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著智圆法师编述
本文是印祖为教诫故乡初发心学佛者而撰写的,以下选取其中的两段来讲解:
第一段、佛法实益从恭敬中求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印祖在世时常常强调这一点,这也正对现代人的病根。多数现代环境中长大的人,崇尚的是自由、开放、无拘无束,对于恭敬却非常陌生,很多人做不来。其实,想得到佛法的实益,就要向恭敬中寻求。如果长期学佛没得到实益,也应当检查自己是不是缺乏恭敬。
比如诵经、念佛、持咒,到底得几分利益,全凭当时的心有几分恭敬虔诚。心里有恭敬的内涵,就能得到佛法的实益,而且随着恭敬心有几分,所得的佛法利益也就有几分。
这样就很好检验、判断了,如果现在行持某种法行,心里存有恭敬,那就是在消罪业和增福慧。如果自己的恭敬心在加深、在持续,消罪业和增福慧的程度也就在加深、在持续。如果恭敬心已达到十分,那么不论做哪种法行,都是全分地相应,都能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许多人学法很多,知道的很多,但没得到佛法的实益。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心里没有恭敬,没有诚心依教奉行。
每天的修持,拜佛时恭恭敬敬地拜,非常恳切至诚,当时就会有感受——确实在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念佛、持咒也不是在数量上马虎了事,而是每一句都从至诚的心中念出,当时就是在佛光中念佛持咒。这个加持不是要等到后面才见到,在以至诚的心修持时,佛号、咒语的加持当下就在心中出现。
或者以恭敬心来诵经,就得到无量功德。比如诵《普贤行愿品》,愿海的光明会加持你。心达到了至诚,一次次地从诚敬心中念出的愿文会反熏在心上,显发出很大的善根、福德和智慧。佛语都有它的意境,只要心无杂念,恭恭敬敬地念下去,就会得到很大加持。
听法也要至诚恭敬,心里有轻慢、随便、无所谓的态度,就不会产生福慧,反而会造下大的罪业。但是以恭敬心听法,下至耳根听到一颂,都能种下很深的善根,甚至发起觉悟。
而思维时就要对所闻的法精诚地如理抉择,只要自己发起的诚心足够,通过一遍又一遍地思维,最后一定会融会贯通,发起定解。这就是思维上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对所听闻的佛法,无论是出离心、菩提心、空性、佛性,都要有恭敬心,不但恭敬地听受,而且要用自己的诚心把法义思维透彻,之后再以至诚心顶戴奉行。如果能这样做,佛法的加持就来得很快、很深!只要我们每天都注重在恭敬中寻求佛法的实益,那每天就都沐浴在佛法的加持中。
我们都算是身在宝山中的人。如果修任何佛法时,都能竭尽自己的恭敬心和诚心,那就每天从早到晚时时得到佛法的实益,时时取到福德、智慧的珍宝。如果不讲究恭敬,认为这是迂腐的一套,这样以轻慢的心面对佛法,决定得不到实益,反而会造下很多大的罪业。这不是宝会伤害你,而是自己没有恭敬导致伤害了自己。
想一想,自己已经身在佛门中了,口里念的是显密尊经、诸佛的名号密咒,身体礼拜的是三宝无边功德海,心里缘的是无上甚深妙法,这有多么不可思议!只需要自己具备恭敬,有恭敬就以佛法的效力能够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若毫无恭敬,虽诵经念佛,亦非毫无利益。而亵渎之罪,当先受之,堕落三途,经若干劫。其罪毕已,当承此善因,又复闻法修道,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脱死。
如果毫无恭敬,虽然口里诵经念佛,也不是毫无利益(只要遇到佛法,哪怕以散乱心去修,也终究会在善根成熟时得到利益)。但要知道,如果当下的身口意做出的是不恭敬的行为,那一定造下了亵渎佛法的无边罪业,也就要先受这个罪业的报应。
因果律最公平了,它就按你怎么起心来给予适当的果报,你起了善心就给你好报,你起了不善心就给你恶报,不会在处理上丝毫出错。如果心里对法有恭敬心,就是对法有善心,以这点心就得到很大善报;如果心里对法不恭敬,就是对法没善心,以这点心也要受很大恶报。所以都是按照你心里的状态来给予果报。
虽然口里诵经、念佛等也有一些善根,但修的时候身口意很不恭敬,当然就造下轻法慢法的罪业!以这个罪业力就会堕入恶趣,经过很多劫,等到罪业已受完,原先熏的善根显发出来,就又遇到佛法,听法修道,吃素念佛,求生西方。这时才能了生脱死。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现生即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
如果我们能在今生把握好每一天,在修行上竭尽自己的虔诚和恭敬,那就可以预断:今生一定能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西方;一经往生就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从此永离生死苦海,唯一享受佛法安乐。
我们大家都有了学佛解脱的良机,在这个关头谁能即生解脱呢?竭诚尽敬者能即生解脱!因为遇到了即生解脱的妙法,又竭尽了虔诚和恭敬之心,所以就即生解脱。谁延迟若干劫后解脱呢?毫无恭敬者,延迟若干劫后解脱!因为以亵渎佛法的罪业需要备受多劫的苦报,之后才能解脱。
所以务必要把握“恭敬”这个要点。已经知道佛法获益的大小取决于自己内心的恭敬程度,就应当从恭敬中寻求佛法的实益。
如果以前自己有不恭敬的心态和行为,那就应当从现在开始及时改正。如果恭敬的程度很微弱,也要想方设法使恭敬提升。确实,恭敬是取得佛法实益的关键,以后无论是念诵礼拜、闻思修法、行善利人,都要首先检查自己:“我现在是以诚敬的心在做吗?”如果有诚敬心就可以做下去,做了一定得实益。如果没有诚敬心,只是表面的伪装、敷衍、走走形式,那就得不到佛法的实益。做一百年不如认真做一年(这一点大家应当很清楚,一百个假比不了一个真)。
所以诚敬才是修行的状态。知道了这一点,就尽量在恭敬上做好,尽量发出至诚的心来修行,这叫做“从恭敬中求”!
第二段、十善业道是净业基础
求生净土一定要具有善根福德因缘。《阿弥陀经》中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么善根福德从何修起呢?从十善业道修起。大家都熟知“观经三福”,其中最基础的是世间福,所谓“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行十善业”。具备这个基础,才能往生净土。不然没有基础,造了许多罪业,心里面一团污浊,就现不出佛身影像,也就难以往生了!
所以净土行人一定要坚守十善业道,尽可能地使自己身口意的业行清净。在此基础上念佛、持咒等,就成为净业了。
人之修福造业,总不出六根,三业。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属身业,后意根属心,即意业。
我们人修福造业,拿什么来修呢?在什么上修呢?当然唯一是在自己的六根、三业上修。
这是很明白的,什么业都是由自己的身体、口舌和心念造的,所以修行就是修自己身口意的行为。知道了这一点,就要时时守护自己的身口意,只允许它往善的方面做,不允许它往恶的方面造,只有这样才能不染上罪业、才能积累起善业。在这上得到稳固,由日复一日地积累、增长,心上的善根福德就越积越深。能够这样修集深厚的善根福德,再加上信愿念佛,就一定能如愿往生。
三业者,一身业,有三,即杀生,偷盗,邪淫。此三种事,罪业极重。
每天我们的身体会做出很多行为,口舌会说很多话,内心会起很多心想,这就是我们身、口、意三门的造业。在身业当中,有三种罪业非常严重,即杀生、偷盗、邪淫。
说它非常严重,就是像得了绝症必死无疑那样。其实,造杀盗淫的罪比得绝症还可怕,它的后果是直堕地狱、饿鬼、旁生三道,果报极其悲惨。所以这三种事绝不能造,造了今生就得不到成就,来世还要失人身、堕恶趣。
如果以前由于无知造下了这三种罪业,那么现在就应当痛加忏悔,发誓以后绝不再造。只有按这样截断恶业相续,才可能解脱恶趣。
所以人人都要寻求一条自救之路。想一想,从哪里来出恶趣、生净土呢?就是从自己心上断恶开始。断恶要先怎么做呢?就是先做到断除杀生、偷盗和邪淫。只有断除了这三大恶,才保有清净的身业,才有资格往生净土。
学佛之人,当吃素,爱惜生命。凡是动物,皆知疼痛,皆贪生怕死,不可杀害。若杀而食之,则结一杀业,来生后世,必受彼杀。
学佛的人要吃素、不能吃众生肉,要有爱惜生命的善心。凡是动物都有心识,都知道疼痛,都贪生怕死,所以都不可以杀害。
如果杀众生吃众生肉,那就结下了一份杀业,来世就必定要被他杀。因果律最公平了,既然残忍地杀害众生,就欠下了命债,将来一定以被杀而偿还。也就是说,首先要堕入恶趣备受千生万死的剧苦,后来做人还要感受被杀或短命多病等的苦报。
那么怎么做到不杀生呢?就是要从转变观念下手,要将心比心地这样想:凡是动物都有灵知,我残忍地割断它的咽喉、剖开它的胸膛,把它放在滚烫的油锅里煎煮,它如何不感受剧烈的痛苦呢?如果我是那动物,现在喉咙被利刀割断,或者被放进油锅,我能忍受吗?当时只要有一线生存的希望,我都会竭力地寻求。现在对于同样具有灵知的动物,为什么要把这么剧烈的苦加在它身上呢?为什么为了少许口腹之欲,而残害它呢?我连一个火星溅在皮肤上的苦都不愿接受,怎么忍心让动物在油锅里煎煮呢?我连被小刀割破一点都不愿接受,怎么忍心对着动物开膛剖腹呢?
这样多想一想,心里就觉得杀生实在太残忍!如此触动了良知,就发起誓愿:今生直到命终,绝不造任何杀生业!或者发起更广大的心——尽未来际之间,对一切生命断除杀业。这样发起永断杀生之心,就能远离一切杀业。
二偷盗,凡他人之物,不可不与而取。偷轻物,则丧己人格。偷重物,则害人身命。
第二项罪业就是身体做偷盗。
这是很不正大光明的事。凡是别人的东西,都不可以不与而取。不属于自己的却去盗取,就是小人的行为。
“不可不与而取”,就是我们要在原则上把定:凡是该我所有的我才要,不该我所有的一律不取。怎么不该我所有呢?因为这份福德是别人辛勤修善所得,不是归我所有。想一想:别人心血的成果,怎么能窃取为我所有呢?而且人不能做亏心事,做了亏心事,纵然别人不知道,自己心中却常常愧疚,况且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无不了知,为什么要做这种下流的事呢?这么想清楚了,就发誓以后绝不取非分之财,绝不偷盗、诈取。
再想一想:一件东西大,还是我的人格大呢?平常有人说我好,我就高兴;说我不好,我就不高兴。既然我有自尊心,为什么要做这种被人唾骂、轻贱的事呢?如果我做偷盗,被人识破,骂我小偷、骗子、强盗,以后怎么有脸做人?所以偷盗就是丧失人格。现世就被人耻笑、轻视,中阴还要受阎王审判,来世更要堕入恶趣万亿年受苦。为什么要做这种作践、损辱自己的事呢?
这么想清楚了,就不断地从心里发誓:我今后绝不造偷盗业。
偷盗人物,似得便宜,折己福寿,失己命中所应得者,比所偷多许多倍。
偷盗的心理是:我趁黑夜到某家偷到巨款,就占了大便宜。因为一个晚上就偷到几万块钱,比干一年轻松多了。他就认准这条发财的门路。或者认为:某某人贪污,很快就拥有了轿车、豪宅、多少亿的银行存款,这才是快速致富的捷径。因此就在掌权时利用职权以公肥私。
这是把如意算盘打错了。凡人只能见眼前的事,见不到甚深因果律。法界的缘起律并非凡夫心识所能测度,它丝毫不会失误、落空。凡是偷别人的东西、公家的财物,似乎占了大便宜,其实大损自己的福德、寿命。这样偷盗,失去命中所应得的比所偷的要多很多倍。比如贪污了一百万,结果亏了命里应得的一千万。骗取别人一万,折了自己两年的寿命。想一想:两年的寿命何止一万元呢?所以占便宜的人都得不偿失。像这样亏得太多,来世做牛做马还债的时间就长啦!
因上看似微小,只做了些偷盗,结果深陷恶趣百千万年还不清业债,这就是因果律给予人的加倍惩罚。既然造了这样的业,就要加倍地偿还,就有漫长的受报,长时间的劳苦。所以先要在地狱、饿鬼中受苦,出来后还要做牛做马,每天在田地里耕作,干到衰老不能动弹为止。这就是还债啊!
若用计取,若以势胁取,若为人管理作弊取,皆名偷盗。
偷盗的范围很广,一般人认为做小偷,别人看不见,撬门进去,这个叫偷盗,其它都不叫偷盗。想想看,这只是“小偷”,罪业比不上大偷。现在这世界是一个偷的世界,到处在偷。因果法则才没那么傻,只有人撬门进去才叫偷,账目上改动就不叫偷;利用职权侵吞公款,把公家的财物占为己有,就不叫偷。这叫“大偷”!
所以,用种种计谋巧取豪夺,做生意时以假冒真,以次充好,或短斤少两做种种手脚,都是奸心巧计,都是偷盗。在位掌权,以势豪夺,本不属于自己所有,却侵吞霸占,也是盗窃。管理财务时作弊窃取,也属于偷。
天理昭然,这样“偷窃”决定是堕恶趣的业因,将来一定堕为饿鬼,受贫贱之报,用漫长的苦难来酬还。
偷盗之人,必生浪荡之子。廉洁之士,必生贤善之子,此天理一定之因果也。
落到祖宗、子孙的因果律上看,就有古语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自己是做偷盗的人,将来就生浪荡子,将自己的家产挥霍荡尽。而丝毫不苟取,饿死亦不偷盗,就叫廉洁之士。这样心地洁白,就生贤善的子女。这是天理的必然规律。
三邪淫,凡非自己妻妾,无论良贱,均不可与彼行淫。行邪淫者,是坏乱人伦,即是以人身行畜生事。现生已成畜生,来生便做畜生了。
对于在家人来说,不属自己的妻室而行淫欲,都是不正当的行淫,叫做邪淫。所以守不邪淫戒就是一条原则:不是自己的妻子,无论良家女子或沦落风尘的妓女,都不可与她行淫。原因是:邪淫坏乱人伦,是以人身行畜生事。
我们这个人不同于畜生。在人间就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等等,这一切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夫妻来的!男女结为夫妻,就是家庭的开端。由此生儿育女,就有了父子、母女、兄弟、姊妹这些关系,这就叫“人伦”。
所以,一个家是以夫妻为根本。如果夫妻间不忠诚,整个家就被破掉了,人伦被破掉了,造成家人很大的心理创伤。譬如一个家,丈夫邪淫,跟别的女人鬼混,夫妻间的伦就破掉了。夫妻彼此有一生一世的承诺,要风雨相伴直至终生。做人要守住这一份承诺,不然夫妻的伦一旦没有了,父子、母女等的伦也会被破掉。
今天的人不守十善业道,出现许多坏乱人伦的现象。很多家庭支离破碎,造成下一代的心理不健全,这些都是由邪淫业招来的。
“以人身行畜生事”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人高于畜生,有人道的伦理、家庭观念,是知书达理的,畜生就没有这些。比如猪、狗、牛、马,没有固定的夫妻关系,到了发情期就随意交配。交配完了,各奔东西、互不相识。人不是这样,如果人到了随意性交的地步(像今天的一夜情,就是非常可怕的乱相),这实际是以人身行畜生事!一夜苟合,完了就扬长而去......不是做飞禽走兽的事嘛!
世人以女子偷人为耻,不知男子邪淫,也与女子一样。
世间的观念以女子偷人为羞耻,岂不知男子在外邪淫也跟女子一样。
邪淫之人,必生不贞洁之儿女。谁愿自己儿女不贞洁。自己既以此事行之于前,儿女禀自己之气分,决难正而不邪。
所以,一个家要守持五戒十善,这个家才是正当的家、清净的家,生的儿女才好。为什么呢?因为儿女禀父母的气分。
我们去观察:凡是男女作风不正派的人,生的儿女一定不贞洁。谁家的父母愿意子女在外鬼混成不了家呢?但自己已经做过这样的事,儿女禀自己的气分,决难正而不邪。
不但外色不可淫,即夫妻正淫,亦当有限制。否则,不是夭折,就是残废。贪房事者,儿女反不易生。即生,亦难成人。即成人,亦孱弱无所成就。世人以行淫为乐,不知乐只在一刻,苦直到终身,与子女及孙辈也。
邪淫不只是指有外遇,与外人行淫,包括夫妻的正淫也应有限度。超过限度,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不顾禁忌,都是在造作邪淫恶业。
夫妻正淫也要有限制,不能纵欲过度。不然身体的精华损耗光了,不是夭折就是残废。纵欲过度会大损寿命,使人在很年轻时就死去,造成家庭的不幸;或者纵欲致使身体受到很大亏损,成为残废。
从传宗接代来说,贪房事的人反而不容易生儿女;即使生了儿女,也难以成人;即使成人,也都身体孱弱,无所成就。原因是:纵欲过多,精血太薄,即使能孕育成人,先天的种子没有很强的功能,长出的身体就很孱弱。而人一生的事业、成就,根本在于精力;没有精力,就无所成就了。
所以,世人都以行淫为乐,哪晓得乐只是片刻,招来的苦却困扰终生,而且殃及子女孙辈。
此三不行,则为身业善。行,则为身业恶。
这里给出的标准很明确:身体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的不善业,就是身业善;身体做了杀生、偷盗、邪淫的不善业,则是身业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