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集经讲记 26

六度集经26.mp3

又生毒念曰:吾无嗣已,不用斯子为,必欲杀之。

他又生起恶念:既然我现在已经没有了后嗣,那也不用这个野孩子,一定要杀掉他。

父有邸阁,去国千里,仍遣斯儿曰:彼散吾财,尔往计校。今与邸阁书,囊藏蜡封,尔急以行。书阴敕曰:此儿到,急以石缚腰,沉之深渊。儿受命稽首,轻骑进路。

父亲有个仓库,在离国土一千里之外的地方。仍然派这个孩子去,说道:“他们散掉了我的钱财,你一定要去好好地讨要计较。现在我给仓库管家写一封信,用布囊藏了,用蜡封好,你疾速前去。”之后在信里暗暗地敕令:“这个孩子到的时候,要疾速地用石头绑住他的腰,沉到深渊里。”孩子受命后向父亲磕头告别,然后骑着骏马快速进路。

进路半道,有梵志与父遥相被服,常相问遗,书数往来。梵志有女,女既贤明,深知吉凶天文占候。

再说,走到半路上,路边有个梵志是父亲远方的朋友,彼此敬服,常常问候写信,互通往来。梵志有个女儿,很是贤明,深知吉凶祸福,通达天文地理、占卜等等。

儿行到梵志所居,曰:吾父所亲梵志,正在斯止。谓从者曰:今欲过修礼之可乎?从者曰:善。即过觐礼。

当时儿子到了梵志的居所,说:“我父亲的好友梵志就住在这里。”就对随从说:“我现在过去修礼拜望怎么样?”随从说:“好啊!”他就过去觐见供礼。

梵志喜曰:吾兄子来。便命四邻,学士儒生,耆德云集,娱宴欢乐,并咨众疑,靡不欣怿。终日极夜,各疲眠寐。

梵志很高兴地说:“我兄长的儿子来了,很难得呀!”就召集四边邻居以及很多的学士、儒生、耆德一起来开大宴会,欢快地娱乐。童子在酒席上解答了大家的各种疑难,众人都非常地欢喜。他们从白天一直玩到深夜,各自疲劳,就都睡着了。

女窃睹男,见其腰带佩囊封之书,默解取还。省读其辞,怅然而叹曰:斯何妖厉,贼害仁子,乃至斯乎?

这时梵志的女儿偷偷地看男孩,见到他腰带上佩着用蜡封了口、用皮囊装了的一封信,就偷偷地解开取出来读。读后特别怅然悲叹地说:“这是什么妖厉?竟然要这样残害这位仁子?”

裂书更之,其辞曰:吾年西垂,重疾日困。彼梵志,吾之亲友也,厥女既贤且明,可今任为儿匹。极具宝帛娉礼豫好,小礼大娉。纳妻之日,案斯敕矣。为书毕,开关复之。

于是她就撕掉信,重新写了一封假信,说到:“我年纪已老,又有重病,日益困窘。那位梵志是我的亲友,他的女儿既贤良又聪明,现在可以娶她为儿妇。要尽可能地以珍宝布帛作为娉礼,以交两家之好,小礼大娉,纳妻之日,就按照这个来办。”这样写书完毕后,又重新封好。

明晨进路,梵志众儒,靡不寻叹。邸阁得书,承命具礼,诣梵志家。

第二天早上童子上路,梵志和众儒都无不哀叹、惜别。再说那位仓库管家得了书信后,就按照主人的命令,准备了很丰厚的娉礼来到梵志家里提亲。

梵志夫妻议曰:夫婚姻之仪,始之于择行,问名占兆,彼善礼备,即吾许焉。今现男不媒,礼娉便臻,岂彼将慢乎?

当时梵志夫妻私下里商议说:“婚姻的礼仪,最开始是要选择品行,互问生辰、名字后占卜吉凶,如果都很好,再备娉礼来迎娶,这样我们就可以答应。现在男方没有媒约,就拿着礼物来娉娶,这是不是有一点太高慢了?”

又退宴思曰:男女为偶,自古然矣,男贤女贞,诚亦难值。遂纳礼会宗。

再退下来深思:“反正男女都要成亲,自古都是如此。如今男方贤良,女方贞洁,也是很难遇的一对,还是成全他们吧!”因此就收了娉礼,定下了这门亲事。

九族叹曰:斯荣传世,纳妻礼成。邸阁驰启,四姓闻之,结疾殊笃。

家里的九族都很欢喜赞叹地说:“这样的荣耀能传世代,纳妻大礼已成。”这样事办成了,邸阁就奔驰而来,启奏主人,四姓听了之后,病得就更重了。

儿闻亲疾,哽咽而言:夫命难保,犹幻非真。梵志欲择良日遣还,菩萨内痛不从。

孩子听说父亲病重,哽咽哭泣地说:“夫命难保,但也是虚幻的,没有什么真实。”梵志想择一吉日把孩子送回,但菩萨内心悲痛,没有听从。

其室家驰归,升堂稽首。妻寻再拜,垂泣而进,三步又拜,称名曰:妾是子男某妻,亲召妾为某。当奉宗嗣,箕箒之使,尽礼修孝。惟愿大人疾瘳福臻,永保无终之寿,令其展情,获孝妇之德。四姓结忿,内塞而殒。

然后由他的妻子奔驰回来,升堂磕头。妻子再拜,垂着眼泪进来,三步又拜。自己介绍说:“妾是您孩子的妻子,你可以叫我某某。我要供奉宗嗣,平常做箕箒之使来服侍丈夫,尽礼修孝顺,唯愿父亲大人病愈,福报增上,永保无终之寿,让我能够尽量地照顾您,获得孝妇之德。”四姓一看,非常地气恼,忿气内结,就这样死掉了。

菩萨殡送,慈恻追慕,一国称孝。丧毕修行,馨熏十方。

菩萨殡送了这位老父亲,当时他没有怨尤,非常慈悲哀恸,追慕父亲的恩德,一国都称他为孝子。丧葬完毕之后,菩萨就进一步修行,他的功德之香普熏十方。

佛告诸比丘:童子者,吾身是也。妻者,俱夷是也。四姓者,调达是也。

佛告诉诸比丘:“当时的童子,就是我的前世;童子妻,是耶输陀罗;四姓是提婆达多。”

菩萨法忍度无极行忍辱如是。

菩萨法忍行持忍辱到彼岸的大行如是。

 

昔者菩萨,为大国王。常以四等,育护众生,声动遐迩,靡不叹懿。

那一世世尊做了大国王,常常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护育天下的苍生。他的名声传播到远近很广大的地区,人们无不赞叹这位仁王的美德。

舅亦为王,处在异国,性贪无耻,以凶为健。开士林叹,菩萨怀二仪之仁惠。虚诬谤讪,为造訧端,兴兵欲夺菩萨国。

他的舅舅也在旁边的一个国家做国王,性情非常贪婪,没有羞耻,以凶狠为强健。当时那些山林里的开士们都很赞叹菩萨怀着普育天下男女的仁惠,但是也有诬陷诽谤。这位暴戾的舅父就制造各种舆论,出师有名,发动他的军队征讨外甥的国家。

菩萨群僚佥曰:吾宁为天仁贱,不为豺狼贵也。

当时大兵压境,情况十分紧急,国王召令群臣前来商议,都说:“我们宁可持着天仁之德而身处下贱,也不愿做豺狼之行而处于高贵。”意思就是,我们宁可守道而死,也不可无道而活。

民曰:宁为有道之畜,不为无道民矣。料选武士,陈军振旅。

人民的呼声是:“我们宁可做有道君主下的旁生,也不愿做无道昏君下的人民。”于是在人民的呼吁下,国王选择国家里的勇武壮士,列成一排排的军队进行操练。

国王登台观军,情猥流泪,涕泗交颈,曰:以吾一躬,毁兆民之命。国亡难复,人身难获。吾之遁迈,国境咸康,将谁有患乎?王与元妃,俱委国去。

国王站在高台上阅兵,心情非常复杂,不禁流泪,泪水长长地流下来,一直流到颈部,他说:“怎么能因为我一个人的身体而毁掉亿万人民的性命呢?国家败亡,难以恢复;人身失去,难以获得。如果我隐遁的话,国境就会平安,谁会有灾患呢?”他这样决定以后,就带着王妃一起逃离而去。

舅入处国,以贪残为政。戮忠贞,进佞蠱。政苛民困,怨泣相属,思詠旧君,犹孝子之存慈亲也。

再说舅父入了国境后,称霸为王,但是他的政策相当地贪婪、残酷,不断地收刮民脂民膏,弄得人民非常困穷。而且他很暴虐,凡是有人违背他的意志,他就伤杀、处斩、严刑拷打等等。就像这样,他是一个无理的昏君,专门诛戮忠臣,进选佞臣,政策相当苛刻,人民过得非常困苦,怨声载道,都不禁地想念起过去的仁君,就像孝子存念慈亲那样。

王与元妃,处于山林。海有邪龙,好妃光颜,化为梵志,讹叉手箕坐,垂首静思,有似道士惟禅定时。

再说国王和后妃来到一处寂静的山林,就在那里住下来。有一只邪龙,看到王妃姿色很好,就生了贪心,他化成一个婆罗门修士,假装两手合掌,跏趺而坐,低首垂睑,思惟很高深的法义,看起来就像道士正在入定。

王睹心欣,日采果供养。龙伺王出行,盗挟妃去,将还海居。路由两山夹道之径,山有巨鸟,张翼塞径,与龙战焉。龙为震雷击鸟,堕其右翼,遂获还海。

国王看到道士种姓,特别欣喜,每天都采野果子来供养这位婆罗门修士。这条毒龙一直在寻找机会。有一天看到国王出去了,他就迅速地挟持后妃,带着她要回海龙宫。

经过两山中间一条狭窄径路的时候,山上有一只大鸟,张着大翅膀,拦在路径上,说:“你敢过去吗?”想要跟邪龙交战。邪龙就“吼”地震动了一声,这是它的火枪,打击大鸟,结果打中了它右边的翅膀,大鸟受伤后,就堕在地上。于是邪龙就带着后妃回到了海龙宫。

王采果还,不见其妃,怅然而曰:吾宿行遗殃,咎邻臻乎?乃执弓持矢,经历诸山,寻求元妃。

再说,国王采果回来,只见屋内空空,后妃不见了,他非常失意怅然地说:“我过去造了什么孽?现在殃咎邻身啊?我的后妃到哪里去了?”于是他就带着弓箭经历各大山峰,去寻找元妃。

睹有荥流,寻极其源。见巨猕猴而致哀恸,王怆然曰:尔复何哀乎?猕猴曰:吾与舅氏并肩为王,舅以势强,夺吾众矣,嗟呼无诉。子今何缘,翔兹山岨乎?

见到有一条河流,就不断地沿着这条河流去寻找。只见一只好大的猕猴在那里很是哀恸,国王怆然地问道:“你为什么这么哀伤啊?”猕猴说:“过去我和舅父并肩为王,舅父因为势力强,夺掉了我的猴众。唉!唉!”它就这样不断地唉叹。“你现在是以什么因缘来到这险阻的高山呢?”

菩萨答曰:吾与尔其忧齐矣!吾又亡妃,未知所之。猴曰:子助吾战,复吾士众,为子寻之,终必获矣。王然之曰:可。

菩萨说:“我和你是同病相怜啊!我也是这个样子,我那舅父夺掉了我的王位,现在又失去了后妃,不晓得到哪里去了。”猴王说:“你如果帮助我战斗,恢复我的猴群,我就帮你寻找后妃,最终一定能得到。”国王答应说:“好,一言为定!”

明日猴与舅战,王乃弯弓搏矢,股肱势张。舅遥悚惧,旙佪迸驰。猴王众反,遂命众曰:人王元妃,迷在斯山,尔等布索。

第二天这只旧猴王和它的舅父交战,国王在后面张弓搭箭,展开了射箭的姿势,好厉害啊!猴王的舅父远远看到了,吓得浑身发抖,结果旗帜收回,猴群崩溃而逃。于是众猴归还,旧猴王又恢复了猴王的地位。它就命令猴群说:“人王的后妃,迷失在此山,你们四处去搜索,看看妃子在哪里。”

猴众各行,见鸟病翼,鸟曰:尔等奚求乎?曰:人王亡其正妃,吾等寻之。鸟曰:龙盗之矣,吾势无如,今在海中大洲之上。言毕鸟绝。

结果在猴王的指令下,千万亿的猴群满山遍野地去寻找,见到有一只大鸟伤了翼膀,躺在地上,病鸟问:“你们在找什么呀?”回答:“人王丢掉了正妃,我们正为他寻找。”病鸟说:“是被毒龙盗走了,我的势力比不上它。现在它们已经到了海中的大洲上面。”说完大鸟就气绝身亡。

猴王率众,由径临海,忧无以渡。天帝释即化为猴,身病疥癣,来进曰:今士众之多,其踰海沙,何忧不达于彼洲乎?今各使众负石杜海,可以为高山,何但通洲而已。

猴王率领猴众由径路濒临海面,但是海水茫茫,一望无际,怎么能渡过那么长远的海洋,到达海中的洲鸟呢?这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天帝释就化成一只猴子,身上长着疥癞,过来献计说:“现在您的兵众如此之多,超过了海底的尘沙,何必担忧到不了洲岛呢?如果现在让猴儿们各自负着石头来填海,一定可以把巨海都填成高山,何况只是通一条路到洲岛呢?”

猴王即封之为监,众从其谋,负石功成,众得济渡,围洲累沓。

猴王一看,真是了不起的军师,就封它做监工,它就成了渡海工程的总司令了。猴王采用这位总设计师的计谋,一个个猴子背着石头排着好长的队漫山遍野地都下来了,结果一个个石头扔下去的时候,就真的造了一条连接海岸与洲岛的石路。猴军就浩浩荡荡地沿着这条石路到了洲岛边上,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龙化毒雾,猴众都病,无不仆地。二王怅愁,小猴重曰:今令众瘳,无劳圣念。即以天药傅众鼻中,众即奋鼻而兴,力势踰前。

龙王一看,猴群围攻上来了,于是就喷吐毒雾,结果猴众都中了毒,躺在地上,满地都是伤兵。这个时候两王都很发愁,那只小猴军师又重新说:“现在我可以让众猴病好,不必担忧。”于是天帝释变的小猴就用天药敷在众猴的鼻子上。这个药很呛人,结果百千亿猴众一时之间都打起了喷嚏,“啪”的一下,毒气就都喷出来了。它们恢复了身体的力量,各个都站起身来,非常有精神,要跟毒龙决一死战。

龙即兴风云以壅天日,电耀光,海勃怒,霹雳震乾动地。小猴曰:人王妙射,夫电耀者,即龙矣。发矢除凶,为民招福,众圣无怨矣。霆耀电光,王乃放箭,正破龙胸。龙被射死,猴众称善。小猴拔龙门钥,开门出妃,天鬼咸喜。

毒龙兴起风云,蔽住了太阳,雷光电闪,海水勃起,霹雳交劈,震天动地。小猴军师说:“人王号为神箭手,现在电光闪耀处就是毒龙所在,发箭除凶,为民招福,众圣没有怨尤,你这么做是正义的。”当时雷霆电闪,非常吓人。国王听到之后,就正对着电光闪烁之处放箭,正好就射中了邪龙的胸部。毒龙当即就被射死,猴众都欢呼雀跃“胜利了!胜利了!”这时那只睿智的小猿猴就迅速地潜入到龙宫门口,拨开门的钥匙,开门迎出后妃,天众鬼神都欢呼喜悦。

二王俱还本山,更相辞谢,谦光崇让。会舅王死,无有嗣子,臣民奔驰,寻本旧君。于彼山岨,君臣相见,哀泣俱还,并获舅国。兆民欢喜,称寿万岁。大赦宽政,民心欣欣,含笑且行。

猴王和人王携手回到了本山,彼此辞谢,表示谦让。当时刚好赶上舅王死去,没有子嗣,臣民就骑着骏马奔驰而来,寻找过去的仁王。在山里君臣相遇,伤心流泪,于是一起返回故国,并且也得到了舅父的国土。天下万民十分欢喜,都称道:“仁王万岁!仁王万岁!”当时国王非常仁慈,大赦天下,释放了所有的囚犯,而且政策很宽,人民特别幸福,连走路都面带微笑。

王曰:妇离所夫,隻行一宿,众有疑望,岂况旬朔乎?还于尔宗,事合古仪。

国王说:“妻子离开丈夫独自在外面睡一晚,大家都有怀疑,何况是十天一月呢?你还是回到你的娘家去吧,这样才符合古礼。”

妃曰:吾虽在秽虫之窟,犹莲居于淤泥。吾言有信,地其坼矣。言毕地裂。曰:吾信现矣。王曰:善哉!夫贞洁者,沙门之行。

妃子说:“我虽然处在秽虫的洞窟里,然而却像莲花住在淤泥中一样。如果我言而有信,大地就会裂开。”话音刚落,地随即就裂开了。她说:“这就是我的证明。”国王说:“那很好,所谓贞洁是修行人的行为。”也就接受了她。

自斯国内,商人让利,仕者辞位,豪能忍贱,强不凌弱,王之化也。婬妇改操,危命守贞,欺者尚信,巧伪守真,元妃之化也。

从此以后,国家里商人让利,仕者辞位,豪贵者能忍下贱,强势者不欺凌弱小,这是国王的教化。在妇女方面,妓女也都改了操行,即使失坏生命也要守贞,欺骗者崇尚信义,巧伪者守持真实,这是元妃的教化。

佛告诸比丘:时国王者,吾身是也。妃者,俱夷是。舅者,调达是。天帝释者,弥勒是也。

佛告诸比丘:“当时的国王,是我的前世;元妃是耶输陀罗;舅父是提婆达多;天帝释是弥勒菩萨。”

菩萨法忍度无极行忍辱如是。

世尊过去为菩萨行持法忍度彼岸的高行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