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赞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颂 | 益西彭措堪布译讲
吙!
普贤从普平等性,成一切佛殊胜子,
佛业遍行众生界,一切种胜礼赞尊。
“从”是讲根源。“普平等性”指内在的自性普贤,一切都是平等的性或者不二的性。在证得了这个性以后,遍在一切处都普遍地贤行,这也无非是本性随缘成德,随不同的缘出现不同的力用、德行,以此就成为一切佛的殊胜子。他叫做“长子”,表示能荷担一切佛的事业。什么是“荷担”呢?这是表示一种能力,一切性分上应有的全部证到。
怎么成为佛的殊胜子呢?这必须从平等性着手,不是从分别心有偏执、偏向上来的。否则就不叫普贤行,是处在妄执的行为中,也就无法荷担一切佛的事业。只有证到一切平等性,也就是十方三世无二的本性,它是周遍的,不落在时、方、数量任何边上,不落在任何执著相上,这就叫“平等性”,证到了这个性,才能发起无边的普贤行海,才实际行到了一切佛事业,才成为一切佛的殊胜子。
“佛业遍行众生界”,由于平等性是周遍的,万法都是这一个性,一切众生也不离这个性,而且性普贤遍于一切,所以他能遍在一切众生界里显现佛的事业。事业是力用的所作,也就是能对一切众生作利益,施展贤妙之行。
“一切种胜”,由于他是平等性中出来的,所以没有一个不殊胜。而且,一切行为都超胜了外道、凡夫、声闻、缘觉,以及彻证前各种菩萨地的行为。这一切的根源是他彻证了平等性,从理体的普贤里遍一切时方,出现无边的行为。所有用都出自这个体,都是本性力用极致的发挥,因此任何行都称为大行,任何方面都是殊胜的。这样来礼赞万行之首的普贤菩萨摩诃萨。这是总的礼赞。
供养具海供佛海,利乐之海护众海,
行传之海遍刹海,功德之海礼赞尊。
一切妙行都摄在“上供诸佛、下化众生”两方面。所谓“贤妙”,是表现出内心的善德,总的说,对于佛兴起供养,对于众生发起护佑。由于他证了平等性,所以能展开周遍的妙行。一切都是尽十方三世,以全法界心、尽法界量而现前的。
对上是供养一切佛海,而且普兴无量无边的供养具。以尽法界心量的无数胜妙之物,或者说自心幻变出无量无数供养具来呈供诸佛。
而且,对于法界心里无量种类的众生,做无边的恒顺行为。随顺他们的种种意乐、种种根性、种种知见、种种习俗、种种语言、种种身相、种种生处等等,给予种种现前和究竟的利益、安乐。
这样,以上供和下护两方面所统摄的无量贤妙之行,在十方无边的刹海或世界海里,有无量的行为传记海。
因此,在彻证果位的普贤身上,已经现前了无边的行为海,这上面任何一种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总汇起来,无数圣凡的思维、语言也无法测到大功德海的一分。由此礼赞无上的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
于佛佛子妙行海,教证无量法理海,
一切种皆自在转,恭敬礼赞普贤尊。
对于佛、佛子的妙行海全都度越了。“佛”,包括十方三世一切佛,譬如东方阿閦鞞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药师佛、释迦佛、燃灯佛、迦叶佛等等。“佛子”,指诸大菩萨,譬如观音菩萨、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无垢称菩萨等等。总而言之,对于他们行为海的一切种类都自在而转。
对于一切教法中所宣说的、证法中所贯彻的无量法理海,不是停留在认识上,而是理上所说的一切全部在事上实证到了,一切方面都自在而转。根本不必谈虚妄分别的行境,大智慧金刚体所具的无边妙理全部实证到。譬如本身的法理上缘起如何,法性如何,整个华严法界是怎样事事无碍的行境等等,通通实证到了。所谓一身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一口具无量舌、一舌出无量音声、一一音声出无量言辞海、一一言辞出无量辩才海、一一辩才出无量法义海等等,如是种种全部实证到了,这叫做“一切种皆自在转”,也叫“作用解脱”。没有任何处有阻碍,或者行持不了、证不到的。
这就知道,他达到依文殊智所有妙用都彻底证到的地步。也就是本性全部显发后入了不思议解脱境界,这就叫“一切种皆自在转”。他是真正能扛起如来事业的大长子,所以《华严》以普贤为长子,他代表行为上直接证到;文殊为根本,代表起一切行的根源。
成平等性普贤慧,如空不动普贤定,
任运事业普贤行,一切普贤礼赞尊。
这里以慧、定、行来摄一切法、一切道。“成”字要统贯到整个四句,表示果位上已经证成,不是在性上本有而没有显发。否则只是落在虚妄分别里,是处在分别心妄动中的行为,就不称为大行普贤。因为在妄动中就不是平等性,有这样那样的执著,一起心就落边,不可能周遍、平等、不二,不可能不动摇、任运,所以,没彻证到果位,就不会出现普贤的慧、定、行。
然而,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已经实证了平等性,所以叫“普贤慧”。一切处都是无二的本性随缘成德,没有不平等的,高低、善恶、美丑、是非、人我等的虚妄执著全都没有了。在真正的慧照里没有两种法,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他成就了这样平等性的普贤慧。
之后,并不是分别心缘境妄动的状态。分别心缘境就处在不断地迁变当中,但他消失了所有的分别妄动,如空般如如不动,这叫做“普贤定”。虚空不同于客尘,客尘忽来忽去,这是“客”,它动摇不停,叫做“尘”,这代表一切有为法,或者在虚妄分别中不断地迁转、流变的幻梦般的境界,这些不叫如如不动。而虚空从来不会动,《楞严经》里就是这样解释“常住真心”的。其实,得了体才能入真实的定。这里是说,如同虚空不是因缘所作,所以没有前后变异、忽来忽去动荡的相,这就表示证到了如如不动的普贤定。没有一点妄动的缘故,当然是遍一切处的普贤定。前面是遍一切处的普贤慧,后面是遍一切处的普贤行,这就成为“普贤”。没证到本性就不可能成为普贤,因为普贤是要遍一切时、一切处的,没有两样。
然后,有了普贤的定慧,就成了“任运事业普贤行”。住在定中,刹那不动法界;住在慧中,恒时智慧朗照,没有任何缘境的偏识,因此是任运、周遍地成办事业。“任运”就是法尔如然,不加任何预计分别,所以自然遍十方一切界兴起事业来,这叫做“普贤行”。
在彻证果位的普贤上面,就是“一切皆普贤”,无不贤妙。以此来礼赞成就了无上大行的普贤菩萨摩诃萨。
普贤一切佛自性,等于诸佛佛子性,
时方边际妙周遍,已遍吉祥礼赞尊。
“普贤”是一切佛的自性,理普贤、自性普贤、体普贤、用普贤等都是指“一切佛自性”,实际也是我们的自性。
就体普贤来说,“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这是一切三世佛的自性。这个体遍在一切法中。一切法都是这一个体,或者说是由体随缘变现的,因此没有一个法脱离体,这叫做“普”。“贤”,指本性上具有德相、力用,自然会随缘遍照、显现、起用,这就叫“贤”。
从用上说,体是周遍的缘故,用也是周遍的,这上“一即一切”叫做“普”,“一切即一”叫做“贤”。任何一法都是这个性,不会脱离这个性之外有什么法,因此,起用的时候,任何一法都是周遍一切的。由于本性的智慧本来遍在一切处,在果位普贤上没有不遍照的性,无一法不在它的性中,看起来好像外在做行为,实际他内住的就是这个本性,因此,以本性无不周遍的缘故,用没有不周遍的,这就叫“普”。而且一切也就是这个性,这叫做“贤”。这就知道,普贤是一切诸佛的自性。这是从本来理体上说。
以这个缘故,现前了普贤,就周遍地等同于一切诸佛菩萨的体性。这个性代表或者周遍等同于一切诸佛菩萨的体性,因此,一个普贤就摄尽了一切诸佛菩萨,或者说他就是一切佛妙行的代表。
懂了这一点后,回向的时候为什么要以普贤行愿来印持所有善根,就可以一概断定下来。也就是说,我们最终要穷证的果位实际就是普贤,因此,所有回向印持处就结归为“为得普贤殊胜行”,或者说“圆满普贤诸行力”。透了这一点,你的回向就会特别决定。因为你有了定解,知道就是这么回事,之后不会再变动,不会认为这是某个教派、某个法师或者某个偏好者所提倡的。
我们应该看到,印、藏、汉各地的祖师,都共同提倡《普贤行愿》。你学《道次第》,最后是“由《普贤行愿》印持回向”;学宁玛派三殊胜,后面是“以普贤行愿回向”;学净土,最后是“普贤行愿摄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任何教派都一致承认,普贤菩萨摩诃萨是诸佛长子,是一切万行的代表。
这里关键要认识到,为什么以普贤行愿为无上的回向。就是因为他穷深至极地彻证了本性的力用,出现了无上、无等、周遍、圆融的行为,一切诸佛菩萨的妙行全部摄在一个普贤里面,无不圆满。这样确定后,我们的回向就变得十分坚决。不必好像我强迫似的多次劝你念修《普贤行愿》,应当是你自己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每次很主动地用它来印持回向。龙树菩萨也说:《普贤行愿品》的两颂是极殊胜的回向。而两颂的关键就是“为得普贤殊胜行”,他是果位至极穷证的代表。
接着讲后两句。已经到达了时方的边际,全部周遍,也就是经上说的“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以及后面的“无尽......”,这就叫“时方边际妙周遍”。
“妙”字代表体普贤或者自性普贤全体显发,它含裹十方三世,无不周遍。十方三世众生分别心现的现相,全部在法界大圆觉海里无余现前。他是以全法界心、尽法界量为众生现一切妙行,所以是“时方边际妙周遍”,意思是全部在性海里无余显现。虽然那些都是假的,实际没有,但是在海印三昧里无不彻照彻见,因此,他的力用可以遍一切处。我们不要以为,普贤菩萨居于某时、某处,是一个有肉体形质的圣尊,这样的话,他怎么能遍到十方三世?又怎么能叫妙行呢?是不是像一个人特别会跑步,整天东奔西走,忙得满头大汗?不是这样的。
“已遍吉祥礼赞尊”,本来一切吉祥,只是我们落在分别里就变得不吉祥了。我们凡夫都是瞎闹,这就使得处处不吉祥。我们有分别、执著,一直缠绕在里面出不来。但是,普贤菩萨虚妄分别的迷梦全部消失了,这样哪有什么不吉祥?还有什么苦?还有什么不清净、不好、不平等的?或者要增一点、减一点的?没有了!一切平平等等,一切极其吉祥。这就知道,体上是周遍、清净的,用上没有任何障碍。一切不自在、有障碍、有苦,或者顺着错乱之流的不吉祥状态全都没有了,因此是周遍吉祥。这样来礼赞普贤菩萨摩诃萨。
于胜妙之性普贤,普行礼敬善赞福,
愿一切众得妙色,定慧言辞辩无尽。
这是回向祈愿。
“于胜妙之性普贤,普行礼敬善赞福”,是说对于极其殊胜微妙的自性普贤,普遍行礼敬、赞叹的福德。一切都是自性普贤在显发力用,无论是普贤敬、普贤供、普贤定、普贤慧、普贤喜、普贤忏、普贤请、普贤入等等,全部是自性普贤的力用,无不善妙。因此,对于普贤的一切行为海,无不兴起最深的、最具胜解信的恭敬,从而口中很善妙地作赞叹。这样会得到无边的福德。
“愿一切众得妙色,定慧言辞辩无尽”,这样赞叹所得的福德,回向愿一切众生得到微妙的相好,虚空藏、首楞严等各种三摩地,以及无倒无乱地认识诸法空性和缘起的智慧。而且愿一切众生都得到言辞无尽的辩才海。
一切佛法普愿持,一切众生普愿利,
普贤行恒住利他,普兴事业普吉祥。
这就归摄到发愿的两个重点:一是对于一切佛的法藏都愿意无余摄持;然后是对于一切众生都愿意作一切种类的利乐。这两点含摄了一切善愿,或者说是一切善愿的根本。佛法住世才有利乐之源,所以愿摄一切佛的法藏,以此对于一切众生界作一切种类的利乐。
“一切”是说,如果落在有局限的量当中,那就不是普贤行,普贤行是一切种类无不含摄,就像虚空周遍一切色法那样。本性里有多少德,就发愿成就多少行,没有说只取一部分。普贤行愿真正起来的时候,是不落任何偏执的。不会以个人的偏好,只取这类不取那类。或者说我只做高的不做低的,那你还有高下的不平等心。或者说我只认自方,不认他方,那你还有自方的偏执心。而普贤行如虚空般周遍,哪里会舍一个善行?哪里会妄加一种分别?所以是普遍对一切众生作一切种类的利乐,下至一口茶、一点凉风的乐,全都要给他。
有人说:这不是落在人天善法里吗?其实,真正懂了自性普贤,就知道它圆摄一切,一切无不圆。我们懂了这些,就真正能随顺普贤行而发愿,这就最真实地合乎了本性。
“普贤行恒住利他”,由于有悲的力量,一切众生都是法界同胞,就像脚痛了手会帮着揉一样,如果不去揉,就遮蔽了天性。所以,自性普贤起用的时候,见到任何众生有苦,都会拔除;见到任何众生缺乐,都会给予;见到众生处在迷乱中,就会说法;见到众生的性的时候,就自然会随顺而变现、起用来利益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内在有悲的自性,众生内在也有悲的自性,所以回向“普贤行恒住利他”,普贤行一切时都住在利他里。这就对了。
有的人常常分不清自利和利他。有时候我们遮止自利,那是指缘着一己之私,想着为我求利益,求恭敬、名誉、安闲、享受、财富、地位,想着我的尊荣、我的相貌、我的见解、我的主意、我的......一直缘着私我起各种心。但实际没必要缘着假的我,求这种“自利”。实际上,利他就成就了自利。也就是,内证的时候彻显法身,这是自利的究竟;外用的时候,无论对任何人,在任何时、任何处,都住在利他里。这就真正符合了本性,不受私我意识的阻碍,也不受任何有偏向的法执的障碍。
因此,体普贤在一切处都要发挥随缘利他的妙用。这样我们就要祈愿“普兴事业”。自性普贤显发的时候不是变成雕塑,而是“普兴事业”,一切处都是普贤的道场,任运地起用而兴起无边的事业。
而且,祈愿“普吉祥”,一切都是吉祥的,不受各种偏执的障蔽,不落在妄分别的虚假幻影里。如果被虚假的幻影蒙蔽了,就会一直在梦里转来转去,这叫做不吉祥或者衰损。我们陷入轮回是极大的衰损,自性普贤随着虚妄分别起各种惑业苦,使我们一世又一世的历程都处在不吉祥里。我们不是落在苦苦,就是落在坏苦、行苦里,总之我们只会造苦,一直陷在苦的轮转里出不来。这是我们最大的没落。
现在我们心心念念就要希求“为得普贤殊胜行”。每一次、每一座、每一天所修的善法都要这样来回向,这样才能回去。回去以后,自性普贤现前的时候,的确无不吉祥。再不受虚妄分别的蒙骗,再不随着错乱习气的力量走。我们想:错乱会有吉祥吗?妄动是真正发挥本性的妙力吗?那不是沉沦吗?我们现在要回头!而回向就是回头,回向在哪里呢?回向于“为得普贤殊胜行”、“圆满普贤诸行力”,或者说“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等等。这就使得我们的生命止于至善之地。应当如是信解、如是奉持。
一切等性普贤中,不动然以诸分别,
所变轮回幻有界,普愿悉成妙普贤。
这是最后的祈愿。本来一切众生住在一切等性的普贤中没有动摇,但是以自己兴起各种虚妄分别的力量,就变出了像幻事一样的三有界,祈愿这一切错乱的幻境都无余寂灭而现前本有的妙普贤。也就是,祈愿自他的一切迷乱境都寂灭,而实证到普贤果位。证到的“妙普贤”就是“一切等性普贤”彻底显发,果证和自性是一个,不是两个。
“一切等性普贤”就是自性普贤,或者说体普贤、用普贤。由于它是一切不二的,所以叫“等性”,没有不同的两个法。如果有不同的法,此不是彼,彼不是此,那就不平等了。“不动”是说,真实的普贤界一刹那不动摇。
“然以诸分别,所变轮回幻有界”。“以诸分别”是说迷掉了自性普贤,然后缘取幻相,在这里分别、执著,就好像从本来的平等性普贤中出去了。就像一个人坐在这里,忽然间睡着入了梦境,在梦里不断地变现境界,自己也感觉在不断地经历什么,实际这一切只是一念妄觉,本来没有动过。同样,众生心前的一切说到底就是虚妄分别,是本来没有的,但是以它的力量,就变起了无量无数轮回幻有的境界。
“所变轮回幻有界”,“幻”有清净幻和不清净幻。“轮回幻有”是不清净幻,因为它是由各种虚妄分别,相续不断地变起的似有实无的境界。分别心就像幻师,以它的力量就像念了咒一样,在自己心识的境界里不断地现起各种各样的相。这叫做“幻有界”。但这些相实际没有,只不过是一念妄想,结果就落在如梦般的境界里。这里面是没有普贤的。
我们现在要回向让众生全部回归,也就是“普愿悉成妙普贤”,祈愿一切众生以分别变起的轮回幻有界全部消失,现前本有的妙普贤。不要以为“妙普贤”是某一个人,它实际就是一切众生普遍贤妙的自性。这样现证以后,整个大地无非是佛土,一切无非是佛,一切行无不贤妙,没有一点不清净的,没有一点点贤劣、高下之别。这就真正回归了本来的普贤。因此,我们最终要回向到“悉成妙普贤”,这也就是“为得普贤殊胜行”。
总而言之,了解了《普贤赞》以后,我们会知道该如何发愿印持所作的一切善根,也知道生命最终的方向是什么,这样我们的一切行为就有目标了。世人错认了一个“我”,认为我要得到某种成果、某种世间名利等等,他心心念念都回向在那上面,一心想得到那个。而我们明白了“普贤”是怎么回事,自性普贤如何本具体用,如何回归,彻证的时候如何遍现普贤界、发挥普贤行等等,这样就看到了一个人修道最终要达到的地方。这是究竟圆满的果位境地,也是我们做一切功德最终要回到的地方。因此,你的一切善根都要以《普贤行愿》来回向,用它来印持,使得你生命的方向全部往这上走。
懂了这一点才明白,它的确摄尽了一切回向的要义,再也找不出更究竟、更圆满的回向了。这样我们心里就确定下来,如果你有智慧的话,那不必强迫,也不会有什么后悔。不会认为:我现在按照《普贤行愿品》回向,感觉还有亏了的地方,万一以后有更好的,我不就亏了吗?你让我这样回向,以后我后悔了怎么办?当然,如果你没经过理智观察的话,是有可能后悔,或者会感觉不安,或者还寻找别的什么。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有的人容易一时激动,要报这个、填那个,念这个、修那个等等,到后面就感觉:我好像搞错了,是不是上当受骗了?但是我认为,我前后经过一年,反反复复地讲明了这个道理,大家应当心里非常明白、有胜解。这样的话,行持就是坚定的、欢喜的,而且是自己主动、踊跃地来行持,也就不会出生这些后患。
为什么要再再地强调?因为这是从你现在初步觉悟,一直到成佛之间,不变不改的大行愿。如果没有真实信解,那怎么能坚持下去?只是随着大流转,或者一时兴起,想捞功德、凑热闹等等,这种心态是不行的。只有起了智慧,认定了这个道理,确定它是自己最终的目标,不会有比这更真实、更圆满、更究竟的了,之后每一次就能坚定地一心回向到那个最彻底的地方,这才是无上的回向。这样的话,我们这次《普贤行愿》的讲授、学习才会有真实的意义。
此具八圣道数目之偈,乃文殊欢喜所撰,时值火马年八月二十七日。愿增吉祥!
思考题
一、从以下五部分,思维礼赞偈的涵义:
(一)总礼赞:普贤成为一切佛的长子,能遍众生界作佛事业,无不殊胜;
(二)现前上供、下护所摄的无边行为海,具无量不可思议功德;
(三)对于佛佛子妙行海、教证法中的无量法理海,都自在而转(实证);
(四)成就普贤慧、普贤定、普贤行,无不贤妙;(五)等同一切佛佛子的自性,周遍十方三世,无不吉祥。
二、从本礼赞偈领会:发愿要把握哪两个要点?
三、众生本来的状况如何?又是怎样变起轮回幻有界的?对此应如何发愿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