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菩萨发愿偈讲记
智圆法师讲解
大家每周都念佛,念《大慈菩萨发愿偈》。我也自祈请,在今天短暂的时间里讲述这篇殊胜发愿偈的内涵。
简要概括,这篇《发愿偈》摄集了净土“一心希求”的要点。包括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恩德,发起信心、恭敬以后作大归依,忏悔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罪业,将所修的所有福善至心回向在净土方面。而且,大愿贯穿了平时、临终以及往生后大乘的四弘誓愿,铺展成无尽普贤大愿的内涵,因此非常圆满精要。念诵这五偈半,能够把握住大乘净土佛道的殊胜内涵。
以心、佛、众生三相续这个要点,能贯通发愿的要旨。也就是我心作为中间枢纽,与法界藏身诸佛第一的阿弥陀佛相连通,而这份功德修持要普及到法界一切众生。上连弥陀,下连众生,其中以信心向着佛尊,以悲心向着众生。如此我们会明了发愿的要旨。
这是成佛的捷径。我们要永远顶戴阿弥陀佛。以信心了解他佛的悲愿力能入我心,只要我至心祈请最有缘的阿弥陀佛,他无穷的威德力就会入在我心中,成满我的所愿。因此对自身来说,信心是根源,完整地说,我以信愿心能感,阿弥陀佛以智悲力能应,自佛与他佛相感通,佛功德入自心。这样无论忏罪、回向,都得到佛的摄受。再者,以悲心与群生相感通,也就是要有慈悲引起的增上意乐菩提心。这样的话,一切时处不忘众生,从始至终不舍离一个众生,乃至虚空界尽之间广利无边有情,这就是普贤行愿的内涵。
说到心与佛的感通,在刚才内支和外支因缘和合之下,我们应当祈愿在此生归命以后,感应要随时现前。佛力时时住在心中,得到佛光的加被。清净光、安稳光、欢喜光、智慧光、常照光等的十二光德,就在自己心中同分而现。当然大的有见光、见佛等,但也不要执著,起码自心常常处在与佛同分的境界里,欢喜、安稳、智慧、光明等。再者,推及到临终时佛力注入,亲见阿弥陀佛、极乐圣众、净土圣境等。而且往生以后花开见佛、顿悟无生、圆证功德、开启智慧等等。这一路都以信心与弥陀相应,之后他佛入心、本佛现前来完成佛道。
说到心与众生感通的方面,是以周遍悲的力量入一切众生心。其中特别提及“念佛人”,广义来说,一切与阿弥陀佛有缘者,所有沉溺苦海的众生,普愿他们都往生极乐刹土。这就是《普贤行愿》结归到“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的发愿。这一条的具体落实,就是无论何时何处,发愿回向都不忘众生。这是大乘佛法的心要。因此,在悲的方面要想到:无论忏罪、回向,都与众生一同作,自己想得到的从始至终的利益都不忘众生。也就是同一切念佛人,感应随时现;同一切念佛人,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同一切念佛人,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同一切念佛人,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这就叫做“悲利众生”。像这样,结合在净土上以信心和悲心来完成佛道,最终推为无尽的普贤行愿,就得到了大愿的心髓。
在总的把握了心要,贯通了大愿的血脉后,接着要了解愿文每一颂的涵义。由此能具体随文入观,得到发愿的极大力用。
大慈菩萨发愿偈
十方三世佛 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 威德无穷极
实修是以心来进入的。这里我们心中首先要观出阿弥陀佛,当我们心作佛时,是心是佛,也就是现出阿弥陀佛,佛的愿力必然在此。因此,无比殷重地以心缘念佛的功德和恩德,来向无上慈尊阿弥陀佛作敬礼。
当念到“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时,要从深度上进入。也就是一切佛都是同一本性,当他们开发时都是同一功德。这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功德全摄在阿弥陀佛一尊上。从功德来说,阿弥陀佛无等无上,括尽了一切功德海,无有遗余,因此至心归依。从恩德来说,阿弥陀佛与我最有缘,他的大愿偏接浊苦业重众生,从恩德、因缘上也尊阿弥陀佛为第一。因为有缘,加被就来得快;因为有缘,所有佛的力量就在自身上出现作用。而佛是无等无上的,想到在十方三世一切佛里,阿弥陀佛救我的恩德是最大的,因此想到缘念其他佛,不如念阿弥陀佛。这并没有贬其他佛的意思,而是从佛的恩德、缘起上发起至心的归依。之后要以非常宽广的心眼,看到此生解脱、登入净土,来世在阿弥陀佛座下开发本性,圆成普贤行愿海,所有这一切都要靠阿弥陀佛,因此,把生命完全交付给阿弥陀佛。要这样以很深的信心来缘念佛的功德和恩德,至心发出“阿弥陀佛第一”的认定。
念后两句时要扩展观想。面前的阿弥陀佛实际是法界藏身,他的光明遍照法界一切处,威德入于无边众生心。这时要观到,佛光遍照到所有地方,佛心入在一切众生心里,佛的大愿威神以九品或无量品类普接法界一切众生。乃至五逆十恶,临终至心念佛都蒙佛接引,生到净土。下至鹦鹉、八哥,称念佛名即生得到解脱。像这样,普救上中下所有种类的有情,有无穷无极的威德,在这种状态里对阿弥陀佛生起无上的信仰。
我今大归依 忏悔三业罪
凡有诸福善 至心用回向
前面已经缘念佛的功德和恩德,发生极大的信心和敬重,现在就作大归依,这个归依是普同法界一切众生归入阿弥陀佛愿海。由于这种缘起上的认定,对于佛功德、恩德的深信,因此,发心把生命完全归投阿弥陀佛,把一切解脱成佛的愿望归向阿弥陀佛,这样确认自己的道路。
大归依就是没有任何保留,大归依就是没有任何徘徊犹豫,大归依就是在苦海中沉迷的自性佛,向着他佛作最大的归依。这决定因上所有道路结合阿弥陀佛来修,果上所有功德依靠阿弥陀佛来完成,最终与阿弥陀佛一体无二,要以这样的心来归向阿弥陀佛。也就是已经观了佛,念了功德,作了敬礼,起了信心,之后这样归依就得佛摄受,佛的神通眼亲自看到了我的心。
在归依阿弥陀佛以后,在导师前忏悔、回向。也就是要发最大的心,想到无始以来,自从一念迷失以后,执著一个我,然后纵贪嗔痴起身口意,所造的罪业无量无边,现在与法界一切众生一起在阿弥陀佛面前忏悔,愿一时清净。之后想到,过去、现在、未来所造的一切福德善根,全部至心用于回向,完成佛道。这条道路就是后面所说的“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等。也就是心中要缘想法界里的一切众生,他们的名字都可以说是“念佛人”。或者从切近的角度来说,一切与阿弥陀佛有缘的人,包括结各种缘的众生,所有都回向在这一点上。也就是要有净土往相回向和还相回向两重内涵。“往相回向”,就是和法界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国,“还相回向”,就是到极乐世界后,成就大道来度脱一切众生。
“福善”,包括今天所修的念佛、念经、修法等功德,以及供佛、布施、给大众做事等功德,以这些为主,再摄集过去、现在、未来所作的一切福德善根,合起来回向在以下所希愿处。也就是结合在净土大道上,如何与佛感应、临终往生、见佛了生死、普度一切众生等。要这样作最圆满的回向,作和法界众生一同得利益的回向,这就是回向的要旨。以下是回向的具体内涵:
愿同念佛人 感应随时现
临终西方境 分明在目前
见闻皆精进 同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回向以祈愿为体性,要想到所希愿之处,善根就回在这里。希愿之处,包括从现前的感应到临终的往生,到往生后的成就。
首先,“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此生归依阿弥陀佛以后,我有信愿行的力量,佛有智悲力的感通,愿我和一切法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前,佛光住在心中,随时有不同程度的感应。也就是要和佛心接通的意思,以信心为主,和佛的力量相感通。这样时时在佛光的护佑中,在佛心的加被中,我的心也自然转成佛的智慧、功德、福德、受用等。像这样,时时祈愿我和佛的心不离,如同母子心心相应一样,这叫“感应随时现”。不论白天醒觉中,还是晚上睡梦中,都不离佛,随时和佛感应。
有了这个基础,自然和佛心不断地连接,而且越连接越深。因此接下来的祈愿是:愿我在临终时,阿弥陀佛现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现前,海会圣众现前,西方莲池、宝树现前,了了分明地出现在我眼前。这是临终的祈愿。作这个祈愿时也要想到,和一切念佛人或有缘者临终都出现这些境相。
接着是见佛之后的往生祈愿。也就是,当见到佛、圣众、净土庄严等的瑞相后,无论是我还是有缘者,由见圣境、听法音等都发起大精进心,然后一同生到极乐国土。一往生就见到佛给我授记,给一切有缘者授记:“某某!你决定在某时成佛,名号是什么,国土是什么”等等。这样见佛以后就了脱生死,毕竟成佛。再也没有生死轮回,登上了不退转地,开发本性了。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等全部打开了,智悲力的大用圆满了。之后像阿弥陀佛一样,像十方诸佛一样,还来生死界中普度诸有情。就像《普贤行愿》所说,速疾圆满普贤行愿,能入到一切尘尘刹刹中普度众生。
一切诸佛的愿海、菩提心的内涵,可以普摄在四弘誓愿里,因此接着作四弘誓愿的总集回向:
无边烦恼断 无量法门修
誓愿度众生 总愿成佛道
无边的烦恼,誓愿断除;无量的法门,誓愿修集;无边的众生,誓愿度脱;无上的佛道,誓愿完成。要像这样发起四弘誓愿,这总括了菩提心的内涵。
虚空有尽 我愿无穷
这是普贤大行愿海的总结回向。具体愿文是:“虚空尽故,我愿方尽,众生业、众生烦恼尽故,我愿方尽。以虚空无尽,众生业、众生烦恼无尽故,我愿无尽。”
这里是用反显的手法来结成无尽大愿。也就是虚空本来是没有穷尽的,即使虚空有尽,我的愿也无穷,因此肯定这是无尽大愿。要把以上结合净土完成普贤大行愿海的要旨,发挥到无尽的程度。我这样见佛,成佛道,还来度一切的大愿,乃至尽虚空边际之间都无有穷尽之时,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要像这样发起最极广大的普贤行愿。
《大慈菩萨发愿偈》讲解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