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

1. 请以教理成立“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并解释住性和善知识的含义。

2. 本论所指是何种善知识?

3. 为什么善知识需要具足“调伏”、“静”、“近静”三种德相?

4. 解释“调伏”、“寂静”、“近静”的含义。

5. 解释颂义:

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

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

6. “通达实性”和“近寂静”有什么差别?

7. 为什么善知识要具有“德增上”这一条件?

8. (1)为什么摄他功德都是围绕一个说法而抉择?

(2)以四谛解释颂义:

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

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

(3)解释“善巧说”、“悲愍”、“具精勤”和“远离厌患”的含义。

9. 如何划分上中下三等的善知识法相?

10. (1)什么是正直、具慧和希求?

(2)能依学者为何要具足正住、具慧、希求三种相?

11. 善知识种敦巴与桑朴瓦的依师方式,哪一种更好?

12. 华严九心分别是何种善心?请说明其体相。九心归纳成哪四类?

13. 为何说修持信心极为重要?

14. 为何要对阿阇黎作佛想?

15. 以特意执取上师功德而思惟有何种利益?

16. 随念善知识恩德,在修心上有什么必要?

17. 以加行亲近善知识总的原则是什么?

18. 以理成立须要以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如教修行而 亲近善知识。

19. 善知识将我们引入非理或者令作违背三律仪之事 时,应当如何处理?

20. 按照本论所说,列出亲近善知识的利益。

21. 按照本论所说,列出不依善知识的过患。

22. 为什么首先要思惟依止善知识的胜利?

23. 教典说“供养上师等同供养一切佛”,又说“供养上师映蔽供养一切佛的福德”,这两种说法的根据分别是什么?此二说法不同,是否成为相违?

24. 从什么角度说观修上师胜过观修本尊?

25. 《五次第加持品》说“舍弃一切供养后,唯一供养 上师尊。”其密意是什么?

26. 什么是“万法归一,一摄一切”的修要?

27. 生起真实敬信的量是什么?

28. 平常恒时忆念上师将获得何种利益,请一一说明。

29. 祈祷上师会获得何种殊胜利益?

30. 具体说明祈祷的因与义。

31. 是何种缘起力使种敦巴以居士身成为万千僧众之顶严?

32. 对于上师需要如何作三门礼敬?观师为佛有何种利益?

33. 呵斥、轻蔑上师会引生何种过患?

34. 对于呵斥上师的罪业,应以何种方便忏悔?

35. 经藏中说:“有多少与善说相应,就有那么多是属于善;有多少与善说不相应,就有那么多是属于不善。”阐述此金刚句的含义,并以理成立“违背上师善说成为不善。”

36. 依《时轮金刚续》,说明对于上师忿恚的过患。

37. 分别说出分别上师过失、视上师为凡庸、浪费上师资财的过患。

38. 扰乱上师心意有何种等流果及异熟果?

39. 如何以理对治视上师为凡庸的邪分别?如何观想上师的一切行为?

40. 为什么以思惟功德将会现前信心?

41. 是否一切上师都是佛陀?为什么?

42. 为什么凡夫需要以教理成立“上师是真佛”?

43. 如何以观待理成立“上师是真佛”?

44. 如何以作用理成立“上师是真佛”?

45. 以证成理成立“上师是真佛”:

(1)如何以果因成立?(2)如何以自性因成立?(3)如何以不可得因成立?

46. 法尔道理包括哪几个侧面?如何从四个侧面成立“上师是真佛”?其侧面有何不同?

47. “上师不是断尽过失的佛陀,以具有诸多过失显现故”,对此以理破斥,并以六个比喻说明。

48. “上师不是圆满功德的佛陀,以不显现佛功德故”,对此以理破斥,并以针眼喻、幻化喻、瑜伽士喻、鬼神喻说明。

49. 有人说:“你们强调弟子应一切依从上师,这与四依法中‘依法不依人’相违。”对此应如何解释?

50. 为什么说一切安乐与功德都是上师赐予?为什么说师恩胜过佛恩与父母恩?

51. 为什么要着重对于善知识以胜妙资财多作奉献?

52. 什么是如教修行?

53. 什么是亲近?为什么说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和如教修行是亲近的无倒加行?以这三种加行,我们希求何种结果?

54. 为什么如教修行是三种加行中的最主要者?

55. 如何将亲近善知识的修行归摄在修心上?如果不在心地上修依止法将导致何种结果?

56. 如何能得亲近善知识的圆满果?