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十善楷模

许哲居士是新加坡的一位传奇人物,她106岁的时候,不但不需人照顾,反而还在照顾许多比她小二三十岁的孤苦无依的老人和破碎家庭。

1898年,许哲出生在广东一个荒僻小镇。她从童年起,每天要帮忙做很多家务。清晨到河边洗完衣服后,再到山上、野地采集药草,然后回家帮忙做手工,赚取微薄的工资贴补家用。后来,因为家中发生变故,母亲带着她和姐姐弟妹四人离开广州,到马来西亚槟城投靠亲戚。

当时,许哲已经二十几岁,却还是一个文盲,只能从事打扫的清洁工作,但上进心很强的她一直在寻求就学的机会。槟城附近有一所教会办的小学,每次经过那里听到小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她心中就十分羡慕。有一天,她鼓足勇气走进学校,告诉修女们:“我想读书,可是我没有钱,我可以帮你们打扫、洗衣服,请你们让我读书。”修女们答应许哲的要求,并且让她住到教会后面的房子,每个月四块钱的房租,就以打扫、拖地、洗衣服、做家事来抵偿。就这样,许哲开始了她人生的求学生涯,她每天认真地读书,虽然放学后还要做许多事情,但是她内心有着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快乐。

30岁时,许哲为了逃婚离开槟城到了香港,因为能流利地书写中、英文,在外国公司谋得了一份秘书的工作。1939年,日军攻打香港,许哲随公司到重庆避难,当时许哲的薪水高达150元,而一般人平均月薪是20元。

有一天,她和朋友在一家高级餐馆吃完饭后,走出餐馆,突然有人伸出又黑又瘦的手,向她乞讨。当时她心头一震:“这世上,还有这么可怜的人,饿了好几天没饭吃。我刚刚那一餐饭,可以让好多穷人吃好几天啊。”望着那可怜的人,她告诉自己:“从今以后,我不再多花一分钱在自己的吃喝穿着上,如果我再多花一分钱在自己身上,我就是掠夺穷人的钱。”

许哲辞去高薪的工作,加入一个反战的国际救伤队里做义工,打扫、煮饭、洗衣,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抗战结束后,她随救伤队来到英国。1945年,她希望入护理学校学习,因为她内心深深牵挂着贫苦、病弱的人,她希望学会护理工作,将来能为老人、穷人、病人们服务。当时,护校学生的年龄限制是17岁到25岁,她已经47岁,但她并不气馁,写信向护校校长表明学护理的心意,在信中她写到:“我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这句话感动了护校校长,破例准许她入学研习护理课程。护校八年,她用心学习从小孩到老人、从出生到死亡、从身体到心灵等各种不同层面的照顾与养护,她默默许下心愿,要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技能,完全奉献给需要的病人、老人与穷人。

1953年,她自护校毕业。巴拉圭的一家慈善机构知道她发愿要无条件为穷苦的病人奉献,就写信邀约她前往巴拉圭。这家慈善机构只有三位医生,却要照顾很多病人,她是唯一的护士,因此她的工作格外繁重。虽然没有薪资,而且忙累,但她内心始终很愉快,能将自己所学奉献在病人身上,为他们减轻病苦,她感到很安慰。

1961年,她来到新加坡,从姐姐口中得知有个穷人医院从1910年创办至当年,都没有一个护士。当时医院内有380个病人,因为医疗人员不足,无法得到适当的照料,她就自荐到医院照顾病人。

她这一生,除了当秘书那段时间领取薪资之外,其余工作都是无薪职。她想如果医院有钱,就能轻易地花钱请到护士来照顾病人,可是这所穷医院因为没有钱,没有人要去,所以她自愿去。

在那所医院,她看到老人们一天只吃两餐,常常忍受饥饿,就让姐姐财务支援,每天买面包给380位病人吃,亲手派送,楼上楼下地跑。

在医院服务将近三年时,她决定自己办老人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忍老人常常挨饿。她的姐姐深受感动,决定支持她办老人院,马上取出存款买下一块地。1968年,她俩创办的养老病院成立,完全免费收容了250位贫病老人。

许哲姐妹照顾穷人的心,是来自童年时期母亲的身教。当时虽然家里穷,但一有穷人来要饭,母亲总会想法分一些给他们。耳濡目染之下,母亲的慈悲善行深深影响着两姊妹,让她们拥有一颗仁慈博爱、欢喜布施的心,无我无私地去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许哲照顾老人无微不至,自己却过着苦行僧般的安贫生活。她的饮食非常简单,一天只吃一餐,通常是一份生果蔬菜或是一杯鲜奶,她说:“我从小就吃素,因为我对鱼、肉过敏。”她也从不在衣着上花费,都是穿别人不要的衣服,有的是从垃圾堆里捡来洗干净再穿。她认为穿衣服是为了保暖和蔽体,无所谓好不好看。

她照顾穷病老人的善行,渐渐被社会大众肯定,很多好心人前来帮忙。有的人载来大堆米和蔬菜,甚至有时多到吃不完。在征求赞助者的同意后,她把多余的米粮分赠给其他贫穷家庭,最多时曾同时照顾二十六户。她不仅在新加坡建立养老病院,还到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去协助当地的慈善机构设立养老院。除了照顾养老病院的老人,她随时随地都在关心周遭需要关心的人。她把时间、精神完全奉献给世间苦难的人,忘了自身,忘了今夕是何年。

106岁的许哲,从外貌上看,像是六七十岁,她一头银白短发,皮肤光滑、耳聪目明、手脚利落,牙齿完好无缺,显得年轻、健康、有活力,与很多上了年岁的人很不一样。她每天阅读、静坐、运动、布施、做瑜珈,她的精神、体力丝毫不逊年轻人。她透露她的长寿之道是:今天起来今天做工,不停地做工,做人间的义工。同时,她不生烦恼心、不恶口、不吃肉、不猛火煮食、不沾咖啡、酒,所以身心能常保平静、喜悦,当然,她将身心奉献给贫病老人的无畏布施,自然能得到健康长寿的果报。

1994年,许哲已经96岁。有一天,她经过一位她曾经照顾过的老婆婆家,推门进去,看见老婆婆躺在地上。她赶紧扶起老婆婆,倒水喂老婆婆喝下,帮老婆婆洗净身子,换上干净的衣服,然后到外面买了一碗稀饭喂老婆婆吃。随后,联络红十字会的救护车,送老婆婆到医院,办好住院手续,老婆婆不让她走,她就留在医院陪伴老婆婆,一直到夜晚十点半才回去。

第二天一早,许哲又赶到医院探望老婆婆,护士小姐告诉她,老婆婆昨天半夜两点已经去世了,走得很平静、很安详。

她一听,心里感到很欣慰,因为,婆婆走时干干净净,而且吃过了稀饭。她感恩地说:“婆婆给我的最好‘礼物’,就是临终前让我握着她的手两分钟。”那真诚的爱,透过手心的温暖,陪伴着老婆婆平静地离开人间。

十几年前,她姐姐往生后,留给她一笔不大不小的遗产。她把遗产全数拿出来布施,买了十几栋房子,给当时急需住房的贫困老人及破碎家庭,并每个月定期分派米粮给他们,还为他们缴交水电费等。

她的爱心不仅限于老人,她希望开办一个不分种族、不分男女、不分老少的家庭式收容中心,为那些被遗弃的老人、弃妇、儿童提供一个中途站,给予他们家庭成员般的关爱,以恭敬心相待,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和尊严。

101岁时,她接触了佛教,欢喜信受而皈依,并开始老实念佛,全身心依止阿弥陀佛,不论走到哪里,佛号永远相随。一位法师认为,许哲的五戒十善已经修到满分。

2003年,许哲获得第六届“全球热爱生命奖章”,十一位得奖者都是在生命线上苦苦挣扎求存,多数是一生下来就必须与死神搏斗的人,而和其他几位不同的是:她虽然奋斗不息,一生的艰辛也不亚于他们,但她是付出全部,完全为了别人,没有想到自己。

一百年来,这个默默为贫病困苦者奉献心力的善女人,以源源不绝的慈悲心念去爱每一个需要爱的人。她无私无我地付出,那种爱的能量仿佛来自天地之间。

壬二、发此意乐之量

以上念死无常、思惟三恶趣苦、净修皈依和修习业果,就是下士道的修法。其中,忆念死亡和思惟恶趣苦,能发生希求后世之心;修习皈依,能趣入圣教之门;修习业果,能成办后世安乐。后二者合起来,就是成办后世安乐的方便。如是正修下士道,应以生起何种意乐为到量呢?以下即宣说此义。

第二,生此意乐之量者,谓先有无伪希求现世,其求后世惟虚言辞,即换其位,令成希求后世为主,现在为副,则为生起。

生起下士意乐之量:以往是真正一心一意地希求现世,所谓“希求后世”只不过是口头说说而已,现在主次交换了位置,变成以希求后世为主,以希求现世为次,就是生起了下士意乐。

道次第这一次第修心法门,应当每修一步,就有一层心上的转变。如果学习之后内心没有转变,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佛语不具备离过、生德的作用,要么自己学习有偏差。前者不可能成立,因此一定是自己没有如理修习,也就是没有用心如理思惟佛语,数数串习。

以下士道来说,学习之前,是以追求现世为主,学习之后,则变成追求后世为主,这就是生起了下士意乐。如果口里说很高深的法,心里却仍然耽著现世,说明连下士意乐也不具足,后世能否获得善趣都值得怀疑。

下面进一步强调“已产生者须令坚固”:

然须令坚固,故此生已,仍须励力善为修习。

然而必须使此下士意乐得以坚固,因此在生起此意乐后,仍须励力善为修习。

意乐坚固和不坚固,也就是以境缘不可夺与可夺的意思。希求后世为主的心不会被其他境缘夺去,就是意乐坚固;反之,会被夺走,就是意乐尚不坚固。初学者的颠倒习气强盛,最初发起善心时,若不能谨慎护持,就会很快被颠倒习气所夺。比如,按照下士道闭关数数思惟之后,心会缘后世而转,但一入红尘,不以正念摄持,就很快又缘着现世法生起耽著。所以在生起下士意乐之后,为了使它得以坚固,还要继续努力数数修习,让意乐达到猛利恒常的程度。金刚持说:“希求现后世换位,已成主求后世义,现世仅为顺便时,下士意乐即生起,为令坚固而精勤。(希求现世与希求后世交换位置,已经变成以希求后世义为主,现世只是顺便希求时,就是生起了下士意乐。为了使其意乐坚固,需要精勤修习。)”

以上“生起意乐之量”,是按霞惹瓦的《道次第中篇》而宣说的。

归纳:

此处所说之量(有法),是意乐必须生起到达之量,因为了达死亡无常之后,必定不会着重耽著现世;了达善恶二趣苦乐之后,必定转为着重希求后世之义;又依靠皈依与业果,必定能成办后世之义。

比喻:到达宝洲的商人,渴望尽快返回故乡,因此不会耽著在宝洲中安居,而是决定会由渴望回家的心努力准备回家的资粮。

壬三、除遣此中邪执分二:一、于圆满之因遣除邪见 二、于决定胜之因遣除邪见

癸一、于圆满之因遣除邪见分二:一、出计 二、遮破

子一、出计

第三,除遣于此邪分别者,谓有一类以佛经说“悉应背弃生死所有一切圆满”为错误事,作是念云:身、受用等诸圆满事增上生者,皆是生死,发求此心不应道理。

第三、除遣有关的邪分别,是说有一类人以佛经所说的“应背弃生死一切圆满”作为误解的依据,而认为:增上生的身、受用等圆满都是生死之事,发心希求彼等不合道理。

“佛经说”,如《广大游戏经》云:“轮回犹如针之尖,何时亦无有安乐。”

“错误事”:引生误解的所依。就像黄昏时眼识不明,缘花绳生起蛇的错觉,花绳是产生错觉的所依,称为“错误事”,依靠“应背弃生死一切圆满”这一说法生起“增上生事属于生死,发心希求不合理”的误解,因此此说法是“错误事”。

子二、遮破分二:一、正说 二、引证

丑一、正说分二:一、以身等仍须辗转渐受而破 二、观待究竟增上生而破

对方的观点有二:一、凡是对生死之事发希求心,都不应理;二、增上生事都是生死。下面就针对这两点逐一破除:

寅一、以身等仍须辗转渐受而破

所破是“凡生死之事都不应发心希求”,能破是“虽然究竟不应希求,暂时仍须希求”。

【然所求中略有二类:谓于现位须应希求,及是究竟所应希求。生死之中身等圆满,希解脱者于现法中亦须希求,以由展转渐受此身,后边乃得决定胜故。

所求略分为二,即现位(暂时)须应希求和究竟所应希求。生死中的身、受用、眷属等圆满,求解脱者暂时也须要希求,因为由辗转渐受此身,于最后边才获得决定胜故。

“辗转渐受此身”:一般声闻证果须历三生,独觉证果须经百劫。按显教部分法轮所说,成佛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修积资粮。按金刚乘说,除极利根之外,一般行人须历十六生等。

以上道理是说:既然一生还不能了生死,那就是生死中人,还有生死中事。既然还须在生死中经历多生,那就应当考虑求得圆满的身、受用、眷属等,由此使自己的修道进展快速。不然,如果在生死中甘愿取下劣的身、受用、眷属,不是不合理吗?难道应当不希求善趣的圆满,反而希求恶趣的苦痛吗?所以,这一段是以“身等还须在生死中辗转渐受”来成立暂时希求生死中的身等圆满并非不合理。

比如去广州,先要坐车到重庆,再坐船到武汉,然后转车到广州,须辗转多次换乘车船。虽然在到达终点时,不必要希求车、船等的圆满,但从暂时来说,必须希求。如果车船、受用等不圆满,就会障碍进趣、延缓进程;而车船好、旅途受用好、眷属好,就能顺利、快速地到达终点。

其实,从自己的切身处观察一下,就很容易明白。比如,没有床和被子睡不好觉,身体就立即出现障碍,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安定,怎么能安心修道呢?依此类推,身体生了重病,或者饥寒交迫,或者眷属不和,受这些违缘干扰,连自利都成办不了,更何况利他。因此,求解脱者暂时也必须希求生死中的身、受用、眷属等圆满。

以下是案例:

清朝的玉琳国师,前世是出家人,诸根不具,相貌丑陋,而且心性顽愚。有一次,一位女施主设斋供养出家师父,还供养每人一件衣服结缘。当时玉师也在座就餐,当施主发到他面前时,见他六根不全,生起了厌恶之心,便不和他结缘。玉师当下生大惭愧,心情沉痛,恨自己宿世业障深重,感得如此丑陋的色身。他想起《药师经》上说,拜《药师经》可以感得琉璃身,于是发誓一心一意拜《药师经》。他终身顶礼不辍,最后是在蒲团上拜着圆寂的。转世之后的玉琳之身,智慧殊胜,诸根聪利,相貌非常庄严,成为顺治皇帝的国师,人们听到他的名字都心生敬仰。

从这里也看出,如果能成就殊胜的增上生事,来世必定能速疾成就自他二利。

寅二、观待究竟增上生而破

所破是“增上生事都是生死”,能破是“还有不为生死所摄的增上生事”。

非凡所有身及受用、眷属圆满增上生事,一切皆是生死所摄,以其身等圆满究竟,即佛色身、圆满佛土、佛眷属故。

并不是所有的身、受用、眷属圆满等增上生事,都是生死范畴里的事,因为身、受用、眷属这三种圆满在到达究竟时,是佛的色身、刹土、眷属的缘故。既然究竟的增上生事不属于生死,当然不应背弃,而应当作为究竟的所求。

以阿弥陀佛为例,阿弥陀佛的色身圆满,《赞佛偈》云:“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净土圆满,经云:“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眷属圆满,有无量无边的不退转菩萨,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不妨问一下:阿弥陀佛的色身、受用、眷属等是究竟的增上生事,这些属于生死吗?如果不属于生死,应不应舍弃呢?如果应舍弃,今天就不会有阿弥陀佛净土的功德庄严,就不会有阿弥陀佛的无量相好身,就不会有阿弥陀佛的如海菩萨眷属,阿弥陀佛就不算是圆成佛道。

所以,这里有必要调整认识,所谓学佛修道,不是学得身心病态、受用贫乏、一个眷属也没有,变成孤家寡人,痛苦不堪。如果是这样,学佛有何意义?不如不学。佛法是使人离苦得乐的妙法,学佛的目的是使人走向圆满。身、受用、眷属都到达究竟圆满,才是佛道的完成。

丑二、引证

下面引教证明应成办增上生和究竟增上生:

故《庄严经论》于此密意说云:“增上生谓受用身,圆满眷属勤圆满。”此说由前四度,成办增上生。

因此,《大乘庄严经论》针对“应求增上生”这一密意说:受用圆满、身圆满、眷属圆满、事业圆满这四者,是殊胜增上生的体性。这是说,由六度中的前四度成办增上生。

《大乘庄严经论》在阐述“由作用决定六度数目”时,说到上述两句,意即六度中前四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的作用,总的是成办增上生,也就是,由布施度成办受用圆满,在流转轮回的多世中,一切资具均得满足;由持戒度成办身圆满,获得殊胜的人天所依身;由安忍度成办眷属圆满;由精进度成办事业圆满。

又多教典说由此等成色身故。

又,诸多教典说到,由布施等福资粮成就佛色身,因此佛色身是究竟增上生,是所应求。

如经云:“以十倍所有有情福聚,成就佛一毛孔;以百倍所有毛孔福聚,成就佛一随好;以千倍所有八十随好福聚,成就佛二十九相之一相,除白毫、顶髻、法螺三相;以万倍所有二十九相福聚,成就佛白毫相;以十万倍白毫相福聚,成就佛顶髻相;以万亿倍顶髻相福聚,成就佛法螺相。”

《随念三宝经》云:“诸如来者,是福等流。”

《无垢称经》云:“诸友伴,如来身者,从百福生,从一切善法生,从无量善道生。”

《六十正理论》云:“此善愿众生,集修福智粮,获得从福智,所出二殊胜。”

《入中论》云:“如是施等三种法,善逝多为在家说,彼等亦即福资粮,复是诸佛色身因。”布施、持戒、安忍三度是福德资粮,静虑、般若二度是智慧资粮,精进度是二资粮的共因。福德资粮成为佛百福庄严微妙色身之因。

是故修种智者,经极长时,修诸极多、诸极殊胜戒施忍等,亦是希求彼等妙果——最极殊胜身等胜生。

由于增上生事是暂时修道所依,究竟增上生是他利圆满所依,因此修一切种智者,经历极长时间,修习极多、极为殊胜的施、戒、忍等,也是为希求其果——最殊胜的身、受用、眷属等殊胜之生。

“经极长时”,指时间之长;“修诸极多”,指数量之多;“诸极殊胜”,指质量之胜;“戒施忍等”,指行门种类;“最极殊胜身等胜生”,指修的目的,即为获得最极殊胜的身等果报。

如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比丘,他在发起成就最殊胜色身、刹土、眷属等的四十八愿之后,以大愿摄持,经历无量无数劫修积功德。经中说:“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爱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诸如此类,法藏比丘累劫中勤修了无量殊胜善根。正是由于修积无量殊胜善根的缘故,法藏比丘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开发,多世之中,或做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做王家贵族,或做转轮王,或做六欲天主乃至大梵天王,尊重供养诸佛从未间断。而且,从他的身体和口中常放无量妙香,香气普熏无量世界。不论受生何处,都色相端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手中常出无尽珍宝庄严之具,利乐有情,由此因缘,使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总之,法藏比丘因地积累了无量无边的功德,在五道十地的历程中,得到圆满的增上生,而广利众生,最后边际究竟增上生,成为西方极乐世界普度法界一切众生的大导师。

癸二、于决定胜之因遣除邪见

成办究竟决定胜者,谓如《入行论》云:“由依人身舟,度脱大苦海。”是须依止以人所表善趣之身,度诸有海,趣妙种智,此复须经多生,故能办此身胜因尸罗,是道之根本。

又,此“身”不但能成办增上生,而且是成办究竟决定胜的所依,如《入行论》所说:依于人身筏,能度生死大苦海,意即须依止人所代表的善趣身而度越三有之海,趣证一切种智。而且,这需要历经多生才能圆成,因此能成办善趣身的殊胜因——尸罗,是道之根本(无戒则不得人身,不得人身便不能由多生修行出生死、成佛道,因此戒是根本。)。

《般若经》云:“我若不护净戒波罗蜜多,当生诸恶趣,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何由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能得一切智智乎?”《戒经序》云:“譬如人毁足,不堪有所涉,毁戒亦如是,不得生天人,亦不至菩提。”(人毁双足,则寸步难行,人毁净戒,则不得人天身,亦不至菩提果地。)《入中论》云:“诸异生及佛语生,自证菩提与佛子,增上生及决定胜,其因除戒定无余。”(人天善趣、声缘、菩萨等一切增上生及决定胜的必需之因,即是戒律。)

总之,善趣身是成办决定胜的所依,而尸罗又是成就妙身的胜因,因此为得妙身应护净戒。

【若善趣身而不圆满一切德相,仅能成就一少分德,虽修诸道,进程微少,故定须一最圆满者。此中护求寂等未圆学处,犹非满足,故须励力护苾刍等圆满学处。

问:欲成办小乘解脱及一切种智解脱,单凭一般的善趣身是否足够呢?

答:不足够。如果所获的善趣身不圆具一切德相,而仅能成就少分功德,那么依于此仅具少分功德之身修行诸道,进步微小、进程缓慢,因此一定要具有最圆满之身。此中仅护持沙弥等不圆满学处尚不满足,因此须励力守护比丘等圆满学处。

有作是说:护持尸罗,若是为办诸善趣者,则近住等亦能获得,何须艰难、义利微少诸苾刍等。

有人说:如果护持尸罗是为了成办善趣之身,那么以八关斋戒等也能获得,何必受持行之艰难、义利微少的比丘等上上学处?

又余众云:若别解脱所有要义,是为获得阿罗汉故,然苾刍者未满二十,则不堪受,近事之身亦有能得阿罗汉者,应赞其身。难行少义,苾刍何为?

又有人说:如果别解脱所有的要义是为了获得阿罗汉果,那么比丘戒未满二十岁则不能受,而以居士身也能获得阿罗汉果,因此应赞居士身才对。比丘戒繁多难受、所获利益也不过如此,受比丘戒有何必要?

应当知此是全未知圣教扼要,极大乱言。应以下下律仪为依,受上上者,委重护持圆满学处。

应知以上是全不了知圣教扼要的极大乱言。应以下下律仪为所依基础,而受学上上律仪,殷重护持圆满学处。

“未知圣教扼要”,可理解为:前者认为受别解脱戒的目的,只是为成办善趣,因此他并不了解别解脱戒须以出离心摄持的扼要;后者认为受别解脱戒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阿罗汉果,亦不了知大乘以利他心受持别解脱戒实际是为证佛果的这一扼要。以不了达扼要的缘故,纯属极大乱言。

再观察,以善趣身求证一切种智,须辗转经历多生,而成就此修道所依的根本因,即是净戒。而且,为能速疾成办佛道,所依身必须圆具功德支分,因为若不能获得圆满所依身,就有修道速度不快、修力不强的缺陷;而欲获得圆具一切德相的所依身,又必须在因上持戒圆满。因此,应当受持无余遣除违品、圆具身口意善行一切支分的比丘戒,而并非一般戒。由此便成立,必须以下下居士戒等为所依而受持上上比丘等满分戒。

或者,从因上观察,在成办增上生善趣的方面,具足比丘戒比不具比丘戒修行更具力量;在成就阿罗汉果、受行菩提心戒等方面,也以具足比丘戒更为有力。《大乘庄严经论》云:“应知出家分,无量功德具,欲比在家分,最胜彼无等。”又以修习金刚乘而言,修密法上等的所依也是比丘身。《金刚橛续》、《时轮金刚》中都说:“三者比丘为最胜,中等即是诸沙弥,彼中在家位最低。”因此,宗大师此句“未达扼要”的涵义甚深。

对下士道总结:

实修时,应当依止具足殊胜德相的善知识,同时必须通达一切圣教的扼要;具此基础之后,仍不应满足,因为此时若很快死亡而生恶趣,则痛苦不可思议,因此对能从中救护的怙主三宝应当求受皈依;此后,应如理地取舍业果,并对殊胜增上生之因——护持圆满学处,精勤修习。

已说于共下士道次净修心讫。

共下士道次第修心法要宣说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