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业

午三、意业分三:一、贪欲 二、嗔恚 三、邪见

未一、贪欲分三:一、何为贪欲 二、贪欲之究竟 三、以理与事例教诫学人

申一、何为贪欲

贪欲。事者,谓属他财产。

贪欲的事,是属于他人的财产。

意乐分三:想者,谓于彼事作彼事想;烦恼者,谓三毒随一;等起者,谓欲令属我。

贪欲的意乐分三:一、想,是对某事物确认无误,比如对一台电脑,知道它是电脑,而不是其它东西;二、烦恼,是贪嗔痴中任何一种;三、等起,是对此事物的占有欲。

加行者,谓于所思义,正发进趣。

贪欲的加行,是对所欲求的事物真实发起进趣。

比如,生起追求心后,一再往所欲方面希求获得,就是贪欲的加行。

申二、贪欲之究竟分三:一、真实 二、圆满之量 三、非圆满贪欲

酉一、真实

究竟者,说于彼事,定期属己,谓念其财等愿成我有。

贪欲的究竟,是对彼事决定企图占为己有,也就是心想:愿此财物等归我所有。

酉二、圆满之量

此中贪心圆满,须具五相:

贪心圆满之量,必须具足以下五相:

一、有耽著心,谓于自财所。

一、有耽著心:贪求财物成为己有。

二、有贪婪心,谓乐积财物。

二、有贪婪心:希求财物辗转增长。

三、有饕餮心,谓于属他资财等事,计为华好深生爱味。

三、有饕餮心:对他人所有的资财等事,心中分别此是殊胜美好而深深生起爱恋。

四、有谋略心,谓作是念,凡彼所有何当属我。

四、有谋略心:即内心图谋:此等财物如何归属于我。

五、有覆蔽心,谓由贪欲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与出离。

五、有覆蔽心:被贪欲覆蔽,自己不觉羞耻,不了知贪欲过患及从贪欲中出离。

在生起前四心时,心中若能认识贪欲的过患,就能止息贪欲发展,而从贪欲中出离。可见,知过患是因,出离是果。

酉三、非圆满贪欲

若此五心,随缺一种,贪欲心相即非圆满。

以上有耽著心等五心,缺少其一,贪欲的心相便不圆满。

《瑜伽师地论》中,于十不善俱说加行。

有人怀疑:贪欲只有意乐,为什么还说加行?答:这是依据《瑜伽师地论》而宣说的,该论中对十不善业都说了加行。

以下举例宣说不圆满贪欲的种种情况:

又非圆满贪欲之理者,谓作是念:云何当能令其家主,成我仆使,如我所欲?

非圆满贪欲之理,即心想:怎样才能使此家主成为我的仆人,称合我的心愿?

唐译《瑜伽师地论》中说,缘家主心想:我如何才能与家主一样,随意使唤奴仆,使他听从我,为我做事。如是希求他人侍奉自己,是对供侍生起贪欲。

又于其妻子等及饮食等诸资身具,亦如是思。

或者心想:他的妻子、儿女、仆人等,或者他的饮食等资身之具,怎样才能归属我呢?这是对摄受等生起贪欲。

又作是念:云何当能令他知我少欲远离、勇猛精进、具足多闻、成施性等?

或者心想:怎样才能让他知道我少欲远离、勇猛精进、具足多闻、乐于布施等呢?“等”字包括“安住正念,寂定聪慧,诸漏永尽,守持戒律”等。如是希求他人赞扬、称颂,是对名誉生起贪欲。

又作是念:云何当能令诸国王及诸商主、四众弟子,供事于我,得衣食等?

或者心想:怎样才能使这些国王、商主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供养承事我,获得衣食等财物?比如遇上一位富翁,心想:如何才能使他每月都供养我。如是希求供养,是对供养生起贪欲。

又作是念,起如是欲,云何令我当生天上,天妙五欲以为游戏,当生猛利、遍入世界,乃至愿生他化自在。

或者心想:如何能使我生到天界,在天界中以五种妙欲尽情游戏。如何能使我生在自在天、遍入天中,乃至使我生到他化自在天。如是希求升天及享受天界妙欲,是对天界妙欲及殊胜之生生起贪欲。

又于父母、妻子、仆等、同梵行者所有资具,发欲得者,亦是贪欲。

或者心想:如何能让我获得父母、妻子、子女、仆人、朋友、宰官、亲戚、兄弟、同梵行者等所拥有的资产,如是对资具发起欲得之心,是对资产生起贪欲。

申三、以理与事例教诫学人

学习上述贪欲的业相、贪欲圆满之相,及不圆满贪欲诸相时,如果不能做到反观自心,而只是在字面上记忆谈论,那就与修行无关。上面说过,佛菩萨的圣言都是指示我们修行的教授,如果闻思的是此事,而修行的却是彼事,那就成了闻思与修行脱节,即使听闻也得不到受用。正确的方法是:听受言教后,当即反观自心、修正自心。如此学一分法,就有一分离过增德的效用。比如:这一段说贪欲之相,实际是指示当人内心贪欲的相状。所以应当随法反观自身在哪方面有贪欲,是贪名誉?还是贪利养?或者贪恭敬?贪异性?贪升天?这些要一一检查,如果贪欲很大,则是堕恶趣的前相,应当及时修法遣除,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学习贪心圆满五相,要从中体会到:业本源于心念,一念微细间不知防范,就会发展成大祸患。因此要学会观照微细一念,所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比如,对小车、洋房等外物有耽著心,如果不及时对治,习气就会增长,逐渐发展成有贪婪心、有饕餮心、有谋略心、有覆蔽心,习以成性之后,便沦为不知羞耻、不知出离的状态,形成贪结,严重障碍出离。因此,一念心虽小,关系却极大,不及时对治会发展成巨大过患。修行人应在自己起心动念处详加勘察,到底对何人、何物、何法耽著,察见有耽著之心,就立即自责或持咒念佛来转念,不令其相续。

下面看两则案例:

佛世时有一位居士,生前虔诚信奉供养三宝。他临终时,由于妻子伤心痛哭,使他心生悲哀,在依恋不舍中死去。而他的神识并没有离开,在妻子的鼻中化生为一只小虫。

有个道人见妇人哭得伤心,就以好言劝解。这时妇人的眼泪和鼻涕一块流出,虫子也跟着掉落在地。妇人见了,十分羞愧,想用脚踩死虫子。道人急忙说:“不要踩死,它是你丈夫。”妇人说:“我丈夫奉经持戒,精进修法,无人能比,怎么会变成虫子?”道人说:“他临终的时候,你的哭泣让他动了情,所以堕落成小虫。”道人为小虫说法,小虫听法后忏悔,命终升到天界。

案例中的居士一生勤修,临终对妻子生起一念爱染,就堕为小虫,可见贪欲是解脱的大障,不可不除。而要做到不为欲尘所转,必须在生前就锻炼从欲尘中出离,如果只寄望于临终有种种顺缘辅助,这是不保险的。只有靠平时在境界中治心,长久练习,临终才有把握。平时接触色声等欲尘时,要保持高度警觉。一发现心有染著,就立即依一句咒语或佛号,如利剑般斩断情思。若不这样修治,临终一刻,一念情生,就会前功尽弃。

《释迦佛广传》中记载,释迦佛因地时曾是一位名叫桑嘎拉的商主。一次,他带领五百人去海中取宝,误入了铜洲罗刹女的领地,和罗刹女们结婚,生儿育女。后来,他们发现了罗刹女的真相,就一起骑上一匹具有神力的骏马王准备逃跑,这时打扮得美丽妖艳的罗刹女们携带着儿女赶来对商人们高声喊道:“恳请你们能把我们当作家属,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家人亲戚,只有你们可以作我们的怙主、依投处、无偏亲友。这些是你们所有的饮食、妙衣、住处、珍宝、金银、右旋海螺……,请与我辈女人共享幸福生活。如果你们已经不再需要我们,那也请你们无论如何要把儿女一同带走。”

商人们听后,有些开始生出“我的妻子”的念头,有些想到儿女,有些想起饮食等物,结果这些人全部落马,众罗刹女顷刻就把他们全部吃光,只有桑嘎拉一人无思无念,顺利返回。

这则案例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其实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就是罗刹世界。物质异常繁荣,色声欲尘令人眼花缭乱,到处充满了诱惑,只要有钱,就能受用美食、时装、首饰、轿车、豪宅、美女、种种奢侈享受。如果身处在这个欲海中的修行人,对这些看似清净美妙的假相产生了耽著爱染,那就决定个个落马,成为罗刹女吞吃的对象。

这些欲尘从本质来说是虚妄不实的,但我们凡夫无始以来就对五欲有强烈的贪执习气,认为这是恒常、真实、清净的,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由此长劫受生在六道中,备受苦恼。欲求解脱的人只有像桑嘎拉那样于欲尘无著无染,一心出离,才有希望。

《贤愚经》中有一则顶生王的因缘:

顶生王由宿世所造的福业力上升到了忉利天,历经三十三代,与帝释平起平坐。在第三十三代帝释王朝时,阿修罗王兴兵攻上天庭,与帝释交战。帝释打不过,只好退兵回入天城。顶生王出来应战,他吹贝角,弹弓箭,阿修罗王当即坠落在地。击败了阿修罗后,顶生王想:“我的力量无人能比,还与帝释平起平坐干什么?不如把他推翻,独霸为快。”他才生此心,当即掉落在天宫的大殿前。在他快死时,天人问他:“如果后世有人问顶生王是如何命终的,应怎样回答?”他说:“应答:‘顶生王是因贪欲而死。’”

看过《贤愚经》的人都知道,顶生王曾统领四大部洲四十亿年,以他的福德力,七天连续降下珍宝雨,后来他逐步发展到四天王天、忉利天,享尽了荣华富贵,但他仍然不知满足,欲独霸天庭,结果坠落而死。我们看到顶生王的贪欲是一级一级发展起来的,本来他享受福报,只是宿世福业成熟所致,不应再有非分企图。而他享福时,耽著利养,不知满足,因此由耽著心发展为贪婪心,想在享受上不断增长;进而又有饕餮心,对帝释的权位势力,心生羡慕;由权力欲膨胀又生起谋略心,想独霸天庭;以贪欲不知羞耻,不知从贪欲中出离,最终贪欲圆满,导致堕落。

贪欲的异熟果是堕入三恶道,堕入地狱,痛苦极为深重,转生饿鬼道和旁生道时,也是没有衣食,即便是抛弃的粪秽也难以得到,如此在恶趣中历经漫长的痛苦。即使以善业力恢复了人身,仍然贫穷下劣,乞讨也是一无所获,纵然有少许收获也被人剥夺,没有自在享受的福分。

未二、嗔恚分三:一、何为嗔恚 二、嗔恚之究竟 三、以事例教诫学人

申一、何为嗔恚

嗔恚心中,事、想、烦恼,如粗恶语。

嗔恚的事、想、烦恼,如同粗恶语。嗔恚的事,是能引生恚恼的有情。

等起者,乐打等欲,云何令其遭杀、遭缚,若由他缘或自任运耗失财产。

嗔恚的等起,是乐意打骂等的欲,即心想:如何使他遭受杀害、系缚等,或以其它因缘或以他自身自然损失财产。

加行者,即于所思而起加行。

嗔恚的加行,是对所想发起加行。

申二、嗔恚之究竟分三:一、真实 二、圆满之量 三、非圆满嗔心

酉一、真实

究竟者,谓于打等,期心决定或已断决。

嗔恚的究竟,是对打骂等,心中已经做出决定或者已经断定。

酉二、圆满之量

此亦有五,全则圆满,缺则非圆。

嗔恚圆满也有五相,五相具全是圆满嗔恚,有所缺少是非圆满嗔恚。

谓具五心:

嗔恚圆满有五种心:

一、有憎恶心,谓于能损害相,随法分别故。

一、有憎恶心:心中随着与能损害相相应的法而分别。

比如:某人辱骂我,我心里随着他辱骂的表情、话语等一直分别,就是有憎恶心。

二、有不堪耐心,谓于不饶益不堪忍故。

二、有不堪耐心:不能容忍他人对自己做不饶益。

三、有怨恨心,谓于不饶益数数非理思惟随念故。

三、有怨恨心:对不饶益数数非理思惟,随之而忆念。

由数数非理思惟忆念,就转为怨恨。有为法的恶心是一步步串习而成的。

四、有谋略心,谓作是念:何当捶挞,何当杀害?

四、有谋略心:欲损害他人,就作意:我如何来捶打他?欲作杀害,就作意:我如何来杀害他?乃至欲使他感受种种忧恼,就作意:我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五、有覆蔽心,谓于嗔恚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与出离。

五、有覆蔽心:由于被嗔恚覆蔽的缘故,不觉得羞耻,不知嗔恚的过患及从嗔恚中出离。

圆满嗔恚的五相中,第一相很重要,由此能认识造作嗔业的由来。第五相也很重要,能认识自心最后将沉沦到何种状况。中间三相是演变的过程。

第一相憎恶心,论云:“于能损害相,随法分别故”,略说是“于相分别”,这就是生嗔的根源。对照《金刚经》:“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可见,由心取对方损害之相而引发嗔恚。因此,《天鼓经》说:从分别薪柴所生的嗔恨之火,最终将焚毁自他一切,导致一切祸患。《入行论》一颂:“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得此不乐食,嗔盛毁自己。”前两句所说“对方强行做我不欲之事,或强行阻挠我求得所欲”,即是损害之相。如果执著在此相上不舍离,憎恶心就会随着膨胀。不断地受用这种不悦意之食,憎恶心会转成不堪耐心、怨恨心、谋略心、覆蔽心。这些意恶就是从最初一念取相分别而来。

认得嗔恚顺转的相,反过来就了达如何息嗔。方法是不使对方的损害相留存于心。偶或心著在损害相上,就要立即脱开。

举一反三便了知贪欲生起的原理。即:对可爱、具功德的相,随法分别,由此使贪欲逐步发展坚固,最后成为粗猛的占有欲。而遣除贪欲,就应从遮止分别入手。换言之,不使心住著在对境的可爱、悦意相上,一旦觉察到心在取相分别,就立即遣除。《金刚经》所说,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便是此理。如此修行,就能断除恶趣乃至轮回。或者可以转换所分别的相,多观世间无常、苦、空。《念佛直指》中说:要对娑婆世界的声色境界作地狱想、作苦海想、作火宅想,对种种宝物作苦具想,对饮食衣服作脓血铁皮想,对眷属作夜叉、罗刹啖人鬼想。就是把观净相转成观不净相,把观乐相转成观苦相,由此能发起厌离心。而对冤家损害相,就应转换为前世父母想、未来诸佛想、成就安忍助缘想等等,由此可止息嗔心。

酉三、非圆满嗔心

仅成损害心者,谓作是念:彼于我所,已作正作,诸无义事,故我于彼当作无义。尽其所有几许思惟,尔许一切皆损害心。

仅成为损害心,是指普通嗔心,包括报复心、幸灾乐祸心等等。

报复心,即心想:他对我已做、正做或当做诸无义事,因此我也要对他施行无义。如此,有多少念的思惟,就有多少念是损害心。

如是愿他现法丧失亲属、资财及善法等,及愿后法往恶趣中,亦是损心。

幸灾乐祸心:从现法来说,愿他今生亲属丧失、资财损耗、善法失坏等等;从后法来说,愿他后世堕入恶趣。这也是损害心。

唐译《瑜伽师地论》说得更加详细。比如,心想:我如何对他捆绑、损害、驱逐、鞭打,或者使他家财耗散,或者夺走他的妻子、儿女、眷属、朋友、住宅等等。或者心想:如何能使怨家在其他有情处遭受上述种种苦恼之事。或者愿他自然发起如是如是的身口意行为,而丧失资财、朋友、眷属、名称、安乐、寿命及诸善法,死后堕入恶趣。

申三、以事例教诫学人

从前,世尊与比丘僧众到施主家中应供时,有国王种姓和婆罗门种姓的两个小乞丐,当那个婆罗门种姓的小孩去乞讨时,佛陀及眷属还没有用斋,所以他什么也没得到;国王种姓的小孩是在世尊及眷属享用斋饭后去乞讨的,所以获得了许多剩余的甘美食品。他们二人下午在途中闲谈时,国王种姓的小孩满怀信心地说:“如果我具有财产、受用的话,那么我在有生之年一定以衣食、受用等一切资具供养世尊和他的眷属,并且恭敬承侍他们。”

婆罗门种姓的小孩子则恶狠狠地说:“假如我拥有权力成为一国之主,那么我非要砍掉那个光头沙门和他眷属的脑袋不可。”

之后,国王种姓的小孩来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在一棵大树的树荫下休息。其他树的荫影都已迁移了,但是国王种姓的小孩所在的树荫却始终没有移动。当地的国王去世后无有太子继承王位,他们便发出公告需要一位具足福德威望之人做国王。人们四处寻找,有人发现一个睡觉的小孩,明明中午已过但他上面的树荫仍然原地未动,于是唤醒他,请他继承了王位。后来他如愿以偿,履行诺言供养佛陀和他的眷属。

那个婆罗门种姓的小孩躺在一交通要道休息,马车疾驰而来,辗在他的脖子上,他断头而亡。(《普贤上师言教》)

故事中,两个小孩的命运相差极大,一个被车压断头颅而死,另一个现前享受安乐,最终获得解脱。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两个人的存心不同。对佛和僧众存心邪恶,就立遭报应;存心贤善,就立现善果。所以,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念住经》云:“心为敌中敌,心外无他敌,如燧木自焚,心为自心毁。”《入行论》云:“谁制烧铁地?女众从何出?佛说彼一切,皆由恶心造。”(就像地狱界的炽燃铁地、伤人苦具、行刑狱卒,都是由恶心变现的。心取损害相,就变现出同类的受苦境界。了达这一“唯心自现”的至理后,应励力断除嗔心。)

《阅微草堂笔记》中记有一事:

泉州有个人,一天忽然发现灯下的身影不像自己,再仔细观察,虽然随着身体运动,影子也在动,但那影子头大如斗,头发蓬乱,像个羽毛车盖;而且手和脚都钩曲,看起来就像鹰爪一样。他越看越觉得自己像个奇形怪状的恶鬼。因此失声大叫,喊妻子出来看,妻子见到的也是一样。从此以后,每天夜晚都是如此,又想不出原因,弄得他惶惶不可终日。

邻居有位私塾先生,听说此事,就对他说:“妖怪不会无故出现,必定是自己招的。是不是你心中暗藏了恶念,导致罗刹鬼乘机附身现形?”

这人听了,心生恐惧。他很佩服老先生的见识,说:“不错,我和某人有冤仇。我准备将他全家杀尽,叫他断子绝孙,然后去投靠朱一贵。如今,我的身影起了这种现象,可能是神对我的恶念发出的警告!我暂且止息这个想法,看看你说的灵不灵验?”

这天晚上,果然鬼影不见了。

案例中的主人公心中有想作杀害的谋略心,由此便招来罗刹鬼现形,又因遮止害心而使鬼影隐没,所以一念之间,立分祸福,相是随心而变的。

嗔心的异熟果是堕入三恶道。假设侥幸获得人身,也是相貌丑陋、愚昧无知,身心常为种种痛苦所逼,遭受众生欺凌,转生在空旷恐怖、边鄙野蛮、时有争论的地方,经常惨遭礌石兵刃等损害而横死,生生世世唯起害心,没有生起慈心的机会。

未三、邪见分三:一、略说 二、何为邪见 三、邪见之究竟

申一、略说

《止观》云:“作决定解,名之为见。”邪见即颠倒见,广义而言,对不正确的道理作决定解,都是邪见。《大智度论》云:“见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断。常见者,见五众(五蕴)常心忍乐;断见者,见五众灭心忍乐。一切众生多堕此二见中。复有二种见,有见、无见。”邪见分为常、断两类。常见,是见五蕴恒常不变,内心忍乐;断见,是见五蕴断灭,内心忍乐。一切众生多数堕在断常二见当中。此外还可以分为有见、无见两种,即执有和执无的邪见。

世间粗分的邪见:有的认为杀戮野蛮人、年迈的父母、重病人能增长福德;有的认为蛇、鼠等动物危害人类,因此猎杀它们有功德;有的认为自己是梵天后裔,世间万物本是梵天创造的,因此随意享用他人物资,并没有罪过;有的认为用恒河水沐浴能清净罪障;有的认为对女性行淫无罪,甚至认为可以与母亲姐妹行淫;有的认为猪、羊、鱼等是天人赐予人类的食物,可以尽情享受。诸如此类,都是粗分的邪见。那么,本论十黑业道中所说的邪见是指哪种邪见呢?请看下面的论文:

申二、何为邪见

邪见。事者,谓实有义。

邪见之事,是真实的存在。

比如:佛菩萨、阿罗汉、六道轮回、三世因果、净土等等。十不善业中的邪见,唯一是指断见,因为其定义是对原本存在的善与不善颠倒见为无有。如《俱舍论》所说:“视善不善不存在,即是所谓之邪见。”

意乐分三:想者,谓于所谤义,作谛实想;烦恼者,谓三毒随一;等起者,谓乐诽谤欲。

邪见的意乐分三:“想”,是对所诽谤的意义作真实想;“烦恼”,是三毒中任何一种;“等起”,即乐意诽谤之欲。

加行者,即于所思策发加行。此复有四,谓谤因、果、作用、有事。

邪见的加行:对所思策发诽谤加行。其中又有四种,即:诽谤因、诽谤果、诽谤作用、诽谤有事。

诽谤因者,谓云无有妙、恶行等。

诽谤因:认为没有善行、恶行等,对因真实有善恶业谤为无有。

比如想:根本就没有布施善行,没有菩萨行,邪淫不是恶行等等。

诽谤果者,谓云无有彼二异熟。

诽谤果:认为不存在善行或恶行的异熟果,对善恶业实有苦乐果报谤为无有。

比如想:杀鸡宰鸭不会堕恶趣,念佛不可能往生净土等等。

诽谤作用分三:诽谤殖种持种作用者,谓云无有若父若母;诽谤往来作用者,谓云无有前世后世;诽谤受生作用者,谓云无有化生有情。

诽谤作用有三种:诽谤殖种、持种作用,即认为无有父母;诽谤往来作用,即认为无有前生后世,有情并非从前世来今生,也不会从今生去后世;诽谤受生作用,即认为不存在中有等化生有情。

谤实有事者,谓云无有阿罗汉等。

诽谤真实存在之事,即认为不存在阿罗汉、三宝、净土等等。

申三、邪见之究竟分三:一、真实 二、圆满与不圆满之差别 三、断疑

酉一、真实

究竟者,谓诽谤决定。

邪见究竟,即诽谤决定。

“诽谤决定”,即对实有义诽谤为非有,起了决定的执著。比如:古印度顺世外道的足目仙人为了安立无后世,撰写否认后世的十万偈颂,即是邪见究竟。

酉二、圆满与不圆满之差别

此亦由于五相圆满,谓具五心。

邪见也是由五相圆满,也就是具足如下五心:

一、有愚昧心,谓不如实了所知故。

一、有愚昧心:不如实了知所知。

二、有暴酷心,谓乐作恶故。

二、有暴酷心(猛利心):乐意作恶。

三、有越流行心,谓于诸法不如正理善观察故。

三、有越流行心:对诸法不如理分别推求。

“流转”,可分善流流转与不善流流转两种。“善流流转”指诸善行,“不善流流转”指不善行。此处将“不善流流转”称为“越流行心”。由于对诸法不如理观察,违越于善流转,故称越流行心。

四、有失坏心,谓谤无布施、爱养、祠祀、妙行等故。

四、有失坏心:诽谤无布施、无供养、无火供等,诽谤无有妙行等。

“妙行等”:“等”包括实有因、实有果、实有作用、实有事。比如,诽谤无邪淫等恶业、无圣者果位等。

五、有覆蔽心,谓由邪见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与出离故。

五、有覆蔽心:被邪见覆蔽,不觉羞耻,不知邪见过患及从邪见中出离。

此五若缺,则不圆满。

以上五心随缺一种,则不是邪见圆满。

酉三、断疑

虽其邪见复有所余,然惟说此名邪见者,由此能断一切善根,随顺诸恶随意所行,是为一切邪见之中极重者故。

问:一切颠倒见都称为邪见,为什么佛陀在业道中只说以上的情况是邪见呢?

答:虽然邪见还有其它种类,但此处只宣说这四种(诽谤因、诽谤果、诽谤作用、诽谤有事)名为邪见,原因是:这四种是极为严重的邪见。其原因又是:依止此邪见能断绝一切善根,而且此邪见随顺诸恶,执持它便会对诸恶随意放纵而行。因此,是一切邪见中的极严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