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

第二,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二:

一、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 

二、正于彼道取心要之理

已经发起了取心要欲以后,就要明确如何取心要的道理,这又要分成两步进行。首先要对于总的三士道的建立发起决定的胜解,然后明确正式对这样的三士道摄取心要的轨理或者修心的轨则。

初中分二:

一、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 

二、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

首先宣说在三士道里已经总的摄尽了一切佛陀圣教的道理。换句话说,一切小大、显密的圣教全都圆满地摄在了三士道里,所以修三士道就等于受持一切佛的圣教。这就非常方便了,如果凭自己的力量,根本不会知道怎么在佛法的大海里统摄出一个修行次第在自心上实修。有了这个三士道,就把显密佛教都总的摄成了修行的次第,只要按照这个次第地来修心,除过引德,就能修到一个完整的佛法。

第二再显示由三士门按次第引导的因相。因相就是心上逐渐地除过引德的缘起道理。因相一旦明确了就明确了心上的缘起定则,这样你才会真正随顺这样的道深入修持。因相不明确,修持就非常混乱,他是随心所欲的,或上或下,或大或小。这个上面没有确认就很难避免这种随意修、盲目修、不按次第的过失。

今初

首先说三士道里统摄了一切圣教的道理。

佛初发心,中集资粮,最后现证圆满正觉,一切皆是为利有情,故所说法一切亦唯为利有情。如是所成有情利义,略有二种,谓现前增上生及毕竟决定胜。

佛从最初发菩提心开始,中间积累无边资粮,最终现证了圆满正等觉,在初中后的一切分的修行都是为了利益有情,所以在成佛之后所宣说的都唯是利益有情的法。

把握了圣教的这个特质以后,再来看所成办的有情义利,总的就只有现前增上生和毕竟决定胜两种。这两大类的圣教前者摄入到下士道,后者摄入到中士和上士道,因此所有利他的圣教的内涵就全部都摄在了三士道里,所以修三士道就等于是修一个完整的佛教。三士道的架设就是为了把一切圣教都现为修心的教授,而且纳在一条轨道里,使得学人能够迅速趣入。

以下就具体地说明一切圣教摄入三士道法类的道理。

其中依于成办现前增上生事,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法类。

依于成办现前增上生的所求事,尽其所说一切成办现前增上生事的圣教全部摄入下士或者共下士的法类中。

佛说法的时候就是要成办现前和毕竟两种利益,针对有情要先说能成办现前增上生善趣利乐的法类,为此佛宣说了《正法念住经》、《贤愚经》、《百业经》、《教王经》等很多的圣教。主要是开示善恶因果律和无常、恶趣苦等,这也是一大体系。比如《念住经》里讲到了增上生善趣情器世间的状况,以及成办它的正因或者法道。也讲到了跟增上生相违的恶趣情器世间的状况以及会感召的业因。这样就揭示了善恶因果律,它是最初步的与世间共同的法道。按照佛的圣言这样去修持,必定能够成办增上生的义利,也就是身、眷属、受用等都会得以增上,能够暂时免除恶趣苦,保住善趣的身。所以它完全是缘起的正道。

说它是法道,是因为这全是由明见了缘起律而宣说的真实的安乐之道。整个成办增上生的圣教或者说人天乘的法教全部摄在了下士或者共下士的法类里。

为什么用了下士和共下士的两种名称呢?这是由于下士里也有一般和特殊的差别。一般就是不求来世,只是寻求现世的利益,但是他行持的法道是随顺缘起律的,所以是一般下士。而不以现世为重,唯一以后世为重,进而修持能成办来世善趣圆满的善业,这种人叫做殊胜下士。

殊胜下士者,是于现世不以为重,希求后世善趣圆满,以集能往善趣因故。

“故”表明殊胜的原因在于有意乐和行为两方面的殊胜。意乐是不以现世为重,希求的是后世的善趣圆满,这区分于以现世为重的一般下士。以这种意乐驱使,重点是积集后世能往善趣的正因,所以行持的就是十善业道等。称为“士”是因为已经入了修道者的行列,已经成为一个真心修法的人,不同之处是他修的是下士法类。

《道炬论》云:“若以诸方便,唯于生死乐,希求自利义,知彼为下士。”

意思是如果只着眼于生死当中的安乐,希求的是自身的利益,行为是以诸多无谬的方便随顺善恶因果律的安乐正道,在自身上断恶行善,这样做的人就是下士。

在殊胜下士里又有唯下士和共下士两种。唯下士不以现世为重,只求来世的善趣安乐,但因为仅仅以善趣为究竟,所以叫唯。比如有些宗教以来世升天为究竟,没有更大的希求。而本论所说的下士是共下士,也就是把下士法类作为进入上士道的第一步前行,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入到上士。就好比读书,一种人认为我读到小学为止就不再读了,这就如同唯下士,另一种人认为我要尽快地读好小学,使得我有资本升入大学,这种好比是共下士。总而言之,道次第的着重点在于把学人引入上士的修道里,为了顺利地进入,首先需要以共下、共中的法类作为前行基础,这就是区分了唯和共的涵义。

接下来分析佛所宣说成就毕竟决定胜的圣教都已经摄入了共中和共上两种道的法类。

决定胜中,略有二种,谓证解脱仅出生死及一切种智位。

所谓决定胜就是彻底地脱离了生死,这里面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证得了解脱和一切种智佛果。换言之,决定胜只有解脱和成佛两种,立这两个名词前者代表小乘解脱果,后者代表大乘成佛。

其中若依诸声闻乘及独觉乘,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类。

在佛的圣教里,依声闻乘和独觉乘说到的所有圣教,都摄入中士或者共中士的法类里。如佛所说的《四谛经》、《律本事》等,以及后世菩萨造的各种论典,着眼处就在于成办真正断除轮回苦的解脱果,所以这一分法教就是成就一己解脱的小乘教。

中士夫者,谓发厌患一切诸有,为求自利,欲得度出三有解脱,以趣解脱方便之道三种学故。

“故”表明具有中士名称的道理。为什么叫做中等的修士呢?因为意乐和修行更进了一层。首先意乐上不是希求生死中的圆满,而是已经厌患一切诸有,为了寻求一己的真实利益,想度出三有,得到永久的解脱。这就是由厌患发出为自己求解脱的心,叫做中士意乐,相当于佛教的中学,意乐超过了前者。他修行的是趣向解脱的方便道——无漏三学,不只是人天乘断恶行善的法道,已经升进到了四谛法,它深细地揭示了心上流转和还灭的两重缘起,是更深的修法。

进入中士就能看到人天的果位不究竟,还是苦的自性,因此在意乐上彻底地厌舍三有,一心求解脱果,这就叫做毕竟的义利。

在心中的取舍上更进了一层,凡是以我执发起的惑业全部是要断掉的,而以出离意乐摄持、以无我慧为心要的修行全部都要去摄取。他的导引是出离意乐,他的道的心要是人无我慧,而各种断恶行善、持戒、修定都是它的辅助,成办的果就是彻底断掉苦根从轮回中出来。这才知道,中等的修法之士是为了自在得解脱,下士是为了自在得人天,在道的深浅和见修行果上都有明显的差别。

《道炬论》云:“背弃诸有乐,遮恶业为性,若惟求自静,说名中士夫。”

这是以四谛来显示中士的性相,也是从意乐和行为两分来安立。“背弃诸有乐,唯求自静”是意乐。下士的智慧短浅,只知道恶趣是苦,善趣是乐,因此心求善趣的安乐。但这只是小学水平,再进一步拓开他的见解,使他看到三有里的乐都是苦性,这时就舍掉了求三有乐的心,唯一寻求自己得到真实的寂静。这个寂静是一切惑业都止息掉了,没有在轮回里面不断地受生的苦恼,所以说寂静。

修行是以“遮恶业为性”,他对恶有更深的认识,过去认定恶是指十不善等,这里进一步认定恶是指惑业集。因为它是感召一切轮回苦的因素,就象毒素一样,所以要尽量地在心中遮掉它。一切的勤修戒定慧就是为了息灭贪嗔痴,一心在解脱道上走,不生一丝一毫的贪染,要彻底剿灭我执和烦恼,这种人叫中士。

中士有唯中士和共中士两种。所谓唯中士是指小乘决定种性者,他们唯一以小乘涅槃为究竟,不入大乘。在本法里是要先修好中士的前行法类,发展出出离心、无漏三学等作为深入大乘的基础,这种就叫做共中士。好比一个人说我只要读到中学就不再深造了,而另一个人认为,我不仅要读好小学,还要读好中学,为了将来我有能力读大学。这就是唯和共的差别。

如觉沃所造《摄行炬论》云:“尊长佛说依,密咒度彼岸,能办菩提故,此当书彼义。”谓修种智方便有二,谓密咒大乘及波罗蜜多大乘。此二摄入上士法类。

成办一切种智的圣教全摄入上士道里,就像阿底峡尊者所造的《摄行炬论》里所说:上师佛说依止密咒道和度彼岸道能够成办菩提的缘故,应当阐述它的法义。意思是修成种智的方便有两种,就是密咒大乘和波罗蜜多大乘。前者指的是秘密真言乘,就是密教部分,后者指的是波罗蜜多显教大乘。佛说这两种法都是为了让众生成佛,这一类的法就摄入上士法类。

要知道佛所传的圣教是为了一层一层地逐级接引众生成佛。按照众生的程度,就象开设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种课程那样,让众生逐步地升进,最终把一切众生引向成佛。为此又宣说了两种教法,一种是波罗蜜多大乘,一种是密咒大乘,而显密的两种大乘都摄入到上士道的法类里。

这里要避免一种误解,以为上士道只是一个显教波罗蜜多大乘,这里阿底峡尊者说上士道是由显和密合成,在本论中只说到了波罗蜜多乘,密咒乘在《密宗道次第广论》当中阐述。

上士夫者,谓由大悲自在而转,为尽有情一切苦故,希得成佛,学习六度及二次第等故。

上士是因为意乐和修行都是上等的。意乐已经随着大悲自在而转,为了拔尽一切有情苦的缘故希求成佛,这就超越了中士的意乐。

中士只为自己一个人能够彻底除掉生死的苦,希求寂静,而这里上士的心已经完全随着大悲转,一心为尽一切有情苦而希求成佛。大悲是根本,为尽有情苦,被大悲驱使就发出了菩提心。菩提心的内涵是为了尽有情的一切苦希求得到佛果位,这样就有了上士的意乐。意乐一起,为了成佛就要修习成佛之道,这就属于修行部分。包括修习显教的六波罗蜜多和密教特有的生圆次第,这是他的行为。这样一个上等的修士,所修的法道是最深广圆满的道,意乐上开展的是成佛的因,显然已经超出了下士和中士。

他不会再堕入小乘的衰损里,怎么能避免呢?就是首先要引起大悲菩提心,其次受持行心戒,之后趣入波罗蜜多和生圆满次第等的成佛之道,这就叫做上士。

《道炬论》云:“由达自身苦,若欲正尽除,他一切苦者,是为胜士夫。”

由于了达了自身的苦,如果想真正完全遣除其他众生的一切苦,有这样的心的人就叫做胜士夫。当然这里是单从意乐一分说到了所谓殊胜士夫是怎么样的心。

此士所修菩提方便,谓波罗蜜多及咒,下当广说。

此殊胜士夫所修的成就菩提的方便指六度和密法,下面会详尽地宣说。

这里要知道上士有未入道和入道两种。刚刚苏醒大乘种性的士夫是未入道者,他有上士的种性,但是还没正式入学,是预备生。已经发了世俗菩提心的人就是已入道的上士,在资粮和加行二道上走的叫做凡夫上士,在见道以上走的是圣者上士。

总的来说,三士道总摄了佛的一切小大显密所有圣教的法类,它能引导学人从最初一步开始,逐步地走到佛果,修此一法就等于修了一切佛法。

三士之名,《摄抉择》曰:“复有三士,谓有成就正受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声闻相应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菩萨净戒律仪。其中初者为下,第二为中,第三为胜。”

三士的名称,在《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里,根据三种戒律分出了下中上三种修士,所以是有圣教的依据的。

第一种修士成就正受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的净戒律仪,这指的是人天乘的十善业道等的律仪。说非律仪,因为没有出离意乐摄持,不属于别解脱律仪;说非非律仪,因为不同于外道的恶戒,是随顺缘起正道的,也就是在成就人天安乐上是一种无谬的道。其次还有成就正受声闻相应的净戒律仪,也就是以出离心摄持的别解脱的清净律仪。也有成就正受菩萨的净戒律仪,这就是以菩提心摄持的菩萨清净律仪。这三种比较而言,前者是下,第二是中,第三是胜。

与此义同,复说多种上中下士建立道理。如《道炬》所说,世亲阿阇黎于《俱舍释》中,亦说三士之相。

与此相似,在这个论里还说到很多种上中下三士的建立道理。就如同《道炬论》所说,世亲阿阇黎在《俱舍论》的自释里也说到了三士的体相。

下士夫中虽有二类,谓乐现法及乐后世,此是第二,复须趣入增上生无谬方便。

这里再简别一下,在下士里头有两类,就是乐求现法乐的和乐求来世乐的两种。本道次第说的下士是指后者,就是要发起一个不以现世为重、唯一以后世为重,希求的重点是来世的善趣安乐,这是他的意乐。并且要具有趣入增上生圆满的无谬方便,也就是要趣入十善业道和成就圆具八种德相殊胜所依身的无谬方便。像这一类不仅有意乐,还入到了因果正道里,就是这里说到的下士的德相。

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

分二

一、显示何为由三士道引导之义 

二、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

今初

首先要显示由三士道引导的涵义。

有人认为:本论重在宣说成就佛菩提的道,所以直接说上士道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说下士和中士道呢?

这是因为不理解佛陀一代圣教的密意,他以为三士道是互相没有关系的三个法,没有认识到小大密贯通的关系。很多人犯这个毛病,认为有了上上的法就可以不要下下的,根本不晓得必须要由下、中作为基础,才能入到上上。并且因此形成了很大的过患,由于过早的舍弃而没办法获得成就。所以现在就要说明为什么要用三士道来作引导。最终达成的是无上佛果,必须首先要了解它的因相或者说心上的缘起道理,之后自己的心才如理地按照三士道轨逐步地升进。不然随意逾越次第或者修上舍下等的过失是非常容易发生的,不重基础的现象就处处可见。

如是虽说三士,然于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摄纳余二士道,无所缺少,故彼二种是大乘道或分或支。

像这样虽然说到了三士道,但实际上说的是上士道次第里所包含的其余两种道,而不是在上士道之外的其余两种道,所以这两种实际上是大乘道里的部分或者支分。

现在要了解大乘道是一个圆满成佛的道的体系,并不只是最上那一层。很多人就是在这里发生误会。大乘道就好比一幢三层的楼房,它是一个基于下、中两层而建立起来的整体的结构,是依靠下、中两层的支撑才建起了第三层楼,它整个的体系叫做上士道。所以是整个三层楼体系里的下士和中士,是共同道分,而不是脱节无关的三个东西。

又好比要把一个小孩子培养成一个大学生,整个包含了小、中、大的完备的教育体系它是大乘道,这个教育体系的最终着眼点是要把他培育成一个有大学学历的有用之才。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首先要以小学、中学作为上进的基础,这样才了解这是归属于大乘道里的部分。为了能够达到大乘的意乐和行为,前面有引发它的道分,这要在之前首先把它做好。就好比要造一架宇航飞机,最后的组装当然是最核心的工作,但在这之前,各部件的原料的采集和制造等各种的工作都必须要做好。

马鸣阿阇黎所造《修世俗菩提心论》云:“无害与谛实,与取及梵行,舍一切所执,此是善趣行。遍观生死苦,断故修谛道,断除二种罪,此是寂静行。亦应取此等,是出离道支。”

马鸣菩萨造的《修世俗菩提心论》明显地说到了下、中两种道是上士殊胜出离道的支分。

第一颂说的是下士成办善趣的修行。“无害”指不杀生,“谛实”指不妄语,“与取”指不偷盗,“梵行”指不邪淫,“舍一切所执”指修持布施,以这五项为代表的善行是成办善趣安乐的正因。

其次说到了中士道的涵义。“遍观生死苦,断故”这是指观察到了生死周遍是苦的自性,之后起了厌患心,要断除这种苦果的缘故,修持真实的解脱道。“断二种罪”指的是断除惑业集,这就是得到寂静的修行。

应当采取下、中两种道,作为大乘殊胜出离道的道支或者助伴。也就是所谓的大乘已经具足了人天乘和小乘的意乐和善行的基础,之后才能够趣入大乘,因此它是入大乘的道基。如果这个相当深厚就很容易进修大乘殊胜的出离二边的道。

具足了这样的道支以后,殊胜的大乘出离行就是以下所说,主要以空悲为核心的无量利他的方便行。

“由达诸法空,生悲众生流,无边巧便行,是胜出离行。”

由了达诸法空性就不著有边,有了缘众生相续不断的悲心之后流出无边的利他的巧方便妙行,这就是所谓以空不住三有,以悲不住涅槃,这就是殊胜的出离二边的大乘之行。

是故此中非导令趣,唯以三有之乐为所欲得下士夫道,及为自利唯脱生死为所欲得中士夫道,是将少许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导前行,为修上士道之支分。

建立三士道的意趣不是为了让学人趣向一个唯一以三有之乐为所求的下士道,也不是让学人趣入唯一为了自己求解脱的中士道,而是把少许的共下士、共中士的两种道作为引入上士道的前行,或者作为修持上士道的支分。

通过“少许”二字就知道不应过久地逗留在下士和中士的法道里,好比我们要把学人引入佛教大学,但是他必须要先有佛教小学、中学的基础,但并不是叫这个人一辈子都读佛教小学或者佛教中学。我们办学的宗旨是非常为学人着想,他要入大乘,哪些是必不可缺的基础,如果不具足,会修不上去,或者反而延缓修行的进程。这样就选择那些必须具备的道支,在这个之前很好地打好基础,这样逐步地升进,能够迅速地入到大学。

我们一定要理解这个涵义,不然有人又会认为,现在我连下士都不够格,这一辈子就只修下士吧!或者说我干脆到一个南传的国家里,这一辈子就修一个小乘。这都不是这里的目的,你是大乘种性,不能这样走,不能始终只读小学,而是为了更好地入大学,要尽快地补好小学的基础。我们强调小学没学好入不了大学,但也不能理解成要永远读小学。从大小乘共通的角度,要取的就是必须的那些,不然会造成效率很低,或者过分地耽延浪费时间,这上面要有一个很审慎的抉择。

比如,如果只是研究人天乘也得不到解脱。人天乘的文化里有儒教、道教、婆罗门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各式各样的,每一个教门可以在一生、甚至几百世当中去研究,但不是要你这样走。这方面在道次第里的就是这么几块,修念死无常、三恶趣苦,然后就发生了下士意乐。想从恶趣里出来,这个时候就归依。归依以后纳入法道,从最初的一分法就是所谓的因果开始学起。因果里总的有四种规律,然后再到十种业道上去决定身口意哪些是恶的,得什么果,又怎么发起断除的欲,之后再修学十善业道。之后就要知道要成办一个圆具德相的人身须要哪些因,它的道怎么行。这些都学好了就算完事了。

其实下士道的行持首先是要认识到它的关要在那里。在那上把它修好,修好了就不再停步在那里,而是要上进学中士了。中士里也是把必具的道分、跟上士道紧密相关部分都修好,打好基础。打好基础以后,再修愿行菩提心的时候,心才能很好、很快速的发展。

这样才知道,下士和中士的少许共道分非常关键,要把它们作为进入上士的前行培训。这就像老师在带学生的时候,他已经走过这条路了,他知道要把学生带入上士道必须有必备素质,否则就修不上去,所以在进入上士之前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培训。在目前的阶段,这个培训比后面正式的课程还重要。因为前面培训好了,后面就上得去,前面忽视这个培训,后面必定是修不出结果的。

这个道次第就叫做分步的修心引导、分步地辅导、分步地培训,在法道上的一步一步的培训。为了进入上士道,现在一定要听从教练的指导,他怎么教我就怎么练。最初练习的每个动作都跟高级体操息息相关,因为那是基本功。基本功完成了以后,教练就会教一点更难的动作,这都跟最后完成高难的体操有极为紧密地关系。懂了这一点你就会拼命地去练,会练得很好。教练看到你的基本功已经非常扎实了,他就知道应该提高教导的难度了。这样才明白下士道和中士道作为上士道的前行,是它的道支就是这个道理。

思维心中的法道

1、 分别认定三士道的体性,思维三士道是如何摄尽佛的一切圣教的。

2、 思维由三士道引导的涵义。


是故若发如前所说取心要欲,取心要之法,如《中观心论》云:“谁不将无坚,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缘,修须弥坚实。上士具悲故,将刹那老死,病根本之身,为他安乐本。具正法炬时,断八无暇暇,应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

所以如果能够发起像前面所说的取心要欲,又要知道取心要的方法。这里所谓的取心要就是取大乘的心要,修共中、共下的法都是为了趣入大乘。要怎么想呢?就是像《中观心论》所说:有智慧的人谁不把无坚实的如芭蕉、泡沫般的身,由行利他作为因缘而修得如须弥般的坚实呢?上士具大悲的缘故,把刹那性的老死病所依的苦蕴身,转为法界一切众生利益安乐的本源。当具有正法明灯、断除了八无暇、获得了修法闲暇的时候,应当以殊胜的上士的行为使人身有殊胜果利。

谓应念云:我身无实,如蕉如沫,众病巢穴,老等众苦所出生处,应以上士所有现行度诸昼夜,令其不空而趣大乘。

应当这样想:我这个身体是没有坚实性的,就像芭蕉、泡沫一样,寻找的时候,得不到任何实义。它还是无数病患的巢穴和根源,是老死等无量众苦的出生处。所以这一世如果只是为了它的吃穿享乐等耗尽光阴,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不论怎么养护,它终究是众多苦患的根本,它仍然是无量过患的根源,从此只会出现无有边际的苦,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对于这个身的态度应该仅仅是能维持它的生存用于办道,此外不作其他的打算。

真正有智慧的人就知道这个身最有意义的地方是能够实现大乘的义利。他会这样想:我应当以上士的行为来度过每一天,使得人身不空过而趣入大乘。也就是如前面所说,如果真正有智慧就知道,这个身如果能发起大悲的话,那么每一刹那都是为利益法界无边的众生而修行,每一刹那都能摄取无量无边的利益,已经从过去的以自我中心转变成了一切法界众生的利益安乐之源,这是最殊胜的人身。

到此就知道,所谓的取心要欲就是要取到大乘的心要,有那样一种修大乘法的极大欲乐,因为没有比这个更殊胜、更广大的道了。

若尔,理应先从上士引导,云何令修共下中耶?

有人说,既然着重地强调暇满人身要摄取上士的义利,为何让人自甘卑小,修习共下、共中的法类呢?那不是钝滞了学人吗?

谓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发起前行,此中道理后当宣说。

正是为了让学人能够快速地进入上士道的实修,以修共下、共中二道作为上士道发起的前行,为入上士道打好基础。因此要知道,所谓上士道是一个人的心发展到了这样深广的程度以后的事,并非一跃就成为上士,没有基础很难发展出上士的心力。因此为了入上士,为了能真的摄取到上士的义利,学人应该首先修好共下、共中法类。

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

分二:一、正明因相 二、所为义

按照三士道的次第引导学人趣入上士道,这种道的施设有什么必然的道理和原因呢?首先说明施设共下、共中来作为上士前行的根据,接着再说施设三士道的用意何在。

今初

为了说明下、中两道是入上士道不可缺少的基础,我们首先要知道进入大乘的门是菩提心。对于修菩提心来说,不论是愿心还是行心,都必须要有下、中二道的基础才能进入它的道轨。换一个说法就是,在缘起上要引发出菩提心,无论是由认识菩提心的胜利而生起的欢喜渴仰,或者由缘有情修悲而顺利地发起,都需要前两道里的思维业果、修苦等作为基础。如果没有那些认识,那么在上士道就不具有真实道的能力。比如没有小学、中学的数学基础就没有能力学大学数学。诸如此类,从修心的轨则以及每一步的要求上就能够看得到。

当然有智慧的人一看到这一点就明确应该先打基础,不是到后面来才补基础。就好比你首先就要学好小学、中学的数学,不是已经进了大学再去补习小学数学。所以,凡是缘起的事件上都必然有它的次第,无论学哪门技艺,都是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来培养,次序一乱了,就无法成就。从这里才知道为了入上士道,现在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修前行。前行的基础充实了,修上士道就很容易趣入。依靠那个基础,自然就会一级一级的引发出这个心,最终就能发展出菩提心。如果前面没有基础,对因果没有胜解,他就感觉不到菩提心有多么殊胜,因此趣入的心力就很弱。所以一般人只是通过现前的一点助缘的力量稍微引发一点点,但马上又没了,不能持之以恒。或者对苦没有多少认识,因此修悲只是落在空洞的言辞上,甚至对有情连一滴眼泪也没有流过。真正悲心修得好,应该要流几脸盆的眼泪的,但为什么是这般地枯竭呢?因为大悲的情怀非常高尚,已经到了大乘菩萨的地位了,现在连一个人天善道的心都没有,不必说对一切有情,连对父母的孝心都没有,人和法相差有天壤之别。这样才知道,这并不是没有基础可以妄谈大道的。

转趣大乘能入之门者,谓即发心于胜菩提。若于相续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谓即获得佛子之名或菩萨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数;若退此心,亦从大乘还退出故。

能够趣入大乘的门径就是指对于胜菩提发起了愿心,也就是对于无上的圆满正等觉发了真正的求果的心。如果谁在相续里已经生了这个心,那就像《入行论》所说,发了大心的当下刹那,这位系缚在生死牢狱中的苦恼众生已经成了佛子菩萨。也就是当即获得了佛子、菩萨的名称,已经列入了大乘菩萨的行列,成了大乘的修士,从此就是真正的上士了。

其他对大乘有意乐的人,只能被称为具种性者,还处在培训的阶段。他还没有从发自内心的宣誓“我已经立了菩提誓愿,尽未来际不舍弃”,所以只能算是预科生。何时生起无上道心才算是正式的大乘党员了。如果退掉了这个誓愿,那也就在当下这一刹那退出大乘了。由正反两方的抉择就知道入大乘门是发菩提心。

是故诸欲入大乘者,须以众多方便励力令发。然发此心,须先修习发心胜利,令于胜利由于至心勇悍增广,及须归依、七支愿行,是能开示菩萨道次最胜教典《集学处论》及《入行论》中所说。

既然知道判断于大乘是进是退的界限是在菩提心,因此凡是想入大乘的人,就必须以众多的方便励力使得菩提心发起。而要发这个心必须先修习发心的胜利,使得对此胜利至心地增长勇悍希求,以及必须修持大乘的归依和七支愿行。这是能开示菩提道次第最殊胜的教典《集学论》和《入行论》里所说。

这以下就要引出来为了入大乘就要发菩提心,为了发菩提心要依照大教典,必须对发心的胜利尽可能增广内心的勇悍希求。而要成办这一点必须首先对于因果起胜解。这样一路推上去才知道发心的利益是何等的殊胜。前面有了对因果的胜解,一结合到大乘上就成了一个最大量的因果,这时也就有了极其勇悍的希求。相反,如果前面在小的因果量上都起不来信心和欲乐,那到大乘上,在心态上就会悬空,没办法有力地引起。毕竟这是一个极广大的事件,而凡夫的心念是很小的,小的上面都看不到、发不起,到了大的上面就更加徒托空言了。其次需要修大乘归依和七支愿行,这也是建立在下、中两道的基础上。

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谓诸现前及毕竟胜利。

说到了要对发心的胜利发起勇悍的希求,那么我们就要在胜利两支的欲求上看到它有逐步地发展。就像小孩对于儿童范畴里的事情会起一些希求,对于成人世界里的事物由于没有很多认识,只能作为一种远景。如果他对于现前能够了解的事情都没有欲乐,那对于更加深广的事情更不会有真实的欲乐。他必须首先对现前的事情有一些认知和切身的体会,而且发了真心的希求,以此作为一个推引的因,对于更广大事件才会起希求的心。就好比第一次数学考试的时候如果考得很好,那么从此以后就对学数学有一种欲求,从眼前比较基础的乃至很高深的数学,都有一种向往。如果对眼前的事物一点欲求没有,一点感受也没有,忽然之间发起一个对比这更高深事件的欲求是不太可能的。

譬如说在中学里经常在数学竞赛中获奖,他尝到了甜头,认为这上面很有乐趣,是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之后他就会非常希求做很高深的数学。如果一开始全部都失败,什么利益也没有,他会发这个心吗?连一刹那也不会发。

这个心理上的原理非常地重要,它必定是由小而扩大、由浅而加深等等。如果你能了解这样心理上的原理才会知道,原来佛法的修行教授更是要循着这样的次第之道一步一步地发展学人心上的意乐和行为。

初中复二,谓不堕恶趣及生善趣。若发此心能净宿造众多恶趣之因,能断当来相续积集。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摄故增长广大,诸新作者,亦由此心为等起故,无穷尽际。

首先要说到发心的胜利,按照《入行论》所说,包括现前胜利和毕竟胜利两种。首先说到现前胜利,这又包括不堕恶趣和生善趣两种。也就是说如果你发起了菩提心,就能迅速地净除宿世所造的很多的恶趣业因,而且以发心的缘故能截断未来的相续积集。这是从净除方面来说,因为已经发起了无上的菩提心,他的心中就是一心地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寻求大菩提。这时由于志愿力的摄持已经否弃了过去的各种行为,这样对过去所造的诸恶业,已经强大到能彻底净除宿业,所谓“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等等。

从未来的防护方面,也是由于誓愿力的缘故,已经摄持住了心,不再做那些因为执著自我而损人利己的种种行为,或者起各种贪嗔痴的烦恼等等都会被有力地遮除,也就是有断相续心的功能。

一个人真心地发起大誓愿力就再也不屑于那些罪恶的心和行为。因为菩提心是善心中王,它完全跟为自我而做恶行的心态相反,所以这个大誓愿力一旦确立了,它就能截断相续,这就是所谓的发了菩提心不堕恶趣的原理,它有这么殊胜。

其次从积集方面来说,那就是未来怎么样开展善趣,也以这样一个发心作为心力之王,在缘起上占据了一个最重要的地位,也是以一种最圆满、无量的心在发展的。所以就像《入行论》所说,其它的善行都像芭蕉一样,结果一次就不会再感果了,而菩提心摄持的任何一种善,在菩提之间不但不会耗尽,反而不断增长,就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拓开无穷尽善趣利益的力量。

也就是现在就要知道,以菩提心一摄的时候,三时所摄的善根都得到无尽地增长广大,这个是不可思议的缘起力。也因此我们谈到三殊胜的时候,首先就要以发心作为加行殊胜来摄持一切善根,最后依以菩提志愿为体性的大愿摄持,使得一切善根都能增长广大乃至无穷无尽。而在摄持的时候,他的心可以摄持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自他的善根,全部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这样就会使过去所造的善趣业、还没有感果的,由于菩提心的摄持,进一步得到增长广大。而一切新作的善业也是由这个心作为等起的缘故,变成了无有穷尽。

“此心为等起”,就是指做任何善事的时候,首先以菩提心来发起,首先要运想菩提心,使它成为发起的最前因。这个心一起来了以后,就入到大乘的菩提行当中了。由于这个心无比地广大,一被它摄持,一切的善根就全都转成无穷无尽。

这就是必须要了解唯心显现的缘起,一旦在这上面信入了,那确实知道,缘起上就是转心,而在世俗缘起上最圆满的心就是菩提心。所以每一次都要在心上这样运作,大菩提心一发起来就摄了善根,第二刹那以后就都跟着一切善行在一起了。

缘起上是很妙的,你怎么设定它就怎么进行。最开始已经发了菩提心,“我为了利益法界一切众生求成佛道而修这个善心”,你自己的心里已经真诚地这么起了心,那后面自然就按照这个心来运转,后面的一切行动就是这个心驱使的。就像一个小偷已经发了心要偷这个东西,那么第二念以后的行为不都是那个偷盗的动机同等而起的吗?都是随着他的偷盗的发心而转起来的。所以第一念偷盗的心在第二念以后就跟一切行为和合了。也因此就使得他后后的一切走路、说话、东张西望、撬门,做完了案还抹掉痕迹等一系列的行为不都是叫盗行吗?同样的道理,你已经发了菩提心,后后的一切都属于菩提行,都属于成佛的胜因,所以每一个上面都已经被菩提心给摄持了,也因此都成了无有边际的善根。这样才知道它在生善趣上是有如此殊胜的利益。

毕竟利义者,谓诸解脱及一切种智,亦依此心易于成办。

菩提心不仅是有现前断恶趣、生善趣的利益,而且更有毕竟的殊胜义利,也就是指依靠这个心容易成办解脱和一切种智。

若于现时、毕竟胜利,先无真实欲得乐故,虽作是言:“此诸胜利从发心生,故应励力发起此心”,亦唯空言。观自相续,极明易了。若于增上生及决定胜二种胜利发欲得者,故须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乐。

如果对于发菩提心的现时和毕竟利义首先没有出现一个真实想求得的欲乐,虽然口里也这样说“这些这么殊胜的利益都是从发心出生,所以我应当努力发起这个心”,那也只是口头上的空话,观察自己的相续是非常容易明白的。

如果想对增上生和决定胜的两种胜利发起特别希求得到的心,你必须首先修习共中和共下的意乐。分开来说,对于增上生的胜利要起一个欲得的心,必然要有共下士的意乐。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意乐,没有对善恶因果的胜解,就对行善没有欲乐,对获得非常胜妙的增上生的利益没有欲乐。为什么没欲乐?你对因果没有胜解,不晓得种一点点善能够有九十一劫的安乐果报等等,这上面没有起一个非常欣求向往的心,没有商人求财那样的欲望,这就不行。

接下来对于决定胜的胜利要发起一个特别想求得的心,真正发起具相欲乐肯定是具有中士的欲乐。为什么呢?因为在决定胜上是一个求解脱的心,如果对于解脱没有什么感觉,而没有特别希求,那这里的发心利益说它能成办解脱,你心里还是无动于衷。因为你的心识没有发展,你对解脱的利益没有真正生起具体的认识,也没有对此起一个特别希求的心。这都是要一层一层发展的,这是更深一层了,就是必须得看透轮回,必须得透视到轮回是纯一的苦,对它无所希求,就像舍弃唾液一样。这样他就一心希求解脱,念念都唯一求解脱,不求三有的乐。这个意乐首先要发展出来,之后一碰到菩提心,说它是一个能成办解脱乃至成佛的极殊胜的方便,这个时候就想要了,就成了必发不可的。

这样就从正反面就看到,你要对发心的胜利发起一个欲得的心,是需要共下、共中两道的意乐作为基础的。

如是若于二种胜利发欲得已,趣修具有胜利之心者,则须发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此复若思,自于生死安乐匮乏、众苦逼恼流转道理,身毛全无若动若转,则于其他有情流转生死之时,乐乏苦逼,定无不忍。《入行论》云:“于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梦中尚未梦,何能生利他?”

对于发菩提心现时、毕竟的两种胜利,发起欲求得到的心以后,进而会趣入修证具有如是胜利的菩提心,为此必须发起引发菩提心根本的大慈悲心。如何产生慈悲心呢?如果思惟自己在生死当中没有一点安乐,众苦相续不断地逼恼流转的道理,身体的毛孔全然没有一点动转的相,也就是说毫无触动,那么对于其他有情在流转生死时的乐乏苦逼决定没有不忍之心。既然对其他有情流转生死时缺乏安乐没有不忍之心,那就绝对没有大慈和大悲。大慈是观照众生缺乏安乐,誓愿给予一切有情安乐的心。大悲是见到众生一直被三苦逼恼心生不忍,而发起要拔济他们身上的一切苦难的心。这就像《入行论》所说,在对有情发利他心之前,首先要这样思惟利益自己,如果在自身上连做梦都没有梦到过起这样的心,那怎么能发起利他的慈悲心呢?这是绝不可能的。

因此首先要在自身上明确地见到自己乐乏苦逼的现状,由此有一种出离心,然后再推己及人,才对于众生发起慈悲心,愿为一切众生拔苦与乐。以这个大慈悲心为根本,才引起了增上意乐,最终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

可见大乘入门的菩提心是要具足中、下修心的基础才能发起。如果在自身上没有修出这样的道法品类,譬如对于善趣和解脱的胜解信,对于轮回苦的透彻了知,以及自身发起出离的意乐,这样就没办法在有情身上出现慈悲心、对于大菩提心出现希求的欲乐等等。由于发心的因素不够,缘起缺乏,所以就生不起大乘的菩提心。这就是共中、共下是发起菩提心前行的道理。

故于下士之时思惟自于诸恶趣中受苦道理,及于中士之时思惟善趣无寂静乐唯苦道理,次于亲属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习,即是发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从此发生。

所以说,在下士修行的阶段,要思惟自己在各种恶趣里受苦的具体情况,在修中士道的时候要思惟不仅恶趣是苦,连善趣也毫无寂静之乐,唯一是苦性的道理。这样自身已经能够决定,在三有当中唯一是苦,其次就对于亲属乃至中庸品类、怨敌等一切有情处将心比心,善为修习,这就是发生大慈大悲的正因。由于有慈悲心要为一切众生拔苦与乐的缘故,就会激发出求证菩提的心。

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导令趣余途。

所以修持共同的中、下的心或者意乐,就是生起上士真实菩提心的方便,而不是引导学人趣于其它道途。

这样就明确了,我们为什么要在下士道里好好地修业果、修恶趣苦,在中士道里要善加修习苦谛集谛、十二缘起。并不是要引到其它的路上,而正是为着入上士门发菩提心作准备,就是说要进行培训。为了生起菩提心要有很多因缘配件,这些配件都已经做成了,合在一起就会出现菩提心,这些配件没做成,也没办法出现菩提心。所以为了能够引起大乘的意乐,那就要看到它由什么因缘生起,在这之前应该修习引生它的因素,这是非常符合次第的。

如是又于彼二时中,思惟归依及业果等,多门励力集福净罪,如其所应,即菩提心之前行、修治相续之方便——七支行愿及归依等。故应了知此等即是发心方便。

像这样再举一例,在修共下、共中两道的时候,有思惟归依和业果等的安排,又有从多方面励力地修集福德、净治罪障,这跟修上士的发心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同样是引发菩提心的前行。因为在发心以前,就如《入行论》所说,首先要修治相续,怎么修呢?就是要修习七支行愿和归依等。为了在发心的时候有效地生起这些部分,就要提前经过大量的心上的串习。因此在下、中两士里头是要修持归依、业果等,多方面努力地积福净罪。在正式发心的时候,前面有一段要净治相续。如果下面的基础已经打好了,相续中的罪障清除了,福德积好了,他就能趣入发心。所以能否发起菩提心还在于是否积聚了它的顺缘、清除了它的违缘,以及事先引起了归依的誓愿等。这些合作起来,再配合发心仪轨,就能发起菩提心。如果前面没修好,那就很困难,就没办法引起具相的菩提心了。

这样才知道,我们在之前要去思惟归依、业果等,以及要开始着手于多门地积资净障,不是到后面才进行,这是什么原因?这是为着将来修发心的时候非常有能力。所以就是为入上士道的缘故,首先努力地在修集它的条件。

这样才知道,原来前面的这些修行全部都是引发菩提心的方便。这样才不会认为共下、共中的法道跟上士道无关,修不修都可以,或者认为要稍稍修一下,但可以快一点过去,没有把它当成是很重要的基本功,也因此在上士的修道里就出现根本不得力的情况。

真正要发起具量的菩提心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阿底峡尊者依止金洲大师十多年修行两派发心的教授,所以真正修成圆具德相的菩提心是非常稀有的。他已经成为真实的菩萨了,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没有其它庸俗的想法,也没有小乘只求一己解脱的作意,念念为菩提,念念度众生。这样下至施一团之食也有量等虚空的福德,那是极其不可思议的。

此中下、中法类,即是发无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尊重亦当善为晓喻,弟子于此应获定解。

这里下士道和中士道法类就是发菩提心的支分因素的道理,师长也应当好好地解释清楚,修道次第的弟子在这上面要得到定解。

这十分关键,如果没有得到定解,就会轻视中、下的法类,认为与修上士无关。但其实对初学者来说,它是最极重要的。一切都是缘起法,当因缘已经会聚的时候,一刹那就能成功,因缘不聚会的时候,再怎么努力都是像在牛角上挤牛奶一样,肯定是劳而无功的。

智者就知道先正因地,他知道一定是以修因来感果,为了得果必须修因,所以他最重视的就是修因。愚者就只是妄想得果,但不修因,所以他终究是得不到想要的果。就好比你想读大学,但是要知道必须经过小学、中学才能够上去。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重要的就是把当下的功课做好。对于这个缘起一定不能愚昧。

这样才知道,原来我做的这些全部是发菩提心的方便,这些修好了,一组装马上就发起菩提心来了。也就是首先要一部分一部分地练基本功,每一部分都要练习到位,到了念诵仪轨的时候每一步都能相应。现在很多人修发心仪轨没有什么效应,因为他没有基础,根本达不到这个量。就像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表演就是翻转跳跃那么几个动作,但在练习的时候,每个动作都要分解开来达到它的基本要求。由于教练深谙此道,他知道每一个人都需要练习什么,这些条件都练习好了以后,就能够在平衡木上自在的舞蹈。

每次修时,当念此义——修菩提心发生支分极应爱重。若不尔者,则此诸道与上士道别别无关,乃至未至实上士道,于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发生障碍,或于此间失大利义,故于此事应殷重修。

每次修的时候就要想到这上面重要的规律,就是思维:目前我修的下士、中士法类它就是修菩提心的支分,所以我要极其地爱重它。有一种非常重视、珍爱的心。也因此对于目前修的从第一分开始都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法,非常重要,这就叫爱重。不是认为又给我传一个一年级的法,我怎么还修不到大法?这就是鄙视,不是爱重。如果没有发生爱重之心,那一定还有相当长的时间,也会在相当多的课程上,每一次还是不好过关。一般人显然没有耐心,会说:要熬到什么时候啊?他感觉这些道跟修上士道没有什么关系,与其如此,我不如直取上士的大法,何必在这下面逗留这么久呢?这样在还没有到真实的上士道以前,因为对于菩提心没有得到定解,那就成了发生这个心的严重障碍,或者在这个期间他会失去大义利。

另一种偏差就是这个人不知道现在修的下士、中士法与上士道之间的关系。两种偏差一种就是不要基础直接修上士道,结果修不上去。一种只是逗留在下面,他不知道导归上士道,结果就只是求自己的解脱,或者只修一个增上生。这个时候他的志愿偏在了自利上,这也障碍发生菩提心,等等。因此,对于共下士和中士的法类是发心支分的道理应当殷重修持。

思维心中的法道

1、 逐一思维共下士和共中士法道当中的业果、苦、七支行愿、归依,这几种法与发菩提心之间有什么样紧密的联系。并以此理断定共下共中二道是上士道发起的前行。


如是修习中、下之道,及善修习如上士时所说道已,于相续中,随力令生真菩提心。次为此心极坚固故,应以不共归依为先而受愿轨,由愿仪轨正受持已,于诸学处应励力学。次应多修欲学之心,谓欲学习六度四摄菩萨行等,若由至心起欲学已,定受行心清净律仪。

这是讲到上士道的正式修行。

像这样首先修习中、下两道和善为修习上士时所说的发心之道——七因果、自他相换等,在相续中随力生起真实菩提心。然后为了使这个心极其坚固,应当以不共大乘归依为先行,再受持愿心仪轨。真实受持愿心仪轨以后,应当对愿心的学处励力修学。接下来就应当多修欲学六度四摄等菩萨行的意乐。在已经至心发起了欲求以后,就决定受持行心的清净仪轨。

这样讲到了受菩萨律仪的次第,就是首先要引起真实菩提心,接着为了让这个心极其坚固,先要做大乘的不共归依,然后受愿心戒。在受愿心戒的时候,要专门在愿心的学处上努力修学,经过了这个阶段以后,还要发一个欲学菩萨行的意乐。在心理上经过了这样的锻炼,已经生起了至心想学的意乐,再去受行心仪轨。按这个修轨来那就非常地稳当。

次应舍命莫令根本罪犯染著,余中、下缠及诸恶作亦应励力莫令有染;设若有犯,亦应由于如所宣说出犯门中善为净治。次应总学六到彼岸。

在受持行心戒以后应当宁可舍命也不让根本罪犯染著自心,其余的中下缠和各种恶作罪也应当励力不要使它染污自心。假使有违犯,应当按照所宣说的出犯门或除罪仪轨来善加净治。然后应当总的学习六度学处。

在六度里应当特别学习止观。

特为令心于善所缘堪能随欲而安住故,应善学习止体静虑。《道炬论》说为发通故修奢摩他者,仅是一例,觉沃于余处亦说为发毗缽舍那,故为生观亦应修止。次为断执二我缚故,以见决定无我空义。次应将护无谬修法,成办慧体毗缽舍那。

特别是为了让心在善所缘上堪能随欲而安住的缘故,应当善巧学习以寂止为体性的静虑度。为什么要学习静虑呢?虽然《道炬论》里面说了为了发神通的缘故修奢摩他,但这也只是一个方面的作用,因为觉沃在其他地方也说到,为了引生胜观,也应当修习寂止。如果就次第的止观而言,止在前,观在后,以寂止能发胜观,所以首先要修习寂止。换句话说,如果心能够达到住于一缘而不散乱,在这个寂止里就可以引起胜观。

为什么要修胜观呢?这是为了断除执著二我的系缚,必须要见到二我本来没有的空义,因此要由修习见到无我。接着应当护持无谬的修法来成办以智慧为体性的毗婆舍那。到此为止已经宣说了上士道显教部分的修学次第。

接着说三士道可以摄在成办三学和二资粮里。真正通过了三士道的修行,也就成办了戒定慧三学或者修习了福慧二种资粮。换个说法,三士道是已经次第井然地标明了如何修戒、修定、修慧的法轨,或者是如何成办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法轨。如果没有三士道,光是口头的三学、二资也只是流于空谈。有了三士道,三学、二资都在里面,你只要按照三士道一分一分地实际修证,这样戒学也出现,定学也出现,慧学也出现,福德资粮广大无缺,智慧资粮也都圆满具备,这样就能够越过诸佛的功德大海,而成就无上的菩提。

前面在讲阿底峡尊者的传记时,也知道尊者具足了教功德、证功德。而证功德就摄在成就三学宝当中,他所演说的道次第无非就是让学人也如是完成。真正按照这条修行轨道上去,人人都可以成就同样的三学、二资乃至无上菩提。所以这就是一个完成无上佛道的胜妙法轨,它能以一摄无量,全部都包含在这里。因此噶当派赞叹《道炬论》说:在南瞻部洲找不到超过它的一函经典。

如《道炬释》说:除修止观,学习律仪学处以下,是为戒学;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为心学;毗婆舍那,是为慧学。

就像《道炬论释》里所说:除了修止观以外,学习菩萨律仪学处以下的所有部分都属于戒学。所以从修好暇满、发起取心要欲以后,逐次地修无常、三恶趣苦等等,一直到受行心律仪,整个的这一套叫做戒学。它是以因果为纲骨,所以整个下面的修学关键是要先引起缘起正见,之后从粗细分一路进去,越是深达缘起,引起了胜解,越是明了自心上如何除过引德,这就是持戒。

譬如了达了业果,就是明确了善恶因果律,这时受持十善业的戒,属于人天的戒。也就是励力地在身口意三门上去掉一切非福业,发起一切善业,之后再发展出离心。这时更加清楚地观照到了染、净两重因果。他知道是怎么样由我执起烦恼造业而堕入生死的,所以他持戒的精神是以出离心摄持,避免一切流入生死的因素。所以这个时候要行持头陀行,要受持圆满的别解脱戒,关键就是以别解脱戒的猛利衔管制身心。在造成轮回的集——烦恼和业两分当中烦恼是根本,所以一切处都要对治烦恼。这样守持一个解脱道的戒行就成为出世间的小乘戒。

之后还要进一步升华到菩萨的戒行,那就是更深地看到了成佛的缘起必须得受持菩萨戒,它是以菩提心为正因的,所以关键就是要护持菩提心。菩提心有两分,为利有情、愿成佛,因此不能舍弃众生,也不能舍弃求果的心。诸如此类,就会知道它的缘起所在。在愿心以后就要出现行心,这个是真正要实行六波罗蜜多道的誓愿,因此他的心要趣入到六度之行里,由此才能成佛。这都必须要除掉其它的心态,包括求生死乐的心和只为一己求解脱的心,而且要引出菩提的誓愿而实行。这样的除过引德就是戒学的精神。

所以在止观以前,如果修心完成得很好,就表示有了大乘的戒学功德。有这个基础就可以修定开慧,没这个基础,就没办法得到大乘的定慧功德。所以在具足了前面的修行以后,就转入到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修学,分别对应着心学和慧学。

复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资粮,依世俗谛所有之道广大道次;发起三种殊胜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资粮,依胜义谛甚深道次。应于此等次第决定、数量决定,智慧方便仅以一分不成菩提,发大定解。

再者奢摩他以下的修心都是集方便分的福德资粮,属于依世俗谛的广大道次。我们已经讲过,它是唯一建立在缘起正见上,世俗谛上就是以这样的意乐和行为就感召这样的果,丝毫不爽,缘起遍在一切差别法里,所以它叫广大道次。在这种修心上,下至于丝毫都存在着一种取舍,都必须让心符合到安乐的正道上。如果在这上面堕在一种庸俗的无想、不做当中,那就修不到了。方便分的福德资粮无法广大地展开,完全被束在这样一种愚蒙当中。但实际上,真正开启了这样一个广大道次的门以后,你才知道这里的任何时、任何处、任何点上面都要求心符合法道。在心上一直要顺着缘起的道进行,这样就出现了无边的福德资粮。这一切都是有利自他的,都是有助于显发佛性的,所以它叫福德。

接着就要发起三种殊胜慧,通达胜义慧、通达世俗慧、通达饶益有情慧。这就属于般若分的智慧资粮,它是依胜义谛的甚深道次。总的说来甚深道次就是由于要通达的是一种超越分别心行境的真如空性,而这个空性是一味的,任何处都是平等无二的,是唯证方知的,分别心测度不了,所以叫甚深。

应当对于这广大、甚深的两种道的次第决定以及数量决定,每一分都发起大的定解。再就总体来说,智慧和方便单单以一分不成菩提,要发起大定解。这样行人就走入了完备的、深广二道圆融的道轨里了,就不会出现偏于一分,或者处在一种无序随意而为的混乱修法里面。毕竟这是一条非常甚深广大的道,而且基于缘起上的理则,它有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进展过程。对于这整个的路线必须得事先决定好,然后趣入这样的道轨修心,最终才会圆满地实现福慧两种资粮而成就菩提。如果没有顺着这样的轨道,而是凭着自己主观的想法编造一套修心方法,那往往都是非常地混乱、颠倒,这样会发生很大的问题。连成办一个世间法都必须得顺着正确方法来进行,所以必须要以理智来驾御自己的心,不能够偏离真理之道。

修道次第的人必须要有这种素质,为了具备这样的素质首先一定要对于道轨发起大定解,这样才能够从始至终完全如理如法地进行。

由如是理,欲过诸佛功德大海,佛子鹅王是由双展,广大方便圆满无缺世俗谛翅,善达二种无我真实胜义谛翅,乃能超过。非是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鸟所能飞越。

基于这样的道的决定轨理,想要度过诸佛的功德大海,佛子鹅王就应当双展广大方便圆满无缺的世俗谛的翅膀和善达二无我真实胜义谛的翅膀才能超过。如果只是取道中的一分,或者只执取方便分或者只取般若分,那就像折断了一个翅膀的鸟没办法飞行那样。所以必须要福慧双修,要方便分和般若分双运,或者广大道次和甚深道次双运,这样才能够圆满地成佛。所以在修道以前,对于整个的道轨发生认知是至关重要的。

如《入中论》云:“真俗白广翅圆满,鹅王列众生鹅前,承善风力而超过,诸佛德海第一岸。”

如同《入中论》所说,依于胜义谛和世俗谛的洁白广大的圆满双翼,鹅王菩萨引导众生群鹅借着往昔所修善根的风的势力,超过诸佛的功德大海而到达佛地。

总的这里所说的,真正要完全圆满断证而成佛,必须要借助甚深和广大的两种道次第修心,才能完成方便分的福德资粮和般若分的智慧资粮。如果只单修一分,那就像只有一个轮子的车无法行进那样。

以上波罗蜜多大乘道次第引导的因相宣说完毕。

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圆满二资粮故。

像这样以诸多的共道(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共显教波罗蜜多乘道)净治相续之后,决定应须趣入密咒金刚乘,原因是:如果入密,速能圆满福慧二种资粮的缘故。也就是既然已经发起了大菩提心,愿速成佛道,普度众生,就要修习能快速圆满二资粮而成佛的金刚乘道。

设若过此非所能堪,或由种性功能羸劣不乐趣者,则应唯将此道次第渐次增广。

假使超过波罗蜜多乘的法不是学人的能力所及,或者由于种性的功能羸劣不欢喜趣入,那就应当唯一把波罗蜜多道的次第渐次地增广,尽量地修学。

若入密咒者,则依知识法胜出前者,依咒所说应当随行,以总一切乘,特密咒中珍重宣说故。次以根源清净续部所出灌顶,成熟身心。

如果入了真言密乘,那依止上师的法类要比显教要求更高,应当按照密咒所说随顺行持,这是因为总的一切乘当中,特别是密咒乘里珍重宣说的缘故。之后以根源清净的续部所出的灌顶成熟身心。

尔时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仪,应宁舍命如理护持。特若受其根本罪染,虽可重受,然相续已坏,功德难生,故应励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者,又应励防诸支罪染。设受染者亦应悔除防止令净,以三昧耶及诸律仪是道本故。

尔时所得到的一切三昧耶和律仪,宁可舍命也要如理护持。特别是如果被根本罪染污,虽然可以重新受戒,但是相续已坏,功德难以生起。所以要十分地努力,不要让根本罪犯染污相续。而且应当努力地防护各种支分罪染,假使受到染污,也应当悔除、防止使得它得以清净,因为三昧耶和律仪是密道根本的缘故。

次于续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随其一种善导修学。此坚固已,若是下部无相瑜伽,或是上部满次瑜伽,随于其一应善修学。

然后对于续部或者是下部的有相瑜伽或者是上部的生起次第瑜伽,随便是哪一种,要善加引导而修学。等到这些修学坚固以后,或者是下部的无相瑜伽,或者是上部的圆满次第瑜伽,也应当随其一种善巧地修学。

《道炬论》说如是建立道之正体,故道次第亦如是导。

因为《道炬论》就是像这样建立整个菩提道小、大、显、密成佛之道的正体,也就是它的完整的修证体系,所以道次第也就是按照《道炬论》所说来作引导。

大觉沃师于余论中,亦尝宣说,《摄修大乘道方便论》云:“欲得不思议,胜无上菩提,赖修菩提故,乐修为心要。已得极难得,圆满暇满身,后极难获故,勤修令不空。”

阿底峡尊者在其它论中也曾宣说,《摄修大乘道方便论》里说:要想得到不可思议的殊胜的无上菩提,依赖于修菩提缘故,所以乐欲修习是它的心要。对于想获得大菩提果的人来说,一定依赖于修,而修一定依赖于欲,因此发起摄取菩提大义的欲是心要。

总之,所谓“修暇满取心要欲”要落在取大乘佛果的欲上。已经得到了极难得的具足暇满的人身宝,后来极难再得到的缘故,在此生要勤修大乘法,使它不空过。

又云:“如犯从牢狱,若有能逃时,与余事非等,速从彼处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时,与余事非等,应当出有宅。”

又说到要具足出离心,就像囚犯呆在监狱里,如果有能逃脱的机会,那是其它事不能等同的,他一定会放下其他的一切事务,迅速地逃出去,也就是会把逃出监狱作为头等大事。同样,我们处在生死的大苦海里,如果有度脱的机会,那么其它的事一定与此无法相提并论,一定是放下万缘迅速地出离三有的火宅。因此对于修道者来说,是把求解脱放在第一位的,有机会时必然会把握住而不可能放弃。

又云:“归依增上戒,及住愿根本,应受菩萨律,渐随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萨一切行。”

进而应当趣入菩萨乘的修行,也就是在受持了大乘不共的归依,而且具足了出离心所摄的增上戒,特别而言就是发起了愿菩提心,安住愿心的根本学处,然后应当受持菩萨律仪,渐次地随自己的力量如理修习六度等一切菩萨行。

又云:“方便慧心要,修止观瑜伽。”

在六度等的学处里方便和智慧的心要就是止观瑜伽,因此应当着重修习。

《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

又在《定资粮品》中说到:在修成了共下、共中两种道以后,首先是坚固由悲力所生的菩提心,不著三有的异熟果报,背弃各种财物等的摄持,修习布施等六度。之后圆满了信心、多闻等的圣者七财,恭敬上师等同佛陀,具足亲近师长的意乐和加行,又具足上师所传的律仪,非常贤善地精勤修习。

“瓶密诸灌顶,由尊重恩得,行者身语心,清净成就器。由圆满定支,所生资粮故,速当得成就,是住密咒规。”

再次由上师的恩德得到了瓶密等的灌顶,清净了行者身语意的障碍,成就了法器。由于圆满了生圆次第三摩地所生的福慧资粮的缘故,就能即生速疾成就金刚持果位,这就是安住密咒金刚乘的法规。

第二,所为义者。

“所为”是指设立三士道的用意。为什么要这样施设呢?必定有它的用意。

若中、下士诸法品类悉是上士前加行者,作为上士道次足矣,何须别立共中、下士道次名耶?

有人问:如果中士和下士的诸法品类都是上士道的引发前行,那就作为上士道的次第就可以了,何必另外安立共中士、共下士道次第的名字呢?因为本来就是上士道体系里的内容,是属于它的前面部分,那就直接说一个上士道就可以了,又安立共中士道和共下士道不是多此一举吗?反而搞得很乱。

别分三士而引导者,有二大义。

特别地开为三士而引导,有两种大的用意:一个是摧伏我慢,第二个是普益上中下三根。

一为摧伏增上我慢,谓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许我是大士。

第一个用意就是为了摧伏增上慢心,就是一类人还没有生起共同的中、下士夫的心,就自许我是大士,这叫做增上慢。自身没达到这个量,却妄言已经达到了,这就是慢。

意思是,很多人连共下士希求后世的意乐以及共中士希求解脱的意乐都是丝毫没有,却自许“我已经具足了菩提心”,那当然就叫增上慢心。这样摧伏以后,学人就能知道自己所处的地位,也能脚踏实地的首先修好共下士和共中士的心,有了这样的心,才能升华成上士的心。

二为广益上中下心。广饶益之理者,谓上二士夫亦须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脱,故于所导上、中二类补特伽罗,教令修习此二意乐,无有过失,起功能故。

第二个大的用意就是要普遍地饶益上中下三种根机的心。所谓广饶益的道理,指中、上两种士夫也需要得到增上生和解脱,所以对于所导引的上、中两种人,教他修习这两种意乐,是没有过失的,而且能起修大乘道功能的缘故。

所谓的广饶益要分成如何饶益上两种士夫和如何饶益下品士夫来抉择。这又要分开来解释,对于上士来说,在他没有成佛以前,不仅要希求得到佛果,而且还要希求得到增上生善趣和解脱的果利,所以对他来说,也要修习这两种意乐,这是没有过失的。而且他修了这两种意乐能够生起功德,成为修大乘道的助缘,这样修共下、共中实际饶益了上品的修者。

成佛是一个终极目标,在没有得解脱以前,还有一个要得增上生的问题,还是必须要先以获得增上生作为条件,在途中还有得解脱的利益,这些都是要希求的。

对于中士来说,他只希求解脱,但其实还是需要修习共下士道,因为在没得解脱以前,还是要先获得增上生作为修行的所依,因此他也要有希求得增上生的心。

若是下品补特伽罗,虽令修上,既不能发上品意乐,又弃下品,俱无成故。

对于下品的士夫,即使让他修上士道,他也发不起上品的意乐,这个时候如果又舍弃了下品,那就一事无成,在修道上是完全落空了。所以,法不相宜就不得利益。

对于下品士夫来说,他的着重点应当首先从下士开始,应当在下士道上花大功夫来修习。因为他的根器还不够,这种情况不能冒然去修上士,因为起不来上品的意乐,必须填充基础。就好比还不够上大学的资格,应该首先学好小学,如果他放弃了小学直接去读大学,那就什么也学不到,法不相应就基本上空无所得。

所以人都是要自审根器,知道自己的脚根踏在什么地位,也要知道可怜自己。上等的即便暂时修不到,也要修好下等。而且由不断地修好下等,逐渐也能达到上等。最怕的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复次为具上善根者,开示共道令其修习,此诸功德或先已生若先未生,速当生起。若生下下可导上上,故于自道非为迂缓。

有些人认为,如果让上等根器者修共下、共中士的法类恐怕会耽误了他。其实给具有上等善根的人开示这些共道让他修习,对他来说,这些功德或者是以前已经生过,或者是没生过,但由于他的善根深厚,所以都能快速地生起。这样有了下下的功德就能导入上上,所以就成为直接入上上的顺缘,对于他自己的行道并不是迂曲缓慢的。

对于他来说,首先要经历一次,然后在这上面会非常快地发生功德,这样一来,他就成为入上上的厚实的基础,所以一碰到上上的道就能很快地升华,很快地趣入。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以为磨刀浪费很多时间,我们应当先砍柴,但其实刀磨得很锐利,砍柴就更加高效、迅速。下、中两道就好比是磨刀。

接着引一些圣教来证明必须依次第引导修心的道理。这个也是学人身份上必须要了解的,不然紊乱次第,往往导致非常大的错乱。或者久修无效,徒丧光阴,这都是学人不明白修心次第的缘故。

须以次第引导心者,《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中,以黠慧宝师渐磨摩尼法喻合说,恐文太繁,故不多录。

必须以次第来引导修心的根据,在《陀罗尼自在王经》里以黠慧的摩尼宝师,渐次地擦拭摩尼宝去除垢尘的譬喻,结合法而宣说,就是在指示要次第修心的道理。也就是他一道道地利用对治法渐次地去除了粗垢、细垢、极细垢,这就表示有它必然的次第。

我们首先需要深入观察,是不是样样事情都必然要依着它的次第来进行。在深入观察以后,确实心里认定是这么个道理。连一件小事上都是如此,比如做木匠,他首先有个规划,然后他就按照这个来取材,取了材他首先做好各种的规格,多少料,打好眼等等,这些部件全部都弄好了,然后组装,组装好了再装修等等,那是有它必然的工序的,一错乱了就没办法进行。到哪一阶段该做什么事,都是有它的次第的。又像种子生长成熟,也是一阶段一阶段逐步进行的。在任何的缘起事件上观察都是如此。

龙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决定胜后起,以得增上生,渐得决定胜。”此说增上生道及决定胜道次第引导。

龙猛菩萨在《宝鬘论》里也说:首先要修增上生的法,也就是要垫好人天善行的基础,这是粗分的法类,之后才能发起成办决定胜的妙法。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得了增上生之后,渐次就能得到决定胜。

我们常常说修习佛道必须要有深厚的人天善行的基础,就是这个道理。你先把人做好了,然后又有天的博爱善行,这个时候人的心已经调整到很好的地步,然后再趣向出世间的道就很快能成就。很多人之所以不成就,是因为没有做人的基础,所以他在遇到很大的法道时,只是有一种了解,心没办法趣入,由于更上的道更细、更广、更深的缘故。这样的话,显然连粗分的事都做不到,怎么能做细分的事呢?连一种很狭小范围里的事都无法展开,怎么能拓展到广大无边的地步呢?连一种面前的事都不能体会,那么甚深的理性上的事如何能体会?

这都是从真实的修心来说,如果只是谈论知识学术,那只要分别心发达,而且有一些记忆、罗列整理等的能力,他就可以作出一篇文章,但是这跟修心完全是两码事。就像我们很快就能谈到菩提心怎么修,几句话几分钟就能背得很熟,但这其实是鹦鹉学舌,因为你连基本的善心都没有,哪里有具德相的菩提心呢?

根据这一颂圣言就知道,以增上生和决定胜两种道的次第来引导修心有它决定的道理。这上面最好能看到它是周遍的,任何的教授法都是如此,细至世间的一些小技艺的教导都是这样的。譬如打字、唱歌、弹钢琴或者学数学,整个它的教学施设都是顺着它的教育规律来进行,不能错乱。所以这才有所谓的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成年教育等等。一错乱了就根本无效,就为识者所笑。譬如不懂这个次第的父母,教刚刚会说话的孩子学习“相对论”,这个孩子肯定是学不会的。

圣者无著亦云:“又诸菩萨为令渐次集善品故,于诸有情先审观察。知劣慧者,为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次第利行。”

圣者无著也说到了这个由浅至深的传法原理。这些都是必须要对有情先审细地观察,知道他的根性以后,传以相应的法。“法不当机等于闲言语”,众生的心有个成熟的过程,这个不能谬然乱传,不然心不堪能传了也无效。所以古人说“失人失时”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法不当机的意思。

菩萨首先是要做观察,但现在的人都盲目的说“这个是最好的,我要”,现代人的心里话就是这样,只要是最好的,我就得要。连基本的自知之明都没有。其实真要对自己好,就要自审根器,看看属于哪一类,首先要在相应的那个法上着力地修习。这个上面不能同等对待,狮子跟兔子还是两样的,兔子很弱小这是肯定的,它的力量不具足,所以首先要培养它的力量。当然并非永远是兔子,意思是说要明白自己处在什么地位,抓住当前能做到的先做起来,能体会到的先要入手。

菩萨作为一个教导者,必然要观察根机,他要了解眼前的这个人是什么程度。如果他是一个劣慧的人,就讲一些浅显的法,随转粗近的教授教诫;知道他属于中慧者,就给他说中等的法,随转处在中等层次的教授教诫;如果知道他是个广慧者,那就给他说深法,随转幽微的教授教诫。这样子叫做菩萨对于有情次第地来作利益他的法行。这里也标了“次第”二字。

圣天亦于《摄行炬论》成立,先须修习到彼岸乘意乐,次趣密咒渐次道理。摄此义云:“诸初业有情,转趣于胜义,正等觉说此,方便如梯级。”

圣天也在《摄行炬论》里成立,先要修到彼岸乘的意乐——愿行菩提心,之后就要趣入真言密乘,它有一个渐次进修的轨理。总摄这个意义说到:初发业的有情要转趣于胜义圆满次第,佛说能逐渐地引导他的心上进、最终能够趣入胜义的,就是要像搭梯子一样建立各种方便。

这个譬喻就很好,因为他不能一下子达到那个高度,为了接引他,就得牵就他目前的程度,要符顺机宜,架一级阶梯让他上进一步。以后就按这种方式再逐步地引导他上进,逐渐地就能够入到胜义的修持当中。

“转趣”就是不断地运转、上进,螺旋式的上升。为了达到这样一个方便生的胜义,下面架很多方便的梯阶。

《四百论》中亦说道次极为决定:“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若知为善巧。”此说道有决定次第。

《四百论》里也说到道的次第是极其决定的,它也分为三分,对应下中上三级的修心次第。首先要遮止掉非福业,这就是下士的修法。在明见了因果法则以后,知道凡是非福德的行为都应该停止。因为如果非福业没有被遮掉,心就完全处在恶性业力的乱动当中,连起码的身心安宁都没有,哪里能修出世间的道?根本不能相应。所以必须首先要改恶向善,使自己的心变得没有什么恶心恶行,所作的都是福德的行为,这时才是堪能往上修的法器。

中间要修出世间的道,首先要破除人我执。这里人我执代表惑业集的根本,等他的身心安稳以后才能相合到戒定慧。戒定慧的修持,重点就是要破掉我执。最后要断一切见,这是指法无我的修持,也就是要除掉一切的戏论见、除掉一切有所著的见,认为有此有彼的见全部都要消除,修的就是一切无著。既然没有什么法,住在什么上啊?能够认识这样转入的次第,那就是善巧者。这也说到道有决定的次第。

敬母善巧阿阇黎亦云:“如净衣染色,先以施等语,善法动其心,次令修诸法。”

敬母阿阇黎也说到:就像要在干净的衣服上才能染色那样,你的衣服脏了,就根本染不上色,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无论染什么都能成为庄严。这就是说,首先要以布施等的善法来动学人的心,也就是他的心里首先要把恶业的垢秽全部清除出去,修整成一个洁白的心地,在这上面才能够赋予出世间妙法的色彩,才能成就出世间的功德,这以后就让他修诸法实相。

这也是跟本论的修轨对应。通过共下、共中的修心,先去掉非福业,然后遮止内心的烦恼、有漏业等等,这样心上的污点已经净除了,然后再修微妙的胜义法,就很快能现出法的证德。这也是必须首先具有共下、共中的修心除过引德的基础,也就是通过这两分的修持,你确实已经改好了,心上的那些障垢都已经去除了,然后那就是一个很贤善的心、洁白的心。这样再来修上乘的法就能够相应。否则,只是停留于口头上的谈说,它是毕竟难以相应的。

月称大阿阇黎亦引此教为所根据,成立道之次第决定。

月称阿阇黎在《四百论广释》里也引这段教言作为根据,成立道的次第决定。

现见于道引导次第,诸修行者极应珍贵,故于此理,应当获得坚固定解。

现在已经见到了在菩提道上如何引导自心修行的次第,诸修行者应当极其地珍爱。就是要把这样的轨理视为珍宝,视为一张能够到达菩提果地的极其珍贵的地图。这个珍爱就是每天都循着这个路线去走,它是命根子。如果没有了它,你就处在一种盲目的行境或者紊乱的行境当中,那对于整个的修道来说,是一种最大的妨害。所以对于一个要走远路的人来说,他最珍爱的是这张地图。地图一没了,那是非常危险,他就不知道要怎么走,所以时时放在最保险的地方,而且每一次都要依照这个路线来行走,这叫珍爱。

所以,对这样一个三士道修心的轨理应当获得坚固定解,这是你起步之前最重要的事。就像人首先行路之前最重要的就是看清地图,确定路线,之后就直接按照这一条修轨去走,不作任何变动。不然你首先没得定解,走到路途中又怀疑,又改变主意,这就永远走不成。

传承上师也说到,现见到这个道的次第极其重要,因为如果错乱了道的次第,即使你再精进,也没办法引生真实的道,或者会趣入到相似道里,产生错乱,这样就会无意义地浪费时间。相反,如果你能够遵循道次第而不错乱,那不论修什么法,都能够切中关要,能迅速地生起任何一种道,而且依靠下下道的功德,上上道也很容易快速生起。

总的以理成立了求解脱者必须依照道的次第修心,因为任何果的产生都依靠它的因,而且已经作了前前的因,必定会生后后的果,这是法尔定规的缘故,如同净治摩尼宝、养育孩子等一样。


思惟心中的法道

1、 《道炬论》中是如何以显教共道和密咒道来建立上士道的修持次第的?二类教法分别是如何引导学人修持?

2、 思维设立三士道而引导的两种用意。再带入不同根机的有情,观察这样的设立是否能达到这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