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满

戊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 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

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

己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分四:一、正明暇满 二、思其义大 三、思惟难得 四、摄义

初中分三:一、正明暇满;二、思其义大;三、思惟难得。

有人疑惑:观修暇满本来可以归摄在下士道的法类中,为何宗大师要单独把它放在道前基础当中?

答:此处正明暇满人身,是在道前认定整个三士道修行的所依身,所以是三士道的共要,并且,以暇满义大、难得而对有暇身劝取心要,也是总的从三士道来说的。因此,作为三士道共同所摄的内容,有必要把观修暇满的内容单独放在道前基础当中。

此外,若把观修暇满的内容放在下士道当中,就很难有上述认识,而且容易产生“于有暇身劝取心要”等内容只属于下士道的误解,所以理应放在道前基础中。寂天菩萨在《集学论》和《入行论》中首先宣讲暇满,也是这个道理。

庚一、正明暇满分二:一、闲暇 二、圆满

初中分二:一、闲暇;二、圆满。 今初

一般而言,对于修道的所依身,《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等中讲到需有八种异熟功德,世亲菩萨在《宣说其功德论》等中宣说需有增上生的七种功德,《亲友书》、《大乘庄严经论》中宣说“四妙轮”等。本论则根据龙树菩萨的《集经论》和寂天菩萨的《入行论》、《集学论》等,宣说修道的所依必须具足八闲暇与十圆满。

辛一、闲暇分二:一、闲暇之义 二、八无暇

壬一、闲暇之义

如《摄功德宝》云:“由戒断诸畜趣体,及八无暇常得暇。”谓离八无暇即是其暇。

如《般若摄颂》中说:“由持戒断除海居、散居等各种旁生的身体和八种无暇之身,而常常获得闲暇。”这是说,远离八种无暇就是闲暇。

壬二、八无暇

八无暇者,如《亲友书》云:“执邪倒见生旁生,饿鬼地狱无佛教,及生边地懱戾车,性为騃哑长寿天,于随一中受生已,名为八无暇过患,离此诸过得闲暇,故当策励断生死。”

所谓“八无暇”,就是像《亲友书》中所说:执持邪见,转生在旁生、饿鬼、地狱之中,生在没有佛教的暗劫中,生在边地成为懱戾车(边地未开化的野蛮人),生性呆哑,生在长寿天,在以上任何一种当中受生之后,就称为八无暇过患。远离这八种过患,就是获得闲暇,所以应当努力断除生死。

轮回是依靠业惑而出生的,所以所谓“应当策励断生死”,就是应当努力断除业惑,那么生死自然会息灭。

以下分别解释八种无暇,并说明属于无暇的原因。

此复若无四众游行,是谓边地。愚哑缺耳、断支节等,名根不具。妄执无有前世后世、业果、三宝,是邪见者。无佛出世,名无佛教。

没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游行的地方,称为“边地”。愚痴、聋哑、身体支节残缺不全等,称为“根不具足”。妄执没有前生后世、业因果和三宝等,是“执邪见者”。所处的时代没有佛陀出世,叫做“无佛教”。

四中初二及最后者,不能了解应取应舍,第三不能信解正法。

这一段是说明,前面这四种之所以是无暇的原因。

上述四种当中,因为最初二者(生于边地和根不具足)和最后一者(无佛教),都不能够了解何者应取何者应舍,而第三执著邪见者是不能信解正法,所以都无缘修学正法。

边地与中土都有地域和佛法两种。“地域中土”,是指印度金刚座等,是贤劫千佛成道之处,此外其它地方都称为“地域边地”。此处是指佛法的中土与边地,即:有四众游行的地方,就是“佛法中土”;没有四众游行之处,就是“佛法边地”。如果转生边地则无缘听闻佛法,因此无法了知取舍之处。此外,诸根不具全,也没有能力了解佛法,例如:哑巴无法言说,聋子不能听闻,痴呆能听会说却不能解义,这些都是了解佛法的严重障碍。若生在无佛出世的时代,处在没有正法光明的暗劫中,则连三宝的名字也听不到,更无缘了知佛法。第三种执持邪见,是坚固执著与佛法相违的邪见,因此即便听到佛法也会由于邪见障碍而无法产生信解。由于上述原因,所以这四种都是无暇。

三恶趣者,极难发生修法之心,设少生起,亦因苦逼不能修行。

旁生、饿鬼和地狱这三恶趣的众生业障极重,所以很难发起修法的善心,即使稍微生起,也会因为痛苦逼迫而不能趣入修行,因此三恶趣都属于无暇。

以下解释长寿天的范围,及其属于无暇的原因。

长寿天者,《亲友书释》中说是无想及无色天,《八无暇论》中亦说常为欲事散乱诸欲界天。

所谓“长寿天”,在印度大慧论师的《亲友书释》中说,长寿天是无想天和无色界天,而在马鸣菩萨的《八无暇论》中则说,经常为了妙欲散乱的欲界诸天,也属于长寿天。所以长寿天可以理解为无想天、无色界天和欲界天。

无想天者,对法中说,于第四静虑广果天中,处于一分如聚落外阿兰若处,除初生时及临没时,余心心所现行皆灭,住多大劫。无色圣人非是无暇,故是生彼诸异生类。以无善根修解脱道,故是无暇。恒散欲天,亦复如是,故说彼等亦名无暇。

这一段当中,分别说明了无想天、无色界天和欲界天都是无暇的原因。

所谓“无想天”,在小乘《俱舍论》中说:无想天位于色界第四静虑的广果天中,一个像聚落外面的阿兰若处。生于无想天的有情,除了刚出生和临死时会起念之外,其它时间心与心所的活动全都停止,这样安住很多个大劫。以无色界天来说,无色界的圣人不是无暇,所以无暇是指转生在无色界的凡夫。因为转生无想天和无色界的凡夫没有修习解脱道的善根,所以是无暇。另外,恒时在妙欲中散乱的欲界诸天,也是无法生起修法的善心,所以说诸欲界天也称为无暇。

如《亲友书释》云:“此八处中,以无闲暇修作善品,故名无暇。”

如《亲友书》广释中所说:“在这八处当中,因为没有闲暇修行善法,所以称为无暇。”

辛二、圆满分二:一、五种自圆满 二、五种他圆满

第二,圆满分二。

壬一、五种自圆满分二:一、真实 二、释词

癸一、真实

五自圆满者,如云:“人生中根具,业未倒信处。”

“五种自圆满”,就是获得人身、生在中土、诸根具足、业未颠倒、信解依处。

以下分别解释这五者。

一、获得人身

获得人身就能知言解义。

二、生在中土

言生中者,谓能生于四众弟子所游之地。

所谓“生中”,即生在佛法的中土,也就是能生在有四众弟子游行的地方,而不是生在没有四众游行、没有贤圣的边地。

三、诸根具足

诸根具者,谓非騃哑,支节眼耳皆悉圆具。

“诸根具”,即不是痴呆、聋哑,身体支节、眼耳等具全。由于不是呆哑,所以堪能理解法义;由于诸根健全,所以堪能精勤修习善法。

四、业未颠倒

业未倒者,谓未自作或教他作无间之罪。

“业未颠倒”,是指没有亲自作或者教他作五无间罪。依小乘的观点,若曾自作或教他作五无间罪,则现身决定不能证得贤圣的果位。

五、信解依处

信依处者,谓信毘奈耶是世出世一切白法所生之处。毘奈耶者,此通三藏。

“信依处”,即信解三藏是出生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法的依处。《菩萨地》说:“言信处者,谓信如来教法。”此处“毘奈耶”通指经律论三藏,不只是指律藏。《菩萨藏经》说:“毘奈耶者,调伏烦恼,调伏堕罪。”

若从反面来说,信解依处就是不信解邪恶处,即不对诸邪天以及外道处所发清净信心。众生能够信解佛法,实乃前世的善根力所致,如《瑜伽师地论》说:“由彼前生,于佛圣教善说法处,修习净信,长时相续,由此因缘,于今生中,唯于圣处发生信解,起清净心。”

癸二、释词

为何上述五者称为“自圆满”呢?

此五属于自身所摄,是修法缘,故名自满。

因为这五者属于自己的相续所摄,而且是修法的助缘,所以称为“自圆满”。

“属于自身所摄”即“自”的涵义,“是修法缘”是“满”的涵义。

《瑜伽师地论》中说:“获得人身”是众同分圆满,也就是与人同分之圆满;“生于中土”是处所圆满;“诸根具足”是依止圆满;“业未颠倒”是无业障圆满;“信解依处”是无信解障圆满。也就是对照自身来说,因为自己已是人类的同分,处所也很圆满——生在能够修学佛法的地方,又具足依止圆满——依止健全的六根,堪能了知取舍与精进修法,而且没有障碍成就的严重业障,又没有障碍信解的邪见等,这样自身便具足了修法的顺缘,所以称为自圆满。

壬二、五种他圆满分三:一、真实 二、释词 三、断疑

癸一、真实

五他圆满者,如云:“佛降说正法,教住随教转,有他具悲愍。”

“五种他圆满”,即佛陀出世、宣说正法、教法住世、法住随转、有他悲愍。

一、佛陀出世

言佛降世或出世者,谓经三大阿僧祇劫积集资粮,坐菩提座现正等觉。

所谓“佛陀降世或者出世”,即佛陀历经三大阿僧祇劫圆满积集福慧二种资粮,在菩提座上现前正等觉而成佛。

二、宣说正法

说正法者,谓若佛陀或彼声闻宣说正法。

“说正法”,即佛陀出世以后,由佛陀或其声闻弟子宣说正法。

此处“声闻”应从广义理解,即包括了菩萨声闻与小乘声闻,因为二者都是听闻佛的音声而得法,所以都称为声闻。

三、教法住世

教法住世者,谓从成佛乃至未示入般涅槃,胜义正法可现修证,未坏灭故。

“教法住世”,即从佛陀成道乃至没有示现入般涅槃期间,胜义正法可以现前修证,并未坏灭的缘故。

世俗正法与胜义正法,合称“二种正法”。世俗正法是指名句文身的三藏教典;胜义正法是指无漏圣道,即无漏根、力、觉支、道支。

四、法住随转

法住随转者,谓即如是证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证如是正法众生,即如所证,随转随顺教授教诫。

“法住随转”,即如是现证胜义正法的圣者,当他了知有能力修证如是正法的众生时,就按照自己所修证的佛法,为他们传授随顺其根机的教授教诫。也就是说,胜义正法住世,而且有圣者能为所化众生传授随顺其根机的教授教诫。

“随顺教授教诫”,即随顺所化根机的教授教诫。

五、有他悲愍

他悲愍者,谓有施者及诸施主与衣服等。

“他悲愍”,即有布施者和施主们为修法者提供衣服等生活资具。

癸二、释词

为何上述五者称为“他圆满”呢?

此五属于他身所有,是修法缘,故名他满。

因为这五者都是属于他相续所有,而且是修法的顺缘,所以称为“他圆满”。

这五者分别是,大师圆满、世俗正法施设圆满、胜义正法安住圆满、胜义正法随转圆满、随顺资缘圆满。即从外在条件来说,因为大师佛陀出世并且宣说教法,胜义正法可以现前修证并未坏灭,而现证胜义正法的圣者,又能为众生随转教授教诫,还有施主提供衣食等顺缘,这样便具足了圆满的外在条件,所以称为他圆满。

癸三、断疑

对于上述他圆满的涵义,有人疑惑:若按这样解释,则如今不是佛世,所以无法具足前四种他圆满。

对此宗大师解释说:

《声闻地》中所说前四他圆满者,现在不具,然说正法、法教安住、随住法转,尚有随顺堪为具足。

虽然《声闻地》中所说的前四种他圆满,现在都不具足,但是如今仍有代表佛陀的善知识在宣说正法,而且胜义正法也还安住世间,现证胜义正法的圣者也能为众生随转教授教诫,所以还能具足他圆满的随顺分(相似分)。

《声闻地》的教证,是从佛陀亲自住世和转法轮的角度来说的。而现在虽然没有佛亲自出世宣说正法,但仍有代表佛陀的善知识出世说法,而且法教住世、法住随转,因此现今也能具足他圆满的随顺分。

具足上述八种闲暇、十种圆满的人身,就是暇满人身。

庚二、思其义大分四:一、观察究竟利大 二、观察暂时利大 三、如是空耗所依的过患 四、思已当发取心要欲

辛一、观察究竟利大分四:一、为引毕竟乐故必须修习正法 二、真实观待究竟而思惟利大 三、彼二摄义 四、思惟后劝取心要

壬一、为引毕竟乐故必须修习正法

第二,思惟暇满利大者,为欲引发毕竟乐故,若未清净修习正法,仅为命存以来引乐除苦而劬劳者,旁生亦有,故虽生善趣,等同旁生。《弟子书》云:“犹如象儿为贪著,深井边生数口草,欲得无成堕险坑,愿现世乐亦如是。”

第二,“思惟暇满人身的义利重大”,即:为了引发究竟的安乐,我们必须利用人身修习正法。假若没有利用人身修习正法,仅仅为了在有生之年得到安乐遣除痛苦而辛勤劳作,那这种引乐除苦的本能旁生同样也有,因此虽然生在善趣贵为人身,实际却和旁生一样。月官菩萨在《弟子书》中说:犹如小象为了贪著深井旁边的几口青草,而想要获得,然而非但所求不成,反而堕入了险坑。同样,若希求今生的安乐,结果也只有堕入三恶趣而已。

“象儿”是比喻没有清净智慧的人,“数口草”是比喻现世的小利,“深井”比喻三恶趣。

下面以问答的方式分析这一段内容。

问:人生目的是什么?

答:“为欲引发毕竟安乐”,即依靠此珍宝人身来引发自身究竟的安乐,并且帮助众生引发究竟的安乐,这才是人生最崇高的目的。

问:达成这个目标的因是什么?

答:能够达成这个目标的因就是“清净修习正法”,即只有将人身完全投入于修法,才能引发自他究竟的安乐。所以,只要存活一天,就必须修行一天,修行是我们终生唯一有意义的事。

问:为什么说不修法的人身等同旁生?

答:旁生与生具有觅食求偶的本能,它们终其一生唯一追求现世的安乐。然而,人类崇尚文明,具备探寻真理和反观觉悟的智慧,所以若不以人身修习正法,而只是为了此生引乐除苦而追求饮食男女,则与旁生无异,丝毫体现不出人身的宝贵。人身的可贵,在于具有发展智悲的能力,这是其他众生所没有的,所以只有将人身用于修行,才能显出人身的价值,而具有实义。

问:以人身追求现世安乐的结果将会如何呢?

《弟子书》中说,愚夫因为贪欲而追求少许现世的安乐,结果不但得不到,反而会堕入恶趣的险坑。因为一切安乐的来源唯一是清净的善心,若以贪欲推动而追求安乐,一切所作都将成为恶趣之因。

壬二、真实观待究竟而思惟利大

总之修行如是正法,特若修习大乘道者,任随一身不为完具,须得如前所说之身。

“总”是指从修行三乘正法方面总说;“特”是指从修行大乘方面别说。

总的修行三乘正法,特别若要修习大乘道者,并不是任何一种所依身都能具足修法的条件,所以必须获得像前文所说的暇满人身。

此段总说修法的所依,必须是暇满人身。

下面以教理成立:堪能修行大乘胜法而且极易圆满成就的所依,唯一是暇满人身。

如《弟子书》云:“善逝道依将成导众生,广大心力人所获得者,此道非天龙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

这个教证的重点是在说明,唯有依靠人身才能获得修习大乘的广大心力。

如《弟子书》说:佛道的所依,是能够成办引导众生趣入佛地的广大心力,而这种广大的心力只有依靠人身才能获得,不是天龙所能获得,也不是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等所能获得。

“善逝道依”,是指佛道的所依,即布施、持戒、安忍等菩萨道之所依。

“将成导众生广大心力”,即能成办引导众生趣入佛地的广大心力,也就是能荷负将一切众生无余引往佛地重担的广大心力。

“人所获得者”,即依靠人身才能获得如此广大的心力。

“此道非天龙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天龙八部虽然极具能力,但彼等心力不如人类,只有人才具有大乘道的所依——堪能行持二利的广大心力,所以能够成佛。

“天”,指三界诸天,即梵天、帝释等,为天龙八部之一。

“龙”,指龙神,即难陀跋难陀等,天龙八部之一。

“非天”,即阿修罗,天龙八部之一。阿修罗前世也修布施等福德,但由于竞争心极强,所以在果报上有天人之福而无天人之德,因此称为非天。

“妙翅”,梵语迦楼罗,又名金翅鸟,天龙八部之一。金翅鸟棲息在四天下的大树之上,两只翅膀距离三百三十六万里,以龙为食。

“持明”,即依靠诵持咒语或药力而成就神通力的世间仙人。

“似人”,梵语紧那罗,是帝释的奏法乐神,天龙八部之一。因为看起来像人,只是头上有角,所以汉文经典中称为“人非人”。

“腹行”,梵语摩睺罗伽,天龙八部之一。因其身体像人而头为蛇头,所以也称为大蟒神。

《入胎经》亦云:“虽生人中亦具如是无边众苦,然是胜处,经俱胝劫亦难获得。诸天临没时,诸余天云:‘愿汝生于安乐趣中。’其乐趣者,即是人趣。”诸天亦于此身为愿处故。

此段重点是说,即便是诸天也以人身作为希愿处。

《入胎经》中也说:“虽然生在人道当中也有如是无量无边的痛苦,但人道却是殊胜的生处,纵然经过俱胝劫的时间也难以得到。诸天临终时,其余天人会祝愿他:‘愿你转生在安乐趣中。’这个安乐趣就是指人道。”因为诸天也是以人身作为希愿处的缘故。

又有欲天昔人世时,由其修道习气深厚,堪为新证见谛之身,然上界身则定无新得圣道者。如前所说,欲天亦多成无暇处。故于最初修道之身,人为第一。

此段说明,最初修道所依的身体,人身胜过天身。

而且,就天身来说,虽然有一种特殊情况,即:有些欲天因为过去生做人时修道的习气深厚,所以堪为新证四谛(最初见道)的所依身,然而除此之外,依靠上界(色界、无色界)的所依身,决定没有最新获得见道的可能。而且如前所说,欲天也多数成了无暇之处。因此,最初修道的所依身,以人身最为第一。

《俱舍论》说:“由上无见道,无厌及经故。”色界、无色界天人不可能有新得见道者,因为没有厌离心以及经中如此宣说的缘故。上界天人耽著禅乐,所以无法产生厌离、生起圣道,而且经中也说:首先是在欲界中获得见道。

此复俱卢洲人不堪为诸律仪所依,故赞三洲之身,其中尤以赡部洲身为所称叹。

此段通过比较四洲的人身,而赞叹赡部洲身最为第一。

此外,再从人身来看,北俱卢洲的人身不堪成为诸律仪的所依,因此赞叹其余三洲的人身,而且在这三洲人身当中,尤其以南赡部洲的人身最值得称叹。

为什么说南赡部洲的人身最值得赞叹呢?

因为南赡部洲是业力之地,人类造业不论善恶,都会快速成熟,所以南洲人身是很有能力的所依身。

壬三、彼二摄义分三:一、从能成就解脱的角度宣说 二、从能成就佛果的角度宣说 三、从能即生成就金刚持双运身的角度宣说

癸一、从能成就解脱的角度宣说

从能够成就解脱的角度来说,依靠暇满人身能够成办小乘解脱之因——戒定慧三学,其根据如下:

一、从得戒的角度,说明人身具义

因为其他非人的所依和北洲的人身,不能获得出离心摄持的戒律,只有三洲人身才能获得,《戒律根本颂》、《俱舍论自释》等中也如此宣说的缘故。

二、从成就静虑的角度,说明人身具义

因为依靠人身可以新生四禅八定,而三恶趣和无想天等的所依身,则由于异熟障而无法产生新的静虑,《俱舍论》中也如此宣说的缘故。

三、从最新获证无常等的角度,说明人身具义

因为依靠人身能够新获见道,而以色、无色界之上界身则不能新获见道,《俱舍论》和《亲友书》中也如此宣说的缘故。

由此可知,依靠暇满人身能够获得小乘的解脱果,所以具有大义。例如,佛世时六群比丘中的邬陀夷,就是依靠人身而获证阿罗汉果。

癸二、从能成就佛果的角度宣说

从能够成就佛果的角度来说,获得暇满人身具有大义。因为成佛道度众生所依的广大心力,唯以人身才能获得,所以依靠人身很容易圆满地行持成佛之因——所依菩提心和能依六度万行。相比之下,依靠其他所依身则不能如此容易、圆满地行持。例如,悉达多太子即依靠人身发起菩提心,而成就无上菩提。

癸三、从能即生成就金刚持双运身的角度宣说

从能即生成就金刚持双运身的角度来说,获得暇满人身具有大义。因为只有胎生具足六界等,能够即生现前双运身,而其余所依身则不能。其根据是:若欲即生成就佛果,必须依靠气脉明点等修习圆满次第的大乐智慧等,而其余所依身都没有这些条件。例如,布玛莫扎和米拉日巴等,就是依靠人身而即生成就金刚持双运身。

总之,暇满人身是成办三乘菩提的殊胜所依。

以究竟的佛果来说,它的因是愿行菩提心,而只有依靠人身才能引发如此广大的心力。其余天龙八部等虽然具有神通和福报,诸根也极具能力,但除了极少数的之外,其余都无法发起猛利的菩提心。

以小乘的解脱来说,它的因是戒定慧三学,而唯有人身才能获得出离心所摄持的戒律,而且人中的北洲人身无法得戒,只有其余三洲人身能得,而三洲中又以南洲人身最为殊胜。此外,必须依靠人身,才能得到以第九住心入大地所获的修所成慧,乃至现证四谛而见道。天人当中除了极少数的欲天之外,其余都不可能见道。

通过上述理由即可成立,成就圣道之所依,唯以人身最为殊胜。

暇满人身既然具有如此殊胜的功德,那么我们理应把人身用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也就是应以人身摄取三士道的心要。

壬四、思惟后劝取心要

是故应当作是思惟:我今获得如是妙身,何故令其空无果利?我若令此空无利者,更有何事较此自欺、较此愚蒙而为重大。曾数驰奔诸恶趣等无暇险处,一次得脱,此若空耗仍还彼处者,我似无心,如被明咒之所蒙蔽。由此等门应数数修。

因此,应当这样思惟:如今我已获得如此善妙的人身,为什么却让它白白空耗而没有成办利益呢?我如果让暇满人身就此空耗,而没有成办任何利益,那还有什么事比这种自欺和愚昧更加严重的呢?决定没有比空耗人身更愚昧、更严重的事情了!曾经无数次奔驰在恶趣等无暇险恶之处,这一次我好不容易暂时脱离,有了修法的闲暇,如果白白浪费此有暇身,仍然堕入无暇险处,那我岂不就像被明咒迷惑,成了没有辨别利害心识的无心者。应当通过这些方面,再三地思惟修习。

如圣勇云:“得何能下种,度生死彼岸,妙菩提胜种,胜于如意珠,功德流诸人,谁令此无果?”

如马鸣菩萨所说:获得何种所依身能够播下度越生死彼岸的解脱种子,又能播下善妙菩提的殊胜种子,它的功能胜过如意宝珠,一切功德都依靠人身流出,对如此殊胜的人身,智者谁会让它空耗而不生果利呢?

“得何能下种”:“得何”是指获得何种所依身。“能下种”有二:一、是能播下超越生死的解脱种子;二、是播下成佛的种子,也就是依靠暇满人身能够成办三乘的解脱果和无上的菩提果。

“度生死彼岸”是从解脱的角度而言,即三种菩提。

“胜于如意珠”,这是比较如意宝珠和暇满人身二者的功德。如意宝虽能满足祈求者的愿望而赐予衣食等受用,但却无法赐予解脱;相比之下,依靠暇满人身则能获得三乘解脱,所以其价值远胜十万个如意宝。

“功德流诸人”:“流”是相续不断的意思,即一切功德皆依人身流出,人身是出生功德的所依,故说“功德流诸人”。

“谁令此无果”:“谁”是指有智慧的人,智者谁会让如此宝贵的人身不生功德而白白空耗呢?他肯定会善用人身来摄取佛法的心要。下等者应摄取增上生的心要,中等者应摄取解脱的心要,上等者当摄取佛果的心要。如果这三种心要都没有摄取,那就是最没有智慧的愚者,终究只有失坏自身而已。

《入行论》亦云:“得如是暇已,我若不修善,无余欺过此,亦无过此愚。”

《入行论》也说:获得如此殊胜的暇满人身之后,我如果不利用此身修行善法,则没有哪一种欺诳胜过这种自欺,也没有哪一种愚痴超过这种愚痴的!

“若我解是义,愚故仍退屈,至临命终时,当起大忧恼。若难忍狱火,常烧我身者,粗猛恶作火,定当烧我心。”

如果我已了解人身具有重大的义利,却仍然因为愚痴而退怯,不能努力修善,那么到临终死亡之时,我肯定会生起巨大的忧恼。死后恶业的果报成熟时,如果难忍的地狱烈火长时焚烧我的身躯,则粗猛的追悔之火也必将烧灼我的心。

以上两段中各有一个“愚”字,前一个“愚”是无知的愚;后一个“愚”是知而不行的愚。

什么是“无知的愚”呢?就是不了知人身八暇十满的体相,以及它的义大、难得。身为人却不知道人身的体相、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反以人身造作恶业而失坏自身,所以再也没有比这更愚痴的。

什么是“知而不行的愚”呢?即明知人身珍贵不应空耗,唯一应当用之修善,却仍被无明习气牵引,以各种理由退缩拖延,迟迟不肯投入修行,甚至行持恶业。这就是自我欺骗、明知故犯的愚痴。

“至临命终时,当起大忧恼”:心中明知人身珍贵,却仍让它无意义地空耗,不但没有利用人身成办殊胜果位,反而在放逸中造作无量罪业。这样到了临终时,在一般的忧恼之上,又增添了强烈的悔恨,这种大忧恼远远胜过一般的忧恼,故名“大忧恼”。

“粗猛恶作火,定当烧我心”:“恶作火”即内心追悔之火。就像爱财者白白失去财物时,必定心生悔恨之火,凡夫对一般身外之物尚且如此,何况人身是无价的如意宝,一旦因为空耗而失坏如意宝般的人身,甚至用它来造作恶业,则堕落地狱时,粗猛的追悔之火定会烧灼自己的心。

“难得利益地,由何偶获得,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狱,如受咒所蒙,我于此无心,何蒙我未知,我心有何物?”

极其难得、能够出生一切暂时与究竟利益的人身,凭什么能够偶然获得呢?若我有此认识,却仍然被引入地狱,那就像被咒术蒙蔽一样,对‘暇满’义大难得没有珍惜善用之心,是什么蒙蔽了我的心,使我不能觉悟呢?我心中究竟有什么东西在作祟呢?

“难得利益地,由何偶获得”:“利益地”是指人身,因为暇满人身是出生一切利益的所依,故称为“利益地”。如此难得之人身,绝对不是无因无缘偶然便能获得,只有聚合无量因缘才能得到,也就是必须以净戒为根本,以布施等福德为助缘,以无垢净愿摄持,才能现前具足所有修行条件的暇满人身,而成为出生一切利益之地,所以称为“难得利益地”。

“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狱,如受咒所蒙”:“我如有知”是指我如果有这样的认识,不是善知识没有传授,也不是自己痴呆不能解义,而是听闻之后能够了解暇满义大难得的意义。“仍被引入狱”,自己堕入地狱并不是被别人引入的,是由于被自己的颠倒心蒙蔽,而在世间八法中浪费人身,放逸造恶所导致的。“受咒所蒙”,即被咒术蒙蔽之后,失去理智而造作非法行,这是比喻没有理智的状态。

“我于此无心”:“此”是指暇满人身义大难得;“无心”是指没有珍惜、善用人身的善心。虽然已经了知暇满人身义大难得的道理,但是在日常行为当中,根本没有珍惜、善用人身的清净善心,所以无法真实趣入法义。这就是无心的状态,犹如灯影没有光明。

“何蒙我未知,我心有何物”:“未知”即不能反省、不自觉的状态。天天都处在如此严重的颠倒当中,恣意虚度人身,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的心,使我不知醒悟,我心中到底有什么东西在作障碍呢?

上面详细解释了马鸣菩萨和寂天菩萨的教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由此等门应数数修”,即宗大师要求我们真实去串习这些内容,而不是仅仅在口中说说而已。“如圣勇云”的“如”字,就是要求我们按照马鸣、寂天菩萨开示的那样,如实地思惟。倘若没有在心中这样串习,仅仅以学得少许名相为足,又怎么能够趣入修行?

所以,这里再次提醒大家闻思修的扼要,即对上述内容,若能认识到都是修心的教授,就会向内转入修心,反复思惟修习,而将此心串习成珍惜人身的无颠倒心;相反,若仅仅理解成一种佛学知识,那结果就只是开辟广大的外在知识。因此,是否通达闻思修的扼要,结果有天壤之别。

下文是以古德传记显示对暇满义大修心之相。

敦巴亦谓慬哦瓦云:“忆念已得暇满人身乎?”慬哦亦于每次修时,必诵一遍《入中论》颂中:“若时自在转顺住,设不于此自任持,堕险成他自在转,后以何事从彼出。”而为心要。应如是学。

仲敦巴仁波切每次见到慬哦瓦尊者时,都会问:“你忆念过已得暇满人身了吗?”慬哦瓦尊者也在每次修法时,必定念诵一遍《入中论》的颂文:“若时自在转顺住,设不于此自任持,堕险成他自在转,后以何事从彼出。”而且以此颂的意义作为心要。我们也应当这样随学尊者。

“若时自在转顺住,设不于此自任持,堕险成他自在转,后以何事从彼出”:当我们住在人天善趣能够随意自在的时候,如果不能善加把握自己的身心摄取佛法的心要,那么一旦堕落恶趣,身心完全只有随着恶业力而转,那时还能依靠什么方法从恶趣中出离?因为恶趣众生被剧苦逼恼,心识极不堪能,甚至没有祈求救护的能力。

“自在转”,即随自己的意愿而转,如欲自在。“顺住”,即住于顺处——人天善趣。“自任持”,即自己把握、善自摄持。“堕险”,即堕落恶趣险处。“成他自在转”,即变成随他力自在而转,毫无自主的能力。

慬哦瓦尊者谨遵上师的教诲,每次修法时,必定忆念此颂的意义来策励自心,将心转入摄取佛法的心要。这里宗大师通过传记,教导我们要随学尊者,时时忆念暇满义大难得而摄取心要。

辛二、观察暂时利大

如其观待毕竟义大,如是观待现时亦然,谓增上生中,自身受用眷属圆满之因——布施、持戒及忍辱等,若以此身易能成办。此诸道理亦应思惟。

如同观待究竟决定胜而言,暇满人身的义利重大。同样,观待暂时的增上生来说,暇身也具有大义,即:在善趣中自己的身体、受用、眷属等圆满之因——布施、持戒、忍辱等,如果依靠暇满人身,就很容易成办。对这些道理也应当反复思惟。

“现时”即暂时的意思。“增上生”,是指善趣;“圆满的增上生”,包括身体、受用、眷属等各方面的圆满,即下士道中所说,具有寿量圆满等八种异熟功德之增上生。“增上生圆满之因”,即布施、持戒、安忍等殊胜善业,若分别对应来说,善趣人身之因是持戒,受用圆满之因是布施,眷属圆满之因是忍辱。

六道之中,以暇满人身最容易成办布施等殊胜善业。因为:人道之中苦乐都有,具足修行的助缘,有许多修善、积资、发净愿的机会,由于具备种种内因外缘,所以极易成办施、戒、忍等殊胜善业。三恶趣众生被剧苦逼迫,由于受恶业的障蔽,心不堪能,很难发起善心,又没有辨别取舍的智慧,所以无法行持布施等增上生之因。上界天人耽著妙欲或禅乐,又没有痛苦作增上缘,所以无法生起出离心、慈悲心和菩提心等,而且天人所处的环境,也没有可供他们修布施、安忍等的机缘。

因此,唯有人类既有圆满的所依身,又具备修行的机缘,若能善用此身,则时时处处都能修善,非常便易。然而,余道众生却并非如此,比如狗儿能吃能睡,却不能行持布施等善业,终其一生也无法成办人类在须臾间所作的善法,极其可怜。由此可见,观待暂时的增上生来说,暇满人身也具有大义。

明白这些道理之后,即应心缘法义而思惟串习,所以宗大师再次提醒我们:“此诸道理亦应思惟”。

辛三、如是空耗所依的过患

如是观待若增上生、若决定胜义大之身,若不昼夜殷勤励力此二之因,而令失坏,如至宝洲空手而返,后世亦当匮乏安乐,莫得暇身。若不得此,众苦续生,更有何事较此欺诳。应勤思惟。

如是观待增上生与决定胜皆具大义的暇满身,如果没有利用它日夜殷勤努力地修习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因,反而让它毫无意义地失坏,那么就像已到了宝洲却空手而返,由此来世也将缺乏安乐,得不到暇满人身。如果不能获得珍宝人身,各种痛苦必定相续产生,还有什么事比失坏人身更欺诳的呢?对这个道理应当精勤思惟,反复考虑。

以下从空耗、过患、比喻三个方面,分析此段内容。

什么是“空耗”?

即没有利用人身昼夜勤修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因。修习增上生之因,就是修习下士道的心要;修习决定胜之因,即修习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心要。已获珍宝人身却没有用它成办任何修行和利益,就是空耗。

什么是“空耗人身的过患”?

即失去人身,后世堕落恶趣感受剧苦。暇满人身必须聚合许多善妙的因缘才能获得,今生如果造恶,没有做好身为人该做的事,死后当然就没有做人的资格,所以说“后世亦当匮乏安乐,莫得暇身”。

比喻是“如至宝洲空手而返”。

“宝洲”是比喻暇满人身,因为依靠人身能够获得上中下等的无量功德珍宝,故将人身比喻成“宝洲”。我们有幸获得人身,并且不是一般的人身,而是具足八暇十满的殊胜妙身;倘若未以此身修集少许功德,甚至连下士道的心要也没有摄取,空耗一生之后,仍然两手空空地返回恶趣,那就像“已至宝洲空手而返”一样,愚痴到了极点。

如圣勇云:“若众善富人,由无量劫得,愚故于此身,未略集福藏,彼等趣他世,难忍忧恼室,如商至宝洲,空手返自家。”

如马鸣菩萨所说:这个众善所依的富有人身,是经由无量劫中精勤修集资粮所感得;如果因为愚痴,而未以此身稍集些许福德藏,则来世必定会趣入难忍忧恼的境地。就像商人到了宝洲之后,没有获取珍宝,便空手返回自己贫困的家中。

“富人”是指具足八暇十满的人身,因其能够引发暂时与究竟的一切利乐,价值难以思量,故名“富人”。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获得暇满人身,便是六道众生当中的富人,就像拥有了如意宝,即是众人当中的首富。

颂中“愚”字,是指今生对所应取舍之处蒙昧无知,不知舍弃一切没有实义的事,未以人身摄取佛法的精华。由无量劫中修善才获得了人身,却不利用它修集对未来有暂时与究竟利益的福德藏,这就是愚痴的表现。

【“无十善业道,后亦不能得,不得人唯苦,如何能受乐,他欺无过此,无过此大愚。”

“依靠十善业才能成就人身,今生如果不行持十善业道,来世也不可能再得人身。不得人身就只有感受痛苦,怎么能够感受安乐呢?所以,最大的欺诳莫过于这种自欺,最大的愚痴也莫过于这种自我愚弄!”

因此,我们虽已获得如此圆满的所依身,然而若未修行暂时与究竟的安乐之因,仅仅为了短暂的此生而谋利,那么就像以无价之宝换取一顿美食,又如同让转轮王去做奴仆一般,世上再也没有比这更愚痴的人了。

对于这些道理,我们必须依照马鸣菩萨所说的那样去思惟,明白了之后即应随学慬哦瓦尊者,将此理落实于修行当中。

辛四、思已当发取心要欲

如是思后,当发极大取心要欲。

“心要”是指佛法的精华。“取心要欲”,即摄取佛法精华的欲乐。

这一段是确定“修习暇满义大”所应达到的修量,即“应当发起摄取佛法心要强烈的欲乐”。

宗大师要求我们,在没有生起这种强烈的善法欲之前,必须努力精勤地思惟。因为思惟“暇身具大义”,是能引生“取心要欲”的无倒正因,所以,经过数数思惟而深刻认识到人身的价值之后,定能发起摄取佛法心要的强烈欲乐。

对此,应像《入行论》所说那样,以人身摄取佛法的心要。

如《入行论》云:“与此工价已,令今作我利,于此无恩利,不应与一切。”又云:“由依人身筏,当度大苦流,此筏后难得,愚莫时中眠。”

《入行论》说:我供给这个身体锦衣美食,这样支付它工资后,现在必须让它为我成办利益;如果没有真实利益,那对这个身体,就不应该给它任何好处。又说:依靠人身这个宝筏,唯一应当度过生死大苦的瀑流,以后很难再得到这个宝筏,所以愚人千万不要在此大好的时机中放逸空过。

有漏身遍体不净,没有丝毫精华。我们之所以用衣食来养护它,正是为了让它为我们成办究竟的安乐。倘若此身未能修习正法,则唯一是毫无意义的罪恶之身。所以,应当利用它日日夜夜求取佛法的精华。

颂中“当度大苦流”,是决定人身的所作,即不应将此身浪费在其它地方,唯一应当依靠它来度过生死瀑流,也就是度越内心的烦恼瀑流。“此筏后难得”,是提醒我们必须立刻投入修行,因为以后很难再获得如此善妙的人身。“愚莫时中眠”:此处“眠”不是指睡眠,“时中眠”是指在大好的时机当中,不好好修习安乐之因而放逸空过,这就是眠的状态。寂天菩萨劝诫我们:千万不要这样放逸度日,理应摄取佛法的心要。凡是这里所引用的颂词,所有意义都落于“取心要”上。

又如博朵瓦《喻法》中云:“虫礼骑野马,藏鱼梅乌食。”

此外,博朵瓦在《喻法》中讲了四个比喻。

一、“虫礼”:长年居住在地下的昆虫,有一天竟然钻出地面,一步步爬到佛陀的脚下,顶礼佛陀。

二、“骑野马”:瞎子从未想过自己能够骑上野马。有一天瞎子墜落悬崖,竟然幸运地落在马背上,策马奔驰起来,瞎子高兴地唱起歌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他回答说:“平日我连羊羔也不能骑,现在骑上了野马,岂不快乐!”

三、“藏鱼”:后藏很少有鱼,有一个后藏人到拉萨后,终于尝到了鱼味。一顿暴食之后想要呕吐,他立即用鞋带系住脖子。旁人不理解他的举动就问,他说:“我回到后藏,从此再也尝不到鱼味,现在有幸能够好好吃上一顿,如果吐出来,就实在太可惜了!”

四、“梅乌食”:一种用糌粑做成的食物。昔日藏地的穷人很难得到这种食物。一个穷人的小孩偶然得到了梅乌食,便万分爱惜地藏在身后,不料却被狗偷吃了,他伤心地哭了起来,旁人问他为何如此伤心,他说:“很难得到的食物,却被狗吃掉了,所以伤心。”

以上四个比喻的涵义分别是:

“昆虫礼佛”,是比喻能够以人身修持佛法非常稀有。如今我们能从“恶趣的深渊”爬至“人道的地面”,并且以智慧修习佛法,那就像昆虫竟然能爬到地面礼佛一样,非常稀有。所以,在此因缘际会之时,一定要善用如此宝贵的人身。

“瞎子骑马”、“后藏人吃鱼”、“小孩得到梅乌食”,是比喻:得到人身的因缘很难值遇,在这因缘聚合之时,我们应当心生欢喜,善加珍惜,就像瞎子骑上野马般欢喜,又像后藏人吃鱼、小孩得到梅乌食那样珍爱重视,应像这样生起摄取佛法心要强烈的欲乐,不空耗人身。

应如是思,发起摄取心要欲乐。

应按上文所说的内容来思惟,发起摄取佛法精华的欲乐。这是此处修法的重点所在。

庚三、思惟难得分四:一、难得之喻 二、难得之理 三、思已劝取心要 四、如是思惟之修量

第三,思惟极难得者。

第三,思惟暇满人身极其难得。

辛一、难得之喻

如是暇身,如《事教》中说:从恶趣死复生彼者,如大地土,从彼死没生善趣者,如爪上尘;从二善趣死生恶趣者,如大地土,从彼没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尘。故从善趣恶趣二俱难得。

这样的暇满人身,很难再获得。如《律本事》中所说:从恶趣死后又转生恶趣的有情,多如大地的尘土,从恶趣死后转生善趣的有情,少若佛陀指甲上的灰尘;从善趣死后投生恶趣的有情,多如大地的尘土,从善趣死后又转生善趣的有情,少若佛陀指甲上的灰尘。因此,从善趣和恶趣死后转生为人的机会非常渺小。

这里是以大地土和爪上尘二者数量之悬殊,来比喻六道有情死后很难获得人身。众多经典当中都宣说过人身难得的比喻,如《华严经》、《法华经》、《涅槃经》、《无量寿经》、《般若八千颂》、《广大游戏经》、《别解脱经》等。

辛二、难得之理分二:一、从因的角度成立 二、从果的角度成立

壬一、从因的角度成立分二:一、真实 二、遣疑

癸一、真实

若作是念:彼由何故,如是难得?

如果这样想:暇满人身为何如此难得呢?

论中从三个方面作回答。

如《四百颂》云:“诸人多受行,非殊胜善品,是故诸异生,多定往恶趣。”谓善趣人等,亦多受行十不善等非胜妙品,由是亦多往恶趣故。

就像《中观四百论》所说:“人们多数都是行持不善业,所以诸凡夫死后多数决定趣入恶道。”这是说,因为善趣的人类等,多数也都行持十不善业等不善品,因此死后多数也都是趣入恶道。

此段是通过人类等普遍造集十恶业,而成立多数人都将失去人身,堕入恶趣。

又如于菩萨所起嗔恚心,一一刹那尚须经劫住阿鼻狱。

又比如对菩萨起嗔恚心,随起多少刹那的嗔心,就需要经历这么多的劫数住在阿鼻地狱当中。

《入行论》说:“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最极寂静神变经》中说:“妙吉祥,若菩萨于菩萨所,发起嗔心,发起慢心,起时即彼自言我当经劫住于地狱。”

这是通过对菩萨起嗔心为例,说明人类极易造下严重的罪业,由此罪业将导致长劫住在恶趣而不得人身。

以上二者皆由“造集新罪”的角度,来成立人身难得之理。以下再由“宿业未消”来成立。

况内相续,现有往昔多生所造众多恶业,果未出生,对治未坏,岂能不经多劫住恶趣耶?

何况人们内心当中,现在还有过去多生以来所造集的许多恶业,这些恶业的果报尚未产生,又不曾以对治力破坏罪业的种子,那怎能不经多劫住在恶趣中呢?

无始至今,在无边漫长的时间中,我们不知造下了多少罪业。想想自己贪嗔痴的恶习之重,即便在今生短短一天当中都要造下许多罪业,由此即可比量推知,自己往昔无量生中,以三毒烦恼造下的罪业必定无量无边,就像《行愿品》中所说:“假使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无法容受。”现在既然相续中存在如此多的罪业,而且果报也尚未成熟,又未曾以四种对治力破坏罪业种子,那么,这些罪业定将成熟恶趣的果报,而且以其数量之多、罪业之重,必定会使我们长劫住在恶趣。

如是若能决定净治往昔所造恶趣之因,防护新造,则诸善趣虽非希贵,然能尔者实极稀少。若未如是修则定往恶趣,既入恶趣则不能修善,相续为恶,故经多劫,虽善趣名亦不得闻,故极难得。

如是对过去生中所造下的恶趣之因,若能决定以四力忏悔净治,并且防止未来再造新罪,那么诸善趣虽然也不是很稀有珍贵,但是能够这样做的人实在非常稀少。如果不这样修治,就必定会趣入恶道,一旦趣入了恶趣,就无法修习善法,只有相续不断地造恶,因此经过许多大劫,即使善趣的名称也听不到,何况修集善趣之因,所以那时想要再得到人身已非常困难。

《入行论》云:“我以如是行,且不得人身,人身若不得,唯恶全无善。若时能善行,然我不作善,恶趣苦蒙蔽,尔时我何为?”

《入行论》说:以我如此放逸的行为,来世将得不到人身;如果得不到人身而转生恶趣,那只有造作恶业,完全没有善行。如果现在具足人身有能力行善的时候,我却不努力行持善法,一旦堕落恶趣被剧苦障蔽,那时我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未能作诸善,然已作众恶,经百俱胝劫,不闻善趣名。是故薄伽梵,说人极难得,如龟项趣入,海漂轭木孔。”

在恶趣中非但不能行善,反而造下许多恶业,如此纵然经过一百俱胝劫,也听不到善趣的名称,何况转生善趣。所以,佛陀在《杂阿含经》等经典中说:人身非常难得,就像盲龟的颈项要穿入漂浮在海中轭木的孔隙一样困难。

“盲龟值木”的比喻,是说明从恶趣死后转为暇满人身的可能性很小。盲龟在海底每一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而轭木在茫茫大海中四处漂浮不定,盲龟没有能看见轭木的眼睛,轭木也没有寻找盲龟的心,所以盲龟浮出海面,其颈项恰好穿入轭木孔隙的机率,几乎是零。暇满人身就如同盲龟值木这般难得。

【“虽刹那作罪,尚住无间劫,况无始生死,作恶岂善趣。”

《入行论》说:即便是在一刹那间造作重罪,尚且要在无间地狱中长住一劫,何况无始生死以来不断地作恶,如此怎能转生善趣呢?

癸二、遣疑

若作是念:由受恶趣苦,尽昔恶业已,仍可生乐趣,故非难脱也。

如果有人想:通过感受恶趣苦果而消尽往昔的恶业之后,仍然可以转生安乐的善趣,因此要从恶趣中脱离并不困难。

这是以“受苦消业”来成立恶趣并非很难脱离,下文即以在恶趣中受苦时仍需时时造恶,破除这种观点。

即受彼苦之时,时时为恶,从恶趣没后,仍须转恶趣,故难脱离。如云:“非唯受彼已,即便能脱离,谓正受彼时,复起诸余恶。”

因为即便是在感受恶趣苦果的同时,仍会时时造作新的恶业,以至于从恶趣死后,仍然必须转生恶趣,所以很难脱离。就像《入行论》中所说:并不是仅仅感受恶趣苦果之后,便能脱离,因为正在感受恶趣痛苦之时,又会造作其它恶业。

譬如:狼在感受旁生果报的同时,仍要依赖杀生活命,由于一生所造杀业无数,死后必定又堕入恶趣,很难得到殊胜人身。又如:炮烙地狱的众生,由于粗猛的淫欲罪业而招感烧红的铁柱变现成美女,当彼等被淫欲的业习驱使而拥抱“美女”时,却惨遭烈火焚身的痛苦。复活之后又忘记此苦,再次抱向铁柱,如此周而复始地以淫欲造诸恶业。因此,堕落得越深,则越难脱离。古人常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正是这个道理。

壬二、从果的角度成立

暇满人身很少出现,因为:地狱、饿鬼、旁生当中,越是后后,有情的数量越少;与旁生相比,人类的数量更为稀少;人类之中,生在暗劫者和生在光明劫者相比,后者更为稀少;同样生在光明劫中,生在佛法不兴盛时期者和生在佛法兴盛时期者相比,后者更为稀少;了知佛法的人类当中,不通达佛法扼要的人与通达的人相比,后者更为稀少;通达佛法扼要者中,不实修的人与实修的人相比,后者更为稀少;实修者中,未证悟的人与证悟的人相比,后者更为稀少。

由以上根据便知,暇满人身非常稀少,而依靠此暇身修行成就的人,更是像林中的如意树、天中的帝释、人中的转轮王、众山中的须弥山一般,极其稀有。在《华严经》、《法华经》、《涅槃经》、《菩萨藏经》、《别解脱经》等中,也通过佛陀出世与佛法难闻,来说明暇满人身极为难得的道理。

辛三、思已劝取心要

如是思惟难得之后,应作是念而发欲乐摄取心要,谓若使此身为恶行者,是徒耗费,应修正法而度时期。

以上通过因果两个角度思惟暇满难得之后,应当这样思惟来引发欲乐,摄取三士道的心要,也就是要思惟:如果让这个暇身造作各种恶业,则是白白浪费,所以应以此身修行正法来度过分分秒秒。

如《亲友书》云:“从旁生出得人身,较龟处海遇轭木,孔隙尤难,故大王应行正法令有果。”

如《亲友书》中说:从旁生中脱离之后获得人身,要比深海中的盲龟值遇轭木的孔隙更难,所以大王应当利用如此难得之人身行持正法,以成办果利。

在这一颂当中,龙树菩萨以盲龟值木的比喻教诫乐行王,应当利用极其难得之人身修行正法。下面龙树菩萨再从反面,以“金器纳秽”的比喻,显示依靠人身造恶的愚痴。

“若以众宝饰金器,而用除弃吐秽等,若生人中作恶业,此极愚蒙过于彼。”

如果有人用珍宝装饰的金器来装垃圾、唾液,甚至不净物等,人们都会认为这个人非常愚蠢。同样,有幸得到宝贵的人身,却用此珍宝人身造作杀盗淫等恶业,这种愚痴远远超过了前者。

“众宝饰金器”,即以各种珍宝装饰的纯金容器,不但容器本身是以纯金制成,不杂其余材质,而且用钻石、蓝宝石、珍珠、玛瑙等各种珍宝装饰,所以这样的金器极其珍贵、价值连城。

从正面来说,我们如果得到了众宝严饰的金器,必定会小心翼翼地保护,而不忍心损坏或染污它。如今具足八暇十满的人身,用十万个金器也无法换取,更应珍重爱惜,不要让它沾染罪业。

《弟子书》中亦云:“得极难得人身已,应勤修证所思义。”

《弟子书》中也说:获得极其难得之人身后,就应当利用它日夜勤修所希求的果位。

“所思义”,是指心中所希求的解脱果位和无上菩提果。

辛四、如是思惟之修量

思惟暇满难得,应达到如下的修量。

此又如大瑜伽师谓慬哦瓦云:“应略休息。”答云:“实当如是,然此暇满,实为难得。”

大瑜伽师曾对慬哦瓦尊者说:“你应该稍作休息。”尊者回答:“理应如此,但是这个暇满人身实在太难得了!”

又如博朵瓦云:“如昔坌宇有一雕房,名玛卡喀,甚为壮丽,次为敌人所劫,经久失坏。有一老人因此房故,心极痛惜。后有一次闻说其房为主所得,自不能走,凭持一矛逶迤而至,如彼喜曰:‘今得玛卡喀,宁非梦欤!’今得暇满,亦应获得如是欢喜而修正法。”

又应如博朵瓦所说:譬如从前在坌宇地方,有一座名叫玛卡喀的雕房,非常壮观美丽,后来雕房被敌人侵占,时间一久便渐渐颓坏了。有一位老人对这座雕房非常眷恋,因此心中甚感悲痛、惋惜。后来,有一次他听说雕房已重归原主,老人虽然行动不便,却仍拄着一根手杖,蹒跚地走到这座雕房前,无比欢喜地说:“今天又重得玛卡喀,这不是在做梦吧!”我们今天获得暇满人身,也应当如此欢喜地修行正法。

乃至未得如是心时,应勤修学。

乃至没有获得如此珍惜和欢喜的心时,应当精勤修学“暇满难得之义”。

“如是心”有二:一者,是像慬哦瓦尊者那样生起对人身无比珍惜的心,由于人身如此难得,故每毎念及人身难得,便不舍得浪费一分一秒,昼夜精进行善;二者,是如同老人重得“玛卡喀”的欢喜心。由于多劫中不得暇满人身,如今竟能获得,应当欢喜庆幸而行正法。

庚四、摄义分三:一、具有四种差别的修行之相 二、劣慧者将护修习之相 三、如何修习暇满

辛一、具有四种差别的修行之相

如是若于暇身能发一具相取心要一欲乐,须思四法。

对暇满人身如果想要发起一种具相的摄取心要之欲乐,就必须思惟以下四种法,即:必须修行、堪能修行、今生即须修行、现在即须修行。

以下逐一解释。

其中须修行者,谓一切有情皆唯爱乐而不爱苦,然引乐除苦亦唯依赖于正法故。

其中,所谓“必须修行”,即由于一切有情都只喜爱安乐而不想要痛苦,但是要获得安乐、遣除痛苦也唯有依靠修行正法,所以必须修行。

能修行者,谓外缘知识、内缘暇满,悉具足故。

“堪能修行”,即由于外缘的善知识和内缘的暇满人身都已具足,所以堪能修行。

此复必须现世修者,现世不修,次多生中暇满之身极难得故。

“今生即须修行”,即因为如果今生不修行,以后多生当中便很难再得到暇满人身,所以今生就须修行。

须于现在而修行者,谓何日死无决定故。

“现在即须修行”,即因为自己哪一天会死根本无法确定,所以现在就须修行。

上述这四种法都是所应思惟的内容,以下具体说明。

首先应当思惟:我喜爱安乐、厌恶痛苦,然而,若要获得善趣的安乐、远离恶道之苦,就必须修习下士道,此外没有其它方法。进一步若欲获得解脱的安乐、远离轮回的痛苦,必须修习中士道,否则必定无法出离轮回。最后若要让自他一切有情获得佛果的大安乐、远离一切痛苦,则必须修习上士道。因此,无论想要获得何种安乐、远离何种痛苦,都必须依靠这个人身修行正法,才能成办。

其次,应当思惟:离苦得乐必须依赖修法才能成办,但我是否有能力修法呢?决定能修。因为:修行的外在助缘——善知识,已经具足,而修行的内在主因——人身,如今也已获得。我既不是恶趣众生,也不是耽著妙欲或禅乐而无法修行的天人;我生在有四众游行的中国,而非边地,所以有机缘听闻正法;我的六根健全,能够理解法义、了知取舍之处,并且堪能精进修行;我不曾自作或教他作五无间罪,没有严重的罪业障碍修行,所以有希望成就戒定慧,得到解脱;在信解方面,我对教法具足信心,所以肯定能够趣入修行。

这样思惟之后,就可以确定自己具足修行的条件,而能生起“我决定能修行”的自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由他人决定,也不需要问别人,更不是自己随意安立的,而是通过如理观察之后所得到的结果。

复次,应想:既然我能修行,那能否今生不修,等到来世再修呢?决定不行。因为今生如果错过了修行良机,来世就很难再得到人身,而得不到人身就决定没有修行的因缘,所以今生即应投入修行。

最后应想:若今生即须修行,那能否等到一年、一个月或者三天后再修呢?决定不能。因为自己何日会死,谁也无法决定,所以必须即刻修行。

其中第三能破推延于后生中修法懈怠。第四能破虽于现法定须修行,然于前前诸年月日不起修行,而念后后修行亦可,不趣懈怠。总摄此二为应速修,作三亦可,是则念死亦与此系属,然恐文繁至下当说。

其中,以第三种思惟能破除“推延到后世再修法”的懈怠,以第四种思惟能破除“虽然今生必须修行,但是在前前的数年、数月、数日当中不发起修行,心想以后再修行也可以,而不立刻趣入修行”的懈怠。总之,可将第三和第四归摄为“应当速修”,这样四法也可作成三法(必须修行、堪能修行、必须速修),如此则“思惟死亡无常”也和“必须速修”相关,但这里唯恐文字繁多,故不多说,到下士道时,将对死亡无常的法要广泛宣说。

如是若由种种门中正思惟者,变心力大,故应思惟如前所说。

这样,如果能从各种角度如理思惟,转变心相续的力量就会很强大,所以应当思惟前述内容。

虽说应当通过多种角度思惟,但对于智慧稍微低劣的人,不宜广说众多教理,应当相应其根机,直接以归纳要点的方式简明宣说,使他们容易掌握修行的要点并且行持。以下具体宣说。

辛二、劣慧者将护修习之相

若不能者,则应摄为,如何是为暇满体性、现竟门中利大道理、因果门中难得道理,随所相宜从前说中,取而修习。

若不能通过各种角度思惟,则应将思惟的内容归纳成三个方面:一、什么是暇满的体性;二、现竟门中利大道理;三、因果门中难得道理。然后按照这三个方面,从前述内容当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修习,这样就容易掌握要点。

“现竟门中利大道理”,即观待暂时增上生与究竟决定胜,暇满人身义利重大的道理。

以下分别解释“因果门中难得道理”。

其中因门难获得者,谓仅总得生于善趣,亦须戒等修一净善,特若获得暇满具足,则须净戒而为根本,施等助伴,无垢净愿为结合等,众多善根。现见修积如是因者极为希少,比此而思善趣身果,若总若别皆属难得。

其中,“从因的角度宣说难得之理”,即:总的来说,仅仅是要获得一般的善趣人身,也需要持戒等修习一分清净的善法;特别若要获得具足暇满的人身,就更需要以清净戒作为根本,以布施等作为助伴,结合无垢净愿等,必须具足众多善根。然而,观察现实的情况就会发现,修集这些善因的人非常稀少。我们由这个“因”的情况比量思惟,即可推知“果”的善趣人身不论一般或者特别,都很难得。

由果门中难获得者,观非同类诸恶趣众,仅得善趣亦属边际,观待同类诸善趣众,殊胜暇身极属希少。

“从果的角度宣说难得之理”,即从两个方面来说:观待不同类的恶趣众生,如地狱、饿鬼、旁生等,仅仅获得善趣人身的比例也几乎是零;观待同类的善趣众生,殊胜的暇身尤其稀少。这是从观待异类和同类众生两个方面,成立暇满人身极为难得。

最后,宗大师鼓励我们:

如格西铎巴云:“殷重修此,余一切法由此引生。”故应励力。

正如格西铎巴所说:“殷重修习暇满,其余一切善法都会由此引生。”所以应当努力用功。

古德有这样的教诫:“在修行上,自己的心若对一个法有所体会,自然就会引起其它一切修法。”因此,道次第修行的第一步相当关键,若能对此善加修习,则对后面的一切修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辛三、如何修习暇满

修习“暇满”的加行,就是上述“洒扫住处”一直到“供曼陀罗而祈祷”等六种。此处再强调最后二种:其中,第五种加行,即须以七支积资净障作为能生证道之助缘,在这个基础上再去修习所缘行相的正因,就容易生起观察修的觉受。第六种加行——资粮田前供曼陀罗并祈祷三事,就是祈祷传承上师加持自己,能迅速灭除空耗人身、不取心要的颠倒心,速能发起珍惜人身、摄取心要的无颠倒心,以及远离修法的内外障缘。

接着,在进入正行修法之前,首先必须确定所修所缘境的数量和次第。以“暇满”的修法来说,决定的数量有三个:暇满的体相、暇满义大与暇满难得,其中“体相”是八暇十满,共有十八个,“义大”分为暂时与究竟二门,“难得”分为因果二门。其次,应决定次第,即先观察暇满的体相,然后思惟义大,再思惟难得,这就是观察修暇满的次第。正行修法之前,必须发誓依照这样的数量和次第来修,不能随意变更。

正行修法之时,应当具足正念正知,按照既定的数量和次第,毫无增减地修习。所谓观修暇满,就是以心再三观察前文所说的法义,这样将护观察,就叫做修。只有依靠这样反复地观察修,才能猛利恒常改变自心,直到生起摄取心要的猛利欲乐之时,才算达到了修量。“暇满”修量的比喻,就是像慬哦瓦尊者那样万分珍惜的心和老人重得玛卡喀的欢喜心。

宗大师将修习暇满的扼要归纳在《摄颂》当中:

八难既离十圆满,小大显密总能修,

后恐此身难再得,愿受心要求加持。

“八难既离十圆满”,即须忆念自己现在已得八暇十满之人身;“小大显密总能修”,即应思惟暇满人身的义利重大,不论大小、显密诸乘,依靠暇身都能圆满修行;“后恐此身难再得”,即须忆念暇满难得,而珍惜宝贵人身;“愿受心要求加持”,即于资粮田前祈求加持发起摄取心要的欲乐。

佛教任何一个宗派的修行人,都有必要观修“暇满”,这种前行修法,对任何宗派的修行都有助益。

以净土宗为例,净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曾开示:“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熏修净业。……如是珍重,如是爱惜,则心专而佛易感,行勤而业易精。果得真生净土,亲见弥陀,时承开示,面奉慈音,妙悟自心,深证法界,延一念为长劫,促长劫为一念,念劫圆融,得大自在。得非自食其珍重爱惜之报乎?”净土行人,如果能将观修暇满作为净土修行的助伴,一定会有极大的助益。修其他法门者,也应这样理解。

“对有暇身劝取心要”上文已经讲解完毕,下面开始宣说“以暇满人身如何摄取心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