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归依

第二,习近后世安乐方便分二:

一、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归依 

二、一切善乐所有根本发深忍信

修了前两步前行,发起了希求后世离苦得乐的心以后,就要依止成办后世安乐的方便,这又有两步修法——归依和业果。归依是趣入圣教最胜的门径,也就是立誓以佛法僧为归处后,真实地依照圣教的指示而行持法道。接着要成办后世安乐依于遵循缘起正道,所以一切苦乐的根本就是对业果发起深忍信。这里首先要修持的是入圣教之门——归依。

初中分四:

一、由依何事为归依因 

二、由依彼故所归之境 

三、由何道理而正归依 

四、既归依已所学次第

归依要分四步趣入:一要了解依于何事作为归依的因,包括怖畏心和信心;之后因为畏惧恶趣苦寻求堪能救护的归处对三宝生信心,由此归依三宝,这时候要了解所归依的境具有何等体性,以及归依的理由;这样心里明确了必须归依以后就要正式进入归依的修法,也就是要通过什么样的道来真正地发起归依心;已经立了归依的誓愿后,就要再进一步了解所学的次第。我们要通过这四个步骤来进入。

今初(由依何事为归依因)

因虽多种,然于此中是如前说,于现法中速死不住,死殁之后,于所生处亦无自在,是为诸业他自在转。其业亦如《入行论》云:“如黑暗依阴云中,刹那电闪极明显,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间福慧略发起。由是其善惟羸劣,恒作重罪极强猛。”诸白净业势力微劣,诸黑恶业至极强力,故堕恶趣。由思此理,起大畏怖,次令发生求依之心。犹如陈那菩萨云:“安住无边底,生死大海中,贪等极暴恶,大鲸嚼其身,今当归依谁。”

归依的因虽然有很多,然而在这里是要按前面的观修那样,首先发起对恶趣的怖畏心,之后寻求依怙处,以此作为我们生起归依的内在动机。

也就是说按照前面所说,现在我们虽然得到了有暇人身,但是在现法中很快就会死去,无法住留。死殁以后对于生处也不是随着我们的意愿自在,而是唯一随着各种业他自在转。在这个业里也正如《入行论》教证所说,我们内心白净业的势力极其微劣,黑恶业的势力极为强大、有力,以这种状况就必定堕落恶趣。思维这种状况或者前途,生起大怖畏心,其次发生求依处的心,以这个作为根本原因,而趣向于归依。

就像陈那菩萨说,我现今安住在没有边涯、没有底的生死大海里,常常被贪等极其暴恶的大鲸鱼嚼咬着自己的身躯,现在我要归依谁呢?这也就是自己处在极度的苦难里,想寻求一个能从苦海里救拔的怙主,这是我们内心一个最直接归依的因。

总为二事,由恶趣等自生怖畏,深信三宝有从彼中救护堪能。故若此二唯有虚言,则其归依亦同于彼。若此二因坚固猛利,则其归依亦能变意,故应励力勤修二因。

归纳而言,总的就是由于对恶趣生怖畏心,以及深信三宝有从中救护的能力,这两个因素就会发起归依的因。如果这两个因素都只是口头的空话,没有发起具相的心,那么归依因也就只是口头空话,没有具相的心。如果这两个因都达到了坚固猛利的程度,那么我们的归依也一定变转心意,也是十分坚固猛利的,所以应当为求果故励力地勤修这两个因。

以上交待了修归依因的内容以及勤修的原因。深明因果的人知道,只要有因就一定有果,因上圆满,果就圆满,因坚固猛利,果就坚固猛利,因此要着重修因。

二、由依彼故所归之境

分二:一、正明其境 二、应归依此之因相

这里的因是上面所说的怖畏心与信心,具有这二者以后我们就会一心归依三宝,然后又要明白我们所归依的境是何种体性,为什么要归依它。

今初(正明其境)

如《百五十颂》云:“若谁一切过,毕竟皆永无,若是一切种,一切德依处。设是有心者,即应归依此,赞此恭敬此,应住其圣教。”谓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应归依,无欺归处佛薄伽梵。由此亦表法及僧宝,如《归依七十颂》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脱者依。”

归依境的体性按照《百五十颂》所说,离一切过、证一切德的无上归依境就是佛薄伽梵。如果是一个能辨别是依处、非依处的具智慧者,理应归依相续中已经断绝一切过失、已经成满一切功德、无有欺诳的归依处佛世尊。这里的重点是要明了归依境的功德就是断证彻底圆满。我们要这样想:如果在谁的相续里,一切的过失毕竟都永远没有了,一切种类的功德都已经圆满地现前了,像这样具有圆满断证的归处,有心的人都应当归依他、赞叹他、恭敬他,应当安住在他的圣教当中。如果他还有缺失,功德还没有成满,允许我们说他不圆满,但事实是他已经断证彻底圆满,真正具有救护的能力,有为我们开示能离苦得乐的正道妙法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当归依。

既然是无上的怙主,那么他所宣说的正法以及随学此法的僧宝,都是应当归依的。也就是应当执取他所说的法为道路,随行彼法修行的徒众为助伴,这样就明白了归依境的体性。总的来说,我们所归依的境包括三个,佛是导师,法是道路,僧伽是助伴,这是求解脱者的依归之处。

以上就已经明确了所归之境有三类:一、佛;二、法;三、僧。

(二、应归依此之因相)

在明确了所归境以后,我们一定要了解应当归依于他的因相或者道理。一旦因相确定了,就知道这是千真万确,毫无错谬的,他的德相就是这样圆满,这时就能从内心认定我要归依于他。

应归的因相通过两步来进入,首先明了佛应归的相,随后就能了解佛所说的法和佛弟子众都可归依。重点在前者上,而前者又要看到四个德相,正面看到由此能成办什么,反面看到无此不能成办什么。这样就能断定唯佛是归依处,此外的大自在天等非归依处,由此能够坚决地执持佛为归依处,心里已经完全承许的缘故。

应归之相分四:初者谓自即是极调善性、已能证得无畏位故,若未得此,则如倒者依于倒者,不能从其一切畏中救护他故;第二者谓于一切种度所化机善方便故,此若无者,纵往归依,亦不能办所求事故;第三者谓具大悲故,此若无者,虽趣归依,不救护故;第四者谓以一切财而兴供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养乃生喜故,此若无者,则定顾视先有恩惠,不与一切作归处故。

应归的因相或者道理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已经解脱了一切怖畏,就是说已经成为一个极其调伏善妙的体性,证得了生死中无畏惧的地位的缘故。如果没有证得此解脱一切怖畏的地位,那么他也无法救护你,就像倒者不能依于倒者,溺者不能依于溺者,他无法帮助你摆脱困境,所以应依止的是一个自身已达到无畏地位的圣者,他才能救护你。

其次是有度他的善巧方便,也就是他不仅已经从生死怖畏中脱离,他还能跳到海里把你给救出来。如果他没有这个善巧方便,虽然他自身远离了怖畏,但是他无法把你从海中救出,缺方便故。因此,从正反面看到由于佛对于一切种类的所化机都有度脱的善巧方便的缘故,所以我们依止他可以得到救渡。如果他不具有善巧方便,纵然我们去归依他,也不可能成办所求的事情,这就是从第二方面决定了归相。

第三是具大悲,如果他也从怖畏中脱离,又具有救怖畏的方便,然而没有大悲,那即使归依也不会救护。而佛有大悲的缘故,我祈求他一定会救度,即使我不祈求,他的大悲也一定遍入在我心上。

第四就是指平等心,就是说用一切财物供养他,心里不会以此为喜,而是以正行来修供养才生欢喜的缘故,他有不观待财物的平等心。如果没有这一点,就会看是不是曾经给我恩惠,没作恩惠我就不作归处,那就不能成为一切有情的大归依处。而佛的平等心就是没有怨亲、施恩不施恩的观待,因此他的大悲是普遍地入于一切众生界,因此我们每个人无论过去如何,只要一心归依佛就必定得到摄受。

从这四个理由可以证成佛是最善妙的大归依处,因此下面总结宣说。

总之,自正解脱一切怖畏,善巧于畏度他方便,普于一切无其亲疏,大悲遍转,普利一切有恩无恩,是应归处。此亦惟佛方有,非自在天等,故佛即是所归依处。

总之,能够真正解脱一切生死的怖畏,而且善巧于生死海中度脱他者的一切方便,再者有平等的大悲,能够遍于一切有情没有亲疏之别,对于一切有恩无恩者普遍地利益,所以他是我们应当归依之处。再者要确认到这是只有佛具有的功德,其他大自在天等并不具有,所以佛是我们的归依处。

通过刚才的譬喻就可以了解,我们都是陷溺在生死苦海中的求救者,我们要寻求一个真正能把我们救出来的导师,他的第一个条件是已经从这个沉溺中解脱,第二个他要具足救我们的方便,接着他要有愿意救我们的悲心,最后他要有不管亲疏、有恩无恩普遍救度的平等心。有了这四条我们一心归依他,当然他直接的大悲就关注在我身上,以智慧施设巧方便把我救出,所以我归依他决定有保证,决定能达成我的目的。

而其它的大自在天等自身还是陷溺生死的凡夫,自且陷溺焉能救他?或者小乘的阿罗汉虽然从生死怖畏中得到一分解脱,然而并没有圆满具足救度一切他众的方便,所以我祈求他也不能得到救度,或者缺乏大悲、平等心的缘故无法得到救度等等,以诸如此类的原因,我们认定佛是唯一的导师。

由如是故,佛所说法,佛弟子众皆可归依。

已经从理由上证成了佛是最圆满的归依处后,接着就会以此了解到佛所说的法一定是示解脱道的妙法,我随从这样的法修行,一定能达成解脱,因此佛的法是可以归依的。

接着会想到,随行佛所说解脱道的佛弟子众他们都具有同分的功德,也都是一个方向、一个见解、一种戒行等等,因此我归依佛弟子众决定成为解脱道上的助伴,以此就会在理由上证成:的确三宝是我的归依处,我要归依的就是这三个:佛、法、僧。

由是若于摄分所说此诸理上,能引定解,专心依仰,必无不救,故应至心发起定解。

像这样对于《摄抉择分》所说的道理能够引发定解,专心地依投仰靠佛法僧,绝对没有不救度的道理,所以至心发起定解。

由能救自二种因中,外支或因无所缺少。大师已成,然是内支未能实心持为归依,而苦恼故。是故应知,虽未请求由大悲引而作助伴,复无懈怠无比胜妙真归依处,现前安住为自作怙,故应归此。

在能救护自己的两种因当中,外支或者外缘没有缺乏,大师佛已经成就了,无所缺陷,然而内支由于没能以真实心持佛为归依处,而导致苦恼。所以现在就要晓得,虽然我们没有请求,但由大悲所引仍然作有情的助伴,而且没有懈怠的、无比胜妙的真归依处,他也现前安住为自己作怙主,所以应当归依佛。

这里总共说到两点,一是对于以上所说的道理要引起定解,之后以专一的信心仰投佛就一定能得救度,所以它的重点在于对理发起定解。其次又要知道能救护自己的内因外缘当中,缺的是内因的信心,因此要把重点放在修信心上。外缘上的佛一切无论智慧、悲心、力量都已经完备了,然而内心由于没有生起真实信心,还是陷在苦恼中。总而言之,这样殊胜的归依处现前就在给我作依怙,所以我现在就要归依佛。

《赞应赞》云:“自宣我是汝,无怙者助伴,由大悲抱持,一切诸众生。大师具大悲,有愍愿哀愍,勤此无懈怠,有谁与尊等?汝是诸有情,依怙总胜亲,不求尊为依,故众生沉溺。若正受何法,下者亦获利,能利他诸法,除尊非余知。一切外支力,尊已正成办,由内力未全,愚夫而受苦。”

《赞应赞》里说:佛自己宣布我是你们这些无怙者的助伴,我以大悲心抱持着一切众生。大师具有大悲,有愿拔苦的哀愍、愿力和行动,一直精勤于利益众生毫无懈怠,有谁能与大悲世尊相等呢?您是诸有情的依怙,总的殊胜亲人,由于不求您作为依归的缘故,有情沉溺于生死。但如果反过来谁具有信心能祈求佛,无论他真实受何等的法,即使下者也能获得利益,能够利他的诸多法教,除了世尊外不是其余的人能了知的。一切外支的力量世尊已经真实成办了,由于自身内在的信力没有修全,所以愚夫徒自苦恼。

以上讲了在内外两支里自身缺少信心故,不得救护,因此重点要放在透过发生定解而引起归依的信心这个大重点上。接着我们看通过什么样的妙道来发起归依。

三、由何道理而归依者

摄抉择中略说四事:

一、知功德 

二、知差别

三、自誓受 

四、不言有余而正归依

这是我们修归依的步骤:首先要了知三宝的功德从而忆念;其次要知道三归依处的差别体性,从而别别地作归依;接着自身要发誓受归依戒,而且要达到决断、唯一的地步,也就是不谈其他,唯一地归依佛法僧,这样就真实地引起了归依的心。

初知功德而归依者,须能忆念归处功德,其中有三:

一、佛功德 

二、法功德 

三、僧功德

在知功德而归依上面,必须要做到我们的心能够忆念归依处的功德,这又包括佛法僧三个方面,每一种都是别别地缘念。

今初 分四

即身、语、意、事业四功德。

身功德者,谓正思念诸佛相好,此亦应如《喻赞》所说而忆念之。

身功德就是要真正地从内心里忆念诸佛的相好,从而引起信心,这也要按照《喻赞》所说,以随文念义的方式来作修习。

如云:“相庄严尊身,殊妙眼甘露,如无云秋空,以星聚庄严。能仁具金色,法衣端严覆,等同金山顶,为霞云缚缠。尊怙无严饰,面轮极光满,离云满月轮,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莲花,与莲日开放,蜂见疑莲华,当如悬索转。尊面具金色,洁白齿端严,如净秋月光,照入金山隙。应供尊右手,为轮相殊饰,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印画此地上,莲华何能严!”

相好庄严的世尊色身上有殊妙的眼甘露,就像无云的秋空上以星聚庄严。而且能仁具金色之身,法衣端严地覆盖在法体上,如同灿烂的金山顶部为霞云缠绕那样。世尊怙主没有别的严饰,然而面轮极其地圆满、光泽,离云的满月轮也无法比及。当犹如妙莲花一样的佛口与莲花一道开放的时候,蜜蜂也产生疑惑,不晓得哪个是真实的莲花,它像悬索般的上下飞转。世尊的面轮呈现金色,有端严的洁白牙齿,就像清净的秋月光明照在金山的缝隙那样。应供尊的右手有轮相的殊胜严饰,由这样的妙手安慰生死中怖畏的人。能仁在游行的时候双足如同妙莲般印画在地上,莲花哪里有这种庄严呢?

就要像这样一句一句念到的时候心里浮现出世尊的庄严相好,再想到如此胜妙的功德是无量劫以来无数的福慧资粮所庄严,因此一心归依佛的殊胜色身。当我们的心中现出这般庄严的妙相时,心里一定会生信心、清净心,以此来引起归依。或者边念边引起内在对佛的信心、恭敬心,以此再再地发起归依心。

语功德者,谓随世界所有有情,同于一时,各各申一异类请问,能由刹那心相应慧,悉皆摄持,以一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能各随自音,而生悟解。应思惟此希有道理。

接着我们要缘念佛的语功德,又有一音演法、随类得解的大功德相,以及佛说法能够止息有情的贪嗔等各种利他的相,从这两方面来作缘念。

首先缘念佛圆音说法一切得解的功德,也就是无数世界的所有有情,在同一时刻各个提出一个不同类的请问,而佛一时间能由刹那心相应慧,悉皆摄持在智慧前,以一个音声答一切问,而每一个有情都随着听到自身的语言而生起了悟、理解,应当思维这稀有的道理。知道佛的圆音,了解了佛的语功德,我们就发起信心、恭敬,一心归依佛。

如《谛者品》云:“若诸有情于一时,发多定语而请问,一刹那心遍证知,由一音酬各各问。由是应知胜导师,宣说梵音于世间,此能善转正法轮,尽诸人天苦边际。”

就像《谛者品》所说:如果一切有情类在一时间提出很多有根据的话来作请问,而佛一念间无余地周遍了知,由一个音声就能酬答各个的提问。要从这一点了解到殊胜的导师佛在世间宣说梵音,以如此胜妙的语功德能善转无量的正法轮,说法的效果是能够穷尽一切人天等众生苦的边际。也就是以佛说法的力用能够让众生彻底地远离生死之苦,达成圆满的解脱之乐。从这里也看到佛语不可思议的德相、体性、作用,由此我们是真实地归依无上的师父——佛陀。

又如《百五十颂》云:“观尊面可爱,从彼闻此等,极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

我们也是念着这些非常优美的偈颂,边念心里边观想,同时住在信心和恭敬当中。

我们观想世尊的面轮极为悦意可爱,就是从这个面轮听到了极其和美的言语,就像月轮倾注甘露那样。这里月轮譬喻佛的圆满面轮,从这个口里出示各种美妙音声,表示从月轮里倾注甘露。

“尊语能静息,贪尘如雨云,拔除嗔毒蛇,等同妙翅鸟。摧坏极无知,翳障如日光,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刚。”

接着思维雨云、妙翅鸟、日光、金刚四个譬喻,这是说明佛语的功德力。世尊的语言一说出来能够静息我们心中贪欲的尘垢,就像雨云中降下雨水的时候能够压尘,整个的世界无论是花草树木、楼房、街道等等都现出清净的相,也就是我们得到佛语的雨云流注在心中的时候,贪欲的尘垢就会止息。

其次佛语如同妙翅鸟,它能够拔除内心嗔恚的毒蛇,也就是我们原先嗔恚、狠毒的心态,一听到佛语就从根拔除。

又好比是日光,当它显现的时候整个天地间一片明朗。我们先前处在深度的无知当中,就好比患了翳障的人看不清面前的真相,但是一得到佛语日光的照耀,我们的无知翳障就一扫而光,能够非常明显地看到诸法的体相。

佛语又如同金刚杵,能够摧坏坚固的我慢高山,也就是我们听到佛语,自己的我慢就会被摧碎。我慢就是缘着自我有一种高举的相,是以萨迦耶见为根本,但是佛语的金刚杵一来的时候,已经揭示了诸法无我的真谛,我们看到这上面根本没有我,起什么我慢啊?

“见义故无欺,无过故随顺,善缀故易解,尊语具善说。”

由于佛智慧见到真实义的缘故,以见真实义的缘故佛语无有欺诳,所说都是真理,无论世俗、胜义哪方面都准确地指示万法的体性,这叫做无欺。

“无过故随顺”比喻佛没有无明以及贪嗔痴等的过失,并且能够随顺真理,或者随顺利他之道。

又佛的语言极其巧妙,具足六十四种妙音支分,能非常巧妙地组织语言,所以使得闻者特别容易理解。

以这三点为代表,世尊的语言是具有无数善妙功德的甘露。

“且初闻尊语,能夺闻者意,次若正思惟,亦除诸贪痴。庆慰诸匮乏,亦放逸者归,令乐者厌离,尊语相称转。”

最初听到世尊的语言就能夺走闻者的心意,也就是我们的心完全被佛的语言夺走了,接着如果如理地思维世尊的语言,也能除遣我们内心的贪欲和愚痴。它也是匮乏者的庆慰,放逸者的归宿,是乐著者厌离的因。总而言之,世尊的语言相合众生的心而转,由此就化导众生的心,让他们得到救护。

匮乏就是先前内心非常贫乏,但是听到佛语以后就得到了庆悦、安慰,这时候会知道自己真正看到了安乐之道,生命出现了最大的希望,也有了最富足的受用。就像一个无财者顿然间得到了无数珍宝那样,也是日夜飘荡在轮回中的人由此得到了慈航,回归真正的家乡,所以叫做放逸者归。

由于佛语让我们真正了解了归宿之处,止息了往恶趣生死中狂奔的行为,重新回到了自心上,回到了正道上,回到了本心上。也使诸多的乐著者发生厌离,也就是佛语指示了世界苦的真相,使一些迷惑不清的乐著者生起了厌离。乐就是乐著,以为这世上有真实义,现世里有真义可得,因此一直贪著不休,而佛语指示了世间法纯一是苦性,它只会发生无数的过患,这使得乐著者转变了心意。

“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语利众生。”应如是念。

佛语有利益上、中、下三种众生的不同作用,智者一听到佛语能够由衷地生起欢喜,中等者听到佛语能增长智慧,下等者听到佛语能够摧灭心中的无明翳障,这样的语言能利益一切众生。这样对于佛语生起很大的信心、恭敬,应当如是缘念。

思维心中的法道

1、 归依的因是什么?对此理反复思维。

2、 思维所归依的境是何种体性,为什么要归依它?

3、 由思维佛身和口的功德而发起归依心。


意功德分二。

智功德者,谓于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一切所知,如观掌中菴摩洛迦,智无碍转,能仁智遍一切所知。除佛余者,所知宽广,智量狭小,悉不能遍。

佛陀的意功德分两个方面。

智功德就是要缘念世尊遍智的德相,也就是对于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或者法性法相所说的一切所知,就像看手心的酸果那样一目了然,智慧没有任何遮障地自在而转。也就是对于性相的一切法义一点障碍都没有,清清楚楚的明见。除了佛,其他人由于所知法极其宽广而智慧狭小的缘故,无法周遍。

这是显示佛具有遍知的功德,所知有多少,智慧就有多少,所知的量是怎么样,在这上面智慧能全部无碍而转,这叫遍知。其他世间的人天、阿罗汉、菩萨等由于所知非常宽广,智慧狭小,没办法遍到里面。譬如所知是一百平方公里的量,而智慧的覆盖面只是五十平方公里,这就没办法周遍,因此不能称为遍知者。要像这样对佛的智功德生起无上的信仰,这是在一切智慧成就中无上的成就。

如《赞应赞》云:“唯尊智能遍,一切所知事,除尊余一切,唯所知宽广。”又云:“世尊堕时法,一切种生本,如掌中酸果,是尊意行境。诸法动非动,若一若种种,如风行于空,尊意无所碍。”应如是念。

正如《赞应赞》所说:只有世尊的智慧能遍在一切所知的万法上,除了世尊其余的一切圣凡只是所知宽广,而智慧不能周遍。又说到:以三时所摄的诸法一切种类的能生因,就像掌中的酸果一样,成为世尊智慧的行境。无论是有心识起动的有情,还是无心识起动的无情法,无论是一种还是种种,总而言之,就像风无碍地经行于虚空那样,世尊的心无碍地遍行于一切万法上。总而言之,对一切情与无情、法性、法相的万法全部都成为世尊遍智的行境,无碍地了达。

这样我们一边缘着文句一边忆念世尊的智功德生起信心和恭敬。

悲功德者,如诸有情为烦恼缚,无所自在,能仁亦为大悲系缚无所自在,是故若见诸苦众生,常起大悲恒无间断。

其次,世尊具有恒无间断的大悲。这是由两个无自在所决定的,有情被烦恼系缚毫无自在,能仁被大悲系缚毫无自在,所以见到苦有情,世尊自然就发起大悲,没有一刹那间断。

这里要知道能仁大悲相续而转的功德相,这与智周遍转是两大德相。

如《百五十颂》云:“此一切众生,惑缚无差别,尊为解众生,烦恼长悲缚。为应先礼尊,为先礼大悲,尊知生死过,令如此久住。”

如同《百五十颂》所说:一切众生都被烦恼系缚,没有差别,世尊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长时间被大悲所缚,一刻也不得脱。这是一种表达,就是世尊被大悲的绳索紧缚,一点都脱不出大悲的状态。那么我们应当先礼世尊还是先礼大悲呢?由于世尊了知生死的过患,使得他如此久住轮回的原因就是大悲,所以我们先要礼敬大悲,它是施恩的根本。

《谛者品》亦云:“若见痴黑暗,常覆众生心,陷入生死狱,胜仙发悲心。”

《谛者品》也说:如果见到愚痴的黑暗常常覆盖众生的心,陷在生死牢狱中,殊胜的金仙佛陀发起无忍的大悲。也就是佛无从忍受众生昼夜在愚痴黑暗的蒙蔽当中,陷在黑漆漆的生死牢狱里受非常多的苦,不由地发大悲心来作救度,所以佛的悲心恒常没有间断。

又云:“若见欲蔽意,大爱常躭境,堕爱贪大海,胜者发大悲。见烦惑众生,多病忧逼恼,为除众苦故,十力生大悲。能仁常起悲,终无不起时,住众生意乐,故佛无过失。”应随忆念。

又讲到佛一直是见有情苦而发起大悲,所以世尊的悲心终究没有不起的时候。如果见到有情被贪欲蒙蔽心意,以很大的贪爱常常耽著在世间的虚假境界上,堕在爱贪大海里,胜者看到他们源源不断的苦后发起大悲。

见到烦惑众生被很多身心的病苦、忧苦所逼恼,为了解除众苦的缘故,以无碍的十种智慧力而发起大悲。能仁恒时都起大悲,终究没有不起的时候,一心住于利众的意乐中,所以佛没有过失。应当这样随念世尊的悲功德。

佛时时都是以利他的悲心驱使观照有情、利益有情,没有一点损害的心或者自私的心,我们要这样缘念世尊的圆满悲功德。

业功德者,谓身语意业,由其任运无间二相,而正饶益一切有情。此复由于所化之别,堪引化者,能仁无不令其所化会遇圆满、远离衰损,定作一切所应作事。

世尊的业功德,指身语意三方面的所作由任运和无间两种德相真实地饶益一切有情。再者由于所化的差别,堪能引度、教化者,能仁无不使所化会遇圆满、远离衰损,一定作一切应该做的事。

这就讲到佛事业的德相,一是任运,二是无间,三是有效。任运是指佛没有分别,没有造作,自然而然就会去做;无间是指恒时相续不断;有效是指凡是成为所化都无一空过地使他会遇圆满、远离衰损。

也就是佛不会错过、不会失误,凡是遇到的人都能够让他得到圆满的利益。或者远离衰损,反正谁碰到了佛,跟佛有缘,佛一定让他得利益,一定做到所有该做的事。

如《百五十颂》云:“尊说摧烦恼,显示魔谄动,说生死苦性,亦示无畏所。思利大悲者,凡能利有情,此事尊未行,岂有此余事?”

如同《百五十颂》所说:世尊说法能摧灭有情心中的烦恼,能够显示诸魔谄诳、行骗的状况,又能宣说生死唯一是苦性,无丝毫乐可得,又能指示得到无畏解脱的道路或者方法。我们想一想,凡是能利益有情的事业,有大悲世尊未行的吗?世尊哪有利他之外的事业呢?这说明世尊的心是纯一大悲,他的事业就是纯一利他,没有别的事。

《赞应赞》云:“尊未度众生,何有是衰损?未令世间会,岂有此盛事?”应忆念之。

《赞应赞》中说:世尊没有度众生,哪有这样的衰损呢?世尊没有令众生会遇圆满,哪里有这样的情形?凡是世尊的所化,就决定会度脱的,会会遇圆满的。要像这样忆念佛的业功德,也就是凡是值遇者无一空过的意思,都做到了该做的利益。

像这样缘念佛的身语意业以后就会一心地依止佛。

此是略说念佛道理,若由种种门中忆念,亦由多门能发净信,若能数数忆念思惟,则势猛利常恒相续,余二宝德亦复如是。

以上是简略从身语意业四门宣讲了念佛的道理,如果能由很多门径去忆念,也就会由很多门径发起清净的信心。如果能数数忆念、思维,那将使信心的势力猛利并且恒常相续,其余法宝、僧宝的功德也是这样的原理。

这里要注意因与果的关系,念德是因,信心是果,多门是差别。多门忆念功德就会多门发生信心,而且是清净的信心。因为是如理如量的缘念佛的功德,而不是凭空捏造,因此出生的信心不是盲信,是特别清净的信心。

三信当中,我们常常会说到清净信,也就是对于佛、法等有一种很清净的欢喜,这也是从忆念功德而来。当我们忆念功德的时候,心就处在非常清净的状态,当我们看过失的时候,心也处在很杂乱、染污的状态。必须明确心上的这个法则,我们要顺应缘起,常常去念佛的功德,就会常常生清净的信心。

再者由于反复不断地忆念思维,会使得信心的势力达到猛利而且相续不断。就像母亲常常念孩子的功德,她对孩子的欢喜心会非常猛利,而且恒常不断,不被违品所夺。同样,我们念佛功德念到非常多次数的时候,对于佛的信心非常猛利,而且一直相续不断,不会被其它的邪见、邪友等所夺。这样有了对导师佛的清净信心,就成了一切归依修法的根本。后面归依的誓愿、不言有余而归依,归依后奉行学处,以及最终得到的归依利益都是源于对佛的信心,因此这一点非常关键。在了解了念佛的道理、作用力、缘起上的巧妙后,对于念法宝、僧宝的功德也要如是类推来理解。

由如是修,若善了解,则诸经论多是开示三归功德,此等皆能现为教授。念观察修皆是分别,于修行时而弃舍者,是遮此等集聚资粮、净治罪障非一门径,故于暇身摄取无量坚实心藏,应当了知为大障碍。

这是教导我们需要观察修,以及了解一切经论皆是教授的大道理。先前我们说过本论有四大殊胜,其中第二大殊胜就是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接着又说到能够很快获得胜者密意以及遮止极大的谤法罪行。这些在我们如理如实地修学本论的过程中会逐渐地引发,会越来越体现出这四种殊胜。本论里宗大师会逐节提示,在这里也指示说:如果能这样来修念佛的功德,一旦心上已经有了善了解,有了心得体会,就能确信经论里多数都是开示三归依的功德,这些都能在心中现为教授。这也就是一位导师他帮你现为教授,然后你在内心也能现为教授,这就是以先觉引后觉的意思。

过去我们看到经论里面讲的佛功德、法功德、僧功德,觉得不是修法,而是为了引学人趣入做的一种广告性的宣传,虽然它的意义是真实的。经过这里的点示才发现它是极重要的修心之法,也就是不缘念三宝功德你就不生信心,不生信心就不生誓愿,不生誓愿就不生奉行,不生奉行就不生果利。像这样就会发现,它其实是开启今生来世一切安乐之开端,也是引我们趣入圣教之道的最殊胜门径,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引发内在善心的途径了。

这样才知道,原来只要经过一分修习,以后在其它类似的方面就能知道全都是教授。在心中见到了经论里讲佛功德、讲法功德等,都是教我们缘念而引发信心这个根本。但是相反,如果你已经产生一种邪执,认为“这些经论都唯是开辟广博外解,与我的修行毫无关系”,如此就会想:我一定要修一个很高的法门,这一切言语都是皮毛。这就是发生错解了,认为观察修都是分别。但是分别有如理的分别和不如理的分别两种,如理的分别是助道的,引善心的,是启发出后后一切缘起的关键因素。就我们而言,无分别智都根本摸索不着,然而却能从分别心的观察上启发出很多的善心,这就成为地前、胜解行地行道的一个大根本。这样我们在道次第的行进当中会逐节逐节地发起无颠倒心,去掉颠倒心,一层一层的除过引德,让我们倍感振奋,有信心、有希望、有精进的力量。

所以这一点十分关键,很多人一开始就弃舍了观察修,落在盲修当中,他在多年里面孤陋寡闻,形成了各种难以解治的痼疾。一坐到那里就什么都不想,心上一点进展都没有,连过去的善心都泯灭了,这个就很可怕。而且他在那里干坐不动,对于各种能够积资净障的门径自做障碍而不趣入,这样在道上没进展,高深的法又无法修进,没有进取的相,这是很麻烦的。

如果认为观察修都是分别,增加分别心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完全舍弃观察修,就遮住了在现前能积集资粮、净治罪障的许多门径。本来你面前有非常宽阔的、非常多的道路,都是现在就可以做到、可以修的。就像修宝喇嘛所说的“阿底峡尊者的教授于一座上碎为微尘”,就是在各个细小的点上都完全能发起修行,这就是对缘起产生了极广博的知解。他看到任何一点上都有心的缘起,而在心上只要顺合缘起,马上就能现起功德,就能转起善心。他有极广阔的缘起的眼睛,因此他的修心路路通,时时都可以起。然而如果落到片面眼的过失里,在蔑视缘起后不去引发善心,就遮阻了很多积资净障的门径,这就成了他依有暇身摄取无量坚实心藏的大障碍。

我们修道应该结合自己当前的阶段、相续程度、应修的法类,应当日日有所进益才是好的相。如果你能够遵循道的次第,按照这里的修心轨则来做,的确它是从最低的一级台阶开始,你的脚是可以踏上去的。这样逐渐地引入,每日都会有所收获。不必说思和修,连闻的时候心上都要转动,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现相。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整个道的进修原理、次第和各级的差别,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走菩提道成佛是从现前的起点开始,一直要走到无上佛果的一个最极伟大、神勇的工程。如果没有洞察全程的宏远眼光,将会导致各种片面、狭隘、不顺缘起的错乱行为。先前在讲授本论四大殊胜的时候已经做过非常详细的指点,大家应该温故而知新。

此等若作常时修持,心随修转。故于初时修心稍难,后时于彼能任运转。

这是交待修时先难后易的现象。很多事情都是万事开头难,最初必然很生疏,须要特别努力的加功用行,而且效果并不明显。等到已经能转动起来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容易,效果也越来越明显,最终达到任运而起时就一切时处都会充满功德。

这样认识以后我们不应为现前的艰难而气馁,应当要知道,只要坚持下去决定能出现好结果。宗大师也是怕我们会退转,因此说到:如果你对此能够长时修持,渐渐地心的势力蓄积上去了,它会形成一种串习的力量,你的心自然就会随着这个修而转,一修了心就跟着转,譬如一忆念功德,信心和恭敬就随着生起。

所以在最初修行稍微有些难,但是后来经过不断地串习,就能任运而转,一点也不难。就好比我们开车,一开始不熟练会有些艰难,但你天天开,克服了这个难关,最终就跟走路一样平常,开得非常轻松自如,无论你要到哪里去都能够非常自在顺利地到达。同样,修心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当你练熟了,就能驾驶着这辆道次第的跑车飞快地奔驰,一个个美丽的景点、神圣的殿堂都可以去的。

接着宗大师向我们指示这样修念佛能够得到极大的功德,有发菩提心、昼夜见佛、临终念佛不退失等巨大的功德利益。

又若能念“愿我当得如所随念如是佛”者,是发菩提心,一切昼夜恒得见佛,于临终时,任生何苦,然随念佛终不退失。

以念阿弥陀佛为例,当我们学习《无量寿经》,缘念阿弥陀佛因行果地的功德时,自然而然就会想,愿我将来也得到阿弥陀佛同样的果位,或者发愿在道上也修习同样的誓愿、功德。像这样就是缘着阿弥陀佛引发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这就是引菩提心的功德。再者,日夜不断地缘念阿弥陀佛的功德,既念名号也忆念功德、恩德,这样就自然生信心和恭敬心。只要有信心和恭敬心,自然就和佛的心相应。阿弥陀佛放无量光明,唯一摄受念佛之人而不舍,当然日日夜夜都在阿弥陀佛的摄受中。由于心逐渐清净,那就昼夜见佛。先是梦中见,之后是白天见,之后刹那不离,这就是心和心感通的缘起,它是以信心为根本的。若人有信心,佛就住在他的头顶或者住在他的心中时时作加持,你有所求都会为你成办,这是不可思议的。那么信心如何开发呢?就是缘念功德,没有第二条路。

再者由于生前不断地相续,时时都处在念佛功德的恭敬和信心中,这样久而久之,串习成性,到了临终的时候,无论有什么苦,他的串习力使得他的心就住在念佛里而不退失。就好比我们在婴儿时期就常常念母亲,到了发生灾难的时候也就喊出一声“妈呀”。为什么会起这一念呢?因为在一切人当中,我们对母亲的依赖非常深。那么同样,如果你对佛的归依心特别深的话,在任何情况下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佛。由于这个念佛的心,当即就得到佛力加持,使心能得安稳,而且摄受你的神识往生净土。

《三摩地王经》云:“教汝应悟解,如人多观察,由住彼观察,心能如是趣。如是念能仁,佛身无量智,常能修随念,心趣注于此。此行住坐时,欣乐善士智,欲我成无上,胜世愿菩提。”

《三摩地王经》说:教导你应当悟解这样一个念佛的道理,就好像人多次观察某一件事,后来他就会自然住在那个观察里,心就能按那样趣向。

所以一切都是随着自心的信心和欲乐而转的,首先不断往那个方面观察,观察久了就会那样想,会趣向那方面。无论正邪都是如此。所谓的正教是教导你这样做有功德、有利益,应当这么趣向。你的心按这样不断地作意,后来果然就这样趣向。所有的广告学的原理都是如此,像子虚乌有的事尚且如此,何况如实的事呢?更是如此了。连邪教都是如此,何况正教呢?邪教只要观念种得深了,他的心果然就那样作意、显现、趣向。所以说“诸法为缘性,枢要在欲乐”。你的心已经对此产生了欲乐就一定要取的,一定会按那样去做的。

我们的心不断地缘念佛的功德,心里有非常大的好乐,往那里趣向。经过多次串习就成了定向、成了惯性,果然就按照心的指令或者缘起的设定如是趣向。所以我们不必担心,认为我念佛真的就会常常住在念佛的性格中吗?这是毫无疑问的,串习深了,不论行住坐卧,做任何事都能念佛。心已经串习到这个地步了,最终会达到日日夜夜常念佛、常见佛、常得佛摄受,这是心上必然的现象。

这一点结合在念佛上来说,就是我常常忆念能仁佛的色身以及无量的智慧,比如阿弥陀佛无量的色身庄严、刹土庄严、眷属庄严,以及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全部都是佛的法身智慧之所流现。阿弥陀佛这么广大无比的事业、这么深重的悲愿、这么不可思议的神力,这样以五智慧度尽了一切众生等等,像这样缘念以后心里就会生起很大的信心。一旦有了信心,就使得你不断地相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如果想得深了,会一直沉浸在这样的思维里。像这样时常修随念,心果然就趣注在上面,你只要引上七、八次,心就有了势力。但是一间断就又缘到别的地方,那个势力又消散了。人就是苦在不能相续,如果能有专一的心、相续的心、殷重的心,几个心配合起来,不断地去修它,那么一天修下来,就发现你的心已经有一股势力缘在那儿。你就是不去想,你的口里也在不断地念阿弥陀佛,如果你能再保持个三天、五天,那就还要强。假使能在很多个七里面恒常相续,就能见佛。就像这样,全部都是我们的心怎么做,就会怎么样流向,就会往哪方面相续,这都是等流的原理。

对阿弥陀佛因地是如何发愿修行,以及果地是如何成就功德庄严等等,如果在自己的心里已经熏习得很深入,那就不必刻意,随时随地都能忆念。就像对世间影视熏染得深了,那些个画面在心里就像跑马灯一样层出不穷。因此一切都是由熏习而逐渐壮大成一股极强的力量,我们在念佛上面如果能像看武侠小说、爱情影片那样,心心念念趣注于此,不断地熏染,就一定能在行住坐卧等任何时候,都欣乐于善逝的智慧等殊胜的功德。自己会起一个见佛思齐的心,愿我也如佛一般成就无上的殊胜佛果,这就是愿菩提心。

又云:“清净身语意,常赞佛胜德,如是修心续,昼夜见世依。若时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夺。”

又说到:如果我们以最清净的身语意时常赞叹佛的功德,像这样不断地修自己的心相续,最终会昼夜恒时见佛。

“赞叹”应从广义上理解:以心缘念佛的功德,常常住在清净的信心和至诚的恭敬里;以口用美妙的言词至心地赞叹佛;以身由衷地礼拜佛,这些都可以包括在里面。能常时这样赞叹佛的功德,最终一定能恒时见佛。

从反面来说,即使某时生了病,身心痛恼不安,乃至受到死时四大分解的苦,都夺不走念佛的心。念佛在一切念、一切心当中成了最极坚强有力的心,不论遭受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它都能冒出来。就像沙棘这种植物即使是在干燥的沙地或者在寒冷、贫瘠的山石间都能钻出来,生命力极为顽强。同样,念佛串习坚固的时候,即使是正在重病当中,或者临死四大分解极痛苦时,都不会退失,任何苦受都不能夺走。

博朵瓦云:“若数数思,渐能深信,渐净相续,能得加持。”

尊者说:你不要害怕,你只要数数不断地去思维,渐渐就能深信不疑,渐渐就能净化相续,渐渐就能得到加持。

所以,我们在修行路上先要下一番苦功,先苦后甜,往后就能得很多的受用,启发很大的善心,自己也倍感欣慰。我们不断地思维佛的功德、法的功德等等,逐渐会生起越来越深的信心。信心一起来了,就成了道源功德母,一切道就像开源了一样,功德泉流不断地涌出,因此功德的母亲就是它。这样整日整夜都处在功德的相续里那有多好!逐渐我们的心续会得到净化,不像过去那么杂染、糟糕了。有了信心的润泽,心灵的田地会出生无量的功德庄稼,会得到很安乐的受用。而且由心清净、具信心和恭敬的缘故,能够得到佛的加持、法的加持。这在自己当下的身心上就会有体验。

“由于此上获得定解,故能由其诚心归依。若于所学能正习学,则一切事悉成佛法。吾等对于诸佛妙智,尚不计为准洽占卜。”

尊者又开示:最关键的是在佛功德等方面得到定解,就能够真正诚心地归依,非常至诚地归依。就是通过缘念功德,方方面面都真正看清楚了,这时内心就根本不一样,能够发出至诚归依的心。这样有了归依的心以后,佛教授什么就都能真正地按照那样去练习、去随学,这样一切事都成了佛法。因为世尊的教导遍及在身语意的一切处,佛法就是教导你怎么生活、怎么用心。心是万法的根源,一切都是由心成办的。如果心修好了,一切都是佛法,关键在于你要对佛生信心,进而生起永世归依的誓愿。这样由于恒时归依佛就会按照佛的法教来做,时时都能够修学圣教,结果就使得一切都成了佛法。

最后一句是尊者感叹的话:我们对诸佛的无上妙智的信心,尚不如一个准确的占卜。假如今天有一个很灵验的占卜师说了什么你是很相信的。他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要避开什么,你就避开什么。因为你认为他说的话是很灵的,如果不照做就免不了今年的生关死劫。或者他说今年你要倒霉,一定要注意!你马上就会问:我该做什么?他说你今天要做这些事情,你马上就去做,要避免的那些事情你也马上就遮止。假设他说你今年有个寿障恐怕过不去,你就开始紧张,马上就问该做些什么能避免,他一说了,你马上奉行。这都是因为你相信他的话很准。但是对佛的话却没有这样的确信。其实诸佛的无上妙智已经彻见了甚深的因果道理,而我们对于佛的信心不够的缘故,没有诚挚的归依。由于归依不够的缘故,没有励力地依教奉行,就是相信得不深。所以念功德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信心,后面的一切都没有,但是现在的信心还不如对一个灵验占卜师的信心,因此奉行的心不够,也就不得很大利益。

此复说云:“譬如有一准利卜士说云‘我知汝于今年无诸灾患’,则心安泰。彼若说云‘今岁有灾,应行此事,彼事莫为’,则励力为,若未能办心则不安,起是念云‘彼作是说,我未能办’。若佛制云‘此此应断,此此应行’,岂置心耶?若未能办,岂忧虑耶?反作是言‘诸教法中,虽如彼说,然由现在,若时若处,不能实行,须如是行’,轻弃佛语,唯住自知。”

又说到,譬如有一个非常准利的占卜师说:我知道,你在今年没有什么灾难。这么一听,你就马上放心了,心马上安稳下来。如果他说:今年你有灾,要做这件事,那件事不要做。你就会马上励力地去办,如果没有办,心还不安,还会起这样的念头:相师已经说了,我还没办,好危险!你会忐忑不安的。如果佛制说,这个应该断,这个应该行,你哪里放在心上了?如果没有办,哪里感觉忧虑呢?反而会这样找理由说:虽然教法上是那样说,但是现在时代变了,无论是时期和地方都不能实行,应当这样来改革一下,应当按这样做。就这样很轻视地舍弃了佛语,唯一住在自己的知见当中。这就是我们内心不敬的相。

这是当代人心续里非常严重的一个现相,往往就是执著:我是这么想的,时代不同了,应该按照我的理解、我的认识、我的观念来做。这都是因为从小熏染的邪知邪见太多、归依心弱所导致的。

若不观察,随心爱乐,唯乱于言。若非尔者,内返其意,详细观察,极为谛实。

如果你不观察完全跟随自己心的喜好,就会胡乱说话的。那些话都是植根于自心的见解、观念以及行为习性上的执著,这里面有很大的毛病。所以我们切莫信自心,自心不可信。这里面充满了各种错谬、不正确的想法、观念、行为惯性。如果你不能发现,往往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就是:我是那么认为的就要按照这样做。如果不是这样,宗大师还是很公平地商量,没有一味地强迫。他说:如果不是这样,你应该向内详细观察你的心,你会发现这里说的非常真实。

我们由于串习久了,不能了知自身的错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不必说前世,就今生来说,从小一直到现在,几十年受到各种教育,熏染了各种观念,这些染污没排除就一直都在起作用。不要说别的,现在连拔掉一个爱情观都很困难,那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小说、影视、周围环境和各种言论熏习的太多了。那为什么会造成这种错乱呢?一般人不知道第六意识是怎么作转换、怎么建立虚假机制的,结果就上当受骗了。

譬如说爱情本来有它的真实本相,但是经过第六意识的编造组合就使我们迷失了,看不清它做的手脚。譬如爱情本来不是荧幕上的,但是导演可以把它演得如诗如画。利用声音、图像、象征性的事物、幻景等制造出美丽动人的形相,配以各种赞叹功德的说词,再结合各种隐喻,加上推波助澜的音乐,就引发了第六意识的联想。结果你就产生了错觉,对那些缠绵悱恻的情景生起很大的希望之心,对它充满了好感。

这就是做广告的原理,比如一个非常差的产品,对人根本没有利益,但是如果采用一些能吸引眼球的画面,一些能打动人心的言语,再加上一些名人效应,再做一些歌颂它的比如民意调查等等,这些组合在一起就把人们都迷惑了,就会产生一种错觉,果然它是非常好的。你会非常相信它是非常好的,这就是错觉。

就像这样,我们因为熏染得过多而形成的一个个邪知见没有切除,它就在障碍接受佛法。再者无始以来俱生的习性常常都在按照我想的、我思的、我要的来做。在这个取舍的关头,你心里根本没有悬着圣教这面明镜,你没有依着圣教来行,你是依着自心上的这些观念来行的,那就非常危险。

故当数数思佛功德,励力引发至心定解。此若生者,则于佛所从生之法及修法众,亦能发起如是定解,是则归依至于扼要。此若无者,即能转变心意归依且无生处,况诸余道!

所以应当数数思维佛功德,励力引发至心的定解,这个一旦起来了,对于佛陀出生之因——正法以及随佛法而修行的僧众,也能够发起这样的定解。也就是在三归依里面以归依佛为重要,归依佛以信心为重要,信心以念佛功德为重要,念佛功德以发定解为重要。因此对佛功德发定解,就成为所有归依全盘修法的最核心处,也因此上面作了颇为详细的宣说,也就是告诉大家在这三个念德里面以念佛功德为首要。

对这个一旦引发了这样的定解,那归依就达到扼要处了,从这个扼要处会引发出一切归依的支分,包括随学学处和归依的利益等,整个归依就会真正出现实效。在每个人的心中会引发具相的归依、具相的行为。各种佛教徒的观念、行动以及在归依戒的基础上受持三乘的戒律等等。

的确它是成为入圣教之门的最关要的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门就打开来了,往后无量的光明前景都会由此出现。如果对于佛功德引定解这一点没有出现,那么能转变心意的归依尚且没有出生之处,何况归依以后行持的其余道呢?整个的门就被封闭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现在给你的这把钥匙,就是对于佛功德引生至心的定解。有了这把钥匙,归依的门就开了,归依的门一开,圣教的门就开了,由此就能入到圣教里受学一切佛法。这是极端关要之处,所以在这里再再的强调。

思维心中的法道

1、 思维佛的意功德:

(1) 佛陀具有遍知的智慧,请按原文逐一思维观察。

(2) 思维佛所具有的大悲功德有哪些不共殊胜之处。

2、 思维佛的业功德:佛的身口意业在饶益有情时具有任运、无间和有效三种功德相,以此三者为根本,思维佛的业功德。

3、 三、按照此处所说的念佛道理忆念佛的功德会出生哪些的殊胜功德?请逐一分析能这样出生的原因。


(二、法功德)

法功德者,谓由敬佛而为因缘,应作是念,佛具无边功德者,是由证修灭道二谛,除过引德以为自性教证二法,而得生起。

承接前文所说的,以敬佛为因缘,接着就要忆念法的功德。这么殊胜的佛果从哪里来呢?是依于以除过引德为自性的教法和修道谛和证灭谛的证法才获得的,所以佛的无边功德都是从法而来。法是佛母,法是佛师,法是佛的道。这样才知道,一切佛从法而得生起,由此会了解法的功德。

如《正摄法经》云:“诸佛世尊所有无边无际功德,从法生起,受行法分,法所化现,法为其主,从法出生,正法行境,依于正法,法所成办。”

如《正摄法经》中所说:诸佛世尊所有无边无际的功德,都是从法而生起,是由受行一分分的法才出现一分分的功德,从法化现出佛的三身、四智等无量功德、事业,法是这一切的主要,从法出生,一切所作都是正法的行境,也是依于正法、由法而成办的。所以法是诸佛之母,是一切功德之源,是达成菩提之本。在这样忆念法功德后,会生起真正的胜解。

(三、僧功德)

僧功德中,正谓诸圣补特伽罗,此亦由念正法功德,由其如理修行门中,而为忆念。

僧功德主要是指诸圣僧的功德。应如何忆念呢?要由念法功德想到所谓僧就是如理修行正法者,由此忆念僧的功德。

总的来说,忆念佛法僧三者的功德,是以念佛功德为首,再思维佛的因就是法,以此来忆念法的功德,最后由僧是如法行者而念僧功德。

《正摄法经》云:“于诸僧伽,应如是念,谓说正法,受行正法,思惟正法,是正法田。受持正法,依止于法,供养于法,作法事业,法为行境,法行圆满。自性正直,自性清净,法性哀愍,成就悲愍,常以远离,为所行境,恒趣向法,常白净行。”

在《正摄法经》里说:对于僧伽应当这样想,他们有殊胜的功德,因为他们是以法为业,是在用心演说正法,以身口意相续不断地受行正法,昼夜思维正法,从僧伽的三门中出现无数正法的功德,因此叫做正法田。

僧伽是行法者,以身心受持如来的教法与证法,而且一心依止在法上,恒常行于法道,时时供养于法。做法的事业,不断地做书写、供养、布施、听闻等十种法行。法是他的行境,他舍弃了世间的财富,唯一修习正法而趣向圆满,这叫做法行圆满。

由昼夜行法的缘故自性非常正直,完全与法道相合而不歪曲。因为法是正直的、是真理的缘故,他的心如法而行也就调整到正直的地步,一言一行都按照法道行持,不会违于法道、违于天理、违于良心。

僧伽也是自性清净的,因为法是清净的,使得如法行者心中远离垢染。僧伽法性哀愍,因为法是慈悲的,是推己及人、使众生都能达到离苦得乐之地,所以随法行者尤其大乘行者将会成就哀愍的法性,会成就悲愍。

再者,法远离了一切客尘垢染,所以随法行者将以远离为所行境。也就是行者将远离内心的惑业苦,下至一言一行都远离杂染,因此所谓的远离或者离欲是僧伽的所行境。

僧伽是一心向法的人,所以恒时趣向于法。他一心行善的缘故,常常修持白净的妙行。如此以缘念僧功德而生起信心。

(二、知差别)

佛法僧三宝是一个体系,对于各个方面应当如何归依,这又有各自的侧面,在每一侧面三者都有不同的相。了知其中的差别以后就可以非常相应地归依,这就是了知差别而归依。

由知差别而归依者,如《摄分》说:“由知三宝内互差别而正归依。”

如《摄抉择分》所说:由了知三宝内在相互之间的差别而发起如其体性的归依,对不同的归依境发起不同的归依愿望,或者以不同的方式做归依等都是由了知差别才能准确的发生。

比如世间的伦理道德必须要先了知父母、兄弟、夫妻、友朋等的差别,才会引出相应的做法,所谓对父言慈,对子言孝,对兄言友,对弟言恭等等。针对不同的境有不同的心,如果对这一切都非常善巧,就叫做善知缘起差别。同样,我们在归依佛法僧三宝的时候,要了解到三宝别别体性的差别,之后有针对性的做归依,这样的归依是切合缘起之道的,这就要从了知差别产生。

所谓的差别包括以下六种:相差别、业差别、信解差别、修行差别、随念差别、生福差别。如果对这六方面都非常了解,那就不仅是对总体的归依有认识,对于差别的归依也相当善巧。一碰到哪方面就知道发什么样的心,依什么样的行为,作什么样的理解等等,这就是有了细致入微、丝毫不紊乱的行持的智慧。

此中分六:相差别者,现正等菩提是佛宝相,即彼证果是法宝相,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宝相。

佛法僧三宝是笼统的称呼,我们必须得认识各个的不共体相,之后就像能清楚地辨认这是甲、那是乙、那是丙一样,我们要了解到佛法僧在体相上的差别,也就是佛是觉悟相,法是觉悟果相,僧是随行相。

换一句话说,佛是达成了无上正等菩提的觉悟,没有比这更上的了,没有任何的错误,完全平等的菩提已经现前了,这就叫做佛宝。觉悟果相是指成佛以后开始对众生宣说教法,转妙法轮,依照真理来宣说什么是道,什么是非道,引导众生行持正道、舍离非道,这个叫觉悟果相。也就是成佛以后就开始转法轮,这个转法轮是觉悟的果,或者说是觉悟以后发生的事。之后就有很多的受教者随行于佛的教法,这就是僧宝相。

以释迦佛为例,他在菩提树下证成了菩提,这就叫佛宝相。在成佛以后,首先对五比丘宣说四谛法,这就是正法的开端。从此四十九年里随顺各种根机为众生指示道路,这就是觉悟果相。就是觉悟以后出现这样的成果,如果没有达成觉悟,谁能宣说不可思议的深广的正法呢?只有自己成就无上的觉悟,才能充当导师,为一切众生宣说正法,引导他们走真理的道路。这里出现导师以后的成果,就是法宝相。由于宣说了真理的道路,有缘者都会按照这个路来走,这就是僧宝相。也就是佛说法以后,逐渐地聚集了大量的僧人、僧众,以及很多菩萨圣众,他们都随行于佛的正法,这就叫僧宝相。

业差别者,如其次第,善转教业,断烦恼苦所缘为业,勇猛增长业。

业就是所做的事情。例如工业、农业、商业,就是工人、农民、商人做的事情。现在说的是佛法僧这三者在做业上的差别,或者说所做事情的差别。

佛作为导师,要做的事就是为弟子善转教法法轮,也就是他要指示什么是正道,什么是非道,让众生离苦得乐。

法的做业就是给众生充当断烦恼苦的所缘。也就是佛说了法就给众生提供了修法的作业。就好像老师教了这一堂课,下来学生就缘着这一堂课的内容去练习,这就成了学生的所缘。佛所说的法宝就成为佛弟子断烦恼苦的所缘,也就是遵循佛所说的经法,在听闻以后随教而转,按照教法的指示来做,这样就成了断烦恼和苦的所缘。譬如我们要学佛主要是自己心里有烦恼和苦,佛就像大医王,为我们宣说了正法药,这个法药所做的事情就是给我们吃的。吃了它就能断掉烦恼和苦,离开它就不能断,所以一直不能离,它就是我们断烦恼和苦的所缘。

僧的做业就是遵循佛指示的法道勇猛地增长法上的修持,也就是不断地增长善根。僧是弟子,是随学佛的法道者,他的作业的性质就是一直勇猛精进地修法,增长一切善根,所以以勇猛增长作为僧伽的业。

信解差别者,如其次第,应树亲近承事信解,应树希求证得信解,应树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

所谓信解差别,就是依次对佛宝要树立亲近承事的信解,对法宝要树立希求证得的信解,对僧宝要树立和合同一法性共住的信解。由这三种信解就会发出后面的修行差别。所以这些道理都相当关键,信解是前导,首先观念要特别深刻,之后会发出誓愿的力量,之后就会行持。

佛宝是导师,我们要一再地建立“对佛宝要作各种亲近和承事”的信解,这是我们作为佛弟子应当做的本份。所谓依师之道就像依止善知识里所说的,要有孝子心、铁围山心、大地心等的九心。总而言之,要用最善的心,一切都顺着师父的心意而转,然后去受持师父的事业,在任何时、处都不变心、不动摇。

想要具有这样的意乐,根本就是信心和恭敬,要一直处在信敬的状态里。由念功德生起信心,由念恩德生起敬重,以信心和恭敬摄持后,行持三喜的加行,也就是要做财物的供养、身语的承事和如教修行,其中以后者为最重要。

所谓的承事就是要做到尊重、恭敬、供养。如同《瑜伽师地论》所说,通过三种行为了解恭敬承事的涵义,也就是你要体会到对境的功德和殊胜利益,发起尊重的心。而且随着自己的体会了解到要用身、语、意的三种正行来修恭敬。身应当合掌、礼拜,师父走的时候要送,来的时候要接,师父在的时候要恭敬站立或者退坐一边等等。就像佛经里常常讲到,佛弟子见佛的时候都是非常恭敬地右绕三匝,长跪合掌而祈白,闻法结束后恭敬顶礼,信受奉行,欢喜而去。或者首先向佛献上供养,然后退坐一边,恭敬承事。像这些都是修恭敬的心、恭敬的语和恭敬的行为。还要以各种的幢幡、宝盖来作供养。所以所谓的承事就是尊重、恭敬、供养三方面的行为。这样就明白,对佛宝一定要树立亲近承事的信解,即使现在佛的色身没在面前,我们每天也要向佛献供养,念佛、赞佛、拜佛,这样修亲近承事。

接着对法宝要树立希求证得的信解。无论是什么法,心里都要建立“我一定要求证到这个真实证法”的心。譬如对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所摄的这些法宝,都要树立希求证得的信解,由此归依法会达到切要。

对于僧宝应当树立和合同一法性共住的信解。因为所谓的僧是和合义,我们都是佛的弟子,作为同学、同伴,都是一样的戒、一样的行,都是住在共同的法道上面。同一法性的意思是我们都是从法出生、修行法、以法为命的性质,都是由法所生,为法所教化,都是在摄持法,因此是同一法性。

在《瑜伽师地论》里具体说到,佛弟子是由佛说法的音声而出生的缘故,都是从佛口出生。或者佛弟子都是在听法以后如理作意、法随法行,由此出生了所谓的僧,因此都是法所生。法所化即都是从法身路而能够得到相应的法。法等分的意思是都是在受持无漏的法财。因此僧聚在一起都是同一个气氛,同气相投,同一等分。因此僧在一起就要树立我们都是修一样的法,持一样的戒,树立一样的见解,等等,要起这样的信解,所以它以和合为义。

所谓的和合共住,就是具足六和敬,彼此之间,心和行为没有相违、争论,就像水乳融合一样。所谓身和敬就是大家都作礼拜、合掌、跏趺而坐等相同的身业;口和敬,就是都做赞颂、念诵、念佛、持咒、诵经等清净的口业;意和敬,就是都持着信心、恭敬、慈悲、智慧等的意业;戒和敬,就是都守持着相同的三乘戒法;见和敬,就是都持世俗谛无常、苦,胜义谛空性的见解;利和敬,就是衣食等的利养都是平等受用。像这样树立起同一法性共住的信解,要做到见行等共同一致,非常融合。像这样处处都会随众,不会闹矛盾、标奇立异。这就是真正归依三宝立志要引出的信解,我们要在这三个重点上努力。

修行差别者,如其次第,应修供养承事正行,应修瑜伽方便正行,应修共受财法正行。

有了前面的信解差别后,就会知道修行差别的所在。也就是依次对于佛宝要修供养承事的正行。佛不在世就对佛的代表——佛像等供养鲜花、瓜果、饮食、衣服等,以及拜佛、赞佛等,这就是供养承事的正行。

对任何法都应当修瑜伽方便正行,也就是我的心要与法相应,顺着法而行。学任何法都要证到它,而不是停留在口头的知见、知识的积累或者炫耀自身等上面,应当想我是归依法的人,学了这分法就力求与它相应,要修瑜伽方便正行。

与僧同处应当修共受财法的正行。因为他是我的助伴,我已经誓愿以僧为助伴,所以与僧共住的时候应当有财均分,有法同修,像这样彼此心意和合而不矛盾。

随念差别者,谓应别念三宝功德,如云:“谓是世尊等。”

所谓随念差别,应当别别地忆念三宝各自的功德,不能笼统含糊。按照《随念三宝经》所说,一说到佛,就是“佛薄伽梵者,谓如来、应供”等等,这样来随念佛宝的功德。说到法就想到“善说梵行,初善、中善、后善、义妙文巧、清净鲜白”等,特别有针对性地缘着法宝来忆念功德。说到僧就是“正行、应理行、质直行”等,特别就僧宝的功德作相应的随念。像这样非常具体、到位地针对三宝各自的体相、功德来作随念,就非常善巧地与缘起相合,也能够生起归依的修行。

生福差别者,谓依补特伽罗及法增上,生最胜福。佛及僧二是依初义,此复依一补特伽罗及依众多补特伽罗生长福德,以于僧伽定有四故。

生福的差别就是依靠人和法出生最胜的福德。也就是佛法僧三宝是极殊胜的境,我们依止他就能生特别好的福德。依佛宝和僧宝是依人而生最胜福。在人里面又有依一个补特伽罗和众多补特伽罗生长福德的差别。也就是依佛可以说是一位,也可以说是众多,因为佛本身是离一离多的。依僧就我们现前心前所显的来讲,可以依一位圣者僧生起很殊胜的福德,也可以依四位以及四位以上的僧众来生长福德,这就是依多位补特伽罗而生福德。

总而言之,在生福方面,要依靠佛生福德,因此对佛供养、礼拜等。依僧生福德方面,对一位圣者僧行供养、恭敬会生福德,或者依一个庞大的僧团修恭敬、修供养会生很大福德,因为是大福田。在见到很大的僧团的时候,不要愚痴,特别是一些居士对僧众起轻慢心是大损福德的,应当对僧伽礼拜、恭敬,这样会生大福德。

在人以外还有依法生福德,也就是对法恭敬、供养、礼拜会生大福德,这叫做生福差别。

(三、自誓受)

由自誓受而归依者,谓由誓受依佛为师,依般涅槃为正修法,归依僧伽为修助伴,由如是门而正归依。如《毗奈耶广释》中说。

有了前面的了解三分差别而归依的基础后,我们对于归依上的实行已经有了非常具体、到位的认识。就像一个人经过培训以后,他对各方面的事情都知道怎么处理,体相上有什么差别,业用上有什么差别等等。同样,针对三宝这三种对境怎么起信解、怎么起正行、怎么随念、怎么生福等等都清楚了以后,我们应当自己发誓来受归依戒。

所谓的归依戒就是一个誓戒、誓言,或者说誓愿。这个时候心里要发誓:我发誓受持唯一依佛为师的戒,从此之后再也不依其它的外道为师。而且发誓受持唯一以般涅槃为正修法的戒,也就是将来唯一以涅槃为道路,以息灭一切苦和苦因的大涅槃作为自己正修的法,以能达至涅槃的法门作为自己的道路,再也不归依那些旁门左道,不以一切不能达到涅槃的邪法、邪教为道路。再接着发誓受持唯一归依僧伽为修行助伴的戒,也就是从此之后我唯一与同见同行、同在佛门中、由法而生的僧伽作为助伴,我不依止其他的外道邪众作为助伴,甚至不与他们共住一日一夜。就像这样发起归依的誓戒就是我们自己发誓受持归依的戒律。

(四、不言有余而正归依)

由不言余而归依者,谓由了知内外大师及其教法、诸学法者,所有胜劣,惟于三宝执为归处,不执与此相违师等,是所应归。

这里是从反面排除其它一切归依的对境,甚至口里绝对不说还有什么其它的归依处,像这样生起决断的心。这是指我们已经了解到内外大师、内外教法、内外学法的徒众之间黑白分别的所有胜劣差别,已经看清了完全是两种东西,有天壤之别,从此以后唯一把三宝执为归依处。与此相违的师、法、徒等不执为归依处,不认为他是自己的依怙、所归处。在两方面都断定了之后,唯一取内教的佛法僧为归依处,这叫做不言其余而归依。从肯定方面说是“唯一”,从否定方面说就是“不言其余”。这样从正反面都确定了以后,就会有一个非常纯正的归依。

如果能够明辨内外的大师、教法和学徒的胜劣差别,就会唯一执取三宝为归依处,与之相违的师、法、徒等不执为归依处。这样就会发起归依上的决断。因此辨明内外的胜劣差别是发起决断的极关要因素。

此二所有差别之中,师差别者,谓佛圆满无过功德,所余大师与此相违。《殊胜赞》云:“我舍诸余师,我归依世尊,此何故为尊?无过具功德。”又云:“于余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于依怙。如是非遍智,宗过坏其心,心坏者不见,无过大师尊。”

在内外的三相差别里,首先要明辨大师的差别。佛具有圆满无过功德,其余的外教大师与此相违,也就是都有过失,功德也不圆满。就像《殊胜赞》说:我舍了其余的导师,我归依世尊,以什么缘故立为世尊呢?因为佛没有任何过失,具足一切功德。

在内外大师的校量上一定要看到,佛断证圆满,乃至于极微细的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习气也没有,所以没有丝毫的过失。就功德而言,三身四智、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无量恒沙的功德全部圆满,因此他在一切时当中是无上师、第一师。其他外道诸师,譬如世间的专家、学者、各领域的杰出人物等,都只是了解一点世间知识,充满了烦恼障、所知障。从智慧、福德开发的程度上来说,他们只有一点世间的小智小慧,一点小福报,不必说跟佛相比,与其他升天的宗教比也都是差得很远。而升天的宗教主跟出世间的声闻缘觉果位比,那简直就像一粒沙比整个大地一样。而声闻缘觉跟菩萨相比,声闻缘觉的福德好比牛脚印里的水,菩萨的福德好比大海的水。他只证得了像一个草籽里的空间那么小的空性,而菩萨所证的空性是像太虚空一样的空性,所以根本没法相比。菩萨再跟佛相比,那也是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就断证两分来说,世尊达到了最极圆满,所以他叫做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为一切世出世间的贤圣所归仰。

这样我们确立佛是无上的大师,不要以为佛与世间的专家、学者一样,或者跟外教的宗主一样,这是很幼稚的说法。

但是我们今天很可笑,对一个专家的信心超过了对佛的信心,或者对一个占卜师的言听计从,超过了对于佛制定学处的奉行程度,这都是我们内心鄙劣的相。听说是一个什么专家讲座,耳朵都竖起来了,以为这是非常神圣的忠告,而听到佛的教言认为很落后,这都愚痴得很!或者相信某个名人,其实他满心的烦恼只是口上说一些谎言,但就是这些虚假的外道骗走了很多人的心,可见人太幼稚了。如果连归依的立场都不坚定,哪里会有内道的成就呢?哪里会有什么戒呢?因为归依是圣道之基,它是一切戒律的所依,也是一切依教奉行的来源。

又像《殊胜赞》所说,对其他外道的教法、教主我们非常客观、公正地善加思维,会发现,他们是有过患的,是相当有缺陷的,那么低级的。相比之下,依怙无上的世尊,他的言教是这么真实,一一都是如实地,没有一点有错误,没有一点不是给予众生暂时、究竟利乐的方便。世尊彻见了世俗、胜义万法的真谛,他所指示的道路,可以给予从人天一直到声闻、缘觉、佛果位的任何一种利益。他是彻见了缘起的人,像这样已经彻见真理的大师我全心地归依。

相比而言,俗人以鄙陋的眼光、充满了烦恼所知二障的心,所见到的这样欺诳的相,所立的这样虚假的学说,我为什么要归依呢?这些世间的教主、学者、权威,他们的立宗是有过失的,如果去依止他们的教法,会坏掉我们的心。譬如他会歌颂现世是多么美好,世界永远有进展,好像在这个轮回里的确就是有幸福、有欢乐、有实义、有永恒、有真实性、有清净等等。如果我们跟随这种学说,会失坏我们的心。也就是,我们去崇拜他就成了他的学徒,整天跟在他的学说后面转,这样就成了外道师打造出来的作品。他是什么见解、心态和行为,你也会成那样的见解、心态和行为,却自感良好。

这些世间各领域的权威,如果是凡夫的话,连现世法的真相都不明白,他心里没有一念为来世的心,不信善恶因果法则,并不明了苦乐真相,而仅是凭臆想、凭着发达的分别心建立虚妄的学说,以种种花言巧语诳惑智慧不高的人。如果随从他的学说,那很明显,我们就会变成现世法的追逐者,这样连下世的利益都不会出现。我们的心被邪熏后,障碍会非常重,会非常难出现希求来世的心,那种邪见、邪意乐的病,将像百年沉疴,实在是很难医治。病的状况是,我们不以为现世的法是欺诳的,就会持这是很有意义的,作为人应当努力去经营求取,去实现。这样就压根不会念无常,不会念暇满难得,不会往寻求解脱上面走,这样我们的一世人生会彻底地用错。暇满将浪费在心心念念追求现世的利益上。基本是以贪欲为主的,所以几乎造的都是非福业,都在积聚往恶趣里走的势力。像这样,只要熏的时间一久,自己的心会全部染坏,染污严重的,几乎生不起一念真心归向三宝的心。

比如,有些佛学院请世间的教授来教书,被他的见解所转,见解、信仰都变掉了,会陷在深度的颠倒当中。由于染污深,导致心里丧失了出世修行的信念。那时只觉得世间法很好,生活很有滋味,需要去学种种的知识,创造种种的意义。这样一来,很多都还俗、成家,或者成了经商、做知识、搞世间名利的人,或者成了养家混日子的俗人,结局就很惨。这就是被有过失的外道教法染污了,不知不觉串习久了,心就已经搞坏了,那股心里的势力已经颠倒了。颠倒深了自己也不感觉,那时就见不到无过的大师如来了。

这里的原理要搞清,唯心变现的法则是非常确定的,当世间颠倒教法在心里已经显成很高、很大、很时尚、很先进的时候,这个种子种下去了,一碰到就会颠倒作意、颠倒显相。举例来说,串习世间各学说观念过深的人,就是有那方面的情结。一谈到那些方面,心里会非常兴奋,会感觉非常崇高、有意义,这就是一些非理作意导致的错觉。而一提到佛法、佛的话语、祖师的话语,会相当麻木,非常难感受到佛的圣教是极其殊胜的,是拯救自己慧命的根源,是无上无等的。由于没有这样的心,就失坏归依了。这个根子没立起,一切归依都没法真心地去奉行。这是出现无量安乐或无量衰损的极关键的分野处。没有真正转过来,那是不会步入安乐之道的。

所以,归依上的决断是非常关键的,只归依佛为师,不归依其他外道教主或与佛法相违的权威专家等。要以辨认内外大师的差别,发起归佛不归余的决断。这个首要的断定没有,三归依就不会清净,什么道都修不圆满。很多人落到这种可怜的状况,原因就是最开始没有建立这个基础。

教差别者,谓佛圣教由安稳道得安乐果,息生死流,净诸烦恼,终不欺罔,乐解脱者,惟一善妙,清净罪恶,外道教法与此相违。

教差别就是指内道教法和外道教法的差别,这又要从领受教法的从因到果的缘起差别来辨认。

受行佛的圣教是什么效果呢?即由走上安稳的道而得到安乐的果。按佛的四谛圣教来修心,就会止息生死之流的运行,净除各种虚假我执所起的烦恼状态,由于静息了苦因,苦果自然就没有了,所以是真正达成离苦得乐的道路。对希求解脱者从始至终没有作丝毫欺骗,教导修的是解脱正因,最终达到的是解脱一切苦。它是纯一善妙的,能清净一切背叛真理的大大小小的罪恶。这就从功能上认定了内道教法的体性。

再来认识外道教法的体性。要看到它是完全引着我们在相反的路上走,作用全是相反的。也就是受行外道的教法,就走上了不安稳的道,只会得到纯一苦恼的果。它的作用是,一直在增长生死的苦流,始终在加重烦恼、膨胀烦恼、发展烦恼,会让某方面的烦恼或者方方面面的烦恼越发展越大,心态越来越偏、越来越怪。从始至终都在欺骗求解脱者。它的说辞感觉在慈悲地教导得到快乐的捷径,实际上不是乐因,只是苦因,终究让人陷在苦中毁掉自己。这就是彻头彻尾的诳骗。因此说这种教法唯一是下劣的、不清净的,只会让背叛真理的罪恶越来越加重。

这样看到一正一邪、一乐一苦的差距后,就应该非常断定地唯一归依佛的圣教,不归依外道教法,当然包括所有与佛法相违的世间学说、观念、理念,以及无数种的看似新奇、动心的虚诳概念。

凡是相违圣教的法,无论包装得多么好,在世人面前呈现什么样的姿态或者以什么样的美妙言语来作庄严,实际上里面包藏的都是颠倒的知见,只是从瞎子一样的状态,凭着自以为是乱编的教法,所以不能依止。你要依止它的话,顺着这样的教发展自心,在现前的因上走的是非常可怕的道,比如它会歌颂爱情、赞美性欲、支持物欲、赞颂现世的美好和极具实义。如果你不明就里,是真正地这样信奉这些学说,之后你的心决定会非常有理由地去寻求,结果受了邪熏就成了这样邪的脾气、邪的冲动。结果你的心时时都是危险的、没有安宁的,自己有自知之明,没丧失理智的话,应当承认,因为这种邪的跟随导致在心上增加了非常多的放纵、冲动,非常重的贪婪,非常多的狂想,非常多的叛逆、忤逆,是那么个性化,随时就起嗔恚、欲望。以这样乱的心,将来得到的决定是非常苦的果报。

再想想,这样发展下去,到了死的时候会怎么样呢?一生都在很邪的路上走,心一点都不正,造的是无数罪恶,念念在增长堕恶趣、堕生死的势力,这样能够得到解脱吗?能够真正得安乐吗?绝无可能。这就是外道教法骗了我们。

外道的教法、有问题的现代学说都是有染污的,它的功能是增长贪欲、嗔恚,或者增长放逸、愚痴等,要么是增长邪见。要这样想:内道的教法是清净的、指示真理的,熏习了心会越来越正直清净。外道的教法是染污的、颠倒的,熏习之后会越来越颠倒、染污。如果心依止它了,就会不断地起那样的心,发展深了就会完全颠倒成性,转不过来,就像不治之症那样会完全腐烂的。

现在邪的学说要辨认,只要他在鼓吹世间法常乐我净,就可以判定为邪的教法。比如鼓吹的是张扬自我,鼓吹现世享乐,把五欲的假相认定为真实,把虚假的受认定为安乐,这些都是苦的根源。支分的认定有无数,赞叹爱欲、性乐、衣食享受、名利实现,尽管包装种种时尚的称谓、文化的说词,实际只是增长烦恼而已,让凡夫的贪欲不受限制地滥行。种种的说法和作法,就是要让凡夫我执和烦恼的现行畅通无阻,而结局就是让人加深颠倒的机制,陷到苦的深坑里无法自拔,因此是邪恶的教法。

如《殊胜赞》云:“何故由尊教,安乐得安乐,故于说法狮,尊教此众生。”

以上只归依世尊的圣教,不归依其他教,原因就是《殊胜赞》里所说这样:

我为什么归依世尊的教法?原因是领受奉行世尊的教法,就在修安乐的因而会得到安乐的果。他的教法一直在教我怎么修安乐的道,所以我只归依世尊教给我的法道。我一心一意地按这些教法在心上修,这样每一次都是修安乐之因,每一次都得安乐之果,因此我学世尊的教法就是真正入进了安乐之道。他说的全是安乐之道,没有丝毫欺骗,所以我决定永远归心圣法的道路,而不再归心其他非圣法的道路。起了这样的决断后,就会昼夜唯一行佛的法,而不再归依外道的教法、世间的学说等等。


思维心中的法道

1、 由知功德而修归依时,应如何了知法和僧的功德?

2、 佛法僧三宝在相、业、信解、修行、随念、生福这六个方面有什么差别?如何由了知这些差别而归依?

3、 思维“由自誓受而归依”的涵义,依此发起归依。

4、 思维“不言有余而归依”的涵义,依此发起归依。


《赞应赞》亦云:“谓应趣应遮,清净及杂染,此是雄尊语,与余言差别。”

《赞应赞》中也说:佛的教法是应趣的、纯一清净的体性,会达到清净的涅槃,外道的教法是应遮的、纯一杂染的体性,都是制造惑业苦三杂染的所缘,这就是大雄世尊的语言和其他外道教主、世间学者的语言之间的差别。

佛的法是纯一清净的,它教导我们去掉自身惑、业、苦的杂染,如教修行会越来越清净,因为它随顺缘起。但是外道教主也就是各种世间学者,他们所说的话都是无明性的。因为看不透缘起的正道,教导的都是怎么以执著自我的心追求、满足自身的欲望。或者把并非安乐的道计为安乐之道,不是安乐的果计为安乐之果,充满了邪谬。跟随这样的见解去串习,只会在我执烦恼等的杂染里越陷越深,造各种杂染的业因,感招杂染的苦果。熏习外道的教法以后,会发现心越来越杂染。历史上很多世间哲人最后选择自杀也说明了他没找到出路。这些哲学家本身是一团糊涂的,自己都不明白世界的真相,只是凭着自己的分别臆想著书立说,所以这些语言里有很多的杂染。学习这些旁门左道、各种所谓的思想主义等等的人,到死的时候同样不得安乐,内心非常空虚。那时才有反转,他会悔恨、迷茫。这就像“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那样,最终被带到了迷茫、带到了苦、绝望当中。

所以,外道的教法、世间的学说是要遮止的,不能依从,世尊的清净教法要一心地依止,这就是世尊无上圣言与外道庸俗语言的差别。因此我们对佛法下至一个字都要顶戴,而对于外道法与佛法相违之处应该一概舍弃,这就是所谓的归依。

在归依法的立场上,这里指示的是要唯一归依佛的圣教,不说还有其余的归依处。并不是既可以归依佛教,又可以归依外教,那不叫不言其余而归依。

“此纯显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语与余言,除此须何殊?”

智者看到这一点就已经清楚了,不需要再多说什么。因为佛的话纯粹是显示世间、出世间或者说世俗、胜义的真实性。指示了这个迷幻世间的因缘果报,以及各种缘起的机制,告诉你世俗法的体性如何。其次会告诉你真实胜义谛的体性,也就是消除了迷乱、回归的本来法界或者说诸法的实相如何。世尊的话是一语中的,完全彻见了世俗、胜义二谛的真相而宣说的,所以唯一是真实,唯一在显示真实。而其它外教的法不必说胜义谛,连世俗谛的体性也没有认识,他以为这些法是自在天、上帝、真主等所造,或者是无因的,或者只是一种物质的自性等等。有些以为没有三世因果,都是偶然性的。没有什么善恶,也没有什么果报。这都是很愚痴的说法。他们不知道万法都是唯心自现,在这上面都有一个业果律贯穿始终,它也不知道这只是妄心变现的法,没有实义。反而由分别心的加工,建立了无数的概念、无数所谓的立场、目标、意义,教唆人们去追求、去发展,这的确是无有实义的。或者这一切本来是因缘幻现的,因缘力一停止当下就罄尽消亡,但外道的学说却会说这里面还有所谓的常恒、永远。比如“永恒的爱情”这个概念,这是非常愚痴的一种说法,但是却骗尽了天下的人,多少痴男痴女都在幻想、追求着它。这世上所有的功名利禄也都只是一种幻化,过后什么也没有,然而世间的学说一再地鼓吹这多么有意义。本来这个世界是纯一苦海,应当尽快从中出离,解决生死大事,而世间的学说却告诉你这里面有很多真实的安乐、真实的意义,需要尽全力去投入,而对于出世的佛法则持着不屑一顾的态度,认为这是消极的遁世主义者。

本来五蕴上丝毫也没有我,但是世间的学说一个个都在说我如何、我如何,要打造什么样的我,做一个什么样的我。那些所谓的英雄主义、狂放主义、存在主义、虚无主义等等,无非是在我的基础上再加上各种遍计邪见而已。所以通过刚才的重点点释,聪慧者应当举一反三,应当知道世间的所谓学说纯粹是欺妄的法,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所谓的学术权威论调,不要一听到“权威”就马上盲从。

一者真实、一者欺罔,这就是世尊圣言跟其他外道学术权威的俗语之间的差别。一个是被无明蔽目的愚者所说的,根本没有坚实的世俗杂染之语,一个是真正彻见真谛的一切智人所宣说的真理,想一想,这两者相差有多远?我们为什么要信从瞎子般的狂言乱说呢?

“此专一妙善,彼唯障碍法,尊语与余言,除此有何别?”

佛的话是纯一的妙善,能让我们得到解脱,而外道所宣说各种行为、戒律、主张的做法等等就不是能得解脱的方便,依此而作的业也不是解脱的因,唯是障碍解脱、障碍安乐的法。世尊的圣言与其余世间的各类学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差别呢?

这已经一语道破了二者之间的胜劣差别。一个是极胜妙的,如同纯蜜,中边皆甜,受持任何一点都能滋养你,让你得到安乐。一个是纯粹的毒素,障碍解脱。如果你按照它所鼓吹的信念和行为去做,那无非是变成一个追求世间欲乐者。或者张扬自我者,或者增长烦恼、发泄烦恼者,或者鼓吹自我意识,拼命地增长我慢,增长竞争、焦虑、拼搏、斗争等的心。或者他教导你各种欺诳的手段,或者各种无意义的行为,要么就是鼠目寸光,着重于现世的享乐。告诉你各种享乐的手段,身体怎么样、服饰怎么样,体育锻炼怎么样,让你成为一个有无数分别心、一直营造现世享乐的人,打造出的都是现在精细的享乐主义者,像这样有什么出息啊?

佛教导我们要三衣一钵,舍家、舍欲,出离三界。依照佛的圣道去走,会走到真理的深处,会彻底息灭轮回的苦患。因为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心是如何以我执起惑造业,这样一断永断,就能够到达涅槃的彼岸。如果我们顺从世间的所谓真理,只会让你的分别心学会如何为自己享乐,怎么呵护自己,营造自我。这个分别心发展到无比繁复精细的时候,是相当难处理的,结果会把你一世的人身,完全都陷在追求现世享乐的泥潭里,难以拔出。

欲望深了堕落得也深,散乱就更大,会不断在生死的旷野里驰骋而不自觉,这就是所谓解脱的障碍。在这样动力十足、分别妄想繁多的现世心的驱使之下,我们连一念后世的心都不会有,连一点人天善道持久的力量也不会有,全都变成了纵欲、求欲的心,就像飞蛾扑火一般,心力已经分裂掉了。这样即使是守持世间的仁义孝悌也不堪能,因为心已经无法安于寂寞,静下心来好好地行善的机会也没有了,坐下来冷静的思考长远前途的机会也没有了,要好好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的善心也没有了。连作为人子要孝敬父母,作为职员要忠于职守等等,人天善道的基础全部都土崩瓦解了。结果成了一个只追求五欲的游魂,天天在五欲的幻尘里游荡,已经散乱得无法收心。这样使得我们的生命变成分裂的残灵,连一点善的气息都无法积聚,那当然是万劫不复人身的业因。

“由彼染极染,由此能清净,此即依怙语,与余言差别。”

外道的这些学说、思想都是毒素,它比毒药的过患大无数倍。如果给你吃一个剧毒,你很清楚它一定毒害我的生命,会感觉非常恐怖,不愿意接受。但实际上颠倒法的毒素更加厉害,一旦进入识田里,在没有拔除之前它会不断地起作用,使你的心一直顺着染污的机制运转。譬如染上了我爱执的贪欲主义,或者执持自我的张扬主义,你的心就一直在顺着这种机制转,所以受这种邪文化的熏陶,人会变得非常颠倒。经过了二三十年世间邪说的熏染以后,会发现心非常地刚强,难以转动,就是在杂染里面强性坚固了。

就像奉行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义,那么下至一个家庭中上敬下慈等的善也不会出现。比如一个女人,如果她认为一定要首先保护好自己,不甘自亏,那这样怎么能行持孝道或者为母之道?现在有些女人竟然都不愿意给自己的孩子喂奶,这是多么自私啊!就是由于这些颠倒的价值观熏得过深的缘故,就有那么厉害。

再比如自我主义张扬太大的时候,根本就不愿意低头,你无法臣服于任何一个人,也根本没有谦让心。在内心深处,永远都是我我我,永远我是最大的。这样就已经没有了谦虚,无法顺从教导。

诸如此类,会非常厉害地毒化我们的心,最后病入膏肓之时,就没有人能救得了你,连佛的大悲手也没办法把你救出。这叫做从染污走向极染污,这里面的任何一种邪说,一熏染了以后就是这样起作用的。

譬如说如果你熏上了世间快乐有实义观,那跟你说五年十年的苦谛、讲出离心,也一点不起作用,心根本不转变,不接受。所以这就很可笑,你既然是个佛教徒,已经归依法,为什么不顺从世尊的教导,反而信奉现代的邪说呢?就是因为中毒过深,心里始终以为这里肯定有乐,为什么要天天说苦?这么多新式的科技、娱乐、活动,各种各样花样翻新的东西,他始终认为有意义,这是无比地愚痴。

如果是心清净的人,这个网络他一看就知道全是影像,哪里有什么实义啊?除了一些幻化的光影以外什么也得不到。而有的人却愿意葬身其中,把整个暇满人身全部投注在里面,玩得不亦乐乎,玩到最后又有什么好结局呢?无非是结成很厚重的染污业,临终堕入恶趣而已。就是这样的恶魔吞噬了你所拥有的宝贵的修法机缘,耗光你的精力,不过几年已经身心衰败、靠近火葬场了。就像这样,一世人身就被一个虚假的学说给毁了。

内心的见解是第一位的,一旦中了邪见的毒扭转不过来,它会一直狂奔不已,任何人劝都转不过来。但是依奉世尊的言教,它会使我们从清净走向更清净。也就是我们日复一日地去熏习世尊的教法,从暇满、无常、苦、业果等一步一步发展,心会变得越来越清净。因为我们看清了什么是有实义,什么是没实义,什么是恶的,不好的,什么是善的,好的,自己开始能按这个规则取舍,那就逐渐地在改过自新,这样会让心日益清净,这就是依止世尊的圣言与其他世俗邪染学说的差别。

懂得这样的胜劣差别以后,一定要好自爱惜自己,爱惜这一世修法的机缘,一心奉持佛的教法,做一个不违法教的人。我们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要成就无上菩提,路是这么远,任务这么大,哪里有心思去忙碌这些世间的学说?我们应该日夜如救头燃,一心倾注在法业上面,首先成就道业才是。

僧伽差别由此能知。

由大师和法教的差别就能推知随行法教僧伽的差别。

内道僧是如理修法者,外道徒是不如理邪行者,无论在道果、戒法、闻法等各个方面都相差悬殊。从这里看到一者极其殊胜一者非常鄙劣之后,就会毅然决然地依止僧为助伴。

在《瑜伽师地论》里讲到,沙门和婆罗门的胜劣差别有五方面:闻法的差别、戒法的差别、摄受法的差别、受用法的差别、证得法的差别。从“婆罗门”可以类推到现在持各种主义、思想的徒众,这个差距更加明显。

闻法的差别:比如现在持各种主义者或者某种学说思想、宗派的教徒,他们所闻的法在义理上非常虚伪、下劣,不向人昭示真相,文句隐晦,所以是下劣。而佛教沙门所闻的法与此相反,意义很殊胜,文句明显,而且都是为他人宣说真实的、殊胜的涵义,以慈悲心为徒众宣说真实的道法。因此在闻法上有很大差异。

戒法的差异:世间受持的各种行为有很多损害性、染污性,所以是下劣。由于不识因果,所以指示的行为很多都是很荒唐、乖僻、邪恶、无意义的。而佛所制定的戒法是安乐之因,断掉内心苦因的恶行,行持内心乐因的善行,乃至能出离有漏的因果,得成无漏的因果,出离狭小的因果,成就广大的因果等等。佛教的戒法就是护持着众生的心不断地走向胜妙之地。

摄受法的差别:外道徒或者持各种主义者,摄受的是障道的财富、名誉、娱乐等,又摄受妻子、奴婢等,所以是下劣。而沙门摄受的法除了离苦的法以外没有别的,所以是胜妙。

受用法的差别:外道徒或者世间主义者受用的是障道的五欲享受、服饰、饮食、世间各种的娱乐,发展世俗的事业、经济等等。又受用世间的影视、歌舞、嬉笑、竞技等,或者受用淫欲等法,所以是下劣。而佛教徒受用的法是无罪的、清净闻思修所成的智慧,所以是胜妙。

证得法的差别:世间的道如果是婆罗门等法是以梵天为究竟,基督教的法是以欲天为究竟,道教等的法是以欲天以及上界天为究竟。其它的世俗主义者所抱持的法是以现世享乐为究竟。这一切法都会退还,都是有染污性的,有苦恼的,所以是下劣。而佛教徒所证的法是以般涅槃为究竟,也就是能永断生死的苦和苦因,能达到真实的寂静之地,所以他所证得的果是真实的圣果。也就是,一旦证得以后,不会退下来,而且一向远离垢染,一向安乐,所以是决定胜。这就是得果的差别。

通过以上的比较就知道,僧伽是如是闻法、如是受用法、如是持戒、如是摄受法、如是证果,从因至果之间都是随顺涅槃的,因此我们以僧伽为伴就是成为勇猛增长涅槃法业的因缘。这样比较以后,立誓唯一依内道的僧伽为助伴。

四、既归依已所学次第

分二:一、《摄分》中出 二、教授中出

今初

在了知了内外教在大师、教法、徒众上有很大的胜劣差别后,心里会发起我唯一以三宝为归处,不以其他为归处的决断心,从而坚定地归依。这样归依以后,就有所学的次第,这就谈到归依以后该持哪些学处。它又包括《摄分》中出和教授中出两部分。

初中有二四聚。

就是指《摄分》中所出,有两个四聚学处。

初四聚中:亲近善士者,谓如前说善知识者,乃是一切功德依处,观见是已而正亲近。由归依佛即是归依示道大师,随顺此之正行,即是亲近示道师故。

初四聚就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和法随法行,都是归依三宝随顺的学处。

首先亲近善士,就是前面所说善知识是一切功德的依处,认识这一点后应当如理地亲近善知识。为什么要持这条学处呢?因为我们已经归依了佛,也就是归依了指示解脱道的大师,现在佛不在世,随顺这一条的正行就是亲近开示解脱道的善知识。所以由归依佛就要执行亲近善士的学处。

听闻正法及如理作意者,随其所应,谓当听闻若佛所说、若佛弟子所说法教诸契经等,及若作意何种所缘能息烦恼,即应作意。由归依法,于教证法应当现证,此即是彼随顺行故。

接着听闻正法和如理作意,依次就是应当听闻佛所说、佛弟子所说的法教诸契经等,以及作意以什么所缘能够止息烦恼,就应当作意。由于我们归依了法,就应当开始对教法和证法亲自去证取。归依了法就是以般涅槃为正修法,已经依止了这个法以后,我们就要实证到它,这是现证证法的随顺之行的缘故。

所以我们归依法的目的是要现证妙法,为此我们要修持能够随顺此的听闻正法和如理作意。就是你要达到目的就要修持它的因,它的因就是听闻正法和如理作意。你持这两条学处就是应当对于佛和佛弟子所讲的法宝要随处去听闻,而且听闻以后就要作意:我缘着什么法能够止息烦恼呢?就应当作意这个法。

前面讲到相差别的时候也说到了,法宝的业用差别是给行者充当止息烦恼和苦的所缘,因此我们一遇到法宝的时候就要想我要去听它,而且哪个法能治病,我就要去作意它,要像这样来修学。

法随法行者,谓应随顺般涅槃法而修正行。由归依僧,于趣涅槃补特伽罗应执为伴,其随顺行,谓应与诸趣解脱者共同学故。

法随法行指的应当随顺般涅槃法来修正行。就是心里要知道,这个法能够息灭苦,能够证入涅槃,所以要顺着它来修持,这叫法随法行。

由于归依了僧,已经把趣向涅槃的补特伽罗执持为道上的伴侣,已经立誓把一切趣向涅槃的人都持为自己的助伴、道友,那么与之随顺的行为,就是你应当跟那些趣向解脱的人共同学习解脱道,这就是法随法行。

第二四聚中:诸根不掉者,谓根于境放散之后,意亦随逐,于境掉动,深见过患,令意厌舍。受学学处者,谓随力受学佛制学处。悲愍有情者,谓佛圣教由悲差别,故归依此,于诸有情亦应悲愍,断除损害。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者,谓应日日供养三宝。

第二个四聚学处包括诸根不掉动、受学学处、悲愍有情和时时向三宝勤修供养。

诸根不掉,就是我们已经学法以后就不能像过去随意地散乱、放逸。也就是当根随着境已经散动放出去以后,这个意就会跟着它在境界上掉动,这样深深地见到心猿意马、随境发散的过患以后,心里发起厌舍之心,不喜欢这种行为,之后在一切处都要诸根寂静,不掉动。根一掉动,到了境界里就成了轮回,不顺于归依,不是从轮回里出离的行为。因此作为一个已经归依三宝者,就不能像原来那样,不能持这种世俗的散乱行为,应该诸根调柔、寂静、安宁,不向外散乱。

接着是受学学处,当然归依以后就开始在佛门里学习很多佛制定的学处,而不是像过去一样随意而行。就像入了党就要遵循党章党规那样,已经归依了,入了内教,那当然要奉行佛制定的学处,否则你就不属于佛的弟子了。你既然想给佛当徒弟,当然要按照佛教导的学处去做。

所谓悲愍有情,由于佛的圣教是从来不损害众生的,具有悲的特性,因此我们既然归依了,对于有情就应当悲愍,断除损害。

最后一个,既然已经以三宝作为永世的归依处,当然应该表达心意,时时向三宝勤修供养。也就是每天都要供养三宝,不可间断。就像世人念父母的恩,虽然父母已经去世,但是他每天还要在父母的遗像前作供养。同样,我们要想到三宝是救护处,是一切利乐的根源,因此时时要想,日日都要供养三宝,不可或缺。

第二,教授中出分二:

一、别学 

二、共学

初中分二:

一、遮止应学 

二、修行应学

教授中所出的学处有别别的学处和共同的学处。别别是针对佛法僧三宝每一个都有相应的学处,这叫做别学。在别学里面又有遮止和修行两方面的学处。遮止就是不好的、要断除的地方,修行就是好的、应当行持的地方。所以要从消极地断和积极地取两方面来学习。这些都是我们从前生疏的,现在要逐渐地学到这些行为,这就是归依后要做的事。

今初

如《涅槃经》云:“若归依三宝,是谓正近事,终不应归依,诸余天神等。归依正法者,应离杀害心。归依于僧伽,不共外道住。”此说有三,谓不归余天,于诸有情舍离损害,与诸外道不应共住。

首先遮止方面要学的学处就是如《涅槃经》所说,归依三宝就是真居士,从此以后终究不应归依其余的天神等。归依正法以后应该远离杀害心,对于有情舍离损害。归依僧伽以后就不能再和外道共住。

其中初者,谓于世间,若大自在、遍入天等尚不执为毕竟归处,况诸鬼趣、山神、龙等。此是不可不信三宝,归心彼等。若于彼等请其助伴,现前如法所作事业,则无不可,如求施主为活命伴,依诸医师为治病伴。

这里第一条不归依余天,就是对世间大自在天、遍入天等尚且不执为究竟的归依处,何况其他更低的鬼趣、山神、龙等。也就是不能不归信三宝而归信于他们。但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请他们作助伴,现前如法作事业,这没有不可以的。只是不能把他们执为大师、导师就可以了。比如生病了可以求医生作为治病的助伴,但并不是把医生执为究竟的归依处。同样,为了修道也可以求天龙神等作助伴来护持你,但不是归依他作为导师。

第二,谓于人及畜等,若打若缚,若禁穿鼻,实不能负强令负等,意乐加行损害有情,悉应远离。

第二,所谓归依法后远离损害有情这一条,就是指对于人类以及跟人类共处的畜生、水族等等,像捶打、捆绑、穿鼻、囚禁、不能负重强迫它负重等等,这些对有情造成伤害的意乐和加行都应当远离。

归依法以后,意乐和行为上都要远离损害有情,无论是一条狗、一只猫或者是一条鱼等等,都不能起伤害的心和行为。

第三,谓与不信三宝为可归宿,而毁谤者,不应共住。

第三就是与那些不相信三宝是可归宿者而诽谤的人,不应当和他在一起。

思维心中的法道

1、 思维大雄世尊的圣言与其余外道言论的差别和内外道僧伽的差别,发起不言有余而归依的心。

2、 《摄分》和教授中所出归依学处有哪些?具体思维每一学处的含义。


(二、修行应学)

三种修行应学者。谓于佛像若塑若画,随好随丑,不应讥毁,置尘险处及押当等,不敬轻毁,皆当断除。应当执为是可敬田,犹如大师。《亲友书》云:“随工巧拙木造等,智者应供善逝像。”

三种修行应学,首先在归依佛宝以后要做的学处,就是要明白佛像是佛的代表,无论是塑像、画像,或者在技艺、品质方面等有好丑的差别,都不应当讥毁。也不应放在有灰尘或者险恶不安稳的地方。或者以佛像作为买卖品来押当等,这样不敬轻毁的心和行为都要断除。应当把佛像执为恭敬田,如同对待大师一样。《亲友书》上说:随着工艺的巧拙,无论是木造、泥塑的佛像都应当供养。

《分辨阿笈摩》说:劫毗罗摩纳婆,由于学、无学僧众,说十八种异类恶语,谓云:“汝等象头,岂能了知是法、非法。”等,感有十八异类头形摩羯陀鱼,自迦叶大师时乃至释迦法王,住旁生中。《杂事》中说:“拘留孙大师般涅槃后,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曾经二次作是讥云:‘今令树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后善成已,深生忧悔,将其工价造一金铃,挂于塔上,其后感生容颜丑恶、身形倭小、声音和美,名曰善和。”故于佛像不应说言:此如此类。于他所造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广大,不应讥毁及遮止等。

这是透过两个公案说明对佛像不能说讥毁语或者生遮止心等等。这都是世俗缘起上有很大的关系,起什么心就召感什么果报,而佛像是佛的代表,归依后对它绝对要恭敬。

在《分辨阿笈摩》里面说:从前有个劫毗罗摩纳婆,他由于对有学无学的僧众讲了十八种不同类的恶语。因为他的母亲教他在辩不过的时候就这样辱骂僧众。他当时在辩论快输的时候就说:你们这些象头怎么知道是法非法,你们这些驴头怎么知道是法非法等等。以辱骂僧众是象头、驴头、牛头、马头、蛇头等,结果他堕落为一条摩竭陀鱼,长了十八个异类的头,从迦叶佛起一直到释迦佛之间都住在旁生里无法脱出。可见缘僧众说讥毁语就会受这样的果报。以此类推,如果对着佛像起讥毁语,说佛像如何如何,将来就会感很深的果报,因此应当住在清净观里,敬之如佛。

另外,在拘留孙大师般涅槃以后,端妙大王叫人兴建大塔。有个工人曾经两次这样讥讽说:“叫我们建这样大的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竣工?”后来塔终于完成了,他看到那么巍峨壮观,心里生了忧悔之心,他想:我对于佛塔起了这样的遮止心,将来不得了,会感很大的果报。他为了酬补,就用自己的工钱造了一个金铃挂在塔上。后来的确由于他遮止建塔的恶因,感到他的容颜非常丑陋,身形矮小;由于他供养佛塔一个铃铛,让人听到很清脆的铃声的缘故,后来他的声音十分地和美,名叫善和。

可见因果丝毫不爽,对殊胜、尊贵对境的佛塔,起一些恶心就得到相应的恶果,起了一些善心、做了善行,就感得相应的庄严。因此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泥塑的、金属的佛像,或者布绢、笔墨绘写的佛像,就心里作讥毁,那将来会感召很严重的果报。相反,我们视它为真佛,对它做恭敬承事等等,将来也会感得殊胜的相好,如果我们口里作赞叹也会得到极妙的声音。所以一切都是在于心,懂得缘起的人应当修行善妙的行为。

大瑜伽师奉曼殊像于觉沃前,请观视云:“此善丑何似?若善妙者,可将绒巴迦格瓦所供之四钱金授予购取。”觉沃答云:“至尊妙音之身无所不善,师工中等。”说已置顶,于一切像悉如是行。

当年大瑜伽师在觉沃前奉上一尊文殊菩萨像,请阿底峡尊者看:“这个好丑如何?如果善妙的话,可以用绒巴迦格瓦供养的四钱金子去购取。”觉沃回答说:“至尊文殊菩萨的身相无所不善,做工是中等。”在尊者面前,任何圣像都视为是真实的圣尊。然后他将像置于头顶,对于一切像都是这样行持。

总而言之,应当视一切佛像为佛宝,一心地致力恭敬,这就是我们的所学之处。

虽于正法四句以上应离不敬,又应断除一切不敬,谓抵押经卷,贸为货物,置秃土地灰尘险处,鞋袜并持及跨越等。应起恭敬,等如法宝。

归依法宝后应行的学处,就是对正法下至四句以上应当远离不敬,而且要远离各种不敬的行为,比如抵押经卷,把经书当做货物,或者把经书放在秃土地上、有灰尘的地方、危险的地方,或者经书和鞋袜一起拿着,以及跨越等。应当起恭敬心,把经书视为真实的法宝。

传说慬哦瓦善知识,凡见有持经典来者,合掌起立,后不能起,殷勤合掌。

传说慬哦瓦善知识见到有人持着经典来,他就合掌起立。他的这样的敬重法宝,因为是自己的归依处。后来他身体不好,不能站起,就殷勤合掌,如是地持恭敬之心。

又说觉沃至哦日时,有一咒师不从闻法。大依怙尊见一记录以齿污秽沾其经书,深生不忍,说云:“可愍,不可不可。”咒师生信,遂从闻法。

又有说到阿底峡尊者到了阿里地区时,有一位咒师不随从尊者闻法。一次大依怙尊见到有个记录员把牙垢沾在经书上,生起了很深的不忍之心,说:“可怜可怜,不可以不可以。”见到这个情形,咒师对尊者生起了信心,遂跟随闻法。

霞惹嚩亦云:“我等于法任何玩耍,无所不作,然不敬法及法师者是坏慧因,现在愚蒙如此已足,莫更作集愚痴之因,若愚过此,更有何能?”

霞惹嚩也说:“我们对于法的玩耍无所不作,但不敬法和法师是损坏智慧的因,现在这么愚蒙已经够了,不要再造愚痴的因,如果比现在还愚痴,那能做什么呢?”

若于僧伽或出家众持沙门相,及于其相,不骂不毁,又一切种不应分党、视如怨敌,云:“汝等,我等。”应当敬重,犹如僧宝。

再者对于僧伽或者出家众持沙门相者,以及这个沙门相,或者三世佛的清净幢相,不毁辱谩骂。而且在一切情况下对僧众不应当分成党类,视同怨敌说“你们,我们”,不应制造矛盾或者挑拨是非等等。应当对一切持沙门相和沙门相都如同僧宝那样敬重。

《劝发增上意乐会》云:“希乐功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不应起心作是念:我是超胜、我第一。此骄是诸放逸本,永不应轻劣苾刍,一劫不能得解脱,此是此教正次第。”

《劝发增上意乐会》里说到:我们是希求、好乐功德而住在森林中的,所以要好好修心,不应观察他人的过失。不应当起心这样想:我是超胜、我第一。这种骄慢是放逸的根本,永远不应当轻视劣比丘,以轻视比丘或者对僧起轻慢的过失,会在一劫中得不到解脱,这是如来圣教的真实次第。

敦巴仁波卿与大瑜伽师见碎黄布在行路中,皆不轻越,抖置净处。如是行持,应随修学。

有一次敦巴仁波切和大瑜伽师走路的时候,在路途中见到有一块碎黄布,因为这是僧的形相,也是三世佛的清净相,这两位大德很敬重,他们没有以轻慢心越过,而是把这块碎黄布抖一抖,放在一个干净处。像这样的行持,我们应当随学。

自能如何恭敬三宝,则诸众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如《三摩地王经》云:“作集如何业,当得如是果。”

我们自己能如何恭敬三宝,其他众生见到后也会恭敬我们的缘故,应当努力做恭敬三宝的行为。就像《三摩地王经》说:你造什么业就会得什么果,你恭敬三宝就得到别人的恭敬。因此要得恭敬,就一定要在三宝前修敬重。

以下讲应行学处共学的方面,包括随念三宝的功德和差别数数归依,随念三宝的恩德而恒勤供养,以大悲把众生安置在归依中,舍弃其它的世间方便,由了知三宝的胜利而在每天昼三时夜三时中勤修归依,乃至失命也应当不舍三宝。这是对于佛法僧三宝共同的学处。

(二、共学)

共学分六:初者,随念三宝功德、差别,数数归依者,谓数思惟如前所说,内外差别及三宝中互相差别并其功德。

随念三宝功德而数数归依就是按照上面所说,数数地思维内外道在大师、教法、徒众上的差别,以及三宝自身在相、业用、信解、修行、随念、生福等方面的差别,以及三宝的各种功德,这样来修归依。

所以前面是基础,首先要把前面的内容做到很熟悉,对前面的这些知差别、知功德等要非常熟悉,之后就能在心里随念。以随念功德、差别的心能够数数地归依。随念功德会起信心,随念差别会有如理了知的智慧,能够非常相应地做各个门类的归依。

第二,随念大恩恒勤供养,嚼噉之先亦当供养者,如《三摩地王经》云:“由佛福德获饮食,愚夫不知报佛恩。”此是以获饮食为喻,随自所有一切乐善,悉应了知是三宝恩,由报恩德意乐供养。

随念三宝的大恩恒时勤作供养,下至在饮食之前也应当供养。这就是要求已经成为三宝弟子的人,应该时时地念恩和供养。就像既然是父母所生,那当然事事都不能忘记供养。如《三摩地王经》所说:由佛的福德我得到这份饮食,愚夫却以为是自己的福德而不报佛恩。这是以得到饮食作为例子,其实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安乐、善根,都要了解是三宝的恩德,由报恩的意乐来供养,这就是总的原则。

譬如我得了一件好衣服,要想到这是三宝恩德所致,所以我不应自己先享用,而应当以报恩的意乐先供献在三宝前。或者我得了一个很好的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等,也要想到这是三宝的恩德所致。得到了房屋、小车,也应当想是三宝的恩德所致。下至我今天身心愉悦,得到和风、暖阳、美景等受用,都要想到是三宝的恩德。没有三宝我不会行善,也就得不到安乐,是三宝的教导、护持、救护我才得到了这份受用,也因此知恩念恩,以报恩意乐向三宝供献。就要这样养成贤善之心。好比一个孝子,他得到什么都想到这是母亲的恩德。如果没有母亲,就没有我这一切,所以得到好食供母亲、好衣供母亲、好房子供母亲、好鲜花供母亲。总而言之,一切都供母亲,这是由于他的报恩之心自然发起的善心,我们应如是学。

此中复二,谓供养事及供养意乐。

以下对于供养作广泛的叙述。这是我们修学的很大的课题,要贯彻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各个方面,让供养三宝成为我们日常一贯的行持。为此我们需要了解供养的事物有哪些,以及以何种意乐来供养,了解这两个方面以后我们就会善巧供养了。

首先供养事包括十种,宣说如下:

初中有十:供养身者,谓亲供养真佛色身。供养塔者,谓供为佛所建塔等。

供养身是指在佛住世时亲自供养佛的色身,譬如为佛供养饮食、卧具、汤药、舍宅等。供养塔就是供养为佛修建的塔等。

现前供养者,谓前二事,现自根前而设供养。

就是指前面说的佛像和佛塔现在自己根前而供养。

不现前供养者,谓佛、佛塔非现在前,普为一切佛、佛塔故而设供养。又若于佛般涅槃后,为供佛故造像及塔,若一数等,亦非现供。

不现前供养就是佛和佛塔不现在面前,但心里作意普为一切佛和佛塔我作供养,这就叫不现前供养,可以作意而供。如果是在佛涅槃以后,为了供佛的缘故,造立佛像、佛塔,一种多种,也是非现前供养。

若供此二随一之时,作如是念而供养者,谓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是故现前供养此二,亦即供养其余三世一切诸佛,及供十方无边佛塔,此是俱供现不现前。

所谓俱供现不现前,就是作现前供养或者不现前供养时,心里这样想而供养,这一个法的法性也就是一切法的法性,所以我现前供养佛和佛塔也就是在供养其他的三世一切佛以及十方无边的佛塔,这就是俱供现不现前。也就是在供养现前的佛和佛塔的时候,由于作意一法的法性是一切法的法性故,呈供一切的佛和一切的佛塔,包括在根前现的、不现的全部都作了供养。

论说初者获广大福,第二较前获大大福,第三较前获最大福。故于一佛或佛像等修供养时,应忆法性无所差别,先当遣意供养一切,极为切要。

《瑜伽师地论》里说,现前供得广大福,非现前供比前面得到更大的福,俱供现不现前得到最大的福。因此我们要取上者而行持,也就是面对一佛或者一尊佛像等修供养的时候,我们应当忆念一法的法性就是一切法的法性,法性是无二的,应当首先发起心意供养一切。

譬如面前有一尊释迦佛像,然后作意这一法的法性就是一切法的法性,现在我遍供十方三世一切佛。或者到了某个白塔前,我对它敬献一朵鲜花,这样做供养的时候,不只是局限于供这一座塔,应当缘想此塔的法性就是一切塔的法性,因此要遍供一切塔。

总而言之,在供一物时起遍供一切的心,这是至关切要。

自作供养者,谓非由于懈怠、懒惰、放逸增上而令他作,惟自手作。教他供养者,谓念自己略有少物,然诸有情贫苦薄福无力供养,若教此供,当获安乐。由悲愍心,惟教他供。又亦劝他共供养者,谓自他俱共同供养。

这里说到自供、教他供和自他同供三种供养方式。

自供就是自己主动地供养,不是由于懈怠、懒惰、放逸增上指使别人去供,唯一是自己亲手来作供养,这叫自作供养。

教他供养,是以悲心想到我自己有一点东西,但是其他有情很穷苦,福薄,没有财力供养,如果我叫他供养,让他得安乐。这样以悲愍心为因教导他人供养,这叫教他供。

又有劝别人和自己一起来作供养,就是想要陈设供养时,不是只为自己一人着想,还想到我的父母、妻儿、亲友、仆人、下属或者举国人民,一切的内道的同梵行者、外道众等,有一种共作供养的心,想到你们跟我一起来作供养多么好啊!这就是以自己的力量摄持别人一起来行供养,这叫做自他同供。

此三福果,大小如前。

如同前面所说,自供养得到广大福,教他供得到大大福,自他同共得到最大福。

总而言之,我们的心越广大越好,越有利他心越好。前者当然是大福德,但如果把自己放下,更多地考虑到众生,让他们去行供养,由于有悲心的缘故,福德就更大。如果想到要以我的力量带动大家一起来行供,那就福德最大。

财敬供养者,谓供种种衣服、饮食、卧具、坐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薰香、末香、涂香、华鬘、伎乐及诸灯烛,敬问礼拜,奉迎合掌,唱种种赞,五支遍礼,右旋围绕。

财敬供养包括两方面,财供养和恭敬供养。财供养就是以财物为供养,恭敬供养以各种身语意恭敬的行为来作供养。这实际是外内的两供,外供是指财供,就是在三宝前供养各种饮食、衣服、卧具、坐具、治病的医药等资身的日用品,或者供养熏香、末香、涂香、花鬘、音乐、烛光、灯光等等。内供就是在三宝前恭敬地启问、礼拜、迎接、合掌、唱诵赞文,五体投地地顶礼,右旋围绕。

又供田等无尽奉施,又供摩尼、耳环、臂钏诸庄严具,下至供养诸小鸣铃,散诸珍奇,缠宝缕线,供养诸佛或佛塔庙。

财供又有这样的做法,比如供养三宝田地等的无尽奉施,因为田地等可以源源不断地出生资具。或者供养摩尼宝、耳环、臂钏等庄严具,下至供养各种的小鸣铃,散很多金银钱币等的奇珍,在宝物上缠绕彩线,供养佛和佛的塔庙。

广大供养者,谓以如是利养、恭敬常时供养。此复有七,谓所供物众多、微妙、现非现前、自作教他、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为供养,复将此善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广大供养就是以如是的利养、恭敬常时供养三宝。所谓的广大有七点,一是所供物非常众多、微妙、现前与非现前、自作以及教他作、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作供养,而且把善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我们供养的心要推到极其广大,它表现在供物、供境、供的行为、供的意乐、供的回向等等。总而言之,不能缩小心量,我们供的时候尽量陈设很丰盛的供品,而且要选择特别妙好、殊胜的物资来呈供。而且供的时候,心量特别地宽广,不但是现前的东西,以及以心缘想不现前的所有供品都供献三宝。心还要特别广大,不仅自己亲自去摆设供养,而且教导他人去作供养。在供养的时候至心欢喜,用猛利的胜解来作供养。供养之后所得的善根一致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这样使得心胸极其宽广,达到周遍法界,无所不供,达到至诚的心来供献三宝,达到把一点一滴的善根全部都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不求低劣的果报。

非染污供养者,谓不由轻蔑、放逸、懈怠而教他供,自手供养,殷重供养,不散漫心而设供养,不以贪等杂染供养,不于信佛国王等所为得利敬而为供养,以随顺物而设供养。

非染污供养的行相就是从遮止身心、供物、等起等的染污方面而说的。这里是在教导不要由轻蔑、放逸、懈怠的心指使别人,要自己以手亲自供养,而且是以非常殷重的心来作供养,不是散漫的心而设供养。还要没有贪著名利等的杂染心而供养,也不是在信佛的国王等具权势者面前、为了得到利养恭敬而设供养,而且是用随顺物或者非常合适的供物来作供养,这就叫远离染污的供养。

在修供养时,我们要检查自己的心,有的时候自己用轻蔑、放逸、懈怠的态度教别人去供一下,没有发起虔诚、恭敬的供养之心。或者供养的时候心很薄,不是以殷重的心来供养,漫不经心的,用很轻浮、不恭敬的态度来供,这都是有染污。或者有的时候是想贪取到恭敬,让别人看了好看,显示自我的功德,为了摆排场等等来设供养,这就是有贪染。或者为了表示我胜过对方来设供养,这是有竞争心。或者想我供的很好,有一种洋洋得意的态度,这是骄慢心等等,染著这些烦恼来设供养都是不清净的。

要像西藏传说的奔公甲的一把灰那样,他正在供养时想“今天有某某大人物要来”,忽然之间他意识到这是为了求名利而做,之后他撒了一把灰在供台上,所以被赞为是最好的供养,因为他的心不染著这些求名利的垢染。并不是在很多大人物面前、信佛的国王、大的富豪、官员面前,为了得到他们的赏识而获得地位、尊重、权势等,以一种谄媚的态度来设供养。

随顺物者,谓诸净物远离不净——雌黄所涂、酥所灌洗、局啒罗薰、遏迦花等及诸所余非清净物。

供物要特别地合适,也就是以随顺物供养,指的是很清净的物品,远离了不净。譬如雌黄所涂、酥油灌洗等,或者有毒的花和其它不清净的物品等等,这些不能献给三宝。

又若如是财物供养,自无所集,无从他求,应于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来诸供养具,以欢喜俱及于广大胜解俱心,周遍思惟一切随喜。少用功力而修无量广大供养,摄集菩提广大资粮,恒常于此以真善心起欢喜心,当勤修学。

假使在作财物供养上,自己没积到财富,也没办法从别人那里求取,那就应当作意幻供养。也就是对于一切世界之中,所有的能供献如来的物品,以伴随着欢喜和广大胜解的心情,周遍地思维,一切皆作随喜。这样稍微用一点功力,就能修无量广大的供养,摄集菩提广大的资粮,所以恒常对于这样一种以意供养、以真实的善心来起欢喜,精勤地修学。

比如说我想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里,包括整个地球以及四大部洲,再扩展到一千、百千乃至十亿个世界里,所有美妙的供物都呈献给如来,对此特别生随喜,以及十方无边世界里所有美妙的供养具,也都一起供养如来。意思是特别有供佛的意乐,就像一个小孩欢欢喜喜地把一朵鲜花献在佛前,他对供养有一种特别好乐、踊跃的心。因此,关键是这个心力,要把它扩展到无量大。这样以一个真实的善心,特别欢喜地去供献给如来,就能少用功力,积累到无边的资粮,所以我们要精勤地修学。

又如《宝云经》及《建立三三昧耶经》所说:无主摄持诸华果树及珍宝等,亦当供养。

在《宝云经》和《建立三三昧耶经》里讲:如果是无主摄持的鲜花、果实、树林、珍宝等等,也要拿来供养。

总而言之,供养是很善的心,对于诸佛三宝有时时兴供养的心,就像孝子对母亲常常有供养的心一样,要让供养遍及到我们尽未来际的一切生活当中。

正行供养者,谓于下至抅牛乳顷,精勤修习四无量心、四种法集、随念三宝、波罗蜜多,及能胜解甚深空性无分别住,于净尸罗起防护心,于菩提分、六度四摄精勤修学。

最后一个叫正行供养,也叫法供养。在《普贤行愿品》里讲,一切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与财供养相比较,后者于前者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于优婆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差距相当悬殊,所以最好的供养是法供养。因此,我们在下至挤牛奶的功夫里也要精勤修习四无量心、四法印,随念三宝的功德和恩德,心里一直缘念着三宝,修持波罗蜜多,以及能够胜解甚深的空性无分别而住,对于清净的尸罗起防护心,对于菩提分、六度四摄精勤地修学。

总而言之,所谓的正行供养就是我们要在下至很短的时间里,譬如等车、坐车或者吃饭、走路的时间里都要安住在法行当中。既然是一个法行者,就应当时时以法为务,住于法,行于法,精修于法,这就是我们唯一的工作。这样会成就非常殊胜的正行供养,三宝都会非常欢喜地纳受。

若能由此十种供养供养三宝,应知是名圆满供养。

假使我们能做到这十种供养事,心里能够在方方面面作广大、周遍、圆满的供养,那就叫圆满供养。

接着要了解供养时的意乐:

由如是等兴供养时,有六意乐,能于三宝随一之所少分思惟,而生无量广大果利。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一切有情中尊,四者犹如邬昙妙华极难值遇,五者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出现,六者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作是思惟而设供养。此等是如《菩萨地》说而正摘录。

在我们兴起供养的时候,要修六种意乐,对三宝中任何一者能少分地如是思维,就会生起无量广大的利益。

一、无上的大功德田,也就是我们心里随念三宝的功德就能够出生无量的广大功德,所以三宝是无上大功德田。这样我们心里就会很好地兴起供养。比如缘念佛宝是无上大功德田,对他兴供能发生无量的功德,因此会殷重地对佛宝做供养。对法宝也如是思维,它是无上的大功德田,稍做供养就能够出生无量的福利,这样在缘念功德的同时对法宝兴供养。

二、无上有大恩德的增上意乐:心里这样想,三宝有无上的恩德,为我开示了解脱和成佛的道路,让我得到一切现前和究竟的义利。总而言之,我身上,下至一点一滴的安乐都来源于三宝,因此怀着“三宝对我有无上恩德”的心,殷重地对三宝呈献供养,来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这个心推动得越强越好,当它达到增上意乐的时候就不可能不供养三宝,就像孝子思念母亲的恩德,他会自然的对母亲作供养。

三,一切有情中尊的增上意乐,是要忆念如来是一切有情中最殊胜、最尊贵的,他具有无上的功德,远离一切过失,因此我自然要对他兴起供养。

四,犹如优昙妙花极难值遇的增上意乐:要想到,三宝兴世极难遇到,就像世间万年一开的昙花那样。在《涅槃经》里讲,昙花不是随处可出生的,只有在无热恼海的北方山上有昙花园。昙花也不是随时出生的,只有佛出兴于世的时候,昙花才出生,佛转妙法轮时昙花才盛开,佛现涅槃时,昙花就枯萎。所以如来是很难值遇的,如来所说的法教更难值遇,由此随佛法而行的僧宝也是很难值遇的。要像这样知道,三宝出现在世上,是一切祥瑞的根本,能给无量众生带来极其殊胜的利益,而这也只有在众生的福德、善根增盛到很圆满的地步时,才能感得三宝现前。

譬如我们这个世界人寿百岁的时候,由众生的福德力所感,有佛从兜率天宫降生母胎,来到这个世间示现化身。在这里经过苦行、求道,终于现前正等菩提,从此才为人天宣说正法,法教的光明才显现在世间,给无量的众生指引道路。所以三宝出现在世间是非常难的,在此前和此后都没有佛法,众生陷在极漫长的黑夜里。非常难以值遇的三宝,今天终于如昙花开放,我们遇到了三宝,遇到了一切利乐之源,由此就会非常珍惜这个机缘,我一定要对三宝呈献供养,立誓永生永世做一个三宝弟子。唯一以佛为师,以佛的法教为道路,以随法修行的僧伽为伴侣,这样坚定地立誓,而且以感恩的心向三宝敬献供养。

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增上意乐,是要想到,三宝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圆满功德的依处,无论是人天善趣的各种五欲乐、禅定乐等的圆满,还是出世间的声闻、缘觉、佛果三种菩提,都是由三宝的恩德而出生的,由三宝的力量加持而兴起的,所以三宝是一切圆满的根本。这样想后,要对利乐之源的三宝兴起供养。

这样心里思维后再设供养,不要一种无心的状态来作供养,那样就等于是做一个简单的行为,就好像宾馆里的服务生一样,那就没有了内涵,关键是内心。就像《贤愚经》里老母供灯的譬喻那样,由于她有非常诚挚、恭敬的心,又有极深的信解,所以她供的一盏灯能够照亮整个世界,又以此功德得到了佛的授记。所以,最关键的是内心,要有很大的信心、恭敬作为内在的发动点,之后身心就处在非常殷重的状态中,如同三宝就在面前一样,以感恩念德的心来作供养。总的来说,应当如是地修持供养的意乐。

恒常时中,于如是等随应而行,若遇佳节及大时会,当随力能修妙供养。

这有通常和特别两种。在平常的时日里,就按照这样随力去做。也就是在了解了供养事、供养意乐等的学处后,平常就按照这样来修习。“特别”是指遇到佳节或者大的时日法会,应当随力地修微妙供养。在这些佳节时日有很大的意义,能够使供养的功德成倍地增长,因此特别注意多作供养。

复次恒须受饮食故,尔时若能首先供养无间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圆满众多资粮,故随受用净水以上,应以先首至心供养。

之后要把供养结合在日常的饮食里,因为我们每天都要饮食,以一天三餐计,百年三万六千日,合计就将近十万次供养。如果能够在每一次饮食之前供养三宝,而不间断,那的确少用一点功力就能够圆满众多资粮。所以在我们哪怕是受用清净的水以上都应当首先至心供养三宝。譬如在喝一杯茶之前首先供养三宝,受用糖果、糕点、水果等时也首先向三宝兴供。诸如此类,养成供养的好习性,那会使我们受益无穷。

此复非以糕之瘀处、菜叶黄处,是须择其妙者而供;又供茶时,现一切人如洒扬尘惟弹少许,不成供养。是霞惹瓦语录中出。

供养要有很好的心,不能以糕点的腐烂之处,或者菜叶的黄处来作供养,应当是以特别好的物品来设供养。就像我们不会用一个烂苹果或者一些品质很差的东西去供养父母,为了表达心意,一定要尽自己的财力供养很好的东西。

再者供茶的时候,现在的人就像洒水扬尘那样,只弹少许,这样漫不经心地做一下不成供养,心不殷重的缘故。比如一个人要礼敬尊长,但他连腰都不肯弯,稍稍地合一下十,这就是他的心里有慢心障碍。真正有大恭敬者会表现得非常谦恭,有一种恭敬的态度。以此类推,我们在做供养的时候,要尽心尽力。霞惹瓦尊者看到有的人漫不经心地弹两下就以为在做供养,特意说明,他的心不尊重的缘故不成供养。

思维心中的法道

1、 共学的第一条学处是什么?请思维学人应该如何具体守护这条学处。

2、 思维三宝弟子为什么要“随念大恩恒勤供养”?逐一思维十种供养事和六种供养意乐的行相,并牢记在心,落实到今后的行持中。


第五,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勤修归依,分二:《摄分》所出胜利,教授所出胜利。

第五就是由了知归依的殊胜利益,在昼三时夜三时六次当中勤修归依。

这条学处就要求每天六次归依,它的前提就是要了知归依的殊胜利益,由此会发生很大的欲乐,从而每日六次行归依。如果没了知利益,就坚持不下去,真正知道这是极其殊胜以后,一定能坚持下去,而且会发展到每天六次不断,这就是首先一定要开发认识作为前因。

那么如何了知归依三宝的胜利呢?这又要按照《摄分》所出和教授所出的八个方面来多作了解。因此以下的了知胜利至极关键,有了这个了知胜利以后,后面的勤修归依就会主动地去做了。因此为了发起欲乐要得到胜解,为了得到胜解,要多了知它的殊胜利益,因此我们要多注重在因位上的建设。

第五,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勤修归依,分二:《摄分》所出胜利,教授所出胜利。

第五个共同学处,是由了知归依的殊胜利益,昼三时夜三时勤修归依。这又包括摄分所出胜利和教授所出胜利两个八种。

初中有二四聚。

初四聚中:一、获广大福者,如《无死鼓音陀罗尼》云:“佛世尊难思,正法亦难思,圣僧不思议,诸信不思议,异熟亦难思。”《摄波罗蜜多论》亦云:“归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测量。”

第一四聚:获广大福、获大欢喜、获三摩地、获大清净。

获广大福,也就是归依能产生无量不可思议的福德。《无死鼓音陀罗尼经》上说:佛世尊的功德难以思议,正法功德难以思议,圣僧功德难以思议,对不可思议的佛法僧三处产生了信心,它的异熟果也是不可思议的。

《摄波罗蜜多论》也说:归依的福德如果有体积的话,以三界为容器都无法容受,就像大海的水量,用手握无法测量一样。意思是说:如果归依的福德有形相,三界的空间都无法容纳,这个容器太狭小了,就好像大海的水量没办法用一个手握的量来测量一样。或者说归依的福有形量的话,整个三界就像一个小火柴盒,它装不下太虚空一般的归依福德,可见归依福德是极其广大无量的。

要想到,原来归依有这么大的功德,我一定要在昼三时夜三时勤修归依,“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当你这么至心归依的时候,所引发出来的福德的量,那真是尽虚空界无法容受。就好像整个三界包括广大的欲界、色界、无色界里头,全部充满了归依所获的福德。而这也只是它所有福德的百千万亿分,无数无量百千万亿分之一,无法容受的还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等等。

一想到这么大的福德就踊跃地多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走在路上也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得到任何利益都是“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要成办佛法事业的时候也是“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早上一起来就“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晚上睡觉的时候“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深信只要这样至心的归依就会产生无量的福德,为什么不精勤地做呢?

在《善生经》上讲到归依所得福报的量时说,如果一个人受了三归依,所得到的果报无穷无尽。比如有四大宝藏,全国人民在七年当中不断地从这里运出珍宝,还运不完,然而有人受了三归依,福德无数倍超过前者,以此之故,应当昼夜勤修归依。

所以忆念胜利是很胜妙的方便,只要一忆念胜利就会发起很大的欲乐,转而精勤地修习归依。

二、获大欢喜者,如《念集》中云:“若诸日夜中,能随念诸佛,正归依佛者,此是人所得。”于余二宝亦如是说。我今获得依止如是三宝归宿,是为善得。作意思惟,增长欢喜。

归依会让我们得到大欢喜。很多人都寻求喜乐,但是不知道怎么修,怎么得到。实际上归依会让我们倍感庆幸,时时都增长欢喜。就像《念集》中所说,心里这样想,我能昼夜随念诸佛、归依佛,那的确是我最大的幸运,是真正得到了实义。对法宝、僧宝也是这样想,我能够昼夜随念法宝、正归依法,那的确是得到了实义;我能够昼夜随念僧伽,正归依僧,那是得到了实义。

这是真正的“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由于归依,一切都得到了实义,所作所为都是有意义的,未来充满无限的义利。

要想到,现在归依了三宝就是找到了真正的归宿。就像一个人在急风骇浪中,非常危险,他终于找到了救生艇,乘着这个无比安稳、安乐的慈航,迅速地导往大乐的宝洲,他感觉到太庆幸了,我今天终于得救了,终于有好日子过了,往后的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安乐,将会从明入明,从乐入乐,越来越好,每当这样想起的时候就会增长欢喜心。

所以归依之人内心有很大的喜悦。有人问:你们学了佛怎么这么开心、这么欢喜?因为有了归依,从此之后人生找到了道路,找到了导师,找到了助伴,因此是倍加欢喜。

《正法念住经》中夜摩天王对诸天们开示说:一个人念佛,就叫做好命的人,由于他不离念佛的缘故,他是命里面最好的命;如果一个人念法,他就叫好命的人,他不离念法的缘故,他成了命中最殊胜的命;一个人念僧,他是好命的人,他不离念僧的缘故,成了命里极好的命。

如果有人问:你命好不好啊?你说命很好,因为有了归依。也就是,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得真实义,这叫做善得。每当这样想起的时候,就会增长内心的欢喜,就好像一个人终于入党了从此身份大不相同,我们归依了三宝就为三宝所庇佑,内心真正有了希望。

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净,谓由等持及以慧学而得解脱。

这是以归依故能得三摩地,能得大清净,也就是会成就定慧二学而得到解脱。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护者,至下当说。二、于一切种邪胜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者,谓由信解归依恶师、恶法、恶友增上力故造诸恶业,皆得轻微、当得清净。三、得堕入正行正至善士数中。

第二个四聚指:一、具大守护;二、能够消减或净除邪胜解障;三、会进入正行正至的善士行列;四、得到大师、同梵行者和净信诸天的爱念欢喜。

我们要这样想,归依了以后我就成了内道的佛弟子,今天我终于拜佛为师,开始学习佛的法道,而且我依止了这么多的僧伽兄弟们,我已经进入了崭新的组织、最好的组织,将来会有无限的前程,因此我要念念地归依。

一切都是心上的缘起而转的,当我们至心归依的时候已经为三宝所摄受,我们已经属于这个范畴,会享有这里面各种的利益、果报、好处。这么想了以后,我要不断地归依,我一心盼望入佛弟子数。一进入三宝的组织,已经立誓成为三宝弟子,那就一定会得到非常好的待遇,在自身上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也就是他得到了三宝巨大的庇护,不但能远离眼前由于非人、天灾人祸等的障难,而且远离生死的怖畏,最终得到究竟解脱。

三宝的体性就是救护,它一切处都护持着我们远离现前以及未来各种大小的违缘,有内与外各方面的守护。从外来说,你不会遭到非人魔众的干扰。比如三宝兴盛之地,很多的邪鬼、邪神就无法侵入,或者能得到善神的保护。从内而言,由于我们归依三宝,行持清净的法道,以涅槃为正道,因此能止息我执、烦恼等等,也因此会远离各种内外魔障的损害。

其次,能使一切种类的邪胜解的障碍都变得轻微或者永远灭尽。这就是说,过去由信解、归依恶友、恶师、恶法的增上力,我们造下了很多的恶业。现在归依了三宝,断掉了过去的因缘,不再归依恶师、恶友、恶法,也因此使得过去造的业得以轻微,最终将会清净。就像过去入了邪派的人,因为听从邪师的教唆,熏了很多邪法,跟邪友在一起不断地增上各种恶业,但是现在已经反染为净,反黑为白,归到了纯净白法的三宝组织里。这样,在佛的教导下,由于日夜熏修清净的善法,改善了自心,又被善友们提携,心就慢慢转好,罪业和障碍日渐轻微。过去入邪组织就好比掉进了大染缸,现在到正组织里就到了非常清净的范畴,在这里各方面的因缘使得你逐渐地变得清净。所以归依能清净相续里的各种邪执、邪解,逐渐地跟法相合。

再从正面讲,归依后你就逐渐地进入了正行正至的善士行列。因为你是在随行佛菩萨、祖师们的足迹,是由无谬的正行达到无谬的正果,这就叫入了善士行列。归依以后人就变了,譬如不再抽烟喝酒,或者打人、骂人、骗人等等,开始行持正行,这样就会得到正至,趣向烦恼寂静之地。

四、为其大师、同梵行者及于圣教净信诸天爱念欢喜者,谓得趣入善士数中,为大师等之所喜乐。诸天如何欢喜者,谓彼欢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归依,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归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

第四能得到世出世间正面力量的欢喜爱念。因为归依后入了善士的行列,为大师、同梵行者、白法诸天所喜乐。诸天怎么欢喜呢?他们会欢喜唱言:我们是因为成就了归依,所以从人间死殁后来到了天上,这些人能多安住在归依里,将来一定会来到这里,成为我们的同类。

教授所出胜利分八:

一、得入内道佛弟子者,总有多种建立内外差别道理,然共称许觉沃与寂静师,以有归依而为判别,谓得归依乃至未舍。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须由至心于三宝所受为大师等,此若无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数。

第一个胜利就是能入到内道佛弟子中。

总的有多种建立内外道差别的道理,然而共同称许阿底峡尊者和寂静论师以有无归依作为界限。得了归依乃至未舍之间即是内教佛弟子。所以最初成为佛弟子,需要至心将三宝领受为大师、所修之法和助伴,如果没有至心立誓归依,无论做什么善法都不算是佛弟子的范畴。

二、成一切律仪所依处者,《俱舍释》云:“受归依者,是受一切律仪之门。”《归依七十论》亦云:“近事归三宝,此是八律本。”此中意趣,谓由归依而能坚固涅槃意乐,从此意乐律仪发生。

第二种殊胜利益是修归依将成为一切律仪的依处,也就是在归依的基础上能够纳受一切律仪。《俱舍释》中说:受归依是受一切律仪的入门。《归依七十论》也说:居士归依三宝这是发生八种律仪的根本或者所依止处。八律仪就是指从居士戒一直到比丘戒之间的八种律仪。

这里的意趣是说:由归依能坚固修涅槃道的意乐,由此意乐就会发心受持居士戒乃至比丘戒之间的一切律仪。归依之后,为了得涅槃,就会受持各种戒律,因此归依是受戒的根本。

我们要这样想,如果我归依了三宝,就能坚固涅槃的意乐,从此堪能受持近事五戒、沙弥十戒、八关斋戒,甚至比丘、比丘尼戒等等,往后在我的心相续上就能发生一切律仪,会入到如意宝般的净戒当中。由于归依是戒律之本的缘故,自己会再再地加强归依,时时注重归依,以此也会明白为什么任何修法都需要以归依为前提。

三、先集业障轻微灭尽者,《集学论》中显示归依能净罪时说云:“此中应以生猪因缘,而为譬喻。”谓有天子当生猪中,由归依故,即未生彼,是由归依能净当生恶趣因故。

第三个殊胜的利益是从前所集的业障得以轻微甚至灭尽。《集学论》中显示归依能净罪障时说到:这里应当以生猪的因缘作为譬喻。这是说从前三十三天有个天子快要死亡,他以神通见到自己会投生为猪。当时他非常忧愁,帝释天王知悉后就对他讲:现在别无他法,你就诚心归依三宝吧!他就虔心地归依三宝,结果后来转生到兜率天。帝释以神通观察他的去处,在三十三天以下的领域里都找不到,就去问佛。佛说:那位天子已经转生兜率天了。帝释非常感叹就说了这个偈:

“若有归依佛,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于法及僧亦如是说。故先集罪,有者轻微,有者罄尽。

从这里可以看出,本来这个天子以罪业力即将堕成猪,但因为一念至诚的归依心,瞬间就上升到了兜率天,而且超过了过去的三十三天。可见以当下至心的归依,瞬间就能消除罪业。

在《贤愚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商人在海中遇到摩竭陀鱼等海难的时候,大家齐声念“南无佛”就得以脱出险难。为什么情况能发生逆转呢?就是以一心归依的善根力阻止了恶业的成熟。

归依的缘起是极其重大的,因为你已经发心归向于无等的三宝,以这一念的缘起力,将趣向于未来无量生世展开无穷的利乐。这标志着归依佛以后你顺从佛的法道,将会发生一切的善业因缘、现前究竟的利益等等,这一切都是由一念归依而发起的。所以,当我们至心归依的时候,缘起上已经发生了极大的逆转,这就使得他从堕生为猪的困境中脱出,而且以归依的势力使得他的心识超生到了天界。

再从特别的净土教法来讲,按《观经》所说,一个人生前造了很大的罪业,临终时地狱相已经现前,即将堕入地狱,这时他以至心念阿弥陀佛的善根力,使地狱相顿时不见,转成了金莲花,他坐在莲花上一刹那间就生入净土。就像这样,三宝有无上的救度力量,在我们诚心归依的时候,能极快速地消减甚至消尽过去所造的罪业。我们了解到这一点就要诚心地归依。

想一想,一念归依都有这么大的利益,何况不断地归依?因此要坚持每日昼三夜三、六时中勤修归依。修加行时需要修十万遍归依,如果对它的殊胜利益生起了胜解,就能有大欲乐,不说十万遍,一百万都可以修。

归依修得好,业障很快会消净,越来越深入、相应时,身心变得很清净,命运也在转变,本来会遇到的命难、厄难也不会再遇到。有的人不出家就会短命或者生很重的病,但一出家这些苦难就都没有了,这都是因为他归依或者受戒了等等,才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四、积广大福者,如前所说。五、不堕恶趣,由前应知。

如前面《摄分》所说,归依能得无量福,尽虚空界无法容受。一念归依就能有这么广大的福德,更何况不断地归依呢?因此为了入于大福德之道,会精勤地归依。如果能修到十万遍以上,的确就会积累非常深厚的福德,因此我们应当努力为之。不要只浮在表面上念念,想着“怎么还没念完啊”,“念这个没有什么意思”等等,这都是对缘起太无知的缘故。

再者本来我们的恶业力很强,马上就要堕恶趣了,但是由于归依就不会堕到恶趣。归依就好像一道屏障,它保护着我们不会堕落。经典中记载了很多这样的公案。曾经帝释天王五衰相现时,他以神通观察,见到自己要投胎做驴,非常忧愁,就向佛求救。当时他扑在地上至心地归命三宝,还没起身,神识已经出壳(qiao)投生在驴腹里。但是因为他一念归依已经消减了罪业,这匹怀胎的母驴因为踏坏了主人的胚器,被主人一阵鞭打,伤了驴胎,他的神识又回到了原来的身体,重新成为天上的帝王。所以佛说:“善哉帝释!你能在生命危急的时候归命三宝,以你的诚心罪报已经完毕,不会再落在苦趣当中。”这都是以归依故不堕恶趣的例证。

所以为了未来的前途,从消极的方面,要避免堕恶趣,从积极的方面,要求得一切现前和究竟的无数利乐。这都是以归依为根本、为依处。为此我们要赢得一个最好的开端,一再地在心里励力地归依,不断地发誓唯一以佛为师、以法为道、以僧为伴,永不说归依其它。就像一日三餐一样,每天昼三夜三不断地归依,加强归依的意乐,这将会使我们实现无边的利益。

六、人与非人不能为难者,如经云:“诸遭怖畏人,多归依山林,及归诸园囿,归所供树木,其归非尊胜,其归非第一,虽依其依处,不能脱众苦。若时有归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诸苦。八支圣道乐,当趣般涅槃,以智慧观见,诸四圣谛理。此归为尊胜,此归是第一,由归此归处,能解脱众苦。”此中应以成就风索外道等缘,而为譬喻。

第六种殊胜的利益,一经归依后我们就处在三宝的保护伞下,人和非人不能作障难。

如同经中所说:那些遭受怖畏的人,多归依山林、归依园囿、归依所供的树木等等,这种归依不是尊胜、不是第一。虽然他们心里依赖这些依处,但却不能使他们脱离众苦。但如果能归依佛法僧三宝,由于入佛法道后了知苦和苦的因——集,能够真实超越诸苦。行八支圣道是安稳之道,从乐入乐,当趣入寂灭一切苦的涅槃境地,以智慧观见四圣谛的真谛。像这样归依了导师为其指示的解脱道,依道而行,的确能够寂灭一切苦,脱离一切内外怖畏。这种归依是尊胜、是第一,由归依此无欺的归依处的确能解脱众苦。

这里应当以成就风索外道等的因缘作为譬喻,来了解以归依能脱离一切人和非人的危难。

过去有一个外道修大自在天,成就了风索法术,能治人于死地。当地整个地方的人都被他降伏。有一次他向一个童子施展这个法术,却不起任何作用。他怀疑是不是我的法术失灵了,就用狗来试验,结果狗当场毙命。他就问童子:“你到底有什么法术?”童子回答:“我归依了三宝。”外道才知道归依三宝的人是无法加害的,因此舍弃了所学,归依佛陀。

就像这样,有了真实的归依就已经受到了保护,外道不能加害。一些邪魔使用一些法术,或者灵鬼等等都近不了你的身。如是忆念归依的各种利益,之后就特别想作归依,这样在每天昼三次夜三次勤修归依。

七、随一切想悉当成办者,随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养、归依三宝,祈祷成办,则易成就。

第七种殊胜的利益就是心想事成。无论你想做什么如法的所作,如果能先行供养、归依三宝,祈祷三宝加持,就容易成就。因为我们归依了就蒙受庇佑,就得到加持。

有人就问:诸佛菩萨不是平等护持一切人吗?这也要内因外缘聚合才行。你的心不起归依,佛也不度无缘之人。必须是自己的心肯求救、肯归依,那在缘起上当即就被三宝摄受了。这个“肯”表现出坚定的誓言:我从今以后唯一归依你为师父,归依你所说的法为法道,一定修你的法,对一切的同学都归为助伴。如果能有这么好的归依心,那当然导师佛就会摄受你,他传的法在你身上有效,僧也都帮助你。但是,如果你说我还没想好,我不一定要归依你为老师,我也没有一定要修你的法,我也不想归依你的这些徒众为同学伴侣。这样的话佛力也加不到你身上,三宝的力量也没办法给你。因为这世上的事没有勉强的,就像我是个民主党派,我不入党,那当然你就在组织之外嘛。你说我不学习党章,那这个当然也跟你无关。

就像这样,归依不是小事,这是个极殊胜的因缘,你的心里必须要有“我从今往后唯一以佛为师,不以其他为师,唯一以佛所说的涅槃法为所修法,而不依其他为法,唯一以随学佛法的僧为助伴,不以其他为助伴”,这样坚定的誓愿。

已经归依了以后,要有相应的做法。就像世人拜师父一样,佛就是你的师父,你要对佛承事供养,佛说的法就是你要依教奉行的。每一次学了法以后得作意、得修,而且要依止僧共同来修法,勇猛增长法业,这样才是有了真实具相的归依。

有这样的归依,当然整个三宝系统全部都在庇护你,你有什么心愿,法界里三宝的力量就会加被你,帮助你完成。你要想到:我最大的后盾就是三宝。如果你不相信缘起,是一个断灭论者,或者唯物论的观念熏染得过深,认为不存在这种力量,那当然也不会实现。但实际上我们在在处处都可以看到,一心归依三宝的人,他做什么都向佛求,向三宝祈求,这个的确是会兑现的。只要你的心跟三宝接通了,无论是总体的三宝还是特别的某尊佛、菩萨,立刻会作加持的。为什么呢?它是法界体性,无时无处不在的。你依靠对三宝坚定的归敬之心,已经跟三宝接通了,因此在祈求的时候就会得到救助。

八、速能成佛者,如《师子请问经》云:“由信断无暇。”谓由获得殊胜闲暇,遇归依处,学殊胜道,由此不久当得成佛。

第八种殊胜利益是快速成佛。就像《师子请问经》所说:“由于信心断除了无暇。”也就是获得了学法的机缘,有这么好的闲暇,又遇到了无欺的归依处三宝,之后你就入了内道的组织,已经进入了佛教之门,学殊胜的道,这样一级级学上去,不久就会成佛。如果你不入归依的缘起,不进佛教的门,那永远在门外转,或者往颠倒的方向走,哪怕经过无数劫,也不可能入于殊胜的正道,这样永远没有成佛的机会。

如是忆念诸胜利故,于日日中,昼三夜三,勤修归依。

这样忆念归依的诸多功德胜利,自己就情不自禁地归依三宝。要由这样了知殊胜的利益来发起恒常归依的心。

这就是第五条共同学处。

思维心中的法道

1、 《摄分》和教授中所出归依的胜利有哪些?结合圣教和公案具体思维每一胜利的行相,依此引发大欲乐,昼三夜三勤修归依。


第六,下至戏笑乃至命缘应当守护不舍三宝者,身、命、受用定当舍离,若为此故,弃舍三宝,则一切生辗转受苦,故任至何事,不舍归依。作是念已,数起誓愿:虽为戏笑亦不应说舍归依语。

第六条学处是下至于开玩笑、上至于丧命的因缘,也应当守护不舍三宝这条戒。心里要这样想:我的身体、寿命、受用决定要舍离,如果为了这些暂时的法弃舍三宝,会使我在未来一切生中辗转受苦,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舍归依。

这就要看到,暂时的一点受用、生命不算什么,如果不失归依,将来有无限的前程,如果失掉了归依,将在一切生中受苦,我不要以现前的一点利益换取未来无尽的痛苦。这样看到长远的大义后,自己就不断地发誓:即使开玩笑也绝不说舍归依的话,哪怕我失去生命也绝不舍归依。譬如有人用枪逼着你说:“你要说‘我不归依佛、不归依法、不归依僧’,否则就杀了你。”这时就要说:“我宁死也绝不舍弃佛法僧。”要像这样修习宁死不舍归依。

诸先觉等说一学处,谓随往何方,于彼如来应学归依,未见根据。

先觉们曾说到一个学处,是说无论到哪一方,都要对那里的如来修学归依,但是没见到根据。

如是六种共同学处,是如《道炬释论》中说。各别学处等三种者,契经中说;后三种者,出于《归依六支论》中,如彼说云:“应于形像颂,及诸碎黄布,信解为大师,亲口说诸法,不谤应顶戴,净未净诸人,应观为善士。”《摄抉择》中所说此等,迦摩跋云:“此诸学处,内邬苏跋想亦宣说。我二同从阿兰若师所闻。”此语出于此师所传垄跋嚩道次第中。

这一段是标明以上学处的出处。

六种共同学处是按照《道炬论自释》所说。各别学处中,前三种是按照佛经所说;后三种学处是按照《归依六支论》所说。《摄抉择》中所说的这些,迦摩跋说:“这些学处,内邬苏跋想必也说过,我们俩同从阿兰若师那里听到。”这话出于此师所传的垄跋嚩道次第中。

若有违犯此诸学处,当成亏损及弃舍之理者:有说违犯六种成舍,谓初三种各别学处及恒修归依、为命不舍、供养三宝;有说由其九种成舍,谓加违后三种各别学处。其余仅是亏损之因。

然作是思:若与“为命亦不弃舍”有违犯者,实舍归依。如是虽未弃舍三宝,然俱爱执三宝异品大师等三,亦违“不言有余大师”,心未诚归,故亦成舍。若未犯此,仅违学处,非是舍因。

这里要认定违犯归依学处成为亏损或者弃舍的道理。

有的说违背六种成舍,有的说违背九种成舍,此外的情况都是亏损的因。按宗大师的观点是说:与“为命也不弃舍”这一条相违就成舍弃归依。本来应当失命也不舍三宝,但如果在遇到命难等时舍弃了三宝,就是舍了归依。

第二种情况,虽然没有弃舍三宝,但是脚踏两只船,一方面说我取三宝为归依处,另一方面也爱执跟三宝不同品类的大师、法道和徒众,这就违背了“不言有余大师”。因为没有诚心地作归依,也成了舍弃三宝。

这第二种情况特别容易触犯,现在很多人归依各种世间学说,这个就是很严重的问题。因为这些世间学说的师、法、伴都与三宝相违。譬如所宣说的法是有违于正法的,然而你却归依它,那就舍了归依戒,这样非常可怕。

如果没有违犯这两条,仅违背了其他的学处,不是舍弃三宝之因。

是故归依是于佛教能入大门,若有归依非惟虚言,则是依止最殊胜力,内外障缘不能违害,功德差别易生难退、倍转增长。故如前说,由于怖畏及由忆念功德等门受持归依,励力不违归依学处,是极扼要。

所以归依是能入于佛教的大门,如果归依不只是口头虚言,而是真实从心里发出了归依的誓愿,这就是由胜解的力量发起了欲心,一心虔诚归依三宝而不言其它。这样就是依止了最殊胜的助缘之力,使得内外障缘都不能违害此行者。从此以后,在他心相续之中各种功德都容易生起,难以退失,会辗转加倍地增长。所以要像前面所说,我们要由怖畏恶趣以及忆念三宝功德等门受持归依。归依以后努力不违背归依的学处,这是极大的关要。这是宗大师最后做总结,点出了归依法的心要处。

设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后当生恶趣而起怖畏,能从其中救拔归处,是为三宝,若归三宝不违学处,然其归处,如何救拔?

假使这样想:这样念死就知道我很快会死,死后将生到恶趣,因此就生起怖畏之心。能从恶趣救拔的归依处唯一是三宝,我一心归依三宝,不违背三宝的学处,但是我想问归依处是怎么救拔我的呢?

意思是说,以上这些学处我都愿意行持,你说三宝是归处,我的确是唯一依赖三宝,我想加入组织,但是我有个疑惑,这个归处是怎么来救拔我的呢?

如《集法句》云:“能断有苦道,我教示尔等,如来是大师,尔等应须行。”佛是归依大师,僧是归依正行助伴,故正归依是为法宝。若能得此,解脱畏故。

救拔的道理是这样的,就像《集法句经》所说:“能够断三有之苦的道路我教给你、指示给你,如来是大师,你们应按照导师指示的路去走。”因为归依佛是归依大师,归依僧是归依正行的助伴,所以正归依是归依法,这就表明了归依的重点和如何救拔的道理。

要解脱这个生死怖畏就要在心上相合法道。我们归依三宝,三个支分的涵义是归依佛就是拜师父,他会教授方法,归依僧就是寻找助伴。因此归依后是佛来传给你法,你依着法去做,由于法能断绝苦因的缘故,如法修行就能救拔你,能真正解脱生死的怖畏,是这样得到救拔的。

究竟法宝亦是由其初修业时,远一分过、修一分德,断证二事倍转胜进而为安立,非离此外,忽从他来。

究竟的法宝也是由最初修业时,离一分过、修一分德,这样开始在断证的两方面不断辗转地增长进步,最终达到究竟之处,那时现前的就是真实的法宝。所以,真实的法宝、究竟的法宝怎么在我们心中现前呢?也是通过依止法道在自心上一分分地离过证德才能够达到,它并不是从外面忽然来的。总而言之,归依以后关键是如教修行。

故于此时,是须善巧,善不善业及果差别,如理取舍而修正行,是为修法。若不久思二业及果,如理取舍,则不能遮诸恶趣因,纵畏恶趣,然亦不能脱此畏故。是故救拔果位恶趣,须于因时,纠治其意随不善转,此复依赖于诸业果得深忍信。

所以在我们学习的时候,作了归依以后,重点是归依法。归依法就是归依心上离苦得乐的道路,为此我们就应当着重善巧通达善不善业的差别、导致果报的差别。明确见到了心上的黑白两条路以后,如理地取正道、舍邪道来修正行,这就叫修法。

如果我们不能久久地思维善恶业及苦乐果报,并且如理取舍,那就毕竟不能遮止恶趣的因。纵然害怕恶趣,也不可能脱离恶趣的怖畏。所以,救拔果位的恶趣必须在因上纠正、对治自己的心随不善而转的状态。只有把这股随不善转的邪动力止住,换成往善路上走的动力,才是真正救拔了果的恶趣。

因此我们应当有如理分析的理智和能力,知道归依后该怎么做才能得到救拔,为此第一步就要善学业果差别,因为发生励力的断恶行善之心,根本上依赖于对业果获得深忍信,因此归依以后应当学习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