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

由了解这部法的殊胜性会对本教授生起敬重的心和恒时依止它闻思修习的欲乐。

这部论有四大殊胜功德:首先,修学后会通达一切圣教无有相违。其次,一切佛的圣言都会在心中现为修心的教授,随后就有了智慧眼目,无论看什么经论,都能明见到它是在作哪方面的修心,能切实地把一切法都转为修行。再者,依止这部道次第的教授,很容易得到佛菩萨教典的密意。最后,极大的谤法罪行也会自动趣于消灭。

这是整体上一种的利益。它能使你顺利进入菩提道的修持,不会落到错谬、片面、紊乱等的过失里,如此就能非常顺利圆满地走这条菩提道。相反,如果没有学好这部教授,往往会认为圣教中有很多相违处,会以片面的眼光只取圣教的一部分,而舍弃另一部分;或者把佛语只当作知识来了解,不明了是修心的教授;或者闻思修很久,还不知道佛语的密意;或者不知不觉就造了很多舍法的罪业,使自己的修道之路充满了过失和障碍。

显示法殊胜中法者,此教授基论,谓《菩提道炬》。依怙所造,虽有多论,然如根本极圆满者,厥为《道炬》。

“显示法殊胜”中的“法”是指此道次第教授的基论或者所依之论——《菩提道炬论》。这是一盏为学人指示菩提道修心全程的明灯,因此称为“道炬论”。

依怙阿底峡尊者是显密圆通的大成就者,一生造了很多部论,在印度就造了一百部显密论典,译成藏文的有将近七十部。在这些论典中,如根本般极为圆满的,又是直接指示修心要道的论典,就是这部《道炬论》。在噶当派里有一种说法:在南赡部洲,找不到一函超过《道炬论》的法教。的确,这是一部修心教授的总集论,无量的支分法教都是由这个根本而展开。

说到《道炬论》极其圆满,有这样三个原因:

具摄经咒所有枢要而开示故,所诠圆满;调心次第为最胜故,易于受持;又以善巧二大车轨二师教授而庄严故,胜出余轨。

一、由于这部《道炬论》圆满地含摄了经续中的修心关要而作全面的开示,因此它的所诠义极其圆满。显密法海的修心要义都摄集在这里面,无所欠缺。

二、所教导的调心次第极其殊胜的缘故,容易受持。

三、以善巧深广两大车轨的两位上师,即金洲大师和小柔白克秀的教授作庄严的缘故,胜过其他法轨。

也就是说,甚深见和广大行这两大道轨经由代代相传,传到了金洲大师和小柔白克秀这里。他们对深广二轨非常地善巧,之后又完全传入了尊者心中。所以他是以这两位上师的教授作为庄严,因此胜过其他法轨。

此论教授殊胜分四:一、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三、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四、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

心要提示:

(一)

成佛法教悟不违,句句显出教授心,

指点一路得密意,谤法罪行许当消。

(二)

得入圆满教授藏,三乘圣法总齐修,

一步括尽万千道,敬重宝法一心持。

今初(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

这部道次第教授有四种殊胜,首先是有“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要了解这一点,就必须知道圣教是什么,其次要明白为什么一切圣教无有相违之处,还要知道本论怎么让我们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此外,要破斥一些非理的观点。这些方面一一都认识了,就会了解本教授的殊胜。

(一)圣教的内涵

心要提示:

佛传救世法,离苦得乐规,

苦知苦因断,乐证乐因修。

圣教者,如《般若灯广释》中云:“言圣教者,谓无倒显示诸欲证得甘露胜位若人若天所应遍知、所应断除、所应现证、所应修行,即薄伽梵所说至言。”谓尽胜者所有善说。

就像《般若灯广释》里所说,所谓的圣教是指无颠倒地显示一切想证得无死解脱果位的人天,所应了知、所应断除、所应现证、所应修行,也就是世尊的无上善说。总之包括了所有佛的善说。

这里“圣教”不是指一部分教,而是指整个佛教,所以说“尽胜者所有善说”。

“至言”是无上善说的意思。因为这是从圆满的智慧和慈悲流出的法教,一一都是引导众生成佛,没有超出其上,所以称为“至言”。也解释为佛的智慧彻见了缘起,佛开示的法道是无谬的安乐之道,因此是“至言”。

佛的教法都是引导众生直接或间接趣向成佛的教导,因此叫做“圣教”。有情在苏醒善根之后,希求获得无死的甘露胜位,即解脱和成佛,佛就给他无颠倒地显示四个方面的法教。也就是,“所应遍知”,首先让众生了解自己的现状是苦,由此发起求解脱的心,这是开示苦谛。“所应断除”,进而向众生开示苦的根源在哪里,让他明白应断之处,这是在教导集谛。“所应现证”,说明要证哪一种安乐果,为他指示真实的涅槃,让他发起欣求之心,这是在教导灭谛。“所应修行”,最后教导如何来证到涅槃解脱,这是在教导道谛。佛的一切善说总的就摄在这样四种谛中。

由此可知,佛的传教一向是在教导众生离苦得乐的正道,众生的苦不同、病不同,佛就传授各种应机救度的法,这些法总的称为“圣教”。在这当中有完备的法教内涵,包括成办一切现时和究竟利乐的种种法。如果它的内涵用苦和苦因、乐和乐因这四项来归纳,就摄在了苦集灭道四种谛当中,也就是应知、应断、应证、应修这四大类的教导。

讲到这里,有人会问:不是说佛的法都摄在二谛中吗?佛说二谛即世俗谛和胜义谛,此外没有第三谛,为什么这里又说摄在四谛中呢?

答:四谛和二谛只是开合不同,并没有内涵的差异。这里用四谛来统摄一切教,是因为这部道次第教授,着重在把凡夫从初发业起直到成佛之间的所有除过引德的教法,集成一套完整的修心次第的体系。按这个特点来说,用四谛来开示圣教的体性就非常恰当。因为这里无论是最下的解脱恶趣苦的教法,中等的解脱分段生死苦的教法,或者上等的解脱变易生死苦的教法,都能摄在四谛的内涵中,或者说都可以用离苦得乐的法道来统摄;而且这样一来,能从中看出如何次第进修佛道。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下士道的教法是首先说明恶趣苦的状况,再指出感召苦报的根源是业果愚,由这种愚蒙就会造各种非福业(这是应知和应断);再开示远离恶趣痛苦、获得人天福乐的状况(这是应证),最后教诫成办它的正道,就是以先对因果生起深信为前因,由此激发起猛利欲乐作为根本,之后行持十善业道(这是应修)。中士道的法类也是首先说明轮回苦的状况,再揭示生死苦的根源是对无我的愚蒙,以我执发起烦恼造有漏业便造成生死轮转,所以要断的是以我执所引的烦恼;灭则是指灭尽了苦因——我执之后,获得涅槃寂静的状况,而成办涅槃的道是以无我慧为核心,修持戒定慧。这样就看出,佛的法教的特点是为众生开示离苦得乐的正道。

佛作为无上的大医王,化身来到世间就是为了治疗一切众生的生死大病,因此他的法教不重点谈其他与解脱无关的事。虽然佛彻见了万法的缘起,但佛的传教不着重在宣说世间法,这并非佛不懂世间法,如科学、政治等,而是因为佛法的特质在于救度。佛要完成的事业是把众生救出生死苦海。为这个目的,他针对各类众生的生死病,开出适合的药方。

因而他的法教的特点,就是首先让病人认识自己病的状况,也就是先使他明白苦谛。接着要做的是给病人指出病的根源或苦因,这是在教导集谛。因为只有找到病因,才知道该在哪里对治。接着佛又告诉病人痊愈后的健康状况如何,让病人感到有希望治愈,这是在教导灭谛。灭除了苦和苦因后达到的境界,就是灭谛。那么,如何证达呢?这就要教给众生有效地根治苦因的方法,就好比医生开出药方并嘱咐病人必须依药方服药。这是在教导道谛。

佛从不说与救度无关的事,他的法教是依着五乘的差别,针对各类众生教导离苦得乐的正道。从纵向上看,就有三士道各次第的法类。圣教的内涵,是在无误显示求解脱者所应了知、所应断除、所应现证、所应修行这四大类法义,它包括了世尊的一切善说。

(二)圣教无违的涵义

达彼一切悉无违者,谓于此中解了是一补特伽罗成佛之道,此复随其所应,有是道之正体,有是道之支分。

心要提示:

唯一大事缘,度众趣菩提,

支支体体立,一道归无违。

对此分成三段引导来逐渐引生认识。

1、无违和相违的涵义

“了达一切圣教无有相违”,就是指这部道次第能使人了解,一切佛的法教都是教导一个人渐次修心而成佛的道路。而且按各教法所属地位,有的是道的正体(或主体),有的是道的支分,在看出教法一概是完整成佛之道中的组成部分后,就知道并没有一部分是成佛助缘、一部分是成佛障碍这样的相违之处。

好比在医生开出的药方里,有一部分能治病,另一部分只会加重病情,这就是在药方里有性质相违的两种法。外道的教法有这种情况,就成办世间的安乐来说,一部分是因,另一部分却是障碍,所以是一种正法和邪法掺杂在一起的教法。但是佛法都是在教导成佛的正道,都是引向成佛的一分因缘。在整个佛的教法体系中,并没有随顺和违逆的两种道。

2、正体和支分的区别

比如,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这三者是菩提道的正体或主体,好比成为大厦根本的支柱,占有主体地位;其他是辅助或支持这些主体的助缘,叫做支分,好比大厦的基脚、砖瓦等。以出离心为例,这是道的一个主体,为了引出它或者支持它,就有无常、三恶趣苦、集谛、十二缘起等各种支分的教法。依据这些支分法类次第修心,就能发展出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的情况也是如此。

3、谤法和赞法、舍法和依法的心行差别

佛的法都是直接或间接引导众生成佛的教法,都是资助众生往觉悟成佛的路上走,或者有除一分过、引一分德的功德,使众生趋近断证圆满。这不同于世间的外道教主或学者、思想家的传教,他们没有这样的智慧和慈悲的功德,不可能宣说权实二教,所以学他们的法就成为成佛的障碍,会使得心颠倒。比如本来因果丝毫不爽,而外道的教法却否认因果,信受了它就会不信因果、颠倒而为,当然障碍成佛。又如实相中本来无“我”,外道的教法却竭尽所能地宣说有“我”,这样就更坚固了执我的心,当然跟成佛的道背道而驰,是成佛的障碍。

但如果说在佛的教法里还有障碍成佛的法,那就是在诽谤佛,毁谤佛的圣教,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佛就有误导众生之处,就不是无上的大师。而且,对佛的教法起了取一类、舍一类的心,这就是颠倒地起了舍法心。有的人甚至认为:“佛有时候非常正常,宣说的法很理智,有时候他也会迷惑,宣说一些障碍成佛的法,所以在他的教法里有一部分是错误的,不能采取”,这就是在诽谤佛。

而道次第的教法是非常善妙的,它把一切圣教都配在了修心次第上,而且在逐步指示后,会亲自见到每一分法都属于道次第修心中的一部分。这样就会非常肯定地知道:一切圣教都是引导众生的心离过证德而趣近成佛的教导,没有障碍成佛的法。

就是说,它在不断地带我们往佛果上走,有从起点开始的一条用自心来走的路,叫做菩提道。在这条道上,有一、二、三、四等行进的次第,这就叫道次第。这个道次第里有几个根本点,这些就是道的主体;为了生起这几个主体的内涵,要有很多支分的因素,这些就是道的支分。如此就把完整的修心成佛的道建立出来了。这样,如果能从起点看到终点,最后一定会在自己心中呈现完整佛道的走法,而一切圣教就是在指示这条完整菩提道上各正体和支分的修法,这样哪里会有违逆佛道的教法呢?绝对没有。

比如一个人在菩提道上刚刚起步,有非常好的向导给他一步步地指点,在佛的法藏里,哪些是此时要修持的,哪些是彼时要串习的,哪些是道的主体,哪些是为了生起或者坚固这个主体必须要修的等等。经过这样详细讲解,对整个教法的性质就会有决定无疑的认识,原来一切教法都是在指导一个人怎么从起点开始,逐步完成一个个除过引德的修心项目,最终达到无上佛地。这样理解了教法全体的性质之后,就不再认为佛的教法还有一好一坏的差别,就会皈依佛所有的教法。

如此学习,就会出现非常圆满的见解和眼光,会看到佛所传的每一分法,须在哪个一阶段着重完成的,是在如何指导众生修心。或者该怎么配合主体的几类法进行各项修心。这样一层层地学下来,最后一定会完全拓开见识,会像见自己手掌上的手纹那样,清清楚楚地见到一切圣教无有相违的特征,会把整个三乘体系的无量法都圆满地受持在自己心上,而且会依着每一分教法来实际在自心上除过、引德。从此,对于圣教不会出现任何片面的看法和偏颇的行为。

(三)以正理成立圣教都是令有情成佛的顺缘

成佛就是达到二利圆满。要想圆满成办他利,就必须学习一切圣教;要想圆满成办自利,也必须学习一切圣教。一旦证成了“任何圣教都是达成二利圆满的顺缘”,就会确认:一切圣教都是成佛之道的部分,无有相违。

好比人为了维持色身的存活,每天都要进食。对于餐桌上的无论主食、各类菜肴还是汤品,都会清楚它们各为身体提供一分营养,为了均衡地摄取滋养色身,人们会受用各种食物。尽管有的人很挑食,且食物间有些禁忌,但绝对没有人会认为主食、菜肴、汤品等类的食物之间有相违处,只能吃主食,不能吃菜或喝汤。那是非常可笑。

思维心中的法道

大家要花两三天时间,仔细思维三个问题:

一、如何透过尊者的传记,来认识本教授的根源清净?

二、圣教的内涵。

三、圣教无违的涵义。

以下就以正理来成立两方面:第一、为了圆满地成办利他,菩萨要学习一切圣教;第二、为了圆满地成办自利,菩萨也要学习一切圣教。如果能以正理证成这两点,就认识到一切圣教都是使人成佛的顺缘,因为成佛就是二利圆满,而一切圣教又是圆成二利的方便之故。

1、为圆满成办利他的缘故,菩萨须学三乘圣教

心要提示:

欲度三乘人,须学三乘法,

如医普济世,遍学治病方。

(1)简要的观察

此中诸菩萨所欲求事者,谓是成办世间义利,亦须遍摄三种种性所化之机,故须学习彼等诸道。

菩萨所希求的事业就是成办世间的义利。这里“世间”的涵义是指一切根性的有情,“义利”则是指让一切众生得到现时、究竟的一切利益。菩萨的所愿是对于一切众生都能给予他所有现前和究竟的利益,这是在利他上所达到的圆满的量。

这种圆满不只服务于部分有情,或者只做到部分利益。就像一个大医王,他的大愿是救治世界上的一切疾病,让任何一个患者都能康复。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就得精通一切医术,不然就做不到对一切病人都应病与药,做最恰当的利益。

这里在利他方面要特别做一番考量,也就是如果要做大医王,那就要为一切病人考虑,所想的就是众生有什么病,怎么为他治疗,这样一来,凡是能治病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学习。因为,如果只是学会了一部分医术,那在面对另外一部分病情的时候束手无策,就不可能利益到这部分病人。同样,菩萨也要专门为众生着想,要想到众生有各种根性,为了能全面地摄受三种种性的众生,就要学习能利益三种种性的一切道法,而这些又全都摄在了佛的法教里。因此,为了做到圆满地利他,菩萨需要学习一切圣教。

佛是利他圆满的代表是彻底的实践者,他来到世间面对一切众生,都能应机设立教法,把他们带上安乐之道。所以佛的教法实际是救度一切众生的圣教,其中的每一分教法都是随应众生的根机,切实地开出治心的药方。现在目标是成佛,想达到跟大悲世尊一样的利他成就,当然对于佛传的一切利他的法门都要学。这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大愿的内涵。

要达到究竟利他,就必须学会一切利他的法门。因为学会了才能摄受众生,才能为他治疗,使他康复。由于佛传的法门都是利他的方便,所以对于这样的甘露法藏不能起舍弃的心。这里一旦悟通了佛圣教的性质,就会恍然明白:原来一切圣教都是达到圆满成办利他的支分顺缘。

这以后,在面对佛法时,就有了正确的态度,知道必须学一切利他的法门。虽然现在还不能全学到,但观念上已经认同要学一切法。至于何时圆满,那只是时间问题。

(2)细致的观察

思维之一:要摄受某一类根机,就必须学会能度他的法道。

这又要依正反面的理由来成立。正面的理由:只有自己无谬误地善趣此道,才能让别人发起决定。反面的理由:如果自己没能如实决定,就不可能为别人开示。

如《释菩提心论》云:“如自定欲令,他发决定故,诸智者恒应,善趣无谬误。”

如《释菩提心论》里说,在引导别人时,如果想让他的心发起决定,自己就必须恒时无错谬地趣入此道(是自己要无误掌握的意思)。

比如一位医师,如果想让别人认识某种草药的药性,首先他自己得验证这个药性。所以他要亲自去品尝,感受这个药物服用后在自身上发生的变化。经过观察、了解和确认后,才能用于临床,帮助病人康复,或者让别人对这个药的作用也有所认识。

又像一位老师,要教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包括了从幼儿到成人之间的各种年龄段,习性也迥然不同,面对如此复杂的学生群体,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引导。这就要求他自己首先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且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有全面地了解,又必须要有引导的智慧,才能应机施教。作为菩萨,为什么要通达五明、要有一切智的成就,才能圆满地利他,也是这个道理。

又如一个向导,要引导一群人从甲地到乙地,两地间有许多条路可以走。所引导的人喜好各有不同,有的喜欢途中看山,有的喜欢沿途戏水;有的喜欢经过热闹的城镇,有的则喜欢一路安静地走过村落……这就要求向导对两地间所有的路和路途中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才能给不同喜好的游人以相应的指示,让喜山的人走山路,好水的人走水路,爱热闹的人走大路,求寂静的人走小路。菩萨引导众生也是如此,要引导众生走某条路的时候,自己心里首先要对这条路有决定的了解。只有自己首先完全精通,才有能力让别人也发起决定。如果自己一次也没走过,没有通达这个法要,那又怎么能让别人发起决定呢?所以,智者为了利他,自己要恒时无谬地趣入法道,只有对法道非常通达,才堪能成为众生的导师。

《释量》亦云:“彼方便生因,不现彼难宣。”自若未能如实决定,不能宣说开示他故。

《释量论》里说,方便生的因如果没有在自心中现起,就很难以为别人解说。方便和方便生是一对因果,自己首先要有“无误了达法道”这个方便,以此才能有“为他人准确开演”的方便生。

菩萨要想何时何处都没有障碍、善巧地引导别人,那么首先自己一定要通达一切道法的内涵,没有这个前提就无法做到。因此《释量论》里说“有了方便,才有方便生”,之后才能无碍地给众生开示。如果自己没有“通达法道”这个方便,那就不知道该怎么来引导众生。只有心里显出了法义,才能无误地宣说。自己尚且茫然无知,哪里能为别人开示呢?这是可以决定证成的。

下至生活的琐事也是这样。比如煮酥油茶,如果自己不知道怎么煮,哪可能教导别人?炒菜、开车、修电器、用电脑、写字、作画等等,不都是这样吗?总之,任何自己不会做的事,都不可能教导别人。如果自己不通还要去教导别人,那就不是老师而是骗子了。

配在意义上也是如此,菩萨要摄持、引导一切众生,有效地趣入佛道,就必须对三乘的法道全部了达。菩萨要有巨大的力量,因为他要成办的是最圆满的利他事业。因此要学习一切法道。不然,只要对某些法还有不了达、不能掌握,这些法道没有在心中显现,那就没有办法教导相应一类的众生。

可见,要实现圆满的利他境界是何等高度的目标。我们如果发心要圆满地完成利他,就必须首先在自己心上立下志愿:“一切法门誓愿学!”

思维之二:

成办利他的法道=三乘法道;

成办世间利益的智慧(道种智)=了知三乘道的智慧;

菩萨要由道种智成办世间利益,故必须遍学三乘法。

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办菩萨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云:“诸欲饶益众生,由道种智成办世间利。”

菩萨须要通达所有利他的法道,这些法道归摄起来就是声闻道、缘觉道和佛道。因为出世间的果位只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所以成就果位的法道也有三种。因此了知三乘的法道就是成办菩萨所希求的圆满利他事业的所有方便。

凡是想圆满做到利他的菩萨,都必须学习三乘法道,只有对此全部通达,才能普遍地摄受三乘根性的众生,无误地引导他们成佛。好比说,一切医术可以归摄在三类医科当中,只有对这三类医科全部精通了,才能利益一切病人。这就是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里说到的,凡是想圆满利他的人,都应当由道种智来成办世间利益。

“种”是种类,“道”是法道,包括一切能引导众生离苦得乐的道法。包括暂时的道、究竟的道,通向声闻果、缘觉果和佛果的道,只有对这一切都了达、掌握,才成为大导师,能引导一切种类的众生,走最适合他的安乐正道。

像这样,只要懂得果位上要达到的利他的量,就能确认,菩萨为了圆满地成办利他,必须要学习一切圣教。

《胜者母》中亦云:“以诸菩萨应当发起一切道,应当了知一切道,谓所有声闻道、所有独觉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诸道亦应圆满,亦应成办诸道所作。”

《般若经》当中也说:菩萨们为了完成无上圆满的佛道,为了实际做到普度一切众生,应当在自身上发起一切道法,也就是一切道的内涵都在自身上实证到。同时为了度脱一切众生,应当了解一切道法,这些就摄在声闻道、独觉道和佛陀道当中。

声闻和独觉道属于小乘,佛道包括大乘的显密诸道。所以菩萨要有广阔的胸襟,能圆满受取佛的一切法教,首先要有这个认识,要确立这个志愿。

接着佛很明确地交待:对于一切大、小、显、密各乘道法,菩萨都要在自身上圆满它的断证功德,一切诸道里所要求做到的除过引德,菩萨都应当在自身上完成。

比如说,针对人天乘的道,菩萨首先自己发起对因果的胜解信和细致取舍因果的心和行为,使自己的身、口、意一切行动都随顺因果正道,这些功德都要具有;而对于小乘的道法,也是自己要有坚决的出离心,要做到任何时候都不染著世间的名闻利养,一心一意地修持无我道,勤修戒定慧;进而在大乘的道法上,要有以利他为重的菩提心,要舍弃自私的耽著,圆满地行持六度之道;最后,就金刚乘的法道来说,一切密乘的见、修、行、果也都要在自身上全部做到。

像这样,要修成无上佛果,就必须修出这一切德相。虽然这些暂时不能全部具足,但必须确立这个志愿,然后逐渐地来实修实证。这样在因上就不同,无论是发愿、实行、趣证都不一样。

依靠这样的圣教和正理,我们完全能确定,作为誓愿成就无上佛道的人,对佛的一切法都要圆满地受持,下至任何一分都要十分珍重地受学,对于它经过闻思确认了修法之后,就直接纳受在自己心里,恒时殷重励力地行持。这样就不会有对圣教取一舍一的想法。

一般人学了大乘就舍弃小乘,他认为“我只要学大乘,其他小乘不是我需要的”,“那些劣乘的法我不必要学,因为我是学习殊胜法乘的人”,因此堕入了舍法的险坑。为了救度这种人,下面以理破斥这种观点:

故有说云“是大乘人故,不应学习劣乘法藏者”,是相违因。

所以有人这么说:“我们是大乘行人的缘故,不应学习那些声闻等的劣乘法藏。”这是一种相违因。

“相违”就是能立和所立相违。能立是“我们是大乘人,也就是应当圆满成办自他二利的人”,所立是“不应学习那些摄受声闻等根性的劣乘法藏”,这就相违了。圆满成办利他,就要求遍摄一切根性,然后说我不要学习能摄尽声闻人的法藏,这成了自语相违。

好比一个人说,我立志做大医王,普遍地救治一切疾病,所以不要学那些劣等的专治足癣的医术,这就是相违因。因为它包括在要救治的一切疾病中,又说它的疗法我不要学,显然相违。

又好比说“我要做大向导,引导一切人走城市中的任何一条路”,然后说“ 我不必熟悉这条路,因为它是狭小的路”,这就相违了。明明说要引导一切人走任何一条路,却说这条路我不必要熟悉,显然是自语相违。这样就反证到了,要引导一切人,就必须学引导一切人的法。

2、为圆满成办自利的缘故,菩萨须学一切圣教

心要提示:

两含两要两不违,三乘一贯佛道施,

基小见大安栋梁,体禅用密净为归。

两含:大中含小,密中含显

两要:学大要修小,学密要修显

两不违:小大不违,显密不违

(1)修持成佛大乘道应修小乘道法奠定道基

趣入大乘道者,有共、不共二种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说诸道,此等何因而成应舍?故除少分希求独自寂静乐等不共者外,所余一切,虽诸大乘人亦应修持。故诸菩萨方广藏中,广说三乘,其因相者,亦即此也。

使心趣入大乘的道法,有共同的道法和不共的道法两种。总的是要在自心上既修持共同的道,又修持不共的更深广的道,来引导自心趣入成佛之道。完成佛果有一条完整的道路,其中和小乘行者共同走的道路,就是指小乘法藏里所说的各种道品(比如皈依、业果、出离心、别解脱戒、人无我慧等道品)。这些要在心上经过的道,为什么舍弃呢?没有理由!因为心上只要没经过这些修证,就无法成熟、扩充、广大,或者说这些道的功德,没有在心中养成,就没有基础,无法凭空建成万丈高楼。所以,在小乘法藏里,除了少分如希求一己寂静安乐等的不同点之外,其余所有的部分,即使大乘人也应当修持。

因此,在诸多菩萨方广藏的法教里,详尽地演说三乘道法,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共道的涵义

“共道”的意思是,大小乘行者同样要走的道,比如人都要学说话、学走路,不是将来要做大人物的孩子就不必学。如果话不会说、路也不会走,还能做大人物吗?连幼儿园都进不了。

同样,要成就大乘最圆满的果位,种种的共道都必须在心中发展出来,一道道的关都要透过,这是回避不了的。如果心上没有经过一段段实际的转化,连皈依的誓愿、出离心等都没发展出来,那连三宝的组织都还没入,连起码的走解脱的愿望都还没有建立。想一想,这还没经过佛道婴儿期的人,能坐在摇篮里,引导无数人走解脱道吗?这样连佛教的幼儿期教育都没完成,哪里无因就成为佛道上的大人呢?如果还避开它,不注重补好共道的基础,不及早过这些关,终究没有能力修持大乘不共的道。

这里一定要认识共同道的涵义。这是大乘道前期要经过的部分,由于前期的培训和小乘行者学的道共同,所以是共道。就像要培养出完人,分成两个阶段来完成,前一阶段首先学语言、数学等经历与普通人的教育一样,不因为培养的是完人,就舍掉这些基础不学。恰恰相反,正因为培养的是完人,所以先要培养出普通的素质,然后再完成特等的教育,造就特等的品质。

共道的养成是自心发起不共道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后来能撑起大乘不共道的基础。心上没有实际发展出共同道的断德和证德,就根本没有打下道的基础,因此心上建不起不共的深广二道。这像是没通过语言、算术等的基础学习,就无法深造高级的学科那样。

小乘道法中除少分外,都是大乘道同样要修的部分,就是大乘行者同样要经历这些修心,要发展出这些断证。“少分”指只求一己解脱的下劣作意。它不为大乘所取,因为这直接跟利他为重的大乘心相违。其次,戒律的开遮上也有不同。小乘着重持身口的戒,大乘着重持心戒。小乘戒不开许的地方,在大乘中能开许。比如大乘行者有利他的必要和能力,在不违菩萨戒的前提下,开许说妄语、绮语等。

像这样,除少分不同外,其他都是共同要修的道支,大乘行者要首先在心上发展出这些断证,而不是舍弃。为了学高等数学,就要尽早完成四则运算的学习,而不是舍弃。如果舍弃学四则运算,没有先打这个基础,就学不成高等数学。

小乘道法是佛教中的小学课程,是针对众生根性、意乐等较小的阶段传授的;大乘不共的道法是佛教里的大学课程,是对那些具备了基础,根性、意乐等培养好了的学生传授的,当然道的内涵更大。但要知道,这个“大”是在“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小”的基础,也建不成“大”。为了充实修大乘道的基础,菩萨方广藏里广说三乘法要。这是很重要的措施。想一想,如果小乘的道跟大乘道完全无关,甚至直接相违,为什么还在菩萨法藏里广大宣说呢?可见,小乘法是大乘的基础。为了真正立起大乘道,要特别注重培植道基。这样才真正懂得共道的涵义。

下面举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举例说明

第一个例子:为了修成菩提心,要具备很多共道的素质,比如深信因果的心、对轮回苦的认识、真实的出离意乐等。首先要有这些基础,才修得起菩提心。比如首先注重考虑自身的状况,先是思维透苦谛、集谛,真正认清自身上惑业苦不断循环的大苦相后,一心希求解脱轮回。有了这个基础,再推己及人地做广大的思考,心上要有这样的想法:不仅是我,无量众生都是这样,不自在地漂流生死,如果不发心救度他们,就会一直恶性循环,会陷在无穷无尽的苦流中。这样见到无量众生全部陷溺在苦海中,就会启发出大悲心,誓愿拔除一切众生身上的生死大苦,为此立志证取佛果,就出现了愿菩提心。这就看到,佛道上的修心特别像世间的读书,先是完成初级教育、中级教育,才能进入高级课堂。像这样,如果前面没有经过共道,对苦谛、集谛没有开展出透彻的认识,在自己心上也没发展出出离心,那就没有修菩提心的基础,培养不出大乘意乐。

第二个例子:心上先修好人无我这个共道部分,这项课程和小乘行者修的完全一样。首先努力思维,取得对人无我的定解,而且要不断地加深定解,时时观照无我。如果特别注重修这些基本功,常常有意识地对治我爱执,取得了这个基础修量后,再修自他相换,就能很快把我爱执换成他爱执,因为心里的阻力——爱执自己的心已经很微薄,所以修起来很顺利,稍加转动微一转就能趣入。

像这样,能先修共道,各方面的心都修坚固,再修不共道就会非常顺利。反面要看到,如果初级的法道修到足够的量,心上没得到充分的培养,就没有修上去的潜力,也就很难出现上乘道的修量。

看清内心法道发展的次第

要这样观察到:内心的发展不可能一步登天,现在重要的是,按一段段的次第来发展自心。如果次第紊乱随意进行,就会落得一事无成。所以我应当从最低的地方起步,循着次第渐进地修心,这样逐步地转化,就能有真正的进展。经过一段段的历程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这里要严格按次第进行,对于一个个必备的要素先要做到量,然后按照心上开发的原理,一组合、一调动,就能跨越到更高的道上,能顺利地升级。就像组装火箭,基本的要件是不可缺少的。要件一个个做好了,就有了装配条件,然后正式组装。一组装成了火箭,就能迅速升空,能在高广的道上迅速运行。要认识到,从前到后一整套的工作,都是组装火箭工序里的事,不能看成局外的事。借助这个比喻来思维,会完全懂小乘是大乘共道的涵义,而且在次第上能看清,哪些部分是前阶段要做好的,哪些方面是后阶段要进修的,心里会完全定下来,会按照方案循序渐进地完成,结果一定会达成目标。

相反,随意地紊乱次第,违背缘起律乱来,就什么成就也得不到。好比读书,不依次第,随便乱学,就总是留级,无法升学。所以,先要在浅层、粗分上真正拿掉颠倒的心,发展出纯正的心态(跟法道相合的心态)。这一份心真的引出来了,又练习坚固了,最终凝结成法上的性格,才算完成内心这一分的发展,才有一分证德。这不是口里说说就完事,也不是纸上答一答就算过关,而是要真正修成这一分品德,造出法身慧命里一分新的机体。没有一番勤苦是修不成这样的心的。

首先第一步非常重要,心真的变掉了,修成一个新的心了,就转换了一分。这时就有信心,就愿意修下去,然后再修更细一分心。只要如法炮制,就会再去掉更细一分的颠倒心,修成更细的纯正之心(跟法道相合的细分善心),这样内心就得到更大的发展。

总之,需要这样循着法道的次第,把善心一分分地发展出来,把过去心里建立的颠倒系统逐渐拆掉,纳入纯正的法道系统,贤善的心和行为一分一分都建立出来,逐渐把自心转成全分的法道。是要这样真正修成一个善心的系统,达到非常坚实有力。

就像建几十层的高楼,地基打得非常深,非常牢固。要像这样扎实地打成内心的基础,一整套的法全都化成禀性,深入骨髓,牢不可拔,任运能起,这就真正塑造成了修上乘法的法器,有能力迅速转入上乘的修法。因为已经有很深的底蕴,一直是在自心上切实地修行,多年的勤修已经打了很深的基础,当然一修不共的法就能迅速趣入,跟只是口头高谈,里面只有一包草的人截然不同。

现在很多人一味高攀大法,又怎么都修不上去,问题就出在根本没有基础,连基本的善心都没养成。

注重小乘基础的典范

例如盛唐时期,慧忠禅师在六祖处受了心印后,住在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多年不下山;利踪禅师住在子湖,四十五年不下山;慧朗禅师住在潭州招提寺,三十年不出门一步;南泉禅师在池阳建筑禅房,三十多年不下山。他们生死心切,坚志出离,在没有取得证量前,不轻率入红尘,而是绵密保任,长养圣胎,以求得到高深成就。

禅宗的大德都强调离欲知足,都有清高道行。比如,青护禅师一生不穿绢布,只穿纸布;居海禅师穿的是麻衣草鞋;智封禅师十年中,一直吃野果,饮涧水。百丈禅师有一段教导说:“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不念名闻利养衣食,不贪一切功德利益,不为世法所滞。粗食接气,补衣御寒,足矣。” 意思是,你们求道先要歇下万缘,停止世间各种琐事,不念名闻、利养、衣食,不贪一切功德、利益。心不著在世间法上。吃点粗食,能接上这口气,补好衣服能御寒,就足够了。

这都是强调出离,一心为道,由于有一片长远心、痛切心,经年累月地专心勤修,所以能成就甚深功德。从中也看出,修大法必须具备小乘基础。

小结:

现在要认识到:释迦佛施设小、大、密一贯体系的教法,是给众生设好一条完备的路,众生沿着它走,就能渐次完成从凡夫心转为佛心的过程。就像设立从小学到研究所之间一系列的教育,使人圆满成才那样。

对于这样体系完备的佛法,不能看成各部分之间毫无关联,甚至彼此相违,如同水火不容。这里是上乘含摄下乘的关系,下乘是共同的部分,完成了再升入上乘,再发展出更大的内涵,这叫不共的部分。由佛施设教法的特点,决定了这是小、大、密一贯体系的法教,是大中含小、密中含显的教规。

以上讲了“大中含小,而不是小大无关”的道理。就像中学课里含了小学课的内涵,而不是两者毫无关系。而且像建高楼那样,是先造底层,再在底层的基础上建高层,不是凭空建高层。施设教法有必然的原则,务必要先打好基础,得到各支分的辅助支撑,才建得起高层。这就极其明确,基础和支分其实是建高层的极切要因素。

由此知道,首先打好人天乘和小乘的基础何等重要。无论是观无常、念恶趣苦、皈依、业果、出离心、戒定慧等,所有共道的功德,都要在自身上修圆满。这些都修得非常好,再修大乘的不共道,就特别容易出效果。有了这个认识,就不会舍弃小乘法,永远不会犯这分舍法的过失。

(2)以理安立“一切圣教都归属为成佛大乘道的支分”

复次正遍觉者,非尽少过圆少分德,是遍断尽一切种过、周遍圆满一切种德。能成办此所有大乘亦灭众过、备起众德,故大乘道遍摄一切余乘所有一切断证德类。是故一切至言悉皆摄入成佛大乘道支分中。以能仁言无其弗能尽一过失或令发生一功德故。又彼一切,大乘亦无不成办故。

分两段推证,第一段:

所成办的是断一切种类过、证一切种类德的佛果,能成办的因就应当是能灭一切过、发起一切德的圆满法道。

因此大乘道完全含摄了其他乘里所有断德、证德的种类,也就是其他乘的断德、证德全部是大乘道要完成的部分。

第二段:

佛的善说无不能除一分过、引一分德,而一切种类的除过引德,大乘无不需要成办,因此佛说的三乘圣教都摄入成佛大乘道的支分中。可见,三乘本是一家,哪有什么矛盾?

这里要认识大乘的内涵,大乘中含有小乘这个共道部分,它属于道上前阶段要走,而不是道外的部分,就是按照先走共道、再走不共道的次第,来发展修心。初步是按照共道来修心,作为前行,在共道上已经做到了除过引德,有了充足的修量后,再升级进入不共的道开展修心,由此就能达成圆满的断证而成佛。这一条从共道到不共道的修心之路,就是使人心渐次除过引德、最终完成佛果的大道,称为大乘。

从这里要建立“圣教无违”的大观念,如同《法华经》等所说,佛来世间说任何法都是同一本怀,是直接或间接引导众生往成佛的方向走,而不是反方向走。由于佛的智慧彻见了缘起,因此佛所开示的取舍要义毫无错谬,众生遵佛的开示去实行,决定能离苦得乐。佛不说无意义的语言,佛传的任何教法都是引导人在内心上除过、引德,因此都是把人往成佛的目标上引。这些法道都是让人心升华而成佛的道路的一部分。这就是全体圣教的体性。

一旦得了这个认识,就会通达圣教间无有相违。会清楚地看到,佛说的一切圣教,都是大乘道的一部分。这期间的一切除过引德,都是道上的一分发展,或者说离成佛近了一步。既然佛的圣教都能让心除一分过、引一分德,那当然是完成佛道必要的一部分,因此无有相违。

(3)修习大乘中的金刚乘,应具足共道波罗蜜多乘的体性

要知道,大乘包括波罗蜜多乘和金刚乘两种,在金刚乘里含摄了波罗蜜多乘的体性,因此波罗蜜多乘实际是金刚乘的共道部分。确认这一点后,就不会犯“学密舍显”的过失,会从根本上远离舍法罪。

设作是云:“若入波罗密多大乘,虽须劣乘法藏所说诸道,然于趣入金刚乘者,度彼岸乘所有诸道非为共同,道不顺故。”

如果有人这样想:虽然趣入度彼岸大乘必须以小乘法藏所说的各种道作为基础,但对趣入金刚乘的人来说,度彼岸乘里的各种道不是同行的道,(不必要学,)理由是:这两种道不随顺。

这种观点认为,金刚乘的道和度彼岸乘的道是两码事,就像分别通向东西两条道,完全是毫无关系;又像上了船走水道,就不必走公路。途径上完全不关联,各走各的道,叫做“道不顺”。这“道不顺”成了许多人心中“入密可舍显”的理由。

事实上,度彼岸乘道的体性都已摄入金刚乘的道里,属于金刚乘中的共道部分,因此“道不顺”并不成立。以下就说明这一点:

此极非理。以度彼岸道之体性悉皆摄入,意乐谓于菩提发心、行谓修学六到彼岸,是则一切定应习近。

破斥:这种立论非常不合理。因为度彼岸道的体性无非意乐和行为两种,而这两者都摄入了金刚乘,因此恒时都要依止。

“度彼岸”是乘的意思是,以自己的心乘着这个法乘,就能真正走到圆满的佛地,是这样的法乘。从现相来说,心上有生死和涅槃两种状况,生死好比此岸,涅槃好比彼岸。自心从生死的状况中逐渐走出,最终走到菩提果地的道,就是度彼岸乘的道。走这条道要由意乐和实行来完成,道的体性就摄在这两分里。

“意乐”指真实发起了求证菩提的心,或者确立了菩提志愿。“行”,指由此志愿驱使,发起证果的行动,具体指修学布施等六种能到彼岸的道法。由于这两者都摄入了金刚乘,因此密乘行者不应舍弃。

以下引三段密教证明这一点:

第一段密教:

如《胜金刚顶》云:“纵为活命故,不应舍觉心。”又云:“六度彼岸行,毕竟不应舍。”又余咒教宣说非一。

比如《金刚顶经》里说:真言乘行者纵遇命难,也不应舍弃菩提心(求无上菩提的誓愿)。又说:毕竟不应舍弃六度的实行(永不舍弃能到佛果彼岸的道法)。其他真言乘的教法里,多有这类说法。

第二段密教:

众多趣入无上瑜伽曼陀罗时,亦多说“须受共不共二种律仪”。共者,即是菩萨律仪。受律仪者,即是受学三聚戒等菩萨学处。除发心已,如其誓受学所学处而修学外,虽于波罗密多乘中,亦无余道故。

在众多密教灌顶的仪轨中,即将入无上瑜伽的坛场时,也多数说到须受持共和不共两种律仪。“共”指三聚戒等菩萨律仪。“不共”指三昧耶戒等金刚乘律仪。

除发起菩提心后,按照发誓受学的学处而修学之外,再没有波罗蜜多乘道的内涵。因此,金刚乘的道里摄入了波罗蜜多乘道的内涵。

第三段密教:

又《金刚空行》及《三补止》、《金刚顶》中,受阿弥陀三昧耶时,悉作是云:“无余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受咒律仪须誓受故。

再者,在《金刚空行》《三补止》《金刚顶》等密教中,受持阿弥陀佛三昧耶的时候,都这样说:要全分地受持外、内、密三乘正法。受密乘律仪时,必须发誓受持三乘正法的缘故,足以证明波罗蜜多乘被摄进了金刚乘。所以,“波罗蜜多乘不是密乘同行的道”,这种看法非常错谬。

这里说到的“三乘”,指外声闻乘、内菩萨乘、密金刚乘(不是指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原译中漏了一个“内”字,应当是“无余受外内密三乘正法”。“无余受”三字明显指出,对于三乘一贯体系的正法,要全分受持,不容丝毫舍弃。

很多学密的人造舍法罪,都是源于一个错误观念。他们认为只要学密乘的法,其他法都可以舍弃。这里引的密续十分明确地指出:密乘行者要全分受持三乘正法。这就有力地破斥了邪见,证成了修上乘法必须具足下乘的基础,因此要严格地依照次第进修。学密乘的人事先得到这个认识,就会对三乘法道完整地受学、修持。这样一来,就彻底止息了舍法罪行。

(4)结论

由见此等少有开遮不同之分,即执一切犹如寒热遍相违者,是显自智极粗浅耳。

通过以上抉择,认识了三乘法道连贯的体性后,就会看到上面这种观点极其浅陋。很多人因为见到三乘的学处有少分开遮不同,就执著三乘教法之间像寒热相克那样完全相违。这只表现出他们的智慧极其粗浅。

“少分开遮不同”指进入上乘修法时,愿力、见解、心的成熟度等,都到了更高阶段,因此允许行为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运用更善巧、高效的方便。比如,声闻乘里所遮止的某些身口行为,菩萨乘则开许行持;到了修金刚乘的阶段,具足了显教的止观条件、空性条件等,又具足加行的修量,就能利用五毒来修道。诸如此类,三乘学处会有少分开遮不同。

慈父育子的譬喻

心要提示:

哀哀吾佛悲智深,一心育子作觉皇,

步步提携含方便,谁曰此中有相违。

为了确立圣教无违的观念,可以借助这个慈父育子的譬喻来发起定解。

有一位慈父,为了教育孩子成材,他设立了从幼儿到成年间的一系列圆满的教育。在各个阶段,相应孩子的身心状况和成熟程度,做应时应机的教导。这前前后后做的教导,有没有相违处呢?

从父亲设立教法的本怀来观察,他唯一是想把孩子培养成完人,而且他有远见卓识,知道该怎么设立次第,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渐培养。这一切培养的方便,都是为完成目的而设立的,也都是达成目的的一分因素,因此无有丝毫相违。

还要进一步看到,各级教法间有有机的联系。整套教育设置得十分完善,非常善巧,完全符合人心渐次成熟发展的规律。前前各阶段的培养和塑造,用意是为将来深远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实际表明,这些基础的品德和素养,全部成了助成后后发展的极切要的因素。这要看到前后极其随顺,前前养成的这些品德,根本不会白做,全数都融入到后后的成长中,每一分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而且得到后后更高的教导,会使这些品德更加深广、圆满。这个譬喻有很大启发作用,大家要仔细思维。

接下来要看到,父亲各阶段的施教会有开遮不同。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身心、智慧更为成熟,在他已经能把握自己的时候,过去不允许做的行为,现在允许做;过去允许做的行为,现在要遮止。这样在前后的教导上有一点开遮不同,这很正常。如果以此就执著成一切教导间都像寒热相克一样直接相违,那完全是颠倒的看法。智者会认识到,小中大的各级教育要适当配在人的成长历程中,才能圆满发展他的心,最终培养成完人。前后一整套的教导不仅没有相违处,而且是全部随顺的。每一分品德的养成,全部成了后后进展的因素,没有一分是障碍,是无用的培养。

同样,佛作为众生的慈父,说法的本怀唯一是引导众生成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以智慧施设各阶段的教法,来引导众生渐次完成佛道。为此,设立了小大密等若干级的教法。施设的教法体系是如此的完备,一级一级地引导众生的心逐渐发展成熟,最终达到完全的觉悟。每当具备了下层修心的内涵时,就再引入到上层,这样逐渐地拓广、加深,再带进更妙的道中。要这样体会到佛施设完备教法体系的用意所在,看到每一分教法都是引导心成佛的要素,由此会胜解佛的教法彼此间毫无相违。

思维心中的法道

大家要花两天时间,用心思维这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为了圆满成办利他,菩萨须学三乘圣教?

二、思维小乘法属于大乘共道的涵义。

三、为什么说一切圣教都摄在大乘道的支分中?

四、思维三乘一贯的成佛法轨。

五、依照慈父育子的比喻,思维圣教无违的道理。

如是唯除少分别缘开遮之外,诸正至言极随顺故,若趣上上三乘五道,必须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种类。

透过以上的抉择就知道,在三乘圣教当中,除了少分别缘开遮之外,佛的圣教彼此间极为随顺的缘故,要想趣入上上的三乘五道,必须完整具备下下乘道的功德种类。

“三乘”,指声缘乘、菩萨乘和金刚乘。“五道”,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三乘又各有五道。三乘五道的修心有必然的次第,要由下而上、从浅入深,逐渐地开发自心的功德。要想趣入上乘深广的大道,必须圆满下下乘道的功德。粗分的离过证德真正在心上做到了,才能趣入细分的修证。还不具备下品功德,就妄图逾越次第、一步登天,那是难以奏效的。

好比小孩学走路,首先得由大人扶着,等脚力充实了才能独立走,走熟练了才能学跑。又像世间学某种学问,要由浅至深逐步地产生认识。学每一门课都有必然的次第。心上开发的缘起也是如此,要逐渐地集聚相关的因缘,来引生见解、拓开心量,然后发展出行为。这个开发有先开一点、再开得更多、再完全打开的次第,不可能小的没开发有,就出现大的开发。一定是逐渐地开发,逐渐地转化,逐渐地成熟,一旦积累到量,顿时就有大的开发,最终全部开发而成佛。无论是内心的见解、意乐、行为等,一定要遵照次第来打开。每一个都是缘起事件,都要从粗到细逐渐地发展。

凡是属于缘起的有为法事件,或者落在时间范畴里的事物,都一定有产生和发展的次第。都是按照次第,一步步地由因位转成果位来完成。(日常生活中,学写字、学算术或者做饭、开车、造房子等,都是依照次第来完成,这是有为法的规则)。由此就能完全确定,内心的开发也一定要依循次第来完成,不能违背缘起规则。佛施设教法也是按照内心渐次升华的程序,引导众生从世间善道升华到出世间善道,从小乘道转入大乘道。一整套教法是一种上下连贯、极其完备的体系。为了入上上,首先奠定下下的基础,下下修得充实圆满,稍作接引就入了上上。到了上上,又把下下拓展、加深,所以各层教法间极其随顺。

波罗密多道者,如《佛母》中云:“所有去来现在佛,共道是此度非余。”是趣佛陀道之栋梁,故不应舍。金刚乘中亦多说此,故是经续二所共道。若于其上,更加密咒诸不共道——灌顶、三昧耶律仪、二种次第及其眷属,故能速疾趣至佛陀。若弃共道,是大错谬。

波罗蜜多的道法,如同《般若经》所说,三世诸佛同行的道就是六度的道,而不是其他。由于它是佛道的栋梁,支撑佛道的关键,因此是不应该舍弃的。舍弃了它就是舍弃了大乘佛道。金刚乘里也频繁宣说六度的缘故,可见是显密大乘共同的道。

如果在共道分——波罗蜜多道的意乐和加行上,再加密乘各种不共的道——灌顶、三昧耶戒、生圆次第及其眷属,就能速疾证到佛果。但是如果认为入了密乘,就可以舍弃共道不修,那是极大的错谬。

所以,密乘的不共之处是采用了加速成佛的方便。此外在发菩提心(意乐)和修学六度(加行)上,跟波罗蜜多乘完全一样。如果趣入密乘后就舍弃波罗蜜多乘,那就舍掉了成佛的愿力和加行。但是,不发菩提心、不愿成佛、不修持六度的乘,哪里是金刚乘?连大乘也不是。因此,入密乘后舍弃波罗蜜多乘共道的做法是非常错谬的。

(四)不了解圣教无违的过患

若未获得如是知解,于一种法获得一分相似决定,便谤诸余。特于上乘若得发起一似胜解,如其次第遂谤弃舍下乘法藏诸度彼岸,即于咒中亦当谤舍下三部等,则当集成极相系属、甚易生起、尤重异熟毁谤正法深厚业障。其中根据,至下当说。

如果没得到圣教无违的认识,会很容易生起谤法罪。

这要通过正反面的抉择来得到认识:

一、正面抉择:如果确认了佛的圣教都是引导众生成佛的一分要素,或者都是在引导众生的心除过引德,把心一步步地往成佛的目标上引,就像老师一步步地把学生教上去那样,就不会生谤法之心。

成佛是最高目的,为了完成它,要有一系列施设教法、引导内心除过引德的次第。这个过程相当长,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由内心渐次地转变来完成。就像老师要把学生带上去,需要一节一节课地教,每一次达到一个效果。经过成千上万课的串联教导,合起来才能完成十年教育。跟这个比喻很相似,佛用了几十年转法轮,设立各级教法,渐次地培养众生。每次所说的法都起到一分除过引德的效果,带着众生的心往成佛的目标上迈进了一步,所以都是成佛的一分要素,没有“一者推进、一者障碍”这样性质相违的情况。得到这个总的认识后,就再不会起谤法的心。

二、反面抉择:如果没认识到“圣教都是成佛的要素或一分助缘”,就很容易以偏执心发生舍法的行为。通常,以自身的因缘在广大的法海里遇到了某种法,得到了一种相似决定,就会看重这个法,执为殊胜,贬斥其他法为不好或者不是成佛的妙道等。这样把圣教判定为不善妙的体性,就是在谤法。

尤其是对于上乘的法,如果起了一分相似胜解,往往自鸣得意地认为“我非常有胜解,这才是殊胜的法,其他都不需要”。以此心态引出的行为是,学了大乘就舍小乘,入了密教又舍显教,在密教里学了无上瑜伽还会舍下三部。会特别容易造下谤法罪,引起极严重的后果。

极相系属的涵义

“极相系属”,是指无知、相似胜解和谤法这三者有密切关联。如果对于“一切圣教无违”这个大要点完全无知,又对于某一分法生起了相似胜解,就特别容易出现舍法的心态。无知加上狂慧,会肆无忌惮地造业。要看到这三者有密切的关系。真通达了圣教无违,就绝对不会谤法;没有对某一分法发起相似胜解,也不容易起谤法的心。无知又发了相似胜解,那十有八九容易起舍法的心。这是由缘起的法则决定的。

“甚易生起”指在这样的因缘下,谤法的行为特别容易发起。各宗各派里都屡见不鲜。无论学禅、净、密哪一宗的法,常常是得了一分相似决定后,就执著这个法好,其他法都不要或者不太好等等,表现得非常偏激、狭隘,有很重的守己排他的心理。

通常凡夫都有俱生的偏执习气,如果事先没有在心里确立“圣教都是成佛要素”的观念,没有对佛道产生全局的认识,那进了佛教百货商场,就会随意地挑法门、找感觉,东听听西学学。终于哪天遇到了某一种法,又产生了相似的决定,这时偏执的习性很容易就出来,会马上看重这个法,认为就这个法好,其他法都没什么用,是不必要的、多余的,可以不学。像这样以短浅的眼光,对极其完备的圣教乱作评判,歪曲事实地说圣教中还有不好的法,那就造了极严重的谤法罪。

就像瞎子稍微见了一线光的假相,马上评论说:“全世界只有这一线是光明,其他地方都是黑漆漆的。”他不知道自己是个瞎子,没有评判权,自己作出的判定哪里符合事实?在佛法里似懂非懂地生了一分相似决定,就像瞎子见了一线光的假相,以此盲目地乱判佛法,是极其危险的。这样以无知加上相似决定,感觉自己很有资本,就容易造谤法罪。

谨防自心的错误判断

借助比喻来说,大家都知道读书需要全面发展,如果一个学生学了一门语言课,有点成就感,就认为我只学语言,其他课都没意思,不必要学。这样放弃其他功课的学习,就会障碍他全面发展,结果损坏了他的前途。要知道,某种暂时的想法往往很不正确,因为并不是统观全局的抉择,单凭它来判定是很不理智的。

学佛的人接触到某一分佛法,特别符合他的习气,又生起了相似决定,那马上就会出现偏执心态,会狭隘地执著我只要这个,其他都不要。他不知道,出现这个内在的指令,意味着放弃圆满的发展。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轻率地做出整体大方向上的决定,在修道的总决策上出现偏差,那会造成极严重的后果。

所以要用理智来驾驭心的方向,不能凭一时的喜好就做出判断。凡夫很多时候都是以偏爱的心来决定行为的方向。其实,仅仅随着自己的爱好来做,就是出错的根源。由爱好来判定,有太多的问题。一旦判断错了,就基本断送了修法的前程。

大家一定要记得,无论是对待圣教的态度,还是对于成佛道路的抉择,都要非常慎重。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个凡夫,内心经常处在颠倒当中,以俱生的习性很容易就陷入狭隘、偏执的心态。一落在偏执心中,往往只随自己的喜好来做取舍。对此,佛在经中特别教诫:“切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注意看到,我们的心在佛法里起了偏执之后,心会非常愚昧,会一下子变得心量狭窄。除了所执著的那一点,其他都看不到。比如,对于完整佛道上各种道体和支分的功能,对于自己当前所处的地位,对自身上存在哪些缺陷,要修什么法来弥补、完善;在发展上要有哪些次第;在各阶段要依靠哪些法道,来达成哪种断证;前后的法道又是什么关系,怎么摄集在自身上修持等等,一概不作考虑,心胸变得非常狭窄,性格也容易偏激、执拗。由这样有问题的心发号施令,是非常危险的。凡夫的心本来是危险的,错判了佛法尤其危险!

目前特别紧要的是,帮助大众确立圣教无违的观念,这是学道之前极重要的教育。不然,在这个大观念上没转换好,有偏执习性的凡夫,一旦进入佛教法海,几个人有眼光看到全体法藏的共性和各种施设法道的机制、各种道的关系等等?佛教是极为高深、广大的,凡夫是个幼稚小孩,很难自己明白这深广领域里的事。所以首先要由大人来灌输这个观念,让他在入道之前就先了解整个体系里的事,不要在原则和方向上犯大错误。就像开车前,先要熟悉交通规则和做好安全教育那样。不然,出错的频率就太高了。只把自己喜爱的法执为自方,其他都判为他方,缘着圣教不断地起贪嗔,堕在极可怕的罪恶深渊里。

就好比穿衣服,人到中年就倾向于端庄的风格、沉稳的颜色,会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最有品位的,对于种种新潮的款式以及亮丽的颜色就持排斥的态度。当看到一些年轻人的时髦穿着时就很反感,甚至还会评头论足嘲笑一番,认为他们没有品位。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则喜好时尚、新潮,认为中年人的选择太过沉闷,没有生气。这就是凡夫的心理。

要从中看出,人都被偏执心给骗了。如果没被偏执心蒙蔽,会看到种种的款式都是好的,并没有一好一坏的差别。但是被偏执心障住,就只认自己的好,不认为其他好。这只是颠倒心发出的无理判断,丝毫不可信。现在关键是完全否认掉偏执心的判断,把它彻底淘汰出局。

一个凡夫要真正升华成佛,就必须在自身上一分一分地除过引德。为此就要按照佛设立的法道,一步一步地修心,逐渐地转化、也就是遍学三乘法道来完善自身,逐一转成内心的实证。但是,偏执的心态让人成了高度近视,见不到法道的深广,只在法海里吸取一滴,就自鸣得意地认为其他都可以舍弃。在一种法上发生了相似决定,就武断地舍弃其他法道。或者固执成性,认定了只要这一点,其他都不肯学,出了偏差也不愿改正。或者只抓上乘法、不要下乘法,如果劝他补好基础,他是心意已决,绝不会听的。

总结

要知道,凡夫最信自己的心,而事实上这个心并不可信。因为它充满了错误的见解,多数是颠倒的习性,有很多偏执、固执、谬执。

凡夫的感觉往往不可靠,凭一时的想法就做出决定也特别危险。由往昔的善根能接受佛法,但他心里也藏着祸胎,因此有很多潜在的危险。比如他对圣教无违没有得到认识,又对某种法有一些似懂非懂的理解,这已经靠近了谤法之门。经因缘的诱发,马上就肆意地发表言论,说这个法好,那些法不好、不必要学等等。当谈到一些高深大法时,有一种引以为豪的心态,不知不觉就在藐视其他圣法,完全忘记了这些法都是释迦佛宣说的,是由一切种智流现的,哪里会不好呢?对于圣教体性的无知,加上对一分法的相似理解,两分因素一具备,就很容易引起谤法的行为。就好像火灾的因素已经聚拢,只欠点火那样。无知和似懂非懂这两点,跟谤法罪密切相关,因此论文中以“极相系属”来做醒目的提示。

大家要十分关注这个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患于未然。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宣扬圣教无违的观念,都应当护持佛教和一切学道人的心。要冷静地观察:按照凡夫的习性状况来衡量,谤法是特别容易发生、后患又极其严重的高发率事件。尤其是当代人,身处在这样混乱的时代中,危险性就更大。做个客观的统计,决定是这样。一来,中了自由主义的毒,因果上还没有得到定解,即使有一点,也都非常肤浅,这使得人肆无忌惮。二来,几十年受到世间法的熏染,又置身在信息海洋里,所以邪分别念十分炽盛,难得有宁静的心体会圣教的内涵,所以这个定解相当难引生。这样心浮气躁的状态,多数是自以为是、一知半解。三来有膨胀的我慢习气。常常以大法来装饰自己,显示自己不同凡响。这样,以针眼大的心量、颠倒杂乱的眼光以及肆无忌惮的习气,很快就迫不及待地发表言论,表明自己在圣教里只要这一分、不要其他法的态度,而且一盲引众盲地把别人也牵入火坑。这实在太危险,就像小孩舞大刀,一次就可能劈死自己和他人。

当务之急是要帮助大众尽快对于佛法藏的体性生起认识,来避免谤法灾难,让人人都能顺利地走菩提道。(这个内容相当重要,须要多思维、多讨论,不能简单溜过。)

(五)纯正的观念和做法

心要提示:

当依明眼师,解佛教无违,

既见法圆满,矢志精诚修。

缘起在自心,调心正因地,

能则速起修,不能亦不舍。

蓄志勤发愿,积资润心田,

忏悔除内障,不久都能修。

1、建立全程观念

是故应当依善依怙,于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数取趣成佛支缘所有道理,令起定解。

所以,学人应当依止明眼善知识,对于“一切经教都是引导一个有情成佛的一分要素”的道理,发起定解。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要看到正反两方面的走向。如果在初入道时观念就有偏差,那势必会产生种种偏执,甚至引起谤法的罪行。如果首先就对佛法整个体系建立了正确的观念,就把握好了大方向。先有了走完整佛道的观念,就会对佛的一切圣教顶戴受持,每一分都会摄取在自身上修持。由于因上修得圆满,果上就能证到圆满的佛地。

如果以偏执心只取圣教中的一分,舍弃其他必要部分,那就无法圆满证成佛果,因不圆满之故。片面的心会严重障碍佛道的进展,让人寸步难行,比如它使人舍弃基础而无法升华。又让人只要主体,舍弃支分助缘,也必定无法进入。或者只守住目前的部分,不肯接纳其他,让人变得非常顽固,一向固步自封,不求上进、改善。诸如此类,都是极大的障碍。

现在这种现象很普遍,常常是坐井观天,依恃对佛法的一知半解,排斥其他的一切,甚至诽谤舍弃。究其原因,就是最初没得到好的教导,没建立起正确观念,任偏执心肆意滋长。到发展坚固时,就开始十分明显地把佛的教法划分成自他两个部分,然后守己排他、贪自嗔他。或者出现高慢心理,自诩入了上乘,就该放弃下乘。哪晓得放弃了基础,只会一事无成,哪里能成就呢?没有空中建楼阁的道理!

2、善巧的摄持法道

以下是宗大师叮咛嘱咐,首先要把握住内心的缘起,在走成佛的法道时,不能出现观念和做法的偏差,不然就会“因地不正,果招迂曲”。要记住,现在是走圆满的佛道,道上一切必备的要素都要圆满地修集,不能残缺不全。虽然现在还远远不能全部实行,但自己的心态要完全顺应道的走法,不能出偏差,更不能因现在做不到就放弃。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学人入道前要先建立这个观念。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要用四个法,也就是实修、积资、净障、发愿,来摄持一切圣教。

诸现能修者,即当修习。诸现未能实进止者,亦不应以自未能趣而为因相即便弃舍。应作是思:“愿于何时于如是等,由趣遮门,现修学耶?”遂于其因,集积资粮,净治罪障,广发正愿,以是不久,渐渐增长智慧能力,于彼一切悉能修学。

现在已经确立了三乘圣法都要在自心上受学,但初学者根本没有能力完全修学,那该如何对待、如何起步呢?应该这样做:在这个完整的修证体系里,对那些现在能修的法类,就应当实际去修习。而现在还做不到如法进取、遮止的方面,也不应当以暂时不能趣入就草率舍弃。应当这样想:我什么时候能对这些学处由趣入和遮止二门真实的修学呢?愿我早一天做到。

以这样的进取心祈愿早日实证它,持续蓄积能达到它的力量。危险的心态是:既然做不到,我还幻想什么?我再不修了!这和上面的发愿只是一念之差,但这一念想错了,就成了放弃。所以要把它换成这样的心念:虽然我目前修不到,但不是永远修不到,所以我要不断祈愿。为了能早一天修成,我要多集聚因缘,我决不舍弃法道,因为一舍弃就断了缘分。一定记得,心态上唯一要发愿受持法。缘起上,尽量积聚受持法的因,而不是舍弃的因。这是极关键的走向问题,是学法者必须把握的要点。

于是圆满地摄集因缘,所以从现在起就要修好趣入的因素,要尽量积累各方面的资粮,净治自身的罪障,同时要不断地发愿。像这样,由于因上在不断地集聚,不必多久,就能逐渐增长智慧、能力,对一切法就都能修学了。

下面再用一个比喻,来辅助大家掌握以上用心的方法。

完成最高学位的譬喻

一个小学生立志获得最高学位,从一年级开始,一直盼望升学,读好了小学,我要读中学;读完中学,我还要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我还要完成硕士、博士学位。不会因为到学完博士需要二十多年时间,需要过很多道关就放弃自己的志愿。他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这个愿,一直进取不息。在小学学四则运算时,他就会想:我何时能学会解方程和做几何题呢?当他学到平面几何的时候,又会想:我何时能学会立体几何呢?等等。为了完成最高理想,他的心一直不放弃追求。

虽然处在前一阶段时,后一阶段的学问显得很高深,一时无法学会,但随着因缘逐渐集聚,到了相应的阶段,再高深的学问也都能学习、掌握。如果当时因为难、做不到,就放弃志愿,那就永远学不会,梦想成了彻底的空想。要由这个比喻体会到,在修圆满佛道时,愿力是至关重要的,何时都不能放弃。

就像刚才有志愿的小学生,他立志要完成圆满的学习,但在小学阶段,他的程度还很浅,后后的学科一时无法掌握,甚至完全看不懂。但他知道,只要循序渐进地往上学,不断地集聚因缘,再深的学问也终究能学通。以这个观念摄持,他会不断地努力,一步步地前进。

每当要进修更深学问的时候,他都会非常认真地积聚顺缘和远离违缘,不断地在心里发愿、求取。比如顺缘方面,认真听好每一堂课,及时按学到的方法做好功课,再加上常常孝顺父母、奉事师长,积累各种善行。像这样非常精勤地修各方面的资粮,同时主动远离违缘,比如远离散乱、不起贪嗔、身口不造恶业等。又特别谦虚,凡是有疑问的地方,都能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还能不断地在心里发愿,立志求取。按这样来做,一级一级就都能学上去,每一段课程都能学得很圆满。

总之,学习要循序渐进地发展。学好了前一级课程,就能进入后一级,这时稍加努力就能掌握。就跟上台阶一样,一步跨十个台阶是不可能的,跨五个台阶也很困难,但是一级一级地上,每次只要用一点力,就能上一步。持续下来,一千个台阶也能上。所以,依次第修学,渐渐积累,最终就会获得高深的造诣。过去认为很难的地方,都会完全掌握。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时做不到就气馁,甚至放弃,而是要由三士道的次第修学,来逐步地完成大乘佛道。

面对这样圆满的三乘道的内涵,我们所发的心就是要通过圆满地修持达到成佛的目的,这个志愿是在任何处、任何时都不能舍弃的。就当下来看,你站在什么位置上面,有什么能力,该修的就要去实际修持,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对于那些还不具备能力修持的,就要发愿早日具备修持的能力,应以这样的观念贯彻始终。

总之,对于暂时不能修的法类,就是要做三件事:

1、因上不断地积聚资粮,也就是从方方面面积聚能够顺利趣入的势力;

2、净治罪障,也就是消除一切负面的障碍,把那些做阻碍的负面力量遣除掉;

3、引导自己的心再再地朝这方面作意,也就是用愿力来摄持,不失这个愿。

举例来说,现在处在修出离心的阶段,还修不到菩提心。对于修菩提心,要一直保持进取心态,要常常诚心地发愿:愿我早一天得到修菩提心的能力,能真正如量地修成菩提心。一直这么发愿,不因为菩提心难修就放弃。这样不断地做好积资净障,不断地诚心发愿,到某个阶段因缘成熟了,再修菩提心,就会很顺利地趣入。所以,不能因为一时艰难就放弃,艰难是因为目前资粮还不足、障碍还很重,所以暂时没有能力趣入。但只要能按这里的教导切切实实地做,逐步地修好自心,多积资粮、多消业障,多发愿、多培福,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上上的法也都能趣入。

所以不能舍弃法道,因为一舍弃就断了缘分,永远不可能修更深、更广的道,也就没希望成佛。

缘起的最初只是微小的一念,而它的发展却无比显著、巨大,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因地这一念心,这是决定佛道成败的关键。懂了这一点,在最初的动机上就要调正,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进取。

以修学缘起为例,调正因地的做法是,先建立通达缘起的志愿,这就有了成就的因。然后要一直保持这个愿力,常常祈愿,勉励自己保持进取心。而且要注重开发自心的因缘,要不断地闻思,充实自己的智慧。还要不断地积聚福德资粮,来滋润自己的心田,使内在开发的势力越来越大。资粮积得深厚,开发智慧的潜力就很大,心会很容易打开。又要努力地忏除业障,消掉障蔽心的因素。而且每次积了善根,要注重回向在这个愿望上。按这样长时的努力,再学这些法,会发现已经大不一样,那些甚深的法义都能领会,也能很快相应。

要按这样的走法逐步地上进。要知道,困难只是暂时的,不会一直存在。只要切实遵照这里的教导去做,不必太久,就有能力修学一切佛法。

(六)本教授有通达圣教无违的殊胜性

善知识敦巴仁波卿亦云:“能知以四方道摄持一切圣教者,谓我师长。”此语即是极大可观察处。由是因缘,以此教授能摄经咒一切扼要,于一补特伽罗成佛道中而正引导,故此具足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

仲敦巴说:懂得以四方道,摄持一切圣教的大德,就是阿底峡上师。这话大有可观察处,说出了尊者教授佛法的特点。他对于圣教有全面把握的能力,能用极完备的道轨摄持一切圣教的扼要,使它们都成为菩提道上发展修心的要素。

这里“四方道”表示周全、完备的道,归摄了道的全部扼要,而并非有欠缺、少分或者片面的道;再者,这是指整条道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不是毫无关系。又有具体解释成四种道,指三士道加密法,或者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加密法,以这样的四方道来统摄世尊一代时教。

总之,阿底峡尊者对于菩提道的走法了如指掌。他能以完备的法道摄持一切圣教的扼要。以这个原因,他的道次第教授,全分摄持了显密圣教的修心扼要,在一个有情成佛的道路上无误地引导,所以有容易通达圣教无违的优点。

这就像有经验的父亲教导孩子那样,一步一步地指点:首先第一步应当怎么按法轨修心,相关的圣教是在指示修心上的哪个关键点,要由实修让心达到哪样的转化;这一步修成了一分善心,又再指示第二步怎么依法轨修心,有关的圣教是在指示哪些修心要点,这一步要修成哪一分善心。像这样,经过指点,会明确看到,一分分的圣教如何在指示修心的扼要,使人心离过证德,向成佛的目标迈进。

综合起来,得到全程的指示,就启开了全面的认识,透彻地认识到圣教都是成佛的要素,根本没有相违之处。

思维心中的法道

大家要花两天时间,努力思维以下问题:

一、无知和相似决定如何与谤法相连?

二、是否有“圣教无违”和“走圆满佛道”的观念,对学人修行有何影响?

三、思维如何摄持一切法道?


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

一切圣言现为教授者。

(一)以教理安立圣言皆是教授

分二:1、以理安立;2、以教安立。

心要提示:

一切种智圆满照,示取舍义尽无乖,

法王恩施方便藏,现竟利乐普门生。

1、以理安立

总之,能办诸欲解脱现时、久远一切利乐之方便者,是即唯有胜者至言。以能开示一切取舍要义、尽离谬误者,独唯佛故。

这部教授的第二种殊胜是能将佛的善说都现为修心的教授。

堪为成办求解脱者现前、久远一切利乐的方便,唯有世尊的圣言(宗),以能开示一切取舍要义、远离一切谬误者只有佛陀之故(因)。

这里要确切的看到,佛的一切种智所说的圆满教法才有这样最完善的功能。

这段简短的论文两次提到了“一切”。从后面的“一切”可以看出,佛有圆满照见一切安乐正道的智慧。而前面的“一切”则是指,从这样的智慧中宣流出的法藏,是能成办求解脱者现时、久远一切利乐的圆满方便藏。

从教法“圆满”的内涵来判定,只有佛的圣教才具有这种体性。其他圣者还没有现前一切种智,不能圆满地照见缘起,所以做不到“无误开示一切取舍要义”。比如见不到极其隐密深细的因果相,就无法以自己的力量来制戒;对于诸佛的行境、果位方便的力用等没有现量证得,就无法说出它的量。以智慧有所局限的缘故,只能演说一部分法义。由此就可以确认,能圆满地成办现时、久远一切利乐的方便,唯有世尊的法藏。

要知道,佛说法都是随机开示,对于任何取舍的要义,都是以智慧现见而如实地宣说。只要有障碍,尚未彻知彻见,在开示取舍要义时,就不可能如量宣说。因此,从教法的总涵量上来衡量,只有世尊的圣言才具备这种功德。

2、以教安立

如是亦如《相续本母》云:“此世间中更无善巧于胜者,遍智正知无余胜性定非余,是故大仙自立契经皆勿乱,坏牟尼轨故彼亦损于正法。”故诸契经及续部宝胜者圣言是胜教授。

佛语的特性,正如《宝性论》中所说,在一切有情当中,没有比佛更善巧的人。原因是:佛以一切种智无误遍知“无余”和“胜性”(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这绝非他人所能及。因此,对大仙佛陀自己安立的各种了义、不了义经典,不应当以分别心的臆测而坏乱教法,否则以毁坏圣教正轨的缘故也破坏了正法轮,造了深重的破法罪。由此可见,佛所传的显经密续圣教宝是殊胜的教授。

“遍智正知无余胜性定非余”:万法的体性,皆可归摄在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当中。“无余”指尽所有的一切所知相。“胜性”指一切法的殊胜法性,也即真如。“正知”,是指对于一切诸法的性相彻底照见无余。只有完全远离障垢、与法界不二的一切种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其余有情由有障碍的缘故,都做不到,因此说“定非余”。

这里的理趣和前面所讲礼敬释迦佛的偈颂一样,都要由佛圆满的意功德,认定佛有圆满的语功德,能传出最圆满的法教。

“此世间中更无善巧于胜者”:由于佛一切种智彻见真谛的力用,就流现出最清净、圆满的法教。

一、从智慧的能见度衡量,佛可以一时照见十方三世一切诸法的事理性相,无有丝毫障蔽,达到了圆满周遍的极致。其他圣者还有障碍,能见度尚有局限,超出量度之外的范畴皆是盲区,当然就无法宣说其中的妙理来引导众生。

二、从智慧的力用衡量,佛连一念分别心的妄动也不会产生,完全无著无碍,故而佛心的任运起用最为灵妙,是真正无上的如意宝,能应着众生的希愿施设教法,无不契理契机。而其他圣者因还有障碍,所以无法做到这么灵妙,尚会出现不能观机逗教、失人失时等过失,或者会出现偏差失误、应机不迅捷、加被不彻底等情况。而佛则具全十力,对众生的根性、意乐、道法等都能彻底现见,一触因缘就会任运流现引导他的教法。所传的教法最合机缘,众生依法实修,一定能满足所愿。

如果佛传了一句无效的法,不契理或者不契机,那就是从无明的心中传出来的,属于分别臆测,显然不是以遍照的智慧而说的法。因为遍照的智慧绝对不会出现误差。然而如果没有说法的机缘,佛从未滥施过一字,所以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情况。

“是故大仙自立契经皆勿乱,坏牟尼轨故彼亦损于正法”:因此佛自己安立的契经不能以凡夫的分别扰乱它,毁坏如来圣教宝善妙的法轨,一旦破坏了圣教法轨就损坏了正法轮。

再对这个大要点细致解释一下。佛所说大小、显密、权实一切法,都是从一切种智中流现的,句句都谛实无欺。这些妙法集成了圆满的法藏,成为最善妙的成办一切毕竟、现时利乐的方便藏。这里要从等流关系引生决定的胜解,要看到显现这些教法的因——一切种智,是最不可思议的,没有丝毫无明和障碍,毫无差错,是极清净圆满的,这就懂了“世间中更无善巧于胜者”。

没有比佛更高的见证者和导师,既然佛彻见了真理,那么他的语言就是最终极的量,所以佛教里只有继承,只有皈依,并没有创新可言。佛弟子要做的是皈依佛的法教,遵照佛的教导行持,佛如何规定就如何遵守奉行,不能以凡夫的分别随意改动。如果一个无明凡夫,因狂妄自大而篡改圣教,那绝对是狂疯的行为,既是在毁灭法,又是在自我毁灭,把自己推进永劫沉沦的深渊。肆意坏乱一切利乐之源的圣教法轨,其罪业的量纵然用虚空界也远远无法比拟,即使在无数劫里受苦,也无法赎清。因果律是这样威严,不可触犯!

佛以一切种智安立的圣教,它就是法则,就是正道,就是律令,就是教规,所有佛弟子都必须遵照奉行,不能破坏损毁。

佛涅槃后的数千年中,出现了很多菩萨、祖师,但没有一位自诩“我已超过了佛,我可以创新佛法”。真正的佛教徒,都会顶戴佛的圣教。这并非迷信,而是彻底认识了佛的一切种智是至高无上的正量。如果认为佛的智慧还会出现错乱或者不善巧,还没有彻底照见真理,还不能应机施设成办利乐的教法,就是在诽谤佛没有得到一切种智。

事实上,一切种智与法界无二,一时遍照一切法,极其不可思议。因此从无上的智慧中流现的圣教,哪里是其他人能比的呢?因此,如果毁坏了如来设立的妙法正轨,损坏了如意宝一般的法道,就造下了极重的破坏正法的罪业。

由此就以教理决定证成了:由一切种智所流现的显经密续如意宝,完全是引导众生实现利乐的殊胜方便。

(二)现的涵义

心要提示:

至言本教授,祖论乃显扬,

指授开秘藏,得旨原无三。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佛的一切教法都是殊胜的教授,为什么诸大菩萨、祖师们还要撰著诸多论典和教授呢?

以下回答说:

虽其如是,然因末代诸所化机,若不具足定量释论及善教授,于佛至言自力趣者,密意莫获,故诸大车造诸释论及诸教授。

虽然圣教是指示修心的教授,但因末世有情根机陋劣,如果没有依靠堪为准绳的解释佛语的论典以及善巧教导修心要诀的教授,仅仅凭自力趣向佛的圣言,则很难了达佛的密意,因此,祖师大德们造了很多解释佛经的论典和修心的教授,引导众生趣入佛陀的密意。

这里要辨明“现”和“创”的差别。现是显明原义,创是另外创新。诸大菩萨、论师们在造论时,都首先敬礼教法的本源佛陀,申明自己造这部论是为解释佛语的密意,可见只是在显佛密意,而非另有创新。只是想给学人一把打开佛语秘藏的钥匙,使学人领会佛传教的心意,从而如教修行。通过闻思菩萨及祖师们的论典,所领会到的心要,正是佛原本传教的密意,这就是“现”的意思。

为什么学人以自力趣向佛语,很难得到密意呢?因为佛说法有时节因缘,当时针对的是古代印度人的根机。时间跨越了数千年,处在另一时空的有情,不论根性、意乐、业力、因缘,还是语言、观念、心识运转的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异,因此传法的契机迥然不同,要做很多相关的处理,铺路搭桥来作引导,把佛法的密意毫不变质地用适合当代有情的方式传递给众生。所以,应一期的时节因缘,就有必要再造论典和教授,来显扬圣教。否则众生单凭自己的力量趣入圣教,就无法得到心要。

(三)清净教授的判定标准

心要提示:

明眼善师识道途,清净教授指龙津,

自从得旨娴熟练,信解广开识法诠。

瞎眼野狐冒充师,不净教授虚伪传,

多习只增迷邪谬,慧命损伤不应持。

由于经教是修心的教授,论典是为显示经教的密意,而教授则是传授趣入的要门,因此可以这样给出清净教授的判定标准:

是故若是清净教授,于诸广大经论,须能授予决定信解。若于教授虽多练习,然于广大佛语释论所有义理,不能授予决定信解,或反显示彼不顺道,唯应弃舍。

因此若是清净的教授,就必然能给予对经论的决定信解。如果对某个教授多次地修习,仍然对广大经论中的义理,无法授予决定的信解,或者反而显示了不顺经论的道,那就唯一应当舍弃。

教授清净,是指没有颠倒增益的染污,在已经了悟圣教的义理后,能为人直接指示。得此指点多次练习后,再读经论,就像见自家的财物一样非常清楚,了然无疑,能决定地信解其中的要义。这就表明教授传递出了圣教的心要,而非颠倒增益的臆说。得了清净教授,就是得了佛法真传,得了佛经秘要,一看佛经就能和佛心意相通。如果听了某个传授,并经过了多次地练习,再看经论,也仍然跟以前一样糊涂,那就肯定没有得到真传。说明所显示之义不相应经论的密意,那更是中了邪说的毒,必须立即舍弃。

比如经论里都说轮回纯一是苦,无乐可得,应当出离。假如有人说“不必出离,世间也有很多真实的乐可得,所以人生应当追求这些享乐”,这就是在指示违背圣教的邪道。又比如圣教指示,具足信愿行就能往生弥陀净土。而有教法说“凡夫不能往生”,这也显然违背经教,不应依从。或者佛说世间苦乐都从善恶业生,但有论调说“部分情况的确如此,但不是所有的法都从业生,比如偶然感冒或者无意间撞到了墙上等等,并不是业力使然。”这也明显不顺经论的义理。像这些都不是清净的教授,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得到佛法的真传。

相反,如果得了佛法的真传,经过多次练习,再看经论时,即使是很广大的义理,也会有决定的信解,眼目会非常清晰。这证明这种口传心授很有效力,能直接给人法眼。比如传授了因果的法要后,再来看《贤愚经》能轻松趣入这部经的密意,这就表明教授是合乎佛的密意的,是很清净的法。

得没得这种传授,差别很大。原先没得到这种传授,单凭自己去看,经中有很多内容,根本没有眼光识别里面蕴含的要点。有时会模糊地感觉法语当中有很多很深的东西,但自己却解不开密意,或者决定不了其中的关要,这就是没得到真传的缘故,始终在门外看热闹。而看经论时生起了很多不正的知见,则是被邪师邪说误导的结果。

(四)分执经论与教授是讲修两法的过患

这是指有些人偏执地认为经论只是讲的法,里面没有修的要点,这种邪见会直接障碍对经论发起敬重,而且容易集积谤法的业障。

1、障碍对经论起敬重

若起是解:诸大经论是讲说法,其中无有可修要旨,别有开示修行心要正义教授。遂于正法执有别别讲修二法,应知是于无垢经续、无垢释论起大敬重而作障碍。

如果把经论理解为只是讲说的法,没有可修的要义,在经论外另有开示修行要义的教授。由此把正法执为讲和修两种,这样的看法直接障碍了对无垢的经、续、释论生起敬重。

这里要看到两种认识引发的心理差别。

正面:认识到由佛一切种智所流现的经续圣教,是无垢的修行教授,是极稀有难得的如意宝,就会生起大敬重心,由衷地顶戴法宝。了知它是开示修行要义的教授,就会直接受持在自心上,依法实修。正法并无别别讲修两种。

反面:认为经论只是讲讲教理,而修行的心要则要从另外的教授里去求,就会轻视经续。心里会想:这些是讲说用的,只是仪式上的事,要弘扬佛教文化嘛!或者是为了培养法师,而不是实修用的,要想得到实修的指导,就要另外去求修心的教授。

对菩萨造的大论也是如此。菩萨造论是在解释经续的密意,造论时决定如量,没有不符合佛密意之处,也没有不法动机等的垢染,所以是特别清净的教典,显示的正是佛所传的修心要义。只要没有正确地认识反而认为这只是讲说的事,跟实修没有什么关系,同样也不会起敬重的心。

很多人都这样误解,认为学教是闻思派的事,或者是在搞学术、弘扬佛教文化,实修派不需要,心里不免藐视:这些没有大的意义!真正实修不是靠它。有这样的心理障碍,哪里会顶戴圣教法宝呢?更不必说信受奉行了。不但内心生不起敬重,甚至还特别厌倦,这就很容易造舍法的业障。

2、集积谤法业障

说彼等中不显内义,唯是开辟广大外解,执为可应轻毁之处,是集诽谤正法业障。

把经续和教授执为讲修两种法,还很容易造下谤法的罪业。“谤”就是不如实地看待。本来经续唯一是显示修心的内义,而不是在开辟广大外解,却颠倒认为没有显示修心内义,唯一是在向外开展广大知解(意指拓展佛教知识面),所以不能用来实修。或者认为经论只是在搞佛教学问,或者维系佛教文化。如此一来,就会把佛语当成可轻毁之处。

对境是一切利乐之源——极其尊贵的圣教法宝,包括诸佛从一切种智和大悲心中所流现的引导众生离苦得乐的经续,以及诸菩萨解释佛语密意的论典,对此起轻毁心,就会造下极其可怕的谤法罪业,这比毁坏全世界的佛塔或者杀害恒河沙数的阿罗汉还要严重无数倍。

3、正确的观念与做法

是故应须作如是思而寻教授:“诸大经论对于诸欲求解脱者,实是无欺最胜教授,然由自慧微劣等因,唯依是诸教典,不能定知是胜教授,故应依止善士教授,于是等中寻求定解。”

“是故”二字是在承接前面一段。由于颠倒分别经论和教授是讲、修两种法,会造成极大的过患,会使自己的心对于圣教发不起敬重,从而造下毁谤正法的罪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后,就应当转变自己的认识,认识正确了,心上的缘起就能变好,就会由造罪转向得益。

再明确一下教授和经论的关系。清净的教授能使人对于经论义理易生定解。它和经论是能显、所显的关系,两者所说并无二致。如果看成两家之谈,像东山、西山那样毫无关联,随后比较胜劣,进而有取有舍,心中轻视佛菩萨的圣教,就会逐渐演变成毁谤,使圣教加速衰微等极大的弊病。

为了避免这些大患,宗大师教导我们要以正确的观念来寻求教授:

对于希求解脱者来说,诸大经论确实是无有欺诳的殊胜的教授,都是在真实教导我们如何求得现前和究竟的利乐。但是由于自己各方面的局限,比如智慧劣弱、善根浅薄等等,只依靠教典,并不能够认识到它是殊胜的修心教授。所以需要依止善知识的教授,通过善知识的指点,来求到对相关法义的定解。

就是要知道,佛法博大精深,凭借自力难得密意要旨,只有依靠老师的指点,才能决定地了解其中所指示的修行要义。比如说如果自学《楞伽经》,就很难得到密意,不能确切地看出里面的修行指示,由通达的人指点龙津,就容易领悟把握修行的要点。

莫作是念、起如是执,谓诸经论唯是开辟广博外解,故无心要,诸教授者,开示内义,故是第一。

不能有这样的念头和执著,认为经论只是在开拓广博的外在知解或者拓广佛教知识面,所以其中没有讲到什么心要,而教授才是在开示修行内义,所以是最好的。

把师长的教授凌驾于佛经祖论之上,这是数典忘祖的行为。譬如某宗派过去有八代祖师,传到第九代是自己的师父。认为经论并未开示修行的要义,而教授才有所开示,就如同认为前八代祖师的著作都不是修行的教授,只有师父的教授开示了修法之义,才是最好的。但仔细想一想,师父也是依师祖们的教导而修行成就的,说前代祖师的著作都是讲无关的知识,只有师父的教授最好,这难道不相违吗吗?当然就效力而言,有愈契机愈妙的差别,这并不矛盾。

佛菩萨及祖师们出世皆是为慈悲引度众生,他们都现证了真理,都是为利益众生传授修心的法门,在这个原则上并没有差别。如果认为佛和菩萨的经论,只是在讲知识,并没有讲修心内义,不就是在诽谤圣教吗?如果有这样的邪见,还自以为是到处宣传、散播这样的观点,感染一大批人,让他们也都生起谤法的心,这就会造更加严重的滔天大罪。作为佛弟子,却用心和口诽谤佛的圣教,这是多么恶劣啊!自己宣誓要皈依佛、皈依法,是如来教下的弟子,却以自己狭隘的目光把佛和历代菩萨、祖师的法,狂妄地藐视、放置不顾,颠倒地诽谤圣教,这样把自己抛入地狱的烈火中,无数次焚身受苦也消不尽业障,送自己走进最惨烈的结局,这不是愚蠢至极的行为吗?

所以,一定要建立正确的认识:教授和经论所说一致。教授是最切近地帮我们趣入经论密意的方便,教授所传的心要,其实就是佛所传的心要、菩萨造论所显明的心要,而不是另有所指。不能颠倒地认为:经论毫无用处,我放弃,我要去寻求教授!求到后又想:舍弃经论是做对了,这回才是真正找到门了。这样想是在一步步自我毁灭。

所以要改变错误的见解,要按这样想:由于我现在程度很差,凭借自力趣入教典也不能认识到它是殊胜的教授,所以还要靠明师的指点,来了达佛菩萨经论的密意。

善知识是最切近的助缘和媒介,把佛教授的密意传进自己心里。这些现前的因缘,有非常大的开发作用,善知识是现前有针对性地作指示,随处随机破掉疑惑、开发见解,有了这样切近的指点,再去阅读时,就会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善知识的传授起的是接引导入的作用,是以师父的心把学人的心带进法义中。俗话说的“师父领进门”,就是这个意思。

必须要明白善知识所传的就是圣教的心要,教授和教典本是一回事。例如单凭自力读诵《金刚经》,得不到密意,这情有可原。自己智慧低、程度浅,经文义趣甚深,没修到那个地步,当然看不出里面修证的要门,所以要靠具量的老师做切实的引导。如果差得较远,还要再立很多方便来接引。善知识有空性的定解和修证,能做具体的指导。比如点出空性的要点,辨别修空的正道与歧途,教授以理抉择空性的方法等。在经过很具体的接引以后,就有了基础,再看《金刚经》就不会觉得深奥难懂了,就能对经上所说的空性义理产生决定的胜解,这就是教授的作用。

“悟入圣言是教授”的量

心要提示:

种智流法海,一味纯精妙,

遍识教授意,悟取至言明。

第一个说明

大瑜伽师菩提宝云:“言悟入教授者,非说仅于量如掌许一小函卷而得定解,是说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

大瑜伽师菩提宝说:所谓“悟入圣言是教授”,不是指仅仅对一掌许的一小函经卷得到这个定解,而是要了解一切经教圣言都是修行的教授。这才是它的量。

这样思维,佛语本是由一切种智所流出的利他言教,都是修行教授的法,又怎么会只有一部分是修行教授,其他部分却和修行无关呢?就像一杯糖水,没有人会说它的一部分是甜味,而另一部分不是。认为佛语中只有部分是修行的教授,显然是没有了悟佛语的共相所致。“佛语如蜜,中边皆甜”,皆是修心的教授,无一例外,只有对此彻底产生了定解,才是真正悟入了一切圣言皆是教授的含义。由此才会产生全分的大敬重心。

经过反省会发现:凡夫人总是在圣教法海里挑选自己有感觉、欣赏的一部分,视之为修行教授,对其他圣言往往漠不关心,或者潜意识里或多或少有藐视教典的习气。比如看到《阿含经》就说:“这是小乘法,没有大的心要。”语气里透露出对佛语的不敬,这都是意识深层潜藏的恶习,有很大的隐患,就是以这种习气引生轻法、谤法的罪业,也表明对圣言皆是教授的含义非常无知。

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了知在认识佛语体性这一点上,还有一段距离,所幸终于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就要多下功夫,争取早日对佛语的体性产生全面的定解。事实上,佛的法藏全部是引导修心、除过引德的教授,对佛法的这一共性生起了定解,在自己眼里,信解句句佛语都是教授,才达到了此处所讲的量。再看《阿含经》、《般若经》、《涅槃经》等所有的佛经,就都会信解是修心的殊胜教授。

这是一种周遍的信心,认定了世尊的言语决定都是这样的甘露体性,在佛的语言里不会有贤劣之别。从导师的言教来说,每句法语都是在引导弟子修行,无一言与修行无关。从弟子奉行的效果来看,遵照圣言量修心,每一句法语都有除过引德的功效,无一句是闲杂无义之语。

如果能悟入一切圣言都是教授,有这种周遍的认识,自然会对一切圣教都很敬重,就都会欢喜信受,顶戴奉行,舍弃心、轻视心也会彻底止息。

第二个说明

又如大依怙之弟子修宝喇嘛云:“阿底峡之教授,于一座上,身语意三,碎为微尘。今乃了解,一切经论皆是教授。”须如是知。

修宝喇嘛曾说,阿底峡的教授在一座上,像是把身语意三者碎成微尘那样,我现在才了解到“一切经论都是教授”。要像这样来认识“悟入圣言是教授”所要达到的量。

这说到尊者传授佛法时,有全面指示圣言都是教授的能力。他能在一座讲法当中,细致、周到地指点教典中所说的修身、修口、修心的要义,像碎成微尘那样做细致入微的开示。经由尊者的指点就可以确切地了解到,一大藏教字字句句都是修行的教授,都是在引导学人身应如何行、口应如何言、心应如何起念等,剖析开来,有无数细分的教授。

尊者有全面细致地开显佛法修证要点的能力,因此他的传人就可以确切地了解,经论都是修行的教授。这是因为祖师有很大的加被力,他自己通达了教,又有圆满的证量,是佛法的行家,他来指点就特别有效。他可以如数家珍般地点出,圣教的每一分各是传授什么修行要义。弟子经由指引,就能够明确了达经论都是教授,会对此确信无疑。而没有得到这样的教授,往往就只落于口头重复,或者略知皮毛。这种空洞源于内心没有细致的体认,根本没达到全面启开见解的量,我们切莫自欺。

“须如是知”是叮咛嘱咐必须明确对此悟入的量是指确认了一大藏教全体皆是指示修心内义的教授。一定要像修宝喇嘛这样,树立了全面的见解,才算悟入一切经论都是教授。

思维心中的法道

大家要花三天时间,思维以下问题:

一、如何以教理安立圣言是殊胜教授?

二、祖师大德造论和教授有何必要?

三、清净教授的判定标准为何?

四、把正法执为别别讲修二法会有何种过患?

五、应当以怎样的心态来寻求教授?

六、“悟入圣言是教授”的量如何?

(六)不了知圣言是教授所造成的偏差

如敦巴仁波卿云:“若曾学得众多法已,更须别求修法轨者,是为错谬。”虽经长时学众多法,然于修轨全未能知,若欲修法,诸更须从余求者,亦是未解如前说义而成过失。

正如敦巴仁波切所说,如果已经学了很多法,到了想修法时,仍对修轨一点也没能了解,还要另外寻求修法轨则,那是学法的方式出了问题。也是由于没能了解前面讲的“圣言本是教授”这个大要点所造成的偏差。

就好像对现在的学生讲道德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当成耳边风,丝毫也没有领会。又像叛逆的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无论父母讲多少,都没有一句听成是教导。像这样,内心没有建立“圣言是教授”的观念,导致没有一心好乐、恭敬受持的品德基础。在学人心相续的深层,没有装上这个机制,导致多年来善知识虽然一直教导修行的轨则或道路,而自己却始终懵懂,当面错过,一直不能体会圣人的教诲。真是“语不投机半句多”,多年的教诲竟然全部是对牛弹琴!

思维的引导

下面我讲一个比喻,大家跟着我的引导进入,看看自己要充当哪种角色,就能明白未来学法的方向和做法。

一个母亲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孝子,另一个是逆子。孝子和逆子的差别,在于是否能体贴母亲的心、领会母亲的教导。在孝子听来,母亲日常的叮咛都是最好的教导,点点滴滴都是在教自己怎样做人。因此能记取这些教诲,仔细体会、感悟,而且在自身上实行,把母亲的教诲全部都刻在了心上,成为他一生做人的指针。后来,他感恩母亲说:“母亲的教导使我受益终生,她为我指明了一生的方向。”而那个逆子,无论母亲怎么教,他都没有体会到这是在教他做人,反而鄙视母亲的言语,把母亲的教诲都当作了耳边风。很多年过去了,仍然对做人的道理浑然不知。把“人”字的一撇一捺写得歪斜潦草,人们把他的兄弟奉为楷模交口称赞,而对他却视如敝屣,两兄弟判若云泥。这也是由于最初在观念和态度上就出现了偏差,才跌进恶性循环的泥潭里,用两团邪分别的棉花,把自己的耳朵堵死,任何教诲都无法纳入心中。

其实,从学习圣教的第一天起,听到的就都是修心的教授,应当听一句就体会一句,像孝子恭敬地听取母亲的教诲那样。因对母亲非常敬重,所以会把这些话深深地刻在心里,一点也不敢忘记。对圣言是否敬重是最关键的要点。具足这一关要的基础上听了很多法后,对于怎么修心就基本上都了解了。就像孝子长年得母亲的教导,做人的要点几乎全能把握,而不是这些教言全不算数,还要另外去求。如果学了很多,却一点也没有认识到每一次都传了修心的法要,仍然不懂要修什么,起因就是根本没有认识“圣言是教授”,就像逆子那样,结果母亲说多少都是白白浪费唇舌。

要思维:如果圣言不是教授,闻思和修心没有什么关系,学法期间并没有学到修的法轨,到修法时仍需另求教授,那学法到底在学什么呢?既然全都不是修行的教导,只是一堆无关修行的闲话,那为什么还要在这件毫无意义的事上耗费时间呢?这不是跟学世间知识一样吗?但这绝不可能!

所以要完全认定圣言唯一是教授,无论经典、论典、教授,都是在教导众生修心。能这样体会圣人传教的心,那么无论学什么法都能吸取圣人的教诲,并十分敬重地铭刻于心。长期学下来,就基本上能掌握菩提道修法的重点,自己会很肯定一生要修的就是这些法,然后一生奉行。

很多人认为:圣言是教授我早就知道了!

要审视自己是在鹦鹉学舌,还是心里真有深切的认识?我们要的是后者。对以上的法义要特别用心地思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生起这样的心。我们要的是里面的赤诚之心,而不是嘴上的华丽词藻。

重要的是反省自己有没有这个过失?如果有,到底是在哪一点上出了偏差?要一直找到出错的根源为止。然后在根源上改过来,就会有大的进步。如果往内心世界追查,发现竟然是起初就对“圣言是教授”根本没有引发定解,或者有可能是浅浅地听了一点,过后就彻底烟消云散,所以心里没能生起这个认识。也就是说如孝子般浓浓的心根本没有出现,所以才不听话,没有一心聆听教诲、不敢忘记的表现,更不会去琢磨、体会修心的门道究竟在哪里。只有木头耳朵和石头心脏,当然学得再多也无所触动,最后真的会出现大问题,听法演变成了听演讲。如此一路偏差地走下去,终点就只能是心中一无所获。这也是很多人的自白:“我学了很多年,没学到什么实修的法。”这个问题大家要再三反省、检讨自己,才能看清以后的道路。

前面讲“劝请法器谛听”时,特意标出了三个唯一——唯一听取内心的法道,唯一思维内心的法道,唯一修习内心的法道,就是为了提醒我们从一开始就不要走偏。

(七)教法和证法的关系

心要提示:

闻思决定修行轨,如轨行持乃实修,

三环连贯节节入,莫使分离两无功。

首先认识圣教的内涵只有教证两种,其次要明确这两者是因果关系。

1、圣教的内涵

此中圣教,如《俱舍》云:“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体。”除其教证二圣教外,别无圣教。

这里圣教就像《俱舍论》所说:佛的正法以教证为体性。除了教证两种法外,再没有其他圣法。

这里要依此先体会佛传法的心,就像慈母教导孩子那样,佛的心唯一是要把修行成佛的法轨传给众生,让众生依法轨修行来完成佛道。此外无意义的闲谈,在佛的圣教里一句也找不到。因此,佛的圣教除了教证两种内涵之外,再无其他。

2、教法和证法是因果关系

教正法者,谓是抉择受持道理修行正轨;证正法者,谓是如其前抉择时所抉择已,而起修行。故彼二种成为因果。

先明确教证二法的体相,再安立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教法是佛教导众生抉择如何在自心上受持正法的道理,以及修行的正确轨道。世尊传法的悲怀,唯一是把众生安立在解脱、成佛的正道中,这决定了教法的体性唯一是教导修行的正轨。证法是指佛弟子随顺佛的教导,依照先前所抉择的法轨而发起如法的行持。

佛传授教法是方便,在学人心上引出如教修行则是方便生,要由教法来引生证法,两者是能生所生的关系,所以教法和证法是因果关系。

3、闻思所决定处即是修行应修之处

如跑马时,先示其马所应跑地,既示定已,应向彼跑。若所示地是此跑处,而向余跑者,定成笑事。岂可闻思抉择此事,若修行时修行所余。

认识了教法和证法的因果关系,就能确认闻思和修行的关系。比如跑马,指导者先要指示马应跑的路线。然后,跑马者就应该在这条路上跑。如果指定的是这条路,却往其他路跑,那就成了笑话。比如指挥向着东边的道一声令下,跑马者立即策马向西边的道奔驰,观众都会捧腹大笑。像这样,哪里能闻思时抉择了要按这么走,而修行时又修其他呢?

如是亦如《修次第后编》云:“复次闻及思慧之所通达,即是修慧之所应修,非应修余,如示跑地,而应随跑。”

这也如《修次后编》里所说的:以闻思慧所通达的法轨,就是修慧应修之处,而不是另修别的。如同指示了马该跑的路线,就应随着指示去跑,而不应在别处跑。

总之,闻思的任务是决定好内心要走的法道,随后的修是依照所抉择的法义实际行持。认识了两者是因果关系后,就会主动遵循闻思修的正轨,一路按这样的模式趣入法道的修证,环环相扣地紧密进行。娴熟了这套方式后,每次学法都是以这三斧头来打开关节,这就是懂行了。一上来首先透过闻思决定心上要走的法道,之后迅速从解起行,完全按抉择的正轨在自心上实修实行,走知行合一的路。学任何法,都认真地按这样趣入,闻思修三个环节连贯地进行,教法就转成了内心的证法,不会出现法和人脱离的偏差。

(八)本教授有圣言皆现为教授的殊胜性

如是由此教授,能摄一切经论道之枢要,于从亲近善知识法乃至止观,此一切中诸应舍修者即作舍修,诸应举修者即以择慧而正思择,编为行持次第引导,故一切圣言皆现为教授。

像这样,由于这部教授能摄尽经论中所开示的道的关要,从亲近善知识的法道,直到止观之间,在这一切道的部分中,应当舍修的就作舍修,应该举修的就以抉择的智慧正确地思维抉择,编成一套行持次第,引导学人实修。经由这样的直接指授,一切圣言都会显现为修行教授。

这部道次第教授,并非只把部分圣言现为教授,而是把一切圣言都现为教授。这是极其充分、圆满的显示。它把一切经论里的道法都摄在道次第的各个支分中,或者说配属在菩提道的各分步骤里,每一步都把相关的圣言显现成修心的教导。因此,学了道次第,就等于学到了一切经论的扼要。

修有舍修和举修两种。“舍”是舍开分别观察,“举”是发起自心,对于所观境不断地思维抉择。总的说,只有这两种修行方式。这部法就按这两种方式,把圣言现为教授。在全程的指示当中,到了应当舍修时,就指出圣言是在教导舍修;到了举修的法类时,又直接说明相关的圣言是在引导作观察修。

不懂观察修的人,会认为业果、皈依、苦谛等并没有什么修心的内涵,只是讲了一些道理。得到这部法的指点,就会明确地看到这些都属于观察修。一旦透过观察开启了正见,心照着正见来串习,达到一定量时,习性会完全转掉,会彻底转变原来的心,改造成法道上的心(叫做道心)。由此可以看出,观察修是极其重要的修心方式。

以修皈依为例,修成信心是它的命脉,但信心不会凭空产生,一定得在心里观察到三宝有极殊胜的功德和救护力量,彻底产生了胜解后,就会开始建立真实的信仰,从此也就真正开启了皈依之门,会真心立出皈依的誓愿,以誓愿力驱使,就会昼夜不断地遵循皈依的学处,心在法道上实行。所以,观察修是极其重要的转心修法。

这部论就是这样把一切圣言显示为舍修和举修两种指示,从而把圣言都现为了修心教授。

若不尔者,于非圆满道体一分,离观察慧虽尽寿修,诸大经论非但不现为真教授,且于彼等见唯开辟博大外解而谤舍之。

如果没有这样把一切圣言都显现成修心的教授,由此将学人导入圆满的法道,那么以对道体极狭隘的认识,往往会起偏执心,修行就只是对一小分道远离观察慧而安住。按这种方式修一辈子,诸大经论不但不会现为真实的教授,反而还会颠倒地认为经论只是在开展广博的外在知解,进而诽谤、舍弃经论。

现见诸大经论之中所诠诸义,多分皆须以观察慧而正观择。此复修时若弃舍者,则于彼等何能发生定解,见为最胜教授。此等若非最胜教授,谁能获得较造此等尤为殊胜教授论师。

现量见到诸大经论里所说的很多义理,大部分都必须运用观察慧做如理的抉择。(比如暇满、无常、皈依、业果,苦谛、集谛、无我等等,都是经由观察而开启正见,再照着正见数数串习自心,在质和量上都变掉了,才是把颠倒心转成了无颠倒心,修成了好的心和行为。)如果实修时,把这占大部分比例的修法全部舍弃,又怎么会有机会对这些圣教生起定解,见到它们是最殊胜的修心教授呢?如果这些大经论都不是殊胜的教授,那么又有哪位论师能造出比这些经论还好的修行教授呢?谁能找到这样的论师呢?显然无法做到。

这里要明确,要想对圣教是教授产生定解,就要亲自做一番闻思修。对如来的教法,只有亲自用观察慧思维、抉择,得了定解后,再不断修习那种正确的心态,见到自己的心出现猛利、持续的变动,完全变成了另一种心态,就会彻底相信这的确是转心的妙法,能化掉过去的颠倒心,除掉心上的过失,能转成无颠倒的善心,引出内心的功德,确实是修心的教授、修法的真传。

但如果一开始就舍弃了它,那就没有机会得到这种认识。因为只有经过了一番过程,才会得到认识,如果根本不听从,不照着做,哪里会产生定解呢?只会一直固执己见,否定观察修是修行,非常坚决地排斥。因为心里坚持这个邪见,所以口里还会说:“经论是嘴皮上的事,不是修法的真传。”

这样,十有八九要造谤法的罪了。因为心里的邪见中毒太深,完全不听从别人的劝告。本来是修行教授的经论,在他眼里只是一堆与修行无关的知识,当然就发不起敬重。还会很轻视地说:这些是用来讲的,修行不是靠这些。这样放弃了观察修,自己已经走向了很深的歧途。由于舍弃了观察修,所以在至关重要的皈依、业果、出离心、菩提心等法要上,基本是一片空白,而修得最多、时间最长的有可能是愚痴心。

请停下其他的散乱分别心,冷静地看一下修行之路。如果对于从粗到细的一切缘起律,根本没得到丝毫定解,对于自己内心的走向、行为、做法、前途等都一无所知,长期深陷在大愚蒙中,内心没有一点改变,只是在不断地强化颠倒的习性,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或者自以为是地乱修乱做,到时候越修烦恼越大,又无法排解,那就十分危险。所以古人教诫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朝错路!”

(九)若显教圣言现为教授,则密教圣言亦无难现为教授

如是,若能将其深广契经及释现为教授,则其甚深续部及论诸大教典,亦无少劳现为教授。则能发起执持彼等为胜教授所有定解,能尽遮遣妄执彼等非实教授、背弃正法诸邪分别,罄无所余。

如果能把深广的经论都现为修行教授,以此对甚深的密续和解释它的论典,也就能不费辛劳地现为教授。由此就能发起执持一切经、续、论都是殊胜教授的定解,无余遮遣妄执圣教非真实教授而背弃正法的种种邪分别。

要完整地学习道次第,从起步就要力求能认识到每一分圣教,究竟是如何在指示修行,然后切实地照着指示修出那样的善心。有这种经历,就会确认圣言是修心的教授,不要说达到修量,只要在抉择上得到相应,就会开始信解。

在指导下逐步修学,对每一分圣教都会产生这个认识,就会真正引生圣言都是教授的定解,再也不会认为经续论只是开拓知识面,并没有开示修行的内义。从此以后,无论学习什么教典,都见到唯一是在教导自己修心、修行为,会出现这样善妙的习性。

经历了这番变化,会成为实修的行者,不再是只做知识的学者。学任何法都会先透过闻思,决定内心的法道,随后就运起自心,照着法道实行。遵循这样的正轨不断地前进,心就在不断地发展,会一天比一天成熟,修行会越来越好,越练越熟,造诣会日渐精深。

有此基础,再进入密教的修习,对甚深的续部及其解释,自然无须费力也就都可以现为教授,能直接摄在心上修行。这样一来,妄执圣教不是教授,背弃正法的一切邪分别,就会完全消尽,再不会萌发。

如果过去起过这样的邪念,要痛加忏悔,断掉它的相续,而且要发起护教的大愿。作为佛弟子,先行认识圣教的体性至关重要!要这样思维:世尊一切种智所流出的圣教,哪有无关修行的言语呢?竟然轻视至高无上的圣教,认为只是开辟广大外解,看成如同世间学者的语言,这是多么愚蠢的见解!

佛弟子应当敬重佛的一切圣教,不能认为圣教中只有一部分好、另一部分并不怎么好,或者一部分该学、一部分不该学。皈依法是指皈依佛的全部圣教。如果只皈依一部分,而另一部分不认为是圣教,不作皈依,这分法就被舍弃了。这是背弃正法的行为,根本没有皈依法宝,怎么称得上是三宝弟子呢?

以上这些教导非常重要,要再三地思维、体会,纠正自己对待圣教的态度,除掉内心偏颇的执著、颠倒的理解和片面取舍的行为,从此把三乘法道圆满地摄集在自心上修证,出现了这些认识和行动上的变化,我们才算得到了学这部分法义的效果。

三、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

易于获得胜者密意者。至言及论诸大教典,虽是第一最胜教授,然初发业未曾惯修补特伽罗,若不依止善士教授,直趣彼等难获密意。设能获得,亦必观待长久时期极大勤劳。若能依止尊长教授,则易通达。以此教授,能速授与决定解了经论扼要,其中道理于各时中兹当广说。

这一段从正反两方面显示这部教授有容易获得佛密意的殊胜性。

虽然诸大教典是最佳的修行教授,但是对于初发业还没有熟练修行人来说,不依止善知识的传授,自己直接趣向教典,是很难获得密意的。即使能得到密意,也要付出长期勤苦的代价。如果能依止师长的教授,就会很容易通达。在这一点上这部教授特别突出,能很快让学人决定地了解经论的修要,这其中的道理,在传授各部分修法时会作详细说明。因此,它决定有容易获得佛祖密意的殊胜性。

思维的引导

对此要通过对比观察来得到认识。下面大家跟随文义这样思维:现在我的目标是得到佛祖传法的密意,这是。善知识的教授能给予多大便利呢?这要从正反两方面来衡量。如果自学,不靠师长的教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如果依止师长的教授,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两个问题的答案都要好好思维一番。

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清楚地显出依止教授的好处。虽然大经大论是引导修行最好的教授,但是初学者由于从来没有走过这条路,所以极度缺乏经验,直接看经论,就如同暗中摸索,很难得到要领,因此必须要经由老师的教导才能认识。

进一步拓展开来,学习任何知识都是如此,只要能得到老师的指点就会快很多。而凭自学去看典籍,无论是多么精要、多么直接的典籍,由于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极不成熟,也都很难得到心要。

比如说学中医,如果没有老师口传心授,仅仅凭借自己看医书,就很难把握要点。即使有时有点感觉,也不太敢确定。如果能得到一位名医的真传和指点,就能很快通达,也会十分确定。这是因为老师能直接把心意传递给学生。而在缘起上,书只是文字,缺乏现场的声音、表情、当时的心境、巧妙的表示等等。对一般人来说,从书中很难领会到心意,但是出格的天才,也有一看书就能领悟的情况,但毕竟是凤毛麟角。

经验最直接的传授方式是以心传心,所以口传心授才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好的老师有通达和实证两方面的功德,能随时作应机的指点。得到这种帮助,学徒就能很快入道,直接从师父的心中传过来,就会很容易明白心要。

要承认单凭自学很难走出世间的解脱之路,盲目自大、硬充好汉没有任何用处。纵然耗费一生精进刻苦,也还是心里一片茫然,得不到什么密意。即使能了解一点,也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付出极大的努力。对没有恒心的人来说,连这一点也无法得到。

要修圆满的佛道,牵涉到从始至终的一整套修行要诀。如果不仰仗具量善知识的传授、引导,靠自力盲目地摸索,只会寸步难行,连第一步的修法都很难领会。放眼周围,很多人很自负,认为靠自己就能通达,结果学佛学了几十年,连初步的要点也没能掌握,更何况是圆满佛道上一系列的修证要点呢?而这部道次第教授是倾瓶传授,在一套教授里完备地摄尽了所有的修心要道,省去了多少盲目的摸索和无谓的曲折。作者通了一切教,对于小、大、密各乘教法都极为善巧,又具足证量,因此他能摄集无量教法的关要,以直接传授的方式,使学人快速认识经论的要点,所以是非常殊胜的教授。

仅靠自己盲目摸索,一生都无法了达的要诀,依止这部教授,利根者一两年内就能通达。这是直接上高速公路,开足马力地飞驰,大大缩短了进程,避免了歧途,所以非常殊胜。

学通了这一部论,就能全面了解所有经论中的修心要点,它是一部尽摄经论修要的总集法。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他可以直接为学人指示菩提道上修持的所有要点。只要学好了这部论,就可以避免很多无谓的勤苦。

思维心中的法道

大家要花两三天时间,用心思维以下问题:

一、不了知圣言是教授,会造成怎样的偏差?自身上是否已出现这种偏差?

二、思维教法和证法的关系,决定好一生的道路。

三、在学法过程中,师长的教授有何等作用?由此体会本教授有容易获得胜者密意的殊胜性。

四、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

极大恶行自行消灭者。

“极大罪行”指谤舍圣教的罪行。“自趣消灭”的意思是无须特别做什么,只要通达了道次第,谤法的罪行将自动消灭,不再生起。

这是在说得到了这部法的指点后,当对完整的道次第有了认识,看到一切圣言都现成了修心教授,一切圣教都被摄在道次第中,成为菩提道的一分要素时,就再也不会对圣法起恶劣想,更不会舍弃、毁谤。

很多人过去对圣教的体性特别无知,认为佛的教法里有一部分是不合理的,可以舍弃。在得到了本法的引导和指示后,才真正了解佛语的体性、功能,彻底纠正地颠倒之心。

学习下面的论文,要了解三点:一、谤法的因由;二、谤法的过患;三、本教授有息灭谤法罪行的殊胜。

(一)谤法的因由

如《白莲华》及《谛者品》宣说,一切佛语或实或权,皆是开示成佛方便。有未解是义者,妄执一类为成佛方便及执他类为成佛障碍,遂判好恶、应理非理,及大小乘谓其菩萨须于是学、此不须学,执为应舍,遂成谤法。

正如《谛者品》和《法华经》所说,一切佛语,无论实教、权教,都是在开示一个有情成佛的方便。实教是对根器成熟者直接宣说实相,权教是对尚未成熟者设立方便,引导他逐渐趣入。

就像《法华经》所说,世尊四十九年不辞辛苦,应机演说无量妙法,就是为了让众生彻证实相成佛,因此佛的圣教都是引导众生成佛的方便。

由于没能认识这个大义,倒执一类佛语是成佛方便,另一类是成佛的障碍,这样判别为好、坏两类,或有应不应理的差别。又在大小乘的法类中,认为菩萨只需学此类,无需学彼类,认为应当舍弃,这就是谤法罪。

“谤”就是颠倒、扭曲。佛语本来都是引导众生成佛的方便,都是善妙的体性,却歪曲诬陷其中有不好、是成佛障碍的一部分,菩萨不应学、应当舍弃,就是舍法的恶行。给圣教定罪,不就是在谤佛、谤法吗?

佛的圣言原本是契合众生的根机渐次引导成佛的教法,无不契理契机,无一分可以舍弃,却说“佛的某部分圣教不应理、不好”,这就是把矛头指向佛的圣教,直接作污蔑。所以造谤法罪的内在原因,就是对佛语体性非常无知,从而产生了与事实不符的邪执,导致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把一味善妙体性的圣教颠倒执为两类,进而舍弃自认为不妙的部分。事实上,前文已释菩萨要圆满受学三乘佛法。

一定要认识,谤法及舍法的主因就是对佛语体性的颠倒理解。

《遍摄一切研磨经》云:“曼殊室利,毁谤正法,业障细微。曼殊室利,若于如来所说圣语,于其一类起善妙想,于其一类起恶劣想,是为谤法。若谤法者,由谤法故,是谤如来,是谤僧伽。”

《遍摄一切研磨经》里说:“曼殊室利,谤法的业障非常细微。曼殊室利,如果对如来所说的圣语,其中一类起善妙想,一类起恶劣想,这就是在毁谤圣法(这是在体性上诬蔑了圣法)、诬谤如来与僧伽。”

只要对圣教生起一念不如实的看法就是在谤法。一定要从“一念颠倒想”上体会“细微”二字,才能做到防微杜渐。

这里要这样体会:从佛圆满的智悲流出的教法,完全是能实现现前、毕竟利益安乐的方便。如果认为有圣教中有劣法,由承许佛错乱说法的缘故,就否定了佛得到一切种智,或者否认了佛作为导师的圆满德相。再者,如果圣教中还有劣法,那么随行这些法的僧伽就等同于行持颠倒法的外道,只是一群恶劣宗徒。这就诬谤了僧伽。以毁谤三宝的缘故,就会深陷罪业的泥潭无法自拔。

接着说明毁谤正法的细微业相或行为相:

“若作是云:‘此则应理,此非应理’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菩萨宣说,此是为诸声闻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独觉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诸菩萨所学’是为谤法。”

这段经文列举了四种谤法的行为相。

第一种:如果说:“佛的圣言当中部分合理,部分并不合理”,这就是诬谤正教。

第二种:如果说:“佛的圣教中这些只是给菩萨说的,这些只是给声闻说的”,这也是在歪曲事实,造谤法罪。

第三种:如果说:“这些法只是给独觉说的”,这也是谤法。

第四种:如果说“这些法不是菩萨众所学”也是谤法。

总而言之,三乘圣教原本都是成佛大乘道上的要素,菩萨为了成办二利,需要全面修学。对佛法随口妄加评判,颠倒地判定佛语的体性,都是诬谤正法。

以下再引《地藏十轮经》,说明谤法的业相:“此有一类,于声闻乘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缘觉乘法及大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复有一类,于缘觉乘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声闻乘法及大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复有一类,于大乘法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声闻法、缘觉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

这段经文列出了三种谤法的行为相:

第一种:有一类人对声闻乘法产生了少许信心,实际是愚痴,却自以为聪明,对佛说的缘觉乘法和大乘法讥毁、诽谤,不让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就是在造谤法罪。

第二种:又有一类人对缘觉乘的法生起了少许信心,实际是愚痴,却自以为聪明,对佛说的声闻乘法和大乘法进行讥毁、诽谤,不让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就是在造谤法罪。

第三种:还有一类人对大乘法得到了少许信心,实际是愚痴,却自以为聪明,对佛说的声闻乘法、缘觉乘法讥毁、诽谤,不许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也是在毁谤正法。

从这段文可以清楚地看到,佛弟子对于三乘一贯的成佛法教,首先取得正确的认识,至关紧要。不然,谤法的机率与频率都实在是太高了!很多人不经意间就造了许多谤法罪,罪业极其严重。

(二)谤法的过患

《地藏十轮经》中指出谤法是在毁灭圣教、法道和无量众生的前途,性质极其严重:

如是等人,名为毁谤正法者,亦为违逆三世诸佛,破三世佛一切法藏,焚烧断灭,皆为灰烬。断坏一切八支圣道,挑坏无量众生法眼。

以上这几类人叫做谤法者,违背了三世诸佛的心,是佛教中的罪人。

诸佛宣说极其清净圆满的圣教,都是为了引导一切众生成佛。谤法者却说在圣教里还有障碍成佛的法,阻止众生修学,这就严重违背了三世诸佛的心。比如为了治好孩子的病,母亲给孩子求治的良药,而另一个孩子却不让兄弟服用,说药很危险,对病不利,这就完全违背了母亲的心意。

这种言论不仅违背了三世诸佛的心,而且还破坏了三世诸佛的一切法藏。因为诸佛来到人间,都会施设三乘法道,这是传教的规则。教主要为整个教法期的众生着想,圆满地建立引导众生从起步修道到圆成佛果之间的完整教法体系,这些教法之间完全随顺,毫无相违。它纯正无谬、完备无缺、圆通随顺、善契机理、一致回归,是无量众生实现一切利益安乐的大宝藏。

破坏部分其实就是在损坏整体。就象一条用积木拼成的龙,如果任意从中取出一块积木,不论是从哪一部分中取出,这条龙都成了一条受损的残龙。由此要深刻地体悟圆满的圣教体系绝对不能破坏乃至一分。教法之间有机相联,破损任一部分,整个教法的机体就残缺了,法道的血脉就无法畅通。

每一分法都有要对治的障碍和执著,缺少了相应的正法,断证就无法圆满。如果缺少了出离心这一分法,不但大乘修法根本无法建立,甚至整个法道都会沦亡;如果破掉了因果法门,就会造成毁灭性的结局,使得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法全数陷没;如果破掉了四谛法轮,那么世人将无法分辨生死和涅槃的差别,人类将重返佛出世以前的蒙昧无知,由此也会彻底阻断解脱道的命脉;如果破掉了皈依的教法,高喊内外道平等,不认三宝为唯一皈依处,人们就找不到最真实、最究竟的归处,法道也会在世间逐渐隐没。因此破一分教法就等于破一切法藏。我们一定要维护佛的一切法藏,而非有所取舍。诤论、诽谤频频出现,宗派对立、门户之见愈演愈烈,自诩为佛教徒,却在破坏佛的法藏。就像一滴毒浸入身体,会导致全身腐烂那样,一颗谤法的火星,也会焚尽三世佛的法藏的原野,实在是可怕至极!

谤法又是毁灭无量众生前途的滔天罪行,所以经中说:“断坏一切八支圣道。”如果圆满的圣教体系被破掉了,众生就不能依法道次第逐步地趣入圣道修行,也就无法步入解脱和成佛的完整道路,这就断坏了一切八支圣道。以谤法的破坏力,致使佛法残缺,人们心中就无法圆满地受持正法。教法和证法是因果关系,教法一旦出现残缺,心中自然无法修成证法。由此就会使佛法在人心中隐没。

同时,这也是在挑坏无量众生的法眼。只要完整的教法没有被破坏,众生就有机缘学习,由此法眼就会逐渐开启。如果诽谤某部分佛法不是成佛的方便,很多众生就会随之舍弃这一分佛法,法眼也就无法开启,所以说会挑坏众生的法眼。

由此可见,谤法的罪行极其严重,对利乐之源的圣教造成的是最直接的破坏,是一种总集性的罪业,超过各种支分的罪业,因此论中又引经教进行说明:

若毁谤法,其罪极重。《三摩地王》云:“若毁此赡部洲中一切塔,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若杀尽殑伽沙数阿罗汉,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

这里分成两段解释:1、解释“极重”的涵义;2、作正反因果量的对比显示。

1、解释“极重”的涵义

如果谤法,罪报极重!“极重”二字表明了谤法是一种总体性的罪业。“法道”有总体的大涵义。从因来说,它是世出世间一切白法的依处;从果而言,它是一切利益安乐的根源。破坏了它,就是破坏了白法的总依处和利乐的总根源,因此是总体性的大罪业。就像破掉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根本那样,一切罪行都会因失坏了根本而相继出现,所以相对于谤法而言,其它罪行都属于支末。

即使杀人、抢劫等重罪也只断坏了个别人的命根,掠夺某些人的财富。但破坏了如来的正法轮,将会牵涉到无量众生现前和究竟的一切利益安乐,这个境如虚空般无限深远广大,会产生辗转相续、绵延不绝的影响。仅就个人而言,造因受果,而造作等流的果又会导致无自主地再去造因。现行熏种子,种子又是现行的祸根,遇缘又不断地现行,恶性的因果循环如突发的洪水肆意蔓延,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被浑浊的巨浪吞没。同时,也如瘟疫般使所有被感染的人,法身慧命毁于一旦,纷纷坠落可怕的痛苦深渊,生生世世出离无期。如来的法轮有善法和利乐总集的大涵义,破坏正法无异于破坏一切善行和利乐之源。依照量来衡量的话,谤法是支分业量的无数倍,因此是极深重的罪业。

2、作正反因果量的对比显示

下面再从正反面来显示。由于如来的正法开示了安乐正道,是一切利乐的总根源,所以下至对四句法做随顺的法行,就已经超过了一切世间善根的量;反之,下至对四句法作一分毁谤,也已经超过了一切世间罪行的量。依此类推,就能对《三摩地王经》中罪业的校量体会、认知,从心里相信。经中说毁坏南赡部洲中的一切佛塔,罪业当然极其深重,然而毁谤如来契经的罪业远远超过前者。如果斩尽杀绝世间的阿罗汉,数量有恒河沙数那么多,犯下了弥天大罪,用天文数字也难以计算它的量,然而毁谤如来的契经,远远比这种罪业严重得多。

这里在剖析谤法罪的原因,佛的出世和说法是世间界意义最重大的事,不能只认为佛教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各宗各教皆平等,而是一定要确立三宝是唯一归处的信念。佛的圣教是救护的源泉,无量众生只有仰仗它,才能真正实现现时和究竟的一切利乐。正法揭示的是完整的解脱和成佛的道路,众生只有从这条道路经过,才会有美好的前途,此外绝没有希望。这是所有众生慧命所系的大命脉,如果破坏了这条道,就直接损坏了无量众生的前途,对其中相关的每一个众生都会造成无尽的影响,他们也会跟着人云亦云地毁谤,从而造下严重的罪业,把他们也推进地狱的烈焰,无数劫中饱尝被焚烧的痛苦,也消不尽如此严重的罪业。纵然最后消完了地狱的业报,终于得到了人身,也仍然会受残余业力的影响,以习气的力量一遇到境缘,又发起谤法的行为,在人间还没呆上几天就又被抛进地狱的深渊。

要知道,谤法的传染速度极快,像病毒一样迅速扩散蔓延,很快就从三个、五个发展到成百上千,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感染,最终成为一股无法遏止的共业洪流,这是无穷无尽的特大灾难。正因如此,肇事者身上才会蔓延出无量无边极其漫长、惨烈的果报,这种量远远超过毁掉全世界佛塔和杀光恒河沙数阿罗汉的罪业量,两者之差判若霄壤。

仅仅杀一个阿罗汉,就已经罪业滔天,必堕地狱无疑,一想到全身被地狱的烈火焚烧的景象,谁都会心惊肉颤、恐惧不已。而对罪报将会导致无数劫中受此苦难的谤法行为,人们却一点也不害怕,认为只是对佛法评论了几句而已,又不是杀人放火,谁都有说话的权利和自由,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这就是典型的业果愚。所谓的自由主义是悖逆因果律的,它的行为倾向是随意任性;内心的表白是:行为应当是自由的,不必控制内在的自由意志。真正深信因果的相是:只走佛开示的法道,绝不作第二种选择,一切都依因果律而行。这个心念会遮遣自己的一切肆意妄为,由此可知,自由主义和皈依法如同水火相克。深入思维就会发现当代人内心痛苦的根源其实就在此处。

再者说,一切阿罗汉都是由实修法道出生的,法是阿罗汉的母亲,也是一切诸佛菩萨的母亲,肆意破坏佛的法,就是在破坏一切圣者的总根源,所以造这样的罪极难赎清。法界好比一位大法官,会根据罪业的程度来判定造罪者应关在哪个监狱、受多少年的徒刑以及受多重的惩罚。而非以凡夫的分别心来作分判,所以判得精准,无丝毫偏差谬误。罪业越重,果报也就越重,因果的量成正比。谤法的业是一种算不出边际的量,所以其果报也是无穷无尽,万死万生也难以赎清。因果律法尔如是,丝毫不爽、分毫不差,比毁坏全世界佛塔的罪要严重得多。虽然只是现为文字的法,但实际却是一切众生解脱和成佛的根源,破坏了它就会造成法道的残缺,使得一切善、一切圣道、一切证果全部沦陷、消亡,给自他带来的都只是最深重的灾难。

(三)本教授有自行息灭谤法罪行的殊胜性

虽起谤法总有多门,前说此门极为重大,故应励力而断除之。此亦若能获得如前定解即能遮除,故其恶行自趣息灭。

虽然有多种引起谤法的途径或原因,但以上文所说“妄执圣教中一类是成佛方便、另一类是成佛障碍”这一门最为重大。了解了它的严重过患后,就把它作为目前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用心努力,直到断除为止,就像科学家废寝忘食、夙夜不懈地攻克一道难题那样。而所努力之处就是再再思维圣教都是成佛的要素及修行教授,无有相违,对这两个要点彻底发起定解,就能完全遣除上述极重大的谤法门径,由此谤法恶行自然趣于寂灭。因此,本教授有息灭谤法恶行的功能。

俗语说:“擒贼先擒王,伐木要伐根”,“欲止其流,先断其源。”这是在说要以治本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由于枝叶从根发,溪流由源起,只要砍断根基,枝叶自然枯萎;截断源头,河流自然干涸。这是釜底抽薪的做法,因一撤出,果行自然停止。引起谤法罪的最大根源是对佛语体性的颠倒见,由一念逐渐发展成坚固的邪执,进而引发诽谤及舍弃的行为。

首先彻底摸清造谤法罪的来龙去脉,了解起惑造业的真相以及发起业行的机制,透彻通达流转的缘起规律,然后把颠倒的因果全部息灭,就是“还灭”。流转一旦看透,还灭也就自然懂了。息灭它的关键正是对佛语的体性发起正确的认识,唯一要抓的重点,就是对前面所说的两个要点引生定解,定解一起,邪见顿除,对佛语所有的颠倒判定的言论以及舍弃、阻止别人修学等恶行也就都自然息灭了。所以一定要在因上全力以赴。

那么应该如何在根源上努力呢?论中接着指示:

此定解者,应由多阅《谛者品》及《妙法白莲花经》而寻求之。

对于佛语都是成佛方便的定解,要由多阅读《谛者品》和《法华经》来寻求。这就是我们要下功夫的地方,一定要去做。

若要生起对圣教体性的定解,就要问道佛经,尤其是佛讲述传法本怀的原话,所以要多读《法华经》,这是关键。有了透彻而具体的了解,才会对佛语的体性真正生起定解。

诸余谤法之门,如《摄研经》中,应当了知。

其他种种谤法门径要按《摄研经》里所说那样来了解。

思维心中的法道

大家要花两天时间,用心思维以下问题:

一、对照自身,思维谤法的因由是什么?业相如何?自己是否已造谤法罪?

二、思维谤法的极重过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