:当勤精进,听闻讽诵。莫得懈怠,阴盖所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弟子:“应当勤精进,听闻讽诵,不要懈怠,而被阴盖所覆蔽。”

吾念过去无数劫时,有佛名一切度王如来无所著最正觉,时为一切诸天人民不可计数而说经法。

我念过去无数劫时,有佛名叫一切度王如来无所著最正觉,当时给一切诸天人民不可计数宣说经法。

是时众中,有两比丘,其一比丘名精进辩,一比丘名德乐止,共听经法。精进辩者,闻经欢喜,应时即得阿惟越致,神通具足。德乐止者,睡眠不觉,独无所得。

当时众中有两位比丘,一位比丘叫精进辩,一位比丘叫德乐止,共同听受经法。精进辩闻经欢喜,当时就证得不退转,神通具足。德乐止睡眠不觉悟,没有所得。

时精进辩谓德乐止言:佛者难值,亿百千世时乃一出耳,当曼精进,为众作本,如何睡眠?夫睡眠者,阴盖之罪。当自勖勉,有觉寤心。

当时精进辩对德乐止说:“佛是很难遇到的,亿百千世的时劫才出世一次,你应当好生精进,为众生作利乐之源,怎么还这样睡眠呢?睡眠有阴盖之罪,你应当好自勖勉,生觉悟心。”

时德乐止闻其教诏,便即经行于祇树间,甫始经行,复住睡眠。如是烦乱,不能自定。诣泉水侧,坐欲思惟,复坐睡眠。

当时德乐止听到他的教令,随即就到祇树间经行,才开始经行,就又坐在那里睡着了。这样当睡眠笼罩的时候,心里没办法把持,特别烦乱,怎么也定不了,他就走到泉水旁边,坐下来想思惟法义,结果坐着坐着又睡着了。

时精进辩便以善权,往而度之。化作蜜蜂王,飞趣其眼,如欲蜇之。时德乐止惊觉而坐,畏此蜂王,须臾复睡。时蜜蜂王,飞入腋下,蜇其胸腹。德乐止惊,心中懅悸,不敢复睡。

当时精进辩就以善权方便过去度他。他变成一只蜜蜂王,飞到德乐止的眼睛上,想要咬他。当时德乐止惊醒过来,害怕这蜂王蜇伤自己,就好好地端坐,但须臾间又睡着了。这时蜜蜂王又飞到他腋下,想蜇咬他的胸腹,德乐止心里一惊,又不敢再睡。

时泉水中,有杂色花,优昙拘文,种种鲜洁。时蜜蜂王,飞住华上,食甘露味。时德乐止端坐视之,畏复飞来,不敢复睡。

当时泉水里有各色的妙花,青莲花、红莲花,有种种鲜洁的色彩芳香,蜜蜂王就飞过去站在花上,享用甘露美味。那时德乐止就端坐看着蜜蜂,害怕它又飞回来,所以不敢再睡。

思惟蜂王观其根本,蜜蜂王食味,不出华中。须臾之顷,蜂王睡眠,堕污泥中。身体沐浴已,复还飞住其华上。

这时德乐止也怀着小心思,他想看看蜜蜂王究竟在干些什么,蜜蜂王尝食花味,还没出来。须臾顷,蜂王睡着了,掉到污泥里,沐浴身体后,又飞上来站在花上。

时德乐止,向蜜蜂王,说此偈言:是食甘露者,其身得安隐,不当复持归,遍及其妻子。如何堕泥中,自污其身体,如是为无黠,毁其甘露味。

当时德乐止就向蜜蜂王做一个教育,他说了以下的偈颂:“这位吃甘露的蜜蜂先生,你吃得这么安稳,也不拿回去给你的妻子和儿女们吃。你怎么掉到泥里,搞得满身污疤呢?这样子是没有智慧的,白白毁掉了这甘露美味啊!”

又如此华者,不宜久住中,日没华还合,求出则不能。当须日光明,尔乃复得出,长夜之疲冥,如是甚勤苦。

“再说,你也不宜久待在这些花里面,太阳下山后,花就会闭合,那时候你再想出来就不可能了。一定要等到日光再次照临的时候,你才能出来,如此被困在长夜的疲惫黑暗中,好勤苦啊!”

时蜜蜂王,向德乐止,说偈报言:佛者譬甘露,听闻无厌足,不当有懈怠,无益于一切。五道生死海,譬如堕污泥,爱欲所缠裹,无智为甚迷。

当时蜜蜂王也不甘示弱,它向德乐止回敬了一首偈,说道:“佛语好比甘露,听闻要无有厌足,不应当懈怠,倘若生了懈怠心,就什么利益也没有了,并且会堕在五道生死海里,这就好比堕在淤泥中,被爱欲所缠裹,无智慧呀!无智慧呀!好愚迷!好愚迷!”这是在跟德乐止说双关语。前面德乐止对蜜蜂王讲了教言,它回敬的时候正好都是一一对应的。

日出众华开,譬佛之色身,日没华还合,世尊般泥洹。值见如来世,当曼精进受,除去睡阴盖,莫呼佛常在。

“日出众花开敷,好比佛陀的色身出现于世;日落花还闭合,好比世尊示现涅槃。有幸值遇如来出世,就应当长期奋发精进,受持佛法,除掉睡眠的阴盖,不要说佛永远常在。”

深法之要慧,不以色因缘,其现有智者,当知为善权。善权之所度,有益不唐举,而现此变化,亦以一切故。

“甚深佛法的心要,不是色相因缘,然而却显现为色相来引导众生,有智慧的人知道这是善权方便。世尊以悲心显现这些方便来度脱我们,都是非常有利益的,不会白白地显现,这也是为了一切众生之故。”

时德乐止听闻其说,即得不起法忍,解诸法本,逮陀邻尼,乃知精进辩善权方便。常独经行,不复懈怠,应时亦得不退转地。

当时德乐止听到这一首偈,就证得了无生法忍,解得诸法之本,逮陀邻尼,这时才知道是精进辩善权方便,度化了自己。后来德乐止常常独自经行,不再懈怠,因此也证得不退转地。

佛告阿难:尔时精进辩者,今我身是也。德乐止者,弥勒是也。

佛告阿难:“当时的精进辩,就是我的前生;德乐止是弥勒菩萨。”

佛语阿难:我尔时俱与弥勒共听经法,弥勒时睡眠,独无所得。设我尔时不行善权而救度者,弥勒于今在生死中未得度脱。闻是法者,常当精进,广劝一切皆令除去睡眠之盖,当造光明智慧之本。

佛告阿难:“我那时和弥勒菩萨一起同听经法,弥勒当时睡眠,独无所得。假使我那时不行善权方便来救度他,那么弥勒到今天还会在生死里,得不到度脱。听闻此法者,应当常精进,广泛地劝导一切,使他们都除去睡眠的缠盖,到达光明智慧之本。”睡眠是烦恼相,属于无明性的东西,如果落到里面的话,人就会愚痴不知,因此我们应当勇弃睡眠,到达一切光明智慧之地。

说是事时,无央数人皆发无上平等度意。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

当佛宣说此事时,无央数人都发起了无上平等到彼岸的菩提心。菩萨勇锐立志行持精进度的事迹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