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宣说依止轨理

庚二、正式宣说依止轨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识之相 二、能依学者之相 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 四、依止胜利 五、未依过患 六、摄彼等义


【由是亲近知识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识之相;二、能依学者之相;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四、依止胜利;五、未依过患;六、摄彼等义。】


辛一、所依善知识之相分四:一、略说 二、上等德相 三、中等德相 四、下等德相


【今初】


壬一、略说


【总诸至言[ 至言:佛经。]及解释[ 解释:论典。]中,由各各乘[ 各各乘:声闻、缘觉、菩萨等乘。]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

总体上,在诸佛经、论释中按照各乘自身的情况,宣说了多种善知识的德相,而此处所说的善知识,特指在三士的所有道中能渐次引导,此后将学人导入大乘佛道的士夫。

归纳起来,善知识可分为传戒师和教授师两种。传戒师应当具足的德相,将在后文(受菩萨律仪)中宣说。教授师方面,按小乘《戒律三百论》所说,须具足六相;按《入行论》所说,须具足二相;按《戒律根本颂》所说,须具足二相;按《菩萨地》所说,须具足八相;按《事师五十颂》所说,须具足十四相。本论则依据弥勒菩萨的《大乘庄严经论》,抉择大乘善知识的德相。以下从上、中、下三个层次宣说。


壬二、上等德相


【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按照《庄严经论》所说,学人须依止成就十法的善知识。“十法”为:一、调伏;二、静;三、近静;四、德增;五、具勤;六、教富;七、达实性;八、具巧说;九、悲为体;十、离疲厌。

此十法可分为自利、利他两类。前七法除“具勤”之外,都是自利方面的功德,其余四法是利他的功德。


【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问:为何善知识须具足“调伏”、“静”、“近静”三种德相?

答:自未调伏而调伏他人,无有是处。因此,作为能调伏他者的善知识,须先调伏自相续。那么,需要具足何等的调伏呢?如果只是随便地略修一下,在相续中只有虚假的证德之名,那么对于他人全无利益。因此,必须具备一种顺合佛所教授的调伏相续之法,如此则决定是戒定慧三种宝学。因此《庄严经论》中首先说到善知识应具“调伏”等三种德相。

经云:“己犹未度,能度他者,无有是处。”《维摩诘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人?”《佛子行》中也说:“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诚可笑。”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


其中“调伏”,是指尸罗学或戒学。《大乘义章》云:“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炎,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

调伏相续必须依于戒学,此外依靠其它法,难以成办。比如,由耽著现世八法,便会增长身语恶行,依止戒学能禁止此等恶行而得调伏。又如微细犯戒,可依戒发露忏悔,而得清净。


【《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


《别解脱经》说:心马昼夜奔驰,即使恒时励力,也难得驯服,而堪能调伏心马的百利针顺衔,即是此别解脱戒。

“百利针顺衔”,是指具有一百支锐利铁针的衔。必须使用具有锐利铁针的衔,才能调伏烈马,比喻只有依别解脱戒,方能制伏心马。

“别解脱”的涵义,如《义林章》云:“别别防非,名之为别,戒即解脱,解脱恶故。”


【又如《分辨教》[《分辨教》:《毗奈耶经》。]云:“此是未调所化衔。”】


又如《毗奈耶经》所说:此别解脱戒是制伏未调伏众生的铁衔。


【如调马师以上利衔[ 衔:马嚼子,置于马口中,用以驾驭烈马。]调𢘙悷马,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


应当像驯马师以锐利铁衔调伏烈马一样,六根如烈马般随邪境而转,当它趣向不应做的方面时,应当立即制伏。学习尸罗,调伏分别心的烈马,由多番努力制驭心马,使之趣向所应行的方面。

至尊麦彭仁波切在《庄严经论释》中说:“以增上戒学禁制相续,故得诸根调伏。”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


“寂静”,是指对善行与恶行的所有应作、应禁之处,由其依止念与正知,而令心发起内寂静而住的定学。

唯有依止念与正知,方能寂静内心烦恼散乱,以外在之法难得寂静。至尊麦彭仁波切说:“以定学静息烦恼散乱。”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


“近寂静”,是指依止心已堪能的奢摩他观察抉择真实义所发起的慧学。

至尊麦彭仁波切说:“以慧学寂灭烦恼分别。”


【如是唯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


如是,善知识只具有调伏自相续的三学证德,还不足够,还须具有成就圣教的功德。也就是须具成就教、证二德——“教富”和“达实性”。


【言教富者,谓于三藏等成就多闻。善知识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谓是须一,若讲说时,能令发生无量知解,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


“教富”,是指对三藏等已成就了多闻。

善知识仲敦巴说:所谓大乘善知识,必须是在说法时能令弟子产生无量知解,他观察到依止某教法而行持时,对于未来圣教接近隐没时能成办如是的利益,当时对初学者能有某种义利(如持戒、取舍因果等),便宣说此种教法。


【达实性者,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正。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


其次,“达真实性”,是殊胜慧学,也就是指通达法无我空性,或者以现证真实为主。如果不具足证悟的智慧,由教理通达真实性也可以。

此处特别提到殊胜慧学,这是为区分上文“由观察抉择真实义所发起的慧学”,也就是特指证悟的智慧。


【如是虽能具足教证,若较学者或劣或等,犹非圆足,故须一种德增上者。】


如是,善知识虽能具足教证功德,但如果比学人低劣或相等,则仍不足够,因此需要是一种功德比自己增上的人。


【《亲友集》中作如是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


《亲友集》中这样说道:依止低劣者,自己的功德会退失;依止相等者,将会平然而住,得不到助益;依止尊胜者,则获得尊胜。因此,应当亲近胜过自己的人。如果能亲近具足最殊胜戒定慧三学的尊长,则会比尊胜更为殊胜。

至尊麦彭仁波切说:“所依止的人在持戒、多闻等功德方面胜过自己,如是依止,方能增长善根。如果依止与自己平等或不及者,则必要性不大。”《论语》亦云:“毋友不如己者。”


【如朴穷瓦[ 朴穷瓦:仲敦巴尊者三大弟子之一,生于1031年。曾亲近阿底峡尊者,在尊者圆寂后又依止仲敦巴。仲敦巴为他广说四谛法门,并将噶当派的秘密教授全部传授予他。仲敦巴去世后,朴穷瓦入山专修,勤作供养三宝的福业而未摄受徒众,凡有请法者,则开示四谛。1106年去世,世寿76岁。]云:“闻诸善士史传之时,我是向上仰望于彼。”又如塔乙云:“我于惹珍诸耆宿[ 耆宿:长老。]所而作目标。”是须一种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如同朴穷瓦所说:“在听到诸善知识的传记时,我是向上仰望彼等的。”又如塔乙所说:“我将惹珍寺的诸长老作为自己的目标。”善知识必须是一种学人向上仰望的具增上功德者。


【如是六法是自所应获得之德,诸所余者是摄他德。】


以上六法(三学成就、教证二德、功德增上)是善知识自身应具的功德,所余四法则是摄受众生的品德。

以下“摄他之德”,都是围绕说法而安立的,其原因:说法是最根本的利他。


【此亦如云:“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若除为他说无谬道摄受而外,无有以水洗罪等事。】

这也如教中所说:“诸佛既不是以水洗除众生罪(而是为众生演说集谛),也不是以手拔除众生苦(而是为众生演说苦谛),又不是将自己的证悟移给他人(而是为众生演说灭谛),诸佛唯一是由开示法性真谛,而令众生解脱(而是为众生演说道谛)。”因此,除了为众生演说无错谬的正道而摄受之外,并没有以水洗罪等事。

《礼记》亦云:“师者,教人以道之称。”以道教人者,称为“师”。


【其中四法,善巧说者,谓于如何引导次第而得善巧,能将法义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在摄受众生的四种法中,“善巧说法”,是指对如何引导学人的次第已获善巧,而能将法义巧妙地送入所化心中。


【悲愍者,谓宣说法等起清净,不顾利养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说,是须犹如博朵瓦告慬哦瓦[ 慬哦瓦:仲敦巴尊者三大弟子之一,生于1038年,幼年时即信心淳厚,20岁时至惹珍寺亲近仲敦巴学法。仲敦巴对他说:“八万四千法蕴不易尽学,你可以善修空性。等我午饭起烟时,你独自过来。”于是,每到做饭时,他便前往仲敦巴处,因此名为“慬哦瓦”,即“侍奉者”之义。他也曾获得许多尊者传授的密法教授。仲敦巴圆寂后,他又依止大瑜伽师、阿兰若师等求学,后来通晓梵文,能译经论。凡是西藏所传密咒,尊者无不念诵,而且修持了许多福业,神通定力不可思议。1103年圆寂,世寿66岁。]云:“黎摩子[ 黎摩子:慬哦瓦的母亲,名为“黎摩”,因此博朵瓦亲切地称呼他“黎摩子”。],任说几许法,我未曾受赞一善哉,以无众生非苦恼故。”】


“悲愍”,是指说法的等起清净(动机清净),不顾虑利养、恭敬等,唯一由慈悲策动而说。应如博朵瓦对慬哦瓦所说:“黎摩子,无论说多少法,我从未受过一句善哉的赞叹,因为众生没有不苦恼的。”


【具精勤者,谓于利他勇悍刚决。】


“具精勤”,是指对于利他勇悍坚固,任何困难都无法动摇,毫无怯弱、懈怠。


【远离厌患者,数数宣说而无疲倦,谓能堪忍宣说苦劳。】


“远离厌患”,是指数数说法而无疲厌,能安忍说法的辛劳。

《庄严经论释》中说:“远离对传法无意乐、不善说,以及除稍宣讲外,平时不恒时励力宣说等。”


壬三、中等德相分三:一、正说 二、远离不合格者 三、宣说德相之必要

癸一、正说


【博朵瓦云:“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阇黎响尊滚,既无多闻,复不耐劳,虽酬谢语亦不善说,具前五德故,谁居其前,悉能获益。咛敦,全无善说,虽说施愿[ 施愿:咒愿,即沙门于受食等之际,以唱诵或叙述咒语之方式为众生祈愿。诸如念诵“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施者受者,俱获五常,色力命安,得无碍辩”等愿文。],唯作是念:‘今此大众皆未解此,余无所知。’然有前五,故谁近能益。”】


博朵瓦说:“戒定慧三学、通达真实性及具悲愍,这五种功德是主要的。我的阿阇黎响尊滚,既无多闻,又不能忍耐劳苦,即使酬谢的话也不会说,但因他具有前五种功德,无论谁在他座前都能得益。还有咛敦师,丝毫不擅言辞,即使在应供后为施主咒愿,听者也只是想:‘大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其余也没有个了解的。’但他具有前五德,谁亲近他,都能获益。”


癸二、远离不合格者


【如是若于诸所学处不乐修行,唯赞学处所有美誉或其功德以谋自活者,则不堪任为善知识。】


如是,如果对诸学处不爱乐修行,而只是以称赞学处或学处的功德而谋生存,则不堪为善知识。


【宛如有人赞美栴檀谋自活命,有诸欲求妙栴檀者,而问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实无。”此全无义,惟虚言故。】


这就像有人依靠赞美旃檀而谋生,欲求妙旃檀的人问他:“你有旃檀吗?”答:“我实际没有。”如此全无实义,只是虚言。

因此,只赞叹学处功德而不修行的人,不堪为善知识。


【《三摩地王经》云:“末世诸比丘,多是无律仪,希欲求多闻,唯赞美尸罗,然不求尸罗。”于定慧解脱三种,亦如是说。】


《三摩地王经》中说:“末世比丘,多无律仪,希求多闻,彼等只是赞美尸罗,而不求尸罗。”经中对禅定、智慧、解脱三者,亦如是而说。


【次云:“如一类士夫,称扬栴檀德,谓栴檀如此,香相极可爱。次有诸余人,问如所称赞,栴檀少有耶?诸士夫此问,答彼士夫云:‘我是称赞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诸不勤瑜伽,以赞戒活命,彼等无尸罗。”所余三种亦如是说故。】


又说:“比如有一类人,称赞栴檀的妙德,说栴檀如此美妙、香气怡人。然后,有人问:‘你所赞叹的栴檀,自己有吗?’彼答:‘我是依靠称赞栴檀香而谋生的,不是我自己有。’像这样,在末法时代将出现许多不勤修瑜伽的人,只依靠赞戒而谋生,自己不具尸罗。”此经对禅定、智慧、解脱也如是说。

以上所说的“不合格上师”,是指单以称赞学处谋生,而自己不实修的人。

《普贤上师言教》中讲述了四种不合格的上师。

一、如木磨般的上师

比如,有些人自己全无闻思修的功德,却认为我是某某上师的儿子或贵族子弟等,在种姓方面超过了其他人,而且我的传承是如何如何的。还有一种,虽有少许闻思修的功德,但并非以希求来世的清净心修持佛法,只是担忧自己在某处将会失去上师的地位等,所作所为只是为了今生的目的。这二种人称为“犹如木磨的上师”。

“木磨”,是外形像磨,本质是木头,不但不能磨粮食,还会毁坏自身。

二、如井蛙般的上师

有些上师不能调伏弟子,自相续与凡夫差不多,没有一点特殊功德。但其他人对他起信心,不经观察就将他放于高位。而他得到名利之后,心也变得充满我慢,看不到圣者的功德。此种人是“如井蛙般的上师”。

三、如疯狂向导般的上师

有一类恶知识自己没有依止过上师,也没有精进学过显密经续,非常孤陋寡闻,而且烦恼粗重,没有正知正念,违犯戒律,破了誓言。虽然自相续比凡夫还要低劣,但行为却如大成就者一样,做得像虚空一样高,而且嗔心和嫉妒粗重,无有慈悲。这是“如疯狂向导般的上师”,会把弟子引入邪道。

四、如盲人向导般的上师

此种上师没有超过弟子的少许功德,并且远离慈悲心和菩提心,因此他们不知道打开弟子取舍的双眼。此称为“犹如盲人向导的上师”。


癸三、宣说德相之必要


【如是修行解脱之尊重,乃是究竟欲乐之根本,故诸欲求依尊重者,应当了知彼诸德相,励力寻求具其相者。诸欲为作学人依者,亦应知此,励力具足如是德相。】


如是,修行解脱的善知识,是能究竟学人心中一切希欲[ 一切希欲:现前增上生的善趣圆满,究竟决定胜的菩提果位。]的根本。因此,凡是希求依止善知识的人,都应当首先了解善知识应具的德相,之后,励力寻求具足德相的善知识。而对于欲作学人依处的人,也应当了知这些,以便励力使自己具足德相,成为合格的善知识。

总之,宣说所依善知识的德相,有两个必要:

一、学人可依此励力寻求具相的善知识。

二、为人师者可由此励力完备应具的德相。


壬四、下等德相


【由时运故,具全德者实属难得,若未获得如是师时,将如何?】


由时节因缘,具全功德的善知识实属难得,若未获得如此的善知识,又当如何择师呢?


【《妙臂请问经》云:“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


《妙臂请问经》中说:就像只有一个车轮的马车,即使有马,也不能在路上行驶。如是没有修行的助伴,有情不能获得成就。


【“若有具慧形貌正,洁净姓尊趣注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工巧知报恩,敬信三宝是良伴。”】


这二颂中列出了上等友伴的十六种德相:一、具慧;二、相貌端正;三、身体洁净;四、种姓高贵;五、一心投入正法;六、极具辩才;七、行善勇悍;八、六根调伏;九、语言温和;十、能行施舍;十一、具悲愍心;十二、能忍饥渴及身心苦恼;十三、不供奉婆罗门等外道诸天;十四、行善精进勤快;十五、知恩报恩;十六、敬信三宝。如果具足这十六相,则是贤善友伴。


【“诸能完其如是德,于诤世中极希故,半德四分或八分,应依如是咒师伴。”】


在末世斗诤坚固时期,能具全上述十六德相的友伴极为罕见,因此,具有其中的一半、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就应当依止。


【此说所说圆满伴相八分之一为下边际,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述大依怙说尊重相亦复同此。故于所说完具圆满诸德相中,随其所应,配其难易,具八分者为下边际。】


《妙臂请问经》中所说圆满友伴十六种德相的八分之一,即是最下限。在铎巴所汇集的博朵瓦语录中,讲到阿底峡尊者当年也如是说到下等善知识的德相。因此,上述善知识的圆满德相中,随其所应,配其难易,具有八分之一,为最下限。

“配其难易,具八分者”,是指其相续中所具的功德,将难具的功德和易具的功德合起来计算,约等于所有十相功德的八分之一。

学人欲依止善知识,首先应观察所依的人是否具有上述十种德相,如果不具足上等或中等德相,也至少应具有下等德相。如果依止之前不观察而误依邪师,则会毁坏自己的生生世世。

《普贤上师言教》中说:“上师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皈依处,也是开示取舍道理的导师。如果没有经过慎重观察,不幸遇到邪知识,信士一生的善资都将葬送在他的手中,使已得的暇满人身白白地虚度。比如,一只毒蛇盘绕在树下,某人误认为是树影而前去乘凉,结果被毒蛇害死。如《功德藏》中说:‘若未详细观察师,毁坏信士善资粮,亦毁闲暇如毒蛇,误认树影将受欺。’”

莲花生大士教诫:“不察上师如饮毒,不察弟子如跳崖。”

宗大师在《事师五十颂释》中引《金刚鬘讲续》说:“十二年间需观察,若不了知久观察。”

无垢光尊者也在《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有者最初未观察,鲁莽草率成师徒,喜新赞德后诽谤。有者阳奉阴违依,间接污辱师眷属,彼等将堕无间狱。”

因此,学人依师首先应当慎重观察,或亲自观察,或由善知识介绍,或从其弟子处观察、询问,要在无误辨认之后,依止具足德相的上师。依止之后,就不能再作观察,应当恒时不离上师为真佛之想。


辛二、能依学者之相分五:一、弟子德相具足之功德及不具之过失 二、必须具足德相之根据 三、宣说德相之差别 四、摄为四种德相 五、宣说须了知能依之相


【第二,能依学者。】


壬一、弟子德相具足之功德与不具之过失


【《四百论》曰:“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

《四百论》中说:具足正住、具慧及希求的人,则堪为闻法之器。具此三德,便不会把说法者的功德变为过失,也不会将听众的功德转为过失。


【《释论》[《四百论》和《释论》分别为圣天菩萨及月称菩萨所造。]解云:“说具三法堪为闻器,若具其三,则于法师所有众德,见为功德不见过失;犹非止此,即于德众所有功德,亦即于彼补特伽罗,见为功德非见过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说法知识虽极遍净,然由闻者过增上故,执为有过,于说者过反执为德。”】


《四百论广释》中解释:这是说具足三法,则堪为闻法之器。如果具有这三法,则对法师的众多功德将见为功德,而不见为过失。不但如此,对于具功德的听众,也将见为功德,而不见过失。如果不具足如此的法器德相,即使说法的善知识极为清净,也会由听者自身过失的力量,执著为有过失,或者,对说法者的过失反而执为功德。


壬二、必须具足德相之根据


【是故纵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识,然于其师亦难了知。若知彼已能亲近者,必须自具是诸德相。】


因此,纵然依止了具全一切德相的善知识,也对其师的功德难以了知。若欲了知师长的功德而能亲近,则必须自己具足此等德相。

归纳:

修学圆满之道的弟子需要具足德相,因为:如果自己不具德相,即使善知识具足德相,也难以了知。


壬三、宣说德相之差别


【其中正住者,谓不堕党类。若堕党执,由彼蔽覆,不见功德,故不能得善说妙义。如《中观心论》云:“由堕党恼心,终不证寂静。”堕党类者,谓贪著自宗、嗔他法派。应观自心,舍如是执。】


其中“正住”,指不堕党类。如果堕入党类偏执,则会被偏执障覆,见不到善知识及法的功德,由此不能获得善说妙义。如《中观心论》所说:“由于堕入党类而恼乱自心,终不能证得寂静涅槃。”“堕党类”,指贪著自宗、嗔恚他宗。学人应观察自心,舍弃如是的偏执。


【《菩萨别解脱经》云:“应舍自欲,敬重安住亲教轨范所有论宗。”】


《菩萨别解脱经》中说:应当舍弃自己的想法,对亲教师及羯磨阿阇黎的所有立宗,敬重安住。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虽能正住,若无简择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二事慧力,犹非其器。故须具慧解彼二说,则能弃舍无坚实品、取诸坚实。】


若想:只是“正住”就足够了吗?

答:虽然心能正直而住,但如果没有拣择善说真实道与恶说相似道的慧力,则仍非法器。因此,必须具有慧力能拣择真实道和相似道,才能舍弃无坚实的品类而获取坚实。

虽然心无党类偏执,但如果不具足拣择真实与虚假、有义与无义等的智慧力,则在闻法之后,仍不能如法取舍,离过修德。


【若念:仅具二德足耶?纵有此二,若如画中听闻法者,全无发趣,仍非其器,故须具有广大希求。】


若想:只是具有“正住”和“具慧”就足够了吗?

答:虽然具有这二种德相,但如果像图画中的听法者,无动于衷,内心根本不趣入,则仍非法器,因此必须具有广大的希求。


壬四、摄为四种德相


【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二相,开说为五。若如是者,可摄为四,谓于其法具大希求,听闻之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此四顺缘,谓具慧解。弃舍违缘,谓正直住。】


《四百论广释》中,还加上恭敬法和法师及属意二相,说为五相。如此,可归纳为四相,即:对法具大希求,听闻时专注于法,对法和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其中,能生第四相“弃舍恶说、受取善说”的顺缘,即是具有慧解;弃舍其违缘,即正直而住。

“属意”,令心专注于所缘上。“违缘”,指“弃舍恶说、受取善说”的违缘,即党派偏执。

《水木格言》说:“无慢寂静调柔,堪为真正法器,水不住于高岗,汇集低洼地带。”“不敬上师之人,纵通百论无义,水中枯树百年,不会生出绿叶。”故学人应具恭敬的品德。


壬五、宣说须了知能依之相


【是诸堪为尊重引导所有之法,应当观察为具不具。若完具者,应修欢慰;若不具者,须于将来能完因缘励力修作。故应了知能依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则不觉察,由此退失广大义利。】


此等堪为善知识引导的品德,应当观察自己是否具足。如果全部具足,则应当修欢喜庆慰;如果不具足,也应当励力修作在将来能得圆满的因缘。因此,应当了知能依止善知识的诸种德相。如果不了知如是德相,则不觉察自身的状况(对不足之处不知励力完善,对具足之处不知修习欢喜,勉励自己进步),由此将退失依止善知识的广大义利。

因此,在了知具相弟子应具的德相之后,应当反观自身,励力完善。

归纳:

修学菩提道一切支分的弟子,须具足法器德相,因为若不具足德相,则将空耗一生。

比喻:在坏器中虽倒入纯净牛乳,也将漏失而无法留存。


辛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分二:一、说具相者应须依师之理而连接上下文 二、真实宣说依止轨理


【第三,彼应如何依师轨理者。】


壬一、说具相者应须依师之理而连接上下文


【如是若自具足器相,应善观察尊重具否如前说相,应于具相受取法益。】

如是,若自己已具足法器德相,则应当善为观察师长是否具足前述德相,应于具相师长之前受取法益。


【是复有二传记不同,谓善知识敦巴与桑朴瓦。】


此又有二种不同传记,即善知识仲敦巴和桑朴瓦依止上师的传记。


【桑朴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讲说,即从听闻。自康来时,途中有一邬波索迦说法而住,亦从听闻。徒众白曰:“从彼听闻,退自威仪。”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


桑朴瓦有许多位上师,凡有人说法,他就前去听闻。有一次,他从康区返回时,途中遇到一位居士正在说法,他也前去听闻。

弟子们说:“从他听法,有损自己威仪。”

桑朴瓦答:“切莫这么说,此次闻法我获得二种利益。”

“二种利益”可理解为听闻利益和随喜利益。


【善知识敦巴者,尊重鲜少,数未过五。】


相对而言,善知识仲敦巴依止的上师非常少,数量不超过五位。分别是:授居士戒的上师、教他念书的上师、舍准大师、班智达弥底、阿底峡尊者。除了在舍准大师前听受了有关法相的经论外,在其中三位上师前,仅听受过一二次经教,主要是依止阿底峡尊者。


【博朵瓦与公巴仁勤喇嘛共相议论彼二谁善,谓于未修心易见师过起不信时,善知识敦巴轨理善美,应如是行。现见此说极为谛实,应如是学。】


有一次,博朵瓦和公巴仁勤在一起谈论上述两种依师轨理以何者为好时,他们说:在尚未修心、容易见师长过失而退失信心期间,善知识仲敦巴的依师轨理为善妙,应如是而做。现见这一说法相当真实,要按这样学。

归纳:

在尚未修好自心时,容易见师长过失而退失信心,因此依止师长以少为好。

霞惹瓦大师曾说:“现在所有学法者都说,某处有人传法,我们都到他那里去吧!可是仲敦巴尊者师徒的宗风不是这样的。仲敦巴一生只依止过五位上师……,以善知识博朵瓦来说,他也仅依止过(四位上师)……,说到我自己也是依止甘丹三昆仲,而此中主要是依止博朵瓦。”


壬二、真实宣说依止轨理分二:一、意乐亲近轨理 二、加行亲近轨理


【如是应知曾受法恩、特于圆满教授导心知识如何依止,其理分二:一、意乐亲近轨理;二、加行亲近轨理。】


如是应当了知,对于曾经受过法恩、特别是以圆满教授引导修心的善知识,如何依止的方法。对此,分为意乐亲近轨理和加行亲近轨理两方面阐述。


癸一、意乐亲近轨理分三:一、总示亲近意乐 二、特申修信以为根本 三、随念深恩应起敬重


【初中分三:一、总示亲近意乐;二、特申修信以为根本;三、随念深恩应起敬重。】


二、三两科中所修的“信心”与“念恩心”,是此处亲近意乐的根本。


子一、总示亲近意乐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今初】

丑一、略说


《八十华严》记载:有一次,文殊菩萨与众眷属在福城东部演说“普照法界修多罗”。当时,有无数诸龙及福城人民前来听法。

在听众当中,有一位名为善财的童子,往昔已曾供养诸佛,种下深厚善根,信心极为广大。此童子常常欢喜亲近诸善知识,身语意业无有过失,清净菩萨诸道,求证一切种智,堪为法器。其心清净,犹如虚空,回向菩提,无所障碍。

文殊菩萨在观察了善财童子[ 善财童子:法王如意宝的前世就是善财童子。1997年在桂林漓江时,上师说:“在我的分别念当中,我好像回忆起前世做善财童子时,就是在这个城市中依止了某些善知识,在他们面前听受难得的妙法。当时的桂林叫熏香城。”大恩上师在云南鸡足山时,以等持力认定了无著菩萨修行时的山洞,而且说:“当时我是善财童子,和文殊菩萨以乞丐的形象,远道前去看望无著菩萨,他专心地修持,身边只有一个土罐。当时我和文殊菩萨一起发愿:生生世世形影不离共同弘法利生。”]的来历之后,为他演说一切诸佛妙法。童子听到诸佛种种功德,一心希求无上菩提。于是请问文殊菩萨:“大士!应如何学修菩萨行,乃至增广菩萨行,应如何令普贤行速疾圆满?”

文殊菩萨开示说:“善男子,汝已发起大菩提心,而寻求菩萨行。善男子,你应了知众生能发起菩提心,已是极为困难,何况发心之后能寻求菩萨行。善男子,欲得成就一切种智,应当决定寻求真善知识。善男子,寻求善知识时,不应生起疲厌懈怠心,见善知识不应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都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不应见为过失。”如是开示之后,又为童子介绍南方胜乐国土中的德云比丘,令他前往亲近。

童子遵从文殊教导,历经百城烟水,遍参110位大善知识。其中在妙意华门城,参拜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时,童子和童女为他开示以二十一种心依止善知识的方法。

经中说:“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

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倦故;

应发如金刚心,志愿坚固不可坏故;

应发如铁围山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

应发如给侍心,所有教令皆随顺故;

应发如弟子心,所有训诲无违逆故;

应发如僮仆心,不厌一切诸作务故;

应发如养母心,受诸勤苦不告劳故;

应发如傭作心,随所受教无违逆故;

应发如除粪人心,离骄慢故;

应发如已熟稼心,能低下故;

应发如良马心,离恶性故;

应发如大车心,能运重故;

应发如调顺象心,恒服从故;

应发如须弥山心,不倾动故;

应发如良犬心,不害主故;

应发如旃荼罗心,离骄慢故;

应发如犗牛心,无威怒故;

应发如舟船心,往来不倦故;

应发如桥梁心,济渡忘疲故;

应发如孝子心,承顺颜色故;

应发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

以上二十一心,在寂天菩萨的《集学论》中略摄为九种。本论即是依照《集学论》以九心开示亲近善知识的意乐。


【《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摄一切亲近意乐所有扼要。】


此《华严经》所说以九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无余含摄一切亲近意乐的关要。

九心,即:如孝子心、如金刚心、如大地心、如铁围山心、如仆使心、如除秽人心、如乘心、如犬心、如舟船心。能以九心亲近真善知识,必能得成就。


丑二、广说分五:一、如孝子心 二、如金刚心 三、如大地心 四、荷负担已应如何行 五、摄义并引传记说明


【即彼九心摄之为四。】


此九心可归摄为四方面,即如孝子心、如金刚心、如大地心、及荷担之后应如何行。


寅一、如孝子心


【弃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谓如孝子自于所作不自在转,观父容颜、随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应观善知识容颜而行。】


舍弃自己的自在、把自己舍给上师、一切随上师自在的心,是如孝子心。意思是说,如同孝子对于所作之事,不是随自己自在而转,而是观父容颜,随父意愿,遵从父亲的吩咐去做,作为弟子,也应当观善知识的容颜而行事。

《德育古鉴》中记有一事:

古时有位杨孝子,家境贫苦,父母身体不好,终年卧病不起。当时除了穿衣吃饭,还要支付很多看病的钱,生活十分窘困。

杨孝子不顾羞耻,以乞讨维生,将讨来的食物供养父母。父母没吃饱时,自己再饿也不敢先吃,一定要等到父母吃饱之后才吃。在乞讨时,如果得到了美食,就跪着敬奉父母。不但衣食上照顾父母,还想方设法让父母心情愉快。自己编山歌,在父母前又唱又跳,逗父母开心。这样经过有十多年,当地人都被他的孝心感动。

后来,父母相继去世,他用讨来的钱买了两口棺材,而且不顾寒冷,脱下自己的衣服做殓衣。

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到,所谓的孝子心,就是舍弃自己,顺从父母的心。


【《现在佛陀现证三摩地经》中亦云:“彼于一切应舍自意,随善知识意乐而转。”】


《现在佛陀现证三摩地经》中也说:在一切情况下,都应当舍弃自己的想法,唯一随顺善知识的意乐而转。


【此亦是说,于具德前乃可施行,任于谁前不能随便授其鼻肉。】


这也是说,只有在具德善知识前才可以按这样做,不是在任何人面前都随便把鼻肉交给他。

“授其鼻肉”,是说牦牛将自己的鼻肉交给牧民,任其穿孔。比喻受人控制,任其摆布。


寅二、如金刚心


【谁亦不能离其亲爱能坚固者,如金刚心,谓诸魔罗及恶友等,不能破离,即前经云:“应当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谁也不能破离自己对师长的亲爱之情而能坚固的心,是如金刚心,意思是说,诸魔和恶友等不能破离。也即是前经所说:应当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比喻:金刚宝极为坚固,任何法都不能摧破。

意义:以天魔、恶友等任何违缘,不能破离自己对师长的亲爱之情。

教证:《现在佛陀现证三摩地经》中说:“应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亲睦无常、情面无常”,是指情意不坚固。比如初见上师时激动万分,事隔三月便视为常人,即是情面无常。经中说:对师长的情意,应当远离变化无常,要如金刚般始终坚固。


寅三、如大地心


【荷负尊重一切事担者,如大地心,谓负一切担,悉无懈怠。】

荷负师长一切事业重担之心,是如大地心。意思是说,荷负一切事业担,都无懈怠。

比喻:大地担负着地上一切有情、无情,毫无懈怠。

意义:荷负师长一切事业重担,终无懈怠。

比如,仲敦巴荷负阿底峡尊者的一切事业担,毫无懈怠,即是如大地心。

禅门中,杨歧禅师是具大地心荷负师尊事业的典范。杨歧的师父慈明禅师,性情率真,做事忽略,无甚忌讳。杨歧忘我地投身于师尊的事业,唯恐有一事不周、有一法不圆,即使冒严寒、顶酷暑,也全然不顾惜自己。整整三十年,尽力辅助师尊,秉持丛林纲纪法律。


【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诸徒众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萨我之知识,如教奉行,实属大福。今后莫觉如担,当为庄严。”】


如同博朵瓦教导慬哦瓦的徒众时所说:汝等能值遇如此的菩萨善知识,依教奉行,实是莫大的福分。从今往后,无论为上师做什么,都不要觉得是负担,应持为庄严。

比如将军披挂沉重的铠甲,并不觉得是负担,反视为荣耀。换成他人,视铠甲为负担,则觉得难以承受。同样,若将师长交付的事业视为负担,心则无法承受;若视为庄严,就会觉得因缘十分难得,做起来充满欢喜。


寅四、荷负担已应如何行分六:一、如轮围山心 二、如仆使心 三、如除秽人心 四、如乘心 五、如犬心 六、如船心


【荷负担已应如何行,其中分六。】


“荷负师长事业担后应如何行持”中有六个方面。

宗大师把华严九心中的后六心归在一起,具体地显示了弟子在荷负师长事业重担之后,应当用何种心来行持。


卯一、如轮围山心


【如轮围山[ 轮围山:铁围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恼,悉不能动。】


“如轮围山心”,即在依止师长期间,不论生起何种苦恼,都不能使其动摇。

比喻:任有何等汹涌的海浪也无法动摇铁围山。

意义:依止师长期间,不论遇上何种苦恼,心都毫不动摇。


【慬哦住于汝巴时,公巴德炽因太寒故,身体衰退,向依怙童称议其行住。如彼告云:“卧具安乐,虽曾多次住尊胜宫,然能亲近大乘知识听闻正法者,唯今始获,应坚稳住。”】


慬哦瓦住在汝巴时,公巴德炽由于气候太过寒冷,身体状况衰退。他和依怙童商议是离开还是住下。依怙童劝告说:在卧具安乐方面,我们曾多次住在帝释天的尊胜宫中,然而能亲近大乘善知识听闻正法,如今才得到机会,应当坚稳地住下来。

《禅林宝训》中载有一段:

宋代,大愚、慈明、谷泉、琅琊结伴参访汾阳禅师。时值寒冬,河东气候异常寒冷。大家都畏惧寒苦,只有慈明志在道业,昼夜不懈。

当夜深昏昏欲睡时,他就用锥子刺大腿,难过地说:“古人为生死废寝忘食,我是何等人!竟如此放逸。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我是自暴自弃呀!”

后来,慈明禅师辞别师尊归去时,汾阳禅师感叹地说:“慈明今日走了,我的道法也随之东去。”


卯二、如仆使心


【如世间仆使心者,谓虽受行一切秽业,意无惭疑而正行办。】


“如世间仆使心”,是指接受吩咐,做一切污秽之事时,心中没有犹豫和羞耻,很认真地去做。

比如,仆人以平常心打扫厕所,不起分别。如果让大人物去做,会有两种心态:一、在做之前犹豫,以自己的身份该不该做?二、做时会感到羞耻,觉得在众人前打扫厕所有失颜面。这两种心态,就是“疑”和“惭”。谦下的仆人没有这些执著,打扫厕所就和走路一样平常。

“如仆使心”是说,无论为师长做哪种低贱的事,都无羞耻、犹豫,真心实意地去做。也就是在承事师长期间,不论事情是否体面,都不分别而认真成办的善心。


【昔后藏中,一切译师智者集会之处,有一泥滩。敦巴尽脱衣服扫除泥秽,不知从何取来干洁白土覆之,于依怙前作一供坛。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类似汝者。”】


昔日,后藏中一切译师和智者集会的地方,有一块泥滩。仲敦巴当时脱下衣服,扫除地上的污泥。不知他从哪里取来洁净的白土盖在上面,在阿底峡尊者前做了一个供养上师的坛城。尊者笑道:“奇哉!印度也有类似你的人。”

仲敦巴心地纯朴,从十七岁开始,十九年中依止康地大德菩提童子。最初依止上师时,他如常啼菩萨一样依止师长。白天在山上放牧牛羊,夜晚骑马,手持弓箭,四处巡逻,看护牲畜。他用像奴仆一样的善心依止上师。

又,汉地蒋山元禅师是慈明楚圆禅师的侍者。《景德传灯录》中说他二十年中,运水搬柴,不畏寒暑,事事亲作,如是求道。也是在依止尊长时具有仆使心。


卯三、如除秽人心


【如除秽人心者,尽断一切慢及过慢,较于尊重,应自低劣。】


“如除秽人心”,是指如下层清洁工一样,断除一切慢和过慢,在师长前自处卑劣的善心。

“慢”,是指对下劣者认为超胜他,对平等者认为与他平等,虽然符合事实,但心有高举。“过慢”,是指对平等者认为超胜他,对超胜者认为与之平等。

比如,贵为国君的未生怨王,在迦叶尊者前听法,毕恭毕敬;高贵的释迦族人在优婆离尊者前谦虚受教。


【如善知识敦巴云:“我慢高丘,不出德水。”慬哦亦云:“应当观视春初之时,为山峰顶诸高起处青色遍生,抑于沟坑诸低下处而先发起。”】


如同善知识敦巴所说:“我慢高山,不出德水。”慬哦瓦也说:“应当观察开春时,是在峰顶高起之处青色遍生,还是在沟坑等低下之处首先发起青色?”如同低洼之处能长满青草,在谦下的心中能生长功德。

《庄严经论》云:“下心为缘起。”无论拜见师长或为师长做事,都应当安住在谦下心中,无有傲慢。


卯四、如乘心


【如乘心者,谓于尊重事,虽诸重担极难行者,亦勇受持。】


“如乘心”,是指对师长之事,即使是极难担荷而行的重担,也勇悍地受持。

比喻:“乘”,如同卡车装载沉重货物,虽然路途难行,也毫无怯弱。

意义:“如乘心”,是指师长交付的重任,无论多么艰难,都能欢喜受持。

教证:《功德藏》云:“极具忍耐如柱子。”《普贤上师言教》解释说:“或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也应当尽力忍耐,就像柱子一样。”

比如智光王嘱咐菩提光迎请阿底峡尊者,此任十分艰巨,菩提光不负智光所愿,勇悍地承担起来了。


卯五、如犬心


【如犬心者,谓尊重毁骂,于师无忿。】


“如犬心”,是指当师长示现毁骂自己时,心无忿恨。

比喻:“犬”,即忠心的家犬在受到主人打骂时,不会怀恨在心,见到主人,依然温顺,摇尾乞怜。


【如朵垅巴对于善知识画师,每来谒见,便降呵责。画师弟子娘摩瓦云:“此阿阇黎于我师徒特为嗔恚。”画师告云:“汝尚听为是呵责耶?我每受师如此赐教一次,如得黑茹迦[ 黑茹迦:忿怒本尊。]一次加持。”】


善知识画师每次拜见朵垅巴时,都会遭受一顿呵斥。弟子娘摩瓦不满地说:“此阿阇黎对我们师徒特别嗔恚。”

画师告诉他:“你认为这是呵责吗?我每次受师如此赐教一次,就如同获得一次黑茹迦大加持。”

【《八千颂》云:“若说法师于求法者现似毁呰而不思念,然汝于师不应退舍,复应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厌,随逐师行。”】


《般若八千颂》中说:即使法师对求法者示现毁骂、毫不关心,也不应对法师退失信心而舍弃,应当比以往更加希求正法,敬重法师而不生厌心,一切都随法师的意愿而行。

以下是古德依师事迹:

宋代,有浮山远和天衣怀二禅人,在听说叶县归省禅师的高风之后,特意前往参拜。

时值大雪,气候严寒,省禅师一见他们,就呵骂驱逐,并往衣服和垫子上泼冷水。其他人都气愤地离开了,只有浮山远和天衣怀整衣敷具,如前安坐。

省禅师骂道:“你们还不走,是等我打吗?”

浮山远上前说:“我等从数千里外特来参和尚的禅,怎么会被一勺水泼走?”

省禅师笑道:“二位果是来参禅的,速去挂单。”两人便在省禅师会下参禅。浮山远后来担任典座,管理大众饮食。

有一次,省禅师出门时,浮山远私自取油面,为大众做五味粥。刚煮熟时,省禅师忽然回来了,唤来浮山远说:“你窃取油面,是盗用常住。”

浮山远答:“我取了油面,愿和尚责罚。”

省禅师让他估算衣钵,偿还常住,命人责打三十杖,逐出院门。道友们来为他说情,和尚不允。道友说:“若不许他回来,只求答应他随众闻法。”和尚仍不答应。

一天,省禅师上街时,见到浮山远立在旅舍前,斥责说:“这是院门的走廊,为什么站在这里?”又叫人追算店钱。即使如此,浮山远也面无难色,反而持钵入城化缘,付清店钱。

省禅师回来对大众说:“法远真乃参禅之器!”此后令浮山远回到禅院,上堂在大众前付法给他。

学人应从这则故事中获取教益。力求在依止师长时,如良犬般,无论师长如何打骂,都欢喜承受,视为加持。


卯六、如船心


【如船心者,谓于尊重事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


“如船心”,是指对师长的事业无论承担多少、如何奔走往来,都毫无厌患。

比喻:“船”,即摆渡船来来去去,无论装多少货物,往来多少次,都无疲厌。

比如索达吉堪布对法王如意宝吩咐的大小事务,都以如船心办理,往来奔走,心无厌患。一般人见师长吩咐之事接连不断,而心生疲厌,即是不具如船心的表现。

总之,以上讲述了荷负师长事业重担后,应当行持的六点:

一、任受何苦都不动摇;二、受行秽业心无惭疑;

三、断除傲慢恒守谦卑;四、极难行事亦喜承担;

五、师长毁骂不起忿恨;六、数数劳作心无疲厌。

寅五、摄义并引传记说明


一切道之根本为亲近善知识,而亲近善知识的结果又取决于亲近的意乐,因此,修习亲近意乐极为关键。

《华严经》中把亲近善知识意乐的关要归摄在二十一种心当中,《集学论》又将二十一种心归摄为九心。本论按照《集学论》以九心总摄亲近善知识意乐的关要,而且把九心归纳在四个方面中。

一、舍弃自己自在,随善知识意愿而行

依师的第一步是修习“如孝子心”。这又需要殷重地在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上修起。如果以前没有舍弃自己的自在,唯随善知识的心意而转,那现在就把不孝之心转为如孝子心,在实际行为上要有所体现,这才是修“如孝子心”。

二、对善知识的亲爱之情如金刚般坚固

应当对照自己的心态而改正。比如以前心情好时,会说生生世世依止师长;而心情不好时,就认为师长不关心我、不重视我,还是早早离开为好。这就是不具有如金刚般的亲师之心。学习了这一段依师意乐之后,应当改正情义无常的心。

三、如大地般荷负上师的一切事业担

在经过反省之后,会发现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与大地心相去甚远。比如,当师长要你担负某项责任时,内心会设法逃避、摆脱;或者做了某些事务之后,就心生懈怠。这是“如草尖心”,稍有负荷便不能承受。如果有这样的缺点,就要努力改正,使自己变成贤善的弟子。

四、荷负师长事业重担之后如何修心

这也要求一一反省自身。做到的方面,应当修欢喜,策励自己进步。没做到的方面,应当积资净障,发愿早日能做到。

总体上说,对上述依师意乐的九种心,应当内心观想,之后遵照实行。

以下讲述米拉日巴尊者依止上师的传记,从中可以体会到身为弟子应当如何以华严九心依止善知识。

米拉日巴尊者出生在西藏阿里贡塘地区。最初他的家境非常富裕。自从童年时父亲过早地去世后,家境剧变,所有的财产都被伯父夺走。母亲、妹妹和他三人生活艰苦,衣食等一无所有。后来,米拉日巴为了报仇,去学咒术和降雹术,压死了伯父的儿子、儿媳等三十五人,又降了三墙板高的冰雹,收拾那些欺负过他们的当地人。

米拉日巴自知造下重罪,若不修行,必堕地狱,因此发起了求法的决心。最初他在绒敦上师处修大圆满法,但因缘不契合。绒敦上师告诉他:“南岩卓窝隆寺有印度大成就者那洛巴的亲传弟子圣者玛尔巴译师,他与你前世有缘,你应去他那里求法。”

当米拉日巴听到上师的尊名时,心中顿时涌起无法言喻的欢喜,全身汗毛竖立,泪水如潮水般涌出。他生起了无量的欢喜心、恭敬心和无比信心。

于是他动身去寻找上师,一路上想着:“不知道何时才能见到我的上师。”他是以真诚寻求善知识的心渴望依止上师。

当他见到上师时,就恭恭敬敬地顶礼说:“我是从拉多地方来的大罪人,我把身口意都献给上师,请您赐给我衣食和正法,并赐给我即身成佛的法门。”

上师说:“你是个大罪人,和我何关,又不是我让你造业的!你到底造了什么恶业?”

米拉日巴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上师告诉他:“把身口意供养上师是应该的,但我无法同时给你衣食和正法,只能给一样,随你自己选择。”

米拉日巴说:“我是来向上师求法的,衣食我自己解决。”

住了几天后,米拉日巴想供养上师,但没有钱,就决定在南岩一带乞讨。他一路乞讨,得了二十一升青稞,就用四升青稞买了一个四方形的大铜灯,又用一升青稞买了肉和酒,剩下的青稞都装在皮口袋里,一起背回来。

当他走到上师房前时,已经累得难以支撑,把东西“扑通”一下放下,震动了整个屋子。

上师这时候正在吃饭,听到响声后马上走出来,见到米拉日巴就怒骂:“你这个人力气很大,是不是要把我的屋子弄垮了压死我?快把口袋拿出去!”一边说一边用脚踢。

米拉日巴只好把青稞拿到外面,心里暗想:“这位上师真不好接触,以后要好好谨慎承事。”当时他心里并没有生起丝毫的不满或邪见。

米拉日巴一开始就发心以身口意供养上师,这是具有“如孝子心”。为了供养上师而去讨饭,是具有“如世间仆使心”。上师显现打骂等粗暴的行为,他没有任何邪见,是具有“如犬心”。

这件事过后,米拉日巴急于求法,就到上师面前请求说:“请上师传给我大法和口诀。”

上师说:“卫藏地区来我这里学法的人很多,但是蜀大和令巴两处的人经常抢劫他们,不准他们送食物供养我。现在我要你对这两个地方降冰雹,成功之后我就传法给你。”

为了求法,米拉日巴又一次降下冰雹。成功后,他就返回来向上师求法。

上师说:“你只下了两三块冰雹,就想得到我从印度苦行得来的正法。如果你真想求法,卡瓦地方的人打过我的徒弟,一向和我作对,你去施咒咒杀他们。如果能成功,我可以传给你从那洛巴传下来的即身成佛之法。”

这一次施咒也成功了。回来后,米拉日巴再次向上师求法。上师却哈哈大笑说:“你造了这样大的罪业,还想让我把用生命换来的口诀、空行心要传给你?你不要太过分了!如果你能恢复蜀大和令巴的庄稼,而且让卡瓦被杀死的人复活,我就为你传法,否则你不要住在我这里。”

米拉日巴受到上师的痛骂后,内心非常失望,禁不住放声痛哭。师母见他可怜,就来安慰他。

次日早晨,上师过来说:“昨天我是凶了一点,你不要生气!你的身体很好,我想让你为我盖一间装经书的石头房子。房子建好了,我就传法给你,而且提供衣食。”

米拉日巴说:“如果在造房期间,我没有求到法就死了,那怎么办呢?”

上师说:“我保证你在此期间不会死亡。一个人没有勇气是不能修法的,你好像是一个有毅力、能精进的人,能不能即生成佛,全看你自己是否精进。我的教派和别人不同,具有不共的加持力。”

米拉日巴听了很高兴,就请上师给他建造房子的图样。上师要求他在东方山顶上建造一座圆形房子。

米拉日巴依照上师的话开始建房子。大概建到一半的时候,上师来对他说:“上一次我没有想好,这个地方不太好,你把石头和材料搬回原地。”米拉日巴只好把石头和木料一块块地从山上背到山下。

上师又带着他到西方山头,把上衣叠成半月形,放在地上说:“照这个样子,再给我盖一间房子。”

这一次任务艰巨,米拉日巴不但要独自一人盖房子,而且每一块材料都要自己从几里外的山下一直背到山顶,其中的辛苦无法言喻。但是,米拉日巴具有“如铁围山心”,任何苦恼都无法动摇他。

这一次盖到一半时,玛尔巴上师又来说:“这个房子好像还是不对,赶快拆掉,石头和材料仍然搬回原处!”

米拉日巴是听话的弟子,他再一次遵照上师的吩咐,把房子一块块地拆了下来。(换成一般人,听到上师这么说,心里会无法接受,即使要硬着头皮去做,也很不情愿。但米拉日巴并没有这样,他做任何事都顺从上师的心意,具有“如孝子心”。)

玛尔巴上师又带着米拉日巴走到北方的山头上,对他说:“大力[ 大力:米拉日巴的名字。]!前几天我喝醉了,所以没说清楚。这一次,你在这里给我好好修一间房子。”

米拉日巴说:“修好了又拆掉,我白白吃苦,上师也白白花钱。这一次还是请上师仔细考虑才好。”

上师说:“今天我没有喝酒,而且已经充分考虑过了,密咒行者的房子应该是三角形的,你就盖一间三角形的房屋。当然,这一次我不会再叫你拆掉。”

于是,米拉日巴又重新盖房子。当盖到三分之一时,上师又来说:“大力!你现在造的房子,是谁叫你盖的?”

米拉日巴马上说:“是上师您让我盖的。”

上师假装不知道,说:“我怎么记不起。你说的如果是真话,那我不是疯了吗?”

米拉日巴赶紧说:“当时我就是害怕这种事发生,所以才请您仔细考虑。您说已经考虑好了,而且说一定不会再拆,您应该很清楚才对。”

但是上师根本不承认,而且骂他:“你在风水这么不好的地方建造三角形房屋,好像是修诛法的坛城,你是不是想害死我?如果不是想害我,而是真正想求法,就必须听我的话,赶快拆掉,把石头和材料背到山下去。”

米拉日巴长时间背石头做苦工,而且内心十分着急,每一次都想尽快盖完以便求法,因此工作非常精进。结果背上磨破了好几个洞,结疤后又被磨穿,磨穿后又长疤,疼痛难忍。本来,他想给上师看伤口,但是知道除了遭到打骂外,不会有其它结果。如果让师母看,又像是故意诉苦,所以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默默忍受。

这一次,米拉日巴只好求师母帮他向上师求法。在师母的请求下,上师为他传授了普通的三皈五戒,而且说:“现在传给你的只是普通的法,如果想求不共的秘密口诀,就按我的话去做。”此后,就对米拉日巴讲了那洛巴上师苦行的传记,又说:“这样的苦行,你恐怕做不到吧!”

米拉日巴听到那洛巴的传记,感动得泪水直流。他生起了坚固的信心,而且在心里猛利发誓:“今后我要听从上师的所有教言,克服一切苦行。”(完全听从上师的话,是“如孝子心”;荷负一切苦行,是“如大地心”;克服一切困难,是“如轮围山心”;欢喜受持难行重担,是“如乘心”。)

米拉日巴这样发愿后,他的遭遇又如何呢?几天后,上师和米拉日巴一起出去,走到一处险要的地方。上师说:“你在这里给我造一座九层的四方形房子,上面再加一个宝顶,共十层。这一次绝不会再拆掉,等房子盖好,我就传你窍诀,而且提供修法的口粮。”

在米拉日巴开始打地基时,玛尔巴上师的三个大弟子都过来玩,他们帮米拉日巴搬来很多大石头。米拉日巴用这些石头做地基。盖到第二层时,玛尔巴上师来了,他仔细地到处查看,然后指着三个大弟子搬来的石头问:“这些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米拉日巴只好如实回答。

玛尔巴说:“你不能拿别人搬来的石头造房子,赶快拆掉,把这些石头搬开。”

米拉日巴说:“您老人家已经承诺过,绝不拆房子。”

玛尔巴回答:“不错,我是说过。但是我的弟子都是修持生圆次第的瑜伽士,你不能让他们做你的仆人。而且,我并没有叫你全部拆掉,我只是要你把他们搬来的石头搬回原地。”

米拉日巴只好从顶上拆起,一直拆到地基,而且把石头从山上全背回到山下原地。

那时候,擦绒的麦通总波正请求胜乐金刚的灌顶,师母就对米拉日巴说:“这一次,你无论如何要受一次灌顶。”

米拉日巴自己也想:“我盖了那么多房子,就连一块石头、一块泥、一桶水也没有人帮忙,这一次上师肯定会给我灌顶。”

到了灌顶时,米拉日巴也坐在灌顶的行列中。

上师说:“大力!你灌顶的供养在哪里?”

米拉日巴说:“上师,您之前对我说,修好了房子后,就会传我灌顶和口诀,所以现在我才敢来求法。”

玛尔巴上师听了气愤地说:“你只不过盖了几天小房子而已,你这样决不可能得到我辛苦求来的灌顶和口诀。有供养你就拿来,没有就不要坐在密乘奥义的灌顶座位上。”

说完后,上师就下来打了米拉日巴两个嘴巴,而且抓住他的头发往外拖,口里还骂:“给我滚出去。”

第二天早晨,上师来看他,又说:“大力,现在你暂时不必修房子,先替我造一间大客店,要有十二根柱子,旁边还要有客堂。造好之后,再给你传灌顶和口诀。”

于是,米拉日巴又开始修建客店,受尽了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修好。这时,背上又磨破了一个洞,长了背疮,疮上有三个脓头,烂得像一团泥。

这一次,他又去求师母帮忙。他说:“现在客店已经修好了,但恐怕上师又会忘记传法的事,因此特意来请您帮忙。”

当时因为背疮痛得厉害,米拉日巴的神情显得很痛苦。师母问他是不是生病了,他只好脱下衣服给师母看。师母看了,忍不住流泪,就赶紧去告诉上师。

后来上师叫他上去,米拉日巴心想:“这一次一定是要传法了。”就赶紧跑上楼去。

上师说:“你的背疮给我看看。”

他就给上师看伤口。上师仔细看了后说:“至尊那洛巴十二种大苦行、十二种小苦行所受的痛苦,比你这个厉害得多!但他全部忍受了。我自己也是不顾生命财产而承事那洛巴上师。如果你真想求法,就不要这样假装了不起,赶快去把原来的十层楼修好。”上师说完后,又在他的衣服上做了几个装东西的口袋,而且告诉他:“用口袋装土,可以避免沙土粘在背疮上。”

这一次,米拉日巴还是遵照上师的吩咐去做,忍痛把七口袋的沙背到山顶上。

玛尔巴上师看到米拉日巴对他的每一句话都是依教奉行,知道这个徒弟是难行能行的大丈夫,令人感动,私下里也偷偷流了很多眼泪。

当时,米拉日巴的背疮一天比一天大,痛得实在无法忍受。他就请师母转告上师,最好能先给他传法,或者至少让他休息休息,养一养伤口。

但是,上师还是答复:“不盖好房子,绝不可能传法。如果伤口实在需要调养,可以休息几天。”

师母劝他先调养一段,等身体好了再继续工作。米拉日巴也就休息了一阵子。到背疮快要愈合时,上师又把他叫去,要他马上造房子。

米拉日巴本来准备马上就去工作,但师母同情他,想让上师给他传法,就悄悄和他商量,让他假装要离开。

米拉日巴从上师那里出来后,细声地哭泣,假装收拾行李,带了些糌粑就要出去。师母也假装挽留他,拉住他说:“这一次我一定求上师给你传法,你不要走。”他们俩拉拉扯扯,引起了上师的注意。

上师问师母:“达媚玛,你们在干什么?”

师母一听,以为机会来了,就说:“大力从很远的地方来向上师求法,不但学不到正法,反而只是遭受打骂,做一些牛马般的苦工。他害怕没有求到法就死去,因此要到其它地方去找上师。我虽然保证他一定可以求到法,但他好像还是要走。”

没想到,上师听了非常愤怒。他跑进屋子,拿了一根皮鞭,对着米拉日巴一顿乱打,一边打一边骂:“你这个家伙,最初来的时候,说要把身口意都交付给我,现在你还想到哪里去!我高兴的话,可以把你的身口意分成一千条、一万块,这是你给我的,我有这个权力。现在你要滚就滚开好了,为什么还把我的糌粑拿走?这是什么道理,你说说看?”

玛尔巴上师用皮鞭一顿乱打,把米拉日巴打倒在地,还把糌粑抢了过去。

米拉日巴心里难过,又无从解释。师母慈悲他,给他传了“金刚亥母”的修法,他心里才稍感安慰。

对于那段日子的心情,米拉日巴尊者说:“有时候,我确实也想去找其他上师,但仔细思量一下,只有这位上师,才有即生成佛的口诀。如果今生不成佛,我做了那么多恶业,如何才能解脱呢?为了求法,我要修像那洛巴尊者那样的苦行。无论如何,我要想办法让这位上师欢喜,得到他的口诀,即生证果。”

米拉日巴因为恭敬上师和法,还是一心一意地背石头、搬木料,修建大客店旁边的修定室。

有一次,卫地的俄东去多和他的眷属来求喜金刚灌顶。当时师母把她自己的一颗红宝石给了米拉日巴,作为灌顶的供养。上师发现后,又是一顿打骂。

第二天一早,上师派人叫他过去问:“昨天没有给你灌顶,你有没有生邪见?”

米拉日巴说:“我对上师的信心丝毫没有动摇。我想了很久,是我自己罪业太重,心里非常伤心。”一边说一边哭。

上师说:“你在我面前哭,不作忏悔,这是什么道理?你给我滚出去!”

米拉日巴从上师那里出来后,内心非常痛苦。他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决定离开。

他走了很长一段路。到中午吃午饭时,向人讨了一点糌粑,又借了一口锅,在草地上烧水喝。等他还锅时,主人对他说:“你年纪轻轻,干什么不好,偏要讨饭?你如果识字,就可以替别人念经,不识字替别人做工也可以得到衣食。你会不会念经?”

米拉日巴说:“虽然不是经常念,但我还是会!”

主人说:“我正好要请人念经,你替我念五六天经,我就供养你。”

于是,米拉日巴就在主人家念诵《般若八千颂》。当看到常啼菩萨的传记时,他想:“常啼菩萨和我一样穷,他为了求法,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谁都知道把心挖出来只有死亡,但他为了求法仍然把心挖出来。和他相比,我受的这点苦不算是苦行。”又想:“上师也许会为我传法,即使不传也不要紧,师母说过,可以为我介绍别的喇嘛。”这样,米拉日巴又动身回去了。(这种不离上师之心,就是以任何因缘无法破离的“如金刚心”。)

再说玛尔巴上师得知米拉日巴已经离开时,脸色骤然发青,泪如雨下。上师合掌祈祷说:“口授传承的历代上师、空行和护法们,请让我宿善的弟子回来吧!”说完后,一言不发。

可是,等米拉日巴回来时,上师只是对他说:“你不能着急,不能胡思乱想。要是至心求法的话,就应为法舍弃生命。你替我盖一间三层楼的房屋,造好后我再给你灌顶。我的粮食不多,不能让人白吃饭。你如果想不通,想要出去旅游,随时可以走。”

米拉日巴一句话也说不出,就走了出来,心里非常失望。师母就派他到俄巴上师处去求法。俄巴上师传他窍诀后,他开始修持,但因为没有获得玛尔巴上师的开许,所以少许功德也没有生起。后来按照上师的命令,他和俄巴上师一起回到玛尔巴上师这里。

有一天会供时,上师严厉呵斥了米拉日巴、俄巴上师和达媚玛师母。

米拉日巴跑到外面,悲痛欲绝地说:“我的罪障深重,连俄巴上师和师母都为了我受苦。今生今世不能修法成就,还是自杀算了!”之后,就拔出小刀准备自杀。俄巴上师抱住他,劝他不要这样做。所有的喇嘛都十分同情他,有的过来安慰,有的去求上师。

这一次,玛尔巴上师真正摄受了米拉日巴。上师把他叫来,而且在大众面前说:“我为了清净大力的罪业,故意让他行持苦行,又叫他修房子,这样才能通过清净道净除他的罪业,而现在已经完成,因此我并没有错。……过去我任何的表现,都是为了法的缘故,它的自性都是随顺菩提道的。你们不懂得解脱方便的人,不要因此起邪见。我的儿子大力如果能受九次大苦,就可以任运即身成佛,但现在还有少许剩余的罪业,这完全是达媚玛女人心软的缘故。话虽如此,但他大部分的罪业通过八次大苦行和无数小苦行基本上已经清净了。从今以后,我要加持他,传给他灌顶和口诀,传给他我最秘密的心要口诀,还要供给他修行的资粮,成办他一切修行的助缘,让他好好修行。大力!你现在高兴了吧!”

米拉日巴听到上师的话,心想:“这是在做梦,还是真的?如果是做梦,但愿永远不要醒来!”他心里无比欢喜,泪如泉涌,边哭边顶礼上师。

在胜乐金刚灌顶时,上师现量显示了六十二本尊坛城,并赐予他笑金刚的密号,所有的灌顶和窍诀都以注满妙瓶的方式传授给他。此后,米拉日巴精进修持,最后获得共同和殊胜的成就,现证了大手印法性。

以上讲述了噶举派大成就者米拉日巴依止上师的传记。为什么米拉日巴尊者能即身成佛?原因就在他具有依止上师的圆满意乐,也就是具足了华严九心,并付诸实施。

下面对照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剖析尊者依止上师时所具有的华严九心。

一、如孝子心

米拉日巴尊者把身口意供养给了上师,一切行为都顺从上师的意愿而做。按常人的想法,天天造房子,拆拆建建,毫无意义,而米拉日巴尊者不顾虑自己,一心只按照上师的吩咐去做。这是把自己舍给上师、一切随上师自在的“如孝子心”。

二、如金刚心

米拉日巴尊者对上师的亲爱之情,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破裂。在他出走的时候,看到了《般若八千颂》上记载的常啼菩萨的传记,马上反省自责,又回到了上师身边。上师圆寂之后,米拉日巴尊者的心始终与上师不分离。每次唱起道歌时,都首先敬礼玛尔巴上师。他具有生生世世不离师的“如金刚心”。

三、如大地心

米拉日巴尊者在荷负上师事业担时,心无懈怠。最初修苦行时,上师吩咐的任何事情都能勉力挑起。后来住山修行,又现证了上师所传的一切法要。成就之后,摄受徒众,圆满继承了上师的事业。这就是具有荷负上师事业担的“如大地心”。

四、如轮围山心

米拉日巴尊者在求学时,立下誓愿“要听从上师所有的教言,克服一切苦行”。他也真正做到了。在遵从上师的嘱咐修建房子时,虽然背上长疮、痛苦难忍,心也毫不动摇。即使从几里外的山下一个人背石头上山,身体极为劳累,也从未退失信心。这是在荷负上师事业之后具有“如轮围山心”。

五、如仆使心

马尔巴上师叫他放咒、降冰雹,他立即去做,意无惭疑,这是具有“如世间仆使心”。

六、如除秽人心

米拉日巴尊者在上师马尔巴面前,恒处卑下,毫无傲慢。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下劣的罪人,谦卑恭谨,是具有“如除秽人心”。

七、如乘心

米拉日巴尊者像一辆大车,无论身上的负担有多沉重,道路有多难行,都勇于受持,这是具有“如乘心”。

问:不学法,只是背石运土有何意义?

答:虽然在石头上安立不了功德,房子盖好又拆掉,也谈不上有意义,但是米拉日巴尊者承事上师的诚敬之心,最有功德。为了求得无上妙法,他尽心尽力做一切使上师欢喜的事,连盖盖拆拆这类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他也死心踏地、毫无怨尤地去做。这种对上师吩咐的一切事都欢喜受持的心,就是“如乘心”。

八、如犬心

玛尔巴上师示现愤怒相时,口中恶骂,拳打脚踢,甚至皮鞭猛抽,但米拉日巴从未对上师生起一刹那的邪见,这是具有“如犬心”。

九、如船心

一般人从事单调工作,时间一久就会厌烦,而米拉日巴尊者从事的正是这种极其乏味的劳动:今天修圆形的房子,明天修三角形的房子,后天修十层楼,修了又拆,拆了又修。从山下好不容易搬到山顶的石头,又要一块不剩地搬回山下。天天如此,也不生厌烦心,这是具有“如船心”。

以上学习了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之后,要反省自己依止师长的意乐和行为,与米拉日巴尊者相比,存在哪些差距。

虽然我们千分之一也做不到米拉日巴尊者那样依止上师的行为,但也不能因此自暴自弃,应当提起心力,立誓随学尊者。只要随分随力地去实行,终有一天能做到与尊者一样。

一般人在依止师长时,常常不检查自己,只检察师长;不要求自己,只要求师长;不怨自己,只怨师长。对师长点滴的过失,看得比须弥山还大,对自己浑身的过失,从不知检点自责。一开口就要求最高最深的法,不传就不满足。但自己又对师长做过何种承事呢?又有什么资格求授大法呢?或者,自己是以怎样的心态来求法呢?是一心为了佛法、为了众生吗?检点起来,恐怕除了傲慢心和贪心之外,再没有别的心了。

还有人喜欢指责师长:“我依止你这么久,没有生起功德,可见你没有加持。”或者说:“你不重视我,不加持我。”这就要反省自己修好了依止的意乐和加行没有?如果只往外面看而不检点自己,在不具弟子德相的情况下,还想得加持,这是自相矛盾的。

总之,在学习米拉日巴尊者依止上师的传记之后,能反省自身改正自己以前的过失,就会得大利益。见贤思齐,随学传记中人物的修行,改正自己的意乐和行为,才是学传记。

子二、特申修信以为根本分三:一、信心极要之根据 二、认定此处所修之信心 三、如何修信之理


【第二,修信为根本者。】


丑一、信心极要之根据


以下依经论和语录阐述信心极为重要的原因。


【《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


《宝炬陀罗尼经》说:信心是一切修行的前导,犹如母亲,出生、守护、增长一切功德。


【“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


信心能遣除疑惑,度脱生老病死四种瀑流。信心犹如妙乐城,安住在信心中,身心安乐。


【“信无浊秽令心净。”】


信心无有浊秽,能令心水清净。

“浊秽”,是指疑烦恼。疑心若生,心即不净,故称浊秽。信心生起,心中就会得到清净。因此说“信无浊秽令心净”。《入阿毗达磨论》云:“是能除遣心浊秽法,如清水珠置于池内。令浊秽水皆即澄清,如是信珠在心池内,心诸浊秽皆即除遣。”如同清水珠放在水池中,就能使浊水澄清,信珠安置在心池中,就能除遣心中的污秽。

【“能令离慢是敬本。”】


信心能使心远离傲慢,是生发恭敬的根本。

恭敬建立在信心上。在对上师、三宝生起净信时,会引发恭敬而远离傲慢。


【“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


信心是最胜妙的宝藏和双足。信心又如妙手,是摄持万善的根本。

《华严经》云:“信藏解脱门。”即由信心含藏一切功德,因此是最胜宝藏。信心能使人走到究竟涅槃处,因此是最胜足。《大智度论》云:“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有信人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意即,如同人有手入于宝山,就能自在地摄取诸宝;无手,则取不到任何宝物。具信人也是如此,入于佛法无漏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及禅定的功德宝山中,能自在地摄取功德妙宝。


【《十法》亦云:“由何出导师,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


《十法经》又说:由何法出生导师佛呢?信心即是能行到佛地的最胜车乘,因此具慧者应当依随信心而行。不具信心者,不生诸白法,如同种子被火烧焦,岂能生长青色苗芽?

【由进退门[ 进退门:正反两方面。]而说信为一切德本。】


以上经文是从正反面诠说信心是一切功德之本。


【敦巴请问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无获得殊胜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于尊重所仅凡庸想,由何能生?”】


有一次,仲敦巴请问阿底峡尊者:“藏地有很多修行人,但没有人获得殊胜功德,这是什么原因?”

尊者答:“大乘功德,不论生多生少,都必须依赖上师才能生起。你们藏人对上师只作凡庸想,怎么能产生功德?”

这是开示大乘功德必须依信心才能生起。


下面显示信心是极关要的教授。


【有于依怙发大声白:“阿底峡请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却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谓是信心、信、信!”信为极要。】


曾经有人对尊者大声说:“阿底峡,请教授。”

尊者答:“哈哈!我还有很好的耳根。所谓教授,是信心!信心!信心!”正如尊者所强调的,信心极为关要。

归纳“信心极关要”之理:

对于自相续中生起道的圆满证德来说,信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无论证德的最初生起、中间持续安住及后来的增长,都必须依赖信心。

观察五根五力的安立次第,也可以认识“信为首”的涵义。信、进、念、定、慧五法,以前前为因,后后为果,也就是,依于信心而生精进,依于精进而生不忘失教言的正念,依于正念而生系心一缘的禅定,依于禅定而生如实了知法性的智慧。因此,五法以信心为本,一切善行都以信心为首。

特别地,欲求从自相续中生起道的证德,对上师生起净信极为关键,因为一切证德的生起都依赖上师的加持,而欲使上师的加持进入自心,又依赖于自己的信心。

下面举例说明大乘法以修信心为关要。

在密宗修行中,尤其强调信心的重要。如《大威德续》云:“信心佛宝信法宝,信心僧宝信心母,信心上师信心父,信心大道信心舟,信心即是如意宝,信心密咒之悉地,信心福德之圣财,是故修持密咒者,是为自心起信心,应当诚心敬他众。”邬金莲花生大士说:“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圣者帝洛巴说:“自己内心若有恭敬,即使上师住在远方,也如同住在近前。”米拉日巴尊者说:“具有信心与恭敬,则会产生加持。”哲贡炯巴仁波切说:“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法王蒋扬钦则旺波说:“修密法的上根,是指信根上等,也就是对法和上师具有坚定不移信心者。”

在《杰珍大圆满》和《空行心滴引导文》等中也一致说到,对于修学密宗,信心上等是上等根器,信心中等是中等根器,信心下等是下等根器。因此,信心如同开启成就大门的钥匙。

在净土修行中,信心是往生的关键因素。《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云:“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

《安乐集》中安立了三心:一、淳心,即信心深厚;二、一心,即信心纯一;三、相续心,即信心相续,不杂余念。又说:信心如能相续,则是一心;如能一心,则是淳心。具足这三心,若不得往生,无有是处。

又如《阿弥陀经》中,佛劝导说:“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因此,净业行人应当信受佛语,诚信有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功德庄严,有往生极乐的殊胜利益,由深信不疑便能发愿求生,勤修净业。因此,信心是往生净土的第一因。

《无死鼓声总持经》云:“具信善男或善女,谁有信心、胜解及恭敬心,将往生净土。”《弥陀要解》中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并说:“信力圆时则佛力圆。”


丑二、认定此处所修之信心


【其信总之亦有多种,谓信三宝、业果、四谛,然此中者,谓信尊重。】


信心总的也有多种,譬如,对三宝的净信、对业果的净信、对四谛的净信,然而此中所说的信心,是指对上师的净信。

信心的类别:

《阿毗达磨杂集论》云:“信者于有体、有德、有能,忍可、清净、希望为体,乐欲所依为业。谓于实有体,起忍可行信;于实有德,起清净行信;于实有能,起希望行信,谓我有力能得能成。”信心,是对有体、有德、有能,以忍可、清净、希望为体性,以乐欲所依为业用(即信为欲依)。具体为:一、对“真实有此体”发起“忍可信”,也就是对诸法真实的事理,深信而忍可;二、对“真实有此德”发起“清净信”,也就是对三宝真实的功德,深深信乐;三、对“真实有此能”发起“希望信”,也就是对一切世出世间的善根,深信有力量能获得、能成办。


丑三、如何修信之理分四:一、宣说须观师为佛之根据而作佛观 二、思惟分别师过之过患而遮止 三、须特意执取上师功德而思惟 四、对所有上师皆须无差别而行持观德不观过之理


寅一、宣说须观师为佛之根据而作佛观


【此复弟子于尊重所应如何观?如《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 秘密主:金刚手菩萨。],弟子于阿阇黎[ 阿阇黎:华译为轨范师,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为弟子楷模之师。又密教之阿阇黎即一般所习称之上师、金刚上师。]所应如何观,如于佛薄伽梵,即应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诸大乘经亦说应起大师之想,毗奈耶中亦有是说。】


再者,弟子应当如何观想师长呢?如《金刚手灌顶续》中所说:“秘密主,弟子对阿阇黎应当如何观想?如何观佛,即应如是观阿阇黎。心若如是观师为佛,则善根恒得生长,彼当速成佛果,利益一切世间。”在诸大乘经中也说,应当对师长起大师想。小乘毗奈耶中也说到对亲教师及羯磨阿阇黎应作佛想。

《佛说宝云经》云:“于此法师当生殷勤想,善知识想,作示正道想。见是法师,应生爱乐、信敬、欢喜,应起远迎,请令就座,应当赞叹:‘善哉!善哉!快说法要。’若一劫,若减一劫,若过一劫赞叹,如是犹不能尽。何以故?若人好乐法者,种种赞叹、尊重、恭敬,犹不能尽所行之处。假使有人能以血洒地,犹故不名尽心供养。何以故?如此法师则为受持如来一切佛种,如此法师应如狮子无异。”此中说到,即使学人以血洒地,尚不能称为尽心供养法师。原因是,法师受持如来一切佛种,应当观为如人中狮子[ 人中狮子:佛陀。]无异。

在《密集金刚》、《金刚精华庄严续》、《事师五十颂》、《大般若经》、《增上意乐经》、《现在佛陀现证三摩地经》、《十法经》、《地藏十轮经》等诸显密经续中,一致宣说应当观阿阇黎为佛。


以下阐述应当观师为佛的根据。


【此诸义者,谓若知是佛,则于佛不起寻求过心,起思德心。于尊重所,特应弃舍一切寻察过心,修观德心。】

观师为佛的内义:如果了知是佛,则对佛不会生寻过之心,而只会生念德之心。对于上师尤其应当舍弃一切寻过之心,应当修观德之心。

这就是说,为了遮除寻过之心,发起念德之心,一定要观师为佛。

以下阐述须观师为佛的其它根据。

首先须知,佛陀为调伏各类众生,而在十方世界任运示现化身。这其中,善知识就是佛的化身之一,因此需要观师为佛。在《华严经》、《宝性论》、《大乘庄严经论》、《中观心论》等中,都一致说到了佛有种种化身等。

《涅槃经》云:“阿难勿痛苦,阿难勿呻吟,我于未来世,幻化善知识,利益汝等众。”《父子相会经》云:“不空成就问佛:‘若佛涅槃,恐无人教化。’佛言:‘不空成就,我涅槃后,当化阿阇黎,而利诸有情。’”《二观察续》等诸密续中也如是宣说。

《普贤上师言教》中说:“上师本是三世诸佛之本体,身为僧的本体、语为妙法的本性、意即佛的本体,可见上师是三宝的总集;再者,身为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上师是三根本的总集;也可以说,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总集三身;上师是过去诸佛之化身、未来诸佛之源泉、现在诸佛之补处。”

其次,在以信心观修上师时,应当观上师是佛,而且应当思惟上师的恩德超胜诸佛。如此观修能生起极殊胜的功德。密续中说:“何人俱胝劫,修十万本尊,不如一刹那,忆念上师胜。”《誓言庄严续》云:“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索甲仁波切说:“要想得到上师教法的全部加持转化力量,你就必须尝试开启自己最大的恭敬心。只有当你把上师当作佛时,像佛一般的教法才能够从上师的智慧心来到你身心。如果你不能视上师就是佛,而只是把他看作普通人,那么完美的加持就永远不会出现,即使是最伟大的教法,你也无法接受。”


寅二、思惟分别师过之过患而遮止


【此复应如彼续所说,依之而行:“应取轨范德,终不应执过,取德得成就,执众过不成。”谓其尊重虽德增上,若仅就其少有过处而观察者,则必障碍自己成就;虽过增上,若不观过,由功德处而修信心,于自当为得成就因。】


其次,应遵照《金刚手灌顶续》所说而行。此密续中说:“应执取上师的功德,终不应执取上师的过失。取功德则能得成就,执过失终不得成就。”意思是说,虽然上师的功德增上,但如果仅仅从他稍有过失的地方作观察,则一定会障碍自己成就;纵然上师的过失增上,只要不去观过失,而唯一在他的功德处修信心,则能利益自己,成为成就之因。


【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过失若大若小,应当思惟寻求师过所有过患,多起断心而灭除之。设由放逸烦恼盛等之势力故,发起寻觅过失之时,亦应励力悔除防护,若如是行,力渐微劣。】


由于上述“观德获成就、观过不成就”这一道理,凡是自己依止的师长,不论他的过失是大是小,都应当思惟寻求师长过失的过患,多起断心而灭除之(“所断”是指观师过失的邪心)。如果由放逸和烦恼增盛等的势力,而生起了寻过之心,这时候应当励力忏悔防护。如果能够这样做,观过之心的力量就会逐渐减弱。

归纳:

学人不应观师长的过失,因为观师长的过失,会障碍自己成就。《金刚手庄严续》云:“察过失毁悉地因。”

下面由问答遣除邪见。

持邪见者说:我的善知识并不是佛。

问:以什么根据能断定善知识不是佛呢?

答:因为佛离一切过、证一切德,而善知识有很多过失。

问:以什么根据能断定善知识有过失呢?

答:因为我心前显现了他的过失。(这是以心前显现过失,而判定善知识实有过失。)

破:此根据不决定。因为:在无著菩萨心前显现的弥勒菩萨是一只母狗,而弥勒菩萨并不是苦恼的旁生;在麦哲巴心前显现的大成就者夏瓦日是一位杀猪的屠夫,但夏瓦日并没有业际颠倒;在那洛巴心前显现的帝洛巴是烧烤活鱼的怪人,而帝洛巴并非如他所见;在惹琼巴心前显现的米拉日巴是一个乞丐,而米拉日巴并不是乞丐。

大成就者示现这一类的形象,实际是观待业未清净的众生,有必要而化现的。因此,众生迷乱心的显现并不是真实的存在。比如,在重胆病患者眼前,白海螺现为黄色;在重风湿病患者眼前,雪山现为蓝色;在有眼翳者前,空中显现毛发。然而,这些显现都不是真实的。

因此,如果自己心前显现了师长的过失,要知道,这唯一是由自己迷乱的业显现的。第五世嘉瓦仁波切教诫说:在自己偶尔见善知识的过失时,要这样想:这唯是我自己心识颠倒而显现的迷乱。《普贤上师言教》也说:“当我们将殊胜上师的行为看作过失的时候,就要在心里自我谴责:这绝对是我自己的心识、眼识不清净所导致的,上师的行为根本不会有一丝一毫的过失或缺点。从而对上师更加生起信心和清净心。”

比如,善星比丘是佛的弟弟,随佛二十四年,一直做佛的侍者。他精通三藏十二部,讲经时不必要看经文,可见聪明到何等程度。但是他内心不清净,在他眼里,佛的一切行为都是欺诳的。他认为:“除了有一寻光之外,佛完全和我一样,没有什么了不起。”并说:“二十四年中做你的仆人,除了见你身具一寻光外,连芝麻大的功德也没见到。在了解法义方面,我比你强,我不愿意再做你的仆人。”就这样,他离开了世尊。

当时,阿难问佛:“善星比丘将转生何处?”

佛说:“善星比丘还能活七天,死后将在花园里转为饿鬼。”

七天之后,善星比丘转生为一个具有九种丑相的饿鬼,下场极其悲惨。

善星比丘观察佛的过失,过失极为严重。虽然他随侍佛二十四年,又能通达三藏十二部,也只落得自我毁灭的结局。

《杂宝藏经》中记有一事:

以前有个女居士很有智慧,诚信三宝。有一次,来了一位糊涂的老比丘,到她家里应供。

女居士供养了饮食后,诚心地请老比丘说法,并敷设法座,请他上座。之后,在他座前闭目静坐,恭敬地等待说法。

老比丘对说法一窍不通。他坐在法座上十分焦急,看见女居士闭上眼睛,就赶紧起身,悄悄地溜回了寺院。

女居士认为老比丘是在给她示现无常苦空,就至心思惟有为法无常、苦、空、全无自在,当即证得初果。她非常感激老比丘说法的恩德。

老比丘本无说法的功德,而女居士以清净心观为功德,由此获得了大利益。

这就像同一座雪山,南面阳光普照,北面却阴暗寒冷,对上师观功德,当下就沐浴在加持日光的照耀下;而对上师观过失,立即就被罪业的冰雪封冻。总之,都是唯心所现,自变自缘,关键要用好自己的心。


寅三、须特意执取上师功德而思惟


【复应于其具诸净戒或具多闻或信等德,令心执取,思惟功德。如是修习,设见若有少许过失,由心执取功德品故,亦不能为信心障难。】


再者,除了不应当观过失之外,还应当特意地执取上师的功德而思惟。也就是心缘着上师所具有的净戒、多闻、敬信等功德,让心数数地执取、思惟。按这样修习,就能遮除信心的障品,即使见到上师有少许过失,也由内心坚固地执取功德的势力,而不成为信心的障难。


以下借助比喻从正反面显示上述的意义。


【譬如自于所不乐品,虽见具有众多功德,然由见过心势猛故,而能映蔽见德之心。又如于自虽见众过,若见自身一种功德心势猛利,此亦能蔽见过之心。】


譬如,自己对不欢喜的事物,虽然见到具有很多功德,但是由于见过失的心势力强猛,而能障蔽见功德的心。比如在生起猛利的嫉妒心时,即使对境有功德,也被嫉妒心障蔽,而不能作少许的随喜赞叹。

相反,虽然见到自身有很多过失,但如果见自身某一功德的心势力强猛,也能障蔽见过失的心。比如,在耽著自己某种功德时,即使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也丝毫不接受。又比如,母亲的心一直执著孩子的优点,虽然孩子的缺点很多,也会被见功德的心遮蔽而看不到。


【复次如大依怙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宗实相分见,由见门中虽有胜劣[ 由见门中虽有胜劣:实相唯识宗承许依他起实有,不如中观见抉择了大空性。],然大乘道总体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发起,故执金洲为诸尊重中无能匹者。】


又比如,阿底峡尊者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实相唯识宗见。虽然尊者的见解高于上师,但由于大乘道的总体次第及菩提心等,都是依靠金洲大师而开始生起的,因此将金洲大师执为诸上师中的无与伦比者。

据传记所载,当年尊者提及其他上师的尊名时,双手合掌于胸,而说到金洲上师的尊名时,双手合于顶上,流泪敬称上师的尊名。

弟子问:“您说到上师名称时,为何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诸上师的功德有差别,还是对您的恩德有差别?”

尊者答:“我的诸上师都是大成就者,因此功德方面没有大小之别,而恩德方面却有大小。我相续中的少分菩提心,是依于金洲大师的大恩才生起的,因此他对我的恩德极大。”

此处引用阿底峡尊者的事迹,是为了说明当心执取功德达到猛利时,就能任运遮止见过失的心。以阿底峡尊者来说,既可以观察上师的见解比自己低,也可以观察由上师的加持,才得以生起大乘道的总体次第及菩提心。如果按前者那么观察,则只会毁坏自己的成就;而按后者作观察,就能引发恭敬和信心。实际上,阿底峡尊者始终忆念上师的功德和恩德,因此一提起上师的尊名,恭敬之情就油然而生。

比如,古代读书人做了大官,荣归故里时,见到少年时老师的房舍,就立即下马敬礼。虽然学问已经超过了老师,但并没有生傲慢心,反而因为常念师恩,一见到老师的房舍,就自然做出恭敬的行为。

归纳:

必须一心思惟上师的功德,因为:如果始终用心执取上师的功德,就能遮止执取过失,而不产生信心的障难。比喻:一棵树平时向东倒,终究不会向西倒。

因此,如果一向思惟上师的功德,则只见功德而不取过失。如此持续观修,则信心未生者能生,未稳固者能稳固,未圆满者能圆满。信心一旦圆满,就自然发起圆满的亲近意乐。而有了圆满的亲近意乐,便能获得上师圆满的加持,生起一切地道功德。

了知此理之后,应当一心投入思惟上师的功德,这是甚深的方便。宗大师在《事师五十颂》中教诫:“心里反复忆念上师显而易见的功德,是对上师生起信心最行之有效的甚深方便。……如此能增上功德智慧,制止审视过患的心理。经常观察上师功德,便可成为圆满成就之因。”


寅四、对所有上师皆须无差别而行持观德不观过之理


【下至唯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悉无差别。】

这一句教诫应当无差别而行持的道理。对何者无差别呢?对一切传法师无差别,下至在其前只听过一偈正法,即使有犯戒等的过失,也应当唯一思惟功德,不观过失。在哪一方面无差别呢?在“观德不观过”上无差别。


【《宝云经》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亲教师[ 亲教师:亲从受教之师,通常指授戒师或一般师父。]或闻广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尸罗,或犯尸罗,皆应发起大师之想。”】


《宝云经》说:如果已经认识到由依止师长而能使善根增长、不善损减,那么对于一切亲教师都应当无差别而发起大师想,不论他闻法广博或不广博,有智慧解了法义或不解了法义,具足净戒或不具足净戒。

这就如同我们由父母的恩德生养成人,因此,不论父母有无文化、行为圆不圆满,都只应当忆念父母恩德而生孝敬心。

问:为何要对亲教师发起大师想呢?

答:因为由依止佛陀能使诸善增长、不善损减,而如今在特定的因缘下,自己是由依止师长获得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因此,亲教师就是指导自己学习佛法的导师,应当对其作大师想。


【“如于大师信敬爱乐,于亲教师亦应信乐,于轨范师悉当发起恭敬承事。”】


所谓发起大师之想,是指对待亲教师如同对待大师佛陀。也就是,对大师是如何信敬爱乐的,对亲教师也应当如是信敬爱乐,对诸轨范师悉应发起恭敬、承事。

“信敬爱乐”,是指无疑虑而净信,无傲慢而恭敬,无疏远、厌背而爱念,无懈怠而乐欲。四字中包含了一切亲近师长的善心。


【“由此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者,悉能圆满,烦恼未断,悉能断除。”】


由这一恭敬师长的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的都能圆满,烦恼未断除的都能断除。

总之,此处要特别注意集聚好敬师的因缘。依止师长的意乐和行为是成就佛道的根本,只有在这上面做好了,才能速疾成就,不然就失坏了成就的根本,甚至沦为善星比丘的同类。试想,学佛没有根本,能生长吗?能坚固吗?能逐渐圆满、广大吗?不敬师长,便是无根之人。没有根而妄想成就,就像蒸沙煮饭,永无可能。


【“如是知已,便能获得欢喜踊跃,于诸善法应随顺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


按照这样认识了之后,就能触动善根而欢喜踊跃(善法欲),于诸善法应当随顺而行,于诸恶法应当不随顺行。

关键在自己能否生起觉悟。一旦触动了善心,就会踊跃地行善。对种种贤善的行为都随顺而修学。

佛教强调尊师重道,佛亲自教导我们,要像敬重佛一样敬重师长。我们把握好了这个根本,内有信心和恭敬,外有善知识加持护念,就能随顺善法而行,不随顺恶法而行。


第二个教证:


【《猛利问经》亦云:“长者,若诸菩萨求受圣教及求读诵,若从谁所听闻受持,施戒忍进定慧相应,或是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一四句偈,即应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阇黎。”】


《猛利问经》中也说:长者,如果菩萨们求受圣教传承及经文读诵,而从某人处听闻受持过一颂法义,其中说到了与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般若这六度或者与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关的法义,那么就应当如法地恭敬、尊重这位阿阇黎。

“求受圣教”,指求受圣教的传承。“求读诵”,指求学经文的读诵。“相应”是具有的意思。“施戒忍进定慧相应,或是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一四句偈”,即具有布施等六度的法义,或者具有集积菩萨正道资粮这方面法义的一个偈颂。


以下设一比喻显示“法恩难报”:


【“随以几许名句文身开示其偈,假使即于尔所劫中,以无谄心以一切种利养恭敬及诸供具,承事供养此阿阇黎。长者,于阿阇黎作应敬重阿阇黎事,犹未圆满,况非以法而为敬事。”】


在这一段当中,首先假设了一种极广大的供养。供养时间是“尔所劫中”,也就是阿阇黎曾经给自己开示过多少颂的法义,就在这么多的劫中长时供养。供养心是无谄心。“无谄”,是真心诚意;“有谄”,是心不敬重,外似敬重。供养物是一切种类的利养恭敬及种种供养具。比如一位御厨烹制天下的一切美味供奉皇帝,叫做“以一切种美味供养”,此处则是以一切种类的利养、恭敬和供养具作为供养物。即使这样广大地承事供养,也还不能圆满自己应做的敬重阿阇黎之事,何况不属于如法的恭敬承事。

也许有人会觉得自己不必要承事供养阿阇黎,或者略作一点承事供养,就感觉非常满足。对照这段经文,反观自身,会认识到法恩难报。

每个人都可以这样自问:

一、我在这位阿阇黎前听受过多少偈的正法?

比如,按一天听十颂计算,一年就有三千多颂。

二、这位阿阇黎对我有多大的法恩?

他为我开示解脱道等的恩德,实在难以衡量。

三、我对这位阿阇黎做过多长时间的承事供养?

也许一百天也不到。与经文比喻中所说的时间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四、我是用怎样的心承事供养这位阿阇黎?

是以无谄心承事供养?还是仅仅表面敷衍?或者无可奈何地做一些?或者根本就没想过要承事供养。

五、我做过哪方面的承事供养呢?是以一切种类的利养、恭敬及供养具承事供养吗?

而按照《猛利问经》所说,即使以经中假设的极大供养,承事供养传法阿阇黎,也还不能圆满学人所应做的敬事阿阇黎之事,何况并没有这样供养。这就显示出阿阇黎的法恩深重。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应当立誓断除任何对阿阇黎观过失的事,唯一让此心安住在忆念师恩中。

或疑:师长方面还是有差别的,有些是主要的师长,有些是只听过几次法的次要的师长,他们对我的利益有大小之别。

这就要辨明在哪方面无差别,又在哪方面有差别。对一切有过法恩的善知识,在“观德不观过”这一点上无差别。而善知识对学人的恩德则有大小、深浅等的差别,比如那洛巴主要依止帝洛巴,阿底峡尊者以金洲大师为恩德最大的上师等。


子三、随念深恩应起敬重


【第三,随念深恩者。】


这里应当明确两点:一、随念深恩的目的,是为了发起对善知识的敬重心;二、随念深恩的方式,是依照《十法经》及《华严经》的偈文,结合自身实际,忆念师长恩德。


【《十法经》云:“于长夜中驰骋[ 驰骋:奔走。]生死,寻觅我者;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沉溺有海,拔济我者;我入恶道,示善道者;系缚有狱,解释我者;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息灭。”应如是想。】


《十法经》中说:我于长夜驰骋在生死旷野时,善知识以悲眼寻觅着我。我于长夜为愚痴暗覆盖,陷入迷梦时,善知识将我从梦中唤醒。我沉溺于三有海时,善知识将我拔济。我误入恶道时,善知识为我指示善道。我被系缚在三有牢狱中时,善知识为我解开系缚。我于长夜被烦恼病逼恼之时,善知识作大医王,为我疗治。我被贪等猛火焚烧时,善知识为做云雨,息灭我心中的热恼。应当按这样想。


【《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如是随念,痛哭流涕:‘诸善知识,是于一切恶趣之中救护于我,令善通达法平等性,开示安稳、不安稳道,以普贤行而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护送往赴一切智处,正令趣入法界大海,开示三世所知法海,显示圣众妙曼陀罗。善知识者,长我一切白净善法。’”】


《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如是随念善知识的恩德,不禁痛哭流涕。(人都会流泪,以大悲和感恩而流的泪水极为清净。在大悲猛利时,会难忍众生苦而流泪;念上师恩德时,也会由感恩而流泪。这样的泪水能滋润善根、净化心灵。)他说:诸善知识在一切恶趣中救护了我,让我善巧地通达诸法平等性,为我开示解脱安稳之道和轮回不安稳道。诸善知识以广大的普贤行海作为教授,为我指示能往趣一切智城的正道,护送我往赴一切种智之处,令我趣入法界大海。诸善知识为我开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知法海,为我显示圣众胜妙坛城。善知识,是您长养了我的一切白净善法。


【应如此文而正随念,一切句首悉加“诸善知识是我”之语,于前作意善知识相,口中读诵此诸语句,意应专一念其义理。】


应当按照这一段《华严经》偈文,真正地随念善知识的恩德,在每一句的开头都加上“诸善知识是我”这几个字(比如“诸善知识令我善巧通达法平等性”等)。忆念师恩的方法,是在自己心前作意善知识的相貌,口中读诵此等文句,内心专一地忆念每一句的义理。

当至心地忆念善知识深恩而达到真切时,自然如善财童子一样,因感念师恩而痛哭流涕。


【于前经中,亦可如是而加诸语。】


在前面所引的《十法经》经文中,也可这样加上“诸善知识是我”等的语句。


在以下所引的《华严经》偈文中,描述了善财童子依止弥勒大士时的心情。善财童子常常忆念善知识的恩德,他是以念恩心而前往亲近弥勒菩萨的。


【又如《华严经》云:“我此知识说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遍示菩萨威仪道,专心思惟而来此。”】


又如《华严经》所载,善财童子心想:我此善知识演说正法,普遍开示一切圣法功德及菩萨威仪行道,我是一心思惟善知识的深恩而来此地的。


【“此是能生如我母。”】


此善知识能生育我的慧命,如同我慈悲的母亲。

学人的慧命从哪里诞生呢?从依止善知识诞生。下至内心生起一刹那的善念,上至成就大乘五道十地的功德,都源于善知识传法教授的恩德。因此,善知识是生育我等法身慧命的慈母。


【“与德乳故如乳母,周遍长养菩提分,此诸善识遮无利。”】


善知识赐予我功德乳汁,周遍长养我的菩提分善根,遮止我趣入无利邪行,因此如同我的乳母。

在婴儿还不具生存能力的阶段,完全依赖乳母的精心养护,才得以成人。“长养”,是指给婴儿喂奶、喂食、澡浴、抚摸等。乳母恩德极大,她用自己身体精华的乳汁哺育幼儿,精心养育,使之成人。“将护”,是指幼儿学步时,乳母在一边细心保护,不使他摔倒受伤。当幼儿生病时,乳母悉心照顾,一步不离。比喻善知识长养学人的菩提分善根,遮止一切无利。(教导学人断除烦恼、恶业,免堕生死和恶趣,即是遮止无利。)


【“解脱老死如医王,如天帝释降甘雨,增广白法如满月,犹日光明示静品。”】


善知识就像大医王,把我从老死的大病中救出。又像天帝释普降甘露法雨,滋润我干枯的心田。他使我辗转增广善法,如满月般清净圆满。又像明朗的日光,为我显示寂静涅槃的法类。


【“对于怨亲如山王,心无扰乱犹大海,等同船师遍救护,善财是思而来此。”】


善知识怨亲平等,如山王般无偏无倚;善知识心无扰乱,如大海般平静,无论多么艰辛困苦,他的利他之心从无扰乱;善知识又像船师,以大无畏的气概,在惊涛骇浪中救护群生。善财我是思念着善知识的深恩,而前来此地的。


【“菩萨启发我觉慧,佛子能生大菩提,我诸知识佛所赞,由是善心而来此。”】


菩萨善知识启发了我的觉悟智慧,由此使佛子我能出生大菩提。我的诸善知识为如来所赞。我是以念恩之心而前来此地。


【“救护世间如勇士,是大商主及怙依,此给我乐如眼目,以此心事善知识。”】


善知识如同勇士,以勇猛的大菩提心救护世间;他又如伟大的商主,带领着无数有情趣往解脱宝洲;他又像巍然耸立的须弥山王,成为群生依仰的怙主;他如同眼目般赐予我安乐(由善知识启发,远离愚痴,照见实相,得大安乐)。我是以这等的念恩之心而承事善知识。

以上善财童子是由忆念师恩而生起了对师长的敬重意乐。在经中,多处出现了“善财是思而来此”、“以此心事善知识”等的文句,思念师恩是此中的关键。学人应当以善财童子为榜样,由随念师恩而发起对师长的敬重之心。


【应咏其颂而忆念之,易其善财而诵自名。】


应当边诵《华严经》颂文,边忆念师长的恩德,把里面“善财”二字换成自己的名字而念诵。


癸二、加行亲近轨理分五:一、总说亲近轨理 二、略说作师所喜之三门 三、广说作师所喜之三门 四、亲近之目的 五、亲近之时间


【第二,加行亲近轨理者。】


子一、总说亲近轨理


【如《尊重五十颂》云:“此何须繁说,励观彼及彼,应作师所喜,不喜应尽遮。金刚持自说,成就随轨范,知已一切事,悉敬奉尊长。”】


要言之,以加行亲近师长的轨理,如《事师五十颂》所说:对此何必多说呢,用心去观察上师所喜之事及不喜之事,尽量做上师所喜,遮止做上师不喜。金刚持亲自说,一切成就都依赖于上师。知道这一点后,任何行为都恭敬奉事上师。

【总之,应励力行,修师所喜,断除不喜。】


总之,要努力地去做,修做上师欢喜的事,断除做上师不欢喜的事。

归纳:

求解脱者,对上师所欢喜的一切事,都应当行持,对上师不欢喜的一切事,都应当断除,必须按这样来依止上师,因为:佛亲自说一切成就都必须依赖上师。

比喻:如果想获得所希求的财物,就需要依靠如意宝,因此需要对如意宝作净洁、祈祷等,才能获得所欲。


子二、略说作师所喜之三门


【作所喜者,谓有三门: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如教修行。】


做上师所喜之事,共有三方面:一、供献财物;二、身语承事;三、如教修行。其中,供献财物是下品所喜,身语承事是中品所喜,如教修行是上品所喜。


【如是亦如《庄严经论》云:“由诸供事及承事,修行亲近善知识。”又云:“坚固[ 坚固:菩萨异名。]由依教奉行,能令其心正欢喜。”】


如是,也如同《庄严经论》所说:由供事[ 供事:利养(供献财物)、恭敬。]、承事及修行这三者亲近善知识。又说:菩萨由依教奉行,能使善知识的心真正欢喜。

子三、广说作师所喜之三门分三:一、供献财物 二、身语承事 三、如教修行

丑一、供献财物


【其中初者,如《五十颂》云:“恒以诸难施,妻子自命根,事自三昧师,况诸动资财。”】


初者供献财物,如《事师五十颂》所说:常人难舍的妻、儿、生命等,尚且应恒时供献给誓言阿阇黎,何况变动无常而无实义的资财,更应当供献。


【又云:“此供施即成,恒供一切佛,此是福资粮,从粮得成就。”】


又说:如是恒时供养上师,等同恒时供养一切诸佛,这是极为殊胜的福德资粮,由积聚资粮而获得成就。

可见,向上师供献财物能得到殊胜利益。


【复如拉梭瓦云:“如有上妙供下恶者,犯三昧耶,若是尊长喜乐于彼,或是唯有下劣供物,则无违犯。”此与五十颂所说符顺,如云:“欲求无尽性,如如少可意,即应以彼彼,胜妙供尊长。”】


又如拉梭瓦所说:“如果自己有上妙供物,却只供养下劣之物,则犯三昧耶戒。如果是上师欢喜那种下劣供物,或者自己只有下劣供物,则无违犯。”这与《事师五十颂》所说相符,论中说:“欲求证得无尽的法身妙果,应当按照自己拥有可意财物数量的多少,就以彼等胜妙财物供养上师。”

【此复若就学者方面,以是最胜集资粮故,实应如是。就师方面,则必须一,不顾利养。霞惹瓦云:“爱乐修行,于财供养,全无顾著,说为尊重,与此相违,非是修行解脱之师。”】


而且,就学人来说,向上师供献财物是最殊胜的积集资粮,因此应当这样做;但就师长方面,必须要有不耽著利养的心。霞惹瓦说:爱乐修行,对财供养一点不贪著,可以说是善知识。与此相违,也就是不爱乐修行而耽著财物,则不是修行解脱所依的师长。

归纳:

应当尽量对善知识供献财物,因为:由供献财物就能与善知识的心亲近,而且能积集众多的资粮。

比喻:就像在四季都能生长庄稼的肥沃良田中,应当尽量播下种子。


丑二、身语承事


【第二者,谓为洗浴、按摩、擦拭及侍病等,当如实赞师功德等。】


第二身语承事,包括为师长洗浴、擦拭、按摩、侍病等一切身体应做的事(身承事),及如实称赞师长功德或为师长传话等一切语言应做的事(语承事)。《菩萨藏经》中说,要像承事诸佛一样承事善知识。

归纳:

学人需要以身体和语言承事善知识,因为:承事善知识如同承事一切诸佛,将产生极多的福德。

丑三、如教修行


【第三者,谓于教授遵行无违,此是主要。《本生论》云:“报恩供养者,谓依教奉行。”】


第三如教修行,是指对善知识所赐的教授遵行不违,这是亲近师长最主要的加行。《本生论》中说:报恩供养,即依教奉行。

《华严经》所述二十一种依师之心中的王子心,就是指如教奉行之心。如云:“应发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


【设若须随师教行者,若所依师引入非理及令作违三律仪事,如何行耶?】

问:如果凡事都必须随从师长的教令而行,那么在师长将我引入非理,或者令我做与三种律仪相违的事时,我应当怎么办呢?


【《毗奈耶经》于此说云:“若说非法,应当遮止。”《宝云》亦云:“于其善法随顺而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故于所教,应不依行。不行非理者,《本生论》第十二品亦有明证。】


《毗奈耶经》中针对这一点说:“如果师长宣说了非法(比如师长说:可以喝酒,可以非时而食,不必诵戒、安居等),则应当遮止。”《宝云经》也说:“如果是善法,就应当随顺而行。如果是不善法,就应当不随顺而行。”因此,对师长所教的非理之事或者与三乘戒相违之事,不应当依从而行。上述的“不行非理”,在《本生论·第十二品》中也有明证。

但要排除一种特殊情况,即不能以此衡量证悟者的上师与弟子的行为。


【然亦不应以此诸理,遂于师所不敬轻呰而毁谤等。如《尊重五十颂》云:“若以理不能,启白不能理。”应善辞谢而不随转。】


虽然如果师长教的是非理之事,可以不依从,但也不应当以此为理由,就对师长不敬、轻视、指责而毁谤等。应当如《事师五十颂》所说:“如果以理不能遵行,则应当向师长启白不能遵行的理由。”也就是应当婉言辞谢,而不随行非理。

归纳:

上师的一切合理吩咐都需要遵行,因为:一切共同及不共同的成就,都需要依赖上师的加持而获得,而上师的善说又是使弟子融入加持的方便。


子四、亲近之目的


【如是亲近时,亦如《庄严经论》云:“为受法分具功德,亲近知识非为财。”是须受行正法之分。】


如是在亲近时,也正如《庄严经论》所说:“是为了受取正法功德而亲近善知识,并不是为求财物。”也就是,必须领受、行持正法的方面。

意思是说,不论做哪一种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及如教修行的亲师加行,目的都是缘师长寻求受行正法。

【博朵瓦云:“差阿难陀为大师侍者时,谓若不持大师不著之衣,不食大师之余食,许一切时至大师前,则当侍奉承事大师。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诲未来补特伽罗。我等于法全不计较,虽少许茶悉计高低,谓师心中爱不爱念,此是心内腐烂之相。”】


博朵瓦尊者说:当年差遣阿难尊者做佛的侍者时,阿难提出:如果能不拿佛陀不穿的衣服,不吃佛陀多余的食物,允许任何时候都能到佛面前,就答应侍奉承事佛。阿难尊者如此慎重,用意是教诲未来的人在亲近师长时,应当一心求法,不求财物。而我等在法上全不计较,却对少许茶叶都计较高下,认为师长心里关心他、不关心我,这是内心腐烂之相。

“于法全不计较”:内心根本不计较是否获得了佛法,对法全无希求。“虽少许茶悉计高低”:对师长赐予的财物非常计较。可见其亲近师长的目的,在财不在法。


子五、亲近之时间


【亲近几时者,如博朵瓦云:“有一来者,是加我担,若去一二,是担减少,然住余处亦不能成,是须于一远近适中经久修习。”】


亲近善知识的时间以多久为合宜呢?按照博朵瓦尊者所说:来一个学人,我就增加一分负担;走了一两位,我的担子也减轻了一分。然而,弟子住在其它地方而不亲近,也不能成就。因此,必须有一种远近适中的安排,以便在善知识身边经久修习。

“远近适中”:“远”,指亲近的时间间隔太长,比如四个月亲近一次,就太疏远。“近”,指亲近的时间间隔太近,比如一天去几次,也让善知识劳累。因此,亲近的时间需要远近适中。

归纳:

寻求解脱的学人,在修行尚未获得稳固期间,需要亲近具足德相的善知识,因为:在离开了善知识的期间,道业就会荒废,不能遣除违缘、增长修行智慧。

比喻:在幼儿尚不能独立生存的一段时间里,必须依赖知道取舍、能精心养育的母亲。

阿底峡尊者也说:“在没有获得圣者地之前,不能离开上师。”《戒律根本颂》中说,修行人自己要独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精通经律论三藏;二、受比丘戒十夏以上。如果不具足,就需要依止师长。

学人应当善自审查,如果自己的心尚未得稳固,遇到违缘还不能转为道用,则表明内心还没有成熟。在此期间,不能远离善知识。如果过早地离师,就难以成就。


辛四、依止胜利分四:一、总说胜利 二、净除恶业、成就善根之殊胜利益 三、依止上师自然产生功德之利益 四、略言不如理依止的过患


【第四,亲近胜利者。】


壬一、总说胜利


【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离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


这一段所讲到的亲近善知识的胜利,以理成立如下:

一、近诸佛位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将使我趣近佛位,因为:依止您修习佛道极为快速,而且由使您生欢喜心,将产生极多福德。

比如,那洛巴如理地依止帝洛巴,即生便从资粮道疾速趣入佛地。米拉日巴如理地依止玛尔巴,即生也从初学者的地位一跃而获得究竟佛果。

二、诸佛欢喜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将使十方诸佛心生欢喜,因为:您是诸佛的化身,如果对您生起信心,十方诸佛现见之后会称赞说:“这是向上仰慕的人。”诸佛会如此赐予加持。

三、终不缺离大善知识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生生世世都不缺离大善知识,因为:如理依止师长的善业永无虚耗,以此无论生在何处,都将为善知识欢喜摄受。

四、不堕恶趣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将不堕恶趣,因为:通过依止您,一切受生恶趣的恶业都将无余胜伏。

五、恶业烦恼悉不能胜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能胜伏一切恶业和烦恼,因为:您在教诫对治烦恼的方便,依靠您的教授,便能截断造集恶业的相续,以及净除往昔所造的恶业。或者,依靠您的教授,即使恶业果报成熟,也能将其转为趣入菩提果的方便。

六、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终不违越菩萨所行,而且由对菩萨行具足正念的缘故,功德资粮将逐渐增长,因为:您将弟子安置在闻思修的加行中,而弟子也如教修行,以此必定会增长功德,此为法性规律的缘故。

七、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能成办现前及究竟的一切义利,因为法性无欺、因果不虚的缘故。

八、承事师长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

善知识,如理地承事您,能获得意乐和加行的善根,能作自他二利而圆满资粮,因为:遵从您的教授而修行,教证诸功德将如同上弦月般辗转地增长,由此将成就一切功德。

以上所说的依师利益出自《华严经》和《不可思议秘密经》。


【如是亦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正所摄受,不堕恶趣。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思念者,则不违越菩萨学处。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守护者,胜出世间。若诸菩萨承事供养善知识者,于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摄持者,诸业烦恼难以取胜。”】


如是,也如同《华严经》所说:善男子!如果菩萨为善知识真实摄受,则必定不堕恶趣。如果菩萨为善知识所思念,则不违越诸菩萨学处。如果菩萨为善知识所守护,则能胜出世间。如果菩萨承事供养善知识,则于一切菩萨行明记不忘而行持。如果菩萨为善知识摄持,则诸业烦恼难以取胜。


【又云:“善男子,若诸菩萨随善知识所有教诫,诸佛世尊心正欢喜。若诸菩萨于善知识所有言教安住无违,近一切智。于善知识言教无疑,则能近于诸善知识。作意不舍善知识者,一切利义悉能成办。”】


又说:善男子,如果菩萨随行善知识的所有教诫,诸佛世尊真正欢喜。如果菩萨对善知识的所有言教安住而不违背,则趣近一切种智。如果菩萨对善知识的言教信受不疑,则能亲近诸善知识。如果菩萨作意不舍善知识,则能成办一切义利。

这一段讲了依止师长极关键的四点:

一、由随顺教诫,能令诸佛真实欢喜;

二、由安住言教,能速疾成佛;

三、由信受言教,能与善知识亲近;

四、由作意不舍,能成办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义利。


【《不可思议秘密经》中亦云:“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应极恭敬依止、亲近、承事尊重。若如是者,闻善法故,成善意乐,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缘,造作善业、转趣善行,能令善友爱乐欢喜。由是不作恶业、作纯善故,能令自他不起忧恼。由能随顺护自他故,能满无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恶道诸有情类。是故菩萨应依尊重,圆满一切功德资粮。”】


《不可思议秘密经》中也说:善男子、善女人,应当用极恭敬的心依止、亲近、承事师长。如果能按这样实行,则由听闻师长的善言教,而熏成善意乐,由善意乐而使身口转成善加行,由意乐和加行贤善,一切时中都造作善业、转趣善行,由此能使善友爱乐欢喜。由不造作恶业、所作纯善,能使自他不起忧恼。由能随顺护持自他,而能圆满无上菩提之道,由此能利益趣向恶道的诸类有情。是故菩萨应当依止师长,圆满一切功德资粮。

这段经文中,依次讲到“闻善言教”、“成善意乐”、“成善加行”、“善友欢喜”、“无恶纯善”、“顺护自他”、“圆满菩提”、“利益有情”,以前前为因而生起后后,由此清晰地显示了由依止善知识而圆满一切功德资粮的成就历程。

以上是《华严经》和《不可思议秘密经》中所宣说的亲近善知识的殊胜利益。此外,在《事师五十颂》、《胜乐根本续》、《菩萨藏经》、《金刚鬘续》、《般若八千颂》等教典中也有宣说。


壬二、净除恶业、成就善根之殊胜利益


【复次由其承事知识,应于恶趣所受诸业,于现法[ 现法:现世。]中身心之上少起病恼,或于梦中而领受者,亦能引彼令尽无余。又能映蔽供事无量诸佛善根,有如是等最大胜利。】

复次,由承事善知识能使本需在恶趣中长劫受苦的深重罪业,只需现世中身心稍起病恼或在梦中领受,就消尽无余。而且,承事善知识能胜过供养承事无量诸佛的善根,有诸如此类的最大利益。


【《地藏经》云:“彼摄受者,应经无量俱胝劫中流转恶趣所有诸业,然于现法因疾疫等或饥馑等损恼身心而能消除,下至呵责或唯梦中亦能清净。”】

《地藏经》说:得善知识摄受的人,本应经历无量俱胝劫流转恶趣的所有恶业,在现世中由疾病或饥馑等损恼身心,就能得以消除,下至由善知识呵责或者仅仅在梦中领受也能清净。

可见,承事善知识是净除业障的极妙方便。


【“虽于俱胝佛所种诸善根,谓行布施或行供养或受学处所起众善,然彼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议。”】


即使在无量诸佛处种植的诸多善根,所谓行布施、作供养或受持学处等所生起的众多善根,也只需以上半日承事善知识的善根就能超胜。承事善知识所成就的功德不可思议。

可见,承事善知识是成就善根的无上方便。


【又云:“诸佛无量功德神变,应观一切悉从此出,是故应如承事诸佛,依止、亲近、供事尊重。”】


又说:应当观察诸佛不可计量的功德神变,都是从承事供养善知识而出生的。因此,应当如承事诸佛一样,依止、亲近、供养、承事善知识。

除了在《地藏经》中宣说了承事善知识具有消业、积善的极大利益之外,在《桑布札续》、《积聚续》、《日藏经》等中也有明确的宣说。


壬三、依止上师自然产生功德之利益


【《本生论》亦云:“悉不应远诸善士,以调伏理修善行,由近彼故其德尘,虽不故染自然熏。”】


《本生论》也说:恒时不应远离善知识,身口意按照调伏的方式,遵从善知识的言教而修善行。以这一亲近善知识的因缘,善知识的功德香尘即使不特意熏染,也会自然熏上。

就像栖息在金山上的所有鸟类,都显现为灿烂金色。又像在香厂中做香的工人,身体自然染上馨香。《普贤上师言教》也说:“打个比方来说,普通的一节树木落到玛拉雅山的檀香林中,经过数年之后,就会熏染上栴檀木的妙香,结果这节普通的木材也自然散发出芬芳的檀香味。同样,如果依止一位具相的高僧大德,久而久之,也会熏染上他的功德妙香,所作所为也都变成他们那样。”


壬四、略言不如理依止的过患


【博朵瓦云:“我等多有破衣之过,如拖破衣,唯著草秽,不沾金沙。其善知识所有功德不能熏染,略有少过即便染著。故于一切略略亲近,悉无所成。”】


博朵瓦说:我等多有如破衣般的过失,就像拖着破衣在地上行走,只会染著草上的污秽,而不会沾上金沙一样,善知识所具有的功德,不能熏染,略有过失就立即染著。因此,只是略略地亲近善知识,不会有任何成就。

此处教诫学人在依师期间,对师长观清净极为重要。只有恒时思惟善知识功德,并如教修行,才能避免破衣之过。


辛五、未依过患分三:一、今生来世衰损之过患 二、未生不生、已生退失之过患 三、亲近恶知识与恶友之过患


【第五,不依过患者。】


壬一、今生来世衰损之过患


【请为知识若不善依,于现世中遭诸疾疫、非人损恼,于未来世当堕恶趣,经无量时受无量苦。】


如果已拜为善知识而不如法地依止,则现世中将遭受疾病、非人的损恼,来世将堕恶趣,经无量时,受无量苦。


【《金刚手灌顶续》云:“‘薄伽梵,若有毁谤阿阇黎者,彼等当感何等异熟?’世尊告曰:‘金刚手,莫作是语,天人世间悉皆恐怖。秘密主,然当略说,勇士应谛听。我说无间等,诸极苦地狱,即是彼生处,住彼无边劫。是故一切种,终不应毁师。’”】


《金刚手灌顶续》中记载,金刚手菩萨请问佛:“如果有人毁谤阿阇黎,会感得何种异熟果呢?”

佛说:“金刚手,你莫这样问,天人世间都会生恐怖的。金刚手,然而还是说一说,勇士应谛听。我说无间地狱等极为苦楚的地狱界,即是彼等毁谤者的受生之处,他们将在无边际的时劫中沉陷地狱。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毁谤阿阇黎。”


【《五十颂》亦云:“毁谤阿阇黎,是大愚应遭,疾疠[ 疾疠:指瘟疫之外其它无法忍受的传染病。]及诸病[ 诸病:指传染病、瘟疫之外的其它疾病。],魔疫[ 疫:瘟疫。]诸毒死,王火及毒蛇,水罗叉盗贼,非人碍神等,杀堕有情狱。”】


《事师五十颂》中也说:若有人毁谤自己的阿阇黎,则此大愚人将遭受传染病、瘟疫及其它疾病,或着魔、中毒而死,也可能遭受王难,或为火所焚,为水所淹,为毒蛇咬噬,为罗刹、盗贼、非人、凶神等所杀。总之,将以种种方式横死,堕入有情地狱。


【“终不应恼乱,诸阿阇黎心,设由愚故为,地狱定烧煮。所说无间等,极可畏地狱,诸谤师范者,佛说住其中。”】


身为弟子,终究不应恼乱阿阇黎的心。如果因愚痴而妄为,则决定堕入地狱被烈火烧煮。佛说无间地狱等极为恐怖的地狱,即是彼等毁谤阿阇黎者的所住之处。

【善巧成就寂静论师[ 寂静论师:贤得巴论师。]所造《札那释难论》中,亦引经云:“设唯闻一颂,若不执为尊,百世生犬中,后生贱族姓。”】


善巧成就的寂静论师在他所造的《札那释难论》中,也曾经引用佛经说:即使在某人之前只听过一颂法义,如果心中不执为师长,也将在一百世中堕落为犬,并在脱离恶趣转生为人时,生为下贱种姓。

归纳:

如果不如法地依止善知识,则会产生无量不可爱乐的果报,因为毁谤善知识就等同毁谤了一切诸佛,以善知识的功德等同诸佛,恩德超胜诸佛的缘故。

比喻:如果违背了帝王旨意,不仅得不到赏赐,还将遭受极其严厉的惩罚。


壬二、未生不生、已生退失之过患


【又诸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如《现在诸佛现证三摩地经》云:“若彼于师住嫌恨心,或坚恶心,或恚恼心,能得功德,无有是处。若不能作大师想者,亦复如是。若于三乘补特伽罗说法比丘,不起恭敬,及尊长想,或大师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无有是处。由不恭敬,沉没法故。”】


而且,以不如法依止善知识的罪障,未生的功德将不得生起,已生的功德将逐渐退失。如同《现在诸佛现证三摩地经》所说:如果有人对师长怀嫌恨心,或者怀坚恶心或恚恼心,此人能获得功德,绝无此理。如果对师长不能作大师想(佛想),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对于三乘的说法比丘,不能发起恭敬,以及作尊长想或作大师想,那么此人能获得未得之功德,或者能使已得的功德不退失,绝无此理,因为由不恭敬将使正法沉没故。

在圣教中还提到,即使对其他毁谤者,也不能一同进餐,甚至不能拿他手中的东西,否则将不得成就。密宗《大幻化网》、《密集金刚》、《显灯》等中也如是宣说。

归纳:

毁谤善知识将不会获得任何成就。譬如秋天,地面的热气收回地层,致使冬天无法生长草木。


壬三、亲近恶知识与恶友之过患


【设若亲近不善知识及罪恶友,亦令诸德渐次损减、一切罪恶渐次增长,能生一切非所爱乐,故一切种悉当远离。】


假使亲近了恶知识和恶友,也将使自己原有的功德逐渐损减、一切罪恶渐次增长,能产生一切不可爱乐的果报。因此,任何情况下,都应当远离恶知识与恶友。


【《念住经》云:“为贪嗔痴一切根本者,谓罪恶友,此如毒树。”】


《念住经》说:成为贪嗔痴一切罪恶的根本,即是罪恶之友。他就像毒树一样,谁接近,就会染上剧毒,而引发无量苦患。

【《涅槃经》云:“如诸菩萨怖畏恶友,非醉象等,此唯坏身,前者俱坏善及净心。”】


《涅槃经》说:诸菩萨怖畏恶友超过怖畏醉象等。因为醉象只毁坏人的肉身,而恶友不但毁坏人的肉身,还毁坏他内在的善根和清净心。


【又说彼二:一唯坏肉身,一兼坏法身;一者不能掷诸恶趣,一定能掷。】


经中进一步说到二者的差别:一、醉象只毁坏人的肉身,恶友则不但毁坏人的肉身,还毁坏人的法身;二、醉象只能将人踩死,却不能把人抛下恶趣,而恶友则一定能把人抛下恶趣。所以,恶友比醉象更加可怕。


【《谛者品》亦云:“若为恶友蛇执心,弃善知识疗毒药,此等虽闻正法宝,呜呼放逸堕险处。”】


《谛者品》也说:如果自己的心被恶友毒蛇攫住了,就会抛弃善知识疗治三毒的妙药,此等人虽然听闻了正法如意宝,呜呼!却仍然放逸,堕入恶趣险处。


【《亲友集》云:“无信而悭吝,妄语及离间,智者不应亲,勿共恶人住。”】


《亲友集》说:无信心、悭吝、爱说妄语及说离间语的人,智者不应亲近,切莫与恶鄙之人结交共住。


【“若自不作恶,近诸作恶者,亦疑为作恶,恶名亦增长。人近非应亲,由彼过成过,如毒箭置囊,亦染无毒者。”】


如果自己不作恶而亲近了作恶者,也会被怀疑是作恶者,由此恶名也将增长。人要亲近了不该亲近的人,就会被他的过失沾染,而成为有过失,这就像把毒箭放入箭囊,其它无毒的箭也被沾上毒一样。

又像一袋土豆里只要有一颗腐烂,其它土豆就会很快跟着腐烂;一瓶水中滴入了一滴毒液,所有的水都会变成毒液。同样道理,由亲近恶友,不久就会沾染三毒而失坏自心。


【恶知识者,谓若近谁,能令性罪、遮罪恶行诸先有者不能损减,诸先非有令新增长。】


所谓恶知识,是指亲近了他,就会使性罪和遮罪的恶行,先前已有的不能损减,先前无有的新生增长。

问:如何远离恶知识呢?答:不接触便能远离。


【善知识敦巴云:“下者虽与上伴共住,仅成中等;上者若与下者共住,不待劬劳而成下趣。”】


善知识敦巴说:下等者与上等者共住,只能成为中等;上等者与下等者共住,不必费力就沦为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