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集经讲记 31

六度集经31.mp3

六度集经卷第六

精进度无极章第四

精进度无极者,厥则云何?精存道奥,进之无怠,卧坐行步,喘息不替。其目仿佛恒睹诸佛,灵像变化立己前矣,厥耳听声,恒闻正真垂诲德音,鼻为道香,口为道言,手供道事,足蹈道堂,不替斯志呼吸之间矣。

精进度无极的情形如何呢?就是精一地存着甚深的法道,在这上面不断地上进,无有懈怠,行住坐卧乃至呼吸之间都不移动。眼睛仿佛恒时看到诸佛的灵相变化,正站在自己面前,耳朵恒时闻到世尊真实道的教诲德音,鼻闻道香,口说道言,手作道事,足蹈道堂,下至呼吸之间也不改变这个志愿。

忧愍众生长夜沸海,洄流轮转,毒加无救。菩萨忧之,犹至孝之丧亲矣。

再者,悲愍众生长夜在沸腾炽热的轮回海中不断地回流轮转,被无数的苦毒缠身,没有救护。菩萨忧念众生,就像孝子死了亲人一样。

若夫济众生之路,前有汤火之难,刃毒之害,投躬危命,喜济众艰,志踰六冥之徒获荣华矣。

像这样救济众生的路,前面有汤火的险难以及刀刃等各种的毒害,然而菩萨投身于危命之间,特别欢喜地救济群生的艰苦,其志愿超过了六冥之徒想获得荣华的心。

昔者菩萨,时为凡人,闻佛名号,相好道力,功德巍巍,诸天共宗,则高行者众苦都灭矣。菩萨存想,吟泣无宁,曰:吾从得天师经典,玩诵执行,以致为佛,愈众生病,令逮本净乎?

过去世尊做菩萨时,当时是个凡人,听到了佛的名号、相好和道力,功德巍巍,诸天共同宗仰,凡是以此高行为准则而奉行的人都能消灭众苦。菩萨存想,常常吟诵哭泣,心里一直乞求地说:“我从哪里能得到无上世尊的经典?能玩诵执行来得成佛道,治愈众生的病,让他们回归本来清净呢?”

时佛去世,无除馑众,莫由受闻。邻有凡夫,其性贪残,睹菩萨情,精进志锐,曰:吾知佛三戒一章,尔欲禀乎?

再说那时佛已经入了涅槃,世上没有比丘众,无从闻受正法。菩萨有一个邻居,性情贪残,见到菩萨求法心切,精进的志愿非常勇锐,就说:“我有佛说的一章三戒经,你想禀受吗?”

菩萨闻之,其喜无量,稽首足下,伏地请戒。知偈者曰:斯为无上正真最正觉道法御天人师之要教也,子欲徒闻之,岂其然乎?答曰:请问法仪,厥义何之?

菩萨听到后欣喜无量,为了求得殊胜的佛法,就在他足下顶礼,伏在地上请求教授这一章戒。当时知道佛偈的这个人有意地为难说:“这是无上正真最正觉天人师的道法,你想就这样白白地听受吗?哪有这种道理?”菩萨说:“那请问求法的礼仪是怎样的呢?”

曰:尔审恳诚者,身毛一孔,一针刺之。血流身痛,心不悔者,尊教可闻矣。

回答说:“如果你的确是诚恳求法的话,那就在你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刺入一根针,如果血流身痛,心不后悔的话,你就可以闻到世尊的教法。”

答曰:闻佛则殒,吾欣为之,岂况刺身而生存者乎?

菩萨回答:“如果能听到佛法,即使让我死,我也欢喜为之,何况只是刺身而得以生存呢?”

即行市针,以自刺身,血若流泉。菩萨喜于闻法,得无痛之定。

菩萨说后就出去买针,刺在自己身上,当时鲜血就像流泉一样涌出,菩萨因为欢喜闻法,而得到无痛之定。

天帝释睹菩萨志锐,为其怆然,化令举身一毛孔者有一针矣。

天帝释看到菩萨志愿勇锐,被他所感动,就作变化让他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里都变出一根针。

其人睹之,照厥志高,即授之曰:守口摄意,身无犯恶,除是三行,得贤径度。是诸如来无所著正真尊最正觉戒真说也。

当时这个人看到菩萨的志愿高尚,就传授这一章说:“守住口,摄住心,身体不要犯恶业。除掉这三恶行,就能得贤善心,直接度脱。这是诸佛如来清净戒的真说。”

菩萨闻戒,欢喜稽首,顾视身针,霍然不现,颜景弈弈,气力踰前。天人鬼龙,靡不叹懿。志进行高,踵指相寻,遂致得佛,拯济众生。

菩萨闻戒后欢喜顶礼,再看身上的针,霍然不见,容颜光彩弈弈,气力超过从前。天人鬼龙,无不赞叹菩萨的懿行。当时他的志愿和行为不断地增进,就像踵指相寻,次第地升进,最后得以成佛,拯济无量众生。

佛告诸比丘:授菩萨偈者,今调达是。调达虽先知佛偈,犹盲执烛,照彼不自明,何益于己?菩萨锐志度无极行精进如是。

世尊告诉诸比丘:“当时传授菩萨这一偈的,是调达。调达从前虽然先知道了佛偈,但是就像盲人拿着蜡烛一样,只是照亮别人,不能照亮自己。所以闻法不修,何益于己?”

菩萨以勇锐的志愿行持精进度彼岸的修行,就是上面这样。

 

昔者菩萨,为猕猴王,常从五百猕猴游戏。时世枯旱,众果不丰。其国王城,去山不远,隔以小水,猴王将其众入苑食果。

从前世尊有一世当猕猴王,常常有五百猕猴伴随,一同游戏。有一年世间很干旱,没有果子吃,猴王就到处想办法。当时国王的王城离山不远,中间只隔了一条小河,猴王就带着它的猴群偷偷溜进国王的御花园偷吃果子。

苑司以闻。王曰:密守,毋令得去。

管花园的官员看到了,就禀报国王,国王说:“秘密地守住,不要让它们溜走。”

猕猴王知之,怆然而曰:吾为众长,祸福所由,贪果济命,而更误众。敕其众曰:布行求藤。

猕猴王得知此消息后,非常悲伤地说:“我是众猴的首领,祸福都由我,这一次为了贪果维生,反而误了大家。”就敕令猴群:“你们分开去找藤条,越多越好。”

众还藤至,竞各连续,以其一端缚大树枝。猴王自缚腰,登树投身,攀彼树枝。藤短身垂,敕其众曰:疾缘藤度。度众过毕,两掖俱绝。堕水边岸,绝而复苏。

当时众猴找了很多藤条回来,各自连接好藤条,把它的一端绑在一个大树枝上后,猴王就把另一端缚在自己的腰上,登上树,投身想攀到河那边一棵树的树枝上,但是藤条有点短,它就用两只手拽着树枝,这样连成一条线,然后敕令猴群说:“你们赶紧缘着藤条度过来。”猴群就一个一个地从藤条度过去了,结果猴王的两腋开裂,堕在水边的岸上,昏迷过去后又苏醒过来。

国王晨往案行,获大猕猴,能为人语,叩头陈云:野兽贪生,恃泽附国,时旱果乏,干犯天苑,咎过在我,原赦其余。虫身朽肉,可供太官一朝之肴也。

第二天早晨,国王出去巡逻,逮获了大猕猴。当时的猴子能说人话,就叩头对国王说:“野兽贪生怕死,依附您的国境山泽存活,现在年景干旱,没有果子吃,所以才到您的御花园里偷吃,这罪过都在我,请原谅赦免其余的猴子。我这虫身朽肉,可以供御厨一天的菜肴。”

王仰自叹曰:虫兽之长,杀身济众,有古贤之弘仁,吾为人君,岂能如乎?为之挥涕,命解其缚,扶著安土。敕一国中,恣猴所食,有犯之者,罪与贼同。

当时国王仰天感叹说:“禽兽的首领竟然能杀身救济大众,有古贤者的仁慈,我虽然作为人君,哪里能比得上呢?”他感动地挥泪,让人解开猴王的绑缚,扶着它放到平地上。之后下令:猴群可以随意在国境内采食,国人不可捕杀。如果有违犯者,罪同盗贼。

还向皇后陈其仁泽:古贤之行,未等于兹,吾仁丝发,彼踰昆仑矣。后曰:善哉奇矣,斯虫也,王当恣其所食,无令众害。王曰:吾已命矣。

国王回宫后向皇后讲述猴王的仁泽:“连古贤人的行为也都比不上它,我的仁心薄如一根丝,它的仁慈重过昆仑山。”皇后说:“善哉!奇哉!这斯畜类竟有这样大的仁慈心!

国王应当让它们自由地采食,不要让众人伤害它们。”国王说:“我已经下令了。”

佛告诸比丘:猕猴王者,吾身是也。国王者,阿难是也。五百猕猴者,今五百比丘是。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

佛告诸比丘:“当时的猕猴王,就是我的前身;国王是阿难的前世;五百猕猴,是今天的五百比丘。”

菩萨勇猛的志愿行持精进度无极到彼岸之行,就是这样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