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十、明离邪见功德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
世尊又教导龙王说:龙王!如果远离邪见,就能成就十种功德法。哪十种功德法呢?第一、得到真正的善意乐、真正见行相同的善友。
学佛人都希求越来越完善,想把自己不好的心修成好心,这要从哪里下手呢?从离邪见下手!比如若没有行善的真意乐,则是还被拨无因果的邪见势力障蔽的缘故。只要学习因果的教法,不断地去了解善恶因果的事实,逐渐破除拨无因果的邪见并引生正见,之后就会深信:哪怕发起善心布施畜生一抟之食,也一定感召丰厚的果报。由此就能满心欢喜地行善,这就获得了行持善法的真实意乐。
又比如没有求解脱的意乐,这也要从离邪见下手,远离的是认为世间有安乐的邪见。首先,应学习苦集二谛和十二缘起的教法,对于八苦、三苦、六道诸苦一一地抉择认定。抉择到最后,见到轮回当中连针尖许的安乐也没有,彻头彻尾只是苦而已。不仅如此,这轮回的因缘如果不在今世了断,就还将继续引我们去生死。这时就会厌弃世间法,哪怕转轮王的地位、福报也不能再吸引我们,由此就坚定地只求从轮回中解脱,不再幻想在轮回里得安乐,即得到了真正的求解脱意乐,一心一意在心上了断生死。
再进一步,如果原先没有为度众生求大菩提的意乐,就又要消除唯己为重的邪见,要认识到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曾经是无微不至哺育、关怀自己的母亲,而今他们深陷在轮回中无有止境地流转、感受着从地狱到天界无量无数的痛苦,由此发心尽未来际一定尽心尽力救度众生,这时就得到了救度众生的大乘意乐,能够常念利乐众生。
更进一层,比如自己以前没有离相行善的意乐,但通过学习空性教法,破除了认定万法实有的常见和缘起无作用的断见,见到诸法没有微尘许的实体可得,同时空幻的因缘和合又决定有无欺的感果作用,由此就能发起离一切相、行一切善的意乐。
经文的“得真善等侣”也要由正反面对比来生起认识。反面的情况是:在内心没有远离邪见期间,就免不了和这一邪见相应的邪友、邪法相处在一起。比如表面学佛,实际上内心还执著世间有很多幸福快乐,以这种认许世间有乐的邪见导引,就会召来层出不穷的“恶友”,和他们为伴、尽享“快乐”。自己可能更沉迷于周围的歌舞娱乐、影视明星、世界杯、奥运会、各种世间科学技艺、学说思想等等。所以,持什么样的见就召来什么样的法,都是同气相投、同类以聚;
然而,如果远离了邪见,不再认为轮回当中有什么安乐,那么内心的所求和外在行为上的做法就会完全转变。所谓“志不同不相为谋”,从此将很快远离世间上的恶友邪友,所感召到的都是解脱道上的真善法侣。像这样举一反三地观察思维,就能领会这一功德法的涵义。
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
如果非常深入地修远离邪见,在彻底破除了无因生、邪因生等邪见,进而对万法缘起生发生决定的认识、深信善恶因果绝无差错,就会开始从心里发起坚守的誓愿:从今往后宁可舍弃身命也终不造恶。
这是因果信念深入骨髓的表现。以此甚深信念,在任何境缘当中都不会丧失原则,也就能坚守戒律、护戒如眼。
下面看一则公案:
佛世时,安陀国有一位居士,每天供养一位比丘和一位沙弥的饮食。
有一天,居士全家出门,只留下十六岁的美貌女儿在家。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比丘见居士还没来,就叫沙弥自己去取饭。
少女听到有人敲门,知道是沙弥来了,就欢喜地请他进来,献出各种妖淫的姿态。她对沙弥说:“我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如果你能顺从我的意愿,我可以做你的妻子。”沙弥自忖:“我有何罪今天竟遭遇这么大恶缘。我宁可舍命也终不破戒。如果我这样逃走,她一定会出门拉住我,让路人见到有辱于佛教。”于是就想办法告诉少女说:“你出去关上门,我进屋稍微休息一下,一定满足你的愿望。”
少女出去关门。沙弥进到屋中,见有一把剃刀,心里欢喜,就脱下外衣,朝着拘尸那城佛涅槃的地方跪下合掌,流泪发愿说:“我决不舍弃佛法僧、不舍和尚阿阇梨,也不舍戒。正是为持戒的缘故,我今天宁可舍此身命。愿我以后的一切生都出家学道、净修梵行,究竟成佛。”随后自刎而死、血流滂沱。(《贤愚经》)
沙弥之所以为护戒而舍命,是因为他有因果正见。他深信如果舍命只是失去一世性命、以护戒功德尚有安乐的来世,而破戒则必于千百世中堕入恶趣、备受苦楚。
三、唯归依佛,非余天等;
第三、如果远离邪见,就能生起唯一皈依佛、不皈依其余诸天等的坚定誓愿。
这是因为经过自己的抉择、观察,远离邪见并生起正见之后,就以智慧见到只有世尊宣说的教法指示了法界真谛、是世尊以慈悲心设立了不可计数的法门引导众生直接或间接趣入解脱和成佛。所以,唯有佛是能开示成办安乐正道的大师,其余天魔外道、世间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都没有开示正道的能力,因此发起“唯一皈依佛为导师,再不皈依其余”的坚定誓愿。
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
第四、能得到直心正见,并永远远离一切对于善恶吉凶因果法则的疑惑之网。
“直心”指正直不偏颇的心、没有堕于断常边见当中。所谓正直就是心与真理相应,远离了无知、邪知、疑惑的状态,把认识调整得正而不邪、直而不偏;
“吉”是吉利、吉祥,指行善所得的福乐善报;“凶”是凶险、凶祸,指造恶所得的苦难恶报;总的以“吉凶”两字表示贯穿一切世出世间善恶苦乐的因果法则;所谓“疑网”就是对于这周遍一切有为法的因果法则怀有各种各样的疑惑,比如:造十恶真的会堕三恶趣吗?行十善真的会感召所谓的乐果吗?真的布施得富贵、放生得长寿、听经得智慧吗?真的是毫无差错的天理定律吗?或者,真的起了烦恼就感召生死吗?真的发菩提心就成为成佛的种子吗?诸如此类的疑惑就像一张复杂交织的网缠住了我们的心,以致无法坚定地发心行道,它障住了一切道行、功德的出生;
“永离”指只要在离邪见上痛下一番功夫、尽己所能地学习佛陀教法,而且运用正理反反复复地观察、抉择,就会逐渐破掉无因生、邪因生等一切邪见,对因果律生起正见、彻底破除一切吉凶疑网,随后就发起断恶行善、希求解脱成佛等的勇猛心力。
这里要知道,首先是发生观念的转变,随后就有信念的转变。如何发生观念的转变?方法就是破邪显正。邪尚未破,正就显不出来;邪一旦被破,正见必然显现。
对于因果律,就要认识到承许万法无因生为什么不合理、承许万法由上帝等主宰或者由其它不随顺的因产生又为什么不合理。在破除无因生之后,自然成立由因生;而成立由因生当中,破除了不随顺因(邪因)产生之后,自然成立由随顺因生。之后见解或观念就调整为:一切有为法都是由能生它的同类因所生,此外没有毫许是无因或不随顺因产生;
再限定于吉凶因果上,就具体地认识到:一切乐果下至地狱一丝凉风的乐受无不是由造善业所生,一切苦果上至阿罗汉身上的苦受无不是由造不善业所生。对此因果法则发生决定的见解,就是获得直心正见、永离吉凶疑网。
随后以这种无法夺取的信心就能摄持住身口意,恒时坚定地行安乐正道。正见所起到的是指控行为的作用。有了正见的指控,身、口、意就执持安乐之因的善行,这种执善坚固的心便是来自于深刻的信念。如同知道这是一杯毒酒后无论如何也不肯喝,行者深信造恶业会置自己于长劫恶趣中,纵然舍命也绝不造作;又深信佛法是能成办永世利益的大道,哪怕赴汤蹈火,也要求到。这都是由永断吉凶疑网而自信、坚定,所以无论在何种顺逆境缘中,也不生任何怀疑、退转;无论多少人指责、攻击、嘲笑,也不会有所动摇。
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
第五、由生起坚固的因果正见作为前提,兢兢业业地断恶行善,就恒时生在人天善趣而不再堕入恶道。
生起因果正见之后,就会像本经所说,昼夜常勤思维、观察善法、努力使心中不夹丝毫恶业、令善法念念圆满,这样便能彻底遮止一切恶趣诸苦。因为身口意上断掉了不善的业行,必然常生在人天、不再堕恶趣。
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
第六、由于正见的指导,身口意时时处于安乐的正道上,自相续就会积聚起无量无边的福德智慧资粮,如同滚雪球般日复一日辗转不断地增长广大。
多么值得庆幸啊!原先受邪见的支配、置身于苦因的邪道,致使心上积聚起无量无边的惑、业、苦;现在从根源上破除邪道、生起了正见光明,从此就步入从乐至乐、从明入明的康庄大道。每起一心、每说一语、每做一行都是福慧之因,暇满人身昼夜六时、分分秒秒都在恒时不断地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例如做利益众生的事就是在积福德资粮;听经闻法、思维修习就是在积智慧资粮。人生以此具有意义!活多久就积多久的福慧资粮。一生如果按照三万多天、七十多万小时来计算,持久地积累上进,就积出像虚空一样广大无量的福慧资粮。正见对我们的恩德实在太大了,它把从前埋头造恶、福薄慧浅的自己安置在殊胜的安乐正道上;使从前日夜积聚惑、业、苦的人身转成极具大义、如意宝一般的妙身、变成昼夜涌现福德和智慧的源泉。
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
第七、能永远脱离邪道、行于圣道。
之前,邪见坐镇在内心的指挥中心,误导我们在邪道上不断行进;现在以教理的武器把邪见剔除之后,恢复正见当家作主,也就能彻底停止邪道之行,永远行于正道。
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
第八、如果远离邪见,就能不起我见,舍离由执著自我而造诸恶业。
这一条也是修远离邪见到一定阶段自然会出现的功德。首先努力深化“万法由因缘生”的正见:不仅外器世间的现象如花果等是由因缘所生,内情世间的众生也同样是由因缘所生。对于后者又有逐步深入明确的认识,先是粗略地认识到善、恶趣的有情果报是由造相应的善业或恶业所生,进而更深入地了解苦集二谛和十二缘起流转的规律,就真正懂得有情的五蕴完全是因缘所生。再归到自身上就能确认:当下的自己无非是色(肉体)、受、想、行、识(心法)五种现相的假合,而这又是由惑业因缘造成,丝毫没有独立存在的自性——“我”;或者可以直接分析当下五蕴的组成,见到这是许许多多不同体性的色法和心法,比如有皮、肉、血液、骨骼、内脏等彼此不同的部分,又有种种受、种种想、种种眼识、耳识等,所以根本没有一体的“我”;又见到这一切色心现相在不断地生灭变异,也根本没有常住的“我”。
以此确认到“唯蕴无我”之后,就会停息执著有“我”的妄见,并能一改以往执著有我及为我起惑造业的错误行为习惯。这就是由于认识了本来无我,见到原来妄认有“我”和“我的”而为“我”起贪嗔造业的方式完全是颠倒无意义的,从此开始以智慧安住在“无我”当中,舍离以往随我执造业的方式。
我们可以再多思维这方面的道理。这是两个阶段的事。前面的阶段是执持有我的阶段。当时自己起心动念和发起行动有它一以贯之的模式,就是既然有我,那就应当维护我、满足我而行动。如是认定眼前的境界能服从自我、支持自我或者符合自我爱好、利益的,心就马上受取、爱护它,或者对其迷醉不已,便是生起贪欲的妄情;如果境界相反、对我不利、违背我、损害我,心就马上排斥、破除它,恨不得一脚踢开或者彻底打倒,便是生起嗔恚的烦恼;以此类推,认为“我”有功德,比别人好,心就显出一种高高的姿态,便是生起慢烦恼;或者见别人非常优秀、非常圆满,“自我”在得不到功德、地位等这些“光环”时,感到无法忍受,就是嫉妒。
总而言之,认为有“自我”存在,就时时都在为维护这个“我”而现起各种心理状态和身、口、意的种种业行。全副身心都围绕“我”这个最宝贝的贼子而操心、劳作,好像一家的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父亲、母亲天天围绕一个小孩做一切事一样。谁要对这个宝贝好,就生欢喜;谁要对这个宝贝不好,就非常不高兴;为了让这个宝贝一切体面、舒适、幸福,就像奴仆一样地服侍他、供养他、爱护他、装饰他。其实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无休无止的迷乱运动而已。
在破除了认定有我的邪见之后,就能看清这些想法做法的荒唐愚痴,会瓦解掉以前执著我的心理妄动和毫无意义为我的造作,这就是“舍诸恶业”的涵义。
从此,那些念念爱执自我、凸显自我、张扬自我等的愚痴妄动就逐渐停息了。因为这里只有“蕴”的客观现象,为它的高高低低、好好坏坏都不值得动什么情。它本不是“我”,不必为它那么执著、爱重,认为这是“我”而有意地装饰、美化、表现它更是以奴为主的愚痴行为;它本不是“我”,没必要为它高高在上而自豪,或因它地位低下而自卑。没有“我”,以后就再不必要为“我”动一分心思、做一分事,多么轻松!识得本来无“我”之后,就不再念念不断地说我、念我、为我,能逐渐停息无量无边为“我”而起的烦恼、为“我”而发起行动,这就是静息了惑、业、苦的迷乱运动,从轮回中得到了大休息。
九、住无碍见;
第九、如果远离邪见的障碍,自心就能安住在无碍的正见中,见到万法的真相。
所谓“碍”是有邪见的障碍,见不到万法真相反而生起颠倒的认知。这种情况好比戴上了墨镜、被墨镜蒙蔽双眼就见不到天地万物的五光十色,所见到的实际是墨镜所赋予的黑色。
以苦谛为例来说明,如果内心执取轮回世间有安乐,受这种乐颠倒的邪见蒙蔽,会觉得人世间处处有乐可寻,比如享受美食之乐、男女情爱之乐、亲情之乐、实现自我之乐、尽情歌舞之乐、旅游观光之乐等等。这就是住在有碍的邪见当中、是内心戴着乐颠倒的有色眼镜见到世间充满了乐、是内心受到蒙蔽而不见轮回皆苦的真相。
再与除邪见的状况和结果对比。远离邪见需苦下一番功夫,按照教理专门就“轮回是苦”做各方面的观察、抉择。比如通过思维八苦、三苦、六道诸苦,一项一项地认定这也是苦、那也是苦,绝不是想当然地认为或者信奉教条,而是通过真实的理由确认了周遍是苦、无从否认。比如“生是苦”就以多种理由从多方面认证,“老是苦”乃至其它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苦也一一以理由认证,之后综合起来即见到人们从生到死之间的一切过程都是苦性,再推展到六道一切生死,就可以全面决定一切轮回流转中发生的现象唯一是苦。
观察三苦则是换一种角度,把一切感受归纳在苦、乐、舍三受。再分别观察“苦是苦,逼恼性故”、“乐是苦,变坏性故,与苦相连故”、“舍是苦,是苦因故”,真正抉择清楚时,就破除了乐受是乐或舍受是乐的邪见。从此再看生活中人们误认的种种“享乐”、“快乐”就全部见为苦了。这才开始住在无碍的苦谛正见当中。
或者又观察六道从下到上每一层都苦。也就是具体针对六道每一道造业感果的情形,认定三恶道是苦、人道是苦、修罗道是苦,上面天道里的欲界天和上界天也纯一是苦。除此六道再没有其余道,所以轮回纯一是苦。这是通过一一观六道苦,破除人天等有安乐的邪见,住在三界唯苦的正见当中。
再综合起来就见到轮回中一切法都是一直不停地随惑业的力量运转,众生陷在惑、业、苦的循环中流转不息,自始至终的每一点状况都成为发生后来诸苦的因素。像这样清楚透彻地观察到一切有漏诸法无不是苦之后,就恍然明白轮回此处毫无安乐可得。以对苦谛的明了,消除执乐受为安乐的谬见,从此见到世间的情形不过是毫无自在地常转苦轮,无论看起来多么快乐幸福,都是走向忧苦的前因。这时不再有任何安乐之感,就是把乐见的有色眼镜摘去,住在无碍的苦谛正见中了。
十、不堕诸难;是为十。
第十、不会再堕于恶趣、轮回等的险难当中。以上讲了远离邪见的十种利益。
心怀邪见、不明真相的人就像瞎子走在悬崖上,一脚踩空便坠入万丈深渊,是极其危险的处境;但是在远离邪见、生起正见之后,必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使自己步入安乐正道,即得到不堕诸难、化险为夷的功德。
人的行为既然受见解引导支配,由不正确的颠倒见就会使人做出很多伤天害理、害人害己的事,或者是盲目追求招致毫无实义的杂事、苦果。以邪见的障蔽,所作所为都是不理智、颠倒、给自他制造衰败、痛苦的。
比如执持没有善恶因果报应的邪见,会使人肆无忌惮地造各种恶业——既然杀生无报,就以身体毫无畏惧地杀害生命,甚至像割草那样轻意、随便;既然窃取无罪,就不择手段地损公肥私、贪污、诈取等等;或者认为人类有自由说话的权利、不必约束自己,因此就信口开河、大说绮语......如是在一天当中可能造下不计其数的恶业。这样的人极其危险,他是时时处处往恶趣走,尽其一生所造的恶业足以使他几千辈子沦落在恶趣受报。
又比如,内心执持世间有安乐可得的邪见、认为只有现前实实在在地享受五欲才是真实安乐,就会受此邪见误导、发起行动尽一切努力去追求现世的享乐。他的人生目的只有一个,即尽可能地及时享乐。以这种邪见引动的生活方式是怎样呢?它的危险性在于完全听任贪欲等烦恼的支配、不顾一切地造作求取,结果每一念、每一语、每一行都是生死业因。经过一生几十年的积累就会造成无数后有的生死因缘,系在漫无边际的轮回中、难以超离。
以这两个例子,不难了知邪见是误导众生起无量惑业、感无量苦果的根源。只要它还留存心中,就会不断地施展魔力,致使众生做出无量无数的颠倒之行,沉陷于生死淤泥。
如果能认清邪见是损害我们最深最惨的怨家,使我们丧心病狂发起无数恶行妄作、使我们长劫被拘留在生死中不得安乐,那么就不应当再容忍它存在,应当举起佛法的斩魔剑将它赶尽杀绝。
只要以诚挚心对佛法教理认真地思维抉择,经过一段时间,就一定能消除多种疑惑,出现日渐明朗、决定的认识、真正远离邪见而启开正见。从此以后由明见离苦得乐之正道,就自觉地全心投入、日夜不断修持安乐之因,自然会脱离以往奔驰于恶趣和生死苦海的险难。
经过以上正反面综合观察就会见到远离邪见对于自己是极为迫切紧要的事。故而应从内心发愿:从今天开始,对于所学的法要我一定结合自心、认真思维抉择,一改以往简单听听的状况。
为什么要发大精进、除遣邪见呢?因为这关系到自己今后生生世世的前途命运。如果早日远离邪见、生起正见,就可以尽快走上解脱、成佛的正道,带给我生生世世的安乐幸福;如果不能从根本上破除邪见,就仍然会受它支配乃至堕入生死险难之中,一如过去生死的惨状。所以,即使不说为利众生,仅为利益自己的现生来世,也应下定决心、尽一切努力通过听闻、阅读、思维等方法远离粗细一切邪见。这才是从根本上利益自己。因此我们应当奉行世尊在本经中给予的教导——常念、思维、观察,下至不令心中杂有丝毫邪见。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应当百倍精进地思维、抉择、探求万法的真相。
如果能于此立志,加上长年持续地以教理思维、抉择,必将渐次远离粗细种种邪见,启开明见世俗胜义诸法的正见、真正获得以上所说的种种功德。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如果将修持远离邪见的善根回向无上菩提,就必定快速成佛,证得一切佛功德法、成就自在无碍的神通力。
众生本具如来藏性,有无量无数的自性功德,但由陷于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执著就根源而论是起于无明邪见,即对实相不但不明了反而颠倒缘取。由于执著无因果、有我等邪见,便相续不断地起烦恼造业,导致惑、业、苦三种染污遮蔽灵知、沦为痛苦业障凡夫。
因此,邪见是心中的魔王,它使得心识不断发起颠倒的想法和做法、一再加强错乱的力量,导致难以见到心性本面、难以显现本具的神通妙力;一旦从根源上破除邪见,就开始减弱乃至停止惑、业、苦的相续流转;如果把破除邪见的功德回向大菩提,修到消尽一切障垢而成就微妙佛果,就无余显发心性本具的佛功德法、能够在十方世界普现千百亿化身,自在无碍地施展身、口、意的神妙通力,度脱无量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