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口业,有四,妄言,绮语,恶口,两舌。
口上严重的恶业有四种。说谎叫“妄语”;说种种无意义、不正当的语言叫“绮语”;说各种伤害人心的粗暴语言,叫“恶口”;在人与人之间挑拨是非,对此说彼、对彼说此,叫“两舌”。
妄言者,说话不真实。话既不真实,心亦不真实,其失人格也,大矣。
妄语就是说话不诚实,做了说没做,没做却说做了,有说没有,没有却说有,或者编造各种谣言、虚吹各种功德,甚至没有开悟说自己开悟,没有证果说自己证果等等。这样说话既不真实,心也就不真实,丧失人格就大了!
我们做人要保住人格。保住了人格,才能在此基础上修行佛道,才有成就的希望。没保住人格,连人身都保不住,哪里谈得上修道成就呢?
什么叫做人格?就是人不同于禽兽,有做人基本的标准,能达到此标准就是保住了人格,将来才不失人身,可以成圣成贤。没保住人格,就是不具备做人的资格,来世也一定失去人身。
那我们这张口要怎么不失人格呢?就是要说诚实语,不能说妄语。因为说妄语,连最起码的诚实都没有了。一个人常常说谎骗人,后来大家都知道他说妄语,都不理睬他,甚至骂他“不是人”!这就丧失了人格,丧失了尊严。
到这里,我们就要对以往造过的妄语业生惭愧心、生忏悔心,并且发愿:以后尽量不说妄语,尽量不做这种丧失人格的事。
绮语者,说风流邪僻之话,令人心念淫荡。无知少年听久,必至邪淫以丧人格,或手淫以戕身命。
绮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狭义是指口里谈各种男女风流之事。为什么谈论这些事是造恶业呢?因为这会让人心念淫荡。无知少年听久了,一定发展到造邪淫而丧失人格的地步,或者以手淫而戕害身体、性命。这些后果都是由说绮语造成的,所以是恶业。
现代人鼓吹情爱,造这种业特别严重。比如口里唱情歌;看言情小说、爱情影片,谈论其中的细节;甚至谈论所谓的性爱话题。这一类语言都会让听者淫心荡漾。凡夫都是淫欲投胎而来,心中有深重的淫欲习气。一听到这些引生淫心的绮语时,就会身不由己地想入非非。串习上多次,就使淫欲越来越炽盛,最终控制不住贪欲的冲动,就造下邪淫或手淫的罪业。
此人纵不邪淫,亦当堕大地狱。从地狱出,或作母猪母狗。若生人中,当作娼妓。初则貌美年青,尚无大苦,久则梅毒一发,则苦不堪言。
这里要懂得两点:第一、说风流绮语的结果是诱发听者的淫心,虽然这不是自己直接行邪淫,但是充当了邪淫教唆犯的角色,由此罪业就要堕大地狱等,受业报的严厉惩罚。
第二、因果律上有一条业增长广大规律。以此规律判断,若造下诱人行淫的罪业,当下就会在八识田中种下这个业种。以后没有修忏悔法破除这个业种感果的功能,就会不断显现今生、来世种种惨重的恶报。这期间不仅感果的过程十分漫长,显现的果报也极其惨烈。我们只要观察外界种子感果的情况,再类推到业种子,就会相信这一点:
比如,树的种子很小,但能不断地长出根、茎、枝、叶,开花结果,最终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而且第一年结果之后,第二年又会开花结果,第三年同样如此,一直要到种子感果的功能力消耗穷尽为止。也就是说,在微小的树种上就有很强的生果功能,能不断的长出果实,能不断的感果。
而业种感果的功能更加强大。它会不断地显现出今生、来世的果报。比如以造绮语的业力,先要在来世堕入地狱,在身心上相续不断地感受惨烈果报;一直要到感召地狱果的业力穷尽,才从地狱中脱出。然后以余业势力的牵制,继续领受等流果报,或者生在旁生道做母猪母狗,或者受报为人道中的美貌之身,因缘一到便沦为妓女。最初年轻还没有大苦,时间一久梅毒发作,苦不堪言!
当今时代绮语的范围更加广泛。人们已经从单一的以口表达,演变成一个扩散面极大、感染程度极深、传播极为便捷的传媒系统,这就是庞大的互联网绮语机构!亿万网民目视屏幕、敲击键盘,在一段文字打出之后,就完成了一段无声的绮语。
网络给人类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言论,这使得无声的绮语业像江河泛滥一样迅猛增长。无论是造业的复杂程度、持续程度、开放程度都远远超过以往。造成现代人心理紊乱不净,年纪轻轻就丧失了基本的人格,损害了身心健康,往后还有身心衰残的痛苦和来世漫长的苦难。
这里有各种挑动人心的语言、图片、电视、电影、小说,各种难以启齿的污秽东西。使得亿万人同陷欲海,无力自拔。现代青少年过早地接触这些污秽东西,把持不住,小小年纪就造下邪淫恶业,断送一生的前途。由于年轻的心灵过早地蒙上了罪业的污点,使得他一生心理都不健康,到了命终还要被罪业的力量拉向恶趣。这一切现生和来世的痛苦都与制作情爱、淫秽节目的人有关。如此传播绮语的罪业真是大得无法形容。
由于这种业损坏了无数人的身心、性命、家庭,使无数人来世失坏人身、下堕恶趣,制作者纵然没有以身体做邪淫,也要堕在大地狱中,在极漫长的时劫中日复一日地煎熬,直到重如泰山的业力消尽为止。
总之,我们要知道:现在的电影、电视剧里都有男女亲吻、拥抱和不堪入目的床上戏境头。以此制作影片的人造下了极其严重的教唆行淫罪。再想一想,这造业的波及面有多广,在亿万人身上造成的现前和后续的后果有多大,就知道造业者的果报有多漫长、有多惨重了。
幸有此口,何苦为自他招祸殃,不为自他作幸福耶。
我们有幸得到这么好的口舌,何苦用这口舌给自他招来无量的祸殃,不为自他谋求无量的幸福呢?
这是指我们现在获得人身,都享有以口舌自由表达、谈论的福报。这时一定要自尊自爱,多用这张口去行善积德。
按照上面的内容反复地思维:说绮语会给自他带来哪些严重的过患。在认识到这些过患之后,就要从心里发誓:以后我绝不谈论任何男女情爱、性爱之事,绝不看这种题材的小说、电影、电视、杂志,绝不在网络上谈论、传播。再从正面发愿:今天我已经懂得了自尊自爱,以后我一定利用好这张口舌,多说清净有意义的语言,多说对自他有益的语言。要这样坚定地发誓,来截断绮语的相续,恢复清净的口业。
恶口者,说话凶暴,如刀如剑,令人难受。
两舌者,两头挑唆是非,小则误人,大则误国。
“恶口”就是说话凶暴,像刀子一样刺伤人的心,使人心里难受。“两舌”就是在两方间挑拨是非,对东家说西家如何对你不好,对西家说东家怎么对你坏,使彼此间产生矛盾。小的会误了人事,大的会误了国事。
这里要这样想:当我说恶语时,就从我这恶魔的口中发出一把把锋利的刀剑,穿入对方的耳朵,刺入其心间。这是在做用语言伤害人心的恶行。再想一想:我是一个修行人,怎么能用口舌做伤害众生内心的事呢?这是很凶残的行为。认识到它是恶行之后,就猛利发愿:以后绝不说任何粗恶的语言。
又这样想:如果我说离间语,使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冲突,那直到没有重新和好之间,使他们多少年、多少生中彼此敌视、斗争,这有多么恶劣?我怎么能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呢?认识到两舌是严重的恶行之后,就从心里发誓:以后绝不说任何离间的语言!要这样坚定地发誓,来截断离间语的相续。
此四不行,则为口业善。行,则为口业恶。
我们一天下来口业修得好不好,判断的标准是:这一天口里远离了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就是口业修得好;相反,这一天说了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就是口业很不好。
这张口被称为“善恶之门”,语言上的善业和恶业都是由它造的。所以平时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口。人的口舌又好比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就能源源不断地积累巨大的善根和福德;用得不好,也会造出相当多、相当大的罪业,会非常快速地亏损福德。
想一想,一生三万多天,天天在用口说话、用口造业,所以修好口业是极关键的修行。口业修好了,就可以每天用口做好事、积功德,再把功德回向净土,就能往生佛国净土。相反,没修好口业,放任自己的口说很多妄语、绮语、恶口、两舌,那每一天都在损减福德、增上罪业。这样日复一日地堕落下去,最后福德损光了、恶业积深了,身上的病也出来了、心理也错乱了、恶报一个接一个现前,自己也感觉在一天一天地堕落,最后被强大的业力牵引着堕入恶趣。
总之,这张口上有非常明显的善恶祸福的报应,一定要用理智做出正确的抉择,然后时时谨慎防护、取舍。只有这样在口上尽量地远离造恶,积极地行善,才能得到最好的善果。
三意业,有三,即贪欲,瞋恚,愚痴。
意业方面严重的恶业有三种,就是贪欲、嗔恚、愚痴。
每一天把心防护好,没怎么起贪欲、嗔恚、愚痴,这一天心就造了善业,很清净。如果没防护好心,随心所欲地溜在生贪的境界里非理作意,不断地生各种贪心。比如接触异性时生贪心;看电影、看电视、看小说、上网、唱流行歌曲,沉浸在邪思妄想当中,或者喜欢逛超市、贪著城市的五光十色、美食妙衣等,放任自己的心在五欲上攀缘染著,那意业一定很不清净。
嗔恚就是在不合心意的境界现前时,随意发脾气。
嗔恚一起,意业就已经不清净了。
邪见,就是染上了断灭论、自由论、享乐论、纵欲论等恶见,落在愚痴当中。这是发起一切烦恼和恶行的根本,是意业上严重的恶行。
贪欲者,于钱财田地什物,总想通通归我,越多越嫌少。
贪欲就是贪得无厌。对于钱财、田地等各种物品,
总想通通归我,越多越嫌少。
今天的人讲究物质享受,十有八、九都落在贪欲当中。比如穿衣服,时尚、漂亮的名牌衣服总想通通归我所有,有了一套还想两套,有了三件还想五件,有了中档还想高档。再看饮食、住房、轿车、电脑、电器,也是有好的还想更好。看到这些高级的五欲就想拥有、享用,这就是贪欲。
十善业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基本修行,密切得就像身体离不开空气。我们每天从早到晚分分秒秒都在发出身、口、意的行为,整个身心时时刻刻都落在十业当中。这上面没修好,没坚定地远离十恶,那还会不断地造作身、口、意的恶业,还会不断地积聚恶趣的因。到因缘成熟的那一刻,就一定被业力牵制,毫无自主地堕入恶趣。
我们学十善业,是要按照十善业不折不扣地奉行,而不是为了记忆、讲说或拥有更多的佛学知识。看自己到底是真学还是假学。就看自己学了是不是在一条一条地对照身、口、意,改正自己的过失,尽量减少造恶。如果是这样,那就是真学;如果学了只停留在记住文字,对别人讲讲,炫耀一下自己的知识,那就是假学。
比如离贪这一条,人人都会说,但有几个人在自身上实行呢?不必说远离贪欲,就连物质享受稍微降低一点都不愿意。一定要追赶潮流,一定要尽情享受,对层出不穷的五欲领先享有、尽情享有,这就是贪得无厌!
心里充满了贪恋、贪求,整个心都粘附在五欲上,以这样的染著心怎么能和净土相应呢?这只会成为往生的极大障碍。因为贪著五欲的心不断地加强,又没有加以适当的控制,就必定不断地以贪欲积累受生欲界的业因,也就离净土越来越远了。人都是贪得时间越久,变得越麻木,其实这颗心很明显地是在不断地往五欲里陷落,这时候不警觉,还放任贪欲增长、加深、膨胀,那临终时的心也一定会深深地陷落,而发不起勇猛求生净土的誓愿,最终也就只有随业力轮回了。
因此对五欲享乐的贪著太强,就无法发出寻求解脱、成佛及往生净土的心,更不可能为实现这些目标而精进修行。所以要时时检查自己的心:从早到晚多少时间贪著在五欲上?如果长时间陷在五欲里,那就是堕落的相。
相反就要从正面这样思维:如果我贪著世间一件东西、一个人、一种享乐或一种事业,就有一根绳子把我的心绑在所贪的事物上。如果放任贪心,让它不断加强、加深,那这根绳子就会把心绑得越来越牢。一生几万天都这样串习,那到了临终,整个心被绑在世间的财富、事业、眷属等上,最后陷在欲界泥潭里,无法往生。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损失。
这样看到贪欲是往生的障碍后,就从心里坚定地发誓:以后尽量遮止对世间财富、享乐的贪著,而且要真正在自身上减少贪欲。比如原来需要十套衣服,减少到只要九套、八套、七套......逐渐地做减法,最后减到穿很普通的衣服都无所谓。或者对自己的形象非常贪著,每天要花好几个小时化妆,那就把形象欲逐渐减轻下来,先减成化简单的妆,再减到略略化一点,再减到特殊情况才化妆。又比如自己住宅中每间房里都有电视机,就逐渐减少到只有一台电视机,最后一台都不需要。
举一反三,在所贪的物品、享乐、事业等上逐渐地减少贪欲,这就是初步的修行。
瞋恚者,不论自己是非,若人不顺己意,便发盛怒,且不受人以理谕。
嗔恚是指不论自己对不对,一有别人不顺自己的意愿,就大发其怒,而且不听别人合理的劝导。这就是意恶现行。
凡夫的心就是往两边转,遇到顺心的境,马上生贪;遇到违心的境,又随即起嗔。而修行是要在顺心的境上防贪、违心的境上止嗔,千万不能放纵。如果一有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就毫无控制地大发雷霆。这样放纵下去,每发一次就使嗔恚的习气增长一次,串习多了,嗔恚变得越来越重,以至动不动就发怒。而且发一次就伤一次身体、伤一次心,身心就被嗔恚的业力紧紧缠住,半天、一天甚至好几天恢复不过来。这会极大地摧坏善根和福德,来世还要堕地狱或者做毒虫、毒蛇之类的。因此一定要认清嗔恚的过患,而且从心里发誓:以后尽可能地戒除嗔恚。
愚痴者,不是绝无所知。即读尽世间书,过目成诵,开口成章,不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谓人死神灭,无有后世等,皆名愚痴。此种知见,误国害民,甚于洪水猛兽。
愚痴不是指什么都不知道,而是指颠倒是非黑白,也就是持有邪见。现在很多人学历高、又聪明,看了书能过目成诵、出口成章,但根本不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反而说人死如灯灭、没有后世等等,像这一类知见就叫做愚痴。这种邪知恶见误国害民,超过洪水猛兽。
洪水猛兽只能伤害人的肉身,不能损害人的慧命;也只能毁坏人一世性命,不会毁坏人无量世性命;而邪恶的知见能摧毁自己及所有受感染者的法身慧命,并且邪见毒素深入内心之后,人还会接连不断地在多生累劫中,做出各种颠倒的行为,造下不计其数的恶业,也就需要在漫长的时劫中沦落恶趣受苦,见不到正法光明。按照这样仔细观察下来,就知道邪见是损坏自他无量世慧命的极严重罪业。
现在世间有许多被大众崇拜的专家、名人,正是他们在鼓吹没有三世因果,在鼓吹纵欲享乐,在鼓吹奢侈浪费,在鼓吹自由个性、张扬自我,在鼓吹竞争、斗争......想一想,这么多的世间言论不都是这些“聪明”人搞出来的吗?这些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他们发表的言论有多少是正知正见呢?如果我们受到这些言论的感染,心里认同这些知见,而且在以这类知见支配自己的言行,那就是心上邪见的毒素。
这个时代是正法衰微、邪见盛行的时代,多数人一直在愚痴中过着自己的人生,就是没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在哪一点上愚痴。其实只要看看自己持的这些唯物论、断灭论、享乐论、纵欲论、无善恶论,就知道已经深陷在极深重的愚痴中了。
此三不行,则为意业善。行,则为意业恶。
我们一天下来意业修得好不好,判断的标准是:如果这一天没有生贪欲、嗔恚、邪见,那就是修好了意业;如果这一天生了贪欲、嗔恚、邪见,那就是意业上造了恶,没有修好。
修持净业要正助兼修。很多人认为在佛堂里念佛、诵经,这是修行;出了佛堂,平常的生活、工作,就不当作修行。其实,如果平时身、口、意的行为通通做到了贤善,再来诵经念佛,比三业恶劣的人功德大百千倍。所以修好身口意是提高修行效率的根本办法。
这一点大家都深有体会。比如和某某吵了架,说了很多粗暴的语言,吵完之后心里很不平静,长时间陷在气恼的状态中出不来。这样心态被恶业扰乱,退失了修行的功德,即使诵经念佛,也很不得力。
又比如到了熟人家或和熟人通电话,一谈就是几个小时,滔滔不绝地说各种散乱的绮语,长时间处在散乱的状态中收不回来,这样心不断妄动而变得心猿意马,失坏了安详、宁静。再打坐、念佛,就只能见到心里不断地冒出妄念来。
又比如看电影、电视剧、小品、体育等节目,或者阅读世间的小说、杂志,心一卷进去,就更难用正念把握住自己。一开始还可能提醒自己:我要保持正念,不能被境界转了。很快就完全陷落,几个小时下来,不知道生了多少贪心、邪念,熏了多少邪见,散乱到什么程度。这样念诵修法,心里没法安定下来,念一百句都没有清清净净念一句的功德大。
有句话说:“戒风吹燃念诵火。”持戒是风,念诵是火,以持戒的风吹燃念诵之火,就能很快消除罪业、生起功德。也就是我们平时兢兢业业地持戒修福,不放逸地护持好身口意,尽量不做坏事、不说坏话、不起坏念头,而且尽量多做利人的好事。这样好事做得多了,业行清净,积了深厚的福德,身心就转为安定、清明、诚敬,一念诵就能生大功德。消罪、增福、开慧就在这里出现,往生净土也由此成办。
所以,修持净土不但要以念佛、诵经为正行,还要以认真持戒修福作为助行。助行做得好,会对正行起直接帮助。资粮集得充足、深厚,再来念诵,功德要比三门造恶的人大百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