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十业道而为上首

卯一、显十业道而为上首分三:一、经论中宣说十业道 二、强调十业道取舍之重要 三、应当断除诡诈

今初

辰一、经论中宣说十业道

如是了知苦乐因果各各决定,及业增大,未作不会,作已无失,彼当先于何等业果所有道理发起定解而取舍耶?

问:由上文思惟总的业果,已经了解了苦乐因果各各决定、业增长广大、未作不遇、已作不失这四条道理,但业果的种类无量无边,首先应当对哪方面的业果道理发起定解而做取舍呢?

总能转趣妙行恶行,三门决定。三门一切善不善行,虽十业道不能尽摄,然诸粗显善不善法,罪恶根本诸极大者,世尊摄其扼要,而说十黑业道,若断此等,则诸极大义利扼要亦摄为十,见此故说十白业道。

答:总的能够转趣善行和恶行的门径,决定只有身口意三门。(除身口意之外,没有其它转趣善恶行的门径。)而三门一切善不善业行,虽然不能完全含摄在十业道中,但在粗分明显的善法和不善法方面,世尊在《正法念住经》等中,针对成为罪恶根本的诸大恶行,摄其扼要,宣说了十黑业道;而断除十黑业道的善行,也就成为摄集诸大义利扼要的归结之处,见到由此能统摄极大义利扼要的缘故,世尊又宣说了十白业道。

由此可见首先应当对十业道的道理发起定解而慎重取舍。

《俱舍论》云:“摄其中粗显,善不善如应,说为十业道。”

《俱舍论》说:归摄善不善行中粗分明显的方面,如其所应,在经中宣说为十业道。

以五无间罪为例,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归摄在杀生中,恶心出佛身血归摄在嗔恚中,破和合僧归摄在妄语中。此外,污比丘尼归摄在邪淫中,杀见道菩萨、杀有学僧伽归摄在杀生中,夺僧伽资具归摄在不与取中。

没有归摄在十黑业中的有:吸烟、饮酒、吸毒等,根本烦恼中的慢、疑等,随烦恼中的嫉妒、谄诳等,及佛制罪等。没有归摄在十白业中的有断除上述诸黑业的诸白业。

《分辨阿笈摩》亦云:“应护诸言善护意,身不应作诸不善,如是善净三业道,当得大仙所说道。”

《分辨阿笈摩》中也说:应善护语言,善护心念,身体不应造作诸不善业,如是依靠善能清净身语意三业的正道,将获得大仙佛陀所说的菩提道。

善护身语意,不为罪染而清净,便能成就菩提道。因此,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辰二、强调十业道取舍之重要

由善了知十黑业道及诸果已,于其等起亦当防护,使其三门全无彼杂。习近十种善业道者,即是成办一切三乘及其士夫二种义利所有根本,不容缺少,故佛由其众多门中数数称赞。

在了解了十黑业道及其各自引生的诸果之后,细到对其等起也应防护,要使身口意三门全无彼业夹杂。依止十种善业道,即是成办一切三乘以及士夫自他二种义利(或增上生与决定胜二种义利)的所有根本,不容缺少。因此,佛由众多门中数数称赞。

这里需辨明何为十善业道。仅仅没有转趣十不善业,并不能称为十善业。了知十恶业及其过患之后,发起了远离十不善业的愿欲,才是十善业的体性。

《海龙王请问经》云:“诸善法者,是诸人天众生圆满根本依处,声闻独觉菩提根本依处,无上正等菩提根本依处,何等名为根本依处?谓十善业。”

《海龙王请问经》说:诸善法者,是人天受用圆满的根本依处,是声闻独觉得成菩提的根本依处,是佛陀无上正等菩提的根本依处。若问:何等善法是根本依处?答:十善业。

以上宣说了十善业是世间圆满及出世间三乘菩提的根本依处,也就是,无论人天善趣圆满,或声闻、独觉、佛陀三种菩提,都必须依止它而成就。经中连用三个“根本依处”,强调了十善业的重要。

《十善业道经》中,世尊告海龙王:“你看佛的色身,是由百千亿福德所生,种种相好庄严,光明显耀,映蔽大众……你再看诸大菩萨,妙色庄严清净,这一切也是由修集善业的福德所生。再看天龙八部等具大威势的有情,同样是由善业福德所生。”可见,世出世间的成就都要建立在善行的基础上,没有善行,就没有成贤成圣的所依。

【 又云:“龙王!譬如一切聚落、都城、市埠、方邑 [1] 、国土、王宫,一切草木、药物、树林,一切事业边际,一切种子集聚生一切谷,若耕若耘及诸大种,皆依地住,地是彼等所依处所。龙王!如是此诸十善业道,是生人天,得学无学诸沙门果、独觉菩提及诸菩萨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处。”

又说:龙王!譬如一切聚落、都城、市埠、方邑、国土、王宫,一切草木、药物、树林,一切经商、航运、种植等事业,一切种子集聚出生一切谷物,农务耕耘及地水火风诸大种,都是依止大地而住。大地是彼等一切的所依处所。龙王!如是此等十善业道是得生人天的依处,是获得声闻有学、无学诸沙门果的依处,是获得独觉菩提的依处,是菩萨众一切妙行、一切佛陀功德法的依处。

是故《十地经》中称赞远离十不善戒所有义理,《入中论》中亦总摄云:“若诸异生诸语生,若诸自力证菩提 [2] ,及诸胜子 [3] 决定胜,增上生因戒非余。”

因此,《入中论》中也对《十地经》(《华严·十地品》)中称赞远离十不善净戒的所有义理,总的归纳而言:诸异生、诸声闻、诸独觉、诸菩萨,此等一切决定胜及增上生的正因,除戒之外定非其余。

“戒非余”,不是说只有戒是因,其余禅定、智慧、大悲等都不是因,而是说成办增上生和决定胜都不能离于净戒。

因此,十善业道是世出世间一切成就的根本依处。佛教总纲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二句中,含摄了一切佛法,因为无一佛法不是断恶行善之法。

往昔有位善信菩萨,他出生在没有佛法的时代。那时,世间根本见不到佛法。善信菩萨依靠自己的善根力,一心想寻求正法。由他的诚心感应,空中传来声音说:“从此地向东方经过一万由旬,有一国度,国中有个女人,出身卑贱,相貌也异常丑陋,似乎她还了知半偈。但是,如果你要去找她,途中会遇到一段长宽各一万里的淤泥地,任何人脚踩在上面,身体都会陷进去。”

善信菩萨听后,不顾安危,身心踊跃地向前行进,竟然趟过了这段淤泥地,见到那个女人。

善信菩萨就像对待佛一样,向她恭敬礼拜、赞叹。

女人说:“诸佛妙法无量无边,但我只听闻了半偈法。”

善信跪下乞求:“愿闻半偈妙法。”

女人说:“唯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善信听后,身心清净,数数思惟法义而洞达旨义,顿获神通,飞返本国,普遍宣扬这半偈妙法,降伏诸魔。

可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中摄有无量妙义,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不能认为劣者才须断恶行善,而上者不须行。

辰三、应当断除诡诈

如是不能于一尸罗,数修防护而善守护,反自说云我是大乘者,极应呵责。

如是,不能对一分戒数数修习防护而善守护,反而自说我是大乘,则极应呵责。

《地藏经》云:“由如是等十善业道而能成佛。若有乃至命存以来,下至不护一善业道,然作是言:我是大乘,我求无上正等菩提。此数取趣至极诡诈,说大妄语,是于一切佛世尊前欺罔世间,说断灭语。此由愚蒙而至命终,颠倒堕落。”颠倒堕落者,于一切中,应知即是恶趣异名。

《地藏经》说:“由此等十善业道而能成就佛果。如果有人有生以来,下至不守护一种善业道,却这样说:我是大乘,我求无上菩提。此人极其诡诈、虚伪,说大妄语(非菩萨而自称菩萨,非大乘而自称大乘,超过一般的上人法妄语,因此是大妄语),是在一切诸佛之前欺骗世间(表面让诸佛作证,承诺自己要利益世间,实际上并没有修行它的因——十善业道,因此是在诸佛之前欺骗世间),是说断灭语(无因而求果故,是说断灭语),此人由愚蒙致使命终颠倒堕落。”“颠倒堕落”,即是恶趣异名。

《地藏十轮经》说:戒体破破烂烂,还承诺很多大事,这是极应呵责之处。

虚云老和尚曾说:“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出的。”六道众生不离因果,声闻、缘觉、菩萨也不离因果。修习人天乘不能不依因果取舍,修习大小乘也同样不能不依因果取舍。可见,因果法贯穿了从粗至细、从浅至深、从狭至广、从世间至出世间的无量层面。

那么,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当从何处入手修呢?答:十善业道。首先从能实行的切近处做起,认认真真地遵照十善业道断恶修善。有了这一基础,再逐渐地加深加广。试想:修行不从此处入手,又能从何处入手呢?不可能在山河大地上修,也不可能在别人身上修,除了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之外,再没有别的可修之处。如果连粗分身口意业都护不好,怎么能行得深广呢?比如,还在呀呀学语时,能不能辩才无碍呢?还要扶着凳子走时,能不能快速飞跑呢?显然不切实际。因此,要从切近处实修。佛明显说到这是根本依处,而人却往往不注重基础修行,喜谈玄妙。但是脱离了根本依处,又能建立什么?

佛在经中殷切劝导我们守护十善业道,不可能有更重的语气了。佛赞十善业道是世出世间一切圆满的依处,如同大地。大地何等重要!任何城市,任何建筑,任何草木,任何事业,都不能脱离大地。脱离大地,连微尘许的法也无从建立。十善业道就是这样重要!它是人天善趣、声缘菩提、菩萨妙行以及佛功德法所有这一切的依处。远离了它,人天、声缘、菩萨、佛的成就就都免谈了。

佛还呵责浮而不实的人。佛说: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下至一种善业道都不能守护,还大言不惭地说我是大乘,我寻求无上菩提。这是说大妄语,是在诸佛面前欺骗世间,是说断灭之语,导致临终颠倒堕落。佛的呵责是有深意的,佛是劝导我们要依止十善业道扎扎实实地修行。

民国太虚大师有一偈名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所谓完成人格,就是完成十善业道。必须在这里打基础,遵照十善业道,修正自己的身口意,成为真正的下士。有了这一基础,就能顺利地修学别解脱戒,再到菩萨戒、密乘戒,逐渐深入,逐渐拓广,终至成佛,这就是“真现实”。所以,从十善业道起修,由浅近入于深广,是修行重要的原则。


[1] 有四家聚集,名聚落;有十八种工巧之地,名都城;许多商人聚集之地,名市埠;有四种民族共住之地,名方邑。

[2] 诸自力证菩提:独觉。

[3] 诸胜子: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