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何道理而正皈依

丑三、由何道理而正皈依分四:一、由了知功德而皈依 二、由了知差别而皈依 三、自己发誓受持而皈依 四、不言有余皈处而皈依

第三,由何道理而归依者,摄抉择中略说四事:一、知功德;二、知差别;三、自誓受;四、不言有余而正归依。

《摄抉择分》宣说由四种事而作皈依,即由了知功德而皈依;由了知差别而皈依;自己发誓受持而皈依;不言有余归处而皈依。

寅一、由了知功德而皈依分三:一、佛功德 二、法功德 三、僧功德

初知功德而归依者,须能忆念归处功德,其中有三:一、佛功德;二、法功德;三、僧功德。

所谓了知功德而皈依,就是要能忆念皈依处功德而皈依,其中分三:佛功德、法功德、僧功德。

卯一、佛功德分五:一、身功德 二、语功德 三、意功德 四、业功德 五、旁述

今初分四。

佛功德又分为“身、语、意、业”四种。

辰一、身功德分二:一、详说身功德 二、其因、体性与作用

巳一、详说身功德

身功德者,谓正思念诸佛相好,此亦应如《喻赞》所说而忆念之。

佛的身功德,就是要思惟忆念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应当按照《喻赞论》所说而忆念。

“喻赞”就是通过很多比喻赞叹佛陀的功德;“忆念”即以现总相的方式忆念。

对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讲法有两种,稍有差别。一种是《般若经》和《现观庄严论》的讲法,另一种是《宝女请问经》和《宝性论》的讲法。我们应当参阅这些经论,在了知佛身相好之后,忆念佛的身功德。本论是按照《喻赞论》而宣说。

如云:“相庄严尊身,殊妙眼甘露,如无云秋空,以星聚庄严。”

如《喻赞论》所说:佛陀相好庄严的身体殊胜美妙,成为眼睛的甘露,犹如无云的秋空以群星庄严。

“无云秋空”,即秋季万里无云的虚空。夏天的虚空飘有尘土,冬日的虚空弥漫风沙,都不是清净的虚空。“眼甘露”,就是眼睛极为悦意安乐的受用。

经中说:有缘众生见到佛庄严身相的安乐,胜过十二年的禅悦,所以佛身的色相就像眼睛的甘露一般。

“能仁具金色,法衣端严覆,等同金山顶,为霞云缚缠。”】

能仁金色的身体被褐色的法衣端严覆盖着,犹如金山的山顶被彩霞缠绕一样。

“尊怙无严饰,面轮极光满,离云满月轮,亦莫能及此。”

世尊不必以饰品严饰,面轮却极为光洁圆满,就连离云的满月也无法相比。

“尊口妙莲花,与莲日开放,蜂见疑莲华,当如悬索转。”

世尊的口唇犹如微妙的莲花,当莲花在阳光下盛放时,蜜蜂看到这两者,无法辨别哪个是莲花哪个是佛口,将如悬索一般来回旋转,犹豫不决。

“尊面具金色,洁白齿端严,如净秋月光,照入金山隙。”

世尊的面轮具足金色,四十颗洁白的牙齿非常端严,犹如秋日无垢的月光,正好照在金山的中间。

“应供尊右手,为轮相殊饰,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

人天应供的世尊,右手掌以千辐轮相作殊胜的庄严,以右手表示:“不要怖畏,我救护你!”而安慰被生死痛苦所怖畏的众生。

“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印画此地上,莲华何能严!”

能仁行走时,双脚掌中吉祥的莲花图案,印画在大地上,莲花怎么能有这么庄严?

佛身的功德不可思议,以下按照《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宣说佛陀三十二相之一——无见顶相。

一次,菩萨应持想测试佛陀的身量,他以神变力将自己的身体变成三百三十六万里,观见佛身有五百四十三万兆垓二万亿里。他又想:“我已得神足通,可以神通测试佛身入于何处?”在佛的加持下,应持菩萨当即以神足力,向上方经过一百亿恒河沙数佛土,到达莲华严世界,这个世界有佛,名莲华上如来。应持菩萨站在上方遥视,仍不见释迦佛的顶,不知道佛身的高度、长度有多少亿载恒沙佛土。

当时,应持菩萨上前问莲花上如来:“我到这里,已经过了多少佛土?”佛说:“你已经越过百亿恒河沙数佛土。”应持菩萨说:“我向上经过这么多佛土,仍不见释迦佛顶,不知道佛身高长达到几百千亿恒沙佛土?”莲华上如来说:“以神足力,从此处辗转向上,经过恒沙劫数,越过不可计数的佛土,还是不能见到世尊之顶,也不能到达佛身的边际。你应当知道,佛身如此无限巍巍,不可譬喻。”

由此公案,可以了知佛的身功德不可思议。佛陀色身有报化二种,凡夫前显现为化身,但不要认为佛只有和人一样的丈六比丘相,佛的身量、相好,功德无限,不可思议。

《观无量寿经》中这样描述报身佛:“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贤愚经》中记载,波斯匿王有一个女儿,名叫金刚,相貌极其丑陋,皮肤粗糙得像骆驼皮,头发又粗又硬像马尾一样。

波斯匿王不喜欢这个女儿,命人严加看管,不让外人看见她。等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波斯匿王便命大臣找了一位贵族出身的穷人,对穷人说:“我有一个女儿,长相奇丑,现在要嫁人,还没有对象,听说你出身贵族,现在虽然贫穷,我想把女儿嫁给你,你应该会接受。”

穷人说:“谨承王命,即便大王赐给我一只狗,我也会欢喜接受,更何况是大王亲生的女儿。”

波斯匿王将女儿赐给穷人后,为两人盖了一幢有七道门的宫殿。还命令女婿:“要善加保管钥匙,出门时,一定要把门锁好,不要让外人见到我丑陋的女儿。”

一天,金刚女被幽禁时,痛苦万分,心想:“我曾经造下什么罪业,被丈夫厌恶,恒时幽闭在暗室中,不见天日和众人。”又想:“现在佛陀在世,饶益众生,遭受苦难的人,都能得到救度。”于是她便至心遥礼世尊,虔诚祈祷:“世尊!愿您悲愍我,到我面前,让我暂闻教诲。”

因为她恭敬纯笃,佛知道她的志向,便从地中涌出,显现绀发相。金刚女抬头见到佛的绀发,愈发欢喜,深生恭敬,头发自然变得细软,如绀青色。佛又显现面轮,金刚女见后,心中欢喜,脸面当即端正,恶相粗皮自然消失。佛又现身,齐腰以上金色晃耀,金刚女见到佛身越发欢喜,因为欢喜的缘故,恶相消失,身体变得像天女一样端正庄严。佛悲愍她,显现整个身相,金刚女细细观察,目不转睛,欢喜踊跃,这样全身都变得端正,相好非凡,恶相完全消失。佛又为她说法,当即证得初果。

佛陀的身相,都是能利益众生的自性。《宝性论》注释中说:有缘众生能见到相好庄严的佛身,当时即得极大加持,自心欢喜满足,而且能引生信心。《三摩地王经》说:“身体宛若纯金色,世间怙主极庄严,何者之心专注此,菩萨彼者即入定。”对世尊如此相好的身体,谁的心能专注,此人当即就能入定。可见佛身对我们的加持极大。在《无量寿经》中宣说了阿弥陀佛身体光明不可思议的妙用,经中说:“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宝性论》说:“佛陀进入聚落时,无目盲人重得目,远离无义诸恶法,见佛获利而觉受。”见到佛的身相具有极大的加持,盲人可以见到色法,聋子可以听到声音,颠狂者可以恢复理智,可以让人远离无义的恶法。

以下总结佛身相好的原因、体性和作用。

巳二、其因、体性与作用

佛身相好的因,是三大阿僧祇劫修行的福慧。

《宝鬘论》说:一切世间独觉的福德,小乘有学无学圣者的福德,以及一切世间善趣凡夫的福德,这些福德都无法衡量佛的身功德。这些福德总和的十倍等于出生佛陀一毛孔相的福德;出生一切毛孔所有福德的百倍,等于佛陀一种随形好的福德;如是能现前八十种随形好福德的百倍,可以成就一种妙相,所以成就三十二相的因,是无量的大福德聚;而且以如是福德聚的千倍,感得眉间的白毫相;以能成就白毫相福德的亿倍,感得无见顶相;以成就无见顶相福德的百亿俱胝倍,感得具有十力的法螺。这样从因上可以了知,诸佛相好的色身,唯一是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福慧所成就的殊胜身。

佛身相好的体性,是清净、庄严、明显、不错乱、圆满。

《宝鬘论》说:转轮王虽然具有相似的三十二相,但在清净、庄严、明显、无错乱方面,都不如佛陀相好之一分,就像荧火微光和浩然日光相比一样。

佛身相好的作用,即每一相好都能利益众生。

《宝性论》说:“自利圆满功德处,即一切佛胜义身,他利圆满功德处,即一切佛世俗身。”因此,自法身流现的报、化色身,是出生一切所化他利圆满的依处。对于具有无比殊胜色身的佛陀,我们为什么不皈依呢?他是出生一切利乐的源泉,理当至心皈依。

辰二、语功德分六:一、一时回答一切所问 二、一切佛语均契合所化,能对治烦恼 三、佛语具善说之功德 四、闻思修佛语之利益 五、佛语应机而转之功德 六、佛语普利众生之功德

关于佛语的功德,《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中宣说了一百一十二种;《秘密不可思议经》中宣说了六十四种支分;《大乘庄严经论》中宣说了六十种妙音支分,此处又是怎么宣说的呢?

巳一、一时回答一切所问

语功德者,谓随世界,所有有情,同于一时,各各申一异类请问,能由刹那心相应慧,悉皆摄持,以一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能各随自音,而生悟解。应思惟此希有道理。

所谓语功德,就是十方世界所有的有情,在同一时刻,各自提出一个不同的问题请问佛陀,佛陀能由一刹那心相应慧,完全摄持,以一种音声,答一切问,那些提问的众生都能随各自所属的语言同时通达。应当思惟语功德稀有的道理。

如《谛者品》云:“若诸有情于一时,发多定语而请问,一刹那心遍证知,由一音酬各各问。由是应知胜导师,宣说梵音于世间,此能善转正法轮,尽诸人天苦边际。”

如同《宝积经·谛者品》所说:如果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有情,在同一时刻,发出很多有根据的定语请问佛陀,佛陀以刹那心无余周遍了知,由一个音声同时答覆各各不同的问题。由此应当了知,殊胜导师在世间宣说梵音,以此梵音能善转正法轮,断尽人天等众生的苦厄。

佛陀的圆音功德,如《华严经》所说:“一音中具演,一切诸言音,众生语言法,随类皆能作。”就是在一种音声中演说一切种类的语言音声,汉人听了是汉语,藏人听了是藏语,英国人听了是英语,各类有情都能听到自己的语言,而且小乘人听了是小乘法,大乘人听了是大乘法。《华严经》又说:“菩萨以一音,一切皆能演,决定分别说,一切诸佛法。”清凉国师在《华严疏钞演义》中说:“一音之中具一切音,名曰圆音。一切音声即是一音,亦名一音。一多无碍总曰圆音。”经中也说:“佛以一妙音,周闻十方国,众音悉具足,法尔皆充遍,一切言辞海,一切随类音,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佛以一妙音,周遍十方国土,而且一音中具足一切音,佛的圆音法尔周遍一切言辞海,流现一切随类音,在一切国土之中恒转无上法轮。

《宝性论》说:“犹如一切谷响声,依于他缘而得起,无有分别无造作,不住外亦不住内。如是如来声亦然,依于他心而生起,无有分别无造作,不住外亦不住内。”犹如山谷回响,随不同的呼声而在听者前显现种种回响,如果有万人同时发出不同的声音,山谷能随之同时显现不同的回响,但山谷没有分别,也没有对此人说此语、对彼人说彼语的勤作,声音自体不是住在谷外,也不是住在谷内。同样,佛音也只是相应所化的意乐,在所化各自心中生起而显现,实际上,佛没有分别,也没有对此人说此语、对彼人说彼语的勤作,佛音自体不在身外,也不在身内,没有内外远近的偏袒。

以上宣说如来圆音的意义。以下再以《宝积经》公案说明佛陀的梵音声相。

佛在灵鹫山说法时,尊者目犍连想探究如来音响所达的远近。当时尊者在座上突然消失,来到须弥山顶上测听如来的音声,发现如来音声如在眼前。他又以神通力遍游三千大千世界,越过所有铁围山,站在最边际的铁围山顶上,听闻如来的音声,佛的音声依然如在近前。当时,佛陀心想:“目犍连想测试如来的清净音场,我现在可以显发他的神通。”这样在佛力的加持下,目犍连以神足力往西方远行,次第经过九十九倍恒河沙数的佛土,到了一个名为光明幡的佛刹。此佛土有佛,名光明王如来,正在说法。目犍连到达这个佛刹,再次测听释迦佛的音声,依然像在佛前,聆听教法。

光明幡佛刹有大光明,光明王如来身量高达四十里,菩萨身量高达二十里,所用的钵器有一里高,宛若摩天大厦。目犍连尊者走在钵器的边缘上,当时诸菩萨问佛:“大圣!这只小虫来自何处?还穿着沙门的衣服,走在钵边。”佛说:“你们不要发心轻慢这位尊者,他是长老大目犍连,是释迦牟尼佛声闻众中的大弟子,神足第一。”

菩萨们又问:“目犍连为什么来到我们这个世界?”

佛说:“为了测试释迦牟尼佛音声所达的范围,所以来到我们这里。”

当时,光明王如来告诉尊者:“仁者!你不应测试如来的音声,佛音无限,没有远近,又岂能测到边际?你这是大错。如果你以神足经过恒河沙劫,不断西行,也不能得知如来音声所到的范围。诸佛世尊,音声旷远无限,巍巍无量,不可比喻。”

这则公案说的是佛语六十种妙音支分中的一相——一切眷众普闻音。在佛前听闻佛语极为清晰,大小适中,而在远处他方世界中的所化众生,也似在佛前,清晰听受。其余五十九妙音功德,学人应当参阅全知麦彭仁波切所著的《大乘庄严经论释·胜乘甘露喜筵》,具体了知佛语的功德。

巳二、一切佛语均契合所化,能对治烦恼

又如《百五十颂》云:“观尊面可爱,从彼闻此等,极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

又如马鸣菩萨的《一百五十颂》所说:观见世尊面轮极为可爱,在世尊面前听闻此等极为和美的言音,犹如皎洁月轮倾注甘露一般。

“尊语能静息,贪尘如雨云;拔除嗔毒蛇,等同妙翅鸟;摧坏极无知,翳障如日光;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刚。”

这两颂描述佛语能对治烦恼的功德。

世尊的语言能静息贪欲的尘垢,宛若云雨;能拔除嗔恚的毒蛇,犹如大鹏金翅鸟;能摧坏无知愚痴的翳障,如同破暗之日光;能摧毁我慢高山,犹如摧破一切的金刚。

巳三、佛语具善说之功德

“见义故无欺,无过故随顺,善缀故易解,尊语具善说。”

这一颂是从“无欺、随顺、易解”三个方面,宣说佛语具足善说的功德。

以如实照见取舍之义的缘故,佛语没有欺诳;以远离不成立等过失的缘故,佛语能随顺众生而成办义利;以语言善巧组织的缘故,极易理解。以远离欺诳、随顺利他、极为易解的缘故,世尊具足善说的功德。

“见义”:如实照见取舍之义;“无欺”:没有任何欺诳之处;“见义故无欺”:因为佛智如实照见一切取舍之义,所以从智慧中流现的佛语无误显示一切染净的差别,没有任何欺诳、错乱;“无过”:佛语没有任何不成立的过失;“随顺”:能随顺众生的根机而成办彼等利益;“善缀”:语言善于组织;“易解”:极易理解。

《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巳四、闻思修佛语之利益

“且初闻尊语,能夺闻者意,次若正思惟,亦除诸贪痴。”

这一颂是宣说闻思修佛语的利益。

最初听闻世尊的语言,能夺走听者的心意,之后若对佛语如理思惟而修行,也能断除贪嗔痴等烦恼的现行以及种子。

《辨中边论》说:“此增长善界,入义及事成。”有情最初听闻佛语,能增长自己的善根界,让心意有所转变。进而如理思惟佛语,便能深入法义,之后串习,最终成办自己所求的义利。《大乘庄严经论》说:“此法随时善,生信喜觉因。”佛语初中后都能让我们获益,即:最初听闻时,是产生清净信解之因;中间思惟时,是产生欢喜之因;最后修习时,是产生真实智慧之因。所以佛语是初中后三时唯一善妙的自性。

巳五、佛语应机而转之功德

“庆慰诸匮乏,亦放逸者归,令乐者厌离,尊语相称转。”

这一颂显示佛语应机而转的功德。

佛语能令痛苦而贫乏的众生获得安慰,能令身心放逸的众生从中回归自心本源,能令乐著生死的众生产生厌离,所以佛语都是契合众生根机意乐相称而随转。

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陀相应众生根机意乐而说法:对贫乏者,宣说能得满足、安乐的教法;对放逸者,宣说摄心不放逸的教法;对乐著生死者,宣说苦、空、无常、无我的教法。或者:对贪心重者宣说不净观;对嗔心重者宣说慈悲观;对痴心重者宣说缘起观。诸如此类,都是佛语相称而转的功德。

《宝性论》说:“如是广阔慈悲云,普降八支圣道雨,由合众生分类处,遂成种种异解味。”从佛陀广阔的慈悲云聚中,普降具有八支圣道的妙雨,因为契合众生的界、根机、意乐等差别,而成为三乘等不同的教法。

巳六、佛语普利众生之功德

“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语利众生。”

这一颂显示佛语普利众生的功德。

佛所说的正法,能令通达佛法的上根智者生起欢喜,能令通达少分佛法的中根者增上智慧,能令下根者未达、邪解、疑惑的翳障得以摧毁,所以佛语能普遍利益上中下三种不同根性的众生,犹如一雨遍润草木,小草小利,大树大利。

如《宝性论》说:“譬如种种诸草木,依止大地得生起,大地无有分别心,亦令增固及成就。如是众生诸善根,依止佛地得生起,佛陀无有分别心,亦令增固及成就。”

《无量寿经》说:“尔时世尊,说此经法,无量众生皆发无上正觉之心,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当成正觉。”这个教证也能说明,佛语能普遍利益各种根性的众生,让他们获得不同层次的利益。

应如是念。

应当这样思惟佛语的功德。

《宝性论》说:“总之宣说尽世间,天及地住安乐因,此等无余皆依靠,普世遍现佛圆音。”总之,一切世间,包括上界天人和地居人类等一切有情的安乐之因,都是依靠普遍显现一切世间界的如来圆音。也就是在众生前显现的任何佛语,都具有令众生离苦得乐的功能。对具有如是殊胜语功德的佛陀,应当至心皈依。

辰三、意功德分二:一、智功德 二、悲功德

意功德分二。

佛陀的意功德包括智悲两种。

巳一、智功德

智功德如果详讲,就是《现观庄严论》所说的二十一部无漏功德。此处概略宣说佛智遍知的功德。

智功德者,谓于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一切所知,如观掌中菴摩洛迦,智无碍转。能仁智遍一切所知,除佛余者,所知宽广,智量狭小,悉不能遍。

所谓智功德,就是对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所摄一切所知法,犹如观看掌中的菴摩罗果,智慧无碍而转。能仁的智慧周遍一切所知,除佛之外其余的有情,因为所知宽广而彼等智量狭小的缘故,都不能周遍。

“如观掌中菴摩罗果”,比喻智慧无碍照见。

“智量狭小,悉不能遍”,是指从凡夫乃至十地菩萨都不具遍知的智慧。譬如,凡夫眼识只能了别世间有漏法,而不知出世间无漏法;在有漏法中,只能了别色法,而不能了别声、香等法;在色法中,只能看见近处、有限的色法,而看不见身后、远处、微细等色法。这就是所知宽广,以眼识量狭小而不能遍知。或者,小乘阿罗汉具有所知障,过于久远、遥远、深细的法都不能了知。譬如,舍利弗不知道华杰施主有出家的因缘,目犍连无法以自力观见母亲转生在聚光佛刹土,阿罗汉无法测知佛陀三身四智等功德。这都说明阿罗汉智量狭小,不能周遍所知。或者,学道圣者菩萨有出入定的差别,出定时不能安住法界,入定时也没有达到法界全分显露的境界,所以是所知宽广、智量狭小不圆满的境界。

如《赞应赞》云:“唯尊智能遍,一切所知事,除尊余一切,唯所知宽广。”

如《赞应赞》所说:唯有世尊的智慧能遍知一切所知,除世尊之外,一切圣凡,唯一是所知宽广,智慧不能周遍。

又云:“世尊堕时法,一切种生本,如掌中酸果,是尊意行境。诸法动非动,若一若种种,如风行于空,尊意无所碍。”

《赞应赞》又说:以三时所摄诸法一切种类的能知因,如掌中酸果一般,是世尊智慧的行境。诸法不论有情或无情,一法或多法,世尊的智慧都像风行于虚空一般,毫无障碍,洞彻了知。

“堕时法一切种生本”,即以三时所摄诸法一切种类的能知因;“生本”具有能生因和能知因两种意思,此处是指能知因;“诸法动非动”指有情法和无情法,有情法为动法,无情法是非动法。

可以十力表示佛智无碍遍照万法的成就。如《宝性论》所说:“知处非处业异熟,种种根机种种界,种种信解遍趣行,染净二种静虑等,忆念自他之宿命,了知生死天眼通,寂灭烦恼习气智,如是宣说十种力。”

一、以处非处智力,无碍照见一切因果合理非理之相。

二、以业异熟智力,无碍照见一切因果别别决定的规律相,即无碍了知一切非福业、福业、不动业、无漏业,以及异熟果报的差别。

三、以种种根机胜劣智力,无碍照见一切有情上中下等根机的差别。

四、以种种界智力,无碍照见三乘不同种性或界的差别。

五、以种种信解智力,无碍照见一切信解意乐的差别。

六、以遍趣行智力,无碍照见所有轮涅一切乘的行道分类。

七、以染净二种静虑等智力,无碍照见所有有漏杂染静虑以及无漏清净静虑的差别。

八、以宿命智力,无碍照见自他众生一切宿世之事。

九、以天眼通智力,无碍照见一切有情的死生来去。

十、以寂灭智力,照见一切断尽漏法之相。

而且,佛智是以无勤作、无分别的方式一时彻照万法。月称菩萨说:“如器有异空无别,诸法虽别性无差,是故正智同一味,妙智刹那达所知。”如同大海风停波静,海面澄清,万象映现其中,如是佛陀的智海,识浪不生,湛然澄清,至明至静,寂灭一切分别,三世诸法全都炳然而现。

佛智超胜一切声闻缘觉、学道菩萨的智慧。《无量寿经》中说:“如来深广智慧海,唯佛与佛乃能知,声闻亿劫思佛智,尽其神力莫能测,如来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开示。”如来深广的智慧海,唯有诸佛才能了知,合集十方界的声闻罗汉,在一亿劫中,思惟佛陀智慧的境界,穷尽彼等神通力,也不能了知佛陀智慧的少分。《宝性论》说:“然如大地与微尘,亦如大海牛迹水,彼等差别极悬殊,佛与菩萨亦如是。”从断证功德来说,佛陀究竟的功德和十地菩萨功德相比,相差悬殊,犹如大地比于微尘,也如大海比于牛迹水。

应如是念。

应当这样思惟佛陀的智功德。

巳二、悲功德

悲功德者,如诸有情为烦恼缚,无所自在,能仁亦为大悲系缚无所自在,是故若见诸苦众生,常起大悲恒无间断。

所谓悲功德,如同有情被烦恼系缚没有自在,能仁也被大悲系缚无所自在,所以能仁见到苦恼众生恒时生起大悲,无有间断。

如《百五十颂》云:“此一切众生,惑缚无差别,尊为解众生,烦恼长悲缚。为应先礼尊,为先礼大悲,尊知生死过,令如此久住。”

如《一百五十颂》所说:一切众生没有差别,都被烦恼系缚,而世尊为了解脱众生的烦恼,恒常被大悲系缚。应当先礼世尊,还是先礼大悲?世尊明知轮回的过患,让世尊这样长久安住轮回的原因,就是大悲,所以应当先礼大悲。

以下《谛者品》的教证,前一颂是略说,后三颂是广说。

《谛者品》亦云:“若见痴黑暗,常覆众生心,陷入生死狱,胜仙发悲心。”

大悲的因就是见苦,佛陀因为见到众生因位和果位的痛苦,而对众生发起悲心。

《谛者品》也说:见到众生在因位内心常被愚痴黑暗覆盖,在果位陷入生死的牢狱,胜仙佛陀由此发起大悲。

以下所引为广说。

又云:“若见欲蔽意,大爱常躭境,堕爱贪大海,胜者发大悲。见烦惑众生,多病忧逼恼,为除众苦故,十力生大悲。”

《谛者品》又说:见到众生在因位被贪欲蒙蔽自心,以贪爱恒时耽著六尘境界,堕入爱贪的大海当中,胜者佛陀发起大悲。见到烦恼众生在果位,身心多有疾病、忧苦逼恼,为了遣除众生痛苦的缘故,具足十力的佛陀发起大悲。

“能仁常起悲,终无不起时,住众生意乐,故佛无过失。”

能仁恒时生起大悲,毕竟没有不起大悲的时候,佛的意乐安住于众生,所以佛的心意没有过失。

“终无不起时”:以轮回众生无有穷尽,众生在轮回中所受苦难也无有穷尽,所以佛陀悲心也无不起之时。

“佛无过失”:因为佛陀的悲心完全观照众生,没有丝毫自利之念,所以佛的心意无有过失。

应随忆念。

应当这样思惟忆念佛陀悲功德。

我们应当至心皈依具足圆满智悲的佛陀。

辰四、业功德

《现观庄严论》中宣说二十七种佛事业,《宝性论》中以帝释影像等九种比喻描述佛陀事业之相。本论是从世尊任运不断饶益众生的角度,宣说佛陀的业功德。

业功德者,谓身语意业,由其任运无间二相,而正饶益一切有情。

业功德,就是佛陀的身语意业,由任运和相续不断这两种相,饶益一切有情。

佛陀事业第一相——任运之相,如《宝性论》所说:“寂灭勤作是所立,无分别智是能立,为能成立自性义,喻为帝释影像等。”寂灭一切勤作戏论为所立,究竟现前无分别智为能立,为了能成立佛陀事业任运的自性,比喻就是帝释影像等九喻。

九种比喻中,以日轮说明诸佛事业任运的自性。其它比喻可以参阅《宝性论》。《宝性论》说:“犹如日轮无分别,光明一时普照射,能令水花得增长,亦令他物得成熟。如是如来大日轮,放射圣法无量光,于诸所化众生莲,无有分别而照入。”如同日轮没有任何分别念,但一时放射无量光明,令水莲盛开增长,也令无量庄稼圆满成熟。同样,佛陀日轮也一时放射无量的圣法光明,能增长众生心莲功德的花瓣,能成熟众生善根之庄稼,而这样的事业完全没有分别、勤作,任运行持。

佛陀事业第二相——相续不断,《宝性论》说:“如是远离诸勤作,无生无灭法身中,乃至三有未空时,转入示现等事业。”乃至三有轮回未空之间,诸佛事业相续不断地转入,在无生无灭法身中不动移的同时,相续不断地示现色身的变化、语的宣说教诫、意的智悲周遍等事业。

此复由于所化之别,堪引化者,能仁无不令其所化会遇圆满,远离衰损,定作一切所应作事。

而且根据所化的差别,对堪能引导度化的众生,能仁都能令所化会遇圆满、远离衰损,决定成办一切所应作的事业。

《宝性论》说:“犹如如意宝珠王,虽无一切诸分别,一时同处诸有情,亦随所愿皆能满。”犹如如意宝,不同意乐的有情所祈求的衣食等物,如意宝同时满足他们的所愿。同样,相应所化的差别,诸佛决定随众生根机意乐,将他们安置在道的基础、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乃至佛地当中。没有归向的,让他归向;没有成熟的,让他成熟;没有解脱的,让他解脱;未起定慧的,让他起定慧;未登地、未得授记、未得授职灌顶、未得成佛者,也分别让他们得到如是的成就。

如《百五十颂》云:“尊说摧烦恼,显示魔谄动,说生死苦性,亦示无畏所。思利大悲者,凡能利有情,此事尊未行,岂有此余事?”

如《一百五十颂》所说:世尊您的善说,能摧毁苦因烦恼,也能显示魔的谄诳方式,也宣说了生死痛苦的自性,也开示获得无畏解脱的方法。思惟利益众生的大悲世尊,凡是利益有情的事业,无不行持,世尊岂有这之外的事业?

《赞应赞》云:“尊未度众生,何有是衰损?未令世间会,岂有此盛事?”

《赞应赞》说:岂有世尊未度众生这样的衰损?岂有世尊未让有缘众生会遇圆满的事?

换言之,即世尊所作决定是度化众生之事,决定是令众生会遇圆满之事。

应忆念之。

应当这样忆念佛陀的业功德。我们应当至心皈依具有任运无间利生事业的佛陀。

以上将佛功德归摄于身、口、意、业四方面而作忆念,这是修行的关要。

辰五、旁述分三:一、多门观察、数数忆念三宝功德的利益 二、随念三宝功德易获佛陀密意 三、对皈依因——“深信”获得觉受与否之差别

巳一、多门观察、数数忆念三宝功德的利益

此是略说念佛道理,若由种种门中忆念,亦由多门能发净信,若能数数忆念思惟,则势猛利常恒相续,余二宝德,亦复如是。

以上从身口意业四个方面简略宣说了念佛功德的道理。如果通过多个方面忆念佛陀的功德,就可以由多个方面引发清净信心,如果能数数忆念思惟佛陀的功德,信心势力就会猛利,而且会恒常相续。对其余法宝和僧宝的功德,通过多门观察、数数忆念,也能产生这样的利益。

此处,修的要求有两点:一、要多方面观察,不只是通过一个方面,观察的面要广大;二、要数数忆念,不只是稍稍忆念,观察的量要足够。以多门忆念功德,即可以由多门引发净信;数数忆念功德,信心则会猛利、常恒相续。

巳二、随念三宝功德易获佛陀密意

由如是修,若善了解,则诸经论多是开示三归功德,此等皆能现为教授。

依照这样的方式修习,如果善于了解佛语和观察修的关系,则经论中多数都是开示三种皈依处——佛法僧的功德,这些内容都可以显现为修行的教授。

“经论多是开示三归功德”,就是经论中多数都是开示三宝的功德,即:或开示诸佛身口意业功德;或开示诸佛因地和果地的功德;或开示教法与证法的功德;或开示贤圣僧修行的功德。譬如《无量寿经》,多数都是开示三宝功德:或开示阿弥陀佛因地如何发愿、修行以及果地如何成就净土的功德;或开示阿弥陀佛身口意业的功德;或开示极乐世界清净海会菩萨的功德;或开示净土法门的功德。如果善巧修行的方法,一部《无量寿经》都可以显现为念佛、念法、念僧的修行教授,这样就容易获得本师宣说《无量寿经》的密意。

以下从反面讲解舍弃观察修的过患。

念观察修皆是分别,于修行时而弃舍者,是遮此等集聚资粮、净治罪障非一门径,故于暇身摄取无量坚实心藏,应当了知为大障碍。

如是认为“观察修都是分别”,由此在修行时舍弃观察修,这样便遮止了集聚资粮、净治罪障的多种门径,所以对于以暇满人身摄取无量坚实心藏,应当了知是巨大的障碍。

“积资净障,非一门径”,就是从多个方面观察修。思惟三宝功德,可以积资净障,如下文博朵瓦尊者所说:“若数数思,渐能深信,渐净相续,能得加持。”由思惟三宝功德,能逐渐加深对三宝的信心,以此能净化相续,修集资粮,所以由多门观察、忆念三宝的功德,就是积资净障的多种门径,这样切实地串习,便能以有暇身摄取无量的坚实利益。相反,舍弃观察修就是遮止积资净障的多种门径,极大障碍了以人身摄取无量心要。

巳三、对皈依因——“深信”获得觉受与否之差别分二:一、对深信获得觉受之利益 二、对深信未获觉受之过患

午一、对深信获得觉受之利益

此等若作常时修持,心随修转。故于初时修心稍难,后时于彼能任运转。又若能念“愿我当得,如所随念,如是佛者”,是发菩提心,一切昼夜恒得见佛,于临终时任生何苦,然随念佛终不退失。

如果能不断串习忆念佛陀的功德,心自然会随着修持而逐渐转变。所以最初修心虽然有些难度,但后面因为串习纯熟,而能够对此任运而转。能够作意“愿我也获得所随念那样的佛果”而发起菩提心,而且一切昼夜都可以见佛,以及临终时不论产生何种痛苦,随念佛陀终究不会因此而退失。所以长久串习念佛,后时可以任运而转,而且有三大利益:发菩提心、常时见佛、临终念佛不退。

对“若作常时修持,心随修转”这一句,我们要通达它的内涵。前面在讲“修与修之必要”时说过:所谓修,就是令心数数安住所缘,护持修习所缘行相;修的必要,即自己无始以来为心所自在,心也被烦恼所自在,修习是为了让心随自己,能如欲安住善所缘。刚开始修习时,恶习力强,要让心随欲安住念佛,会有些困难,但若能长久坚持,一旦串习力加强,心自然会随转,有能力如欲安住。

以上所说,均是释尊所说的教授,出自《三摩地王经》。

《三摩地王经》云:“教汝应悟解,如人多观察,由住彼观察,心能如是趣。”

首先开示总的原则。

《三摩地王经》中说:你应当了达一个道理,如果有人对一件事屡屡观察分别,通过安住这样的观察,心就能趣入这样的意义。

以下结合念佛来宣说。

“如是念能仁,佛身无量智,常能修随念,心趣注于此。”

这一颂是宣说“常时修持,心随修转”的方面。

如是,首先忆念佛陀身相以及无量智慧等功德,若常能修习随念,最终自心无须功用,自然趣入念佛。

“此行住坐时,欣乐善士智,欲我成无上,胜世愿菩提。”

此颂是宣说以念佛而发菩提心的利益。

在行住坐卧中,自然就会时时欣乐佛陀智慧等功德,并且发愿“愿我将来成为世间无上的胜者佛陀”而自然发起愿菩提心。

又云:“清净身语意,常赞佛胜德,如是修心续,昼夜见世依。”

这一颂是宣说以念佛常时见佛的利益。

《三摩地王经》又说:以清净身语意恒常赞叹佛陀殊胜的功德,以这种方式让念佛的心相续不断,从而昼夜见佛。

由此可见,以恒常忆念佛陀的功德而能昼夜见佛,所以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如果我们数数观想佛的形象,忆念佛的身语意功德,如此以信心修习念佛,就能恒时见佛。

不能见佛的原因,就是没有信心以及相续不清净,如果相续清净,则恒时可以见佛。譬如,琉璃地能否显现身影,取决于地面是否有垢,只要除去污垢,就可以显现影像。《宝性论》说:“犹如清净琉璃地,映现天主身影像,如是众生净心地,亦现能仁身影像。犹如帝释现不现,由地净与不净故,众生现不现影像,由心浊与不浊故。”又说:“犹如琉璃净心地,彼为现见佛陀因,即彼清净心地者,增长不夺之信根。”见佛的因,就是心地清净;净心的方便,就是增长以违品不可夺的信根;增长信根的方便,即恒时忆念功德。这样以理成立恒时忆念佛陀的功德,就能昼夜见佛。

对此总结。

恒时忆念佛陀功德者(有法),可以昼夜见佛(所立),因为增长信根净治自心,必然显现佛身的缘故(能立),犹如以布擦拭琉璃地,必然显现影像(比喻)。

《楞严经》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华严经》说:“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这样以佛陀为所缘境,自心专一忆念而不休息,此人见佛的次数等同念佛之心。《三摩地王经》说:“散步安坐站立卧,何人忆念能仁尊,本师恒时住彼前,彼者将获广大果。”

论中“清净身语意,常赞佛胜德,如是修心续”,就是昼夜见佛的因。以清净身礼敬佛功德,以清净语赞叹佛功德,以清净心忆念佛功德,如是令心不断安住在念佛中,必定能昼夜见佛。

以净土宗念阿弥陀佛为例,唐代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在长安时,精勤礼佛念佛,入室便长跪念佛,精力不尽不休息,即便冬日天寒地冻,也一定修到流汗,以表示皈敬弥陀的至诚之心。他常念佛一声,口中放光一道,乃至十、百、千声,也都这样口中放光。出门就演说净土法门。像这样以清净身语意恒时礼敬、赞叹、忆念佛陀功德,这样串习的结果,自然心中常不离佛,佛恒时安住在相续中。

憨山大师十九岁时,专心念佛日夜不断,不久梦见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二大菩萨,此后西方三圣时时清晰现前。这也是“一心念佛,昼夜见佛”的实例。

“若时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夺。”

这一颂是宣说念佛不退的利益。

如果平时这样长久串习念佛,一旦生病身体不安,或受死亡大苦时,也不会退失念佛,病死苦受不能转移念佛之心。

以念阿弥陀佛为例,《无量寿经》说:“如是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庄严,志心皈依,顶礼供养,是人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昼夜思惟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这是对阿弥陀佛产生深信的因,以深信自然会志心皈依阿弥陀佛、顶礼供养阿弥陀佛,如是临终时,便能不惊不怖,心不颠倒,不退佛念。

清代慧明大师,性格质直,只知道念佛,只要得到供养就会放生,而且随放随念佛号,回向西方。见人也不会寒喧,只是说:“死亡临近速念佛。”有人问他念佛有什么所获?他说:“我有次得热病,日益严重,几乎不能支撑,幸亏意根中佛号一句顶一句出来,连绵不断,竟然依仗念佛,疾病获愈。之后不论语默动静,都有一句佛号从意根中一句顶一句出来。”后来他的脖子上长了毒疮,知道是宿业现前,绝不呻吟,临终时气色和悦,念佛而去。

这则公案中,慧明大师串习坚固,念佛纯熟,所以受病死苦时,意根中仍有佛号一句顶一句而出,以苦受不能夺其念佛。同样,以思惟功德而念佛,一旦坚固,念佛能不为其他境缘所夺。

博朵瓦云:“若数数思,渐能深信,渐净相续,能得加持。由于此上获得定解,故能由其诚心归依,若于所学能正习学,则一切事悉成佛法。”

博朵瓦尊者说:如果数数思惟,逐渐能加深信心,逐渐清净相续,由此能获得三宝的加持。由于对此获得定解,并不是随人而转,所以能由衷以至诚心皈依。皈依后,如果对学处能如理修学,则一切所作都成为佛法。

“若数数思,渐能深信,渐净相续,能得加持”:以念观音菩萨为例,如果数数思惟观音大士的悲心愿力,对此便能生起深切信心,以深切的信心随念观音大士,就能逐渐清净相续,获得加持。《普门品》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午二、对深信未获觉受之过患

“吾等对于诸佛妙智,尚不计为准洽占卜。”

博朵瓦尊者说:我们对诸佛微妙智慧的信赖,还不如对准确占卜士的信任。

以下以对比说明常人对占卜士和佛陀信仰度的差别。

此复说云:“譬如有一准利卜士说云:我知汝于今年无诸灾患,则心安泰。彼若说云:今岁有灾,应行此事,彼事莫为,则励力为;若未能办,心则不安,起是念云:彼作是说,我未能办。”

博朵瓦尊者又说:譬如,有一个灵验的占卜士说:“我测知你今年没有灾难。”听到这句话,心中就很安定踏实。如果说:“你今年命中有灾,你应当做这些事,那些事不能做。”听了之后就会励力行持,如果没有成办,心里就会不安,就会起这样的念头:他交待的事,我还没有成办。

“若佛制云,此此应断,此此应行,岂置心耶?若未能办,岂忧虑耶?反作是言:诸教法中,虽如彼说,然由现在,若时若处,不能实行,须如是行。轻弃佛语,唯住自知。”

如果佛陀制定说:“这些这些应当断除,那些那些应当行持。”怎么会放在心上?如果没有成办,又怎么会忧虑?反而这样找借口:“教法中虽然是那样宣说,但因为当今时代和环境不能实行,所以应按这样新的方式行持。”如是轻易舍弃佛语,唯一安住在自己想法当中。

宗大师对此评论说:

若不观察,随心爱乐,唯乱于言。若非尔者,内返其意,详细观察,极为谛实。

对“以当今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佛制已经不适用”等观点,如果没有善加观察,唯一随顺自心的喜爱,便会觉得这种说法不错,其实这只是口中乱说而已。如果没有随心爱乐,向内反观自心,博朵瓦尊者所说极为真实,诚然如此。

因此,如果没有诚信佛陀,没有真正的觉受,一般人对佛语的信心还不如对占卜士的信任,这非常颠倒。佛陀是圆满身语意业诸功德的士夫,占卜士只是世间凡夫,而常人却轻易舍弃佛语,反而信奉卜士的话,造成这种颠倒的原因,就是没有数数思念佛陀功德而引发深切的信心。

故当数数思佛功德,励力引发至心定解。此若生者,则于佛所从生之法及修法众,亦能发起如是定解,是则归依至于扼要。此若无者,即能转变心意归依,且无生处,况诸余道!

这一段是教诫应殷重引生深信或定解。

因此,应当数数思惟佛陀的功德,努力引生至心的定解。如果对佛陀生起定解,则对佛陀出生之因——正法以及修法僧众,也能生起这样的定解,这样皈依就达到了扼要;如果没有对佛陀的定解,则能转变心意的皈依,尚且没有出生之处,更何况道的其余支分?

卯二、法功德

法功德者,谓由敬佛而为因缘,应作是念,佛具无边功德者,是由证修灭道二谛,除过引德,以为自性,教证二法,而得生起。

所谓法功德,就是以恭敬佛陀为因缘,应当这样想:具有无边功德的佛陀,是由证得灭谛、修持道谛,以除过引德为自性的教证二法而得以生起。

诸佛的功德都是从正法出生,正法包括教、证二法。如《俱舍论》说:“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体。”教法和证法均以除过引德为自性,证法又归纳在灭谛与道谛中,《宝性论》说:“于彼离贪说为法,灭谛道谛所摄取。”通过修习道谛,证得灭谛,而显现佛宝无边功德。

以大乘而言,道谛主要是指出世间见修二道,资粮道、加行道都是属于道的眷属。在见道的无间道断除遍计所知障,以及一百一十二种遍计烦恼障,在修道断除俱生所知障,以及四百一十四种俱生烦恼障,而且渐次断障的同时,逐渐显现各地功德而最终成佛。譬如,初地具十二类百功德,二地具十二类千功德,这样渐次增进,最终成就佛果无量无边超恒河沙数的功德。又如,初地布施波罗蜜多增胜,二地持戒波罗蜜多增胜,乃至十地智波罗蜜多增胜,最终成佛时一切波罗蜜多都到达究竟圆满。又如,在受异熟生方面,初地做赡部洲王,二地做四洲转轮王,三地做帝释天天主,这样以修道逐渐上进,最终成佛成为三千大千世界的教主。通过以上例子,便会了知佛陀无量功德不是从他因出生,唯一是从教证二法修道证灭而出生。

如《正摄法经》云:“诸佛世尊所有无边无际功德,从法生起,受行法分,法所化现,法为其主,从法出生,正法行境,依于正法,法所成办。”

逐一解释《正摄法经》的教证。

“诸佛世尊所有无边无际功德,从法生起”:诸佛无边无际的功德,不是从其他法出生,唯一是从正法出生。因此,佛从正法出生,佛的因就是正法。《涅槃经》说:“法是佛母,佛从法生。”

“受行法分”:“行法分”即行持有缘妙法的那一分。譬如,与念佛法门有缘者,专门行持这一分法,这是“行法分”。“受行法分”即法不是以财物等领受,唯一是以行持法分而领受,唯有行法才能受用佛陀的三身等。

“法所化现”:佛陀唯一是从无漏法化现而出。

“法为其主,从法出生,正法行境,依于正法,法所成办”:以戒法为根本,从三摩地法出生佛陀。以道的阶段来说,最初是以教法作为行境的阶段,中间依靠证法,最后依于证法而成办。

还有一种解释:“法为其主”,即诸佛不是无因而生,而是以法为根本;“从法出生”,即诸佛不是以非因而生,唯一是从正法出生。

卯三、僧功德

僧功德中,正谓诸圣补特伽罗,此亦由念正法功德,由其如理修行门中,而为忆念。

僧功德,主要指圣者补特伽罗。这个念僧也是通过忆念正法的功德,从僧宝如理修行的方面而作忆念。

以下教证所说的僧功德,都是从僧宝如理修行上展开而说。“念僧”重在忆念僧伽如理修行的功德。

《正摄法经》云:“于诸僧伽,应如是念,谓说正法,受行正法,思惟正法,是正法田。”

《正摄法经》说:对于僧伽,应当如是忆念,僧伽以口宣说教法,以身受持修行正法,以意思惟正法。因此,僧的身口意是出生证法之田。

“受持正法,依止于法,供养于法,作法事业,法为行境,法行圆满,自性正直,自性清净,法性哀愍,成就悲愍,常以远离为所行境,恒趣向法,常白净行。”

“受持正法”:僧伽以身心受持佛陀的教证二法。

“依止于法”:僧伽日日夜夜恒时依止正法。

“供养于法”:僧伽供养诸佛的正法。

“作法事业”:僧伽以十法行作正法的事业。十法行,就是书写、供养、施他、听闻、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惟、修习正法。僧伽所作都是正法的事业。

“法为行境”:僧伽不是以财物为行境,唯一是以正法作为行境。

“法行圆满”:僧伽舍弃世间财富修习正法,趣向圆满。

“自性正直”:僧伽远离谄曲、欺诳,性格正直。

“自性清净”:僧伽净除烦恼,相续清净。

“法性哀愍,成就悲愍”:大乘僧伽的意乐是救度众生的哀愍自性,成就悲愍。

“常以远离为所行境”:僧伽常时舍离世间八法与喧嚣红尘,安住静处修行。

“恒趣向法,常白净行”:僧伽恒时以闻思修趣向正法,恒时断恶行善,行持白净善行。

应当这样忆念僧宝如理修行的功德而发起皈依。

寅二、由了知差别而皈依分六:一、相差别 二、业差别 三、信解差别 四、修行差别 五、随念差别 六、生福差别

由知差别而归依者,如《摄分》说:“由知三宝内互差别而正归依。”此中分六。

由了知差别而皈依,如《摄抉择分》所说:“由了知三宝之间相互差别而如理皈依。”其中分六:相差别、业差别、信解差别、修行差别、随念差别、生福差别。

卯一、相差别

相差别者,现正等菩提是佛宝相,即彼证果是法宝相,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宝相。

佛宝相:自然觉悟相。如来无师,自然修习三十七菩提分而现前正等菩提,这自然觉悟相就是佛宝相。

法宝相:觉悟果相。如来觉悟后,转正法轮,如实宣说是道与非道,令有情趣入是道,不趣非道。所说正法是觉悟之果,所以法宝是觉悟果相。“证果”即觉悟之果。

僧宝相:由他(如来或圣弟子)教授而正修行相。从如来或圣弟子听闻正法后,净信出家,受具足戒,乃至圆满修集世出世间资粮,这种由他教授而如理修行之相,就是僧宝相。

卯二、业差别

业差别者,如其次第,善转教业,断烦恼苦所缘为业,勇猛增长业。

佛宝业:善转教业。诸佛出世宣说真实苦集灭道无量法教,叫做正法教。诸佛证悟后,为有情宣说所证真实法义,即善转教业。

法宝业:断烦恼苦所缘为业。上述“真实苦集灭道无量法教”,是舍弃烦恼和苦的所缘境,由缘法教能舍离烦恼和一切苦,所以断烦恼苦所缘是法宝业。

僧宝业:勇猛增长业。僧宝由如理修行,勇猛精进,而增长一切善根,所以勇猛增长为僧宝业。

卯三、信解差别

信解差别者,如其次第,应树亲近承事信解;应树希求证得信解;应树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

对于佛宝,应树立亲近承事的信解。“亲近”,应按照“依止善知识”中所说的内容,理解亲近的意乐和加行;“承事”有三种相,即尊重、恭敬、供养。《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九》说:“又由三相,应知敬事,由能体彼功德胜利,故起尊重(由能体会彼者功德胜利,故而发起尊重)。随所体悉(随自己所体会、了解的),以身语意三种正行而修恭敬。复设种种幢幡盖等,而为供养。”

对于法宝,应树立希求证得的信解,即发愿希求证得以涅槃为主的法宝,应当树立这种信解。

对于僧宝,应树立和合同一法性共住的信解。

“同一法性”,即指僧众悉从法所生,从法所化,从法等分,所以是同一法性。如《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四》说:“大师子……口所生(从佛陀说法音声而诞生之故)者,从说法音而诞生故;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法等分者,受用无漏法之财宝相似法故。”

“和合共住”:僧宝共住,具足六和敬法,无违无诤,如水乳相融,名为和合共住。所谓六和敬,即身和敬、口和敬、意和敬、戒和敬、见和敬、利和敬。身和敬,即礼拜等身业相同;口和敬,即赞诵赞咏等口业相同;意和敬,即信心等意业相同;戒和敬,即戒法相同;见和敬,即空等见解相同;利和敬,即衣食等利养相同。《法界次第》说:“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所谓“和”,即自己行为和他人的善行一致,凡事随大众,这就是无违和合相;所谓“敬”,即自己谦下,恭敬他人,这就是无诤恭敬相。《祖庭事苑》说:“六和: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悦,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对于僧宝,我们应当树立和合同一法性共住的信解。

卯四、修行差别

修行差别者,如其次第,应修供养承事正行,应修瑜伽方便正行,应修共受财法正行。

对于佛宝,应修供养承事正行。

对于法宝,应修瑜伽方便正行。(“瑜伽方便”,即增进成就瑜伽的正确方法,譬如,安住清净尸罗等。)

对于僧宝,应修共受财法正行。“共受财法”,即同梵行者,同受利养,名为共受财;同趣尸罗,同趣正见,名为共受法。以共受财能对治对于利养起争;以共受法能对治违越学处和对法义颠倒执著。

卯五、随念差别

随念差别者,谓应别念三宝功德,如云“谓是世尊等”。

“随念差别”,就是应当别别忆念佛法僧三宝功德。在名言中,佛法僧三宝功德各具不同的侧面,所以在随念功德上也就有差别。如云“谓是世尊等”,这是举例说明,即如《随念三宝经》所说:“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谓如来、应供、正等觉……”,而随念佛宝;以“正法者,谓善说梵行,初善中善后善,义妙文巧……”,而随念法宝;以“圣僧者,谓正行、应理行、质直行……”,而随念僧宝。具体可以参阅《随念三宝经》,别别随念三宝的功德。

卯六、生福差别

生福差别者,谓依补特伽罗及法增上,生最胜福,佛及僧二是依初义,此复依一补特伽罗,及依众多补特伽罗生长福德,以于僧伽定有四故。

“生福差别”,就是依于补特伽罗和法出生最殊胜的福德,其中佛宝和僧宝依于补特伽罗,而且分别是依于一位补特伽罗和多位补特伽罗生长福德,按戒律来说,四位或四位以上受具足戒者,就是僧宝,所以说依于多位补特伽罗所组成的僧伽生长福德。但按大乘不共的观点,登地以上的一位圣者,就可以成立为僧宝。

对佛宝供养、承事、恭敬、礼拜等,生长最胜福德。《华严经》说:“闻见供养彼等佛,无量福德将增上,断诸烦恼轮回苦,此善中间无穷尽。”以佛为所缘,供养、承事、恭敬、礼拜等,决定能增上无量福德。

对法宝恭敬、供养、受持、讽诵等,出生最胜福德。《辨中边论》说:“行十法行者,获福聚无量。”全知麦彭仁波切对此解释说:“行持十法行中任何一种,都可以获得无量福聚,以圣法是出生一切利乐的源泉,而且是超出世间正道之故,与彼相关的一切作业都具有大义,因此乃至书写、听闻一偈,功德亦胜一切世间善根。”

如是依于僧宝,恭敬、供养、亲近、礼拜等,也决定出生最胜福德。

以上从相、业、信解、修行、随念、生福六个方面已经宣说了由了知差别而如理皈依的内容。

寅三、自己发誓受持而皈依

由自誓受而归依者,谓由誓受依佛为师,依般涅槃为正修法,归依僧伽为修助伴,由如是门而正归依。如《毗奈耶广释》中说。

“由自誓受而皈依”,就是由自己发誓,依佛为导师,依般涅槃法为真实所修之法,依僧伽为修行助伴,由如是三方面而如理皈依。这是按照法友论师的《毗奈耶广释》而宣说的。

“依般涅槃为正修法”:皈依导师佛陀后,真正应当依止的就是般涅槃法,如法而实修。

“自誓受”:以自己誓愿而受皈依。皈依的自性就是誓愿,受皈依的方式不是流于外在的形象,主要由以种性具足,以自己的因力发起誓愿而皈依。应当按这样的方式皈依。

大恩上师在《三世佛语合而为一》中说:“于具无等智悲力,究竟二利佛陀前,以清净信而引发,立誓佛陀为导师。二谛双运圣法前,当以无垢欲乐信,无误取舍四谛法,立下誓言而实修。于具智断僧众前,当以猛烈胜解信,持久慈爱之心意,立誓僧为永道友。”在具有无等智悲力、究竟自他二利的佛陀前,以清净信引发,发誓以佛陀为导师;在世俗谛和胜义谛双运的圣法前,应当以无垢的欲乐信,发誓实修圣教法,无误取舍四谛;在具有断证六种功德的僧众前,应当以猛利的胜解信,发誓以持久慈爱的心意,将僧宝作为自己菩提道永时的道友。一般正式受皈依时,都应这样由自己发誓而受皈依。

寅四、不言有余皈处而皈依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内外差别

卯一、略说

由不言余而归依者,谓由了知内外大师及其教法,诸学法者,所有胜劣,惟于三宝执为归处,不执与此相违师等,是所应归。

“由不言余而皈依”,就是不说有其他的皈依处而唯一皈依三宝。

“由不言余而皈依者”,就是由了知内外道的大师、大师的教法以及学法众的胜劣差别,唯一对三宝执为皈依处,不执和三宝相违的大师、教法、学法众作为所依之处。

以下具体阐述内外大师等差别。

卯二、广说内外差别分三:一、大师差别 二、教法差别 三、僧伽差别

辰一、大师差别

此二所有差别之中,师差别者,谓佛圆满无过功德,所余大师与此相违。

内外二者所有差别中,“大师差别”,就是佛陀圆满,没有过失而具足功德,其余大师与此相违,他们具有过失而没有功德。

这是从断证上显示差别,内道大师断证圆满,外道大师不具断证,所以差别极大。

《殊胜赞》云:“我舍诸余师,我归依世尊,此何故为尊?无过具功德。”

印度成就者克真诸杰的《殊胜赞》说:我舍弃其余的外道导师,我唯一皈依世尊。为什么我以世尊为大师?因为世尊没有任何过失,圆满具足一切功德。

此颂隐含的意思,就是外道大师自身未断过失、不具功德,对于自方和他方具有贪嗔等烦恼。因为自己未得度而不能度人,自己未证寂灭而不能令他证寂灭,自己未调伏而不能调他,因此,外道大师不是我们的皈依处。因此,我们皈依某个有情,不随人,不随名声,不随外在形象,唯一以理决定而皈依。

又云:“于余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于依怙。如是非遍智,宗过坏其心,心坏者不见,无过大师尊。”

《殊胜赞》又说:对于其余外道的教法,如是如是如理思惟,如是如是我对依怙越发有信心。由此明了,外道大师不是遍智,其立宗都具有过失,串习外道劣宗将失坏心相续。外道心相续失坏,以邪见翳障,不能如理辨别功过,对没有过失的大师您也以偏袒心而看不到功德。

为什么串习劣宗会失坏心相续?因为外道劣宗都是以邪分别虚假臆造的观点,随学他的教法,则以遍计邪见染污自相续,邪见一旦坚固便会失坏心相续。

通过比较内外大师的胜劣差别,可以决定佛是我们唯一皈依的导师,再不说有其余依处。也可以从四种因相思维,以具足四种因相是大师的自性,诸天外道远离四相,所以不说有其余大师,唯一应将佛陀执为导师。

辰二、教法差别

教差别者,谓佛圣教,由安稳道得安乐果,息生死流,净诸烦恼,终不欺罔,乐解脱者,惟一善妙,清净罪恶,外道教法与此相违。

所谓“教差别”,是指佛陀圣教,由安稳道获得安乐果,止息生死之流,净除诸烦恼,始终不会蒙蔽希求解脱的人,而且圣教初中后唯一善妙,能清净罪恶。外道教法与此相违,即由不安稳的邪道无法获得安乐果,无法止息生死之流,无法净除诸烦恼,终将蒙蔽希求解脱的人,不是唯一善妙,不能清净罪恶。

如《殊胜赞》云:“何故由尊教,安乐得安乐,故于说法狮,尊教此众生。”

如《殊胜赞》所说:为何皈依世尊教法?因为依靠圣教能由安乐道获得安乐果。

“说法狮”即说法狮子佛陀。颂词后二句连接《殊胜赞》后文,此处不作解释。

《赞应赞》亦云:“谓应趣应遮,清净及杂染,此是雄尊语,与余言差别。”

《赞应赞》也说:应当趣向世尊的语言,应当舍离外道的词句,世尊的语言属于清净涅槃,外道的语言属于杂染轮回,这就是大雄世尊语言和其余外道语言的差别。

“此纯显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语与余言,除此须何殊?”

这一颂从真实和欺罔上显示内外教法的差别。

世尊语言纯一显示真实性,外道的教法唯一是欺罔之法。对于世尊语言和其余语言,此外还要说什么差别?(即凭此一条足以显示内外教的差别,不必多说。)

此处“真如”不是单指胜义真如,而是指轮涅万法的真实性,如《大乘庄严经论》所说的七种真如。

“纯显真如”,就是真实意义如何,也如是显示真实意义,不是以分别心臆造。外道教法恰好相反,没有安住真实义,完全是以虚妄分别遍计的法,所以唯一是欺罔法。譬如:内道宣说诸法无我,而外道承许实有神我与自性,这就是欺罔;内道宣说万法唯心,心为作者,这符合事实,而外道宣说自在天、时间、常法的微尘等是诸法作者,这就是欺罔;内道宣说诸法缘起生,这符合事实,外道承许诸法自生、他生等,这唯一是欺罔。

总之,在世俗、胜义、因果、轮涅、道果等方面,世尊教法不是以分别心臆造,完全是安住实际意义,是以道理极成的教法,而外道教法则唯一是以邪分别臆造的欺罔之法,唯一是遍计所执的颠倒之法。

“此专一妙善,彼唯障碍法,尊语与余言,除此有何别?”

这一颂从趣入和障碍解脱的侧面,显示内外教法的差别。

佛陀的教法纯一善妙,外道的教法唯一只是障碍解脱的法,世尊的语言和其余外道的语言,除此之外有什么差别?(“尊语与余言,除此有何别”,是从主要与根本而言。)

“此专一妙善”,即指佛法初善、中善、后善。譬如,以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摄持,依别解脱戒和菩萨戒行持,最终一定会趋向解脱,因为佛所开示的都是解脱的正因,其教法唯一是趣向解脱的法。相反,外道教法所说种种禁戒、法门,都不是解脱正因,都落在戒禁取见和见取见中,所以唯一是障碍解脱的法。譬如,外道持牛戒狗戒,作旁生的行为,这些是非解脱之因的邪戒,所以唯一是障碍法,无法趣入真实道而获得解脱。

“由彼染极染,由此能清净,此即依怙语,与余言差别。”

这一颂是从作用上显示内外教法的差别。能染污是外道教法的作用,能令清净是内道教法的作用。

“由彼染极染”,即由依止外道教法,染污自相续,而且长期如此,将极为染污相续。也就是外道的言论,因为是轮回的过失,今天学今天染污相续,如此发展,积年累月,相续将日渐染污,所以是“由彼染极染”。

“由此能清净”,即由依止内道教法,以往染污的相续,能逐渐清净,而且积年累月地串习,心相续日渐清净,所以是“由此能清净”。

这就是佛语和外道语作用的差别。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知道内外教法的胜劣差别,唯一依靠佛陀的教法才能由安乐道获得安乐果,依止外道教法只会障碍解脱,增上染污。了知胜劣差别后,应当唯一将圣教执为所修,不说还有其它的教法可以依止。

辰三、僧伽差别

僧伽差别由此能知。

僧伽的差别,通过以上大师和教法的差别能够类比而了知。

如理修行者是内道的僧伽,不如理邪行者是外道的徒众。由此展开,即可从道果各方面分析二者的差别。以下引《瑜伽师地论》,以沙门与婆罗门为例,显示内外学法者的差别。

《瑜伽师地论》说:“由五法故,沙门婆罗门胜劣差别。何等五法?一者闻法,二者戒法,三摄受法,四受用法,五证得法。”

一、闻法的差别

“谓婆罗门所有闻法,义虚劣故,不示他故,文句隐故,是其下劣;沙门闻法,与此相违,故是胜妙。”婆罗门所听闻的法义虚妄下劣的缘故,不为他人开示的缘故,文句隐晦的缘故,是其下劣之处;沙门所闻法义,与此相违,意义真实殊胜,以慈悲心向他人开示,文句明显,所以是胜妙。

二、戒法的差别

“又婆罗门所有戒法,随何随分,随其差别,开示害等,故是下劣;沙门戒法,与此相违,故是胜妙。”婆罗门的戒法,开示杀生等,所以是下劣;沙门的戒法,不伤害众生等,所以是胜妙。

三、摄受法的差别

“又婆罗门所摄受法,摄受障道的田事、宅事、财货事等,又复摄受妻子、奴婢、僮仆等类,故是下劣;沙门所有摄受之法,除离苦法,更无所有,故是胜妙。”

四、受用法的差别

“又婆罗门所受用法,受用障道涂饰香鬘庄严具等,又现受用歌舞、作倡、戏笑等事,又现受用淫欲等法,故是下劣;沙门所有受用之法,受用无罪正闻思修所成智慧,故是胜妙。”

五、证得法的差别

“又婆罗门所有证法,但以梵世为究竟故,复退还故,杂染污故,有苦恼故,是其下劣;沙门证法,以般涅槃为究竟故,无退转故,一向离垢故,一向安乐故,当知胜妙。”婆罗门的证法,只是以梵天为究竟的缘故,最终仍将从梵天退堕的缘故,与染污相杂的缘故,具有苦恼的缘故,是其下劣之处;沙门的证法,以般涅槃为究竟的缘故,无有退转的缘故,一向离垢的缘故,一向安乐的缘故,应当了知是胜妙。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了知内外学法者的胜劣差别。外道教法是邪法,依止邪法的修行当然是邪行;内道教法乃正法,依止正法的修行当然是正行。由了知胜劣的差别,应唯一将内道僧伽持为修法助伴,不说还有其余道友。

以下说一则公案。

据《佛祖统纪》记载,汉明帝曾派使者到天竺请来高僧摩腾、竺法兰以及佛经、图像。

当时,明帝问摩腾:“法王出世,为什么教化没有普及到我国?”

摩腾答说:“天竺在大千世界一切佛出世百千年后,才有圣人来东土传教。”汉明帝听后,非常高兴。

永平十四年正月初一,五岳道士和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向皇帝上表,请求和佛僧比试优劣。明帝命令尚书,在当月十五日,集会于白马寺,设行殿在南门外。全场设立了三坛,摩腾在道西安置经像舍利,道士在东坛放置经、子、符、篆,中坛奉馔食奠祀百神。道士绕坛哭泣说:“皇上信奉邪教,道风衰败更替,今斗胆把经放在坛上,以火试验。”说完就放火烧道经,顷刻之间旋成灰烬。众道士面面相觑,大惊失色,种种咒术都不灵验。太傅张衍说:“既然不灵验,你们应当随佛出家。”褚善信等人惭愧无言。

等到焚烧佛经时,光明五色上彻天表,烈火既息经像俨然。这时,摩腾踊身飞空,现诸神变。竺法兰说法,教化大众。当时,司空刘峻、后宫阴夫人、道士吕惠通等千余人都请求出家,明帝应允。这样就建了十所寺庙,大力弘扬佛法。

以这则公案,也可以显示内外道的胜劣差别。

总之,通过比较内外大师、教法、僧伽的差别,可以了知内外道的胜劣,以了别胜劣的智慧为因,自己以理决定唯有内道三宝是真实的皈依处,这样以唯一皈依三宝的方式,不说还有其余而正皈依。《佛子行三十七颂》说:“自亦缚于轮回故,世间无力能救谁?是故依止不虚者,皈依三宝佛子行。”自己尚且系缚在轮回的缘故,以诸天、仙人、外道之力能救护谁?所以佛子应唯一依止真实皈依处——三宝。

以下再说一则公案警示学人:

隋朝梁州沙门慧全,有五百弟子,其中有一弟子,性格较粗,与众不同,慧全平素也没有重视。一次,这位弟子忽然说自己已证三果。一天,慧全病重,闭房静养。该弟子以神通直接到床前问候,房门依旧紧闭。第二天也是如此,他对慧全说:“师父命终后,会转生婆罗门家。”慧全疑问:“我一生坐禅,为何转生如此?”他说:“师父信道不笃,没有放弃外学,所以虽然有福业,也不得超脱。”

由此公案,也可以体会“不言有余而皈依”的重要。皈依三宝后,如果又皈依其余外道导师、典籍和徒众,则皈依戒也不能清净,更遑论其余成就。对初学者而言,皈依必须专一,重点要放在内明寻求解脱的正法上。如果既学内道教法,又夹杂外学,这样心分二路,对初学者的修行也是一种障碍。公案中慧全皈依不专一,没有放弃外学而一心入道,导致不得解脱,来世转生婆罗门家。这就是因中杂染,导致果遭迂曲。因此,明辨内外道在师、教、弟子上的胜劣差别之后,唯一持内道三宝为皈依处,甚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