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 (1)

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分二:

一、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 

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这第四部分内容分两步进行:首先开演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的轨理;在做到如法地亲近善知识后,就再传授修心的次第。

这是合理的安排。首先务必要了解亲近善知识,因为修一切道都要以善知识为助缘才可能生起功德,其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善知识的加持、护念等。如果这一步没做好,那就使得往后的一切都无法成就。而真正能如法地亲近善知识,就可以正式依照次第修正自心了。所谓的修心无非是离过证德,也就是把颠倒心一分分地去除,使无颠倒心一分分地修成,而实证三士道一切功德。


初中分二:

一、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 

二、总略宣说修持轨理


依师轨理的引导中,为了使学人发起定解,先要稍微展开来宣说。依止师长是发起一切圣道的根源。如果最初对依师的轨理没有得到定解和发起如理依止的意乐及行为,会导致道次第的传授不引生真实利益。因此要视为根本来重视,不要认为这里没有传修法,可以忽略过去。其实这是大根源。就像世间圣贤之道以孝悌为本,失掉了孝悌就不会有圣贤的成就。与此类似,学法时没有如理地依止师长,则得不到任何成就;而如果在依止师长方面做得越来越好,那自身的离过证德决定会相应如量地生起,修行会变得越来越顺利。因此首要之处是对此发起定解。

接着是总括略说修持的轨理,包括正修时和未修中间应该怎么做;在正修当中,又包括加行、正行、完结三部分的轨理;在正行当中,先宣说共同的修法,接着指示此处修持依止法的轨理。这里的确有它的方法次第,在学人善心的发展上要逐步地由前前引生后后,逐渐地开发善意乐和善加行。作为学人,最初必须了解怎么来引发善心,之后怎么长期不断地串习,使得各种贤善的心达到恒常、猛利,再之后就会转成一套善的行为。这样来依师学法,一定会依教奉行,在每一次传授后,自然就趣入修心的正轨。


今初(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


以下几段是总的开示,“由是亲近知识”之后是它的分科判。先讲总开示——以教理的证据来建立“依师为道之首要”的观念:


《摄决定心藏》云:“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


这是说,住种性者应当以坚勇的心如理地亲近善知识。

要知道,成办佛道需要内因和助缘集聚。内因指自己已有的殊胜种性,包括性种和习种。性种指自己具有如来藏。如《二观察续》所说,有情本来是佛,只是被客尘障蔽。一旦依师得到了法,尽除了尘垢,就现前本有的光明而成佛。以善知识是根本助缘的缘故,因此要依止不离。习种是指由熏习串习而养成的善妙种性。其实它就是如来藏本有的力用,经由圣教的启发和熏陶,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也就是逐渐地发起觉悟,主动地改恶向善、息妄归真。

助缘方面要有具功德的师父来教导修心的方法,逐渐地完成断证。具证的师父是最重要的,他直接或间接传授道的正体和支分,让学人断掉过失、引发功德,逐渐把人带到成佛的道路上。

因此,对具种性者来说,亲近知识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就像我的上师在教言里所说,小的时候被父母管制,长大后被领导管制,老了还要受儿女管,这些都毫无意义,只是陷于苦恼。因此,应当脱离世间的束缚,使自己具有修法的自在,应当像善财童子和常啼菩萨那样,以勇毅之心依止善知识。


又如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云:“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


《博朵瓦语录》里说:总结起来说,一切教授的首要就是不舍离善知识。

要由善知识传授才能得到法,没有老师的教导,自己是不会理解,更不会修行的。因此,教授的首要是不离善知识。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以理证成:


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故于最初依师轨理极为紧要。


使学人相续中下至发起一种德、断除一种过,一切善乐之本源就是善知识,以这个原因,最初掌握依师的轨理是最紧要的事。

换句话说,学人必须依靠师长的引导,让自己的心跟师长的心相合,才能一步步学上去。每个阶段都要靠善知识的加被、摄持,才能出现离过证德而成长。就像在开始依师学圣贤学问时,最紧要的是懂得以善心如理地依止老师,只有把握好了这个关键,道德才会有所成就。


《菩萨藏经》作如是说:“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蜜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及佛法,皆赖尊重为本。从尊重出,尊重为生及为其处,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


《菩萨藏经》这样说到:要得到菩萨的一切善行,像这样要圆满得到一切波罗蜜多、十地、三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发愿,乃至一切佛功德法的成就,都依赖尊重为根本,以善知识的加被而出现。就像善财童子如理地依止善知识而逐渐圆满修证功德那样。总之,得到上师法乳的滋润,才有慧命的成长。一切功德和成就都以师长为根本才能出现,单凭自己是无法成就的。


博朵瓦亦云:“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即观现世,可看他而作者,若无教者亦且无成,况是无间从恶趣来,欲往从所未经之地,岂能无师?”


博朵瓦也说:修解脱的人,最紧要的就是依止师长。现在世间能够看别人而做的事,如果没有教,尚且无法掌握,何况我们刚从恶趣出来,想去一个从来没经过的地方,哪能不依师长的教导呢?没有善知识的指点,那连邪正、真伪都分不清,根本不知道怎么修,更谈不上实证。

以上诸佛菩萨祖师都是这样强调,而且道理上也成立,这绝对没有错。自己心里要先确认这一点,要意识到最初学好依师轨理是至关紧要的事。有了这个观念,就努力地在这上面尽量修好,由此就会真正走上依师之路。


思维心中的法道


一、完结时共作轨理要把握哪三分?关键在何处?

二、讲闻轨理达至扼要有何利益?对此未获定解有何过患?反复思维这两点,发起必须学好本轨理的心。

三、反复思维“依师为道之首要”的道理,直到发起定解为止。


由是亲近知识之理分六:

一、所依善知识之相 

二、能依学者之相 

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 

四、依止胜利 

五、未依过患 

六、摄彼等义


以上所说“学人须依止师长”的道理,依因、缘、果三分来决定。正面应当肯定,菩提道全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的本源就是善知识,或者说大乘道一切五道十地等的功德,都是以师长为助缘才得以出生。按这样确认以后,就应当发心亲近真善知识。而在正式亲近之前,务必要了解亲近善知识的轨理或真实相应而得利益的途径,自己要作一种考虑:我现在心里已经想亲近善知识了,我的心要遵循怎样的轨道才能达成亲近的目的呢?这当然要求在缘起的各方面都纯正无谬地相应,才能得大利益。不了解缘起并相应缘起,光是一种空想,并不可能走好人生最关键的这段依师之路。

这里先点清依师轨理的眉目。首先为了得到具德善知识,要明确所依方面善知识应具的德相,依此标准来寻求善知识。其次要了解能依止的方面,作为学人,我要具备怎样的德相,努力让自己成为具德的法器,而能承受善知识的教化。接下来要入到依止的实行当中,要懂得以怎样的意乐、加行来和善知识的心亲近。意乐包括信心和恭敬两分,要了解到怎么念德生信心、念恩生敬重,怎么从多方面变动自心,又怎么结合在自身上,随分随力地修华严九心;加行上怎么努力去做让师长欢喜的事,包括怎么供献财物、怎么身语承事、怎么如教奉行等等。整个这一套就是依师的轨理,是依师期间时时都要去做的事,就像每天必须吃饭那样。因为它是真实能达成亲近的缘起,因此决定有效,做一分就得一分利益,做十分就得十分利益。反过来,不去做就不出现利益,背道而驰更会发生无量过患。

因此,接着就要确认,如理依止会得到何种的殊胜利益,不如理依止会出现怎样的极大过患。由正反面的抉择,使自心现起一种决断,开始时时有个严密的取舍,有个坚决行正道的心,事事都能在自身上发起实行,这时就有真正的道心——“这样的心念和行为是不好的,我要改掉;这样的心念和行为是贤善的,我要串习。”这样由意乐发起去颠倒、修善心的行动,就能逐渐获得依止的巨大利益。最后是总摄依止法的要义,做最切要的提示。像这样一一确认并且付诸实行,我们就开始入到极其圆满的依止法的轨道当中。

这部道次第是很圆满的修心教授。在每一级次第当中,比如这里的依师轨理,又有一层一层的导入次第,是真正圆满无缺、纯正无谬的轨道。只要遵照次第一步步地实学串修,就能很顺利地快速趣入。修到彻底时,常啼菩萨、善财童子依止师长的传记就会在自身上出现。这里都是在极关键的扼要上给人指点,能好好地依照正轨修持,决定能非常顺利、善巧地进入。


今初(所依善知识之相)


这要分两部分来认识:

(一)修学本法须依止怎样的善知识;

(二)这类善知识应具何种德相。


(一)修学本法须依止怎样的善知识


总诸至言及解释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


总的在诸多的佛语和菩萨解佛密意的释论当中,由声闻、缘觉、菩萨等各乘相应的需要,虽然说到了多种善知识德相的标准,但在这部道次第教授中所说的善知识,特指对一切三士的道分能逐步地引导学人修持,之后能导入大乘佛道的具德者。

这就是说,本法具德的善知识应当对三士道的修心次第特别善巧,不但自身有相当的修证,而且具有逐步引导学人的能力,的确能把学人的心导入大乘佛道。当然,此处仅限于显教范畴。


(二)这类善知识应具何种德相


心要提示:




1、




2、具八分之一为下边际


其中上品德相应当依据《大乘庄严经论》来确定。


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总的上品大乘善知识,指具足十种功德法:

一、“调伏”:指具有清净的戒功德。

二、“静”:具有定功德。

三、“近静”:具有慧功德。

四、“德增”:功德超胜自己。

五、“具勤”:自己实修和教导弟子上有精进力。

六、“教富”:对于三乘佛教有广博的认识。

七、“达实性”:自身现证了真实性,或者由教理通达。

八、“具巧说”:能善巧演说法义,传到弟子心中。

九、“悲为体”:有利他的菩萨性格,利益众生时不贪求名利,以悲愍为体性。

十、“离疲厌”:说法没有疲厌心态。

下面一一解释十种德相的内涵。首先,为什么大乘善知识要具足三学的功德呢?论中这样解释:


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首先这样抉择:如果连自己都没有调伏,却说能调伏别人,这无有是处,或者绝不成立。因此,作为师父,要调伏他人的心,先决条件是已经调伏自己的心。所谓“言教者讼,身教者从”,自己做到了才能调伏他人。

这样认识到师父要有调伏的德相,再具体追问需要有怎样的调伏德相呢?应当这样抉择:假使只是随意的稍稍做一点修行,就他相续的情况而论,只有一种假的证德名称,也就是有名无实。如果依止他,根本得不到利益。因此,师父的内在必须有一种与总的如来教法相符的调伏自相续的功德法,由此能确定调伏的内涵是具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因此《庄严经论》里首先提出调伏、静、近静三种德相(就是指善知识要具足戒定慧功德)。

也就是说,完成调心的过程必须要经过这三学,持好了戒才能管制身心,有定的成就才能使心寂静,有慧的成就才能明见真实义、断除烦恼,到此无漏慧的功德才出现,达到了真正的调伏。显然,随顺总的如来教法,我们也是要完成三学功德。而我们所要走的这条路,是要依靠师长的引导而如是完成,因此师长他自身要有戒定慧的功德。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


前文多次出现“调伏”一词,都是总体上说的调伏相续之义。这里《庄严经论》首先说到的“调伏”,指的是尸罗学或戒学。“尸罗”是清凉义,指持戒后远离热恼,内心得以清凉。此方译师随顺本土文化,多采用“戒”的名称。

《别解脱经》中说到:凡夫心识的野马时常放逸奔驰,不服管束,即使我们恒常励力,也很难制伏它,因此要用一种非常厉害的如百利针顺衔般的调伏手段,这就是别解脱戒。“百”表示有多种禁止手段,从各方面严加管束。

戒的管制是非常严肃、厉害的,现在的人自由惯了,根本不服从管教,所以很难持戒。持戒是指行者致力于克制身语意三门的恶行。凡夫的心由于长劫以来常常放荡无羁地奔驰,野性十足,势力强大,如果不用猛利的手段就治不了它,就好像必须用具有一百支锐利铁针的衔来制服野马那样。这是指由各方面的戒规制伏三门恶行的别解脱戒。

这也就像《毗奈耶经》所说,这别解脱戒是能制伏未调众生的百利针铁衔。


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𢘙悷马,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


以上圣教的涵义是:就像调马师要用锋利的铁衔来调御野马,我们的六根就如𢘙悷马,桀骜不驯,总是在不断地随邪境动转。具有持戒观念的人,知道自己要一直努力地制伏自心,而不是制伏别人。也就是要一直看着心,在心奔出去趣向不应做的行为时,就立即制伏它。(最危险的是心,经论中把它比作野马、猛兽等,可见凡夫的心有多危险。因此要制伏它,不制伏它,它就会毁灭自己。)学习尸罗就是要调服心马,使身心时时住在清净戒中,不敢稍有违越。总之,要由多番励力来控制住心,使心特别听话地趣向应做的方面。(要知道,如果不能克服堕性,任性而为,就会堕落毁灭。因此要精严持戒,如履薄冰。)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

“寂静”指成就了定学功德。“如是”是紧承戒学而来。所谓的寂静,是指像上面那样,对善行和恶行应行、应遮的品类,以依止忆念和正知的缘故,使心发起了内摄寂静而住的定学境界。

这是说定学要依戒学来成就,戒持得清净,再修定就容易成功。所以修法要依次第,不然是修不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只有粗的先修好了,才能修到细的。持戒是把粗的方面全给调好了,该断的恶都停止了,该行的善都在行持,心逐渐修得熟练了,就能以念和正知掌握住身心,这样就能使心寂静安住而修成各种定。

念和正知可以这样来认识:做什么事的时候,一开始能记得学处,知道怎么如法地做,这叫做忆念,好像在心中出现了指令;这样提起正念后,随时都无误地知道自己三门的状况,这叫行持时安住了正知,就像有个清醒的审视者在随时了解身心的状况,而精细地照顾好自己。这样依靠忆念和正知两个心所来严密地调控好身心,不使它缘在非法上面,而是该做的善就去实行,该断的恶就马上断除,不染罪业过患,如此就能出现四正断。四念住以观慧为体性,首先智慧抉择明了诸法的体性,之后以念使心住在观境上,这叫做“念住”。配合的正知是用以观察三门的行为合不合法,由此才能发起四正断。四正断以断恶修善的精进行为体性,未断的恶令断,已断的恶令不生,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长。这样达到以后,很快就能修成四神足,或者得到定的成就。这样认识了次第,就明确由戒得定是怎么回事。

这里是指师父要有定学功德。也就是说,他靠着清净持戒,由恒时依止念和正知而如法行持的缘故,使其心发起了寂静内住的定学功德。这样得了定,住于三昧,调伏自心就到了更深的境地,但还没有彻底,必须得到慧学的成就才能解脱。因此接着说到: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


“近寂静”,是指依止自心已得到堪能性的寂止,而在不散乱中观择真实义,由此发起的慧学境界。

“依”字是依定发慧的意思,有定学的成就,才能发起真实智慧。好比风中的油灯,在用灯罩罩住后,灯火渐渐稳定下来,不再晃动,这时才能借灯光照明事物。同样,我们的心由持戒、修定逐渐趋于稳定,能随遇安住,这时候就能做到明了地观择真实义,发起慧学。此后就在调伏自心上达到了扼要,能从根源上寂灭虚妄分别。如此,心就能从二障的杂染中解脱出来,也就真正调治好了自心。具德的大乘善知识,需要具足这样的三学成就,由此就能教导我们,因为他有三学的功德,有多方面修心的实证。不然自己没有走过这些路,没有修证,又如何能指导我们呢?


如是唯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


如果只具有这样调伏自心的三学证德,那还不圆满。也就是说,作为师长还应当成就圣教功德——有教富和达实性两种功德。解释如下:


言教富者,谓于三藏等成就多闻。善知识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谓是须一,若讲说时能令发生无量知解,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


“教富”,指对于经律论三藏等教法成就了多闻,比如对于一代时教五乘佛法有很宽广的了解,对于有部、经部、唯识、中观等的教义都有相当的了解。不然,学人作某方面的请教时就无从给予指导和帮助。作为大乘师长,要具足多方面的功德,相当不容易。只是自修当然没这多要求,但是作为学人的老师,那就要有多闻的功德,才能应机施教,相应各类学人的根机,作种种启发、点拨、接引等。

就像一位医生,如果只是治他自己的胃病,那只要了解治胃病的方法,但他作为医生,要医治各类病人,那就必须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这不像现在的专科医生,如果是牙医,就只知道怎么治牙,其他方面就了解得很少,不可能作利益。而古代的名医要有治百病的能力,那需要相当深广的学养。像这样,作为大乘老师需要有教富的功德。

善知识敦巴曾说:“说起大乘善知识,须要是一种讲说时能让学人产生无量知解,行持时对往后圣教能成就什么样的利益,能使当代学人获得哪种真实利益。”这就指出大乘的老师要有教化当代和未来学人的能力,能领导人群和时代,就像世间各领域的导师能引领时代潮流那样。何况这是出世间大乘成佛之道的导师,要有很大的德相才能充当。

下面再稍微展开来解释一下。由于这位大乘教师对于圣教有丰富的学识,有很宽阔的视野和敏锐的辨识力、洞察力,他能如数家珍般地作教法各层面的指点,有相当大的启发力。这使得学人听他讲法会发起无量知解。就是说跟他学一段以后,就会对于世俗、胜义二谛得到无量的认识,各层面的见解都会充分地开发,就像从如豆的目光发展成天眼那样。大乘老师如果有一肚皮的学问,懂的非常多,那他的学生开见解就快、就充分,而且会开得非常深广,这是因为有强大师资力量的缘故。如果自己懂得很少,见识面窄,那就没有这种教学的效果。再者,不但要真正利益到当前的学人,而且要对未来圣教的传续弘扬起到利益。也就是说,要有广博的见识、深远的眼光,能洞察缘起的走向,顺应缘起来护持圣教。佛法的弘扬跟时代、文化有密切关系,你采取什么方法特别重要,你的着眼点在哪里,对于当代众生的根性,文化演变的状况,存在的隐患、危机,如何拯救时弊、正确疏导、引领等,都要有特别透彻深远的眼光,懂得如何顺应缘起而利益未来。然后说什么法不仅对当前起到利益,还要对未来的圣教作到利益,这都要依赖广博的学识。


达实性者,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正。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


“达实性”特指殊胜的慧学,也就是通达了法无我空性或者现证了真实性。如果没得到现证,由教理通达也可以。


如是虽能具足教证,若较学者或劣或等,犹非圆足,故须一种德增上者。


再者,虽然师长具足教和证的功德,但如果比学人功德低或两者同等,那还不算圆满,因此依止的必须是功德比自己高的老师。以下说出了其中的原因:


《亲友集》中作如是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


《亲友集》里这样说:学人如果依止功德不如自己的人,就会退步;依止和自己功德相当的人,就会平然而住,没有什么提升;如果依止功德尊胜的老师,就会成为尊胜者,这是因为老师有高度,他能摄持学人到那样的高度。所以应当亲近功德胜过自己的人。如果能亲近具足最高戒定慧功德的尊长,那得到的利益比前面的尊胜还要大。


如朴穷瓦云:“闻诸善士史传之时,我是向上仰望于彼。”又如塔乙云:“我于惹珍诸耆宿所而作目标。”是须一种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朴穷瓦说:“每当我听到诸善知识的传记时,我都是向上仰望他们。”又像塔乙所说:“我把惹珍的诸位尊宿作为自己的目标。”像这样,要是一种目光向上仰望、有增上功德的人作为老师。


如是六法是自所应获得之德,诸所余者是摄他德。此亦如云:“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若除为他说无谬道摄受而外,无有以水洗罪等事。


以上三学、教富、达实性、德增上这六法是善知识自己应具的功德,其余四项是摄受他人应具的功德。而且要知道,所谓的利他除了开示正道摄受之外,并没有以水洗罪等事。正如教典中所说:诸佛不是以水洗除众生的罪,不是以手拔除众生的苦,也不是把证德移在他人身上,而是开示诸法的真实性来使众生解脱。

这里宣说无错谬正道而授受弟子又有四种德,也就是师父要有善巧演说的能力、传法利他的悲愍心、精进以及远离厌患。具体是这样的:


其中四法:善巧说者,谓于如何引导次第而得善巧,能将法义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善巧说”,是指对于如何次第引导学人修心已经获得了自在善巧,能把法义很巧地送入所化心中。

在说同一个法义时,的确有善巧和不善巧的差别。没达到善巧时,法义很难传入学人心里,这是因为自己对于引导次第没有善巧把握,或者没有善巧演说的能力。相反,如果善知识对引导的次第很好地掌握了,又有智慧能善巧地开演,那就能把法义顺利送入所化心中,让学人很容易理解,一听就了解了法义,领会了该怎么来修心。


悲愍者,谓宣说法等起清净,不顾利养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说,是须犹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说几许法,我未曾受赞一善哉,以无众生非苦恼故。”


“悲愍”,指说法的等起清净,不顾及利养、恭敬等。他心里根本没有求利养、恭敬等的名利心,唯一是以慈悲心来为众生说法。要像博朵瓦告诉慬哦瓦的那样:“黎摩子,无论我宣说多少法,我从来没有接受过一句赞叹,因为没有众生不苦恼的缘故。”要像这样,根本没有贪取名利的心,而是觉得众生可怜,要给他传法。这样纯粹是慈悲心宣说法要,就是具悲愍的德相。

(传法是一个行为,它是从什么样的心做出的,那个最初发起的心叫做等起。比如这样起心:我这次讲法讲得好的话,会得到很大名声,很多人会恭敬我、供养我。这种心一起来,等起就不清净。后来的业行是由它带出来的,因此都不清净,就像根有毒,长出来的都是毒枝、毒叶、毒花、毒果。由根的体性决定了后面都不好,这叫等起。

要注意到,内心最初的运行叫等起。这个心动得不良善,那出来的一切都是颠倒的,没有好结果。相反,起的是良善的心,发出的就都是善的。这里是说,师长传法不是求名利,而是发自慈悲,依止这样的师父就有利益。如果是求名利而说法,那我们就不能依止,因为他是在搞世间法。)


具精勤者,谓于利他勇悍刚决。


“具精勤”,是指在利他上勇悍、刚决。“勇悍”,指没有怯弱、懈怠之心。“刚”指坚韧;“决”指决断,决定没退缩,没有犹豫。这样就叫做具精勤。


远离厌患者,数数宣说而无疲倦,谓能堪忍宣说苦劳。


“远离厌患”,指数数说法而不起疲倦心,能堪忍说法的劳苦,比如天寒天热、饥饿干渴或者身体疲累等。

以上讲的善巧说、具悲愍、具精勤、离厌患,都是摄受学人方面的德相。有利他的智慧、慈悲、精进、无厌患,四项全具,就特别圆满。


博朵瓦云:“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阇黎响尊滚,既无多闻复不耐劳,虽酬谢语亦不善说,具前五德故,谁居其前悉能获益。咛敦全无善说,虽说施愿,唯作是念:‘今此大众皆未解此,余无所知。’然有前五,故谁近能益。”


博朵瓦说:“十种德相里,三学、通达真实性和有悲愍心这五者是主要。我的阿阇黎响尊滚,既无多闻,也不耐劳,连酬谢的话也不会说,但他有这五种德相的缘故,谁亲近他都能得利益。还有咛敦师,根本不善辞令,即使为施主说祈愿,人们听了也都唯一这样想:‘大家都不晓他在讲些什么,此外再没有什么可了解的。’但他有前五种德相,因此谁亲近他都能得利益。”

所以德是主要的,有德就有加被力。师父如果有戒定慧的功德,就能加被学人的心。通达实性是有智慧,内在又有悲愍,虽然口才不是太好,所学也不太多,有时候还不太耐劳,但不管怎样,由于他具有主要的功德,任何人跟他亲近都能得利益。











思维心中的法道


一、思维传本法的善知识应具哪十种德相?

二、十种德相中,哪五个是主要?为什么?


以下从反面说明应寻求具德相的善知识。首先说明仅仅希求多闻、赞美学处谋生而不乐修行者,没有充当善知识的资格。


如是若于诸所学处不乐修行,唯赞学处所有美誉,或其功德以谋自活者,则不堪任为善知识。宛如有人赞美栴檀谋自活命,有诸欲求妙栴檀者,而问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实无。”此全无义,惟虚言故。


像这样,亲近具德者必获利益。相反,如果对诸学处不爱乐修行,仅以赞美学处的美誉或功德来谋生,那是不堪作为善知识的。这就像有人专以赞美栴檀来谋求活命,别人雇佣他赞美栴檀的好处,他以此过活。有人听到栴檀的妙处,希求获得而问他说:“你有栴檀吗?”他却只能回答:“我没有。”也就是他根本不能给人栴檀,而只有虚华的言说。这样的人是“数他万贯宝,自无半分钱”,所以利益不到学人。

务必要了解,大乘善知识是有能力引导人修心的佛法行者,而不只是兜售知识者。自己不实行佛法,只是口头宣说,这叫有名无实的虚名。自己在实行佛法、有戒定慧的实证才是有实德,才能充任讲席,引导学人修心。

所以,对善知识的判定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看修行。前面显示得很清楚:只要具德,有戒定慧,通达真实性,有悲愍心,即使不善交际,不善辞令,都能充当学人的老师,让他得到利益。就像响尊滚,他闻得不多,不善辞令,咛敦更是说不来话,但谁亲近都得到利益。反过来说,无论怎么善于辞令,说起来滔滔不绝,或者无论多么会搞人际关系,会搞宣传,或者拿到何种学位等,只要他不讲究修行,那就根本没有实义。


《三摩地王经》云:“末世诸苾刍,多是无律仪,希欲求多闻,唯赞美尸罗,然不求尸罗。”于定慧解脱三种,亦如是说。


以上的教诫出自《三摩地王经》。经中说到:末世的比丘,多是无有律仪,喜欢的是求多闻,了解很多知识。他们唯一赞美律仪,自己却不求守持律仪的功德。对于禅定、智慧、解脱这三种,也按同样的方式宣说。

今天正是这样,人们普遍希求知识,而不重视德行。谁的口才好,知识广博,就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而对于真实修行的人,却无人依止随学,也不见有赞叹、钦佩,这是末世颠倒的相。其实内在没有证德,只是学得嘴皮的功夫,并不是佛法所取。

禅定也是如此,末世比丘多是没有禅定,他们只希求多闻,唯一赞美禅定,却不求禅定的功德。这个时代真正实践戒定慧三学的行者实在寥若晨星,口头讲说佛法的人比比皆是。末世诸比丘赞美戒而不持戒,赞美定而不修定,赞美慧而不求真实慧,赞美解脱而不求解脱。真正有戒定慧功德的人很少,心都散乱在五欲六尘里,陷溺在名闻利养、交际应酬、生活享受的轮回网中,不可自拔。只是口头说禅定的利益如何如何,自己一天都没修过定,连得定的资粮都没有修。整天说定的功德,最低的九次第定成就了哪个呢?这样空谈而不实修有什么意义?自己对于定的滋味丝毫没梦见,哪里能指导别人修定?慧学也是如此,不必说是实证到出世间无漏慧,连资粮道最起码的闻思慧都没有,只有嘴皮上的功夫,这样能给予学人智慧吗?谈到解脱更是如此了,自己连求解脱的心都没有,所说和所行完全相违,这样怎么能引导学人解脱呢?依止这样的人不能得到法上的利益。


次云:“如一类士夫,称扬栴檀德,谓栴檀如此,香相极可爱。次有诸余人,问如所称赞,栴檀少有耶?诸士夫此问,答彼士夫云:‘我是称赞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诸不勤瑜伽,以赞戒活命,彼等无尸罗。”所余三种亦如是说故。


此经又说到:就像有人只会称赞栴檀的品质,说栴檀如何如何美妙,有宜人的香味。别人问他:“你所赞叹的妙栴檀,你有少许吗?”那人回答说:“我只是做宣传的,赞美栴檀的香是我谋生的职业,我是专门吃这碗饭的,不是我真有栴檀。”像比喻所说这样,到了末法时期会出现很多不勤修瑜伽的人(“瑜伽”指与法相应),自己不念念相应法实修,只是以赞叹持戒功德来活命,自己没有戒功德。这部经对禅定、智慧、解脱也是这样说的。

这都告诉我们,要依止有德的人为师长,而不是口头说得漂亮。现在到了末法,德相具全的人很难遇到,但也一定是要有修行实德,能带动自己向上的人,这是最主要的。在依止时务必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德相来判定是否值得依止,就是要找有真正修行功德的人。

如是修行解脱之尊重,乃是究竟欲乐之根本,故诸欲求依尊重者,应当了知彼诸德相,励力寻求具其相者。诸欲为作学人依者,亦应知此,励力具足如是德相。


像这样,引导修解脱道的师长是使自己的欲乐究竟达成的根本,因此凡是希求依止师长完成道业的人,应当了解合格师长的德相条件,而努力寻求具德相者。一切想作为学人所依止处的人也应当了解这段内容,而努力在自身上完善如是品德。

依师是修行的头等大事,关系到生生世世,所以要慎重对待。在世俗的事情中,求学、就职、成家是三件大事,这些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前程、幸福,没有处理好就可能导致一生坎坷,造成很多后患。而在修菩提时,依师学法的问题比这些要重大无数倍。依止对了,就能够迅速得到提升,从此顺利走上解脱、成佛的道路。如果依止了邪师,会毁坏无量世的前途。因此这里郑重地交待,修解脱法的师长,是能究竟达成我们所愿的根本,所以想依师求道的人,务必要了解师长的德相。

了解后才有寻求的方向和判断的眼光,才能按此标准努力寻求具德相者作为师长。就连世间人成家,也要慎重选择,如果遇人不淑,那就会贻误一生。或者要学一门技艺,也要依止好老师,有幸遇到了好老师,就能学到本事。如果依错了人,就什么也学不到,白费时间和精力。这里要按佛和菩萨开示的师长德相的标准,来理智地寻求。


由时运故,具全德者实属难得,若未获得如是师时,将如何耶?《妙臂请问经》云:“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洁净姓尊趣注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工巧知报恩,敬信三宝是良伴。诸能完其如是德,于诤世中极希故,半德四分或八分,应依如是咒师伴。”此说所说圆满伴相八分之一为下边际,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述大依怙说尊重相亦复同此。故于所说完具圆满诸德相中,随其所应,配其难易,具八分者为下边际。


这里提问:由于时代法运的缘故,佛法已经走向衰微,学人自身的善根、福德也较差,在这样的时代大气候里,要感得功德完具的师长,实在是很难。佛在世时或正法时期,容易遇到功德圆满的善知识。或者如在极乐世界,一生补处菩萨无量无数,修证极高的圣者像大地微尘那么多。而我们处在秽土五浊炽盛的末法时期,具全分德相的师长得不到时,应该如何呢?

依据《妙臂请问经》的说法来类推,具有上述十种德相总含量的八分之一是师长应具德相的最低标准。这部密续里说到,咒师上品的助伴为具足十六种德相。但在斗诤坚固的时代里,这样的助伴极其难遇的缘故,因此可以降低标准,具一半、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者都可以依止。该续说到,有圆满助伴德相八分之一含量是最低标准。在《博朵瓦语录》里说到,阿底峡尊者对于善知识的最低标准相也是这种看法。因此,在以上十种德相的圆满含量里,按照适当的方式,配着难易程度,具有八分之一品德量是最低程度。

这是大致的判定,要具体地定量比较困难。比如,戒本身有很广大的内涵,三乘戒有各种根本和支分的学处。定慧二学、教富、悲愍等都是如此。如果要求各方面都特别圆满,这实在是稀有难遇。善知识本身会有很多德相不具足,他的功德能达到圆满德相的八分之一,这是最低程度。这样依止他就能得利益。

下面解释一下这段经文的涵义。

经中说到:如果马车只有一个轮子,缺少另一个轮子的资助,虽然有马,也无法在道上行进。同样,咒师缺少修行的助伴,则无法成就。所依助伴的标准如何呢?最上品的助伴应当具足十六种德相:1、有智慧;2、相貌端正;3、身体洁净;4、种姓尊贵;5、心倾注于正法,不愿散乱在非法的事上;6、有大辩才;7、行善具勇悍心;8、眼耳等诸根得到了调伏;9、语言柔和温暖;10、慷慨好施,有施舍的善心;11、有悲愍心;12、行善时能忍饥渴、身心劳苦等,有安忍的德行;13、不供奉婆罗门等其余天神,皈依很清净;14、行善精进勤巧;15、知恩报恩;16、对于三宝有信心和恭敬。但能完具这十六种德相者,在今天盛行竞争的年代,极为稀有难得的缘故,因此具足一半德相、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者,就应当依止为助伴。





思维心中的法道


一、为何赞美学处而不乐修行者不堪为善知识?这对我们修行有何启发?

二、师长德相的最低标准是什么?


(二、能依学者之相)


第二,能依学者。


接着要明确能依止的学人要具备哪些德相。

法行能否取得利益,取决于师徒双方的因缘,所谓“两好合一好”,人和人相处都有这个法则。譬如兄弟间,兄友而弟恭,以善心交流,各自遵守伦常的本分而行,则会出现伦理善道的利益。其余夫妻、母子、姐妹等伦理都是如此。所谓“家和万事兴”也是这个道理,佛法上的授受或者法道上的传授和承接更是如此。一来师长要具足德相,才能传道次第修心法;二来学生要有好的品德,才能和师长相应,从而得到各种学法的利益。

以下依《四百论》来确认学人应具的德相:


《四百论》曰:“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


《四百论》中说:具足正住、具慧和希求这三种德相者是闻法之器。此类具德者不会把说者的功德变为过失,也不会把同学的功德变为过失。

正直而住,又有辨别是理非理的智慧,又在修法行善上有希求,就对师长和同学的功德不会颠倒地看为过失。


《释论》解云:“说具三法堪为闻器,若具其三,则于法师所有众德,见为功德,不见过失。犹非止此,即于德众所有功德,亦即于彼补特伽罗,见为功德,非见过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说法知识虽极遍净,然由闻者过增上故,执为有过。于说者过反执为德。”是故纵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识,然于其师亦难了知。若知彼已能亲近者,必须自具是诸德相。


《释论》中解释说:具足正住、具慧、希求此三法者堪为闻法的法器。如果具有这三种德相,对于法师具有的众多功德都能见为功德而不见过失。非但如此,对具德法众所有的功德也都见为功德而不见过失。相反,若不具备如是法器德相,则会颠倒认识。虽然说法的善知识完全是清净的,但以闻者的过失增上的缘故,或者以颠倒心的附加作用,犹如以眼翳的错乱力把本为白色的海螺看成黄色那样,倒执说法师有过失;或者说者的过失反而执著成功德。因此纵然得到了具一切德相的善知识,仍然难以了解师长的功德。如果想知晓善知识的功德,而且能亲近善知识,必须自己具足此等德相。

这是自他心心相应的问题,双方都具足德相才能相知相契,才有法道的真实传持,只是一厢情愿就根本不可能实现。

作为学人,首先要了解这些德相各是什么内涵?为什么缺一不可?接着应当在自身上审察:我具有这些德相吗?如果有应修随喜,使之增上;如果没有应设法使自己具有。


其中正住者,谓不堕党类。若堕党执,由彼蔽覆不见功德,故不能得善说妙义。


“正住”是指心很正直,不会堕在党类的偏执中。一旦堕入党执就会被偏执覆蔽,见不到功德。

心如果正直而住就能客观地看待一切事物,有功德的见功德,有过失的见过失。如果心有偏执就像戴了墨镜一样,心上有了障碍而见不到物体的本色。如果我们存心正直,则一切善说的妙义都能无障碍的接纳。但如果心有偏颇,则只能接受与执著相应的言论,得不到其他善说的妙义。

学修佛法就是要随法而转,不能再跟随以往的习性。从暇满一路上去,破现世执、来世执,常乐我净等颠倒见以及以自我为主的各种心理、行为,所持的各种世间恶宗见解,全部都要放下,连小乘以自利为重的求解脱心都要舍弃。最终达到大乘的时候,要以三轮清净的智慧摄持来行一切善法,甚至心住于相的执著都要全部去掉。在这个修心的过程中,只有具足正直而住的德相才能如实地受取法义。否则只局限在自己狭小的偏执心里,就没办法发展。

所谓“党执”,从自身上观察,就是过去串习过一些自己拥护的见解,或者各种主义、思想、习性等等,并对此非常执著,执为“我所”,而且从来没意识到这些都是要消灭的对象。一接触正法,处处说的都是要破掉自己的颠倒心,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条件反射地保护自己的见解和习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没有学法的希望了。学法就是要洗心革面,再造新人。不随法而转,甚至连听都听不进去,只喜欢听适合自身爱好偏向的话,那就不会有作用。应当意识到,我们绝大多数的心都是颠倒的。

现在要接受道次第一整套的教化,这意味着一路要舍掉自己的偏好,一直要住在法里,这样才能转得过来。这都是转心的教法,如果全部都正常就不必转了。所以闻法的时候,学人应该把自己的那一套舍掉,从此以后心依于法最为重要。

“党”有很多种涵义,根据《康熙字典》的解释, “党”指朋、辈、偏的意思,因志趣或利益等而结成一族或一类。我们常常对自党会偏护,对他党则排斥。

这种习气在闻思修佛法时,也会不自觉地发起,把自己所偏好或者首先接触的法门、宗派或者道友执为自党,心里带着偏执而学法。

以世间的母亲为喻,母亲会把自己的孩子执著为“我所”,是她最亲最爱的宝贝、心肝。由于心中存有这种偏执,情生智隔,就会导致看法不客观。偏执的情感,使她看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即使自己的孩子打了人,犯了错误,也仍然认为都是其他孩子的错,连旁观者站出来作证,她也不肯承认是自己孩子的错。而别人的孩子不论有多么优秀,她都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更好。为什么看法不客观呢?就因为她的心眼带上了偏执的墨镜。

学法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被自己的偏执心蒙蔽,并且非常敏感,稍微受一点刺激,就会立即反弹,实际这正是自我保护意识,因为心里有自党偏执的缘故。过去没有经过观察,就一心把它建立成自我,或者是由于前世串习过多,或者是今世在邪说里浸染过深,所以心中认定了所谓的自党,稍一触及就立即抗拒,心里无法接受。

我们心里的系统是很复杂的。具体来说,如果过去对世间学问非常崇拜,浸染过深,即使入了佛门,他的学问情结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去掉的。即使学了正法,但还是认为那些本是错误或者无实义的学问是需要学习和认可的,让他彻底放下世间法,追求出世间的佛法非常困难,他怎么也不肯松手。之所以如此,就因为心里的执著已经凝结得太坚固,想要清除掉就比较困难。

又比如,过去非常崇尚现世生活的种种享受,对此熏染得过深,认为现世法人人都需要。这样的话,一听到噶当派舍弃今世的法,就非常难适应。这是很干脆的,要全部舍掉,心要完全从现世法中脱出来,一心摄取正法实义。修念死无常时,每天都要盖碗,随时忆念死亡即将到来,根本不考虑明天的事。现在学法要抛弃过去的执著倾向,如果心里堕在过去的党执中,自然就无法接受。

现在我们在道上逐步行进的时候,意味着要不断舍弃过去,它有一路的转化。如果心中的偏执没有去掉,对法就会不认同,更不可能随法而转,连接受都非常困难。心地越纯朴,障碍就越小,学法就越容易上路,很快能随法而转。党执越强,要破坏它时就有越大的阻力。

总之,我们作为学人,必须具备“正住”的德相。


如《中观心论》云:“由堕党恼心,终不证寂静。”堕党类者,谓贪著自宗、嗔他法派。应观自心,舍如是执。

就像《中观心论》里说的,如果你堕在党恼心里,终究证不到寂静。佛法最终是让你返本归源的,如果堕在了党执中,就会在佛法里分判自方和他方,对自方贪著,对他方嗔恚,这样一来,就以偏小心无法受取圆满的法义。

走成佛之道是要从初发心开始,一直成长到断证圆满的佛果为止。一路上所有该断的就断,该证的就证,该发展的就发展,如果没有舍弃自己狭小的偏执,就会一路处处碰壁,而不能畅通无阻。

譬如说,有些人最初入了小乘,后来又遇到了大乘,如果没有舍弃心里的偏执,他就接受不了大乘,自然也就没办法发展了。或者最初学习波罗蜜多乘,心中有偏执就接受不了金刚乘,也就没办法入到金刚乘的道。或者非常执著世间的善道,心就死执这一块,对佛法心要的空性就不肯接受,还有一种贪自嗔他的反应,这就不可能证到寂静。佛法引导我们最终要将证到寂静,妄执全部去掉,教法全部是让我们得寂静的方便,就看心能否正直而住、体会佛法的本义,然后遵循法道实行。

所以我们要观察自己的心,既然要走成佛之道,就要舍掉种种偏执,不应有门户之见。


《菩萨别解脱经》云:“应舍自欲,敬重安住,亲教轨范,所有论宗。”


“自欲”,就是自己的偏好。现在学法修道了,就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要继续随自己过去的老一套走,还是依真实教授的轨范而行呢?如果仍然要走老路的话,那来学习佛法做什么呢?没有什么意义,也根本不必再学,无始劫以来,自己的那一套早就很纯熟了,无需老师再教,也没有什么新的内涵。只要一起心就执著“我”,为了满足“我”、爱护“我”,生起了种种烦恼,造作了种种罪业,总是随自己的心所欲,这又怎么能与法道契合呢?

就像《菩萨别解脱经》中所说的,真正来学法的人,就要把自欲舍掉,非常敬重地安住在亲教师轨范的所有论宗当中。也就是说,既然是来学法,就要安住在善知识所教导的法道里,这样就能不断地走法道。如果这一点没做到,那我们学法就没有用了。

现在世间教育已经沦为知识技能的培训,甚至只是一种商业买卖,只要付钱,就能得到学习各种知识的机会,奠定获取名利的资本,这当然不是圣贤之道。圣贤之道是依师学法,是要舍弃自己。我们应该有这个意识,现在来学法趣入了圣道,就要把过去的一整套垃圾全部扔掉。就像佛经里说的,那些尊者出家后,都说自己才几岁,即使是八十多岁的人,都还说自己只有三岁。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过去都是颠倒的,自从入了佛门,学了正法才有了新的生命,从此以后开始走法的道路。自己已经很深刻地意识到过去的一切想法、见解等全部是颠倒的,所以就从头开始学,这个就对了!

如果仍然抱持过去的那一套不放,学法就没什么用处,甚至心里连接纳佛法的空间都不会有,已经完全被偏执占满。所以,这里最关键的就是“应舍自欲”四个字。从我们学法的这一天开始,就表示新的生命诞生了。之后,我们就要按照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都依法而行。只有这样,我们才具足一个学人的德相。

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自己的心就要向正直和纯朴方面靠拢,这样学法才开始在自心上生起各种法的功德。尤其是在现代人,心更加缺乏正住的德相。因为我们受的是现代教育,先生跟学生之间没有什么法道传承的关系,学生只是拿钱来买知识,学完也就罢了,根本谈不上什么舍弃不舍弃自欲。但是真正的圣贤之道并不是知识的交易,而是要跟着师父去学的,这完全是两回事。师徒之间有很深的伦理关系,有法道的传承关系,要求学人必须具足德相,而且要随法而转,这才是真正的学人。

现在党类异兴,尤其是对自身的偏执心过强,那就没有办法了。譬如说,按照世间的学习来看,很多学生都是学完一门课就和教这门课的老师没有什么关系了,有的甚至见了老师连个招呼也不打,和陌生人一样,这是教育的沦丧。现在发展到佛教里,也出现了很大的弊端。学习佛法并不是学知识,你已经学了道次第,就是要开始修心了,你的课程就是修心,学了之后要马上安住在所教的轨范、宗义里,你的行为就是要按照法所说的去做,一切都随法而转。

如果心中的偏执不肯舍弃,或者没有意识到,到了佛教的团体里还认为和世间的教学方法差不多,只要自己认真听、努力学就可以了,还有什么其他的事要做呢?你讲暇满我会重复暇满,你讲无常我会重复无常,你讲空性我也能重复空性,什么法我都能学得很好。但如果老师说:“既然如此,已经讲了暇满,那你为什么还每天看电视呢?已经讲了无常,你怎么还在一个劲儿地追求世间的种种圆满呢?已经讲了三恶趣苦,你怎么还丝毫没有顾虑地造作恶业呢?”等等。老师这么问的时候,学生却说:“我都已经听了你的课了,你还想怎么样啊?”这就完了,这样的学生根本不是来学法求道的。

在世间学校里,知识的学习几乎都不要求学生的心里有什么改变。学个数学、语文、英语、化学等等,又能要求学生的心里发生什么改变呢?只要记住并且会运用就可以了,这就是要求。既然是学习,那谈什么必须得把自己放弃?要舍弃自欲呢?所谓的尊严、兴趣、爱好等都是“自欲”的范畴。连我们自己的一点生活空间、娱乐、爱好都要受到管制吗?如果再批评的话,那更是得把老师告上法庭了。学法若是如此,真实的法道就会变得一塌糊涂。不仅世间的学习非常困难,家长很难办,老师也很难办,到了佛门里面,同样师长也很难办。如果不具足这个德相,那么学习道次第,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就根本不会产生什么作用。所以,现在先不要忙后面的修行,先要对照检查自己是否具足法器的德相,不具足的话,就要首先在这些方面努力。否则的话,就会一边承接法义一边漏失,走到最后,终究是一无所获。

要想具足正住的德相,就得面临摧毁过去系统的现实,而且心要正直,不能以自己为重,要能舍,能听从教导。如果自我的系统过强,连轻轻触碰一下都不行,那又怎么能摧毁呢?怎么能一步一步修上去呢?很显然,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现在的党执,我们更多强调的是人们内心对自我的维护和崇拜。过去建立了很多种主义,什么现实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主义、自由主义等等。这些“主义”是很厉害的,它就是我们心里所维护的“党”。有了这些党执,就会贪著自宗、嗔恚他宗,也就是当别人说的话和自己的想法、品味、兴趣、爱好、偏重等有所不同时,马上就排斥,这就是凡夫的习性。

现在就要认识到,学人首先要从德相上着手,而不是从世智辩聪上着手,能说会道、巧言善辩并不是法器的德相。尤其是今天这个时代,传统逐渐在丢失,时代也变得更加浊恶,人们经过了几十年的熏染,想要使自己具足正住的德相,比宗喀巴大师的时代不知道要困难多少倍!但是我们不得不谈,就因为这是一个修心的教授,大家并不是来学知识的。学知识哪里要舍弃自欲呢?世间尤其像西方这么自由的课堂里,学生动辄就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又哪里肯舍弃自欲呢?根本不可能建立圣贤之道上的传承关系,也不可能有所谓的修心,这是教育的大破产!

现在进入了佛法的修学,重要的还是在于我们的心能不能敬重法?能不能很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党执?敢不敢于放弃自己,随法道而行?这样才会有成长。因为整个道次第的修学,从暇满一直向上走,就是要使我们的人格发生深刻的变化,要从凡夫的品性逐渐转成“士”的内涵(所谓“士”就是一心坚行法道的人)。从下士开始,再发展到中士、上士。到了上士以后,就具有了菩萨资格,这个时候就堪当行持无上法道了,心已经完全转变了。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虽能正住,若无简择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二事慧力,犹非其器。故须具慧解彼二说,则能弃舍无坚实品、取诸坚实。


如果有人心想:只具备正住的德相就满足了吗?回答:还不满足。虽然心能够正直而住,但如果没有简择善说正道和恶说似道这两种事的智慧力,那就还不算是法器。所以还要有智慧能够辨认善说和恶说的差别,由此就能弃舍无实义的邪道品类,而受取具实义的正道品类。(“简择”是简别决断的意思。“简”是简别、区别或区分的意思,不是简单的意思。经论里常出现的“简别”、“简异”、“简非”,都是这个意思。用“简”字是表示有智慧的辨别能力,对于善恶、是非、大小、真实和相似等等,看得像黑白分明那样清楚,非常明了断定。)

我们现在要走成佛的菩提道,而且是在自己心上走,所以时时处处都要辨认什么是正道、什么是相似道。如果没有简择的智慧,颠倒了正道和非道,那就会错误地取舍而导致误入歧途。这样就没办法正确地修心,没办法在自心上取到有利益的方面。如果慧力不足,也会导致对道的抉择不能决断,趣入就不那么干脆,或者表现得心里有犹豫,有所保留,不能全力以赴地坚定修行。这样就在心力上差了很多,原因是智慧力量不足,没有一种决断的力量。

结合在这部道次第的修学上,可以这样来了解为什么要有简择的慧力:修三士道时,每节修心都要首先决定好心上要走的路。一旦决定好了,再一心一意地串习,就是所谓的修心。意乐和行为是由见解而来,见解又由智慧简择正道和非道而来,所以智慧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大体上说,要能够辨别三士道上种种道路的差别,比如善趣道和恶趣道的差别,有漏道和无漏道的差别,小乘道和大乘道的差别等等。又比如,在内心缘起的方向和道路上,一定要明辨因果律的各种差别,生死和涅槃之道的差别,大乘因果的差别等等。还要不断地以智慧辨认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什么是有实义、什么是无实义等等。而在离过证德的方面,也要辨认清楚心里怎么想、行为上怎么做才是真正有利于自他,有利于今生和来世,这是正确的道路;反之,自己怎么想、怎么做就成了缘起方面的衰损,唯一是在损坏自己,导致无穷的后患。

像这样,本论在缘起的法则上作了明确的指点,如果具足慧力的话,会很快认识到自己心上该走的一段段道路。由此就不再迷茫、彷徨,也不会停滞不前。多番抉择之后,会非常清楚什么是无实义、什么是有实义。抉择一旦断定了,就会毫不犹豫地放下那些无坚实品,一心受取有坚实品。就像一个食品检验员,当他清楚地了解了这些是毒素、那些是营养素时,就会断然无疑地舍弃含有毒素的食品,服用含有营养素的食品。这就是智慧所起到的无误取舍的作用。

相反,没有智慧力的话,就常常会相当颠倒糊涂。比如有些垃圾食品表面上包装得很光鲜,里面充满毒素,而他却认为这是非常好的。虽然人算是比较直,但由于没有辨别的智慧,导致他把毒误以为是好东西,而且拼命地吃,还鼓励别人吃。有些包装并不精美,却是很好的食品,他一看包装就扔到一边,这就是不具慧力的过失。

像这样类推可知,学法一定要有识别真假的能力,要能辨别各种道的差别而丝毫不糊涂。只有具足了慧力,才不会再受世间邪说的迷惑,无论再怎么推陈出新,纵然有无数种炫人眼目的思想言论,也不会上当,一眼就能看穿。对于有实义的法道,则无论有多少人反对、嘲笑,也会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会有任何动摇。

学习道次第更需要有这种德相,三士道逐步地转心,都是首先转变以往颠倒的观念,之后在意乐和行为上转变,转变的契机就是以智慧认清了正道和邪道。缘起上一旦抉择认定了,接着就能确认,的确这是正道,非走不可,也就会非常明确地取坚实方面、舍不坚实方面,意乐和行为也就开始能真正转变了。不然,连正道和错道都辨别不清,又怎么会有坚定的取舍呢?


若念:仅具二德足耶?纵有此二,若如画中听闻法者,全无发趣,仍非其器,故须具有广大希求。


讲到这里,还会这样想:只有正住和具慧两种品德就满足了吗?还不满足。纵然有这两种德相,但如果是像画上的听法者那样完全没有趣向进取的心,或者发起想要按正道实行的心,那就只会在口上谈论“这是对的、那是错的”,丝毫也不会在自身上实行,当然在修心的实践上就完全落空了,也就不会有真实的进步,所以仍然不是法器。必须有广大的希求心,或者对法道的大进取心,才算是法器。

学道要有广大的志愿,因为自己是想得到解脱和成佛的大果位,没有大的希求心怎么能一生坚持不懈地修道,而达到成就呢?只是像画上的人一样,没有进取心,听法的时候无动于衷,听完也不付诸实践,那充其量只是听了一点佛学知识。这种无心的人,无论给他传多少法,也不可能有丝毫转变,他不会真心地以法来改变自己。很多人闻了法,对这个法也清楚,那个法也了解,但缺乏如心脏一样的大希求心,就绝不会有真实的修行。希求心是一种道心,对于道非常向往趣入,有真切的想修行的愿望,这是能否入道的关键。


心要提示:






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二相,开说为五。若如是者,可摄为四,谓于其法具大希求,听闻之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此四顺缘,谓具慧解。弃舍违缘,谓正直住。


《四百论》的注释中,在前三项之外,又加上恭敬法和法师以及内心专注这两种相,总的开为五种相。如果这样来讲,就可以归纳为四点:一、对于法有大希求心;二、听闻的时候一心专注;三、对于法和法师发起大敬重心;四、弃舍恶说受取善说,也就是领受到了真实道以后,主动地受取奉行。发起这四种德相的顺缘是具有慧解,舍弃违缘的要素是内心正直而住。

换句话说,有智慧能够辨别正道,就能顺利地发起四种德相。了解了法有极大的义利,是一切安乐的来源,就有大希求心;了解了听闻时随着心行的差别,而有很大的利害关系,就会内心住在诚敬和贤善当中,一心谛听妙法;明了法与法师的功德与恩德后,随着会引发大敬重心;对于闻受的法义能简择真实道和相似道的差别,就能做到弃舍恶说受取善说。要这样总的了解具慧是发起四种德相的顺缘。

正直而住,就是不带偏执。一旦了解了这些是正道之后,就会敬重地安住在这些轨范当中,而不会因为偏执心,不合自己的意见就不肯趣入。因此,有正直而住的德相,就远离了发起各种善心善行的违缘。















思维心中的法道


一、学人方面应具何种德相?为什么?

二、思维正住的内涵,观察自心不正住时是如何障碍领受法义的。

三、在自心上体会“党执”、“自欲”的内涵。如何才能对治党执而具足正住的德相呢?

四、请结合本道次第的修学,思维为什么要有具慧的德相?

五、为什么要具足希求的德相?

六、宗大师将弟子德相归纳为哪四点?这四种德相的顺缘和弃舍违缘的要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反省心中的法道


学人应反省自身上是否具足弟子四德(对法有大希求心、听闻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是否具备顺缘(具慧解)、弃舍违缘(正直住)。大家可以自己画表格。




对照自心应如何行


是诸堪为尊重引导所有之法,应当观察为具不具。若完具者,应修欢慰;若不具者,须于将来能完因缘励力修作。故应了知能依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则不觉察,由此退失广大义利。


对于学人而言,上述的法义特别重要,因为在依止师长闻思修期间能否得益和得益大小,是依自己是否具足德相或具备多少来论定的。自己方面做得越好,得益就越大,过失就越小。

所以这些有资格得到师长引导的内在德相的法,应当观察自己具不具足。上面把《四百论》说的三相和《广释》中的五相合成了“四相两缘”,学人就按这个标准一一反省:对于正法,我有大希求心吗?闻法时我做到了专注谛听吗?对于正法和说法师我起了大敬重吗?听闻后,我做到了弃舍恶说、受取善说吗?顺缘上,我有简择真实道和相似道的智慧吗?违缘上,我都正直安住而弃舍了偏执吗?每一次都要严格按这四相两缘来反省。

如果上述的德相自己都具备,就应当随喜自己,或者修持欢喜心。心里想:具足这些弟子德相多好啊!我还要更加增上。(这不是稍有功德就沾沾自喜的心。后者属于烦恼,是我慢的表现。凡是感觉自己了不起,比别人好,那就是慢心在作祟。而有欢喜学好的心,对于行善住在欢喜心中,这是一种好乐心、上进心,是自己在滋润善根。所以两种心截然不同,一定要辨清差别。)如果反思到,我离弟子的圆满德相还有很大距离,这些方面都不具足或者还做得很差,那就必须在能完善的因缘上努力修作,不好的就多改,好的就多提升,有能完善的因缘就多争取,而且平常多积资净障,多往这方面祈愿,而且要不断地反省,见贤思齐。像这样就能进步,千万不能自暴自弃。

所以作为弟子,先要了知能做到依止师长的各种品德的法,之后才会自觉地在自己身上加以完善。如果不了知学者应具的德相,就不觉察自己的缺点,连缺点都不认识,又怎么会改正呢?一直落在不好的习性中,就会退失广大义利。


总结


总而言之,想修学圆满菩提道的人都要认识到,自己要努力具足法器的德相。如果不在这上改进,就会耽误一生,每次闻法都不会真正在心里得到它。只有具足德相,才会以大希求、大敬重、大心力,正确无谬地持住法、勤修法、证得法。否则,天天都赶场似地听来听去,自己的心也不会有多少变化。纵然稍得一点利益,严格来说还是空过了。

前面本论已经教诫过,不要做只会评论戏中勇士功德的观众,自己却丝毫不具,应当做个行者,对于法上说的学人的品德,自己要努力地修(“修”是指修身、修德)。有上进的善心,听后就会实际去做,做了就会得到。

世界上有很多评论家,比如问一位武术评论家:“你自己会打吗?”他回答:“我的职业是评论,不是真刀真枪地打。”我们学

佛不能只做评论家,不能分离心和法,我们要有求道的心。


(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


第三,彼应如何依师轨理者。


“彼”是指具足弟子德相的人,他应当如何依止师长呢?这其中的轨理或者依止法上的轨道如何呢?下面就宣说这个主题。(中间插了一段说明,一直到“如是应知”以下,是正式分出科判。)


如是若自具足器相,应善观察尊重具否如前说相,应于具相受取法益。


像这样,如果自己具足了法器德相,应当先好好地观察师长是否具有前述的德相,应当在具相者前受取法益(“法益”就是正法上的利益,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得法益)。


是复有二传记不同,谓善知识敦巴与桑朴瓦。


在依师的多少上,又有善知识敦巴和桑朴瓦两种范例。前者依止的师长很少,后者则很多。


桑朴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讲说,即从听闻。自康来时,途中有一邬波索迦说法而住,亦从听闻。徒众白曰:“从彼听闻,退自威仪。”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


桑朴瓦依止的师长很多,凡是有讲说,他都去听闻。一次,他从康地过来的路途中,遇到一个居士教师正在说法,他就去依从听闻。徒众们说:“您在他面前听法,退失自己的威仪。”他回答:“你别说这种话,我得到两种利益。”因为这位大德的心很纯良、很清净,他对法有清净心,所以无往而不利,无论在哪位师长前都会得益,不会观过失。


善知识敦巴者,尊重鲜少,数未过五。


善知识敦巴依止的师长就非常少,不过五位。其中有受居士戒的师长、教念书的师长、舍准大师、班智达弥底和阿底峡尊者。舍准大师,只在他面前听了些法相经论,班智达弥底,也只跟他听过一两次经教,一生主要依止的是阿底峡。这是另一种示范。


博朵瓦与公巴仁勤喇嘛共相议论彼二谁善,谓于未修心易见师过起不信时,善知识敦巴轨理善美,应如是行。现见此说极为谛实,应如是学。


博朵瓦和公巴仁勤喇嘛共同谈论以上两种哪个更好。他们认为,自己处在没有修好心、容易见师长过失不起信心的阶段,善知识敦巴的轨理是很好的,应当按那样去做。对此,宗大师评论说:现见这种说法极为正确,应当这样随学。

末法时期,人心复杂不善,自心需要长期修整,才能渐渐奠定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适合随便依止很多位善知识,因为很容易见过失,造成过患,而且容易把心搞得非常杂乱。


如是应知曾受法恩,特于圆满教授导心知识如何依止,其理分二:

一、意乐亲近轨理 

二、加行亲近轨理


这里要了知,对于曾受过法恩,特别是在圆满教授上引导自己修心的善知识,如何来依法依止。这包括以意乐和加行亲近的两部分轨理。

学轨理时,要用心遵照圣言教授一步一步地模仿、练习,最终串习成标准的善心善行。我们只有反归自身修心,才不会流于知识化的学习。

学依止法就是修好心和行为。“心”是指意乐,这要运用因缘来引出。念功德能引生信心,念恩德能发起敬重。心中成熟了信心与敬重,就得到了依止的根本,以贤善意乐依止,就能与师长的心亲近而得到利益。没有修好意乐,那就不具根本,不能得成就。如果颠倒而转,心存狐疑和骄慢,那绝不是相应的缘起,反而会逐渐背离,造很多深重的罪业。

次第上不能乱,应当遵循内心发展的规则。先是修贤善意乐,真正善心引起了,不断地加强到量了,根源上的力量充实了,自然会引动清净的贤善行为。“加行”是指行为上加很多功力去做,自觉地、不断地多修善的行为,就是做加行的意思(这里指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如教修行这三种行为)。

悟了缘起的轨则,又引发出了很好的意乐,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多在行为上做,这就在缘起上达到了要点。这是缘起的道,意乐和加行一旦修成,就自然与善知识的心亲近,到了能领受法的因缘点上,善知识的道就会传到自己心中。不能尊师重道,听任何法最多成了积累知识,而且增长我慢,难以调伏。心里能尊师重道,才会真心地受持每一句法教,殷重地在自心上受持,如此整部道次第的教授才转成了内在的修心。一念之差,会导致人仅仅是在累积知识。


初中分三:

一、总示亲近意乐 

二、特申修信以为根本 

三、随念深恩应起敬重


以意乐亲近师长的轨理有三部分:第一,要从总体上了知能亲近师长的九种心。每一种心都要在自身上反省:我有没有这种心?我做得怎么样?如果有就随喜自己,而且给自己打气,我一定要做得更好。如果没有,就应当呵责自己,要从心里改过自新。但是转变自己的确不容易,暂时做不到的地方也不能放弃,而是要猛利发愿:愿我能早一天具有这样的善心!平时好好地多积资净障,常常非常诚心地祈愿,这样用愿的力量来带着自己的心逐渐地上进,那就会渐渐改善。缘起不断地集聚,过去难发起的心,最终也能发起。

学亲师的意乐有个逐步转变自心的过程,效果全在转心上看,转得快就进步得快,得利益就快。所以听懂了要马上在心上修,修得一分就进展一分,改好了一分就变了一分,每一次都要这样在心上修,这才会有日新月异的进步。大家千万不要只做表面知识,不然就离题万里了。上品的修行人天天有进步,中品的修行人月月有进步,下品的修行人年年有进步。一定要知行合一,听到的教导要尽量实行才不枉费此生。

总的认识了能亲近师长的九种心后,接着就要拿到意乐的两个大根本——信心和敬重,简称“信敬”。这两个字是依止法的心要,生起了它,就得到了依止的要点。信心是根本,有了信心,还要常念师长的恩德来引起敬重之心,这在缘起上十分关键。历代大德都是这样对依止法殷重奉行的,就是因为具足信敬的缘故,就肯放舍自己,尽全部的心力来守好法道的伦理,因此能得到大成就,这是由于具足根本的缘故。

反过来也要认识到,如果我们内在没有起信敬,那就像最深的源头没有打开那样,依止的行为就不会源源不断地发出,自己也感觉心上被闭住了,善的力量一点出不来,师长的加被也进不去,因此在法道上会没有进展。心里的蒙蔽太大,信心和敬重远远不足,行动上也就怠慢不恭,或者不能像孝子一样依教奉行,心和心之间相隔万里,那就算学无数年也从不会奉行半句话。

以孝悌之道来说,人要是不明理,会相当愚痴麻木,心会一直陷在僵化当中。只有明了理,观念上转了,才开始有心上的转机,自己会开始觉得应当这样做。但这时候底子很薄,必须加强培养练习,不断地积功累德,才能转成好人。这里依止的原理与此相同,而且应拓展到更深的轨道。


今初(总示亲近意乐)


《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摄一切亲近意乐所有扼要。


华严九心摄尽了亲近师长意乐的所有要点。这是极好的法规,不多不少。

学华严九心时,首先要认识每一种心的状态,然后对照自心检查,是不是有这些内涵。有就修随喜,而且策励自己,使好的方面日益增长;如果还不具备,这正是自身上的缺陷,应当努力弥补。没有以华严九心的镜子照自己,就不知道该在哪里努力;照了才见到浑身的过失,这样能改一点就进步一点。如果浑身的过失一点不觉察,认为自己一贯正确,那就不会有任何进步。混到死还在骗自己,这是莫大的愚痴。


即彼九心摄之为四。


这里将九心摄成四节:一、孝子心,二、金刚心,三、大地心,四、荷担事业重担后如何行持。这样就条理清晰了,便于把握。


总说九心四节


一、孝子心

舍掉以自己意志为主的心,唯一顺善知识的心来做,就是孝子心或孝顺心。也就是只做让善知识欢喜的事,顺其心意的事。要知道自己是个学人,是想来跟善知识学的,当然要敬奉善知识的教导。如果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对的,那还用来学吗?正是因为不懂,浑身都是过失,才要跟善知识学,把颠倒的心态和行为改过来。

而且在法的承接上,善知识处于上位,学人处于下位,一是施恩者,一是受恩者,缘起律上也要求弟子要跟着师父转。世间法都是这样,儿子要孝顺父亲,不是父亲要孝顺儿子。儿子顺父亲的心就是“孝”,这样做会有成就;父亲让位给儿子叫做“溺”,在过分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成人后都不会有什么出息。方方面面要注重这个缘起的道理,不然吃亏的还是自己。

发起孝子心后,就要舍掉自我意志,什么想法做法都是顺着善知识的心来做。尊师的轨道走到扼要处就是这一个要点,这会让法的伦理达到极相应处。尊重了师父的心,就一定会尊重他所传的法。能把身口意都奉献给师长,就会对他所传的法全力奉行。这个缘起会让自己的修道越来越深广。这极其重要,所以反复强调。

我们有了这个认识,着手纠正时会有一些困难,无始以来的恶劣习性会作障碍,因此要逐渐地转变。首先观念有了确立,心就开始喜欢按这样做,接下来重要的是不断串习,加强心力。修心的功夫熟练了,就会成为坚固的秉性,这会使自己的心和善知识越来越相应。这里重要的是实行,而不是空谈。

二、金刚心

这是指长久坚固的师徒情,任何时候都不破裂,都有那种亲爱之情。古人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法的伦理上有坚定的操守,绝不会背叛违逆,更不会破裂,这就叫金刚心。

三、大地心

身为弟子,对师长的事,无论有多少重担都能欢喜承担,没有懈怠的心态,这叫大地心。真心依师的人,会把师长的事看得最重,师长吩咐什么,没有二话,会以坚忍的心完全担负起来。

四、荷担事业担后如何行持

懂了前三种心,还要知道在荷负善知识所交付的重任时,应以什么样的心来对待,这就有如轮围山心、仆使心、除秽人心、乘心、犬心、船心这样六种善心内涵。这些心建立好了,就能对治一切负面心态,就无往而不利。遇到任何事,六种心都使自己趣入贤善的行为。

轮围山心是指内心坚固,无论受多少苦,心都丝毫不动摇,不会受艰难困苦就动摇而放弃。

仆使心和除秽人心都是指谦卑的心态。依止师长时自己就像仆人,对师长吩咐的事,哪怕做一些下贱的活,也毫不迟疑地成办,不会觉得有失脸面。除秽人心侧重强调没有骄慢,自己处在低下位。

乘心侧重在勇于担负,堪能负重。

犬心,指对于师长的呵责毁骂顺从接受,没有怨恨,遭受打骂也不变初心,反而视为加持。

船心,是指像船那样不论担负多少,来来往往地做多少,也没有厌倦。

如果能把这六种心修坚固,那就有了牢固的基础,由这六种心发起来的全都是贤善的依师行为,绝不会有背离、违逆。心已经成了非常善的内涵,就有福气承受殊胜的法教,善知识再给自己传任何法,都一定会遵照教导,竭尽力量来奉行,如此自然就深得法益。就大乘佛道而言,菩提心、六度、四摄、二无我空慧、陀罗尼、三摩地等一切功德,都是依尊重生,依尊重长,依尊重而得以圆满。其间发生的一切利益都是以意乐为总根源。具足华严九心,下至听到一句教导,也会在自心上发生无穷无尽的利益。相反,内心腐烂,没有善心,即使听了无数教导,也不会得到什么法益。

不学华严九心,往往会认为自己依止得还不错。有这样高估的错觉,一是因为对九心根本不了解,二是从没有用法镜仔细检点自己。仔细地反省衡量,才知道自己差得很远,要弥补的地方太多,这才会重视这些关要的修持。


解释九心四节的修心轨理


下面进入论文的学习。每一种心都要了解它的正确相状,以便模仿练习。外在的拳术,一招一式都要依照所教的套路来模仿练习。如果不愿练习,只是空学理论,那一辈子也不会明白功夫到底是怎么回事。内在心法的传授更是如此,空谈不修,绝对不会得到真正的佛法。


(一)孝子心


弃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谓如孝子自于所作不自在转,观父容颜、随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应观善知识容颜而行。


论中的这些教授都是在传要诀,每一句都非常珍贵。得到宗大师的开示,我们能完全明白《华严经》所说依师九心的内涵。

第一孝子心是最重要的开端,开好了这个头,后面的善心就会源源不断地发展出来。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孝顺的心是万善之门,开了这道门,就会出现一切善。佛法何尝不是如此?能如孝子孝顺父母般舍弃自己的自在,把行为的自主权交给师长,一切听命师长而行,这就是如孝子心。

“令自在”,就是随师而转的意思,一切都顺师长的意愿而行,不以自己的意志为主。也就是指,在依师的过程中不能想:我要如何,我必须如何,我不愿听从等等。这些以自我为主的心都要全部放下,唯一是一种孝顺的心,一心想师长欢喜什么就怎么做。对于师长的吩咐,完全依教奉行。

“观父容颜、随父自在”,就是看父亲的脸色或者他的心愿,完全顺着父亲的意思做。与此相同,应当看善知识的脸色或心意来做。“容颜”是心的外现,实际是指心愿。

就当代人而言,修出到量的孝子心有很大障碍,因为从一开始的家庭教育就出错了,甚至完全颠倒。孩子本来应当随着父母转,现在却变成孩子完全随自己的自由意志而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父母处处要迁就孩子,这就出了大问题。这使他心里只有自己,没有父母。所以现在的孩子很少想到怎么来孝顺父母、照顾父母,怎么来感恩父母,就因为心已经被自私严重障蔽了。如果他感到要尽一点孝心,那表示善心开始有点发动,但如果不努力地来扶持住,很快又会被习性淹没。

随师而转的孝子心和现在人说的自尊是相反的,后者实际是我慢增盛的表现。但当今人类落在深度的愚蒙当中,根本分不清烦恼和善心的差别,从小到大已熏成浓厚的自由意志,所以会感觉孝子心很难修,心很难转。如果百分之九十九的心都是自由意志,那么顺从善知识的心就只余下百分之一,心怎么能转入运行呢?自由意志的阻力实在太大!有些人甚至百分之百全是自由意志,那在依师法上就成了无力行持的残废。如果知道改过,能逐渐舍除自由意志,孝顺善知识的善心比例就开始增大。如果变到百分之三十能够随师而转,那就已经从过去的零分增加到三十分。虽然还不及格,但已经有些起色,还要进一步努力,逐步化掉自我中心的不善之心。

修孝子心时,一方面要明确方向,一方面要认识克服自由意志的难度,而且要看到自身上难修的原因。要一点一点地反省出来:从小到现在,我们真的是很颠倒,从不会想怎么恒顺别人,即使对自己的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孝顺,连最起码的心态和行为都做不出来。现在首先要转观念,观念上转了,你才接受这么做,也才会有转变。所谓“孝子心”,就是指他无论做什么不是以自己为主,而是完全随父母的意愿来做。他会想:这是生我的父母,做什么都要让父母欢喜,不能让父母难过,让父母操心。有好吃的先要供奉父母,不能违逆父母。父母是轴心,处处都是顺着父母做。父母的吩咐,都欢喜照办。父母喜欢什么,自己会主动地做。在依师上,就要像孝子孝顺父母这样,放下自己,以善知识为重,一切行为都随善知识而转,就做到了如孝子心。

懂得了孝子孝顺父母的那种心,就能了解到要用什么样的心依止师长。佛教的依师不是上学花钱请老师教知识那样的情况,自己想求永生永世的解脱,这又全要靠善知识的护念和引导,这是比天地还要大的恩德,当然要有孝顺心,要随着师长而转,这是弟子本分上要尽的心。观念上调整好了,就肯真实修孝子心,也就有莫大的利益。观念上不能调整,心态和行为上颠倒地做,那也会有非常大的报应和惩罚,所以要极其慎重地对待。“用心”这两个字的内涵很深,天地也特别大。就像对孝顺不能整天空谈,而要注重实行。把《孝经》倒背如流,却从不实行,那只是读死书,自己不用心,会有什么用呢?反之,听到一句就能实行,而且能将它扩充,终究会到达远大之地。


《现在佛陀现证三摩地经》中亦云:“彼于一切应舍自意,随善知识意乐而转。”


以上所说出自佛语教授。依师意乐的首要是一切情况下要舍掉自我意志,时时随善知识的意乐而转。这就是孝子心的内涵。


此亦是说,于具德前乃可施行,任于谁前不能随便授其鼻肉。


这里有个交待,在具德师长前才可实施这一条,不是说在任何人面前都随便把鼻肉交给他。“授鼻肉”是说,一旦牛的鼻子被穿上了孔,以后就没有了自主权,只能听任主人摆布。

现今末法时期鱼龙混杂,有很多邪师在世间蛊惑众生,所以不能随便把鼻肉交给别人,只有具德者才能这样托付。如果托付的是恶知识,那就会毁掉自己的前程。所谓“具德”,要按上面师长德相来了解。




思维心中的法道


一、反省自己具不具足弟子德相(“四相两缘”)。具足就修自随喜;不具足就要努力改过、提升,并且多积资净障,往这上面发愿。

二、在依师的多少上,有哪两种范例?哪种更好?这对自己依师修行有何启发?

三、思维华严九心大致的内涵。

四、细心思维孝子心的内涵,反省自己是否以此善心在依止师长。如果不是,原因在哪里?


(二)金刚心


谁亦不能离其亲爱能坚固者,如金刚心,谓诸魔罗及恶友等,不能破离,即前经云:“应当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依止以后,内心对师长的亲爱之情谁也无法破坏而能坚固如同金刚般的依止心,是说诸魔和恶友不能破离自己的依止之心,也就是前经所说:“应当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多看古德的传记就知道,他们与师长的情义都非常深,一生中从无改变。不像现在人,起初特别激动,但很快就变了心,最后就彻底无影无踪。这是没有情义,连怎么做人都不懂,哪里会有佛法的成就呢?

比如我们生病时别人照顾过一次,会念念不忘他的恩德,但对善知识长养慧命的法恩,却无丝毫感恩图报的心,那就下劣了。因为情义太薄,就会很快变心。所谓金刚心,就是指对善知识的情义一生都不变。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是这个意思。

任何魔和恶友等,使用什么伎俩也破不了自己依止的心。“亲睦无常”,是说前面很亲密,后来就变得疏远悖离。“情面无常”,指没有坚固的情义,很快就变了脸面。我们修金刚心的时候,这种状态要完全远离。

米拉日巴依止马尔巴上师后,上师动辄粗暴地打骂他,但他丝毫不生邪见。在经历了很多大苦还求法无望时,他也曾因自己业障深重而伤心地离开。途中听到常啼菩萨依师的苦行,又幡然悔悟,回到上师身边。这是有如金刚心,不会情面无常。


(三)大地心


荷负尊重一切事担者,如大地心,谓负一切担,悉无懈怠。


能担负师长一切事业担如大地般的依止心,是指无论担负什么事业都没有懈怠心。

古今大德在如理依师时,都是精进地担荷师长的事业,无论师长吩咐他什么,都像大地承载万物那样承担,无丝毫松懈怠慢。比如仲敦巴荷负阿底峡事业重担,每天都精勤努力,没有丝毫懈怠。杨岐禅师依止慈明禅师,唯恐有一事做得不周到,在寒天酷暑时也丝毫不顾虑自己,三十年中尽心尽力护持师尊的事业。米拉日巴对于上师的吩咐,不论是降冰雹、盖房子,都任劳任怨,毫无懈怠。后来又以大精进力,即生成就,把上师的法流弘扬开来。他们都是有荷负尊重事业重担的大地心。

下面引噶当大德的语录来帮助理解“如大地心”的内涵。


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诸徒众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萨我之知识,如教奉行,实属大福。今后莫觉如担,当为庄严。”


就像博朵瓦教示慬哦瓦的徒众说:“你能值遇这样的菩萨上师,如教奉行,实属莫大的福分。今后你别觉得是负担,要持为庄严。”在依止时要承担很多任务,对此怎么看待全凭一念的想法。如果觉得是好大的负担,就会消极、推脱、不愿趣入,这叫懈怠;如果认为荷担善知识的事业担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这是求之不得的事,现能如教奉行是我的大福气,这样就视为庄严,非常欢喜地承担重担。


(四)荷负担已应如何行


荷负担已应如何行,其中分六。


荷负了善知识的事业担以后,应当怎样行持呢?要按照以下说的六种心来实行。正如法王所说,法的心要是善心。此处也不例外,就是要恒时修持依师的善心。

六种心要一个一个地在自己心上完成,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实行,这才会得到真实利益。实际行持时,会发现内心有阻力,这是无始习气的反弹。这时不能退心,能克服一分习气,就会进步一分。只有逐步地在自心上实际历练,才能修成善心。


1、轮围山心


如轮围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恼,悉不能动。


如轮围山心,是指无论受到什么苦恼,都不能动摇自己的心。

这里先要祈愿尽早修成这个心,再不断地坚固串习,让这种心不断地发出来。发过了多次后,就会逐渐坚强有力。平常要常对照论文检点自己,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依师期间会受很多苦,受苦时就要提起轮围山心,让心坚忍不动。如果稍有一点苦,心就动摇,那不是铁围山而是纸山。稍微有些苦受,或者劳累繁杂一些,心就受不了,想溜走,那这完全不是依止。依止是靠定了的意思。现在的人心太薄,不能久经风雨而不变初心,所以终究无法完成道业。


慬哦住于汝巴时,公巴德炽因太寒故,身体衰退,向依怙童称议其行住。如彼告云:“卧具安乐,虽曾多次住尊胜宫,然能亲近大乘知识听闻正法者,唯今始获,应坚稳住。”


慬哦瓦住在汝巴时,公巴德炽因天气太寒冷,身体衰退,就跟依怙童谈论:“是继续住还是离开?”依怙童说:“我们虽然多次住过尊胜宫,住得很温暖舒适,但没有得过法。能亲近大乘知识听闻正法,只是现在才有,你应当坚稳地住下。”要按这样随学。

意思是闻法很难得,对解脱有利益的只有正法,所以要忍受辛苦而坚志寻求正法。心动摇的时候就应当想:这么珍贵的法,即使割肉去买也都值得,吃一点小苦不算什么。心里能生一点善心、智慧、信心、悲心等,都要靠师长的恩泽。所以,能依止师长长期闻法,接受教导,长期修心,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怎么能受一点苦就变心,而放弃依止呢?要像这样劝励自己,让心稳下来。

《禅林宝训》中有个范例。宋朝年间,大愚、慈明、谷泉和琅琊四人,结伴去参访汾阳禅师。当时正值严冬,非常寒冷,大家畏惧寒冻之苦,而心有动摇,只有慈明志在道业,昼夜都不懈怠。每当夜深昏昏欲睡时,他就用锥子刺着大腿,难过地说:“古人为生死大事废寝忘食,我是何等人?怎么这样放逸?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我这是自暴自弃啊!”后来他辞别师尊回去的时候,汾阳禅师感叹地说:“慈明走了,我的道法也随之东去。”这就是说,汾阳禅师的道法传给慈明了。他有百忍不回的勇毅,最终得成大道。


2、仆使心


如世间仆使心者,谓虽受行一切秽业,意无惭疑而正行办。


在依止师长时,要持仆人的心态。也就是做一切秽业,内心没有犹豫,不会觉得没面子,而很自然地去做。

一个很好的仆人知道要忠心地为主人服务,因为他知道本分的缘故,做任何事不会感觉有伤自尊。无论是吩咐倒垃圾、扫厕所等,做多么脏、多么卑微的事,他都没有任何犹豫、顾惜脸面,而立即执行。在依止师长时要有这样的心态。

这里要了解“惭”和“疑”的状态。这都是以骄慢心引起的反状态。“慢”是把自己看得很高,特别喜欢尊荣和脸面,以及别人承事自己,所以在受行秽业时,自我就受不了,会表现出“惭”和“疑”两种状况。“惭”是觉得做这种事会失面子。“疑”是犹豫不决,不能立即去做。这也是因为顾惜脸面而导致迟疑,就是会想:我在众人面前做这样的事,太失身份了!以这个心就有迟疑。能放下自己、去掉惭疑,就能像仆人一样受行一切秽业。


昔后藏中,一切译师智者集会之处有一泥滩,敦巴尽脱衣服扫除泥秽,不知从何取来干洁白土覆之,于依怙前作一供坛。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类似汝者。”


过去,在后藏一切译师和智者聚会的地方有一个泥滩,当时仲敦巴随上师来到这里,他赶紧脱掉衣服扫去泥秽,然后不晓得从哪里找来了干洁的白土覆盖在上面,在依怙上师前做了一个供养上师的坛城。依怙上师笑着说:“稀有啊!印度也有类似你这样的人。”赞叹他有仆人那样的善心。

仲敦巴做这些是非常自然的,他没有觉得“这很脏,我不干”。出于对上师的尊敬,他直心直行,毫不迟疑。我们要学的就是这一点。对于善学的人来说,听到一个例子,他就会在自己心上想:我怎么能做到这样?怎么推广这份心?讲了一处,他能在无数处运用。只要是善,他就会效仿。给他讲一句法就会起无量的利益。这就是所谓的“良马见鞭影”,是上品弟子的相,良马不用鞭子抽到身上,一看到鞭影就知道要加速奔驰。这种人叫“一拨就转”,他听一句就在心上转一句,而且能扩而充之、推而广之,这样会日新又新,上进得快。所以要往这方面努力,要做一名好弟子,在依止师长时,有各方面的贤善之心,而且一再地在自心上按教导实行,又懂得按照原则举一反三,处处有个灵活的运用,这才叫活学活用,而不是读死书。


3、除秽人心


如除秽人心者,尽断一切慢及过慢,较于尊重应自低劣。


如除秽人心,是指学人断掉一切慢和过慢的心态,自己觉得“和尊长相比,我是个低劣的人”,从而处在低下的位置。

“除秽人”,就是做扫垃圾、除粪便等工作的人。他承认自己身份卑微、低下,所以心不会抬得很高,不会摆驾子,在他身上没有骄慢的态度。如果是个高官,他认为自己地位很高,那必然会显出一副高高在上的的样子才满足。那整天心都抬得很高,充满了骄慢,以这种心态怎么可能依止师长呢?我们依止师长时,只能取前者,不能取后者,这非常重要。

《庄严经论》里讲到,亲近师长时要以下心为缘起。自己处在下位,就是亲近的缘起。没有一个人贡高我慢还能出现依止的缘起,对于这样大我慢的人,是不可能有法的传入的。在缘起上,正法绝不可能从低位传到高位,就像水不可能从低处流到高处那样。所以作为学徒就是低劣身份;无论什么时候,尊长都是高位。只有谦下,缘起上才相合,法才能直接传下来;不然就会出障碍,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有损害。能学到“下心为缘起”这五个字,就很有利益。一般对人有所求时,都要恭敬对待,下至向人问路,都会很客气、很礼貌,何况要求得解脱成佛的利益,要得到比生命还宝贵的正法,当然要自处卑下位置,恭恭敬敬地奉事师长。


如善识敦巴云:“我慢高丘,不出德水。”


这就像善知识敦巴所说,在我慢的高山上,不出恭敬、谦下、调柔等的德水。这是以事相来表达缘起的道理。我们要看到,高高的山顶上不会出水,而低洼处却常常有水流,这是指慢和谦的缘起差别。我慢很重,心是往上抬的,只会受损,不会得益。而谦是低下、心怀虚旷的相,所以它是能纳受、能吸收的相,又是能流出功德的相,而且是能深厚蓄积的相。古人也说:“满招损,谦受益。”谦叫做“地山谦”,它的卦象是山埋在地下,而不是突出来。谦也表示我相很小,能尊、能敬、能让、能舍,这是有德的相。因为我执小、我慢小,就容易受教、容易调顺,能很快开发功德。相反,我慢大就不容易受教,也难以转变。即便学法,也不会恭恭敬敬地奉行,结果法在他身上不起作用,所以说“不出德水”。


慬哦亦云:“应当观视春初之时,为山峰顶诸高起处青色遍生,抑于沟坑诸低下处而先发起。”


慬哦瓦也说:“应当观察初春的时候,是山峰顶上那些高起处遍满了青色,还是在低下坑洼处先发起青色呢?”当然是低下处先发起。

所谓“下人不深,不得其真。”做任何事,首先一定要对治我慢,感觉心能够谦下了,能安然地处在低位上做,这时候就发现善心已经萌动了,善的“青色”起来了。比如在家对待父母,在外对待长辈,都有一种善的相。做一切事,心处在低位的时候,就在默默无闻地奉献,会积很多阴德。慢心一起来,就完全障蔽了善心,绝对不会有进步。在修依止法时更是这样,缘起丝毫无差错。

这样明理以后,就要断掉一切慢和过慢的心态,面对师长时应当自处低位。如果逆背了法的伦理,以高慢心态对待师长,那是出现了大恶相,会一下子折掉福德,已有的功德会消掉,未生的功德难以生起,报应是非常厉害的!

慢烦恼有很多差别,这里说到两种。“慢”是一种高举的心态,对于比自己低的人,认为我胜过他,心态高举;对于跟自己平齐的人,认为我跟他差不多,哪里比他差?心态也是高举。“过慢”就更差了,对于和自己同等的人,反而认为自己胜过他;对于胜过自己的人,却认为我跟他同等。在依止师长时有慢和过慢的心态,那根本不符合学法的缘起,绝对有损无益。所以慢和过慢的心态要完全断掉。

我们应当用心随学以下的榜样。

米拉日巴在面对上师的恶辣手段时,没有认为上师不慈悲,总是以下劣大罪人来看待自己,觉得吃这么多苦上师也不传法,全是由自己罪业深重所致,对上师极其恭敬。最终他得到了上师倾瓶传授,正是做到了“下人至深,故得其真”。

又比如佛世之时,未生怨王是一个国王,但他在迦叶尊者前闻法时,毕恭毕敬。顺治皇帝是一国之尊,但他对玉琳国师非常敬重,他给其他师兄弟写信也屈尊署名“法弟行痴和南”。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份尊贵,就不尽弟子之礼,反而放下身段,承事师长。我们应当效仿行持。


4、乘心


如乘心者,谓于尊重事,虽诸重担极难行者,亦勇受持。


乘心是指,师长的事业即使担子很重,极难行持,也勇于受持,尽量挑起。

“乘”是车的意思。比如大卡车要装十多吨的重物,开往偏远山区,途中要翻越险峻的大山,经过曲折的弯道,历尽颠簸,也坚毅地受持,最终完成使命。依止师长时就要有这种持重的心,无论担多重的担子,心里也不怯弱,而是难行能行,即使在艰苦中,还是能坚决地做下去。

马尔巴上师让米拉日巴盖房子,先在东山顶上盖圆形石屋,又在西山顶上盖半月形房子,之后在北方顶上盖三角形房子,又在一极险要处盖十层楼阁,土石等都要独自从几里外背到山顶。房子盖好后,又让尊者拆除,把材料送回原处。这些吩咐无不是极其难行的重担,而尊者具足乘心,都能一一勇悍地承担,没有任何抱怨。



5、犬心


如犬心者,谓尊重毁骂,于师无忿。


犬心是指师长毁骂自己,心里不会忿恨。良犬有忠顺的品德,对主人非常忠诚,即使主人打骂它也不会记恨,仍然会温顺地摇尾乞怜。依止师长时要有这种良犬般的善心。不然,善知识稍微说得重一点,就马上受不了,反而心里记恨,耿耿于怀,那还谈什么承师教、得法益呢?只会跟依师学法的路南辕北辙,越离越远。所以一定要以敬重心随善知识而转。


如朵垅巴对于善知识画师,每来谒见便降呵责。画师弟子娘摩瓦云:“此阿阇黎于我师徒特为嗔恚。”画师告云:“汝尚听为是呵责耶?我每受师如此赐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


这里讲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要如是效仿。

朵垅巴这位大德每次在善知识画师拜见他的时候,都给他一顿呵责,画师的弟子娘摩瓦说:“这位阿阇黎对我们师徒特别嗔恚!”画师告诉他:“你听成是呵责吗?我每次受到师长这样赐教一次,都像得受了黑茹迦一次加持那样。”他以清净心把师长的呵责视为稀有的加持。

师长调伏弟子,常用折和摄两种方法:有时现慈悲相摄受,有时现忿怒相来折伏。为了消弟子的业障,往往采用猛利的手段,不是打就是骂。如果心里没有依止的善心,会认为师长很凶暴,轻则拂袖而去,重则违逆还击,那就落在愚蠢颠倒中了。


《八千颂》云:“若说法师于求法者现似毁呰而不思念,然汝于师不应退舍,复应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厌,随逐师行。”


《八千颂》中说到,如果法师对求法者显现好像在毁骂他,而不关心或重视他,在这种情况下,学人对于师长不应退心而舍离,不但不退心舍离,还要增上求法的善心。对善知识敬重不厌,一心随善知识而转。

要想到,既然我想依止尊贵的善知识来求得妙法,那么受点打骂,吃点苦头,这算不了什么。无始以来,我不知道被人打骂多少次,为了贪嗔痴不知受过多少苦,但对解脱毫无意义。现在善识打我骂我,是在给我最快地消业障,让我解脱,所以我应当恭敬地顺受,应该生大感恩心。如果稍受一点打骂就生恨心而舍弃,那是多么愚痴!我要增上求法的善心,力求做得更好,对善知识更加敬重,丝毫不起厌舍之心,一心随着善知识转。

称为“如良犬心”,就是这个道理。良犬对于主人忠心耿耿,无论主人怎么打它骂它,它仍然对主人摇尾示亲。解脱和成佛的大事要仰仗善知识的恩泽,所以我们更要像良犬那样一心敬重师长,有一生不变的忠诚。



良犬心的典范


宋朝的浮山远和天衣怀两个禅者,听说叶县的归省禅师是有道的人,就特意前往参拜。

当时赶上天降大雪,气候特别寒冷,归省禅师一见到他们就一顿呵骂,直接把他们赶出去,而且还故意往他们的衣服和垫子上泼冷水。这要放在一般人身上,一定会认为自己看错了人,忿然离去。但他们对师父的信心深,有恭敬心,整理好衣服和卧具,像前面一样安稳而坐。

省禅师看到他们根本不动,就再次骂道:“你们还不走,是在等我打吗?”这时浮山远上前说道:“我们从千里之外特意来参和尚的禅,怎么会被一勺水泼走?”(意思是,为了求无上大法,我们这点苦怎么会受不了?)

省禅师这才笑着说:“你们俩果然是来参禅的,快去挂单。”

后来浮山远担任典座,管理大众的饮食。有一天,归省禅师出门了,浮山远私自取来一些油面,给大家做五味粥。刚煮熟的时候,禅师回来了,把他叫来说:“你偷取油面,这是盗用常住。”他说:“我是取了油面,愿和尚处罚。”省禅师就让他估算衣钵,偿还常住,而且还打了三十杖,赶出院门。(三十杖不是拍痒,打下去有很大的伤痛。)

道友们来替他说情,和尚丝毫不答应。道友又请求:“如果不许他回来常住,也请答应他能随大众闻法。”和尚这也不答应。

有一天,归禅师上街,见到浮山远站在旅店前,又给他一顿呵责:“这是院门的走廊,你凭什么站在这里?”(意思是,你都被赶出院门,没资格站在这里。)还无理地叫人追算住店的钱。他面无难色,反而顺从地托钵进城化缘,将店钱还清。

照世俗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师父简直是不近人情,没把他当人看,但浮山远恪守依师之道,真正做到了如犬心。

这次归省禅师回来对大众说:“法远真是参禅的法器!”就让浮山远回到禅院,并上堂把大法交给他,后来成了一代祖师。

又比如,马尔巴要消米拉日巴的业障,使他成就,经常打骂他,甚至用皮鞭抽打,但米拉日巴没有生起任何邪见,仍然对上师毕恭毕敬,一心承事上师。这也是具有如犬心的榜样。


6、船心


如船心者,谓于尊重事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


譬喻表达了什么样的依止心态呢?船无论装载多少人和货物,去东方去西方,无论往返多少次,都从不会疲厌,更不会有逆反心理。以此比喻无论负载多少师长的事业,来去往返都毫无厌倦。相反,一旦师长委任的事业稍微多了、重了,往返很辛劳,或者又吩咐这样那样,心里就抱怨:“又要做这些事!”这就和如船心相违背。

这样了解了如船心的相之后,就要开始这样立愿:我一定要努力修到这样的如船心!以后无论善知识吩咐多少事情,担子有多重,要奔走往来多少趟,一定欢欢喜喜地做,而不生厌倦。

马尔巴让米拉日巴做的事情就是盖房子、拆房子,米拉日巴在六年中,每天都在搬石运木,也拆了个遍,但是他来来去去没有厌烦。这是具有如船心的德相,我们应当尽力随学。

在承担了师长的事业担后,如果能对照以上的法轨,努力在自身上修好轮围山心到船心这六种心,那的确做每件事的时候,都是在修很好的善心,这就是真正的修行。因为是在给尊贵的善知识做事的缘故,能很快消除业障、累积福德,会使修行非常顺利地完成。


总结


总之,修持华严九心来亲近承事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心上摄集了一切亲近意乐的所有扼要。以这种淳厚的善意乐,会使得自己依师过程中所做的一切行为,都成为速疾成就的殊胜资粮。





思维心中的法道


思维从金刚心到船心之间八种心的涵义,反省自己做的如何。没做到的地方,要猛利发愿做到,并努力改过,力求真实做到。


(二、特申修信以为根本)


第二,修信为根本者。


心要提示:

(一)知根本 对师长修信心是修依止意乐的根本

(二)明方法 观德获成就、观过失成就故,专门缘念师长的功德以起信心

(三)推极致 观师如佛,对佛不寻过失唯念功德故


总引导


阐明了九心的相状后,特别要申明修信心是根本。为此,先要从缘起的理则上认识信心为什么至关紧要。对于这是命脉根源,如果先由思维发起了确认,那么在修意乐时就会执取它为重点。具此根本,其他的枝叶花果都会随之产生。

这里说的信心特指对师长的信心。如何趣入修持呢?这又要了解引发它的正因。缘起上要在自心上看到正反两条路:对于师长观功德则生信心,获得成就;观过失必起障碍,失坏成就。由这一认定,就将自心唯一放在观师长功德上。之后又要将它推到极处,也就是观师为佛,对佛如何看待,就对师长那样看待。这是三乘圣教都一致强调的。


总说信心为根本


《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


信心是修行的前导,像母亲一样出生、守护、增长一切功德。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个生命的出生和成长,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母亲,色身的出生要依靠母亲,以母亲为根源,依靠母亲的守护才能成长。离开了母亲,出生、成长都不可能发生。信心对慧命来说也是最关键的。没有信心,就无法出生、守护和增长功德。

下面再从断证两分来认识信心的作用。“除疑”“离慢”等是断分,“得妙乐”“摄善法”等是证分。


“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


有了信心就能断除疑惑,度脱生老病死四大瀑流。以对法道生信为根源,就能断惑证真,息除烦恼和业,因此能度脱生死。

信心的受用如何呢?能表的譬喻是妙乐城。有了信心,就住进了这座妙乐城,会不断地发生种种微妙的法乐。得到信心这个妙乐的根源,那无论做什么、遇到什么,都住在安乐当中,修行的生活都是充满喜乐的。

信的反面是疑,心中有疑,就不肯趣入正道,仍随着过去的习气转,而无法发起善的意乐和行为。就因为缺乏信心这个根源,导致不能开启善心。

信心如光明,疑惑如黑暗。心中起了信心的光明,疑虑就荡然无存,之后在信心的带领下,就会十分坚定地往善道上走,会不断地走善的道路,会逐渐消掉无明系统中的种种迷惑、颠倒的运作和妄自苦恼(惑业苦),能真正脱出生死苦流。就正面说,会一路从光明趣向光明,从善妙入于善妙。

所以对于信心的重要,要从各方面得到认识。在心中引起了胜解后,就开始在心上努力地培养信心。能在这上面努力培养,就会感觉内在的根源逐渐在打开;根源上打开了、坚固了,道次第所要求的一步一步的除过引德都能自然发生。

为什么学法多年仍然不具功德呢?就是因为缺乏信心这个根源,因此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多是记得一点文字上的知识,而没有内心功德的生长。下者如善星比丘,更是成了颠倒堕落。因此要把住信心这个根源,它是依止的根本,也是得成佛道的根本。


“信无浊秽令心净。”


信以心净为相,它的作用如同净水珠,会起到直接净除内心垢染的作用。信心起时,当即就住在清净当中,心中的各种疑等垢秽顿然澄清,所以它会让心清净。


“能令离慢是敬本。”


信心又是发起恭敬的根本。起了信心,就能远离骄慢。

恭敬很重要,得益多少,取决于恭敬心的程度。印光大师说:“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而恭敬又要由信心来引发,因此信心最为根本。以这个原因,本论修意乐的次第是信心在前恭敬在后。


“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


信心是最殊胜的财富藏,又是到达善妙宝洲的双足,它是摄持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因此犹如采宝的手。

这里要由譬喻来得解。好比一个人拥有一大笔财富,那他就能自由自在地受用。以资财雄厚的缘故,他能自在地成办很多事业,觉得做什么都不困难。如此就认识到,财富是物质生活的资本。

懂了这个譬喻,再移到内心的法道上看。这里面以信心作为法的生活的资本、一切法乐受用的根源,故而一个人具有了信心,就拥有了法的生活的最殊胜财富。我们有了对法道的信心,就真正开始充实了,虽然不是外在得到什么高级物质、荣耀显赫,但是自己内在的信心在一点一点地逐渐萌生、滋长,日益充实,从这上就能预见到将拥有越来越大的法上的财富。这是殊胜的信财,是七种圣者财富的上首,其他的圣者财富都是由信心而出生。我们稍懂内在法道的缘起,就能十分确信,信心会使我们得到极其难以衡量称述的大财富藏,它无数倍地超过了外在财富,因此赞叹它是最殊胜的财富藏。

所以,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在培养信心上努力,到了信心逐渐地增长扩大时,其他各种比如欲乐、正念、禅定、智慧等功德,或者断恶行善、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等等无边的功德,都会逐渐产生,各种恭敬、谦卑、精进、欢喜、安详等的善心,也都能顺利地开启,所以称信心为“道源功德母”。信心好比是蕴含了一切功德法的宝藏,因此是最殊胜的财富。

没有信心,可说是世上最大的贫乏,它使心田成了一片荒漠,无法出现功德的园林;而有了信心,就像出现了绿洲,能生长出繁花硕果。所以拥有了它,心地中就充满了生机,修法也会充满生机,生活在完全的富足中,无须依赖外在资财,何时何地都会给我们充实的受用,给我们修道的喜悦。懂得这点后,我们要生起“信心是道的根本”的大观念。

信心又像是行者的手脚,极端重要。人如果没有手脚,那就去不了任何地方,也采集不到任何东西。没有信心就像没有手脚,哪个佛法的宝洲都到不了,即使身处宝洲中,也拿不到一个宝贝,所以信心是像命根一样重要。

在种种信心中,对师长的信心至关重要。前面说过,一切道的根源是依止善知识,成办依止的关键点是发起依止的意乐,而意乐又以对尊长的信心为根本。认识了这个要点后,就要努力集聚发生信心的因缘,而这又要从观功德这个正因下手。能这样修因发起信心,就立好了根本。

如果学佛多年,不见有大效果,那就要从根源上检查对师长、对法有没有信心。关键是要护好根,从根上养护、滋润。根上没护好,没培养坚固,或者没有时时滋润它,那就结不出硕果。智者首先抓根源,他知道根源上护持好了,结果上就一定很好。

这样观察下来就会很明确:先要养好信心这个根本。有了它就像有了手和脚,道次第教授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能逐渐地走在上面,修种种法能拿到它的功德,这就很有希望。

有了信心,就可以在佛法的宝洲里任意畅游,无论想到哪个宝洲去,经过一番努力就能亲自到达,各种法宝都能在心里拿到、受用到,这都是因为得到根本的缘故。


《十法》亦云:“由何出导师,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


这里从正反两面显示了信心是道的根源。


(一)正面显示


“由何出导师”,由什么途径出现导师或无上佛果呢?或圆满开发自性功德藏呢?答:以信为最殊胜的乘或者道。乘有道乘和果乘两种,前者以能到为义,后者以所到为义,这里指的是能到果地的道乘。有了信心就终究会到达佛果地,它是道上能行进的最殊胜的车乘。只因信心是一切道的根源,故称其为“最胜乘”。

《华严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故信心是无上涅槃的根本。《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宝性论》也说,信心是证入胜义的关键。又比如信心是五善根之首,也是十一种善心所之首,可见这是法道的第一要素。或者说,在能行到果地的因素中,这是首位的因。

“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具慧者知道信心是成佛的最胜之道后,应当时时依止信心。不然离开信心,就寸步难行了。


(二)反面显示


“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

无信心的人无法出生任何白法,如同被烧焦的种子,不能生长青色苗芽。这反显了信心是白法的根源,没有信心就没有白法。好比种子居于根源的地位,一切枝叶花果都要由它的功能力产生,如果种子被烧焦了,那就什么苗芽花果都无法生起。如是没有信心,佛法上任何功德都不会出现。因此要极其重视信心的培养。


由进退门而说信为一切德本。


以上的经教由进退两门或者正反两面,阐述了信心是发起一切功德的根本。

“进退”就是指内心缘起的两种走向。“进”是指有信心就在道上上进,由此将生起一切功德;“退”是指失坏信心就在道上退失,不会生任何功德。由此就能确认,信心是道源功德母。

以下进一步说明没得到殊胜证德的原因是对师长不具信心。


敦巴请问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无获得殊胜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于尊重所仅凡庸想,由何能生?”


这是阿底峡尊者师徒的一段对话,说明了信师长是出生功德的根本。

仲敦巴请问大依怙:“藏地有很多修行人,但没有得到殊胜的功德,原因何在?”尊者说:“大乘的功德生多生少都依赖上师才能生起,藏地人对上师只作普通凡夫想,怎么能生功德?”所以信心没达到深处,就根本得不到殊胜功德。

尊者点出了要害之处——大乘功德生多生少全要靠师长加被和信受奉行,如果对尊长只作凡庸想,没有尊师的心,就不会重视他传的道,或者说道就传不到自心上,无法发生功德,这是缘起律所致。所以不注重尊师重道的话,再怎么听闻也只是学学知识而已,不可能得到殊胜功德。


有于依怙发大声白:“阿底峡请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却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谓是信心、信、信!”信为极要。


又是以尊者的圣言非常明显地透出了信心是首要。有个藏人非常没有礼貌,对阿底峡尊者大声说:“阿底峡,请给我教授。”尊者说:“我的耳根很好(就是你不要大声叫,我听得到)。教授就是信心!信心!信心!”重复了三遍,强调了信心极其重要。


其信总之亦有多种,谓信三宝、业果、四谛,然此中者,谓信尊重。


总的来说,信心有很多种类,有对三宝、业果、四谛等的信心,但这里说的是对师长的信心。

修解脱道要长期依止师长,过程中听任何一个法,对于任何一个细节,都要用信心来领受,之后放在心上殷重修持。如果没有信心,一切就都会落于空谈,而不会成就。只有以信心长期依师修行,才可能实践菩提道。而如果信心不坚,也会中途退转,而无法完成。

接着就讲怎么来修信心。信心不是凭空而生,引生信心的缘起是“观德不观过”。懂得了这五个字,就知道该怎么做。下面先要发起这个认识。


此复弟子于尊重所应如何观?如《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弟子于阿阇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薄伽梵,即应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诸大乘经亦说应起大师之想,毗奈耶中亦有是说。


那么弟子对于尊重应当如何看待呢?应当如佛般看待。《金刚手灌顶续》中说到,就像对于佛你怎么看待,对于阿阇黎就应如是看待。如果心能这样观师为佛,善根就会时常生长,他将速成佛道,利益一切世间。非但续部如是说,诸大乘经也说对师长应起佛想。小乘毗奈耶中也有这样说。因此,三乘佛教在讲依师轨则时都说到应当观师为佛。

到这里我们会想:为什么要观师为佛呢?对自己有什么利益呢?论中这样开示:


此诸义者,谓若知是佛,则于佛不起寻求过心,起思德心。于尊重所,特应弃舍一切寻察过心,修观德心。

这其中的义理或者内心缘起的真实义是这样的:如果你认定了善知识是佛,那么你对佛不会起寻过失心,而只起念功德心。而对于善知识处,特别要弃舍一切寻察过失的心,而修持所有观功德的心。对此,观师为佛有最大的作用。


此复应如彼续所说,依之而行:“应取轨范德,终不应执过,取德得成就,执众过不成。”谓其尊重虽德增上,若仅就其少有过处而观察者,则必障碍自己成就;虽过增上若不观过,由功德处而修信心,于自当为得成就因。


这又应按照彼密续所说,依止其中的修心法则如实地奉行,即:应取阿阇黎的功德而修信心,终究不应执取其过失处。其原因是:取功德修信心,则得成就;执过失坏信心,则不得成就。

这意思是说,虽然师长具增上功德,即使只是就他的少许过失处作观察的话,必定障碍自己成就。这是由缘起律所致。要在自心上认识到,一旦观了师长的过失,心上立即出现障碍,就成了无从开发的糟糕状态,自心就被业障蔽,而延缓成就。

反过来说,即便师长过失增上,如果不观过失,唯一从功德处修持信心,那对自己来说就将成为得成就的因。


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过失若大若小,应当思惟寻求师过所有过患,多起断心而灭除之。设由放逸烦恼盛等之势力故,发起寻觅过失之时,亦应励力悔除防护,若如是行,力渐微劣。


由于观过会障碍成就,所以凡是自己的善知识,无论他有或大或小的过失,都应当事先思维好,如果我寻求师长的过失,会有多少严重的过患。要想到,这就像服食剧毒会腐烂身体那样,会直接毁坏自己的相续,由此多起断心来灭除它。“断心”是指发起断除这种邪心的誓愿,即从心里不断地起心:“我一定要断除这个观过失的恶魔。”要很多次地发起它,再再地加强它,直至坚固为止。此后,它就有力量控制邪行,在刚起过失的时候,它会不允许它做。

如果有时因放逸、烦恼增盛等的势力,又起了寻觅过失的时候,那时也应当努力地悔除和防护。也就是,只要发现起了观过失的邪心,就应当立即忏悔,再次用悔前防后来断掉它。“悔前”,是指猛利地追悔:“我怎么这么愚痴?又在把剧毒往心里灌!”“防后”就是发誓断相续心,之后战战兢兢地以忆念和正知防护好自心。这样励力地把持,不断地使善加强,使恶减弱,逐渐地修持有力量了,观过邪心的力量就渐渐薄弱,因为自心不再支持它的缘故。


复应于其具诸净戒或具多闻或信等德,令心执取,思惟功德。如是修习,设见若有少许过失,由心执取功德品故,亦不能为信心障难。


另一方面要专门地想师长具有净戒、多闻、信心以及智慧、悲心等的功德,特意让心执取这些功德的方面数数地思维。这样反复地修习,就会使观德心的习性变得坚固,以后即使见到师长有少许过失,心仍然会以惯性的势力执取功德品类而不看过失,因此就不会成为信心的障难。

对于这条“观德和观过互遮”的内心上的缘起法则,论中再以正反面的譬喻和一个实例来使学人发起定解。


(一)正反面的譬喻


譬如自于所不乐品,虽见具有众多功德,然由见过心势猛故,而能映蔽见德之心。又如于自虽见众过,若见自身一种功德心势猛利,此亦能蔽见过之心。


从正面说,比如自己对于不喜欢的人或事物,虽然见到他有很多功德,但由于见过失的心有强大的势力,以此就障蔽了见功德的心,使它发不出来。

举个例,譬如心里嫉妒某人,就不喜欢他,反而会特意观他的过失,这导致对于他的功德发不起随喜心,语言和行为上的随喜就更无法流露。

再看反面的譬喻:比如我们对自己特别执著,以自尊心往往只见自己有功德,时时都是这样现行,如果见自身某种功德的心非常强猛,这也会蔽住见过失的心。

又如母亲对孩子非常爱执,在她眼里,自己的孩子最好了,一谈到孩子就尽说优点。以观功德的心太强,就蔽住了见孩子过失的心,即使别人说到她孩子的缺点,她也不承认。懂了这个理,我们就知道该怎么来克服信心的障难,也就是要一直加强见功德的心,使它不断串习、加强,到了一定的量,内心就会执取善知识的功德,信心不会发生障难。


(二)一个实例


复次如大依怙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宗实相分见,由见门中虽有胜劣,然大乘道总体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发起,故执金洲为诸尊重中无能匹者。


这是举个例子供我们效仿。阿底峡尊者持中观见,他的上师金洲大师持实相唯识的宗见,从见门来说,有高下的差别,尊者的见胜过老师,但是由于大乘道总体的次第和菩提心,是依靠金洲大师的恩德才开始发起的,因此他把金洲大师执取为诸尊重中恩德最大者。这使他提到其他上师时都是合掌于胸,唯提到金洲大师时合掌于顶,流着泪称上师的尊名。

这里要看到,尊者经常念上师的法恩,他一直想着:对我来说,大乘道总体的修心次第和菩提心,完全是由金洲上师的恩德才发起的。他一直念着这个大恩,从来不会想我的见胜过上师。就像一个孝子从不会去想我的学问比母亲高,而看不起母亲。孝子是一心只想着母亲的恩德,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这个念恩的心串习得很坚固,就会蔽住寻过失的心。

下面作一个专题总结。




道的根本


总的来说,修道发生功德、减灭过失,发生一切善乐的本源是善知识,所以最初掌握依师的轨理是极其紧要的。由于一切行为和结果都源于意乐而起,因此以修意乐为依止轨理的关键。一切善妙的意乐都源于信心而发生,因此修信心是其中的根本。这就知道,在修学道次第的进程中,对师长修信心是发生一切离过证德的根本,可谓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要特别展开来抉择其中的理则和修要。在获得认识后,才能真正把握住扼要而修心。以下分段讲述:


一、观德成就,观过不成


用比喻来说,比如自己的父母虽有过失,但不去看过失,唯一地想他们的恩德,那么以孝心就会完成孝道,而得到成就。古代的舜王是个典范,他父亲性格顽固,宠爱后妻和小儿子,而且屡次设计迫害他,但他从没有想父母和弟弟如何恶劣。他明得大义,如果看父母的过失,会损坏孝心,使孝道亏缺,因此只起清净心,尽自己的心来孝顺父母、爱护弟弟。他是义理见得真、行为把得牢,由此成就了孝道。

孝道如此,佛法上的依师更如此。纵然师长少有过失,也要不观过失,只观功德来修信心。以心清净的缘故,就会得成就。遇到任何情况,都只会得利益。

下面再举正反两则事例,来帮助大家领会这个道理。

在《杂宝藏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过去有个虔诚的女居士。有一天,一位老比丘到她家应供,她供养了饮食后,就向老比丘请法。老比丘不会讲经,无奈受了人家供养,只好忐忑不安地登上了法座。就在女居士闭上双眼恭敬谛听时,他悄悄溜走了。女居士等了半天没听到声音,睁眼一看,老比丘已经不在了。

她的心地很清净,认为老比丘是在为她示现无常苦空的真谛。她至心地这样思维,当时就证得了初果。虽然老比丘没有说法的功德,但弟子观清净的心很好,这使她证了圣果。

佛是最圆满的善知识,但善星比丘在佛身边承事了二十四年,却对佛说:“我二十四年做你的仆人,你除了身体有一寻光之外,连芝麻大的功德我也没有见到。”他离开了佛,不愿再继续承事。善星比丘满眼都是佛的过失,看不到佛的功德,这使他不得成就,反而堕落为具九种丑相的饿鬼。

由这两个例子就能看到观过失的过患和观功德的利益,能认识到若要在修行上得成就,只能观善知识的功德,而不能寻求过失。


二、两条途径


就是励力灭除寻过失心,特意执取师长的功德从多方面思维。

断除观过心的途径,就是要多去思维这样做的过患,然后多起断心来灭除它。要看到这是在毒化自己,一旦发现它起来,就要及时地悔除,而且要小心地防护。这一切能否有力地生起,就在于你对这种做法通过反复思维,真正生起了很强的胜解。

了解了遣除寻过心的方法后,再要知道为什么正面要特意执取师长的功德来思维?这在修心上是不是有决定的原理法则?是不是这样做最得利益?在我们心上有这样一条缘起链:


理明 → 信生 → 愿切 → 行专


一开始要明理,就是要在理则上见得非常透彻、明了;理上明确了,对按这样修的信心就立即会起来;信心一起来,特别想按这样去做;以这个切愿就驱使自心专一地按这样练习,会练得很专、很勤,这就是引起了笃行。

这样就知道途径了,先是要反复观察为什么要特意执取师长的功德来思维。先要把道理想通,到能完全决定下来为止,如此对这个道有了胜解,就会主动趣入。

这里“主动”是要特别用心地去实做。这里的天地很大,而且是很具体的。对于师长具有的功德,要主动地用心去想。举个例,比如你想做个孝子,就应该有意地去想:母亲对我有什么恩德?我怎么来孝顺母亲?心里动了孝心就算有效,就会做出行为,而不是停留于空谈或者抽象的概念。只要你用心去想,就想得到母亲是如何有恩,比如怀孕守护的恩,临产为我受苦的恩,喂奶抚养的恩,好的给我差的给自己的恩,以心血供我读书成家的恩,我远在他乡时时忆念我的恩……就是很具体地思维母亲对我的恩德,只有靠这样思维才能开展出孝心。这完全合到了缘起,特别有效。只要你稍微想一想,孝心就开始发起了。不断地这样想,就成了自己的秉性,念母恩的心会非常深、非常猛,这导致孝顺的心会源源不断地开发,孝顺的行为也就油然发生。

同样的道理,对于师长的功德,一定要主动地从各方面思维。自己做个护门者——护心的门,凡是心里思维功德,就让它进行;凡是心里想去看过失,就禁止它进行。要这样严密地把关。这样的话,凡是想师长功德的方面,就要放开心来充分地去做,不然你就没有发展的契机。这就有可想之处了,比如师长他有清净的戒,或者具有多闻博学,或者有信心、悲心、恭敬心等。一定要做结合现实的思维,而不是空洞地说两句。如果连一种具体的功德都没有真心想过或发现过,那就无法建立信心,更谈不上坚固。不仅是想,而且口里也经常说师长的功德,这样就入了生信心的正道,就像孝子念母恩,常说母亲好,就入了孝顺的道那样。

那么这样修的效果如何呢?串习久了,有足够多的量,你就习惯于只观功德,一想到师长就有很尊重的心。这种特别的心,就是由缘起的道养成的。这就是尊师的心,一旦它串习成了坚固的秉性,就处处都起善心,所以是万善之源。想一想,这样培养有多好!这样的心态充满内心的时候,就使得一切处都观清净,时时都在善心当中,发出的每一种心态、语言,每一种态度、行为都是很纯良的。以善性强盛的缘故,就完全伏住了恶性,不会再起轻慢、不信等的心态。纵然起一点,也能马上消灭。

像这样励力地观德而不观过,将这种善心推到极致,就是要“观师如佛”。这一句就指出了要诀,极其扼要。由这个最清净观想的缘起,就能不断地生长善根、成熟善根,而且在佛法里这么做能快速成佛,普利世间。

这是大悲世尊的开示,因为这在缘起律上决定了的缘故。也就是说,你能把师长观成佛,那就成了发生信心的最好的缘起,成了引发意乐和行为的最圆的因。对佛你不会观过失,只会观功德,由此会唯一住在信心和恭敬当中,领受任何教法都会恭敬地奉行。这样做不会使自己吃亏,反而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最好的利益。懂了这心上的缘起法则后,就会非常愿意这么做。以一切唯心的缘故,自心上越这么想,就越有好处。

以上这段话特别重要,希望大家重点思维、讨论。这已经讲了教育的大原则,整部道次第就是一个教育大工程,什么都是可以培养的,有缘起的道可以走得通的,可以实现得了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要不断地训练观功德,哪怕一个功德想上好几遍。不要怕重复,世上贪欲的烦恼就是重复不断地起心才根深蒂固的,“反复”当中就出了“坚固”。心里认为某人好,朝思暮想,念念不忘他的好,就在心里扎了根。世间法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在佛法上以善心特意想师长的功德,决定会使信心在内心扎根。其实这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信心坚固了就不会改变,即使师长有少许过失,由于自心已经执取了功德方面,就不会发生信心的障难。就像孝子看到母亲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等时,不会障碍他的孝心那样,因为他的孝心已经坚固,他只会想母亲好的方面,自己如何尽孝道。

所以一定要通达缘起的理则,能按这样透彻它、实行它,一切得利益的方面就都会开启。所以这一门修心课极其珍贵,它从各方面引导我们走缘起的正道,修出善心来。

这里再次重复我的根本上师说过的话:“世法佛法的心要就是善心。”如何达成它呢?道次第就是极好的教授。到现在已经重复过几十次了。一定要悟到总的原则,整个原理通透了,就会一路都学得善巧。缘起的道上,一直要发现内心的正反两个走向。多次见到了后,就会确信善心是个根本,善心一失坏,就一切都完了。所以时时要培养和修练善心。善心起源于内心的一个想法。的确,一切都是唯心自现:心想得好,就一切都好;心想得不好,就一切都不好。所以一切都要观想清净,这是道的大要点。圣人立教就是因为他自己见到了缘起的正道,之后建立教法或者千秋后世的轨范,让一代一代的人都遵循这个正道来发展善心,由此就教育出了一代代的世间忠孝之士、佛门的高僧祖师。

但现在末法时代颠覆了缘起正道,使人做背天逆理的事,结果就出现了极深重的浩劫。人是怎么变坏的?就是因为对缘起愚昧,做的都是违背安乐正道的邪行,最终只是毁坏自己。(业果愚是堕落的根源。不明缘起,就是不知道怎么由内心的一个想法而引起利益和衰损的缘起上的走向,反而颠倒地去想,结果越想越坏。现在人心的恶化就是这样造成的。孩子天天说父母不好,那决定成了逆子;学生天天说老师不好,也决定会变坏。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

悟了总的原则,又知道举一反三、反十、反无量,那就会开大智慧。对于世法上为什么要孝悌忠信,出世法为什么讲究修信心、恭敬等,都会一以贯之地全部通达。这样一定会走上良性循环的路,对于缘起的善恶法则或者道德律,会越来越深细地悟入,越来越在心行上相应,自心上的安乐也就开启得越来越大,这就是把握了心上的妙道。

由此可以看出,本论含有广大行的妙轨。这条道轨极其善妙,它的理则就在内心的缘起上,一旦通了原理,再依轨理一分分地修心转心,就从内在开拓出广大道来,展开来有无量无边的支分。这样学有极大的利益。所以,这部论是以文殊智慧为我们指示修心的要路,在把握内心缘起的要点后,前前为因后后为果,钩索连环般地一级一级将心引入正道。今天能懂透这一点,就算是真正开眼界了。










思维心中的法道


一、从正反两面,思维信心是道的根本,直到发起胜解为止。

二、为什么要观师如佛?

三、为什么对师长要观德不观过?如何灭除观过心?如何思维师长功德?(此处十分紧要,大家要重点思维,力求这一次就对此修心理则发起胜解,并且开始实行。)


为什么要一向思惟师长功德的功德呢?原因是如果我们一向用心执取师长的功德方面而作思维,这种作意的力量一旦加强、得以坚固,就能完全遮止执取过失的心,从而不会发生信心障难。好比一棵树平时一直向西倾斜,最终就只会向西倒,而不会向东倒。内心观念的倾向也与此类似。

这样修持会出现什么效果呢?真正做到了数数思维师长的功德,由于它是生信心的正因,因此会使信心未生者能生起,未坚固者能得坚固,未圆满者能得圆满。信心一旦圆满了,就得到了根本,这以后一切善的意乐都会由此引生,一切道果的功德都能顺利出现。意思是说,以自己圆满的信心,就能和善知识心心相应,就会得到善知识圆满的加被,而生起一切功德。

宗大师在《事师五十颂释》里教导我们,应当从心里反复地缘念上师的功德,这是产生信心最为有效的一个甚深的方便。

上面我们重点认识了在学法时信心居于首要地位的道理,说出来只有“信心是道的根本”这一句要诀。其中关键要认识到这在缘起上有深细的理则,务必要透彻体认这一点。能依这个要诀实修,就会辗转不断地增长功德,而制止一切观过失的心。只要我们常常忆念善知识的功德,就成了顺利得成就的因素。

要体会到这是很妙的方便,简要而实用。把握住了这个要害,就能有效地开展信心;信心的源头一旦开了,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善心和功德。相反,如果我们违逆缘起也一定会出现非常多的过患和障碍。

原则上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按照这个原则做,就能得到很大利益。关键看自己能否依教奉行,如果只停留在谈论上,那是根本得不到实义的。佛法不能空谈,在闻思取得了定解后,应当及时转入实行。


对待任何师长都要观德不观过


下至唯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悉无差别。


有些人想:如果师长已经犯戒或者有了大的过错,那就不能只想他的功德。

对此宗大师教诫说,哪怕在师长前只听过一颂法义,即使他有犯戒等过失,也应当只思惟他的功德而不能观过失。

“悉无差别”四个字点出了无论是什么师长,在修依止意乐的做法上没有差别。比如对自己的父母,只能缘想他们的恩德和功德,而不能看过失。即使父亲是杀人犯,母亲是妓女,也应当只作清净观,一向恪尽孝道。

这里行为的原则是唯一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处把心修得贤善,就像舜行孝道那样。从这里要体会到,对待任何师长都应当观德不观过,因为在缘起法则上是没有差别的。换句话说,这是缘起上共同的法则,在一切师长处都适用。

这一点要按这样触类旁通。好比我们对任何众生都应当只修利他的心。不能因为他是坏人,或者是凶恶的猛兽,就放弃慈悲心,而以嗔心对待,甚至欲除之而后快。要懂得在唯心变现的缘起法则上,每一条都有普适性。我们以起慈心和起嗔心为例来观察:起慈心总是利益自他的,起嗔心也总是损害自他的,这是普遍适用的法则,不会因对象不同而有变化。所以即使对方是伤害过自己的仇人,只要自己起了嗔恚心、损害他的心,结果就只会自招殃咎,毁掉自己的善根和福报,因为一起恶的心就是在造罪业,只能得到罪业的报应。所以,对待任何众生都应当无差别地唯一发利他的心。对待师长观德不观过的行为法则,要按这样会通。

理上一旦透彻了,再做起来心就很肯定,行起来就相当干脆,而且直捷简要,在自己心里只有一条法则——“观德不观过”。过去我们为什么行持不了呢?因为理上没得到透彻认识,所以行为自然不会有决断。所以要记住这样的内心修心的程序,有三句话:“理明则信深,信深则愿切,愿切则行专。”所以要从明理下手,作为开发的起点。这部论在这点上很突出,无论开示哪方面的修心之道,都是首先教我们由抉择来断定好修心的原则,从而对于道轨发起定解,之后再趣入修行就没有任何疑惑,会相当干脆地直接趣入。

缘起的理则是十分简明的,又是一以贯之的,所以不要搞得很复杂。这里一旦在理上透了,就很容易趣入。正是因为心上的法则一句话就可以说透,所以才叫做要诀或者心要,这甚至比加减法还要单纯、简要。

以下引两段经文作为证明:



引证一、

对任何亲教师都应作佛想,以此能圆满资粮、断除烦恼


《宝云经》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亲教师或闻广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尸罗或犯尸罗,皆应发起大师之想。”


这里引出佛语证明上面说到的行为法则不是出自个人的臆造,而是释迦牟尼佛亲口的教导。

在《宝云经》里佛这样教诫说:如果我们了解到以依止尊长的缘故,各种善根将会不断地增长,各种不善会逐渐地损减,由于会得到这样极殊胜的利益,因此对于任何亲教师,都应当发起他是佛的想法,不应有所差别。也就是说,无论亲教师听闻广博或不广博,有智解还是无智解,具戒还是犯戒,都应当发起大师想。(这里“大师”是指无上导师佛陀或各派祖师、大德等。“师”是示人正道的意思。玄奘大师在经论里常翻成“大师”。这是佛教正统的用词。)要这样想:我的师长是在为我传授指示解脱正道的佛的教法,他说的是佛法,我当然要对他作大师想。

世尊明明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我们却总是与世尊的教导背道而驰。总是非理地妄加分别,还振振有词,觉得自己非常正直、正义——“这位师长博学多闻,修证颇高,对他作大师想还有些道理,但这位师长知识面窄、智慧不高,或者戒行多有缺犯,怎么能把他看成大师佛呢?”这样不能对师长作大师想,不正是在违背佛的教导吗?因此,必须首先通达修心的法则,看到内心有确然不移的缘起法则,要认清怎么想才能最大地利益自己,要对此法则生起不变的定解,从心里真正断定了唯一走这样的路才能圆满资粮,在佛道上才有广阔的前途。

我们修的是自己的心,而不是外在的法。心上的缘起法则如果把握好了,那么就会不论对待什么样的师长,自己都能只受益而不受损。就如世间尽孝般,不能对自己的父母挑三拣四,认为父母好就应该孝顺,父母差就可以忤逆不孝,这是没有道理的。不能说如果我父亲有智慧、有财富,我就把他当父亲看;如果他文化浅、没有财富,我就不把他当父亲看。或者,如果我母亲很贤良,那她是我真正的母亲;如果她有些缺点,我就不认她是母亲。这些想法是非常可笑的。既然从其所出,就永远都是父母,有天定的人伦,不能违背。无论父母如何,都要对父母恭敬孝顺。如果可以去看父母的过失,而不认为有天定的伦常,那在佛的眼里应当就没有父亲了,他已经成圣,父亲还只是个凡夫。可是佛并没有这样想,他非常孝敬父亲,甚至在父亲去世时,还亲自抬棺。因此,这些非理的分别违背了安乐之道的法则。一切违背正理的行为都绝不会带来利益,而只会带来损害。

我们讲个民间传说的苏东坡和佛印禅师之间的故事。苏大学士看禅师像一堆牛粪,而在禅师眼里学士却是一尊佛。苏大学士自以为占了上风,经苏小妹指点,才觉悟到自己其实输得很惨。这个“输”就是在缘起律上吃了败仗,走的是失败的路线。大家要从中悟到,内心的“想”其实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对什么都能想得很好,对任何人事物都能很好地看待,那么你的修行一定会很好,你的心也会很清净。我记起《观经》上的一句话,说的是“一切从心想生”。这句话有无量义,配在缘起上说,我们要领会内心的想法正是发生利益和损害的根源,修心的关键点就在这上面。如果我们的观想或观念非常清净,对亲教师都作大师想,以对待佛那样的方式来对待师长,自己就能得到圆满的利益。因此,了解唯心的妙理非常关键。

上升到密宗就更是这个法则,一切都要观为清净,不再随过去庸常的想法运转,因为那样想只会加深自己的沉迷,而招来无数惑业苦过患。我们正是因为在想法上出了问题,所以才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扰,障碍了自己的解脱成就。

在缘起的深要上,先要透彻“观师为佛”这个要点。透了以后,意乐和行为就应当按以下佛的教导来行持:


“如于大师信敬爱乐,于亲教师亦应信乐,于轨范师悉当发起恭敬承事。”


佛这样教导我们:对于大师你是怎样信敬爱乐的,对于亲教师也应当这样信敬爱乐,凡是自己的轨范师都应当对他发起恭敬承事。

这是缘起路上的要害处,我们能做到一分,就会消一分业障,增一分福慧;能做到十分,就会消十分业障,增十分福慧。其实,我们内心的善心和功德都要经由这个要道而启发出来。我们与其天天口头空谈,不如在自心上发起善心而直接地入到正道里。贵在实行,关键就是要领会道的心要是善心。那么善心又该如何培养呢?就要从学习依师之道开始培养。

这是个大根源,一旦开好了这个根源,就一定有源源不断地发展,自己的道会越走越深。好比实行儒道要从孝悌开始培养,欠缺这个根源,就成了口头高调。连孝悌都不实行,怎么可能放下一己去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志愿呢?不行跬步,哪里能至千里?只是在空口说白话而已。

从这里触类旁通就晓得,“信敬爱乐,恭敬承事”的八字教导,正是我们需要多用心努力的地方。要这样体会:如果此刻佛就在我面前,我会以怎样的心态和行为对待呢?我肯定会对佛非常生信心,非常恭敬、爱戴佛,对佛有欢喜心,是一种非常纯的善心。要体会到这种心是至纯至善的,在我们身上要开发的就是这个宝贝,能出现大利益的就是它。现在就要把这样的心移在对待亲教师上,时时要修的就是它——至纯至善的心。能修出来的话,就能不断地增上功德利益。所有的成就者都是把握住了这个根本,而得到了学法的利益。

佛法是心法的缘故,只有开启了内在的善心才能获得成就,只停留在偏枯的知识上,是永远也无法成就的。一定要认识到“开启内在的善心,与善知识的心相应”正是道的根本,有则全有,无则全无,极其重要!

“信”是指内心没有疑虑的清净状态。在我们修依止法的时候,视师为佛的意乐是根本中的根本。这个极度清净的意乐一旦修得坚固了,再推而广之,观一切皆清净就很容易做到,这是一大要点。所以首先要在这上面多练习,对此心断定了,不再有疑虑,就能住在清净的信心中,恭敬也就由此开始了。

“敬”是无骄慢的状态,非常谦恭、敬重的状态。“爱”是指内心有一种亲爱的道情,没有疏远、厌背的心理。“乐”则是指有欢喜心,不像冷血动物那样非常冷漠。“恭敬承事”就是以恭敬的心态,十分乐意地为善知识办事,无论吩咐什么,都会敬奉在心里,非常认真地去完成。

听到这里,有人会想:这不是要我们作奴仆吗?我们要走成佛之路,就不能用世间的观念来衡量。其实,这是最好的调伏我执、训练自己的机会,由此法身慧命就会得以成长。不然,一直维护我慢,不肯调伏自心,那就永远无法解脱。

“信敬爱乐”是佛金口的开示,这是金不换的秘诀。如果心里嘀咕“这叫什么秘诀”,那只能说明自己智慧浅薄,无法体悟。这四个字里含了亲近善知识的一切贤善的意乐。人最宝贵的就是这颗善心,而不是其他,这是世法和佛法的心要,所以要恒时依止善心这个内在的庄严。

我们在缘起上看到意乐是发生行为和结果的起因,视师为佛又是极为清净的意乐,这样就能领会到,如待佛般地信敬爱乐善知识,将会是圆满断证功德的特别殊胜的方便。对此,世尊以谛实语开示说:


“由此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者悉能圆满,烦恼未断悉能断除。”


这一句说明了以这种视师如佛的殊胜因缘的力量,会使得菩提资粮未圆满的都能圆满,烦恼未断除的都能断除。

前面我们讲过博朵瓦尊者对慬哦瓦的徒众说:你们能遇到这样的菩萨善知识,依教奉行,实属大福!所以莫视为负担,应持为庄严。为什么是大福气,从这里就能得到定解。依师是自己道上成长的极为难得的因缘,要百倍地珍惜,作难遭遇想。一旦有了这个心,心态就会完全不同,一切断证将会顺利地开展。这都是因为缘起上提升的力量。这是一种实际因缘上的修练。在缘起上善知识是直接而有力的因素,一旦依止好了,就能顺利地圆满资粮,过去难断的烦恼习性也都能断除。如果我们不在当下的缘起上相应,反而依着自己鄙劣的习性来做,那是很难有所进展的。

不懂依师之道的人,往往会丧失大利。很多人在依止师长时,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导致在道上得不到真正的成长,折腾了半天也没得到什么成就。反过来看,凡是做到了如法依师的人,都一定修有所成。不管他资质如何迟钝,或者有多么木讷,不善辞令,但是只要他抓住了根本,就会获得不断地上进。就像在世间法上,如果一个人能恪尽孝道,他的前途就会一片大好。相反,如果不对父母尽孝,就不可能有美好的前途。即使暂时有些才干地位,也会很快败落下来,所以一定要重根本。

修学整部菩提道的教授,就是要在自身上逐渐地除过引德。那么能顺利发起的关键在哪里呢?就在依止师长的意乐上。如果首先培养好了视师如佛的意乐,发动了至真至纯的信敬爱乐之心,那就能顺利出现断证的功德,由此可见修依止法的确是道的根本。

“如是知已,便能获得欢喜踊跃,于诸善法应随顺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


修心有这样的法则:先由见解引发意乐,再以意乐趋使行动,之后就能完全进入善心、善行的正轨中。所以,“如是知已”是最初的关要。我们以前是因为不了解这些道理,所以就没有主动性,根本意识不到要按这样做,这是认识上的愚昧。现在首先就要破掉这个愚昧,一旦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认识到它是如此关键,竟然有这么大的利益,马上就会欢喜踊跃,内在的善根就会开始发动,主动力也就发出来了。

善心发出来之后,对于各种善行都应当随顺去做,对于种种恶行也应当努力遮止。有了这样向善想学好的心,就可以改往修来了。心就是从这里得到转变的。


引证二、以法恩难报故,应作敬重阿阇黎之事的量


《猛利问经》亦云:“长者,若诸菩萨求受圣教及求读诵,若从谁所听闻受持,施戒忍进定慧相应,或是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一四句偈,即应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阇黎。”


这段经文说到,如果菩萨向谁求受圣教或者求读诵,从谁那里听闻、受持了与六度相应或与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的一颂法,就应当如法尊敬供养这位阿阇黎。

在依师的原则上,凡是有法恩的师长,都应当如法地恭敬、尊重。缘起的法则要求我们必须要念恩报恩,如果对于有法恩者不但不思报恩,反而违逆不敬,就会招来很大的过患,大量亏损福德、增加业障,从而导致修道上发生很大的障难。

“相应”是具有的意思。因为开示的是成佛的正法,因此法恩非常深重。在讲十法行时曾经谈到,仅仅对一偈正法作法行的利益,就远远超过了一切世间的善根。因为只有圣法才开示了安乐的正道,而且开示越殊胜的法,恩德就越大,境的引发力也就越大。

我们对因果律不能愚昧,世尊之所以在因地求法时对于身投火坑、身刺千钉、身剜千洞以作燃灯之苦都没有丝毫犹豫,就是因为之前在无量劫中都不曾闻到解脱的正法,才导致无数生流转轮回,饱尝生死大苦。而闻到了正法,法的生命才开始诞生,才有了解脱和成佛的希望,所以养育慧命的恩德极难酬报。

我们心上能出现一分求解脱的心,都源于善知识的恩德。能了解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等甚深真谛非常不容易,世间没有人能为我们指示这些真谛,把所有的外在利益加起来,也不如开示一偈正法的利益大。无论做多少世间法,对于解脱也毫无作用,而善知识却为我们指引了解脱的道路,开演了到达大涅槃彼岸的六度之行。我们能从中认识到轮回里的有漏法,全部都是苦的自性,以此发起一念希求出离的心,就种下了极为可贵的善根;或者当我们少许了知了诸法的空性,生起了一念疑惑或者信解,就注定将断除轮回之根;或者由于善知识的启发,我们开始了知一切众生皆曾做过自己的母亲,从而生起了一念慈心、悲心,或者相似发起了殊胜的菩提心,就会使得我们的善根无限量地增长,这是多么大的恩德啊!因此应当如法地敬重开示这些法的阿阇黎。


“随以几许名句文身开示其偈,假使即于尔所劫中,以无谄心以一切种利养恭敬及诸供具,承事供养此阿阇黎。长者于阿阇黎作应敬重阿阇黎事,犹未圆满,况非以法而为敬事。”


所谓“名句文身”指的就是教法。因文成名、以名成句、由句成篇而成教法。“身”是积聚的意思。世尊这样着重地强调法恩难报的情况:阿阇黎开示了多少偈颂的法,假使在这么多的劫数中,以无谄诳的心,用一切种类的利养恭敬和诸供养具来承事、供养这位阿阇黎,长者对于阿阇黎所应作的敬重之事还没有圆满,更何况不如法地对待呢?

比如说某位善知识为自己开示了一千个偈颂的法义,那么即使在一千劫里以极为真诚的心,用一切种类的供养具恭敬供养、承事这位师长,是否就尽了所应敬重之事呢?佛说,即使这样做了,敬重阿阇黎的事也还没有做圆满,因为法恩是无限的,给予我们的利益是无穷无尽的。

经过佛陀的开示我们才知道,法上的伦理是非常大的,它在世间的伦理上扩大了无数倍。这里有极大的因果律,能好好地做一点,就能迅速积累广大的资粮;相反,违逆一点也会迅速造下极大的罪业,毁坏自己的前途。

懂了这一点,一方面要发心断除不如法依师的过失,另一方面要时时策励自己唯一按照善的道路来走,奉行佛陀的教导。对待善知识的态度和行为应唯一往好的方面做,这是成就的根本。真正做好了,就会有极大的利益。

这要用世间是否孝顺父母的例子来类推,善知识这个对境是更为深重的,因为这关系到法道上的伦理,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首先要对上面的教导反复地思惟、省察,确定自己该如何做。确定以后就要励力实行,这样才有可能修好意乐。有了意乐,行为自然就会跟着意乐转,就一定是贤善的。









思维心中的法道


一、在缘起的理则上,为何对任何师长都应作佛想,而观德不观过?

二、依据《猛利问经》思维:

(一)我在师长前听过了多少法?

(二)缘此法恩,我应作敬重师长之事的量如何呢?

(三)那么,我应当以何种心行对待师长?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修持亲近的意乐有这样三个次第:一、总的修学亲近师长的意乐,这要在体认华严九心的内涵之后,归在自身上立愿并且实行。二、认识到一切亲近的意乐以信心(这里指对师长的信心)为根本,这又要由常念师长的功德而发起。因此务必先要建立信心这个根本,为此反复念功德来多修信心。三、随念师长的深恩发起敬重心。所谓的敬重心,也同样是由因缘所生,它的因缘就是忆念恩德。

缘起的理则通透以后,就知道该怎样来引发自己内心的敬重。掌握了方法就有开发的希望,没掌握方法就只能束手无策,方法不对也会导致屡修无功。所以首先一定要在唯心自现的具体法则上确认到这一分修心的轨道,一旦明见了其轨理,就取得了修这分道的信心,也就不会再退转。明见轨理后的信心属于胜解信,好比开了能看到道路的眼睛。之后就要用实行来行到量,这好比开眼后用脚实际走到目的地,也就是要实际修出那样的心。由于念恩是发起敬重心的正因,所以念一分恩,就起一分敬重;念十分恩,就起十分敬重;常常住在念恩的心当中,敬重的善心就会持续发起。以此类推,只要把握了缘起的正因,我们的修行都将具有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